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吃掉吧]
昨晚西上環之戰,警察和示威者對峙駁火足有4個半小時,從高速公路打至橫巷窄街,從天橋射擊演變成搶奪高位互相突襲,從大抓捕到運用火種作為武器.催淚彈從警方的槍枝四方八面射出來,有一刻記者也感到麻木,只能調整心態,「讓子彈飛」.
戰線在香港島西邊開打,長達1.5公里.每一場抗爭的特色,皆與社區衍生一種微妙的化學作用.中上環是香港最老的社區,有不少海味店和小吃店,舊唐樓民居密集.沿山而上的斜路更是一大特色。
現在警察和示威者,產生了一種病態的依戀,相生相剋.整個下午,千計遊行人士湧出港島不同區域的馬路,銅鑼灣、灣仔,但很快,大家都知道,只有西環中聯辦附近才駐重兵,示威者於是像潮水湧向西環,由於臨場調動,沒有像之前行動般有大量物資支援.
示威者現在會就地取材,只要有六角匙,紙皮,膠瓶,就自制盾牌,或從路邊拆毁路牌.但我也看到站前線的年輕女孩,拿起一把粉紅色帶碎花的摺傘,反起支架就是她的武器.
某程度上,運動已經變成一場「士氣」而不是「武器」之爭.有幾幕,數十個示威者藏身漆黑橫街,以兩邊建築物為掩護,我走近,震耳欲聾的是自我激勵士氣的聲音:有人拿着鐵枝毃打馬路,有人毃打空的巨型水瓶,有人以擴音器發出高低音頻如警報的聲音,夾雜着各式廣東話粗口,催淚彈的餘煙之中,示威者以綠色激光和大光燈射向警察.就算裝備不足,但只是氣勢也奪人.黑色的人影,背光的陣營,好有一種神秘的魔幻力量.
警察呢?有人說,早前還覺得有些警員臉帶失落.昨晚,卻保持了隊型,手起刀落,速戰速決.他們學得很快,警靴上包了透明膠紙來防滑(示威者會在地上灑油或波子讓他們滑倒),透明長盾上遺下了之前被撥油漆的戰跡.現在,沒有人純真如初,大家都已是老兵,未有新仇,總有舊恨.
西環的斜路又窄又黑,防暴警可以整隊人向上爬,扔催淚彈,橫街窄巷也派人守住.大路入小路,即場指揮讓他們兵分多路驅進.
之前多次,埋身拘捕都釀成流血,被示威者反包圍,爭脫,血染的畫面都成為行動污點.昨日警察會整齊地忽然快跑,兩至三人一組把前排示威者按在地上制服.數十個走避不及的年輕人,動彈不得,被索帶綁手.詭異的是,其餘抗爭者知道沒法營救,只輕輕吐出一句:「沒辦法,救不了他們.」語氣裡沒有激忿,甚至沒有太多的可惜.
有一幕.警察一字排開在馬路上以長盾掩護向前推,一名站在防線嘗試介入的義工被推跌臥在地上,頭破血流,警察若向前推有可能踩在他頭上,眾人大嗌「有傷者!別向前!」,小隊指揮卻在擴音器大叫:「食埋佢!」(把他吃掉)意思是整個隊型繼續向前推,讓躺在地上的人被沒入警員陣營裡面.
這個晚上,以往在衝突線嘗試介入、制約、遊說以減低衝突的人士,議員、社工、監察者,通通廢了武功.雙方都矢志打一場硬仗,和解已經不可能,延緩和降溫的良好願望,顯得蒼白無力.
警察成功抓捕,士氣高昂,在干諾道西長驅直進向東邊進發.有一幕,大軍在橋底經過,橋上的警察向樓下同袍報以喝采聲.地面的指揮者警員,拿着擴音器大叫:「XX小隊,給我一點士氣!」群警起哄大喊,互相壯膽.
戰況最激烈的一個位置,位處干諾道中和林士街,是一個大路入小路的路口,附近高架天橋林立.躲在林士街的示威者死守,警員扔多發催淚彈、發射橡膠指彈也徒然.
警方於是走上天橋和對面林士街高層停車場.有一陣子,子彈是從地面、天橋、高樓射向橫街.但當警員以為自己控制了場面,示威者卻爬上位處更高的車行天橋,從相約十幾層樓高的高處扔雜物.
鐵枝和石頭飛到拿槍的警察位處的天橋裡.幾個大型金屬路牌從天而降,插爆路面的交通燈,險象橫生.我走上天橋,警察不斷說:「記者你們快點拍下這些鐵枝吧!」語氣裡有委屈,好像記者從不會把示威者幹的事寫出來一樣.警察昨日亦派出身穿「傳媒聯絡」的警員「招待」記者,在槍林彈雨之中指示記者要站在那裡拍攝,彷彿這裡是冷氣開放的記者會場地.
晚上十一時許,戰況到了後,數百名示威者被包抄退到德輔道中,巧合地兩邊都是地鐵站入口(或許是警方計劃之中?),明明示威者有退路,數百人還是堅守.
整個晚上,子彈、拘捕、受傷,不足以令他們離開.「我甚麼都沒有,為甚麼要走?」的稚子之語,在人潮中此起彼落.最終,警察以催淚彈推進,人潮才「依依不捨」地起從各路離開,臨行前還拾起地上已爆開的催淚彈扔向警方還擊.是鬥氣,鬥到最後一口氣.
香港市民好像已習慣這種場面.中上環老區,炮聲隆隆,我仍聽到老舊商業大廈已落閘的後面,播放着粵曲,旦腔女聲幽怨地唱出人生無常,我想像看更阿伯,以王家衛的氛圍在感受亂世中的凄美.
住樓上的街坊,穿拖鞋背心的大叔阿伯,特意下樓看熱鬧,嘆口煙,看催淚煙.星期日休息的外傭,在廿四小時麥當奴的玻璃後,興奮地用手機拍攝這一場第一世界的戰爭.
唯獨一位身型微胖的中年男士,獨個兒倚在西環海旁的民居地下,看着干諾道中那些防暴警察的身影,臉上的表情頗失落.我上前跟他聊,他說,自己就住在西營盤這間民居樓上.他不是來趁墟,語氣淡然但唏噓:「我的兒子在裡面.」
原來他那位剛大學畢業的兒子,今天堅持要上街,父親阻也阻不了.我問他怎樣想,他慢條斯理的說着,每一個字都從肺腑裡吐出來:「他是成年人了,有自己想法,兒子和我性格一模一樣,不愛出頭,盡可能也忍氣吞聲,他都按捺不住,要出來,你說,可以怎辦?」這位失落的爸爸,他那孤獨的身影,站在西環海邊夏夜的晚風中,顯得特別悲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私心十選物|29歲孝女將軍澳街市賣魚 $2,000法國名牌水鞋開工 「多咗時間陪父母係收穫」 華女喜歡人叫她「華女」。她工作的魚檔華記海鮮,老闆是她爸爸,在工作時間,她也是跟其他夥計一樣,叫黎爸爸「老闆」。華女父母一直在街市開檔賣魚,小時候她放學時會到檔口,跟媽媽打個招呼便自己回家。出來工作後,她...
橡膠水鞋 在 魏華萱 Facebook 八卦
努力再努力!春暖花開預告賽季即將開始,魏小猴今年三月有三場單車約騎(台中、彰化),四月有一場CT台東活水湖515鐵人三項、廣西桂林單車之旅,五月有兩場半程馬拉松(夏威夷、萬里長城),七月有環法單車之旅、富士山單車環湖加登山健行!為了保持長時間與長距離維持的心肺與肌耐力,平時騎單車之外就是「跑步」與「核心訓練」啦!
之前穿過許多款跑鞋,跑友建議平日訓練與比賽的鞋款最好分開,練習時可穿厚底保護性較佳的跑鞋,避免訓練時負荷過重而受傷,比賽時穿比較輕量化的跑鞋,長距離路跑比較不會有拖重感,而且一雙跑鞋穿得再習慣也是有壽命的喔!平均六百公里就建議更換,如果經常跑最好兩雙鞋替換穿,讓鞋底有時間恢復彈性!
去年十二月魏小猴完成日本袋井哈密瓜馬拉松全馬,穿的是桃紅色SAUCONY KINVARA 5慢跑鞋,足跟差高度4mm,跑起來很輕快,又可減少地面對腳根的衝擊,足部流汗時也不會感覺有負擔,穿起來透氣舒適,包覆性佳!而另一款最近剛入手的Saucony TRIUMPH ISO跑鞋是我喜愛的紫色與螢光黃,同樣穿起來透氣舒適不磨腳,但足跟差高度8mm,緩衝避震效果更好,跑起來更Q彈,在訓練時提供穩定保護,雖然是高緩衝設計,鞋底卻比傳統橡膠大底輕量化,重量約292公克,平常練跑感覺也滿輕快的!還有一點很讚,前腳掌的空間加大,腳趾頭在裡面不會擠壓,適合腳掌寬楦的魏小猴,跑起來更舒適,大家有機會可以試穿看看喔!
#Saucony
http://www.saucony.eu/zh-TW/4/
照片拍攝:運動筆記
橡膠水鞋 在 Hey,我不是程又青,我是 Ivy Chao. Facebook 八卦
恭喜
@呱啦呱啦
抽中雪靴唷!🎉🎉
請您私訊我姓名跟手機,我幫您連絡😀
----更新於3/14,18:14----
大家一直在問我腳上是哪一個牌子的雪靴,我覺得要來雪地裡就是要選擇專業雪靴,EMU的防水系列真的很強,我根本把它當雨鞋在穿哈哈,不管踏進雪裡還是濕滑的地板都能活動自如,一整趟旅程健步如飛哈哈哈😆😆
趕在飛日本前一天到信義松高拿靴子,之前就認識的EMU公關很阿莎力的說:不如送一雙基本款雪靴給你的Fans,讓他們試試EMU的威力!💪💪😍😍
送給大家的這款雪靴是防潑水,牛皮表面內裡羊毛,橡膠防滑鞋底,很適合台灣常下雨濕滑的天氣喔!(實貨以現場顏色為主)
🎉一樣開放此篇貼文留言,Tag如果你抽中EMU雪靴,想跟他一起去挑鞋的人❤
後天回台灣再抽出得獎者喔(共一名)🎉
😂送的雪靴系列在留言第一篇中(都忘記放照片了)
#EMU Australia
橡膠水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私心十選物|29歲孝女將軍澳街市賣魚 $2,000法國名牌水鞋開工 「多咗時間陪父母係收穫」
華女喜歡人叫她「華女」。她工作的魚檔華記海鮮,老闆是她爸爸,在工作時間,她也是跟其他夥計一樣,叫黎爸爸「老闆」。華女父母一直在街市開檔賣魚,小時候她放學時會到檔口,跟媽媽打個招呼便自己回家。出來工作後,她去了中環的婚紗店做婚紗顧問和攝影,工作很好玩,從沒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做街市。直至幾年前,她媽媽說檔口人手不夠,想她回來幫手──那時的華記只有華女父母兩人打理,不像現在檔口有六人的規模。華女再三詢問,確認檔口真的需要人。於是,她便辭了工,到魚檔幫手,轉行賣海鮮。
足本訪問: https://bit.ly/3ctyG81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將軍澳街市 #橡膠水鞋 #圓頭水果刀 #木魚鱗刨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橡膠水鞋 在 橡胶水鞋是怎样制造的?先将所有原材料都融化一体 - YouTube 的八卦
橡胶水鞋 是怎样制造的?先将所有原材料都融化一体,再给其定型#水鞋#科普#纪录片#制造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