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市下,買藍籌股收息,最重要是睇派息往績的延續性及企業盈利前景能見度,以三至五年作為投資部署,如純綷是貪高息入市短炒,結局一般都是慘淡收場。熊一急跌,很多散戶走避不及,惟有坐貨等返家鄉,但輸得最勁的,卻是熊二反彈溝貨,甚至是熊三以為跌夠一半夠抵入市,殊不知低處未算低,到差不多最恐慌時,忍痛沽貨離場,然後無奈見大市見底反彈。
2008年初,恒指處於二萬八,次按危機令大市一季跌了7,000點,3月底低見二萬一,這就是熊一。然後4月極速反彈至二萬六邊緣 (這可視為熊二),以為雨過天晴,卻是另一波跌幅的開始,半年後大市輾轉下跌了一萬六千點(這就是熊三),於10月27日低見10,676點,這亦是港股見底之日。翌日(10月28日)《蘋果》A1頭條標題:「港股12級大地震」,A2頭條標題:「倚巒蝕讓掀豪宅劈價潮」。
欲取最新50隻藍籌派息表的朋友,請按訊息(PM)索取。中資藍籌仍統計中,會一併傳出。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牛熊市是傳統經濟週期的指標, 有了大方向對於買賣策略會比較準確,避免市場雜訊如新聞和負面情緒的影響 。牛市時大部分資產價格也會上升 ,熊市時大部分資產價格會下跌,當中牛市和熊市均分一、二、三期,但甚麼時候是牛市?什麼時候是熊市? 牛市一期的開始,由於股票價值已經跌至低廉,價值投資者開始人市,買人...
次按危機 在 Herman Yeung Facebook 八卦
上一次講 索羅斯,估唔到會有咁多同學睇
仲有好多同學 pm 我叫我講多 d
咁不如講下 2008 年的 次按危機
果次都攪到大大獲
香港恆生指數由 2007 年10月高位 30000 點
2009年3月 跌跌 12000 點
同一時間,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亦由超過 14000 點 跌穿 7000 點
威力不遜於 97 年金融風暴
大家要明白果次發生咩事,就要先理解買樓的過程
買樓大多數都係要按揭
以香港今天為例,而家買樓就係 6 成按揭
當你買入 500 萬的樓,你要先付 4 成的首期 (即200萬)
之後的 6 成 (即300萬) 要向銀行借入款項
再分若干年 (正常為 10 至 30 年) 償還
如果你想借多 d,香港可以有二按市場
你可以借多 30%,即只係要俾樓價的 10% 作首期
但係要二按就要交保險費,最高好似係借款總額約 4% 左右
咁銀行就會有一定的保障
因為樓價的 10% 你已經支付左
如果樓價你買入後,由 500 萬跌到 450 萬
而你又賴數唔還錢 (例如︰自己申請破產)
佢就可以賣左你層樓收翻 450 萬
所借出的款項都不至於要變成壞脹
但當然,如果樓價下跌得非常快
例如一下子跌到 400 萬,
銀行第一時間就會 call loan
即係叫你補翻個差價 (e.g. 50萬或以上)
至少令銀行的放款不少於樓價
但係你要唔補差價,呢個就係 97年 所講的負資產
銀行就有兩個做法,
1. 銀行有理無理將你層樓收翻,再以銀主盤的形式沽售你層樓
400萬的銀主盤通常都會以低於 400 萬 (例 380萬) 賣左,
因為急賣,沒有太大的議價能力,所以低d都無計
咁樣你當天欠銀行的 450 萬 減去 收翻的 380 萬,
果70萬就會追你個人,
但你又賴數破產,個 70 萬就會變成壞脹
2. 銀行唔想一下子有咁大的壞脹
佢可能會由得你繼續供 (如果你願意)
慢慢供的話,你欠的總額會降,又或者樓價未來可能反彈
你的負資產問題可以用時間去解決
但係凡事都係有兩面,借款人都有兩個做法︰
1. 如果銀行行第二條路,佢就可以繼續供,過著負資產的生活
真金白銀去填氹
2. 自己破產無眼屎乾淨盲,即係迫銀行行第一條路
所以銀行按揭的生意於樓市沒有動盪時,風險不高
但係萬一樓市大跌,銀行的風險其實都好大
而美國的情況更嚴重
當時美國為左要刺激地產市場
不停減息,甚至將按揭做到 100%
即係業主無需付首期就可以上車
咁優惠當然引黎好多人買
樓多人搶自然升價
但久升必跌,慢慢銀行業意識到大獲
100% 按揭的借貸生意會令佢地暴露風險之中
所以佢地就要將風險賣俾第二個
佢地將呢批按揭重新包裝
由於被包裝的借貸都係大大獲
即係業主好大機會爆煲的
所以叫做次級按揭 (次按)
佢地利用財技將呢批野包裝為金融產品
再由銀行及保險公司賣出俾世界各地的人
由於過程極繁複,所以買的人好多都唔知買緊咩
賣的機構當然亦講到唔清唔楚,
只係話好較高的利息回報
其實佢地有高回報的理由係因為佢地負緊極高的風險
講到呢度,我諗大家都諗到之後會發生咩事
當然就係美國經濟不景加埋利息增加
開始 0 首期的業主供唔起層樓
(據當時的消息,佢地供唔掂,只要將鎖匙寄翻俾銀行就 ok,
差價都唔鬼理,因為美國有 50 個州,佢拍拍羅友閃左人,你搵鬼到佢)
慢慢出現銀主盤,銀主盤愈多,樓價就會愈低
就會引出更多的銀主盤,連鎖反應
最後呢批次按的買家就要幫佢地埋單
果次事件引出的係 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貝爾斯登、房利美、房地美 倒斃
樓市爆煲加埋投資左呢類產品的人損手
引發股市都崩盤,記得當時美國股市要跌到停市叫市場冷靜
香港當然無得倖免
由當時大家期待 直通車 (即大陸資金可以直接買入香港的股票,由於大量新資金流入,香港人認為會炒高香港個股市,但最後當然係放飛機),令恆指上到 30000 點,到最後跌穿 12000 點。
另一面,投資左次按產品的當然血本無歸,
但係進入第二個問題,就係當天買呢類產品時,
好多中介人 (即銀行、保險公司) 都無講清楚個風險
所以投資者與中介人打官司
當中最後有部分投資者可以得到唔同程度的賠償
但仍然有好多係全軍覆沒
而銀行為求自保,曾爆出部分銀行要求有份賣過呢類型產品的同事
簽一份野承認無披露風險係個人的失當而非銀行的政策及即時引咎辭職
當然呢個只係一個傳聞,係真唔係就唔知啦
而後期仲要要求每一個投資股票或者金融產品的投資者申報自己的學歷
其實即係免責條款,再有下次同類型事件,
銀行可以話投資者係以成熟、理解的心態去 “賴” 野,責任不在銀行。
坦白講,未發生呢單野之前,大家都會認為債券比股票風險低
但雷曼債券可以 total loss 的經驗令所有投資者對銀行家真係好疑惑
佢地會包裝一堆屎叫你買,衰左就話係你貪心所以招致損失
佢地仲有好多手法推銷自己的產品,例如 accumulator (後期被叫做 I kill u later)
佢係一張合約,買家會於未來的一段日子,於一個大家事前傾好的價錢
分批購入投資產品,例如黎緊12個月,
每個月 以 $100 一股的價格買入 A 的10000股的股票
如果你真係一個投資者,而又大市之後跌
例︰A的股價跌到 $50
你都只係買貴左,但大多數的投資者根本沒有足夠的錢買12批股票
所以通常每次買的時間就會即時結數,即係即時賣左去
如果升就賺,相反跌就蝕
但如果股災來臨,股價可以長期留於低位
就即係每個月你都要賠出 10000股 乘 ($100 - $50) 的差價
所以點解佢會叫做 I kill u later
而家銀行或者金融的產品愈來愈複雜
但次次受害的都主要係市民
所以慢慢我都對呢 D 野避之則吉
如果話金融市場係一個賭場,我覺得係侮辱左賭場
賭場都有一定的或然率
但金融市場,市民多數都係輸。
(最後,講翻上次索羅斯篇野,我係講美元可以兌黃金的確有 D 誤導
因為美元兌黃金唔係同政府兌,而係市場度買賣 (但金價係浮動的)
而美元的實力來源其實好複雜,但係美國的黃金儲備的確佢實力的其中一個來源,
如果美國政府的金庫全數被盜走,相信美元的匯價必定有波動,
但無論點講都好,多謝部分回覆更正以免有同學理解錯誤)
次按危機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平行時空360-361] 希債危機的出路︰「冰島模式」可行嗎?(上篇+下篇)
對不少人而言,希臘債務「危機」早已不是危機,因為那幾乎是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將永恆地存在。既然是永恆的存在,任何結局都早已被消化,也就談不上「危機」了。然而不少希臘領袖還是不信宿命,扭盡六壬,負隅頑抗,博弈論高手齊普拉斯又宣布解散國會,重新大選,又進入新一場博弈。由於一切換湯不換藥,在可見將來,恐怕類似方程式還會不斷出現。
究竟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除了退出歐元區、或讓債權國皇恩浩蕩地宣布債務一筆勾銷,不時有學者提出可效法「冰島模式」。冰島在2008年出現嚴重信貸危機,全國近乎破產,當時氣氛之萎靡,與今日希臘不遑多樣。但冰島政府果斷讓銀行破產、並作「一次性」債務違約,結果輕身上路,今天已得重生。2011年,第一波「歐豬國家」債務問題爆發時,諾貝爾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z)和克魯明(Paul Krugman)曾倡議歐豬國家效法「冰島模式」,認為這比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及歐盟無休止的援助(和債務)更可取。
制度篇
然而,「冰島模式」一直被過份簡化,以為重點就是「一次性債務違約」及銀行破產,而忽略了冰島的獨特國情,這卻是冰島和希臘不能直接類比的關鍵。
根本問題是冰島不是歐元區及歐盟成員,至今擁有自己的貨幣及財金政策,只是「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成員,而這是一個鬆散聯盟,其他成員只有列支敦士登一類小國。希臘加入歐元區後,卻完全受制於歐元區制度。冰島發生信貸危機後,冰島央行即時實施匯價管制,包括以外匯拍賣形式,控制冰島克朗對歐元匯價波動;進行實際資本管制,將近90億美元的資本留在冰島銀行體系;甚至拒絕承擔海外存戶及投資者的損失。反觀希臘在使用歐元的一刻,已失去貨幣主權,自己甚麼大手術也做不了,因為歐洲共同市場的「四個基本自由」(Four Freedoms)包括「資本的自由流動」,一旦實施外匯及資本管制,即等同違反歐盟條約。何況假如希臘真的選擇脫歐,央行要即時重設主權貨幣對歐元及其他國際主要貨幣匯價,即使如何「有序」,亦難逃匯率市場機制的影響,又有哪些投資者會願意信賴這樣的貨幣呢?那些說「效法冰島而不用脫歐」的人,基本上都是政治文宣,不能作準。
為人忽略的是,「冰島奇蹟」並非毫無外力幫助,但效果卻遠比希臘成功,這恐怕也和希臘的歐元區身份有關。冰島危機爆發後,就與IMF達成協議,換取近21億美元貸款,貸款條件包括削減政府營運開支3-5%,削減對老人及宗教團體的資助,增加個人入息稅等。另一方面,冰島央行亦與北歐多國央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從而穩定冰島的外匯儲備,及協助冰島在國際金融市場集資。反之希臘問題的來源,是當年與高盛以貨幣互換方式隱瞞債務問題,以求達到使用歐元的條件,而使用歐元後,貨幣互換協議已由歐洲央行主導,希臘已沒有其他工具可用。所以縱然希臘不斷接受貸款,嘗試節衣縮食,卻已失去了自己掌控貨幣政策的能力,「奇蹟」自然不會發生。
文化篇
昨天論及「冰島模式」難以複製與希臘,除了歐元區這結構性因素,還有更多國情問題需要理解。
冰島主要撇帳的是銀行債務,屬私人性質,而希臘希望撇帳的卻是公共債務,因為負債的正正是政府,其實希臘民間倒是還有底氣的。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統計,2011年冰島政府的債務,僅為國民生產總值的不足1.1倍,這已是冰島自2008年危機爆發後,數字上最壞的一年;相較下,希臘同期公共債務高達國民生產總值近1.8倍。「冰債」主因是銀行業過度擴張,種種不成熟及高風險的私人借款,令冰島三大私人銀行的槓桿越來越不健康,危機爆發前一年字面上的總「資產」超過國民生產總值8倍;當美國爆發次按危機,私人銀行難在國際市場獲得資金,就出現信貸危險。但希臘危機的成因複雜得多,可追溯至政府長期的財政黑洞,甚至在加入歐元區時已存在。當冰島政府為三大銀行重組,將本地業務轉移到新銀行,並讓舊銀行破產,都沒有影響冰島的整體公共債務,希臘政府就幾乎什麼也做不到。
何況冰島和希臘一北一南,雖然都不屬歐洲核心,但文化差異極大,「民族性」也難相提並論。冰島和其他北歐國家一樣是新教主導社會,較容易得到其他北歐國家支持,例如達成貨幣互換協議;相反希臘和歐洲國家的淵源有限,反而和俄羅斯的歷史聯繫還多一些。加上長久以來,新教國家相對接受財政紀律,遇上危機,也較容易接受非常舉措。學者如Brent F. Nielson等觀察歐債問題與宗教取向的關係時指出,新教國家傾向在債務問題上,以緊縮政策解決問題,令冰島較容易忍辱負重、堅持貨幣主權,走自己的路。
反之希臘雖然是最早加入歐盟的東正教國家,但也和冰島一樣,對歐盟(特別是德國)存有一定抵觸心態;然而另一方面,卻沒有意欲強烈執行堅縮政策,結果沒有冰島的優點,卻充滿冰島的缺點。東正教社會普遍對於歐盟東擴有矛盾心態,一方面擔心歐盟東擴,會令天主教及新教逐步蠶食東正教文化;另一方面卻希望借加入歐盟,換回歐洲身份及經濟利益,卻缺乏自我付出的意識。另據學者Daniel Philpott及Timothy Samuel Shah研究指,希臘這類東正教國家對歐盟的心態,只是搭便車,而不會真正投入。當經濟利益在歐債問題後消失於無形,希臘社會的就越來越討厭歐盟、討厭德國,令公民社會更抗拒執行歐盟及IMF訂下的政策。即使執行「冰島模式」的政策,恐怕希臘也沒有相同成效。
說到底,希臘人口過千萬,冰島全國則不過30萬,只是希臘的零頭,經濟規模不可同日而語。冰島天然資源頗豐富,鋁和魚都頗有經濟潛力,也研發了新能源發電,不像希臘除了旅遊和投機,就乏善足陳。冰島危機頂點時,曾有中國富豪黃怒波打算在冰島購地建「度假村」,被懷疑為有軍事用途,但無論真相如何,幾宗大型國際交易,已足以扭轉小國命運,不如希臘空有優良港口,卻難借用天然資源解決危機。要徹底解決希臘危機,即使是希臘諸神下凡,恐怕也是無能為力。
小詞典:歐洲自由貿易協會 (EFTA)
1960年成立的自由貿易組織,由英國主導,作為當時歐共體的競爭對手,創始成員包括英國、葡萄牙、奧地利、丹麥、挪威、瑞典、瑞士,但成效始終有限,最終諸國紛紛加入歐共體,目前只剩下無足輕重的四國(挪威、瑞士、冰島、列支敦士登)。香港與EFTA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理論上是鋪墊未來與歐盟的相關談判。
小詞典:黃怒波
中國商人,兼有詩人身份,以向北京大學捐贈10億人民幣馳名。2011年擬在冰島危機期間,以1億美元購買300平方公里冰島土地興建「度假村」,被西方媒體懷疑為中國建立的北極軍事基地。計劃原獲冰島政府支持,但陰謀論曝光後,在西方壓力下,最終冰島政府拒絕投資申請。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9月9-10日
延伸閱讀:中國能拯救希臘嗎?
https://www.facebook.com/…/a.1005777136123…/989982864369197/
次按危機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評價
牛熊市是傳統經濟週期的指標, 有了大方向對於買賣策略會比較準確,避免市場雜訊如新聞和負面情緒的影響 。牛市時大部分資產價格也會上升 ,熊市時大部分資產價格會下跌,當中牛市和熊市均分一、二、三期,但甚麼時候是牛市?什麼時候是熊市?
牛市一期的開始,由於股票價值已經跌至低廉,價值投資者開始人市,買人低估的資產,但大部分市場參與者仍然不太相信經濟已經復蘇,市場情緒仍然悲觀。例子是上次911事件和沙士事件,2003-2004年沙士期間,環球股市紛紛築底,恆指也由八千三百點升至三萬二千點。
牛市二期是市場累積了一定的升幅,但投資者對大跌市的印象仍記憶猶新,輕微的回調已引發市場情緒再度悲觀起來,由於沽壓沈重,大市也因此出現明顯的調整,可達40%-70%,和熊市的分別在於企業盈利出現改善,只是市場氣氛偏淡引致。例子是上次2004-2005年,美國加息和中國進行宏觀調控時,抑壓經濟過度增長,投資者認為這些政策是負面的, 觸發負面情緒,但對長線經濟發展健康,即使好此,當時恆指也蒸發了一半以上的升幅。
牛市三期是企業盈行在牛市一期二期一直上升時,或許投資者習慣了升市的節奏而忘記了跌市的感覺,所以願意愈買愈貴,直到瘋狂狀態。例子是2007年港股車通車當時未開通,市場已經自我興奮,恆指由一萬九千點至三萬點只用了個半月時間。當時大家茶餘飯後,坐車的話題也離不開股票,討論區也滿有辭職炒股的帖。但大家忘記了美國的次按危機早於2006-2007已經萌芽,泡沬形成當中,後來聯儲局即使減息,投資者以為是好消息,不理會政策,最終導致泡沫爆破。
熊市方面,也分開三期,整個情況和牛市完全相反。熊市一期,投資者未能察覺市場出現問題,價值投資者卻紛紛沽出股票;熊市二期出現大幅反彈,市場認為調整只時大升市的一部分,對大升市的感覺仍在,存有「升市莫估頂」的想法,因此當有反彈時投資者便會再次人場。但實際上,和牛市二期概反,公司盈利已經無法維持增長,甚至虧損,因此熊市三期來臨,有貨者也會紛紛爭相沽出股票,市場情緒極到悲觀,所有估值跌到不合理的低殘。當壞消息出盡時市場便會蘊釀另一個牛市的開始。
經濟週期起彼橫跨多年,市場情緒為市況增添波幅,但當我們能把握經濟的大方向,市場的波動為我們製造買入或賣出的機會。
════════════════════
?財務自由不是夢!把握機會免費體驗?
施傅【10年財務自由】1小時簡介+工作坊
立即試看:https://www.gregorysy.com/
════════════════════
❓有效 極速 儲存千萬❓
【零至千萬加速器】1小時簡介+工作坊
免費試看:https://edu.money-tab.com/pages/accelerator
════════════════════
茶敘50 《ALL or NOTHING》
立即購票:https://edu.money-tab.com/pages/teatalk-50-online
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https://money-tab.info/activity
施傅新書「量化交易」手冊
網上即買: https://www.money-tab.info/2020-book-purchase
✓ APP下載: http://onelink.to/mtapp
✓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訂閱【富翁電視MTTV】頻道:
https://bit.ly/35dJW4Y
❖訂閱【我要做富翁】頻道:
https://bit.ly/35LOy2J
❖讚好Facebook專頁:
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追蹤Instagram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money_tab/

次按危機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經常聽到加息二字,聽到加息一出現就要沽清股票及樓,所以我們回看教學中兩位主人翁Jack 和Francis。Jack收到消息要加息時侯,明明儲到首期卻不買樓,又擱置買股票計劃。Francis選擇賣樓和租住房屋。結果股市樓市不跌反升,兩人大跌預算。Jack變相要追貨,首期亦變得不足而繼續存錢,又沒有買股票。另一邊廂Francis買不回房子唯有繼續租,供一些不屬於自己的資產。到底加息是惡魔或是天使呢?而加減息其實有三個原因,今天會跟大家分析,讓大家知道當中原因以及資產調配策略。
首先,國家加息會有三個結果,第一:錢流進存款戶口,減少外間游資及購買力。第二:債券利息升,債價吸引力下跌,令公司發行債券成本上升,因為需要派更多利息,當融資成本提高,做生意就會較困難。第三:個人投資﹑槓桿﹑借貸甚至是按揭成本上升,從而投資困難。聽下去似乎加息是惡魔,要知道,沒有一個國家會想自己經濟倒退。試幻想一下,我們都知道一個長跑選手不能用短期爆發力比賽,因為會輸;當教練看到選手跑得過快或運用得過多力量,都會要求選手放慢速度,不是要他停下來或向後,而是要讓選手可以跑更長的路。等同於國家一樣,每個國家都想長跑,當有信號出現泡沫就要出招冷卻。正如行車時速度過快都要踩煞車,這就是加息原因。現在我們來看三個結果再發展下去會變成怎樣。
首先就是如果有證據看見存款湧出進行炒賣的話,可以選擇加息讓炒賣行為減少。接著,企業很多時候破產都因為經濟周期突然膨脹,公司過度投資,導致資不抵債和資金周轉困難而破產。所以在有數據下,如果公司在進行高風險項目或發展得過急過快時候,就必須要加重成本,讓企業考慮清楚是否要繼續。最後亦是我們最熟悉的,在2008至2009年開始QE直至2015至2016年,全球幾個國家例如澳洲﹑加拿大﹑香港以及英國,當地房價所得比 (Price to income ratio)去到8至10倍。之前次按危機時候也只是去到3倍。每當人加薪水出花紅時,就會想去投資炒賣。加息就會讓門檻提高,我們會想清楚是否真的需要用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才去買房地產。
所以加息不是惡魔反而是天使,有齊證據去反映投資是太否過熾熱,一定要壓抑讓發展放慢,但好消息是經濟已經開始跑。在統計上,過去60年美國每次開始加息至最後,所有指數以及房地產都因加息周期而再創新高。這就是美國的情況亦可做一個參考統計。假設Jack 和Francis運用策略得宣,其實是一個信號,在市場恐慌時長線趁低吸納甚至成家成室。
最後,投資都是為了生活為了家人,不要因為小道的消息或自己的假設將整家人的財富去冒險,因為加息是周期,是證據。如果想了解更多記得訂閱我們youtube,以及like我們Facebook專頁「我要做股神」。
════════════════════
?財務自由不是夢!把握機會免費體驗?
施傅【10年財務自由】1小時簡介+工作坊
立即試看:https://www.gregorysy.com/
════════════════════
❓有效 極速 儲存千萬❓
【零至千萬加速器】1小時簡介+工作坊
免費試看:https://edu.money-tab.com/pages/accelerator
════════════════════
茶敘50 《ALL or NOTHING》
立即購票:https://edu.money-tab.com/pages/teatalk-50-online
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https://money-tab.info/activity
施傅新書「量化交易」手冊
網上即買: https://www.money-tab.info/2020-book-purchase
✓ APP下載: http://onelink.to/mtapp
✓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訂閱【富翁電視MTTV】頻道:
https://bit.ly/35dJW4Y
❖訂閱【我要做富翁】頻道:
https://bit.ly/35LOy2J
❖讚好Facebook專頁:
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追蹤Instagram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money_tab/

次按危機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評價
美聯儲局緊急減息0.5厘後,美股就上演一日天堂一日地獄,短短六天就從歷史高位下跌了10%,隨著市場對於疫情衝擊經濟疑慮仍未消退,全球股市如何自保?可以從過去經驗金融海嘯,次按危機等得到啟示嗎?美國會否再度降息來刺激經濟?
4:50 美國聯儲局突發減息效用
8:32 突發減息次數
10:34 美股短中長線發展
20:41 低估潛力股
29:14 虛擬組合更新
38:30 歐元止賺
40:52 石油
41:36 中國平安 2318
42:31 工商銀行 1398
43:15 Gilead Sciences 吉利德科學公司 GILD
44:30 Copart CPR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即加入《TG Weekly Channel》▶ http://bit.ly/3coBAu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月免費活動【★Top 6】現正接受報名:
1. 新我要做富翁 環球試堂分享會
香港站▶▶ https://money-tab.info/mts-trial?yt=1
澳門站▶▶ https://money-tab.info/mts-trial-mo?yt=1
吉隆坡站▶▶ https://money-tab.info/mts-trial-kl?yt=1
2. 贏在美股試堂分享會(Online)▶ https://www.money-tab.info/ussjac?yt=1
3. Eric Sir期指策略分享講座▶ https://www.money-tab.info/futeric?yt=1
4. Kyle英國房地產分享講座▶ https://www.money-tab.info/engkyle?yt=1
5. 陳sir期權期指分享會▶ https://money-tab.info/optchan?yt=1
6. Jonathan MT4自動程式交易講座(Online)▶ https://www.money-tab.info/mt4jon?yt=1
參加施傅同學會▶ https://goo.gl/forms/S4O6yoQLHGEbUya23
齒輪理論 入門班/初班▶ https://edu.money-tab.com/m0m1-reg-c?m0m1=yt
我要做股神✓ APP下載: http://onelink.to/mtapp ✓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訂閱頻道收睇更多專業投資影片: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dWNwPua...
❖讚好Facebook專頁: 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追蹤Instagram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money_tab/
#ADBE #棕櫚油 #中國平安 #工行 #吉利德 #石油

次按危機 在 次貸危機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次貸危機(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次級房貸風暴、次級按揭風暴、二房風暴、二房危機次貸危機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 ... ... <看更多>
次按危機 在 何謂次按危機? - 香港經濟日報- 知識庫- 金融財經- D180811 的相關結果
何謂次按危機? ... 所謂次按,就是發放給信貸紀錄不良人士的貸款。 這與普通按揭不同,次按商會將次按合約出售給投行,再用收益進行再貸款,而投行會將一批 ... ... <看更多>
次按危機 在 次貸危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次貸危機,全名次級房屋借貸危機(英語: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是由美國國內抵押貸款違約和法拍屋急劇增加所引發的金融危機,亦重大影響到全球各地銀行與金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