#贈票活動《夜半歌聲》首三日交換券
在 1936 年的上海,新一代的舞台巨星宋丹平瘋靡了萬千少女,但他只獨鍾於個性單純可愛的大家閨秀杜雲嫣,墜入愛河的兩人,經常相約泛舟暢遊,情歌款款。因其門不當戶不對的戲子身份,此對戀情遭到杜家父親極力阻止,硬是將她許配給權貴富二代趙俊。訂婚宴上,杜雲嫣裝病離席,私會宋丹平,趙俊妒火中燒,決定要讓未婚妻斷念,派人潑漒水毀了宋丹平的面容,更放火焚燒劇院,外傳他埋葬於大火中,杜雲嫣身心大受打擊成了瘋婦,廢墟般的劇院每逢月圓之夜傳出飄緲歌聲,附近居民相傳為宋丹平的鬼魂作祟,無人敢靠近。十年後,某小劇團站駐於此劇院,演員韋青遇到如幽靈般的宋丹平,過往的愛情悲歌隨即再次上演。
1995 問世以來終於完成修復工程,此次經典重現的 4K 數位修復是採用粵語版本,《夜半歌聲》不但是張國榮唯一監製的電影,他也為戲創作出三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夜半歌聲〉、〈一輩子失去了你〉與〈深情相擁〉,於唱腔方面下了不少苦工,並同時在劇本撰寫和美術設計各處提供許多意見,與導演于仁泰、吳倩蓮以及黃磊,協力打造東方版的《歌劇魅影》,囊括音樂、愛情兩項最迷人的元素,在歌劇院氣勢磅礴場景下,重現十里洋場的瑰麗風華,譜出一段蕩氣迴腸的悲劇愛情故事。
——
非常感謝 華映娛樂 的邀請,這裡將抽出三組共六張 6 月 5 日即將上映的《夜半歌聲》首三日交換券,全台有放映的戲院非常多間,抽獎方式延用老規矩,只需按讚並於下方留言處回應即可,我將親自把票券寄到得獎者手中,請把握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哥哥的機會,梅雨鋒面期間閒來無事的朋友歡迎自由參與,自由作答,為期三天,僅限台灣地區,預定在 5 月 23 日周六晚上十二點截止。
一、張國榮演出的電影讓你特別難忘的一部?
二、你最喜歡的音樂愛情電影是什麼呢?
三、麻煩推薦我讓你百聽不厭的電影原聲帶,個人平時真的最愛聽電影原聲帶配書了。
(四、喜歡也當然歡迎佛系轉發或分享給朋友。)
歌劇魅影 劇本 在 昆汀涂點評電影 Facebook 八卦
#贈票活動
有聽過《歌劇魅影》嗎?這是一部家喻戶曉的音樂劇,它的劇本是根據法國小說家Gaston Louis Alfred Leroux撰寫的愛情驚悚小說《歌劇魅影》進行改編,它目前是百老匯演出最長的一部音樂劇,已打破音樂劇《貓》7486場演出的紀錄。如此傑出的文本,自然也不乏各式的改編作品,於1937年中國將《歌劇魅影》拍成電影,片名為《夜半歌聲》,時隔半個世紀之後,1995年于仁泰導演翻拍《夜半歌聲》,該片男主角找來渾身散發瀟灑不羈氣息的哥哥張國榮擔綱演出,而他也沒令人失望,演技跟唱功都足以撐起整部戲,為這部「東方版歌劇魅影」增色不少。
想看張國榮的《夜半歌聲》嗎?那就快進連結參加贈票活動,就有機會在大銀幕一睹哥哥的風采。
#夜半歌聲 #歌劇魅影 #張國榮 #吳倩蓮
華映娛樂
歌劇魅影 劇本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八卦
今天看到最好笑的笑話:Cat-astrophy(貓難)。
近日上映的《貓》(Cats, 2019),是由Tom Hopper導演,改編自英國音樂劇作家偉伯的《貓》。《貓》音樂劇應該是許多曾經到過倫敦劇院或紐約百老匯必追的音樂劇之一(除了《歌劇魅影》《獅子王》之外)。於是,好萊塢決定把《貓》搬上大螢幕,還請來曾經以《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Tom Hopper執導。
Tom Hopper在2010年的《王者之聲》,不只獲得最佳導演獎,還同時得到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原著劇本、還有柯林.弗斯(Colin Firth)的最佳男主角獎(弗斯先生最近剛離婚)。2010之後,Hopper 陸續又成功地導演了音樂劇電影《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2012)和《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 2014)。無論是《悲慘世界》或《丹麥女孩》,也都獲得數項奧斯卡的提名,最後分別將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與艾莉西亞·薇坎德(Alicia Vikander)推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寶座。
有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好成績,也曾經拍攝《悲慘世界》音樂劇,Hopper真是令人期待啊,結果,想不到《貓》竟然讓他拍成了「貓難」(Cat-astrophy),所有外媒(還有國內外影評)又誠實又酸辣地使勁批評,說這110分鐘真是大災難、真是耐心測驗、真是傷害了貓這種生物等等。甚至,還有人幫導演問,拍了這部爛片,可以收回Hopper的奧斯卡獎盃嗎?
《貓》之難已經讓這部電影進入靠片等級(cult),原本擔心票房極遭,現在反而有可能因為爛到谷底而谷底翻身,因為喜愛獵奇的觀眾們,肯定會因為這些災難式的歡樂評論,而打算測試自己的耐性底線,而決定進入戲院親身經歷恐怖谷之貓。
《貓》之所以讓人難以下嚥的其一之因,就是這些貓都墜入了「恐怖谷(uncanny valley)」現象。
當人類在製作「仿人形象」的機器人或卡通人物等等時,「逼真」程度的感受會決定「仿人機器人/卡通人物」的真實、可愛、或恐怖程度。
所謂的「恐怖谷」,意思是:人會在「仿人」最接近真人模樣之前,卻尚未百分百逼真之時,感到有種詭異的恐怖不安。
在電影裡,卡通人物要不就必須畫得不夠像人,要不就必須畫得極為逼真,若是「將近逼真卻尚未逼真」,反而會讓人有種毛骨悚然的反感。在那「即將逼真卻尚未逼真之際」的恐怖感受,就是「恐怖谷現象」。
製作可愛的卡通,要避開「恐怖谷現象」,但是製作恐怖電影,則必須創造「恐怖谷現象」。例如《安娜貝爾》(Annabelle)就是以極逼真卻又尚未逼真的玩具娃娃,創造恐怖現象,來製造恐怖效果。
人類現在製作的機器人,看起來都有幾分恐怖,因為目前製做仿人機器人的皮肉技術,尚未臻至完美,於是再美麗的機器人,也總是帶有幾分詭異的悚然感受,畢竟仿人機器人目前尚未度過恐怖谷。
《貓》的悲慘之處,就是在將人與貓合體之後,既沒有可愛的模樣,也不是人的形象,有人的逼真程度,卻又尚未完全逼真,於是讓貓不像貓、人不像人、可愛不起來、卻也華麗不了,於是只能卡在恐怖谷的底端,上下不得。
關於恐怖谷與科幻電影中的各種「人」,可以參考這篇:
〈你,是「人」嗎?——從科幻電影關心你的身邊人〉
https://vocus.cc/filmaholic/5a420906eceaedd6be918da7
下面這條「[ 雷] 外媒對 Cats 《貓》的影評整理」真是笑話集錦:
https://moptt.tw/p/movie.M.1577136781.A.FBB
看完《貓》的各類負雷介紹之後,忍不住回想起許多電影中可愛的喵星人,也讓人格外懷念《驚奇隊長》的可愛呆頭鵝。
〈電影中的經典喵星人……〉:
https://tw.youcard.yahoo.com/cardstack/c659a9b0-4a1e-11e9-850f-fd69909458f2/%E9%9B%BB%E5%BD%B1%E4%B8%AD%E7%9A%84%E7%B6%93%E5%85%B8%E5%96%B5%E6%98%9F%E4%BA%BA%E2%80%A6%E2%80%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