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心驚!每隔一陣子就想要確認現在的市場是不是止跌了。
台北:柯P還在當市長的時候,都還沒。
新北:台北都還沒跌完,新北當然也還沒。
桃園:跟台北一樣啦,但是跌得比較快,全一字頭市場快要出現。
新竹:寶豐昌太多,空屋也太多。
苗栗:政府沒錢投資客套牢中。
台中:建商正在抓投客去海邊,可是沒人想去住。
台南:天氣好熱,看誰是下一個市長決定未來。
高雄:媒體唬爛置入一整年說有多好,建商老闆自己跳出來說很差而且看不出有反轉跡象。
還沒啦,不要緊張。
可是如果你真的需要買了,你得做好以下心理準備:
1. 明年房價更低,房屋已經是消耗品,不會只漲不跌,賣房子時一定會虧點錢因為中古屋折舊了。
2. 服務你的業務員會一直被你換掉,因為終於可以篩選一些白癡業務,或是不誠實的業務,那些保證你明年這間房價一定會漲的業務,正在告訴你這間房屋一定有問題。
3. 挑三揀四被業務稱作奧客也不要緊,買房子本來就該這樣,挑剔是必要的行為,因為這年頭建商實在是蓋太爛了,而消費者本來就不應該買爛屋。
4. 找一間適合的好屋要花半年至一年時間,這一區的房子你九成以上都看過。
5. 實價登錄每個月都會自己查,並且發現房仲網站上的實價登錄有問題,只要一不留神,就會把低價的拿掉,所以三不五時都要上網檢查一下。
6. 看屋技巧越來越好,還可以幫親友鑑定他房屋的好壞,然後偷偷告訴親友:「你的廁所漏水了。」
7. 一眼篩除雨遮一圈的房屋,連看都不會想看,不管他外表蓋的有多雄偉華麗。
8. 有些建商蓋的房子看也不想看,因為爛的太有名。
9. 那些建案曾經發生工安意外,死了幾個人之類的事。
10. 慢慢看屋生活壓力更小,日子過得很愉快,全家還可以出去旅遊,感情變的更好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50525TVBS 警報又響 傳銀行啟動新一波房貸管控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US4ulphIgho 記者:黃宇潔 攝影:王偉帆 打房政策下,已經讓豪宅市場成了重災區,但量縮價微幅下跌的狀況,似乎還不夠,現在傳出銀行端,將啟動新一波管控,清查豪宅授信案,也要同步取消房...
業務員於登錄後應於 在 劉北元的保險世界 Facebook 八卦
#時事更新
媒體報導,健保署8/31表示,9月1日起,除「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外,包括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導管等7大類醫材,都將改以院所費用極端值管理。
醫療院所「收費百分位」的概念為,將同樣醫材在各醫療院所的收費從低至高排到100,若設定好這百分位的門檻,超過就是極端值。
極端值的計算是以6月15日前登錄在醫材比價網的費用和各公會的共識的極端值收費百分位,計算出極端值的價格。
以人工水晶體為例,依據不同功能有7種等級的極端值,依序為3萬856元、4.5萬、7.5萬、8.5萬、9萬和11萬,各醫療院所像民眾收取健保給付以外的自付差額,不得超過該功能所屬等級的極端值。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表示,健保署已經請各醫學會針對不同醫材訂出不同的銷售極端值。
黃兆杰表示,健保署已發文通知超過極端值的醫療院所,需於9月底前改善,相關的醫療院所可以說明理由,否則得調整費用,目前健保署也正在研擬針對未配合做適當費用條診的院所相關懲處規範。
#醫界反應
醫師蘇一峰在網上直指:「自費醫材上限,本宣布說無限期停止,公告一天即上路,過程黑箱手法粗暴,除了保險業獲利之外,全民健康連帶受影響。」
#PTT網友反應
醫材自費上限爭議懶人包(最新進度)
就在今天8/31
咱們的政府直接公告自費醫材上限政策明天9/1上路
於是我建議各位 以後身體不要出事啊
然後各位醫生 原本用高級醫材能一下子解決的刀
變成傳統刀搞好幾小時可能也是常態了啊
#北小編喃喃自語
自費醫材.捲土重來了嗎?
不管你是一般民眾還是保險業務員,這個熱議超過2個月,活了又死、死而復生的政策,怎能不可了解下一步?
究竟,該怎麼因應變化中的自費醫療項目?
若要投保,分散「醫不起」風險,有哪些注意事項?
台灣《保險法》權威劉北元,在台灣最知名醫療雜誌《康健雜誌》的專欄,與您分享觀點:
【投保眉角:買了醫療險卻派不上用場?投保前必看4重點】
台灣有全民健保,但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台灣每人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為4萬7千元,是20年前的2.53倍。而這並不含健保費。
從這些數字看來,相當程度可以解讀成為:台灣數十年薪水漲得不多,國人其他開銷省吃儉用,收入卻被醫療保健費用吃掉。
有健保,為何經常性的醫療保健支出反而變成20年前的2.5倍?
除了長壽因素,拜醫藥科技進步之賜,更好的藥物、儀器及材料問世,是將醫療費用推向新高的主因,而許多費用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這個時候,民眾只剩下兩條路走:
一是接受健保給付的醫材、藥物和手術,
二是用商業保險來補足缺口。
在面對科技的進步,許多舊醫療保單會出現盲區。但是,從這些盲區,我們可以找一個可行方案,妥適規劃未來5〜10年的醫療保險。
以下4件事,是避免因為時空改變,保單出現盲區,你該做的事:
1.一次性的高額保險給付不能少。
2.雙實支實付保單,至少一張可副本理賠。
3.優先選擇門診手術為承保範圍及不受比例限制給付的保單。
4.雜費項目給付,宜採概括式規定。
--------------------------------------------------------
🔥掌握台灣《保險法》權威劉北元,政策分析、時事觀點、法院判決見解,立即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LiuPeiYuan1129/
⚖️《劉北元99層法》官網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eiyuanliu/
📧冬季讀書會名額優先報名遞補表單:https://forms.gle/ex3PweaV24LvnskL7
📌《劉北元讀書會》學員回饋影片
https://youtu.be/8JL0jysdSrQ
#健保
#自費
#醫材
#費用極端值
#保險
#醫療風險
業務員於登錄後應於 在 劉北元的保險世界 Facebook 八卦
9/1 #時事更新
媒體報導,健保署8/31表示,9月1日起,除「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外,包括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導管等7大類醫材,都將改以院所費用極端值管理。
醫療院所「收費百分位」的概念為,將同樣醫材在各醫療院所的收費從低至高排到100,若設定好這百分位的門檻,超過就是極端值。
極端值的計算是以6月15日前登錄在醫材比價網的費用和各公會的共識的極端值收費百分位,計算出極端值的價格。
以人工水晶體為例,依據不同功能有7種等級的極端值,依序為3萬856元、4.5萬、7.5萬、8.5萬、9萬和11萬,各醫療院所像民眾收取健保給付以外的自付差額,不得超過該功能所屬等級的極端值。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表示,健保署已經請各醫學會針對不同醫材訂出不同的銷售極端值。
黃兆杰表示,健保署已發文通知超過極端值的醫療院所,需於9月底前改善,相關的醫療院所可以說明理由,否則得調整費用,目前健保署也正在研擬針對未配合做適當費用條診的院所相關懲處規範。
#醫界反應
醫師蘇一峰在網上直指:「自費醫材上限,本宣布說無限期停止,公告一天即上路,過程黑箱手法粗暴,除了保險業獲利之外,全民健康連帶受影響。」
#PTT網友反應
醫材自費上限爭議懶人包(最新進度)
就在今天8/31
咱們的政府直接公告自費醫材上限政策明天9/1上路
於是我建議各位 以後身體不要出事啊
然後各位醫生 原本用高級醫材能一下子解決的刀
變成傳統刀搞好幾小時可能也是常態了啊
#北小編喃喃自語
自費醫材.捲土重來了嗎?
不管你是一般民眾還是保險業務員,這個熱議超過2個月,活了又死、死而復生的政策,怎能不可了解下一步?
究竟,該怎麼因應變化中的自費醫療項目?
若要投保,分散「醫不起」風險,有哪些注意事項?
台灣《保險法》權威劉北元,在台灣最知名醫療雜誌《康健雜誌》的專欄,與您分享觀點:✍專欄【投保眉角:買了醫療險卻派不上用場?投保前必看4重點】
『台灣有全民健保,但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台灣每人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為4萬7千元,是20年前的2.53倍。而這並不含健保費。
從這些數字看來,相當程度可以解讀成為:台灣數十年薪水漲得不多,國人其他開銷省吃儉用,收入卻被醫療保健費用吃掉。
有健保,為何經常性的醫療保健支出反而變成20年前的2.5倍?
除了長壽因素,拜醫藥科技進步之賜,更好的藥物、儀器及材料問世,是將醫療費用推向新高的主因,而許多費用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這個時候,民眾只剩下兩條路走:
一是接受健保給付的醫材、藥物和手術,
二是用商業保險來補足缺口。
在面對科技的進步,許多舊醫療保單會出現盲區。但是,從這些盲區,我們可以找一個可行方案,妥適規劃未來5〜10年的醫療保險。
以下4件事,是避免因為時空改變,保單出現盲區,你該做的事:
1.一次性的高額保險給付不能少。
2.雙實支實付保單,至少一張可副本理賠。
3.優先選擇門診手術為承保範圍及不受比例限制給付的保單。
4.雜費項目給付,宜採概括式規定。
內文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1696
--------------------------------------------------------
🔥掌握台灣《保險法》權威劉北元,政策分析、時事觀點、法院判決見解,立即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LiuPeiYuan1129/
⚖️《劉北元99層法》官網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eiyuanliu/
📧冬季讀書會名額優先報名遞補表單:https://forms.gle/ex3PweaV24LvnskL7
📌《劉北元讀書會》學員回饋影片
https://youtu.be/8JL0jysdSrQ
#健保
#自費
#醫材
#費用極端值
#保險
#醫療風險
業務員於登錄後應於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50525TVBS 警報又響 傳銀行啟動新一波房貸管控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US4ulphIgho
記者:黃宇潔
攝影:王偉帆
打房政策下,已經讓豪宅市場成了重災區,但量縮價微幅下跌的狀況,似乎還不夠,現在傳出銀行端,將啟動新一波管控,清查豪宅授信案,也要同步取消房貸減碼優惠,這樣一來,交易狀況恐怕更冷清,再加上,專家認為,低利率的狀況有可能在下半年反轉向上,也直接衝擊購屋者信心,巴克萊證券甚至發布研究報告示警,認為未來18個月,房價預估還會向下修正5%-15%。
以下是新聞報導……↓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平均每一個禮拜大概會有2到3組的客人來看,但是也僅止於看。」
當看屋客變成觀光客,房仲業務也只能摸摸鼻子,大嘆業績難做。房仲業務員陳泰源:「就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豪宅稅、打房,然後對有錢人陸陸續續的查稅,然後貸款可能也只能貸一半,而且是銀行估價的一半,我有遇到一些認識的,他們現在都是兼差賺外快,然後其實都是在做租的案件,然後來度小月。」
這波打房首當其衝的就是豪宅市場,銀行限貸之餘更提高貸款利率,控管不手軟。房仲業契約部經理陳俊宏:「去年的利率到今年的利率大概調了不到一碼,大概半碼0.125%左右,以豪宅來說的話,它現在利率規定就是說,一定要超過2%,那只是說如果以去年來講,可能還會在2%左右,現在可能會到2.2%或2.3%。」
今年3月房市旺季不旺,結束慘淡第一季,沒想到第二季又傳出銀行端將啟動,新一波房貸授信管控,全面取消 整批新成屋的減碼優惠,還可能上調利率0.5到1碼讓冷清市況,繼續雪上加霜,台經院公布最新營建業氣候測驗點,從3月80.91點微幅上升到4月的82.87點,但即便如此依舊認為量縮之外,價格還會下跌。
台經院副研究員劉佩真:「我們預計今年整個台北市的交易量跌幅還是會達到一成以上,低利率已經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我們認為,未來只要利率開始有一點反轉向上,這個立即就會影響到購屋者他的信心還有他的購屋決策。」
利率隱藏反轉風險,巴克萊證券的研究報告更直接提出兩大警訊,台北市的豪宅物件,房屋稅調高後等於持有成本壓力增加,而新北市則點名新莊、林口、淡水供給量過大,在未來18個月房價面臨強大下修壓力估計再跌5%-15%,房市也進入冰河期。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都會問說實價登錄多少,然後就直接看到實價登錄,就直接喊個什麼7折8折的。」
房產集團研發中心經理黃舒衛:「最主要是投資型的產品,還有一些高單價、高總價的產品,現在量縮的情形比較嚴重,買盤縮手的情形也相對比較明顯,所以我們認為價格還是會緩慢的往下修正,6大都會區跟去年同期比,大概都有3%到5%的價格修正,我們預期在買氣回檔之後,應該還有約一成左右的最大修正。」
但就算房價下跌,在專家眼中還是有地雷產品,像是有公安疑慮的頂樓加蓋,或是精華路段的新成屋,在調高路段率和標準單價後,等於加重持有成本,另外豪宅農舍也因為暫發農民資格都潛藏風險,但能不能因此讓房價更趨近民意,一波又一波的政策,更顯得動見觀瞻。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81667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92483605

業務員於登錄後應於 在 何者為保險業務員應有之行為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業務員於登錄後應於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moselxyz也提到本人同意並願意遵守現行法律、本站使用者條款、本站各級規定、本板所有規範, 本人願意為本文內容 ... ... <看更多>
業務員於登錄後應於 在 何者為保險業務員應有之行為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業務員於登錄後應於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moselxyz也提到本人同意並願意遵守現行法律、本站使用者條款、本站各級規定、本板所有規範, 本人願意為本文內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