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之後的天氣會降到6度,今年真的是寒冬😭
大家出門在外一定要記得注意保暖,戴口罩~
台灣這幾天的疫情感覺很不穩定
真的要好好保護自己不要掉以輕心喔!
昨天的影片看了嗎?哪一段讓你最有感呢?
收到許多人的私訊,也鼓勵許多負債人生的人
大家都和我說有了勇氣願意去好好面對!!
我一直深刻懂那段過著負債日子的感覺
尤其被生活經濟壓力逼的喘不過去
你會懷疑未來會更好嗎?
但相信我,如果沒有面對沒有改變消費方式
我們的人生就會像老鼠跑圈圈一樣一直循環
不停的跑,累積負債越來越多沒有終點!!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想分享這段影片
和自己不願意告訴任何人的負債人生
侃侃而談不代表我不在意,
而是我鼓起了很大的勇氣!!
許多粉絲問我關於和銀行債務協商的問題
首先和銀行債務協商會不會影響信用?
答案是:會!信用一定會有影響!!
如果你只繳的出最低應繳,甚至繳不出來~
那麼信用本來就會影響了!!
我的協商目的是我要把錢還清,我不要再欠銀行錢
所以我去銀行和他們討論,可以幫助我如何還款?
記住,一定要到銀行去!!!
(不要找來路不明的整合公司!)
我花了3年時間還清,
從零開始將近10年時間沒有辦卡
(中間因為家庭主婦沒有收入所以也辦不下來)
直到去年我才重新辦成功,我新人生的第一張卡!
有了新卡我的消費更謹慎,我每個月卡費都會全繳
大部分還是習慣用現金,刷卡一定會記帳!!
想要和需要的購物思考方式對我來說很重要!
我也把它運用在工作上!
接任何開團及業配,
我都會想這真的是大家需要的嗎?
還是只是網美拍拍照不實用的商品?!
連我自己使用機率都不高的東西我就會拒絕不接
我不希望你們因為看我介紹而浪費錢!
負債人生我經歷過,
我也希望你們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社群環境裡
能夠不被誘惑不被影響!!
(怎麼辦?這段打出來應該會被公司唸爆😅😅)
總之,你們懂我想要表達的💓
最後和你們說聲抱歉
昨天影片裡,我的妝實在是太失敗了😭
因為買了新品牌的粉底,
結果買錯色號一擦上去白的可怕
那就算了,太想和你們聊天我忘記補擦脖子粉底
所以導致整張臉像戴面具一樣😢
有youtube網友留言發現這件事,
真的傷害到大家眼睛了,下次我會注意的😔
三寶爸說:沒關係啦_你就和大家說,
今天是日本藝妓變裝
所以就用這個造型和你們見面!!
🙄🙄🙄🙄
果然男人不懂女人的點,欠揍👊👊👊
好啦~今天是美好的獨一無二的一天
希望大家都有好事發生喔💓😘
#Albee的日常
欠銀行錢如何協商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雖然一帶一路帶給中國龐大的債務,不過中國還是可以間接或直接掌控債務國的國家資產或建設,在許多國際組織,債務國在多項投票表決議題也都會支持中國,國際外交從來都是一門好生意,大家各取所需」
中國力推的「一帶一路」倡議雖然替許多國家興建基礎建設,但後者還不出錢而被迫將港口等重要命脈經營權讓給中國企業的消息不斷傳出,The Asia Times報導,寮國舉債投資多項湄公河水電項目,以及耗資60億美元的高鐵計畫,連接中國雲南省與中南半島。
高鐵工程費用約60%是寮國向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支付的,剩餘的40%則由一家中寮合資公司支付,中資擁有該公司70%的股份,寮國僅擁有剩餘的30%。寮國政府從國家預算撥款2.5億美元,並從中國進出口銀行進一步貸款4.8億美元,以負擔該國持有的份額,然而寮國的財政日益困難,穆迪評級機構(Moody's)8月將該國的評級從B3降到Caa2,從「中性」降級到「負面」,寮國的外匯儲備剩下不到10億美元,低於該國每年積欠的債務,使該國瀕臨主權債務違約。寮國財政部已要求其最大債權國--中國允許重組其債務,以避免違約,寮國政府拋售國有資產,但仍不夠解決國家的財務困難。
9月初,寮國被迫將國家電網的控制權移交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總部設在廣州),值得注意的是,寮國大部分的發電量不僅將出口到中國,還將出口到泰國和越南等鄰國,這意味著中國將間接獲得這兩個鄰國的商業和戰略影響力,寮國向中國借巨款興建的高鐵也不是為了該國服務,這項工程「是建立連接中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鐵路網絡的第一步」,寮國的人口只有730萬,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沒有適當道路通行且經常沒有常規電力的小村莊中,因此,該國民眾幾乎不會使用這條鐵路。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計畫資深研究員Murray Hiebert指出,中國自2013年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企業與東南亞國家簽署興建鐵路、橋樑、水壩以及經濟特區等諸多協議,然而當中不少計畫因貸款額度的協商、環境疑慮與貪瀆事件爆發而進展緩慢,中國的「一帶一路」從馬來西亞到菲律賓無一不遇瓶頸,自2013年起的5年間,中國在東南亞進行中或已完成的項目總計達2000億美元,不過此數據似乎過度膨脹。
事實上中國面臨啟動計畫的一籮筐問題,借貸方應支付中方銀行多少利息、當地政府或企業將持股多少等議題往往協商多年;因建設之需的強徵迫遷或過低的土地補償,引發無數抗爭,許多民眾因而陷入貧窮。中國包商對環境破壞的漠視也導致相關政府中止部分計畫,貪瀆以及鉅額回扣傷害中國形象,並導致工程延宕。
馬來西亞 貪污摧毀鐵路計畫
在大馬前首相納吉2018年敗選後,繼任的馬哈地暫停並調查數件一帶一路計畫。其中規模最大者是斥資近160億美元的東海岸銜接鐵路 (ECRL)。
馬哈地懷疑納吉從中國國有銀行獲取虛列的貸款,並用以支付充斥醜聞的「一馬基金」債務。近一年後,馬哈地成功重啟ECRL談判,中國北京同意降低三分之一原價,並縮短鐵路路線。他也擱置3件經費達30億美元的石油與天然氣管線計畫等計畫。
印尼 高鐵計畫完工無望
2015年中國聯營企業擊敗日方,贏得全長145公里(相當於台北到苗栗)雅加達至萬隆高鐵興建合約,原訂2019年竣工的該計畫已遭延宕。首先是沿線農民不願放棄土地,再者沿線土地的炒作使成本從原先的55億美元上漲至61億美元。而今年初武漢肺炎疫情導致工程停頓。官員表示,2022年前該計畫完工無望。
為數龐大的中國勞工湧入,也引發印尼民眾強烈反彈。2年前,蘇拉威西居民與中國勞工鬥毆的兩支影片引起瘋傳。穆斯林勞工指控中國人不讓他們參加週五的禮拜。今年6、7月,蘇拉威西的學生抗議在礦場工作的中國人,呼籲政府將之驅逐。
菲律賓 基建承諾兌現無幾
2016年菲國總統杜特蒂勝選後訪問中國北京,並帶回價值240億美元基礎建設,包括鐵路、港口以及水力發電廠等投資計畫。4年之後,中國企業僅蓋了兩座小橋樑。一些計畫在中國企業取得菲國政府的建設指南後撤案;另一些在菲國官員審查社會與環境衝擊後遭駁回,有些則因中國企業募資困難而作罷。
泰國 泛亞鐵路幾無進展
泰國軍方2014年政變上台後同意4年完成從昆明至新加坡,中經寮國、泰國與馬來西亞的全長885公里高鐵「泛亞鐵路」。6年後,該計畫幾無進展。在歷經逾24回合的談判中,兩國在融資條件、計畫監督、土地使用權以及技術等問題僵持不下。
緬甸 港口建設原地踏步
2018年8月緬甸與中國終於達成縮減皎漂港興建計畫協議,讓中國北京勢力得以伸進印度洋。緬甸將成本從2015年前軍政府同意的70億美元降至13億美元,同時協商降低持股,最終中方持股70%,但迄今工程幾乎還未展開。同年9月,兩國簽署協議,興建中緬經濟走廊,以連接昆明、曼德勒、仰光以及皎漂港,該工程也幾乎沒有進展。
寮國 一半負債來自中國
預計2022年完成的泛亞鐵路寮國段斥資59億美元,約為寮國GDP逾三分之一。一個中寮合資企業從中國進出口銀行取得41億美元貸款,亦即該鐵路70%預算。但這項貸款僅是寮國對中債務的一部分,湄公河及其支流的水壩建設讓寮國積欠中國更多債務。國際貨幣基金(IMF)2017年警告,寮國公共債務2019年將飆升至66%,IMF將寮國的「債務困擾」水準從「溫和」調升至「高」,其中超過一半負債來自中國。
越南 一帶一路興趣缺缺
儘管亟需基礎建設,但越南不願太過捲入該倡議,以避免在南海爆發衝突時,給予中國太大的影響力,但2011年越南仍同意讓中國興建一條穿越河內市中心、長12公里的高架捷運,但該計畫進度嚴重落後,經費大幅追加。原本經費5.52億美元,其中中國提供4.2億美元貸款,但至2017年時,成本飆漲至8.9億美元,且尚未完全竣工。
柬埔寨 村民群起抗議多年
中國興建的柬埔寨最大水壩桑河下游二級大壩(Sesan 2 Dam),因迫遷村民前沒有進行徵詢、非法濫墾、惡劣的勞動條件以及引發下游水質惡化等問題而引發多年抗爭。生活在水壩之上的近8萬居民預料將無法取得洄游魚類,此為其關鍵營養來源。
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每年進出口總額超過兩千億美元。中國也為非洲各地的道路、港口和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幾十億美元的資金。中國武漢肺炎災難對非洲國家償還債務的能力造成障礙,同時降低了中國在海外投資的意願。
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說:「中國經濟因中國武漢肺炎而受到嚴重打擊,這絕對將削弱中國投資的能力,也無法以從前的速度繼續支持包括非洲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
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中國眾多的基礎設施項目的未來,包括規模龐大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政府、銀行和民間投資者在2000年到2017年間,向非洲國家提供了大約1460億美元的貸款。由於中國武漢肺炎,世界許多主要貸款方都在呼籲暫停償還或減免債務,因此,並不止一個非洲國家如此歡迎這一呼籲全世界減免債務的全球姿態,從中國方面來說,看法非常不同。首先,鑑於非洲國家欠中國的巨額債務,要中國免除這些債務,在財政上是否行得通,是一個關鍵問題,非洲國家今年總共積欠還本付息債務440億美元,全球主要的貸款機構已同意暫停窮國的還本付息。中國曾表示對這個想法持開放態度,但更傾向於和個別國家談判條件。
中國政府對這個問題的態度,一開始是抗拒的,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不會參與,比方說,債務談判或債務重組,或者甚至為非洲國家償還債務提供更長的欠債寬限期,但全面免除債務不太可能發生。
許多非洲領導人認為,借債對於建設國家基礎設施,來啟動經濟,讓人民擺脫貧困,至關重要,非洲領導人決定舉債來為不同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資助能源、道路等等,是因為這些是非洲大陸所急需的,中國已經同意削減77個國家的償債成本,今年平均免除2.6億美元。但,從長期來看,中國將如何因應非洲國家無法償還貸款的問題,仍然令人擔心。
https://www.storm.mg/article/2728625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399385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9-15/465418
欠銀行錢如何協商 在 林生祥 Lin Sheng Xiang Facebook 八卦
回首一段歷史,看看這些人為何用一條條人命臥軌表達受到的委屈,很大的委屈才會這麼做啊,走投無路才會這麼做啊。
【人籟開講】為什麼搞軌?
台灣關廠工人臥軌小史,1996-2013
提到「臥軌」這個舉動,你可能會馬上聯想到「自殺」,那麼,「臥軌」若做為一種抗爭手段,其決心與意志應該不言自明了。先別急著贊成或反對,我們能否先問問:為什麼?
2013年2月5日晚上,一群名為「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的抗爭者進入台北車站地下月台進行臥軌抗爭,影響鐵路交通大約半個多小時,並且因為部分搭車受阻民眾的激憤言語,一夕之間成為全台輿論矚目的焦點。也許是因為台灣社會還不習慣社會運動以「影響公共服務」為手段,不少人對這件事的第一時間反應與當時在現場催促警方驅人的民眾十分類似,認為臥軌「太激烈」,抗議者「不該影響他人便利/自由」,也有人質疑為什麼關廠工人和政府之間的糾紛,要鬧到看似不相干的鐵路交通上去?
事實上,關廠工人搞臥軌一點也不跳tone,背後有一段歷史淵源,而這得從十多年前開始說起……
1990年代以後,台灣許多製造業工廠因老闆想尋求更低廉的人力和原料成本,開始大量外移。在這個過程中,少部分老闆或許負責些,但更多的是留下一大筆勞資爛帳的人。1996年全台各地接連發生多起企業惡性倒閉的事件,其中來自聯福製衣(桃園八德)、福昌紡織電子(桃園龜山)、耀元電子(桃園大園)、興利紙業(苗栗竹南)、東菱電子(台北新莊)、東洋針織(台南新市)、路明電子(台南仁德)、太中工業等企業的員工自救會,為了發揮集體力量爭取補償,於是成立了「全國關廠工人連線」。
該年年底,聯福製衣經勞委會介入協商,所做成的協議卻仍被資方跳票,工人們在與支援的工運組織者討論過後,決定以集體臥軌更進一步表達抗議。1996年12月20日下午,上百位抗爭者聚集在桃園八德省立桃園醫院附近的永豐路平交道,展開臥軌行動。當時,抗爭者阻斷了長超過一百多公尺的鐵道,除了集體臥軌,也在鐵軌上拉起了白布條。這場行動前後持續了近一個小時,也確實影響到台鐵部分列車無法順利通過,但終究仍被警方強制驅離。
這次抗爭行動最終造成有多位工運組織幹部與數十名聯福工人被以「違反集遊法」、「公共危險」和「防害公務」等罪名,具體求刑一年八個月至十個月不等(儘管他們大部分也獲得了緩刑),其中包括了九○年代活躍的勞工運動人士、2003年曾被獲聘為國策顧問的曾茂興。
行動的效果呢?有人說那次臥軌確實對執政者造成壓力,進一步催生出了解決方案,但也有人說那純粹只是選舉考量,談不上良善之意。總之,由於當年仍是資方經常提撥不足且政府罰則過輕的勞退舊制,政府未能有效約束拍拍屁股走人的企業主們,替失業勞工們追討欠薪、退休金和資遣費。因此,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工人們只能選擇與政府簽約,得到一筆由政府自就業安定基金中所提撥的「補償」。
然而,這總計四億多元的「補償」究竟屬於什麼性質,卻造成了更大爭議。勞方依據與歷任勞委會主委的多次斡旋互動,主張這些錢是政府「代位求償」,最終仍應該向資方討回;但政府則認為這些錢只是協助勞工再度就業的「貸款」,勞方理當依約逐步償還。因此,勞委會自2004年起即開始調查「欠款未還」的工人資產,並且透過司法程序向一部分人追款。
2012年6月起,由於十五年的貸款追溯期將屆,勞委會於是編列預算、聘請律師,大舉向多半已屆退休之齡的關廠工人及其家庭追討本金、利息和罰款。面對這個狀況,「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再度動了起來,而「臥軌」在此時成為一種別具意義的抗爭手段。
2012年8月6日,「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回到十六年前桃園八德的臥軌地點,打算重現當年的臥軌行動。但當時因為警方早在現場嚴陣以待,抗爭者最終只立起自行製作的「臥軌紀念碑」、拉著布條、喊著口號,進行了一場「基本款」的公開抗議活動。不死心的關廠工人們,在持續向勞委會和監察院喊話未果的窘境下,又於8月10日前往人潮更多的台北車站,在第四月台集結並再次揚言臥軌。當天現場最終在勞委會官員出面協商之下,看似獲得了一些共識,勞委會當時同時暫時停止訴訟,並與自救會代表進一步對談。
可惜好景不常,勞委會並未真正停止興訟的腳步,反而很有效率地「依法行政」進一步編列了兩千萬元的預算,要用來跟這些「勞工頭家」繼續打官司。於是,我們才會見到這一場春節連假前夕在台北車站第三月台終於「成功上演」的臥軌抗爭行動。
這個原本沒什麼主流媒體能見度的爭議事件,開始被廣泛地注意到了,但勞委會仍堅持「貸款」的認定,並指出這些年來已有數百人完成還款,基於公平原則,以及法令與行政考量,政府「不可能撤告」。當然,網路上很快也流傳出了各種公文與勞委會出版品的「鐵證」,直指政府本來也同意這些錢應屬「代償」性質。
這件爭議看起來不會很快落幕。「代償」也好,「貸款」也罷,兩造見解仍難有交集,只是不禁讓人再度想起「依法行政」這個總是縈繞在心頭的強力口號。一次又一次,我們的法總不斷地在爭議處顯現出它的短處,面對秩序的擾動與平復,觀點究竟怎麼拿捏?程序又該如何正義?似乎才是這個社會最根本的歧異所在。
關廠工人們目前除了訴求撤告,其實也在展開國會遊說,企圖進一步推動修訂《勞動基準法》第28條關於「積欠工資墊償」的規定,以保障勞方在勞資爭議發生後能從資方順利拿到應得的報酬,而不被銀行如禿鷹般全面掠食。此外,法界也有學者、律師已提出了援引其他法令或法理來「依法解決」的一些可能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你也是領薪水的人,你願不願意重新思考這場抗爭的「公共性」,並且試著省思:「依法行政」究竟該不該是處理社會爭議的至高原則呢?
話說回來,「臥軌」很稀奇嗎?非也,請看「臥軌抗議的系譜(迷你版2010-3)」(http://goo.gl/gp3Pt)。
參考資料:
1996年 首見工運臥軌 @ 聯合報 2013/02/06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7687256.shtml
臥軌抗爭 聯福員工獲宣告緩刑 @ 中國時報 1997/07/09
http://bbs.nsysu.edu.tw/…/…/M.946630185.A/M.946630317.D.html
重返臥軌點 關廠工人要王如玄出面 @ 新頭殼 2012/08/06
http://history.n.yam.com/…/life/20120806/20120806692522.html
關廠工人癱瘓台鐵月台即時報導 @ 苦勞網 2012/08/10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0041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臥軌抗爭即時報導 @ 苦勞網 2013/02/05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2746
整理、撰文/林佳禾
圖片來源/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鐘聖雄拍攝)
http://pnn.pts.org.tw/…/wp-con…/uploads/2013/02/EDD_73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