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青在微博是這樣寫的:
“可是 一個這麼愛我的人
又怎麼會做出這些呢...
關鍵是 你都是哪兒來的時間呢?!!
我每天和你半夜三四點才講晚安
難道你為了約p 都不睡覺的嗎?!”
近年來,“亞洲舞王”羅志祥在大陸的綜藝翻紅,行程幾乎都是大爆滿。
從2015年開始就是《極限挑戰》的固定成員一直到2019年的第五季,中間還接下了大型綜藝及選秀節目的工作,如《2017快樂男聲》、《這就是街舞》第一季和第二季、《創造101》、《嗨唱轉起來》、《創造營2020》等等。除此之外,他還必須給自己出歌、經營他的公司,為旗下的藝人操心,甚至經常台灣和大陸兩邊跑,因為他還需要回到台灣錄製「娛樂百分百」啊!
這樣的行程聽起來就令人感到喘不過氣了。他有時也要陪媽媽,和朋友聚會,天天也必須陪當時的女朋友聊天。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覺得,他剩下的時間就只夠用來睡覺了吧。但是,他竟然可以有時間無縫出軌、去到每個城市都可以約女生到酒店、甚至進行多人運動!
他看上去就像是把一天24小時都使用得淋漓盡致。
而我們呢?
有時候甚至可以把一天24小時都浪費得淋漓盡致。
羅志祥在時間分配及管理的方面具有極高的天賦,但卻用在了錯的地方。這就好像一個精通IT技術的人駭入了別人的銀行戶口,盜走了別人的錢是同樣的道理。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羅志祥是使用哪種時間管理術(也有可能是他自己研發的),但是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其後遺症是黑眼圈,所以不適用於愛美或者愛健康的人。
在疫情爆發前,在行動管制前,我們大多數人的繁忙程度可能連羅志祥的50%都不到。畢竟我們不是大咖明星,最多也只是朝九晚五。也有一些人打兩份工作,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就比較多一些。
除了工作,羅志祥還把僅剩的時間花在做其它違背道德良知的事上。結果,女朋友離開他了,事業也毀了。我們不要學他做違背道德良知的事,我們也不需要把休息和睡覺的時間都犧牲掉。羅志祥能夠成爲大明星;想必我們如果能夠妥善利用時間,肯定也能成爲又成功,又健康的人。
到底要如何善用我們的時間呢?
第一招,避免完美主義。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完成,後完美”。如果我們過度追求完美,那麽我們肯定會花過多的時間在把工作做到完美,無法按時交差,接下來的任務開始纍積,怎麽做都做不完。
第二招,每天都寫一份To-Do List,盡量都把列表上的任務按照優先次序完成。
第三招,爲每一項任務設定一個完成的期限,如:回復客戶電郵20分鐘、準備晚餐45分鐘、每天學習15分鐘。
但是,有什麽課是一天只上15分鐘的?那就是我們的「理財投資訓練營」。
你只需要一天花15分鐘,連續14天,就能學會投資理財的基本知識,懂得把金錢分配、管理好,懂得利用投資的方式創造被動收入,一步步邁向財務自由之路。
馬上點擊以下連結,報名參加我們的《理財投資訓練營》:
https://bit.ly/pfoc-49
追蹤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valueinmind/
極限挑戰第五季成員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八卦
《英年早逝的阿式攀登先驅:Hermann Buhl (上)》
如果說喜馬拉雅山脈上空飄著一座登山聖堂,坐於Kukuczka身旁的少數菁英中,一定有來自奧地利的不世登山奇才Hermann Buhl(音譯:赫爾曼‧布爾),或者更大膽地說,身為前輩的他應該坐於更上位才是。
生於阿爾卑斯群山間的Innsbruck ,位於城鎮北方的Nordkette山脈才是他真正的家鄉,而非遙遠的喜馬拉雅山脈或是喀喇崑崙山脈。年紀輕輕的Buhl身手便已不凡,陸續於阿爾卑斯山區開闢了許多困難的路線,為未來的艱鉅挑戰紮下堅實基礎。
〈聲名鵲起──1953世界第九高峰Nanga Parbat (8,126公尺)無氧獨攀、首攀和露宿〉
在登山界,第一就是第一,無論用什麼方式登上頂峰,都不會改變第一的地位。Hermann Buhl之所以成為傳奇人物,在於他不僅僅是第一,還是無氧、獨攀和極限露宿的史上第一且唯一。
話講明白些,他是8,000公尺領域中「唯一獨攀加首攀」的登山家;之後,喜瑪拉雅皇冠剩下的11粒寶石陸續被各路遠征隊摘下,再也沒有人能創下如此紀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完美的詮釋著Buhl的偉大。
當時Buhl所屬的德國遠征隊雇傭了一群經驗不足的巴基斯坦協作以及五位雪巴人,但後者卻無法通過印巴邊界,導致隊伍陷入協作短缺和進度延宕的窘境。直到七月初,他們仍無法在主峰的東稜上建立營地,而東稜正是計畫中的最後攻頂之路。
雨季在即、天候不佳、協作生病,甚至遠征隊隊長Peter Aschenbrenner因合約到期而撤退,陣前換將為Walter Frauenberger,一切的因素都在和這群人作對。6月28日,也許是決定放手一搏,隊伍不等協作前來就從第四營出發。計畫是在第五營挖雪洞後,除了Buhl和Otto Kempter之外的人全部下撤,並留下足夠的裝備讓他們挑戰登頂。
但出發之後天氣持續惡化,Kempter提議放棄登頂,並為全隊所接受(Buhl表示不情願),於是他們下撤到第三營。在那兒,不服輸的成員和基地營人員爭論一番,總算換來另一次登頂機會。這一次,新隊長親自監督協作群,眾人齊心協力在6,900公尺左右的地方建立了第五營,一樣地只留下兩位攻擊手:Buhl與Kempter,其餘人下撤至第四營。
擋在第五營和頂峰之間的距離是恐怖的6公里和1125公尺的爬升,更別提中間還有個假山頭。1953年之前,還沒人能在如此海拔高度上完成一日來回。
7月3號凌晨,狀態良好的Buhl準備摸黑起登,卻無法喚起受疲勞所苦的同伴Kempter,於是他決定:「我先走,你隨後跟上!」
然而,Kempter的身體狀況卻不容許他追上前方的Buhl,甚至是繼續往前邁步,於是他整日在7,450公尺處的Silbersattel(銀色鞍部)等待Buhl歸來,未果,只得退回第五營。
鏡頭轉到主峰附近的假山頭,一片死白之中唯有Buhl的孤獨身影。他拋下帆布背包以減輕重量,只留一些重要物事在口袋中。登頂之路上,站立變得困難,睡意更如同海濤般襲來,但Buhl堅定的意志力,加上安非他命(二戰德國軍方愛用款)和古柯茶(coca tea)的幫助下,讓他成功於下午7點左右,也就是出發後的17小時登頂Nanga Parbat。插旗拍照不提,他將冰斧留在那兒,開始下撤。
下撤過程中,Buhl一隻冰爪損壞且無法修復,但他卻奇蹟似地倚靠滑雪杖通過冰面,抵達稜線下方的一條岩溝。天色迅速轉暗,當時Buhl沒有任何照明裝備,因此無法繼續行動,岩溝之中只有站立的空間,睡袋、露宿袋也都不在身上,於是Buhl被迫在8,000公尺左右之處站著露宿。也許是嘉獎大膽無畏的登山者,山神賜與他一個無風的夜晚。
「休息幫助我良多,即是我一直處於站立姿態。時間過得驚人的迅速。我不時地點頭小睡、重新伸直身體,然後一股寒顫穿過我的身體,但都在能承受的範圍內。」-Hermann Buhl, Herrligkoffer的官方遠征報告書
隊伍其餘成員知道Buhl失蹤了,但他們抵達第五營的時間太晚,已經無法進行救援任務,意即如果Buhl無法獨力下撤,就必須要露宿活過第二個夜晚。
出發40小時之後,Buhl獨自返回第五營和隊友團聚。隊長Frauenberger觀察到,Buhl藥真的嗑太多,有點ㄎㄧㄤ了(比較容易懂的翻譯😂)。
遠征隊平安返回基地營,Buhl則因為凍傷失去了兩根腳趾。當時他年方29歲。
首攀之前,Nanga Parbat已經奪去了31條人命。
「『我不屬於山嗎?』不可能,我沒有山就不能活!我的想法、夢想、人生,除了山,什麼都不是!」
夠狂,Buhl。
--------------------------
【下集待續:傳奇殞落──Broad Peak首攀和夢想的阿式攀登Chogolisa】
《Heroes of the Himalayas --喜瑪拉雅的英雄們》系列之四
*資料來源會在下集補上
*圖片出處不可考,若有人知道來源請通知我
*本篇文章更新到《山人手札》時會附上更多圖片
#AlpineStyle #NangaParbat #FirstAscent #HermannBuhl #Buhl #Himalayas #阿式攀登 #8000er #八千米首登 #南迦帕巴峰
極限挑戰第五季成員 在 極限挑戰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根據遊戲設置,節目會加入不同的嘉賓,並由韓國團隊提供技術支持。第一至第四季的固定成員為孫紅雷、黃磊、黃渤、王迅、羅志祥、張藝興;第五季,孫紅雷、黃渤因檔期問題 ... ... <看更多>
極限挑戰第五季成員 在 極限挑戰第五季 - PttPlay線上看 的八卦
極限挑戰第五季 劇情:|更新至20190804期|東方衛視大型星素互動勵志體驗節目《極限挑戰》第五季回歸,黃磊、羅志祥、張藝興、王迅、迪麗熱巴、嶽雲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