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德國記者說:「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非要找一個最討厭俄羅斯的國家,那很可能不是烏克蘭,也不是美國,而是立陶宛」這是一個傾全國之力抵抗共產的歷史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千里外的民主之友,#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
Republic of Lithuania
獨立於1918年2月16日
立陶宛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1939年,希特勒在歐洲大肆侵略,立陶宛夾在早就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波蘭,和還在長大的蘇聯之間。蘇聯自知抵擋不了希特勒,為了保全自身,決定和德國簽下《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不僅拆分了波蘭,更埋下波羅的海三國日後淪為蘇聯加盟國的種子。
1940年,蘇聯紅軍開始西擴,陸續佔領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在二戰期間像砧板上的魚肉,被德國和蘇聯兩把利刃來回宰割,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就被德蘇反覆併吞了四次。最終納粹德國戰敗,蘇聯笑納最後的勝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通通成了蘇聯囊中物,東歐赤化正式開始。
立陶宛在1940年到1990年之間的名字不叫立陶宛共和國,而是「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他們不喜歡這個名字,更不喜歡蘇聯。蘇聯加盟國的這段期間,立陶宛境內的民族主義運動時而有之,但沒人能真的推翻蘇聯,大家都只能咬牙忍耐。
終於等到1989年,行將就木的蘇聯已奄奄一息。立陶宛人民的「爭取改革運動」成立,他們邀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200萬人手牽手,形成巨大的人鏈,一起高喊「打倒俄羅斯帝國」、「俄羅斯人從波羅的海滾出去」。
隔年,立陶宛成為第一個宣布獨立的蘇聯加盟國。
你以為立陶宛就此自由了嗎?
當然不,蘇聯不可能善罷甘休。
1991年1月13日黎明時分,蘇聯將坦克開進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他們攻佔了行政大樓和電視台,目標是逮捕「爭取改革運動」的領袖、當時的立陶宛議會主席蘭茨貝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蘇聯萬萬沒意料到,立陶宛人民的堅韌意志以及對蘇聯的厭惡,是他們用坦克都壓制不了的。
成千上萬立陶宛人一起走上街頭,形成人盾守衛,他們手持棍棒和獵槍,拚了命要拯救被抓走的蘭茨貝吉斯。蘇聯軍隊越是對守衛的人民開炮,人民就越憤怒,最終有5萬人包圍著電視台,但他們沒有攻進去,而是高唱民族歌曲,並舉行祈禱。在這場對峙中,立陶宛政府不斷向西方世界發表聲明,希望各國譴責制裁蘇聯。最後戈巴契夫擋不住國際上的壓力,下令蘇軍停止攻擊。
這場「一月運動」最後造成14人死亡,700人受傷,但誘發了往後兩年內,蘇聯另外十多個加盟國陸續獨立。立陶宛人民用盡全力刺了蘇聯一刀,這一刀雖不致命,卻有著空前影響力。
立陶宛向世界示範,蘇聯不是無堅不摧,
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推翻的。
脫離蘇聯恢復獨立後,立陶宛積極與歐洲、美國等國家建立關係。也在2004年加入北約和歐盟,快速融入到西方體系當中。這麼多年了,就算蘇聯換成了俄羅斯,立陶宛人還是一樣討厭來自東方的那個霸道大國。基本上不只是立陶宛,整個波羅的海區域都瀰漫著「仇俄情緒」,這幾年不斷用法規、制度想辦法「去共產化」。
不過仇恨沒有拖慢他們的進步速度。
2020年,立陶宛的各項表現如下:
人均GDP:22,245美元,全球第38名。(台灣27)
人類發展指數:極高,全球第34名。(台灣未列名)
全球和平指數:全球第37名。(台灣34)
全球幸福指數:全球第34名(台灣24)
民主指數:全球42名。(台灣11)
立陶宛雖然是個不到300萬人的小國,
但整體發展在全球前段班,和台灣相當親近。
除了俄羅斯,那隻新的共產巨獸,立陶宛也要抵抗。立陶宛上個月宣布退出中國17+1合作機制,不僅如此,它還呼籲東歐各國一起退出。這機制是中國主動和東歐國家提的,主要還是走一帶一路的老路線,撒錢換友誼。但立陶宛說,中國承諾要投資的那些基礎建設通通都沒實現。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強調,這個17+1的合作幾乎沒有為立陶宛帶來任何好處,更糟的是還會分裂歐洲,所以建議其他國家也考慮退出。
對了,這位帥外交部長,就是當初在電視台被抓走的主席的孫子!
除了退出17+1,立陶宛更是幾乎在同一時間由國家議會表決,將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的行為定調為「種族滅絕」。提案的議員已經被中國列入黑名單,但她不怕,她還說:
「我們支持民主,因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共產黨政權佔領下生活了50年的殘酷教訓。」─薩卡莉妮(Dovile Sakaliene)
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昨天發推特說:「熱愛自由的人,就應該彼此照顧。」但其實這不是立陶宛第一次對台灣友善。今年3月,立陶宛宣布要來台灣開設貿易代表處,又在5月,力挺台灣參加WHA。抵抗共產獨裁大國,是立陶宛用歷史累積出來的意念和能力。「捍衛民主」在立陶宛不只是政黨口號,而是所有人民根深柢固的精神象徵。
最後我想貼上一段一樣是由他們的帥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說的話。還記不記得白俄羅斯有位「婦仇者」─季哈諾夫斯卡婭。她代夫出征參加大選,結果被「歐洲最後一位獨裁者」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迫害,最後逃到立陶宛。五月初,盧卡申科要立陶宛把人交出來,
蘭斯伯格斯這樣回他:
「立陶宛過去和將來都是一堵牆,所有受到政權迫害的民主力量都可以在這堵牆後面尋求庇護。因此,每一個在立陶宛找到避難所的人都可以感到安全,因為他們不會被引渡。既不會因為他們爭取民主的鬥爭,也不會因為言論自由和宗教觀點而被引渡。
地獄凍結之前,立陶宛都不會把Tikhanovskaya交給白俄羅斯。(地獄烈火永生,不可能凍結,意味者立陶宛永遠不可能引渡)
(‘Hell will freeze over’ before Lithuania hands Tikhanovskaya to Belarus)」
謝謝立陶宛,
30年前你們向東歐國家示範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擊敗的。
30年後的今天,
你們再次為全球示範,
再小的國家,都不須畏懼不合理的強權。
參考資料和200萬人牽手照都放在網站上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623-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攝徒日記Fun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cpay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ecpay.com.tw/4D2FF ►paypal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aypal.me/freethug89 ► 訂閱攝徒日記Fun TV頻道:https://pse.is/freethug89 ► 攝徒日記FaceBook:...
極權主義好處 在 Facebook 八卦
黃金冒險號
了阿富汗局勢,須四十年細說重頭。
1, 前傳: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企圖在阿富汗建立馬克思主義經濟,佔據印度洋出口。蘇聯認為,一個蘇聯扶植的阿富汗政權,可以與東歐國家合作,協助改善經濟。蘇聯向阿富汗援助,確實阿富汗經濟有所改善,但阿富汗人民厭惡蘇聯外部部勢力控制。阿富汗傀儡政權(有點像四十年代初的南京汪政府)內的特務組織首領納吉布拉強力鎮壓民間知識分子異見者,得到蘇聯賞識,1987年成為總統。
美國一直支持阿富汗民間的聖戰組織顛覆蘇聯的納吉布拉政權。1983年,列根在白宮會見聖戰組織游擊領袖予以打氣,與今日中國外長會見塔利班高層類似。
聖戰組織有不同派系,包括拉登崛起的阿蓋達,主張在蘇聯後建立一個極端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阿富汗。
另有一個遊擊隊領袖馬蘇德(Ahmad Massoud ) ,來自阿富汗北部。馬蘇德是一名魅力型的游擊戰爭天才,被視為阿富汗版的哲古華拉或胡志明,他整合成一個「北方聯盟」,與阿蓋特等一齊合作反蘇。
但1994年,在阿富汗東部的帕什圖族裔部落,又另有約五十個曾在巴基斯坦留學的激進伊斯蘭原教旨學術組織,自稱「神學士」( Taliban ) ,極力主張在阿富汗建立伊斯蘭原教旨統治。「神學士」的理論和行動組織在巴基斯坦(由穆沙拉夫總統到現任總理伊姆蘭汗歷任巴政府,雖一直聲稱壓抑激進勢力,但是巴基斯坦政府貪污無道,「神學士」漸在巴基斯坦特別在西部鄉間壯大,成為阿富汗塔利班後台)。
1989年蘇聯撤兵阿富汗,翌年蘇共瓦解。1992年納吉布拉辭職,阿富汗在聯合國監督下由各派建立管治委員會,穆沙德反對拉登的阿蓋達在阿富汗建立原教旨政權的主張,但塔利班支持阿蓋達。2001年,雙方聯手刺殺之後兩日,911遭到恐襲。
2,美國介入阿富汗
此時美國才知道事態嚴重,馬上宣布支持北方聯盟在阿富汗掌大權。但馬蘇德死後,北方聯盟群龍無首,塔利班則在恐怖主義領袖奧瑪(Mullah Omar ) 領導下不斷擴張,布殊又對與塔利班和阿蓋達無關的伊拉克侯賽因發動戰爭,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另一股原教旨恐怖武裝發展成的「伊斯蘭國」(ISIS),即又恃勢崛起。
2001年,美國與盟國同時出兵阿富汗,企圖剿滅盤據在北部的塔利班,並在德國主持國際會議,成立親西方的阿富汗臨時政府,部署國會選舉,國會內有三成女性代表、原聖戰組織人員、共黨、改革派,推動國內和解。
但是阿富汗缺乏經濟能源,和平要有經濟成績支持,阿富汗只能種鴉片,政府貪污。塔利班宣傳:國家貧窮是因為人民脫離了伊斯蘭原教旨信仰。
民選的阿富汗國會有女性議員,塔利班尤其仇恨。塔利班佔領的地區,首先嚴禁女童受教育,槍擊上學的14歲女童馬拉拉;並嚴禁音樂——有如美國極左派掀起的Cancel Culture;塔利班領袖奧馬爾下令摧毀一千五百年歷史的巴米揚石佛,也有如英美大學校園要拆除「奴隸主」邱吉爾、羅德斯等雕像,認為這是文化毒害——通姦與同性戀者處決(這一點則與西方白左相反)。

阿蓋達、塔利班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斯蘭國在中東,並成三股與東西兩大恐怖勢力。
3,美國在阿富汗遇到的問題
美國和盟友在德國舉行阿富汗臨時政府組建會議時,排除塔利班代表。布殊時代對西方促成重建阿富汗民主甚有信心,認為普遍教育、增建醫院是民心所向,甚至認為阿富汗政府不必有太多軍隊,只須美國一點駐軍即可。
但塔利班的優勢在於阿富汗的地理,尤其山嶺高峻偏僻的農村,尤其東部與巴基斯坦接壤一帶。這些地域如香港新界和台灣的高山族譜,不同派系部落林立,政府資源難至,有利於塔利班滲透挑撥。
近年得到巴基斯坦情報部門的支持。巴基斯坦認為,一個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有助本國對抗印度。
奧巴馬第一任內,已經宣布增兵阿富汗,最多派駐十萬,但軍費昂貴,長駐並無好處。
美國放棄喀布爾,當然有點類似1975年的西貢。阿富汗的親美政府向塔利班投降,更像1975年柬埔寨龍諾政府向波爾布特的赤柬投降。
若這是包括婦女在內的阿富汗全體人民的選擇,即他們覺得女性不應受教育、學校不應學英文而只須背誦可蘭經,一個伊斯蘭極權比「三權分立」好,當然應該尊重,而且正常。本人一向強調:人類之中有許多民族因為其文化局限,先天無法踐行民主,或懂得理性思考。
4,「喀布爾如1975年西貢」的邏輯
不過如果你歡呼美國之撤退,則不要忘記:1975年西貢淪陷之後,幾十萬船民投奔腦海,成為難民,殖民地香港成為他們的第一收容港。他們的大多數是華人。
1975年赤柬攻入金邊建立原教旨紅色政權後,三年內屠殺二百萬平民,其中絕大多數是華人。

極權主義好處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滑坡謬誤:「西方接受新加坡,自然也接受極權新香港」?
不久前,和一位政府官員飯聚。他私下和一般現屆官員不同,會講人話,自然也知道我們對「新香港」的厭惡。在過去一年,在不同場合說了多遍「中國不能沒有香港」,他知道這論述,也不是強硬派中人,而提出了一個反問:「北京確是需要香港,但只要有辦法維持香港經濟自由開放,同時收緊對政治社會的控制,國際社會難道真的不接受?」然後,他舉出新加坡為例子,當地威權程度(暫時)比香港還高,但無損國際社會對其經濟自由的信任,隱隱然暗示,這就是某些人眼中的「美麗新香港」。
真的麼?香港能否光復,就看這個問題的答案。
以上論據,假如放在其他地方,並非不會出現。假如某地保持經濟穩定,同時滿足國際利益均沾的潛規則,政治上如何收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在表面抗議之外,確實不一定有實質行動,而這的確是新加坡成功之道。假如期望美國搞理念外交,沙特阿拉伯這類案例恆河沙數,足以令希望幻滅。
問題是,香港,是獨一無二的。要是北京以為香港的自由、人權、法治急速倒退,但能勉強維持經濟穩定,國際社會就不會在意,香港就可以繼續用來「走出去」,這是典型的滑坡謬誤。假如北京繼續以2012年前的方式管治香港,在西方眼中,也許「不完美、可接受」;但渡過了2019年,新加坡做到的,香港就是做不到,因為香港已失去同時出現「政治收緊」、「經濟自由」、「國際利益均沾」三者的可能。
為什麼新加坡做到的,香港做不到?
首先,新加坡的盟友是美國,民意在亞太區當中最支持美國領導,還為美國提供軍事基地,屬於美國在亞太的戰略重鎮;香港則是中國特區,「一國」正在「全面管治」中。曾與一位新加坡官員有這樣的私人對話,談到甚麼主權基金淡馬錫某年虧損那麼多,答案是「算作保護費吧」。至於香港的儲備,自然也是「一國」部份,中國剛在香港發行以美元為單位的國債,為的自然是在香港吸美元,買家市傳可能包括金管局,利益歸何方,不證自明。換句話說,新加坡是威權、還是民主,都不會影響美國利益,因為後者是新加坡朝野共識;但香港要是沒有民選議會、英式法治、普世價值、言論自由制衡,避免一國以「國家利益」之名自把自為,作為保障國際利益的安全閥,各國利益還剩下多少,就只能憑北京聖斷,情況就和上海、深圳無異。
新加坡的行政、立法、司法機關之間,確是充份合作,似乎不很符合國際企業希望所見的法治;但與此同時,新加坡的制度獨立自主,高度理性、可測,卻能保障國際企業渴求穩定、符合專業操守的目標。新加坡企業、銀行的compliance、due diligence相當可靠,國際企業正是需要這些,而新加坡沒有價值觀完全相衝的「太上皇」,專業人士只需要提供專業服務、鞏固自身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可以繼續發大財,自然沒有破壞規矩做數、「行方便」的誘因。
不像香港,現在要照顧「一國」利益,國企若要求工作人員做數、填數,只要以「國家利益」之名,就可以超越「兩制」範疇;慢慢下來,就連compliance也不再有公信力。今天政權能夠因為政治不正確原因,向銀行、航空公司施壓解僱員工,為所欲為,有權用盡,他朝難道不會因為同類原因,溫馨提示有關企業在某些地方「便宜行事」?上海、深圳始終取代不了香港,就是這方面始終不能給予國際社會信心,因此香港核心價值能否被捍衛,就比新加坡的法治更關鍵。
加上新加坡高薪養廉,官員得到全球最高薪待遇,全國上下習慣了謹小慎微,作風極度官僚,卻養成了一切體系跟足規矩的優點。這和中國講求關係、圓通、面子的國情,背道而馳;這種國情在沒有核心價值支撐的香港,卻只會橫行無忌,也就是現在這樣。當一個行普通法的香港,不斷出現種種古法濫捕的案例,國際企業怎可能放心下個不會輪到自己?新加坡卻相反,就是有異見人士Amos Yee一類案件,外資依然相信有足夠安全閥,威權不會spillover 到經濟體系。
沒有法治的香港,Compliance還可信嗎?
說到底,新加坡政府,真的是一人一票民選出來的。每次說到這一點,都有朋友嗤之以鼻,提出新加坡種種威權舉措,例如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不斷更改選區版圖以利執政黨,選舉工程時間極其有限、令執政黨佔盡優勢等。但不能否定的是,新加坡人確是可以通過選票,進行政黨輪替,這條路是完全可行的,不像香港那樣,反對派得勝就叫「奪權」,親北京派在選舉只能贏、不能輸。因此,新加坡政府不可能完全漠視民意,人民行動黨除了靠法律和警察,也必須得到人民認同,上屆人民行動黨得票就高達70%,不像林鄭月娥上月支持度低至9%。
換言之,新加坡政府是有認受性的,民眾對制度理性的強烈訴求,對政權構成有效制約,這是新加坡的「社會契約」,對國際社會而言,已大部份填補了司法不夠獨立的缺憾。但香港政府卻是沒有認受性、也沒有決定權的,西方鞏固自身在港利益時,慢慢卻找不到真正的代理人,只能直接找北京。加上新加坡雖然法律嚴苛,街上警察卻極少,不像香港已變成police state,社會每天都在抗爭,而政府又只能以濫捕回應,結果又是進一步破壞香港法治,然後國際信心進一步崩潰,墮入永劫輪迴,卻不能穢土轉生。根據綜合經濟數據,整場運動至今,香港頭75個國際貿易夥伴當中,約有11%改為跟新加坡做更多生意,並非偶然。
何況新加坡是獨立主權國家,政策具有高度可測性,西方憑基本的現實主義研判,就八九不離十。香港政治卻具有高度不可測性,全面一國化之後,也就是整個中國的不可測性,都會完全轉嫁到香港。此所以在香港的國際記者就算規行矩步,也會因為國家層面的爭議而殃及池魚;孟晚舟事件後,加拿大駐港外交官就成為中國人質;英國那邊在談BNO平權,大使館職員鄭文傑就在中國被扣押逼供。這類事情並非不可能在新加坡出現,新加坡也曾對中國、美國等大國驅逐其個別利益有關方出境,但新加坡國家利益計算是可控的,行動的上下限不會太出格,不像「新時代中國外交」,未來即使在香港,也可能「去得很盡」。
這不是說全面管治下的香港,會沒有任何經濟角色,正如國際企業也會出現在上海、深圳,但總部不會在那裏;目前很多設在香港,未來卻可能搬到「真・新加坡」。既然一國化的香港,對國際社會並無大用,just like another 上海、深圳,新加坡和中國的經濟關係也有足夠聯繫,而深受西方信任,國際社會何不直接利用新加坡「走入去」?對它們而言,到了那個時候,繼續承認香港是單獨關稅區,又有甚麼好處?北京、西方、港人,哪一方最不能承受攬炒的風險?
沈旭暉,明報,2020年4月6日
極權主義好處 在 攝徒日記Fun TV Youtube 的評價
►Ecpay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ecpay.com.tw/4D2FF
►paypal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aypal.me/freethug89
► 訂閱攝徒日記Fun TV頻道:https://pse.is/freethug89
► 攝徒日記FaceBook:https://pse.is/freethug89fb
► 八炯Instagram:https://pse.is/89
信箱:qwe611030h@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UE4cX175Zw/hqdefault.jpg)
極權主義好處 在 Re: [問卦] 所以共產的好處到底是什麼 的八卦
36 F →donkilu: 中共是數位極權主義跟共產沒啥關係了 04/26 02:20. 這個我就還沒有很理解了,但就我目前所知極權跟共產應該是不同維度的事情? ... <看更多>
極權主義好處 在 【攝徒直播】投共的好處,利用極權主義賺錢 - YouTube 的八卦
Ecpay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ecpay.com.tw/4D2FF ▻paypal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aypal.me/freethug89 ▻ 訂閱攝徒日記Fun TV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