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Rvelogue周奕瑋的旅人視角・瀨戶內海/豊島】
去年,我踏上三年一度的《第四回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旅程。目不暇給的一星期遠去了,我希望用文字來記錄這趟跳島旅程。
第四站,豊島(てしま/TESHIMA)、上篇。
豊島是個人口只有800人的小島,正如在節目中看到,豊島既有山又有海,更有一片棚田景觀,絕對是療癒身心的好地方。在我這次去的四個島當中,豊島的旅程絕對是個精彩的冒險。在未來的這三篇豐島遊記裡,我會「補完」節目中未能播出的豊島旅人視角。
我的豐島之旅,由家浦港開始。豐島有兩個主要上岸點、家浦和唐櫃。大家可以選擇從任何一邊出發展開你的環島之旅(詳細交通資訊在文末)。不過無論在哪一邊登島也好,騎腳踏車都是環島的好方法。以我所知兩邊都有租車的地方,有些更提供唐櫃租家浦還(或反過來)的服務。詳情這裡就不多說了,自己上網搜尋一下吧!我敢說,如果你不懂騎腳踏車,那麼…你去的豐島不是最圓滿的,還是不要去吧(笑)。
有看節目的朋友都知道,我去的時候遇上風雨,碼頭旁的租借點關閉了,但幸好在附近的油站成功租到腳踏車,實在要感謝自己不放棄的冒險精神!家浦的展品比較分散,騎車逐一看最為方便。沿途我遇上一些冒雨步行參觀的旅人,說真的也替他們辛苦。我去的第一站是《針工場》/大竹伸朗。這裡本是一所廢棄的製針工場,室外的展示空間還保留當年工場的骨架。跟它重新組合了的,是由愛媛縣的造船廠運來的船隻骨架,兩者的結合,是為了讓人重新想起這兩個同樣被人遺忘的製造產業。表面看算是個「地味」的展品,但背後又是有另一番意義。
在家浦的另一個展館是《豐島橫尾館》/橫尾忠則。橫尾忠則是被稱為「日本ANDY WARHOL」的平面設計藝術家,作風前衛大膽。橫尾忠則將家浦的古民家改建,再在屋裡屋外展出11個展品。「顛覆了對顏色的認知和平面藝術的界限」是我走進去的第一個感覺,但這裡其實是一個講生死概念的美術館,也是橫尾忠則一向心儀的議題。館內空間不大也不許拍照,所以又是那句:大家自己去感受了。順帶一提,館中以鏡和多張瀑布照片製作而成的「鏡圓筒塔」蠻精彩的,值得一看。
我的家浦之旅不算完美。遇上風雨,連本來計劃要去、很想去的「豐島鮮魚」也去不成。它是家浦港的一間小食堂,提供的也只是簡單的海鮮燒/炸物定食。出發前我曾經幻想過,在藍藍的天空下、在寧靜的小島上,品嚐一口簡單的海之味道,是多麼的「大」的小確幸呀!可惜感動不成,幸好另一間吃草莓刨冰的小店「いちご家」仍然開店,算是補償一點心靈損失。草莓冰在節目中介紹過了,我也忘了拍照,想看的朋友去這連結吧:
https://www.facebook.com/1801058763334255/posts/3453922518047863/?vh=e&extid=FjwGVwFge7sB1Wia&d=n
雖然吃不成豐島鮮魚,但誤打誤撞又讓我找到了另一個不錯的地方「海之餐廳」(海のレストラン)。(其實是我問油站的租車大叔們島上有甚麼好吃。雖然大叔們說這是島上很貴的餐聽,叫我不要去(哈哈),但我還是走進了這間海邊法式餐廳。可能因為藝術祭,所以提供的都是定番的套餐,沒甚麼選擇。至於味道嘛…「ok 啦」,但我覺得還是坐在室外位置看的那片瀨戶內海景色較美味。如果天氣好的話相信會更好,我絕對願意為了那條應該會美得很的藍色海岸線再來一趟。
吃完午餐,我的豐島家浦之旅也告一段落了。我真的很喜歡這種騎著腳踏車邊遊歷邊探索的感覺。遇上喜歡的地方、喜歡的景色,就停下來,下車看一看呼一呼吸一吸,然後再上路。
雖然下雨很冷,但心卻很暖。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日本旅行模式。
下回,豊島中篇.唐櫃的旅程。
➖➖➖➖➖➖➖➖➖➖➖➖➖➖➖
提提大家,以上作品都是我2019年在藝術祭期間觀賞的。有些展品長年展示,有些只限藝術祭期間才公開。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三年一度,下一個三年展出內容也會改變,有增也有減。所以遇上的每件作品,都是「一期一會」。三年後,有緣可以再見,無緣的話只能慨嘆一聲,或期待遇上另一次一期一會了。
溫馨提示:如果想在藝術祭以外期間到豊島的話,可以在高松港坐船前往。班次由1小時~3小時不等,而且根據不同日子和月份會有班次調整,詳情可參考官網(https://www.t-ferry.com/schedule/#link01),船程約35分鐘。由於豊島距離岡山縣較近,所以亦可從岡山縣的宇野港出發,由宇野港出發的船會先後抵達豊島的家浦和唐櫃,所以大家可以自行選擇登島位置。班次約2小時一班,到家浦的船程普通船約40分鐘、高速船約25分鐘,而到唐櫃的船程普通船約1小時、高速船約40分鐘。
直島篇連結按此⬇️
https://www.facebook.com/343078569084131/posts/3456811674377456/
#JARvelogue
#日本旅
#瀨戶內海
#瀨戶內藝術祭2019
#第四回瀬戸内芸術祭
#ArtSetouchiTriennale
#豊島
#周奕瑋的旅人視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橫尾忠則的快人快語」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林慧雯 內容簡介: 沒錯,人若是不變化,就不會進步。 ──答案那種東西,一輩子都得不出來 ──未完成地活著,未完成地死去 ──我沒有黑歷史,過去的一切都是樂趣 ──貓是分身,也是生活必需品 被喻為...
橫尾忠則介紹 在 吳東龍的設計東京。 Facebook 八卦
【日本美術館走透透~08】感受經歷生死、精彩絕倫的〈豐島橫尾館〉
上次介紹完輕井澤的夢幻組合後,讓我想到另一個藝術家與建築師的瘋狂組合,男與女、藝術大師與建築新秀,是繼清淡如素麵的〈豐島美術館〉後,我認為瀨戶內海上豐島裡最不能錯過的重口味美術館。
這次的組合是藝術家橫尾忠則與建築師永山祐子。
臨豐島的碼頭邊,這個截然不同風貌的是〈豐島橫尾館〉。這個新舊交錯、散發強烈藝術氣息的建築,由1936年出生的當代藝術家橫尾忠則與1975年的建築師永山祐子,改造了家浦地區一間可能近百年的農舍民家,於2013年7月完成開展。
刻意燒黑的外牆木頭搭配紅色的反射玻璃,踏著白沙進入室內,盡是充滿著紅色光暈。這個展覽空間由「母屋」、「倉」與「納屋」(倉庫)所構成,並將原本的母屋一切為二,空間規劃極度精彩。館內有個日式庭園、從戶外穿越房舍的一道水池、木造架高的房舍,還增建了一個圓筒的高塔,整個觀覽過程就像由色彩與影像拼貼而成、前衛又衝突的視覺經驗。
想像紅色如濾鏡的落地玻璃窗與紅色石頭、黃藍繽紛馬賽克拼貼的水池、金色的鶴與石燈,還有水池裡多彩的錦鯉,從庭院游到架高的屋下,透過屋內的透明玻璃地面可以看見錦鯉悠遊姿態,庭園的流動延伸到室內,感受十分特異驚奇。
筒狀高塔旁,還有凹曲不鏽鋼鏡面構成的廁所牆面,如廁時倍感新鮮,而那管貼滿瀑布影像瓷磚視覺,藉著鏡面的天花與地面讓視線無限延伸的塔裡,似是畫面中的瀑布聲響迴盪繚繞其中。
〈豐島橫尾館〉本身就是老屋的再生,走進庭園是紅藍黃地色彩斑斕,但進入屋內,透過紅色玻璃所看見的庭院,紅石透過紅玻璃就不再豔紅,感覺就像是黑白般的彼岸場景。
橫尾的作品本來就是超越現實如夢境般的意境與色彩,尤其塔裡無限延伸的畫面,像是進入了無限輪迴的場境,這個個探討生死的〈豐島橫尾館〉,不斷打破過去的觀覽經驗,透過橫尾忠則的11幅大型畫作,呈現了流動與靜止之間,傳統構造與現代斑斕之間,內與外、靜謐與喧鬧、暗黑與豔紅,在離開豐島前的這段體驗,令人衝擊也足夠滿足!(本文部分節錄《知日》雜誌)
◎開館時間:10:00-17:00(3月1日-9月30日)
10:00〜16:00(10月1日-2月末日)
◎建築:永山祐子
◎地點:香川県小豆郡土庄町豊島家浦2359
◎交通路線:家浦港至豊島横尾館:徒歩5分
◎票價:¥ 510日圓
◎推薦指數:★★★★★
◎網址:http://www.benesse-artsite.jp/teshima-yokoohouse/
照片來源:
©表 恒匡 來源:http://www.fashion-press.net/news/8581
http://setouchi-artfest.jp/artwork/a018 (山本糾)
橫尾忠則介紹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八卦
最近台日兩地接二連三地舉辦各種創作者的原畫展,6-9月台灣有故宮的《千年一問》鄭問創作回顧展,9月在東京的國立新美術館有為紀念 #荒木飛呂彥 創作的《#JOJO冒險野郎》誕生30週年的原畫展「#JOJO冒險的波紋」,在銀座GGG GALLERY則有橫尾忠則在70年代為瀬戸内晴美(現・瀬戸内寂聴)撰寫的時代小說《幻花》所繪製的插畫原畫展。橫尾忠則的展覽也很值得看,日後我會再找時間分享,今天主要是想來聊聊博物館、美術館、藝廊這一波不約而同展出原畫的風潮。
我知道前陣子有些人對於「故宮展漫畫?」這件事有很多疑問。但其實世界知名的博物館展出漫畫早有前例可循。法國人喜歡漫畫,將漫畫視為第九藝術,法國 #羅浮宮 於2003年開啟一個有關漫畫的長期計畫:「#BDLouvre」,BD (Bande dessinée)是法國漫畫的意思,BD Louvre可譯為「當羅浮宮遇見漫畫」,不僅將漫畫的原畫當作藝術品收藏,甚至邀請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到羅浮宮裡創作原創作品,不僅可在閉館後空無一人的館內走動找尋靈感外,也能毫無限制地進出平常不太開放的展室,唯一限制的條件就是要以「羅浮宮」為主。邀來的漫畫家有法國漫畫家 Nicolas de Crecy、Etienne Davodeau、日本漫畫家荒木飛呂彥、#谷口治郎、#松本大洋等,作品集結成冊出版之外,也曾在歐日等地以「L’OUVRE 9」為名展出。後來2015年時此展巡迴來台灣的北師美術館,甚至邀請台灣漫畫家 #阿推、#麥人杰、#簡嘉誠 等人到羅浮宮進行創作,展出台灣限定的內容。
回到漫畫作品是否可進入藝術殿堂展出的疑問,其實漫畫如果看成是一個「角色」(character)育成的故事創作,那麼如 #村上隆、#奈良美智 這類從流行文化出發,擺盪於插畫與藝術間的 #NeoPop(日系普普)便可成為一種借鏡的對象。而回到鄭問與荒木飛呂彥的創作手法來討論,他們不約而同從藝術裡選擇自己有感的部分進行創作,鄭問可說集東西洋各派大成,他在製作原稿時,是在草稿上疊了宣紙重新以水墨描繪再去製版,而他畫水墨人物時用接近古典主義的厚彩技法,加入一些印象派的點描、或是野獸派的感覺用色,將東方水墨寫意與西洋畫派技巧融合得淋漓盡致,甚至時不時加入有趣的素材像是塑膠袋、砂畫等進行實驗,當代藝術流行的複合媒材創作也不外如是。
荒木飛呂彥則是受到義大利 #文藝復興 時期的諸多影響,被認為受到風格主義(文藝復興後期與巴洛克主義之間的一種風格)影響的漫畫家。如果你有看過《JOJO冒險野郎》一定會對當中人物各種奇妙的姿勢留下深刻印象,#其實這些姿勢都來自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雕刻姿勢,尤其當中最常借用的是米開蘭基羅的雕刻與畫作。而這次荒木飛呂彥的原畫展還有一個非常值得大家欣賞的特點,便是「顏色」。通常漫畫如果不是封面或是彩頁,比較難看見漫畫家對於顏色的想像,本次原畫展中,可以看見荒木飛呂彥的原畫中大量使用各種所謂「#玉蟲色」的技法。所謂玉蟲色便是彩虹色,源自於文藝復興時期的「#Cangiante」(換色法)技巧,當時因為顏料顏色不像現在這麼豐富,要表現明暗面就會簡單的在顏色中調入黑或白色顏料,但為了進一步增加畫面中的立體感,便會使用近似的顏色來表達物體明暗面。荒木飛呂彥活用了這種技法,因此你會看見人物或風景都充滿著高彩度的螢光色或亮色系,這種技法也是米開蘭基羅的拿手技巧。
而荒木飛呂彥與鄭問有個共通特徵,便是獨樹一格的 #透視分鏡,他們的漫畫有時候都必須要停留在某一頁很久才有辦法解讀畫面,奇詭之處又見超越想像之精妙,他們都開創了所謂漫畫的新藝術風格。此外,他們也都不侷限自己是漫畫家的身分,比如說鄭問受邀到日本擔任電玩遊戲的美術總監,除了各種精彩的人物美術設定之外,還讓他的繪畫風格透過現代技術能跨越世代國境繼續留存。荒木飛呂彥則是徹底與時尚結合,除了與 #GUCCI 合作櫥窗設計,將時尚單品畫進漫畫當中之外,仔細觀察他設定人物的服裝設計,不僅符合當代時尚流行文化之外也帶領新的時尚潮流,我很喜歡他人物設定當中所設計的鞋子,其實都很好看,如果有實體的話會想買。
鄭問展雖然已經結束,但據說未來會到台灣南部展覽,也會在世界各國巡迴,可以期待一下未來的展訊宣布。而荒木飛呂彥的原畫展已於上個月開幕,除了介紹《JOJO冒險野郎》好幾部曲的世界觀之外,也有與藝術家 #小谷元彥、#森永邦彥 等藝術家進行的跨界雕塑合作,最後一個展場則是荒木飛呂彥首次繪製一個12連幅的大型原畫作品《叛徒經常存在》,紀錄片中還可以看到他因為通常在桌面上進行漫畫創作的他,因不熟悉大型原畫的直立繪製方式不小心失誤的畫面。我不要爆太多雷,圖片只放可以拍照的區塊,如果沒辦法去的朋友,可以點一下留言處的日媒報導看一下現場照片。
▼
荒木飛呂彦原画展 JOJO 冒険の波紋
會期:〜2018年10月1日(一)
會場:國立新美術館 企画展示室2E
地址:東京都港区六本木7-22-2
時間:日〜四 10:00~18:00/五・六 10:00〜21:00
休館日:毎週二
#全預約制請先上網預約購票
#不然就是早一點到會場看有沒有當日票可以買
橫尾忠則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橫尾忠則的快人快語」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林慧雯
內容簡介:
沒錯,人若是不變化,就不會進步。
──答案那種東西,一輩子都得不出來
──未完成地活著,未完成地死去
──我沒有黑歷史,過去的一切都是樂趣
──貓是分身,也是生活必需品
被喻為日本安迪‧沃荷的設計大師橫尾忠則,作品中常常展現出強烈的顏色對比與拼貼風格,藝術風格備受國際肯定。但誰能想到他其實沒有任何的設計基礎,原本的人生志向是想成為一名郵差?
永遠不按牌理出牌的他,顛覆一般人的思維,以四大主題、三十則人生金句,好像跟你聊天般的,述說他的幽默人生哲學:首先,要學會不經心,讓你能有不小心完成目標的驚喜;再學習讓人生留白,隨時保有毀掉再重生的勇氣;接著,請放下追求完美的固執,凡事七分飽就好;最後,請向貓咪看齊,學習牠的任意隨興、為所欲為,藉此改變自己,走在前端。
面對百變人生,他提醒人們做好砍掉重練的勇氣,別當個堅持到底的傻子,也不要與自己的思緒戰鬥……三十則通透人性、超越框架的語錄,讓你在生活中,能以一變應萬變,人生處處有生機!
橫尾忠則前輩提出的道理,是累積一個世紀產出來的,在作品裡演繹時代,像師父級的人生哲理、念頭,對於同為當代人與後浪晚輩,這些看法都是珍貴的結晶,可以與之相互感觸與共鳴,並轉換成橫尾忠則式的人生勸世珠玉。
作者簡介:横尾忠則
1936年生於兵庫縣,美術家。1972年於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行個展。此後,他在歐洲各國開個展和雙年展,在國際上獲得極高的評價。此外也在日本國內相繼於東京都現代美術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等地舉行個展。1995年獲頒每日藝術賞,2001年獲得紫綬褒章。2006年獲日本文化設計大獎。
2008年,他以小說《藍色大地》獲得泉鏡花文學獎。2011年獲旭日小綬章及同年度朝日賞,2015年獲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等,受獎無數。2012年於神戶開設橫尾忠則現代美術館,2013年於香川縣開設豐島橫尾館。後以《遠離語言》獲2016年度講談社散文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N_VrATaCHU/hqdefault.jpg)
橫尾忠則介紹 在 約翰藍儂也是他的粉絲!有「日本安迪沃荷」之稱的平面設計 ... 的八卦
Jun 8, 2022 - 紐約插圖畫家保羅戴維斯(Paul Davis)推崇如此介紹橫尾忠則:「他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藝術家像他一樣。與其針對一個主題設計,他會把一個主題打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