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想] 腳踏車行二三事 與 腳踏車禮儀
前一陣子,看同住在附近的同事騎腳踏車上下班,覺得這樣或許更省時也便利,也在家附近的一家腳踏車店買了一台便宜的腳踏車代步。
這家腳踏車店不同於時下因為自行車運動流行而大張旗鼓的自行車行,是家傳統的腳踏車行。你或許還可以想像,這樣的腳踏車店,看起來總是不太光亮,門口擺了許多還包著蒙了塵塑膠套的嶄新腳踏車,也看得到幾個打氣筒。而這家車行開店的是一位六七十歲的阿伯。我看著阿伯一邊幫我打理新腳踏車,一邊跟他聊天。我喜歡跟老人家聊天,因為這樣可以聽很多故事。
「現在你們這一行已經快要找不到人來做了吧?」
「是啊,因為年輕人也不願意幹這種工作。」他一邊說一邊正在幫我裝菜籃。
「可是現在修理機車這種不是賺很多嗎?就是因為沒人要做,薪水才高不是嗎?」
「可是還是沒人要做。而且政府也來搶生意。」
「喔?什麼意思?」
「就是那個UBike,大家都去騎UBike了,我們這種傳統的車行更沒生意了。尤其前半小時還免費......。」
很簡單的一句話。我從來沒有想過深受台北市民喜愛稱許的便民措施,竟然也漸漸地抹煞傳統了行業。
====
有一次當我走在人行道上時,後面傳來腳踏車按著鈴要我讓路的信號。我裝做沒聽見,繼續走我的路。鈴聲又接著來,聲音越來越近,我沒好氣的回頭對對方說:「這是人行道,是給人走的,自行車本來就該讓行人,為什麼要按鈴要人讓路呢?」
將心比心,所以每當我非得騎上人行道上時,前面有路人,我如果可以穿過去,就會輕而緩慢地經過,如果沒辦法,也都會慢慢地騎在後面,絕對不以車逼人或者按鈴要人靠邊。
此刻腳踏車再度成為城市流行文化,這或許也正是我們重新思考這項交通工具在我們生活中意義的時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門市場大改造❓打造沒有車位和排水的時尚空間😲 擁有 55 年歷史的北門市場,如今終於有了重建的機會,不論是當地攤商或附近居民都相當期待。我也一直都很關注,希望改建之後真的能活化公有市場空間、帶動地方繁榮。 然而,我跟市府要了市場的設計圖來看(電子檔在文末),發現裡面問題重重。詢問攤商和里長...
「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迴紋針‧食攝旅行解百憂 Facebook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海倫清桃 Facebook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鄭美娟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問題] 在人行道騎車為什麼可以這麼囂張- 看板Tainan 的評價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法規何時知道機車不能騎上人行道? -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人行道上可以騎機車嗎? 還騎很快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機車硬騎人行道違規37次挨罰逾3萬不繳|華視新聞20220414 的評價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問題] 人行道真的不能騎乘嗎? PTT推薦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心情] 機車可以不要騎上人行道嗎sheryl721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閒聊] 台中腳踏車可以騎在人行道嗎? - 看板TaichungBun 的評價
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海倫清桃 Facebook 八卦
越南明星路 - 080 - 《賣月餅女孩 與 穿白絲綢的女人》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 在越南是除了「過年」以外的第二大節日,在「中秋節」吃「月餅」是越南人的全民運動,沒吃上一口月餅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全身不舒坦。從有記憶以來就有人從「中秋節」的前兩個月開始賣「月餅」,加上中秋節後的一個月,等於說「越南月餅季」前後整整長達三個月之久。「越南月餅季」則是許多像我這樣的小孩引頸期盼打工賺錢的機會。
越南月餅偏向「廣東式」口味,伍仁、蓮蓉、烏豆沙、桂圓松子、棗泥、香菇魯肉應有盡有。月餅的口味在其次,最重的是無論哪一種口味的月餅都要加上一顆「鹹蛋黃」,最好是兩顆。月餅裡「鹹蛋黃」的數目代表了「價值」和「面子」,儘管內餡用料有好有差,越南人就只看「鹹蛋黃」。
「月餅」的利潤很高,店家賣三個月的月餅可以九個月不用再工作,於是就有人會提早的賣,一年比一年更早,從經濟起飛的年代更是明顯(2006年)。從原本在中秋節前一個月開賣,到後來甚至是提前了三個月就開始賣,「知名製餅廠」也樂的配合提早製作月餅。擺個攤賣月餅雖然是穩賺不賠的季節行業,但對一般窮人來說卻是遙不可及。臨時攤位的租金、簡單遮風避雨的棚架、玻璃展示櫃還有買餅的錢,口袋裡沒有個五六千美金根本別想。
要向人租一塊地方擺攤賣月餅,大馬路兩旁的店面門口最好,行人來往頻繁買賣方便,無人的空地也行,擴大經營擺個大場面。我曾經看過有超過100坪的月餅攤,遠看燈火通明,攤前車水馬龍客人如織,不知情的路人會以為是哪家新的百貨公司開幕,近看一瞧不過就賣那麼一兩個知名製餅廠五六種口味的月餅。越南人就愛派頭,形於外是一種買東西的樂趣,內心則認為「買月餅就像挑水果,水果越多買到爛掉的機會就小的多」。
選擇擺攤賣月餅地點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考慮,就是要能讓客人停下機車來放心的選購。偷機車的人是無所不在,畢竟沒人敢冒為了買幾個月餅弄丟心愛機車的風險。
1993年我小學四年級,已經大到可以當店員賺錢的年紀。雖然我和外婆沒本錢可以賣月餅,但是我可不想錯過這個可以海撈一票的「月餅季節」。我跟外婆說「外婆,別人吃肉我們總得要喝上幾口湯才是。我去幫人賣月餅好嗎?」。外婆聽了點頭如搗蒜,笑的合不攏嘴。
我拜託住在附近的鄰居大哥幫忙介紹哪裡要請人賣月餅,沒幾天鄰居大哥就通知我到他的朋友「強哥」那邊賣月餅;越南的男人名字很有意思,許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小孩在別人面前展示雄風不被人看扁欺負,會在名字的尾字取上「強」、「猛」、「武」…等陽剛性十足的名字。人的個性往往會跟隨著名字而潛移默化,所以名字會叫做「強哥」的人沒去做「古惑仔」而是當個「月餅攤老闆」,著實讓人好奇,亦或根本上就是「古惑仔」來賣月餅。
「強哥」的月餅攤在「Trần Hưng Đạo」(陳興道)靠近第五郡的一塊空地上,從我家走路10分鐘不到的路程。事前鄰居大哥特別交代「強,這是我的小妹,人長的漂亮又勤快,你可不要對人家太苛薄」,我站在一旁聽到鄰居大哥這麼說也就不疑有他,沒有再細問關於酬勞的事情。
那年我讀小學四年級,上課時間是被分配在早班,上午11:45放學,所以我中午十二點以後就可以到強哥的月餅攤工作。從中午12:00點到晚上23:00點,共11個小時。我站在大馬路旁,頭上頂上僅僅是薄薄的一片塑膠帆布,來往車輛激起的塵土、傍晚以前毒辣的大太陽以及冷不防會騎上人行道衝過來的機車讓我苦不堪言。
這個時候我就會想到曾經在「343咖啡廳」前聽到的一首西洋歌曲「A spoonful of sugar helps the medicine go down.」,意思是「只要有一匙糖, 就能幫我把藥愉快的吞下。」,想到我拿著一筆錢交給外婆時她那高興的樣子,一切都無所謂了。
**越南的小學到高中,學生都只讀半天。分成兩梯次上課,早班是早上6:45~11:45,午班是11:45~16:45,一天上五個小時的課程。
在大太陽底下工作也是有許多樂趣的,可以看到許多形形色色來往的人們,什麼樣的人,穿著什麼樣的衣服,騎什麼樣的機車。經常還可以看到搶快的機車摔倒了、老公穿著一條內褲沿街追打老婆、小小的100CC機車載著兩隻大公豬…等等。也常會有人藉著買月餅來和我搭訕,有越南人、外國人還有為數眾多的台灣人。雖然當時我才十歲,身高卻已經有165公分,常讓不知情的人搞不清楚我真實的年齡。為了能多賣一些月餅,為了能學中文和英文,我也就樂得和他們聊天哈啦。
在賣月餅這一段期間,最讓我興奮的是能天天看到當時越南最紅的模特兒「Trương Ngọc Ánh」(張玉英),那時候她還沒有演戲,她的家就在我的月餅攤旁邊的巷子裡。一頭烏黑微捲長髮時髦又漂亮。
每天她都會在下午一點準時從巷子裡頭走出來,坐上一輛在巷口等著她的「TOYOTA冠美麗」豪華房車。這個時候就會聽到經過的路人一陣驚呼聲「哇~~嗚~~」,跟著就有一堆沒有上學的小孩追著她的車子後頭跑,羨煞所有的人和我。
「Trương Ngọc Ánh」翩翩進入汽車時美麗倩影至今仍縈繞在我的心頭,我一直無法形容當時她帶給我的震撼和影響,直到後來我穿上「白絲綢」當了演員。
**Trương Ngọc Ánh:張玉英,2006電影《The White Silk Dress》(穿白絲綢的女人)女主角。
一個多月後,我引頸期盼發薪的日子終於到了。那天早上出門前我問外婆「外婆,有沒有想吃什麼?晚上我給外婆帶回來」「嗯…香噴噴的烤鴨腿好不好」。晚上11點,我收拾好玻璃櫃裡的月餅和擺在一旁成堆的月餅空盒子,準備關燈打烊時強哥來了,「桃子,這是妳這個月的工資」強哥從褲袋裡掏出20萬越盾(400元台幣)放在我的手掌心上,「20萬越盾?」我看了看強哥說「怎麼那麼少!」,(平均一天不到台幣10元,1993年當時在胡志明市小巷子裡吃一碗最便宜的河粉都要5000越盾)。
「怎麼啦,嫌錢太少?」強哥一臉沒好氣,「我的朋友幫別人賣月餅都拿到130萬」,「就這麼多了」強哥轉身就要往停在旁邊的機車走去,我急了一把抓住強哥襯衫的袖子「強哥,你要再給我多一點」,強哥回頭就是一記猛拳,打在我的肚子上,我手上的鈔票飛滿地,「妳明天不用來了,妳不做還有一堆人搶著做」。
我撿起掉在地上沾滿泥的二十萬越盾回到家。「沒關係,沒關係,錢再賺就有啦」,外婆抱著我拍拍我的背。
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鄭美娟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今早的單位業務質詢,我主要針對於「機車停車位不足」、「光復路清大客運站造成的交通隱患」、「占梅路單行道的問題」以及「長輩關心的活動中心收費問題」向市府提出改善的要求,以下為簡要的質詢內容,讓關心這幾項議題的市民朋友參考,如果你也對其他議題有想法或建議,都歡迎留言或私訊給我,可以互相討論分享,一起來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一、『整併之後市民活動中心的收費問題』
很多人不太了解到底市府整併里集會所變成市民活動中心的用意,那用意當然是公平的讓大家都可以借活動中心來使用 ,我在基層跑行程的時候,收到很多長輩的投訴和不滿的情緒,整併之後對里民影響最大的就是收費問題。
我對於整併活動中心其實是非常認同的,讓大家都可以借的到、用的到,這是好事。但是對於收費標準,我希望民政處可以降低收費,因為我認為市民活動中心是一個里的核心,是一個可以凝聚人與人之間最有溫度的地方,社區民眾能夠一起參與各項活動,也可以強化地方情感。活動中心除了讓里辦公室、團體辦理各種節目活動以外,如果可以讓更多里民願意進去使用,就像我們三民里桌球班、唱歌班,那這會讓活動中心這個場地更具意義。
所以我希望市府未來在整合的過程中,評估的重點是要將「如何維持活動中心與里民的在地情感連結」考慮進去。
「活動中心是在地社區的核心,但人更是活動中心的核心」要有人願意使用,活動中心才有整併的意義!
『我也再次強調希望民政處可以降低收費』
🔺民政處回應:未來會因應里民的需求做滾動式的檢討。
二、爭取關埔地區『占梅路單向道改為雙向道』#竹科悅揚住戶通行權益
因為影響人數非常多,所以我利用質詢時間來向市府說明一下廣大住戶還沒住進去就開始擔憂的事情。
占梅路設置成單行道,對慈雲路交通流量的衝擊真的沒有影響嗎?這個問題我請教過交通處也請教過都發處,到目前都沒有一個很好的回應,就是它為什麼會設成單行道?又或者為什麼他不能變回雙向道?
竹科悅揚是滿大的社區,總共有974戶,住進去的住戶大多是園區就業的小家庭,假設一戶1~3人,平均就是將近兩千人,而社區的汽機車停車格總共就有2031格。除了竹科悅揚進住後新增的車流,另外還有富春居這個社區目前已經陸續入住,582戶、777個車位,其中有189個車位是開放車位,也就是說除了住戶之外也會有其他的民眾使用。
占梅路單行道影響的不只是住戶,還有每天行經慈雲路的龐大車流,這會加劇塞車堵在慈雲路的狀況發生, 住戶向1999陳情的一個記錄,最終也沒有得到交通處的回應,只有在108年收到一張改成單行道的公文就改了,大多數的住戶都不理解也不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雖然在明年一月才會開始入住,也尚未成立社區管委會,但是住戶群組已達900多人,每位住戶都很關心單行道帶來交通上很大的不便,這件事情關乎上千個家庭。
所以我請交通處一定要好好的審慎評估或開放試行,讓大家都有機會、公平的達到交通需求平衡。
🔺交通處回應:交通處承諾會重新評估關埔特區交通流量評估,做出相應的改善。
三、『光復路清大客運站地點 遷移或退縮』 #嚴重影響機車行車安全
這個路段幾乎是每個騎機車的人都會說真的是超危險的地方,但它的問題就是一直存在。
我播放了一個公車站的日常影像,短短的時間就拍到很多驚險的畫面,機車、腳踏車因閃避公車而與車爭道!
我問市府,這麼危險的路段為什麼沒辦法改善?一直以來陸陸續續的都有接收到民眾的陳情,認為這個路段非常危險希望市府能夠來解決,他們每天都要膽戰心驚,市民唯一能解決的辦法就是祈禱今天騎車經過的時候,公車剛好沒有停在那裡。
也提出了近三年公車站前的車禍次數,前年107年A2兩件A3四件,去前108年A2三件A3三件,很慶幸這幾年都沒有發生A1的重大事件,我想這也是讓這個轉運站一直沒有積極改善的原因之一,但是,難道要等到發生嚴重的A1事故,再來正視新竹市的機車路權嗎?
我請市府回憶今年三月發生在民生路因為違停導致機車騎士當場死亡的事件,以及聯想一下清大客運站的位置,這跟違停的差別在哪裡?
最後我請交通處能夠正視機車騎士的路權與安全,於是我提議客運站遷移或是與清大協談用地讓客運站退縮,並且請交通處給我一份關於光復路客運站的一個「短期改善規劃」以及「長期改善規劃」。這也是我們市民朋友非常想知道的訊息。
🔺交通處回應:承諾會後會給我一份短、中、長期的改善計畫。
#相信市民們也很想知道改善計畫 #收到後我會放上臉書讓大家一起了解
四、要求市政府『廣設機車停車格』
我認為許多的市民不是有意要違停人行道,實在是停車位太難找了!
也許因為新竹市腹地小的關係,新竹市平均每人享有的道路面積只有13.23平方公尺,比台北和新北好一點,但我們和他們不同的是,新竹市並沒有像台北擁有成熟發達的大眾交通系統,所以新竹市民的確較仰賴汽機車來通行,每一千個人就將近600人擁有機車。
推動人本交通是現在很重要的事情,但前提是必須要實現「機車停車管理」,只有將機車停放問題處理好了,人行環境才有機會優化。
在腹地小的城市,大家移動時又仰賴汽機車,市民機車的停放問題,其實就是當前政府應該要努力解決的事情。
然而,新竹市機車有26萬3448輛,另外還有大量的外縣市移入新竹工作或求學的車輛,實際的車輛比登記的數量還要多很多,而新竹市機車停車格只有1萬9663格, 這個數量實在是無法滿足新竹市民機車停車的需求, #所以我建議交通處未來應該要來努力找地方來設機車停車格,像是在巷弄內增設路邊停車格、路外停車格、在足夠寬敞的人行道改設「避車彎式停車格」。
機車停放問題不僅攸關新竹市民的生活品質,也是攸關人行道品質的重要因素,雖然有議會同仁提議先進的取締方式來減少機車騎上人行道的違規行為,但我認為,警察取締絕對不是一個建構人本交通最根本的方式,希望交通處真的能來評估全市街道,統整之後做出一個在各區增設機車格的計畫。
🔺交通處回應:人行道有重整的部分一定會做避車彎式停車格,把機車跟行人的動線分隔以保障安全,目前市區十八條騎樓整平的部分也增設600多格機車停車格。
#光復路清大客運站 #增設機車停車格 #避車彎式停車格
#占梅路單行道 #竹科悅揚 #新竹市市民活動中心
新聞連結🔗 新竹市機車數與停車格比例嚴重失衡 鄭美娟要求市府重新檢討 - 生活 - 中時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110005125-260405
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評價
北門市場大改造❓打造沒有車位和排水的時尚空間😲
擁有 55 年歷史的北門市場,如今終於有了重建的機會,不論是當地攤商或附近居民都相當期待。我也一直都很關注,希望改建之後真的能活化公有市場空間、帶動地方繁榮。
然而,我跟市府要了市場的設計圖來看(電子檔在文末),發現裡面問題重重。詢問攤商和里長後,才發現設計的過程中,完全沒有找他們討論,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市長在臉書上和新聞上一再強調:「傳統市場也可以很時尚」,未來北門市場外觀會是灰白色系的現代風,市場將不再只是採買購物的地方,更是集合傳統與創新的社區優質空間。
#真的有市長說的這麼好嗎❓
上周我拿著設計圖詢問北門市場的攤商,結果他們給我的回饋是不符合需求。
到底怎麼回事呢?
1⃣ #沒有整體排水系統規劃
排水做得好是讓市場環境衛生又不會產生臭味的關鍵,所以攤位周圍通常有排水溝。
結果不只圖上沒看到,翻遍整個設計簡報,也完全沒有任何關於排水系統的說明,連「排水」兩個字都沒出現。
2⃣ #沒有放冰箱和冷凍櫃的空間
不論是賣肉的或是賣熟食的攤販,都很需要有放冰箱和冷凍櫃的地方,因為東西放在外面很容易壞。
但是目前的設計,只是勉強把 64 個攤位擠進一樓的空間,完全沒有額外的地方可以擺放儲存設備。
3⃣ #沒有考量到多元販售的需求
目前的北門市場,除了傳統賣肉、菜、水果和熟食的攤販外,還有服飾店、理髮廳和修改衣服的工作坊。
然而在設計圖上,幾乎所有的攤位都長得一樣,只適合傳統物品的販售。那改建之後,上面原有的這些店,要何去何從呀?
4⃣ #沒有規劃熟食座位區
有攤商提到,希望未來北門市場可以像現在的東門市場一樣活絡,白天賣菜、晚上賣餐飲。
我在之前的市場報廢會勘也有提議,未來改建應該要規劃熟食區,吸引人來用餐,刺激消費,但顯然市府認為沒必要。
5⃣ #汽機車停車位嚴重不足
目前的基本設計只有規劃汽車位 18 個、機車位 40 個,加起來連 64 個攤販停都不夠。
甚至在簡報中,直接秀出機車停在人行道上的設計圖,根本是鼓勵機車騎上人行道,人車爭道。
#沒有停車位誰會願意來消費❓
原本社區居民一直很期待市場改建的同時可以增加停車空間,市府也回應說將會跟中央來爭取。
去年第 3 次臨時會,我在議會上要求產發處和交通處務必要做好橫向溝通,確保市場的設計保留未來能夠有加蓋停車場的可能性。
結果從設計圖來看,根本沒有預留加蓋的可能。昨天在議場上,市長才說確定沒有停車場了,但這樣的決定,攤商和社區居民卻還絲毫不知情。
他們還在期待著。
我進一步問市長,如果市場沒有停車場,這樣來購物消費的民眾車要停在哪?
沒想到市長居然回答說,機車可以停在 150 公尺外(實際上為 250 公尺)的棒球場停車場。
市民真的會願意在大太陽底下,提著大包小包走 250 公尺?況且市場旁的小巷子寬度才 7 米,也完全沒有人行道。
更令人意外的是,市長鼓勵民眾可以搭乘大眾運輸到市場購物,但最近的公車站點遠在 400 公尺之外,且一個半小時才一班車。這樣完全不切實際。
假如沒有停車場,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北門市場附近,要嘛是汽機車違停亂象不斷,要嘛就是民眾乾脆不來消費,導致市場變成蚊子館。
#沒有集會所如何保障社區權益❓
不論是在 2018 年的新聞,或是在我質詢前一天市府發的新聞稿上,市府都一再強調市場改建之後,將會提供給社區居民集會的空間。
然而,目前市場的設計完全沒有獨立的集會空間。雖然產發處長會後跟我說明,所謂的多功能市集就包含社區居民的集會功能。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市長會認為有獨立集會空間的緣故。
不論叫多功能市集,或是叫集會所,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讓社區居民能夠有固定可使用的集會場所。
感謝市長在議會上答應新竹市民,北門市場將來一定會有讓社區居民集會的空間,這樣就讓人放心了。
#土地利用率低浪費精華地段
北門市場的基地面積約有九百多坪,以市場用地容積率 240 % 來計算,可開發樓地板面積約有 2 千 2 百坪,但目前的規劃設計只用了 450 坪左右,等於容積利用率約是 20 %。
即使扣除 3 百多坪作為道路使用的土地,尚還有 450 坪左右的土地容積沒用到,若以實價登錄上土地一坪 30 萬來計算,等於市府浪費了約 1.3 億元。
可惜市府因為希望將市場盡快重建,所以市長也很明確表示未來不會繼續爭取其他經費,增建停車場或是其他空間。
#北門市場應該重新檢討設計
很感謝市長表示會來修正市場的設計,邀請攤商、里長和里民來參與討論,並將他們的建議和需求盡可能放進設計中。
停車問題,雖然市長表示可以停在棒球場或是搭公車前往,但我想在市長改善公車之前,這樣的解方一點也不實際,市府還是要想辦法來解決。
既然好不容易北門市場要改建了,而且預計要花費四千多萬元,那就更該蓋一個真的符合在地需求、能夠為地方帶來繁榮的市場,不要只是成為拍照打卡的時尚空間而已。
#第三次定期會總質詢
#北門市場 #市政公開透明
#二創向市長粉專設計致敬
新竹市北門公有零售市場拆除重建細部設計及都市設計審議簡報
https://reurl.cc/7XqKx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D6mCKDpxCI/hqdefault.jpg)
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法規何時知道機車不能騎上人行道? - 機車板 | Dcard 的八卦
違規騎士:「政府真的很過分,你應該要先宣導再罰,而且你畫停車格在那邊,我們老了這麼重我們有辦法牽嗎?」好像20年前修法,機車才不能上人行道 ... ... <看更多>
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人行道上可以騎機車嗎? 還騎很快 - Mobile01 的八卦
人行道 上可以騎機車嗎? 還騎很快- 發覺愈來愈多騎士不把人行道當回事了...走在人行道上也要閃機車讓人感覺很差.....看過好幾次在人行道上還用飆的. ... <看更多>
機車可以騎上人行道嗎 在 [問題] 在人行道騎車為什麼可以這麼囂張- 看板Tainan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