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平島視聽 總統召開海內外記者會 提出十點
為利國際社會瞭解「太平島是島嶼、而非岩礁」之事實,政府邀請中外媒體代表於今(23)日登島實地採訪。總統並於媒體採訪團返抵臺北後,於晚間七時許假松山空軍指揮部召開中外記者會,重申中華民國對太平島之主權立場。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大家去太平島參觀,來回坐了7個小時的飛機,相當辛苦。我們特別安排中外媒體訪問太平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眼見為憑」(To see is to believe.),希望透過各位共同見證「太平島是島嶼(island),不是岩礁(rock)」的事實。我們希望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本案仲裁庭與菲律賓當局及律師團都能清楚了解,太平島完全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對於「島嶼」的定義,太平島上各項條件足以「維持人類居住及其自身之經濟生活」,因此除12海里的領海外,我國就太平島有權提出200海里專屬經濟區與大陸礁層的主張。以下我要分成十點說明:
首先,太平島不論是過去或現在,都有人類居住與從事經濟活動的事實。19世紀時英國人在1879年皇家海軍檔案《中國海航行指南》(China Sea Directory)中也記錄我國漁民靠著在太平島撿拾海參與龜殼販賣維生。20世紀初日本人曾在島上開採磷礦,並設立水產罐頭工廠,現在島上還有日本公司留下來的紀念碑。我國1946年收復太平島時,便發現島上有中國式寺廟遺跡,自1956年政府派員駐守迄今已逾60年,充分證明太平島存有人類居住與從事經濟生活的具體事實。
其次,菲方說島上住的都是軍人,不是平民,所以不算有人類居住。這是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的曲解。因為該條規定島嶼必須能夠「維持人類居住」(sustain human habitation),只要有可居住的事實條件即可,至於居民的身分、職業、性別、年齡、種族均非所問。該條並沒有說軍人不算是「人類」。更何況現在我國駐守島上的主要不是軍人,而是海巡、醫護與科學研究人員,完全符合「人類居住與經濟生活」的定義。
第三,菲方批評島上部分物資是由外地運補而來,代表島上資源不能自給自足。這也是謬論。太平島面積有0.51平方公里(即51公頃),島上的天然植被、作物與畜產豐富,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但為了有更好生活品質,也避免過度耗用島上天然資源,維持外來運補有其優點。這和我們打造太平島作為「低碳島、生態島」的永續環保理念是一致的,絕不代表太平島沒有「維持人類居住及其經濟生活」的能力。
第四,太平島可以維持人居的關鍵之一,在於該島是南沙群島數百個島礁中,唯一擁有豐沛天然淡水的島,而且水質還非常良好。我們有地質學證據,說明太平島的生成歷史,證明太平島具有豐富、穩定且不受海水污染的地下水層。目前四口使用中的原生井,每日出水總量可達65公噸。水質最好的五號井井水,總溶解質(total dissolved solids)為418-427 mg/L,接近國際知名品牌礦泉水Evian的 330 mg/L。它每日出水量達3公噸,可供給1,500人一日飲用所需。五號井井水的鹽度低於1?,可立即飲用;其他三口井井水的鹽度介於1-3?,均遠低於海水鹽度的33-35?,可供烹飪、洗滌、清潔、與澆灌之用。水質研究指出,其鹽分應為地層形成時溶出,並非受到海水入侵。
第五,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太平島有天然淡水的記載。前述英國人1879年在《中國海航行指南》(The China Sea Directory)中,就提到太平島有中國漁民居住及淡水水井,指出「島上井水品質比其他地方都要好」;1937年日本前臺中州技師平塚均(Hitoshi Hiratsuka)在調查太平島報告中,提到「島上飲料水豐富,漁船給水或陸上種種用水,均不虞缺乏」;1946年我國海軍艦隊進駐南沙群島調查,在1947年勘查報告書中也記載「島上有淺水井數口,水質良好」;1994年我國學者陳一鳴的《南中國海及太平島海域水質調查》中指出,太平島的兩處淡水源「與一般河川或湖泊比起來,還屬水質較佳的水源」。
第六,菲方以1994年我國學者對太平島一篇植物學報告中的一句話,就認定太平島的水不適合人飲,但卻刻意忽略1994年同一次太平島調查中,學者陳一鳴針對太平島井水的專業水質檢驗。顯然菲方律師隱瞞真相,刻意誤導仲裁員。畢竟植物學家的報告是針對植物,水質專家的報告才是針對淡水,沒想到菲方卻拿植物學家的報告來否定水質專家的報告,顯然不是誠實的作法。
第七,太平島可以維持人居的關鍵之二在於,該島土壤是經過一千年左右自然化育而成的肥沃土壤。表土厚達20公分,有土壤團粒構造,富含有機物。島內緣的土壤深度20-40公分處為鳥糞石層,可提供足夠養分給原生植物生長,以及農作物生產使用。換言之,太平島上的土壤,絕非菲方律師所稱全是珊瑚礁風化而成,完全不能耕作的岩沙,當然更不是從外地特別運來的客土。
第八,正由於太平島天然水土條件良好,島上原生植物多達108種。高度達20公尺、樹圍達100公分(最大有907公分)、樹齡達100歲(最高有150歲)的大型熱帶喬木有147株之多,使太平島遠望像是一座海上森林公園。島上原生椰子、木瓜及芭蕉樹的果實產量豐富,長年四季都可採收食用。其中椰子年產量約1,500顆,木瓜與芭蕉的年收成,各約200到300公斤,光是這些野生作物及周圍海域生產的魚類,就足以維持島上人類的基本生存。
第九,駐島人員利用太平島肥沃水土,設立「開心農場」(Happy Farm),種植近20餘種蔬菜水果作物,一年四季共可生產絲瓜、地瓜、苦瓜、瓠瓜、冬瓜、西瓜、南瓜、玉米、秋葵、皇宮菜、芹菜、蘆筍、白菜、高麗菜、九層塔、地瓜葉、辣椒、蘿蔔等。並畜養雞(129隻)、羊(14隻)、與警衛犬(6隻)等動物。犬隻可在夜間警戒,雞、羊、雞蛋則可食用,足以供應島上生活所需。島上居民每天食用的許多食材,包括地瓜、雞、蛋、魚、羊、蔬菜、水果都來自當地。
第十,菲方批評太平島上沒有種稻米,所有米都是從臺灣運來,所以認為島上條件不足以長期支持人類生活,但這種說法非常荒謬。因為種不種稻米是一個選擇的問題,要種也不是不行,只是會耗費比較多的水與土。但就算不種米,難道不能選擇種地瓜?或種馬鈴薯?人難道不吃米就活不下去嗎?又或者說從臺灣運米來,就代表太平島不是島嗎?我舉兩個例子,香港的維多利亞島與新加坡都是以米食為主的島嶼,但都不生產稻米,稻米都是進口的,我們能說它們都不是島嶼嗎?
最後,各位媒體朋友今天都已親自登島見證,都可看出來太平島絕對是個足以維持人居與經濟生活的島嶼,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第2項規定享有200海里專屬經濟區與大陸礁層的權利。而菲方提出一些荒誕不經的理由,企圖讓國際仲裁法院的法官誤以為,「太平島上沒有水,沒有土,連一個人都養不活。一切物資都靠外地運補」,所以不能享有除領海以外的其他海洋權利,這些批評完全沒有事實根據。
我想菲方一再發表昧於事實的談話,或許是因為既沒有深入研究太平島的歷史與地理,更從來沒有親自登島參觀過。我現在就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透過國內外主要媒體,正式邀請菲律賓政府派代表或律師過來太平島參觀,我們也歡迎本案仲裁庭的五位仲裁員前來,親自登上太平島進行「實地訪問」(site visits),讓他們親眼看看太平島是不是一個有淡水、可生產農作物、可飼養雞羊、可維持人類居住與經濟生活的島嶼?
各位先生女士,我要再次強調,中華民國經營太平島,是要打造成一個「和平救難島、生態島、低碳島」。一切作為均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規範,不但不會造成區域緊張,也不涉及美國所呼籲的「三停原則」(three halts)(停止填海造陸、停止大修土木、停止軍事化)。因為我們本無任何軍事目的,早在民國89年(2000年)即以派海巡人員取代陸戰隊,也未填海造陸,除原有設施更新外,也沒有新增設施。所以中華民國的「太平島經驗」,反而可說是南海經營的一個最佳範例,值得國際媒體的關注。
此外,還有一項重要報告,就是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南海小組最新完成一份就太平島法律地位對常設仲裁法庭所提出的「法庭之友」(Amicus Curiae)意見書─非當事人因利害攸關乃針對相關仲裁或訴訟所提出的法律意見書─針對菲律賓挑戰太平島法律地位的各項謬論,逐一詳實舉證並清楚駁正。目前這份文件已經寄送給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將會有助於五位仲裁員對太平島的正確認識,以避免作出違背國際法並傷害我國權益的仲裁結果。這份文件可以在該會網站上取得。
隨後,媒體就總統對南海仲裁案之看法、南海主權爭議,以及太平島之重要性等議題提問,總統並逐一答覆。
包括外交部次長令狐榮達、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以及專家學者陳純一、王冠雄與湯熙勇等人均陪同總統出席該記者會。
中華民國105年03月23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蓮是蓮科蓮屬多年生草本出水植物,又稱荷花、蓮花、荷,古稱芙蓉、菡萏、芙蕖。荷花原產於中國,在水中生活,通常被種植於池塘之中。花一般盛開於夏季,荷花也因而成為夏日之風物。荷花的根莖種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而荷葉挺出水面。故說蓮花是出淤泥而不染。在伸出水面幾厘米的花莖上長著花朵單朵,少數花莖上長著...
植物學家60% 在 凌宗湧 Alfie Lin 花藝生活美學 Facebook 八卦
台灣檜木
再訪拉拉山森林遊樂區
檜木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物種, 已有3000萬年歷史,
全球有七個品種, 美加佔三個 ,日本二個, 台灣二個,
植物學家推測檜木原生地應是在美洲大陸, 後來其種子隨著洋流漂流到日本與台灣,檜木的種子僅有0.1公分大小,0.75公克重,卻能長到60公尺以上的巨大身軀,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台灣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原始檜木林,達2萬公頃,做為建材品質為世界之冠
台灣扁柏-樹幹直挺 樹皮粗而厚(厚殼) 樹冠枝條多下垂,被視為日本扁柏變種的台灣扁柏,沿用日本扁柏的名稱「ヒノキ(檜,Hinoki)」。日本人稱檜木中的扁柏為「ヒノキ(HINOKI)」,有「火之樹」或「日之樹」之意,「火之樹」意味檜木材富含樹脂,易於鑽木生火。「日之樹」則是有「環繞日の御門(皇宮)的樹」之意思,即建造宮殿的高級木材。
紅檜- 樹幹會分叉 樹皮平滑而薄(薄皮) 樹冠枝條多上揚。台灣特有種的紅檜,樹皮和木材都帶紅色,日人稱之為「ベニヒ(Benihi)」;「ベニ(Beni)」即「紅色」,ヒ(HI)是「檜」的意思。
拉拉山所處地巴陵 ,原意就是指巨木之意,
拉拉山 自然保護區」位於海拔約1500公尺的上巴陵地區,是東南亞最大的檜木巨木群,1973年文化大學周彥輝教授在此地發現紅檜巨木森林,因而聲名大噪。
現在拉拉山森林遊樂區 免費開放供遊客自由參觀,
山上開放的神木共有21顆, 除了往 5號神木的木階梯封閉外, 其餘都可看到,
我前後去了四趟 ,沒有一次走完 ,要逛完一圈並拍照 最少要花三四個小時,
往拉拉山的路就是台七線 過了巴陵橋 上巴陵派出所後 指標往右小路, 可到恩愛農場, 俠雲山莊 住宿區, 往左就是往神木區,
從19號神木往左下走 , 就是著名的巴福越嶺古道, 全長17公里,
植物學家60%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八卦
中國大規模造林實驗顯示,混合林可吸收較多二氧化碳。研究顯示混合林吸收碳的能力是純林的兩倍以上 !! (10/21/2018 明日科學)
由多國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中國江西省新崗山鎮進行一項研究,這是第一個實際種植大規模人造林,來驗證樹種多樣性與溫室氣體吸收量的實驗。結果發現,多樹種組合的混合林可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是單一樹種純林的兩倍以上,此項發現將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
植物的葉子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將其轉化為有機碳化合物。當森林儲存更多的碳,便有助於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
研究人員想了解樹木對於二氧化碳的吸收情況,便於 2009 年在江西省佔地 53 公頃的山坡上種植了超過 15 萬棵樹,其中包含 16 種樹種。來自中國、瑞士和德國的 60 多位科學家參與了該研究,並根據實地觀察結果驗證假設。研究結果顯示,八年多來在這個樹種多樣的實驗林中,平均每公頃吸收 32 噸碳。相較之下,單一樹種森林平均每公頃僅吸收 12 噸碳。
研究團隊砍伐約 100 棵樹,並分析其體積與含碳量的關係來評估森林的碳吸收能力,他們發現大約 47% 的樹幹和樹枝都儲存了碳。測量樹木的高度和直徑,他們便可以計算出樹木捕獲的碳量──也就是樹木從大氣中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
該研究指出,將全球現有森林中的樹種數量增加 10%,相當於一年花費 200 億美元(約 6170 億台幣或 1567 億港幣)進行減碳。
研究人員見解
研究人員中國科學院植物學家馬克平博士表示:「若僅觀察天然林,不可能得到這樣的結論。更高的生物多樣性是提高碳吸收量的原因。自行種植 15 萬棵樹,讓我們可以控制條件,並證明擁有大量樹種的森林會比單一樹種有更高的碳吸收量。」
馬博士也表示,這項結果強調了增加人造林多樣性的必要性。因為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全球有許多計劃和實行中的大型造林計劃,僅是在中國, 2010 至 2015 年期間每年就種植了 150 萬公頃的新森林,不過中國主要是種植能快速生長的單一樹種。
研究人員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的生物學教授伯恩哈德·施密德博士(Bernhard Schmid)表示:「這些發現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經濟意義。這項研究表明,森林對抗氣候變遷的能力並不完全相同,單樹種純林的能力甚至達不到理想生態系統的一半。全球暖化的全面緩解只能透過混合林來實現。此外,物種豐富的森林也有助於保護受威脅的生物多樣性。這些森林也不易受到疾病和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而這些事件正由於氣候變化變得越來越頻繁。」
參考資料:
Shen, A. (2018, October 04). Forest study in China finds mix of trees can absorb twice as much carbon. Retrieved October 10, 2018.
Morin, X., Fahse, L., Scherer-Lorenzen, M., & Bugmann, H. (2011). Tree species richness promotes productivity in temperate forests through strong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species. Ecology Letters,14(12), 1211-1219. doi:10.1111/j.1461-0248.2011.01691.x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omorrowsci.com/environme…/中國-人造林-研究-混合林-吸收-較多-溫室氣體/
♡
植物學家60%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蓮是蓮科蓮屬多年生草本出水植物,又稱荷花、蓮花、荷,古稱芙蓉、菡萏、芙蕖。荷花原產於中國,在水中生活,通常被種植於池塘之中。花一般盛開於夏季,荷花也因而成為夏日之風物。荷花的根莖種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而荷葉挺出水面。故說蓮花是出淤泥而不染。在伸出水面幾厘米的花莖上長著花朵單朵,少數花莖上長著雙朵或更多。荷花一般長到150厘米高,橫向擴展到3米。荷葉最大可達直徑60厘米。引人人注目的蓮花最大直徑可達20厘米。睡蓮和蓮二者的外觀雖然相似,但親緣關係甚遠,兩者可從其葉子的生長位置和葉子的形狀區分開來。 睡蓮不是蓮花的一個亞種,很多人因為誤讀,而把睡蓮叫做荷花,兩者不是同一種植物。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單獨分出一個蓮科,根據其外觀放入睡蓮目,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認為本科應放入山龍眼目。「蓮花效應」是指蓮葉表面具有超疏水性以及自潔的特性。在東方文化裡,蓮花是純淨的象徵。雖然,蓮花喜歡生長在泥濘的溼地,但其葉子和花仍保持乾淨,這就是自潔的效果。植物學家研究蓮葉表面發現它們有一個自然潔淨的機制。蓮葉的微觀結構和表面化學意味著不會被水弄濕;水滴在葉片表面就如水銀一般,並且可以帶走污泥、小昆蟲及污染物。而且,水滴在芋頭葉子亦有相似的現象。蓮藕為多年生宿根大型水生草本植物。按其產品器官利用價值可分為藕蓮、子蓮、花蓮。藕蓮以膨大的地下根狀莖供食用,通常稱為藕。按對水層深淺的適應性可分為淺水藕和深水藕兩種。子蓮以其所結的種子供食用,通常稱為蓮子。花蓮以其絢麗的花姿、花色供觀賞。蓮藕適於低洼地、水塘、湖盪栽培,要求在炎熱多雨的季節生長。

植物學家60%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犯罪心理學 #criminalminds #FBItest
FBI測試點擊這裡:https://www.jobtestprep.com/search?r=%20Free%20FBI%20Diagnostic%20Test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是在心裡學裡面
其中一門專門研究犯罪事件和相關人物的行為和心理,
研究的對象其實並不是犯罪人本身而已,
同時也包括職司逮捕,偵查,審批行刑的各種司法人員,
也包括證人和被害人。犯罪心理學家也叫鑑定人,
在英國和美國也叫專家證人,也叫做Expert Witness,
以幫助法官和陪審團了解被告的心理,還有證人證詞的可信度。
最早出版有關犯罪心理學的書籍是在1847年,
由奧地利籍的心理學家,漢斯。格羅斯,(Hans Gross)
出版了一本叫【犯罪調查】的心理學書,
他是第一名用科學的方法來查案的偵探,
書裡面就包括有醫學,彈道學,病理學,血清學,
人體測量學的方法來協助案件的調查,
也談到了礦物學,生態學,植物學家如何協助偵破案件。
而他的另外一本書:【犯罪心理學,法官,法律執業者與學生手冊】,
更被翻譯成8國語言,他也在書中寫了一個新詞:
刑事調查學(Criminalistics),
他也創辦了第一本偵探雜誌,也建立了第一個犯罪博物館.
另外一本也是蠻出名的書,在1876年
由意大利心理學之父龍勃羅梭寫的【犯罪人論】,
他就研究了3000多名罪犯罪者的頭骨,
也研究了1279位罪犯的人體測量和他們的相貌分析。
他認為,有這麼的一種人天生就是犯罪者,
與正常人有點不一樣的特徵和相貌。
他也以解剖學分析為基礎,通過70多種犯罪遺傳的特徵。
而那個得出來的結果,就是天生罪犯是頭骨突出,眉骨隆起,
他認為,這些犯罪者其實是擁有祖前原始人的特質遺傳,
這些對他來說就是犯罪的基因。
但是現代的心理學家對他的理論嗤之以鼻,
因為事實證明在很多以後的犯罪者都沒有這種特徵的。
另外一名要是要說的,雖然他並不是心理學家
其實你和我都懂他是誰的,
但是影響犯罪心理學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人,
他就是柯南道爾,也就是寫福爾摩斯的作家,
他本身其實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共濟會的會員,
但是在1911年他就退會了。
他生平寫的60篇關於福爾摩斯的故事,
雖然他寫的都是虛構人物,裡面有一個案件是真實的,
就是轟動一時的傑克開膛手。
而柯南的作品也影響了很多警察,偵探還有心理學家,
其中就包括法國的法醫學家,埃德蒙。羅卡和美國的奧古斯都。霍爾曼
先說羅卡,羅卡本身是一名法醫,
他創立了第一間犯罪實驗室,也推出了一個理論叫:
【羅卡交換定律】,
理論是:“凡兩件物體接觸,必會產生轉移的現象,
用在案件裡面,
也就是兇手一定會在現場留下一些東西和帶走一些東西,
也就是說現場一定會留下微量的跡證。
而奧古斯都。霍爾曼本身原本是一名郵差,
但是他過後考了警察,並且成為了伯克利警局的局長,
也在1932年成立了偵探實驗室,也就是造就了以後的刑事調查實驗室,
好像我們看到的CSI的實驗室是一樣的。
而什麼叫做罪犯側寫,Offender Profiling?
它是一種調查的方式,讓調查人員或者是警察,用在未知的罪犯身上,
罪犯側寫大概分為四種,
1. 地緣剖繪,分析犯罪時間和案發地點的模式,
來找到犯人出沒的地方
2. 調查心理學:借鏡分析心理學理論,
借由審訊現行犯的犯案行為與作案風格,來判定犯案者的特徵
3. 類型學,就是分析案發現場的特徵,
接著根據各種典型特有的特徵來歸類兇手
4. 臨床心理學,利用精神病病學和臨床心理學,
來判斷兇手是否患有精神病或者是心理失常。
而罪犯側寫的程序也分為五個階段:
1. 分析兇手本質的行為,並比對從前曾犯下類似案件的罪犯。
2. 深度分析犯案現場
3. 分析受害者的出身背景與作息活動,
尋找可能的犯案動機以及兇手與被害者的關聯。
4. 分析誘發犯人犯下該起罪案的可能因素。
5. 根據觀察到的特征建構疑犯的側寫,可對照過去的案件。
其實這個方法在中世紀的時候已經有法官或者執法人員
開始用這種方法來尋找罪犯,但是它並沒有成為一種學科,
而在1880年由於是倫敦的傑克開膛手事件,
外科手術醫生,湯姆斯。邦德以法醫的身份
參與了瑪麗,凱麗案件的調查,
瑪麗,凱麗也就是開膛手案件最後一名受害者,
他分析了所有相關的案件和兇手的作案手法和行為特徵,
得出來的結果是:
1. 兇手是一個人作案,獨行俠,沒有固定的職業
2. 冷靜和大膽,身體高大並且處於中年,衣著整潔
3. 情緒不穩定,患有性慾亢奮的性異常症狀。
4. 沒有解剖學的知識,所以兇手不是醫生和屠夫。
5. 受害者全部都是妓女,兇手對於妓女有特別的憎恨和厭惡
6. 受害者的肚子被剖開,內臟被挖出,臉和陰道都被搗爛。
但是由於當時並沒有DNA的科技,因此這個也成為史上的懸案之一。
不過網上謠傳他們把英國作家羅素。愛德華
當年買下的證物,凱瑟琳。艾道斯的披肩,
他們就拿這個披肩去化驗,上面除了找到受害者凱瑟琳的DNA之外
還有另外一個人的DNA,他叫艾倫。柯敏斯基,
但是由於證物上的DNA因為太久了,所以不能做證物,
因為它存在著DNA可能會變異的可能性,所以不可以用這個來斷定兇手。
而最早這種罪犯側寫成為一個專門的調查方式,
是詹姆斯。布魯休斯開始的,
在1940年紐約的愛迪生大廈發生了炸彈事件,
兇手留下簽名F.P,由於當時的炸彈並沒有爆炸,也沒有人受傷
因此愛迪生公司的人也沒有深入調查,但是在10年後的聖誕節,
也就是1960年,這個F.P炸彈客在公共場所放了12枚炸彈,
引爆了6枚,但是也是沒有人受傷,
而在1955年也放置了52顆炸彈,引爆了40顆,
造成一個人死亡和多人受傷,政府就開始對這個事件特別的關心
就著重了調查這個案件
但是憎恨愛迪生公司的人非常的多,兇手在案發現場留下的證物也很少,
因此警方就邀請了詹姆斯來幫忙,詹姆斯就對於兇手做了罪犯側寫:
他的結論是:
1. 作案者是男性,因為一直以來的炸彈客都是男性,沒有例外
2. 年齡介於50歲以上,擁有偏執心理(偏執狂)
偏執狂很愛保護自己,所以他犯罪的時侯,
往往就是以 ‘自衛’來做出發點
3. 他受過良好的中學教育,從他的字體可以看得出來
4. 他有中等的身材,擁有運動型的體魄,因為85%的偏執狂都是運動體型的
5. 他非常遵守時間,做事井井有條。
6. 他不是純正的美國人,因為在他的信件裡面,
有某些專有的特別名詞寫法。
7. 他受過心理創傷,他和愛迪生公司人的糾紛
不可能成為他在公共場所放置炸彈的原因。
8. 他有戀母情結,獨身,沒有女朋友,
可能小時候常常反抗父親,滋生他反抗權威的情緒。
失去母愛的傷痛還沒有癒合,所以可能是和女親屬住在一起。
9. 他是斯拉夫後裔,因為斯拉夫的恐怖分子裡面,
大部分都是喜歡用炸彈
10. 他可能住在布里奇波特,這是根據他匿名寄出的恐嚇來推斷出的地理推測。
11. 他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因為他一直在信中說自己是病人,
持續16年的恐嚇信當中,如果是癌症,就不會活那麼久,
如果是其他疾病,也應該痊癒了,所以最有可能性是心血管疾病。
最後警方根據詹姆斯的側寫,很快就破案了,
兇手喬治。默特斯基,他的特徵和罪犯側寫
幾乎是百分百吻合,所以過後的專業罪犯側寫師的職業就誕生了。
除了這個案件,詹姆斯博士也幫助很多的案件破案,
其中就包括波士頓絞殺魔。
在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OSS戰略情報局
也就是中央情報局CIA的前身,局長威廉。約瑟。唐納文,
請波士頓的心理學家瓦特。查爾斯。蘭格博士
為阿道夫。希特勒做一個罪犯側寫,
他們要揣測希特勒在輸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可能會做出的行為,
側寫中描述希特勒對自己外表非常的一絲不苟,
過分保守的嚴謹態度,他身體健康但是卻害怕細菌。
擁有躁鬱症,有戀母情結和還有被虐症,
同時他也患有妄想症,所以在這種心理建設下,
如果戰敗,他一定會選擇自殺。
而這些資料也交給了OSS戰略情報局
不過這些資料在戰後就銷毀了,
而蘭格博士就在1970年推出了一本叫【希特勒的心理】。
而過後罪犯側寫這一個職業
就在約翰。愛德華。道格拉斯的發展下,
成為以後FBI調查組的行為科學科,
道格拉斯是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對於抓美國的連環殺人兇手居功至偉。
也有現代福爾摩斯的稱號。
他也是第一位專職的FBI側寫探員。在他的生涯裡面,
曾經去過監獄裡面訪問非常多的連環殺手
還有一些史上最出名的罪犯,
包括大衛。理查。伯克維茨(山姆之子連環兇殺案兇手),
泰德班迪(連環姦殺案兇手)被譽為最英俊的殺手之一
過後他就用這些資料出版了幾本書,第一本書
【性殺案的模式還有動機】
還有另外一本叫【犯罪分類手冊】CCM(criminal classification manual )
而美劇【犯罪心理】就是根據他其中的一本書
【Mind Hunter】來創作的。
罪犯側寫並不像心理學一樣,用理論的方式為基礎,
而是根據現場的罪證,包括現場的一些資料,
一些作案手法還有臨床心理學
來推測兇手的特定行為和特徵,用這種方式去協助破案
加上鑑證科,法醫,彈道,化學檢驗等等不同的方法,
務必要將兇手繩之以法。
那人為什麼會犯罪呢?好像在宗教裡面講的,
人的本身是有原罪的基因,而每個人由於是有思想還有情緒,
我們都會有可能犯罪,如果一個小孩子你不理他,
不教導他,他是一定會變壞!
但是並沒有什麼天生的罪犯和殺人狂,而是某種原因
觸發到他的犯罪慾望,經而做出不是人類可以做出的惡行,
動物之間是沒有犯罪的,
它們不會為了炫耀而殺死了其他的動物,把它的皮披在身上,
不會因為好玩而虐待其他動物,餓了就要吃,
這只是他們的基本慾望而已。
但是反觀人類,由於是擁有思考的腦袋,
他們可以害人,殺人,虐待甚至屠殺!
這些不就是人類基因裡面的原罪嗎?
你我都有可能犯罪,但是我們也可以選擇做好人
修身養性,做好事,說好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慾望,遠離罪惡。
最後,讓我們做一個FBI的測試,
看看你們是否有資格進入做FBI的特工,
點擊在說明文下方的連接去測試一下吧!
這只是一個免費的版本,如果你要正式考試,需要給79美金,
不過你們去玩玩也是不錯的!因為這個測試的確是很難!
測試後留言告訴我你的成績吧!
那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
覺得自己學到東西,就記得點贊,分享還有訂閱吧!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