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聽到朋友在那邊說,經濟發展無感,雖然數字很漂亮,但都進大老闆口袋。
嗯,我記得12年就講過,馬那後四年也不會好的,只會更糟。一帶一路的時候我也講過,根本是唬爛的,蔡上台的時候,我也說過希望轉型,會漸漸好,可沒說過會成長率井噴。
其實,政府的事務官很努力,尤其老經驗的,很清楚鮭魚還是鯊魚回流的後果是什麼,大家沒看到這些默默無名的英雄,怎樣擋下讓台灣各項生活水準自由落體下降的變化。
嘛,這種就不說了,反正一般人不了解。
現在講的不是前百大那種,基本上,產業回流效果很小,因為傳產等中小企業,製造業的大多看行情,貿易類的要看你有沒搭上好賺的供應鏈,例如你在吃台GG的訂單的貿易商,可能根本不知道外面薪水降到哪裡。
行情的意思是,像PCB上下游跟電子業,基本的起薪就是在那,不會因為今天回來十家廠商,要大舉徵才就開高價挖人。這跟產業機台老舊,產業經營慣性有關,總之,老闆只會用略高的薪資請人,老經驗的員工要跳槽的難度也很大,薪資也不會因為跳了就翻20%。
所以,鮭魚洄流的意義,在於擴大就業機會,讓那些大學以下的一般藍領勞工,至少有份幾年可以穩定的工作。然後祈禱周邊的基本食衣住行可以多供應一些職缺,或是小幅增加原有的商家收入。
說白了就是這一行的景氣就這樣,就算米國大爆發,突然把傳產PCB、化工、機械的供應商訂單增加兩倍,你也得祈禱人家全部下給台灣,而不是轉去人工跟不在乎環境的其他國家。
就算都給台灣,訂單加倍薪水就會加倍?不會,老闆跟股東,會去考慮到設備折舊更新的問題,若這是長期的現象,才會計算折舊後,把加薪跟徵人、挖腳等算進去,薪水才會慢慢漲上去。如果老闆們覺得訂單加倍只是放煙火,那麼連更新都不會,頂多是改成獎金三千給員工,好讓大家可以搶多點的單。
會不會有老闆把賺的錢拿去買新車養小三?會啊,他賺的為何不可以花,你罵他沒遠見,那就罵吧,不然還能怎樣,抽他200%的稅,逼他關廠嗎。
薪水要增加,就只有發展新產業的這條路,新產業面臨到的問題雖然多,但因為沒有比較基礎,而且相對於找外國人來台的Global pay,台灣的台清交程度都算頂尖,要教要學都很快,薪資可以開較高,就算要挖角也都可以。
新的產業去帶動新的產業鏈,你後面整套的東西才會有,上面的火車頭在衝,後面的本地供應商與貿易進口商才有機會。更進一步說,你才有辦法去訓練新一代的工程師跟業務,研發人才唯有如此能出現,舊產業是不可能的。
但新產業的風險大,所以一般來說都是政府擔保,也就是要舉債跟提供租稅與貸款優惠,不然誰要來幫你。台灣自己可以創造什麼新的機會,提供年輕人未來20年以上的就業,保障他們這代人的成家與下一代的穩定教育?
好了,各位可以看看媒體,跟大多數人對拚經濟的想法是什麼。
貨要賣出去,請問競爭力在哪,賣給誰,賣多少,誰討論了。
人要進得來,請問你的本地觀光跟消費優勢在哪,有名嘴提得出整套的嗎?
現實不是打電動,你把一千億的資金丟到某個產業,按下update之後,等時間條過去,自動就會變新了。
這幾年,電視媒體名嘴網紅,極力打壓新產業,拼命吹噓舊產業很好,錢丟進去就會轉變,有沒想過為什麼?
台灣真正的問題是想像力貧乏,來自教育的死板與僵化,但有人想真的去改嗎?每一個都怕得要死,跟你說改了沒差,死都不相信。
算了
過幾天有空,來談一下路徑依賴的問題,為何台灣產業轉型,始終轉不出個鬼。
機械工程師薪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 台灣報導大陸搶人才這個議題時,經常引用所謂台灣的觀點,就是認為中國的目的是對台灣進行統戰。但其實中國在搶人才這件事,不是針對台灣,而是針對全世界,,且各地競爭。今天北京,明天深圳,後天西安、天津宣布⋯⋯幾乎每個禮拜,都看以到不同的城市,以破例落戶,補貼、高薪,從千人人才計畫,到萬人人材,巴不得把所有世界人才能夠留在中國! 尤其美國懲罰中興通訊事件,被中國大陸稱為”中興衛星事件”,好比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美國覺得追趕不及。對中國大陸來現在他們要搶人才,就是希望能夠把大陸這次被美國所制裁所欠缺的高科技基礎生產能力補足 才能走向 2025智能大國】
華為校園招聘宣傳片,大家現在所在的區域是華為公司的F1展廳,在這裡,你們可以看到世界最先進的通信技術
來自大陸深圳的華為,目前是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廠,更是蘋果跟三星最可怕的對手
作為大陸的巨頭企業,華為的薪資待遇比一般企業優渥,一直深受求職者青睞,最近更將求才目標投向日本,開出大學生月薪40萬日圓,碩士月薪43萬日圓,分別折合台幣11萬跟近12萬的高薪,震撼日本企業界,因為華為的薪資幾乎是日企SONY的兩倍,也因此在日本掀起了一波"工資革命"
「這裡的報酬比美國好,比歐洲好,比阿聯酋航空好,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好,就機長而言,這兒是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地方了」
為了網羅最好的人才,大陸可是毫不手軟,以航空業為例,過去10年,外籍機長的月薪,從1萬美元翻到2萬6美元,而且漲勢繼續,也因此從2011年到2017年6年間,赴大陸工作的外籍機長跟副駕駛,數量就增長了一倍
「以前是各別地方缺,現在是全球都在缺,(好招嗎) ,難哪,你看我的頭髮現在白得越來越多了,(招不到) 招不到」
「10年前外籍機長待遇最好的,是中東的航空公司,但現在是在中國」
事實上大陸這波面向全球的搶人大戰,已經從企業,升級到官方,與一座城市的發展,深圳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們看看深圳創新創業的氛圍,那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我想都很難看得到,所以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改革開放40年,這座每天都在變化的城市,依然年輕又充滿活力,這裡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5.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天會有51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截至到今年3月底,深圳各類人才總量超過510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
而且連續3年增幅超過40%,其中包括全職院士29人,國家千人計畫人才335人
「在深圳他把人才是作為一種結構來對待,人盡其才,所以剛才那個數據當中說,深圳有500多萬人才,它的人才裡頭包括高級工,包括高級產業工人,包括創新者,包括科技人才,所以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深圳形成了一個合理的人才結構和搭配」
孔雀計畫,人才81條等政策提出,顯示深圳對人才仍充滿渴望,人才也為深圳創造出破兆的GDP,更讓它連續三年蟬聯最年輕的一線城市,大陸很多二三線城市,也期待成為下一個深圳
「3月22號,西安市公安局宣布,面向全國開放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分證即可完成在線落戶,截至25號凌晨,西安市三天,共遷入落戶人口15552人,成都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給到成都工作的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滿五年後可申請按入住時的市場價格購買,武漢推出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爭取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此外武漢首先在全國放開無門檻大學生落戶,率先出台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等措施,長沙對各類人才放鬆限購,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或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的人才,首套購房不受戶籍個稅和社保存繳的限制,寧波對各類人才提供購房補貼,對於新型領軍和拔尖人才,最高可補貼300萬元(約1400萬台幣) 」
當部分台灣人狹隘的解讀,大陸是以各種優惠政策對青年進行統戰,卻忽略了台灣年輕人到了那裡,要面對的是來自大陸各地的尖子,甚至是全球的頂尖高手的事實
目前大陸已經有20多個城市,相繼推出誘人的人才政策,其中不乏提供住房與創業的資金補貼,以及寬鬆的落戶政策,而最新一個人才扎堆跑的城市,正是被納入京津冀一體化的天津
「對什麼是高層次人才,引進什麼樣的人才,都由市場和企業說了算,比如鼓勵行業領軍企業,自主評聘高層次人才,支持企業生產一線業績突出的技能型人才,破格評職稱,對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領域,領軍企業的亟需人才,企業家自主確定落戶條件,對亟需型人才,企業提名單,企業家推薦,可直接辦落戶」
作為直轄市,又是北京的近鄰,房價只有北京的1/3,天津市推出的"海河英才"計畫,堪稱是落戶門檻最低的人才政策,學士40歲以下 碩士45歲以下,博士不受年齡限制,只要持身分證 學歷學位證,就可以直接辦理落戶,也因此計畫推出不到一天,就吸引了30萬人申報落戶,其中絕大部分是北漂一族,他們許多人在北京工作繳稅多年,卻苦於北京嚴苛的戶籍政策,始終無法成為"新北京人"
「基本上(在北京)落戶首先有一條就卡死了嘛,個稅(繳納)10萬以上一年,那就是說年薪都得百萬以上才可以,怎麼可能,我在北京納了很多稅然後他不給我落戶,那我就來天津納稅了嘛,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容不下肉體,三四線城市容不下靈魂 就這樣,那你覺得天津是一個什麼樣的選擇,天津的話它是肉體和靈魂,可以兼顧的城市」
「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已經拿到准遷證的人員呢,目前的平均年齡是32歲左右,大部分都是青年人才,那麼從來源地上看,除西藏外,全國各省市都有,主要來自山東,河南,河北和東北地區,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是來自在北京工作的人」
與此同時 香港特區政府也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畫>,幫助香港在生物科技 人工智能,網路安全,機械人技術,數據分析,金融科技等領域引進大陸跟海外的人才,今年目標是搶1千名,英國金融時報這樣形容大陸的人才計畫,這會讓它從一個「製造山寨產品」的國家,轉變為一個引領全球步伐的經濟體
2008年大陸啟動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畫",以高薪資 高額的研究經費,將全球最聰明的頭腦從矽谷 NASA,跟其他地方引回北京 深圳等一線城市,迄今已經支持了超過7千多人
「嘿嘿嘿 快要完成了,你一直在忙你的最新發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前大數據科學家張弓,正在製作一顆衛星,飛入太空後,這顆搭載著最先進光學儀器的衛星,將會服務於古老的產業 農業,現在有些什麼進展,吳甘沙正全心投入製造一輛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
「我以前從來沒接觸過汽車 這麼一個科技產品,應該說是一個小白,作為Intel中國研究院的前任院長,2016年吳甘沙離開工作了16年的跨國大公司」
有學者分析說,大陸一直在利用全球商業跟科學網路,推動技術轉讓,外國研發投資,以及在海外培訓大陸科學家和工程師,這樣的基本戰略成了「自主創新」的概念,也正是張弓跟吳甘沙正在進行的新嘗試,千人計畫目前已擴大為萬人計畫,也引起美國的擔憂
「多年以來,專家都在警告外國人才計畫,在將科技轉移到競爭對手處扮演的角色,比如中國的"千人計畫",旨在吸引學者前往中國參與尖端技術研究,幫助中國實現在2049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在去年,我們已有多場聽證會,比如施密特議員闡述中國已經變得如何先進,和我們已經如何丟掉在尖端領域的領導地位」
5月24號,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必須停止向參與,大陸海外人才引進計畫的申請人提供經費,而川普還決定從源頭,防止大陸21世紀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嘿 否決,我愛我的國家,美國人民需要我,紐約 我們來了,成先生,你創辦的學校,竟可以把數十萬中國學生送到美國,對他們來說,你可能是個英雄,對我而言,你只是個竊賊」
根據統計,2016年,赴美深造的大陸留學生就有30萬人,為了避免技術"被偷走",美聯社報導 美國預定從6月11號起,陸公民申請美簽效期,將從五年縮短至一年,主要針對修讀高科技產業技術的,大陸留學生及科研人員,包括機械 航空及高科技等產業類別,而這些產業都被列在大陸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當中
「我們需要敢於表達,和擅於交流的人,對這裡的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好的機會」
但美國這些舉措,並不會改變大陸全面朝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的目標前進,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以市場,豐厚待遇,發展前景,向全球人才展現"中國式吸引力"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機械工程師薪資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八卦
覺得還是解釋多一點好,不然看朋友群同溫層化到沒其他聲音,天天貼標籤在別人身上,貼到沒人可以被貼,其實很可憐。
台灣的產業問題出在哪?這個問題放大一點來看,就是這個世界二戰後的共通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到底「誰剝削誰來成就誰」。對,你要用左派的理論去解才會懂,如果只用沒有不景氣跟不爭氣的觀點,就無法理解。
大體上兩個概念,階級複製與階級剝削。
階級複製是不可能變的,人性就是這樣,我們能做的其實不多,可以加速流動但不能翻轉。在何種情況下可以被打破,階級會翻轉?答案是「亂世」。社會越亂機會越多,但這種紛亂來自於對既有秩序的破壞,然後「極少數人」抓到機會翻上去。
翻成統治階級的,會把原有的中間層(官僚、知識分子)全部打掉,換自己的人去替代,所以在這過程中,支持翻桌的那群人的後代,會取代原有的中層。所以這種翻身,與其說是對大家有利,不如說是對自己有利其他人有害。而且翻上去的人就會開始複製,只留極少數的機會給下層。
別說台灣,其他二戰後才復甦,又沒有傳統階級文化很深的地方,幾乎都是這樣。用數字來講就是,原本社會整體資本是10,上中下分到6、3、1。打掉重練後整體資本變成8,分為5、2、1。
我們現在認為可以透過某種內部手段翻身,那個叫作個人的努力,個人跳脫原本的階級往上爬。但整體來說,下層還是下層,中層還是中層,根本沒有啥改變。想知道電視跟網路媒體,以及那些左膠大談的階級翻身是什麼嗎?那個不叫翻身,叫作整個翻轉。去看看文革就曉得何謂最激烈,看看委內瑞拉就知道什麼是一般激烈。
所以再來講,階級剝削才是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一般來說,上層會把成本丟給中層,中層丟給下層,下層沒地方丟。。。。。。丟給大自然。趨利避險是人性,你不可能規避掉。
中學課本說的產業發展太過美好,而忽略掉這種規避成本的部分。這導致對產業升級的理解歪掉,以及書念越多的中產階級越不理解下層的經濟活動長怎樣。
具體來說就是,過去為了要發展工業,低價徵收農地,放任炒作新市鎮的商業、住宅區,得利最大的是誰?不用懷疑,就是政商關係最好的上層。而中產階級透過教育跟人脈,也有夠多資本,比下層更容易卡到了新市鎮內的專家職位,這些專家就是一般說的醫師律師教師工程師等等師字輩的人。
而承接這些新產業的外圍中小工廠,以及教育水準較低的勞工,勉強還吃的到這些核心區外流的餅乾屑。工廠主為了自己當然不會把利潤大幅分給勞工,低階藍領勞工薪資低,就只能找低價的食衣來源。這些勞工哪來的?很多都是轉工業化後,從鄉村出來的,失去了勞動力的農業,生產力降低,遲早衰亡。
所以,才會有農業的轉型,綠色革命跟機械化降低人力數量,作物改良增加競爭力。而這些改變犧牲的就是大自然,人類把生活水準的提升,代價不管是直接還間接,都得要地球買單。過去三十年的全球化,說穿了一大半就是先進國家把成本轉嫁給中國而已,而中國也很甘願的轉嫁給底層跟大自然。
這關階級剝削屁事?關聯可大了,現代產業的剝削不是直接的,是透過一連串的降低成本轉下去,所以造成都市中產階級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剝削非都市地區。更不要提都市化的副作用,把大量的就業機會吸進去,非都市的地區更難翻身,投入再多的社區營造,根本性的問題就是缺乏基礎建設跟資本。
剝削理論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需要數學,你必須要懂經濟跟社會學,還得懂這個國家的產業,不然你根本算不出來,到底都市需要補貼多少給非都市的居民。這種補貼不僅止於經濟,而必須連帶地把教育機會跟文化留底都算進去,翻譯起來就是,除了蓋道路鐵路跟醫院等基礎建設,都市居民還需透過大量的農工補貼跟入學名額保障轉給鄉村,更得花大錢保留鄉村的文化例如古蹟,讓鄉村區有文化資本可以成長。
台灣有這種人?少到根本可以當沒有,我們的教育不鼓勵通才,而傾向加強既有的階級複製。
說這麼多,我到底要講什麼?
台北市願意付多少錢給基隆跟宜蘭以及桃園的偏鄉,去發展基礎建設,弄個【大台北州】?北部願意付多少錢給南部,把欠缺的建設都補起來?
都市中產階級願意付多少錢,讓被剝削多年的郊區工廠,可以合法合理的轉型,代價不需要轉給大自然,也不用給低層勞工去擔?
很不客氣的說,看了這幾個月,網路根本就沒幾個人去反省,為何「台北中產階級價值觀」完全失靈,全部回歸到傳統階級利益上,大家以為這真的只是宣傳跟假新聞氾濫的結果?其實就是長年以來不付帳的結果,而應該要擔任中間磨合的政客,多半傾向討好自己選區,讓大家以為問題都跟自己無關,只要宰掉幾個敵人就好。
左膠會被我痛罵不讀書,不是沒理由的。假新聞會氾濫,中國資訊戰會打的這麼簡單,說穿了就是台北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強推到其他人身上,然後不買單的還要被貼標籤,攻擊極其醜化。表面上是一種價值觀戰爭,本質上就是要找理由不付帳,成本都給別人去吸收。而今天稍微要這些人退後一點,稍稍妥協一下都不願意,動輒滑坡到國破家亡的程度。
根本有病。
政治人物的角色,就是這種管理上的各種膠合,統合整個區域的利益。而台灣因為高速發展的城鄉差異,讓各區政治人物有單一化的選區可以處理,失去了原本的存在價值,對立自然不可免。
能上網,還能看我寫幾千字廢文的,絕非社會的下層。你,真的有願意去聽下層的聲音嗎?還是站在上面,「覺得」下層應該怎樣?
這幾年,我已經聽到太多基層政治業的朋友,覺得心很累。
機械工程師薪資 在 各位機械出來的薪水都多少呢? - 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先說說小弟自己、目前都在南部工作畢業後兩年做製程工程師年薪約(55-60萬)、大多是靠分紅撐起底薪才29K 因為只有學士畢業所以底薪超低因為覺得自己不適合 ... ... <看更多>
機械工程師薪資 在 【10分鐘認識臺鐵】機械工程的工作內容、上班時間、升遷管道 的八卦
鐵路特考 機械工程 適合那些考生參加考試?小編來介紹一下員級和佐級 機械工程 的薪水和獎金制度、考試科目、工作內容、上班時間以及日後升遷管道~有課程或 ... ... <看更多>
機械工程師薪資 在 [討論] 機械工程師薪水- 看板Mechanica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我來自四大機械所碩畢
是因為最近要開始找工作
熱門文章也都找了很多
流通中關於薪資的部份文章
組織得大多不易統整
學習此領域的過程常常沒了目標
生出無數問號不知道自己的動力在哪
可是始終沒有個明確定論
以致想問一篇關於此的文章
給後輩們哪怕是點醒或啟發甚至目標
我知道這類問題很常出現
意念之間可能對此很反感
見聞涵養都淵博的前輩們不會計較對
嗎?
畢竟今天招集各路機械業好手們
業界許多可分享的薪資歷程
好給我自己將來談薪資做參考
可以做為動力給後輩們
怕即使是就此打住都要謝謝各位前輩
那麼回答方式是這樣的
當初讀XX組/現在擔任XX職務/X年資
/月薪資N+X/年薪資H+X/公司名稱
/XX學校碩畢/下個工作想跳XX公司
N就訂GG碩新人價
H就訂100W吧
以上請各位前輩們選擇自己
“能提供的資訊“就好了
或許有很多人覺得直接
覺得廢文覺得太過赤裸
但如果這篇文有讓您覺得
當初要踏入這領域之前
有人先跟你說這些的話該有多好的話
那就分享吧
至少讓後輩們知道前輩們是怎樣過來的
知道在此領域高手深藏
或是知道自己該更加努力
都是做功得做好事一件
在此先感謝前輩大大們各位無私分享!
本人在版上還屬菜鳥
如有不禮貌我會下架
如文章有違規也會立刻下架
但若反應熱烈這將會成為
機械系後輩們的明燈
還請各位前輩們不吝分享
先謝謝各位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209.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chanical/M.1546289984.A.07E.html
※ 編輯: willy31418 (49.217.209.225), 01/01/2019 05:33: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