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文宣在過去20年,翻來覆去就係一個point:「點解港台收政府錢可以唔幫政府」,而無論點解釋內裏基本概念,唔願意明就永遠選擇性shut down。陳耀華師兄曾任港台中文台台長,一直研究世界各地公共廣播,這篇長文可以完全掃盲:
//從《每日秀》到《頭條新聞》
【明報文章】港台《頭條新聞》再成為議論焦點,針鋒相對。有此現象並不意外,自從創立以來,時有所見,社會紛爭浮現,反映於節目之內,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意見紛紜,在言論自由的香港而言,實屬常態。那麼,《頭條新聞》又是什麼節目呢?
《頭條新聞》創立初期,我曾經出任主持,及後轉職其他節目,有點依依不捨,緬懷起來,不自覺地尋根究源,蒐羅外國經驗,閱覽有關著作,其後YouTube登場,更可隨時重溫節目,才發現時事譏諷節目的形式源遠流長,林林總總,多如天上繁星,除了在英語國家流行之外,歐亞非拉地區以至於中東世界,俯拾皆是,而且互相參照借用,各取所需,形成環球節目文化的交流現象,更有學術專著詳加分析,冠名稱之為「全球流動/地區文化」(global flows / local culture)。
在眾多國家的節目之中,《每日秀》(The Daily Show)最為注目,原因有二:其一為廣受歡迎,環球版本在80多個國家播放,名聞遐邇;其二為主持人喬恩.史都華(Jon Stewart)的表情鬼馬,擠眉弄眼,尤其蠱惑的微笑,忍俊不禁,抵死之極。
節目開始時首先播出開場曲,風格與一般新聞節目選用的音樂無異,雄渾的聲音在幕後宣布:「位於紐約,來自喜劇總部的世界新聞中心,這是由喬恩.史都華主持的《每日秀》!」暗示嚴肅的新聞節目即將開始。攝影機隨即游走,直趨而下,節奏明快的搖滾音樂同時響起,觀眾歡呼鼓掌,鏡頭定格於主播之前,新聞節目搖身變為娛樂節目。
現場布景如同新聞直播室,有個巨大熒幕,播放不同的新聞片段,主播穿插其中,以輕鬆幽默的語調介紹新聞內容。例如:當年的州長布殊抗拒美國充當國際警察,今日的總統布殊卻力主推倒薩達姆政權,他們剪輯過往的新聞片段,以蒙太奇的方式對照新舊,借用昨日的言論攻擊今日的立場,令觀眾莞爾而笑。
昨日布殊:「如果我們到處揚言,這是我們行事的方式,你要跟從,便會變成醜陋的美國人。」
今日布殊:「我們要為伊拉克人的利益而改變其政體。」
昨日布殊:「我不同意軍隊是用來扶植政權。」
今日布殊:「我們會將暴政推倒,協助你們建立一個繁榮及自由的新伊拉克。」
目的為娛人 強調非新聞節目
------------
《每日秀》始創於1996年,目的只為娛人而設,強調不是新聞節目:所有記者不是記者,所有事實未經核實,所有意見未曾深思熟慮。主持人以諷刺的手法介紹當日的新聞大事,然後是專題「假報道」,最後是訪問環節,糅合喜劇、晚間娛樂、新聞及時事評論,不停令人捧腹大笑。
出席《每日秀》的名人政要大不乏人,美國總統及英國首相不在話下,遠至墨西哥、玻利維亞、巴基斯坦、約旦、利比利亞、馬爾代夫的國家元首也曾是在座嘉賓,印象最深刻倒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一個16歲小孩竟然反過來逗得一個50歲的大個子樂滋滋,實為《每日秀》最精彩的訪問,鄭重推薦到YouTube重溫。
喬恩.史都華由1999年起擔任《每日秀》主持,剛巧碰上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他們派出「假記者」報道民主共和兩黨的全國大會,目的是發掘諷刺笑料。出乎意料,他們竟獲發記者證,名正言順以記者身分進入會場採訪,製作機構大感愕然,喜劇中心(Comedy Central)副總裁Bill Hilary說:「雖然我們是喜劇表演,但人們以嚴肅的態度看待,令《每日秀》在社會評論界佔有一席位置。」
創立「新形式議政節目」
-----------
自1990年代開始,美國電視節目收視下降,晚間新聞報道尤甚,代之而起的是「清談式」及「雜誌式」節目,內容更貼近日常生活,不少以嘲諷的方式針砭時弊,由喬恩.史都華主持的《每日秀》迅速冒起,成為同類節目的表表者,聲名所至,喬恩.史都華更於2006年出任奧斯卡金像獎司儀,名揚海外。
《每日秀》號稱為「假新聞」節目,目的只是引人發笑,美國學者(Jeffrey Jones)卻在專著中指出:《每日秀》「並非單純製造廉價的笑料及利用單薄的幽默提供慰藉」,而是糅合喜劇表演、晚間娛樂、新聞時事三大要素,創立「新形式的議政節目」,為普羅觀眾提供誘因,讓家人、朋友,以至是陌生人,就廣泛的政治、社會及文化議題交流。這些話題有別於政治精英所關心的事項,而是將大眾的所思所感放置於公共空間,刺激平民百姓積極參與政治討論,提供另類平台,讓他們的信念、意識形態及經驗知識有機會向公眾呈現。
這是《每日秀》的冒起軌迹,《頭條新聞》又是如何呢?
由是觀之,《頭條新聞》不外是全球趨勢的特例,縱然形式不盡相同,節目旨趣並無兩樣。借用西方的概念,《頭條新聞》屬於政治譏諷類別(political satire),見諸電視則稱為譏諷式電視節目(Satire TV),我較喜歡傳媒學者Jeffery Jones的用語,統稱為娛樂政事節目(entertaining politics),將政事融入娛樂,用娛樂包裝政事,兩者或許不同,然而殊途同歸,透過娛樂大眾,達至反映社會脈搏的效果。
讓笑者釋懷 達紓緩憂憤之效
-------------
《頭條新聞》始創於1989年,正值北京風起雲湧,震驚中外。遠在香江,不免深受觸動,悲憤交纏,民怨沸騰,大小示威遊行幾乎無日無之,放聲指控者幾近力竭聲嘶;然而《頭條新聞》選擇輕鬆活潑的手法,借古諷今,指桑說槐,不外博取一笑,讓笑者釋懷,縱然眼前絕望,並非絕無希望,達至紓緩社會憂憤的效果。
《頭條新聞》屬於時事諷刺節目,也可歸入戲劇類別,由來已久,並非新生事物,商台的《十八樓C座》、港台的《米高馮的故事》及無綫的《雙星報喜》等等,皆以社會新聞為題材,針砭時弊。
至於國際上的「譏諷熱潮」(satire boom),更是始於1960年代初期的英國,一群才情兼具的牛津劍橋畢業生組成諷刺四人組,演出時事諷刺劇Beyond the Fringe(《邊緣以外》),在大英帝國沒落的年頭以新穎的風格譏諷流弊,「觸發一場幽默的革命」。這股譏諷的潮流隨即注入公共電視節目,BBC英國廣播公司乘勢推出時事譏諷經典That Was the Week That Was(《本周就是這樣的一周》),大受歡迎,其他公共廣播機構包括CBC加拿大廣播公司及ABC澳洲廣播公司相繼製作同類型節目,以其超然於政治及商業壓力的優勢,不斷創新品種,讓佳品普及,讓普及的節目提升為佳品(made the good popular and the popular good)。香港電台承擔香港公共廣播的責任,自然不應放棄任何開拓觀眾視野的珍貴機會。
一笑泯恩仇 臻至最高境界
------------
《頭條新聞》推出至今已經超過30年,經歷香港歷史的不同階段,憂患與共,悲喜同聲,與香港市民同呼同吸,成為香港人的集體記憶,落實約章內「激發創意,豐富香港人多元的文化生活」的公共目的。
猶記當年與製作人員閒談,說到衡量節目優劣的標準,皆異口同聲認為幽默感至為重要,若能一笑泯恩仇,更是臻至最高境界,不少世上紛爭,盡在笑談之中消解,何况是涉及日常生活的社會政策,更是不無妥協餘地。最重要是製作人必須洞察民情,緊扣時代脈搏,《節目製作人員守則》更強調要不落俗套,否則觸不到癢處,己笑人不笑,貽笑大方。節目播出時還必須要一望而知是諷刺,萬萬不能與新聞節目混淆,無怪乎不少外地同類型節目皆以「不真實」自居,BBC製作的Not the Nine O'clock News(《不是晚上九時新聞報告》)便是其中一例,或許,自稱為假新聞節目也是幽默的一部分吧!那麼,何謂幽默呢?當然沒有通則。以下為《頭條新聞》在六四清場之後播出的片段,只憑記憶重述大意,並不準確,或有偏頗,旨在反映節目風格:
甲問:「我哋唔夠橡膠子彈咩,點解唔用嚟驅散學生呢?」
乙答:「唔知喎,或者啲橡膠用咗嚟做橡皮圖章啩!」
這是事實嗎?無人知曉,可能永遠無法知悉真相,而《頭條新聞》也就是這樣記錄時代的慨嘆,它是香港人的記憶,也是環球文化的產品。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作者簡介:香港電台前節目製作人員,曾主持《頭條新聞》、《議事論事》、《五錂鏡》等節目。
植化素名稱由來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八卦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水果之后,Rainier櫻桃】
現在是7月上旬,有甚麼大事呢?
除了在鬼島有個最該被監察的人要當監察院長,還有推動綠能風電所以即將重啟中火2號機等狗屁倒灶的事情以外,㊣真正重要的大事,就是正牌的水果之后要到產出高峰了。
雖然榴槤有果王之稱,山竹有果后之譽,但根據銷售市況,全球仕女們普遍最喜愛與追捧之水果,當屬色香味於一身的Rainier櫻桃(白櫻桃、繽紛櫻桃)。
該種櫻桃會稱白櫻桃,是因為色調比傳統大紅、大紫的櫻桃色淡,叫繽紛的原因,是因為果皮通常紅橘黃如雲彩般散布。甜度20-25,比一般櫻桃高,又帶有獨特蜂蜜香氣,果肉脆嫩多汁,再加上櫻桃本身營養價值高(不分品種)含鐵量居水果之冠,又多維他命A、B、C、類胡蘿蔔素, 花青素、槲皮素、鞣花酸 #抗癌又抗老化還能美容,於是乎贏得愛美仕女們的熱愛。
(傳統櫻桃營養價值高,但不是人人愛,有人會嫌澀或酸,有些品種太硬,所以常改作糖漬櫻桃。但白櫻桃可幾乎所有女士都喜愛,一天10-20顆都不是問題。)
但這種櫻桃為何沒取代多數櫻桃呢?
★★★Rainier櫻桃的由來★★★
Rainier櫻桃是1952年由華盛頓州立大學頂尖農學教授哈洛德·福格爾(Harold Fogle)培育,由Bing和Van兩種櫻桃品種雜交而成。但名稱來自該櫻桃最早成功量產地:北美華盛頓州瑞尼爾(Rainier)火山山下的山谷。#Rainier櫻桃對氣候與土壤十分敏感,導致種植無法普遍。
該種櫻桃需要陽光、又要多雨、濕潤,冬季要嚴寒,但土壤要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讓土壤不會太濕,所以瑞尼爾(Rainier)火山山下的山谷才合適種植,但也因此一直無法廣泛拓展。
這種櫻桃其實不太需要擔心蟲害與農藥汙染,因為鳥也很愛Rainier櫻桃,每年大約都有1/3的Rainier櫻桃被鳥類吃掉,但也因為大量的鳥,各種蟲害很難發展。
因為產地有限,採收期又短(部分奧勒岡產地6月上旬可收成,但多數華盛頓州瑞尼爾(Rainier)火山附近山谷則在7月上旬到中旬為採收高峰)產地批發價一磅就3~8美元。收成後立刻空運到各地市場。
亞洲市面價,約當半斤150~300元都有(視當年收成情形而定)。實屬把妹、討好太座、疼愛女兒之難得逸品。北半球中,日本也有嘗試種植,但價格高昂,口感也仍有差。
每年春節前,南半球替代品也上市中,因為上世紀80年代後,在紐西蘭與智利的西風吹拂區,30年間陸續有找到氣候類似、土壤尚可的合適種植區,所以南半球Rainier櫻桃的種植與採收量持續緩慢上升。但時至今日,Rainier櫻桃仍只占全球櫻桃產量的5%。
#感恩國民黨執政時代完成與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讓我們可以用較親民的價格買到新年白櫻桃。#民進黨為何一個都沒談成?
=====
有人會疑惑畢竟是濃濃政治味的澄清唬與超級政治兼軍事味的澄清唬爆米花教室怎麼會介紹起白櫻桃?
絕對不是因為福編靠白櫻桃維繫婚姻(啥?)或靠白櫻桃讓女兒不討厭爸爸(疑?),而是因為,有些人覺得和對岸挑釁沒甚麼,但如果有一天局勢惡化,我們向美國買的,就不會是一櫃櫃貨真價值的白櫻桃,而是一箱箱任人喊價的美國軍火。同樣地,大陸都市新興商人與白領,也不會是買一車車的白櫻桃,而是在徵調與號召下,變一批批的長程火箭與巡航導彈。
#珍惜和平與美好
#和平沒有輸家
#戰爭沒有贏家
其實今天是讀幼稚園的福子講到他同學有人說「戰爭沒關係,他才不怕」,剛好福子又在看「螢火蟲之墓」電影,福嫂與福女又正在旁邊大啖Rainier櫻桃,福編有感而發。
#Costco六七月間也有不定時銷售Rainier櫻桃且價格童叟無欺
#果菜批發市場挖挖寶也可找到不錯的店家
#Rainier櫻桃正當時令
植化素名稱由來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八卦
【殖民地官員談香港島名稱由來】港英殖民地時期,不少來自英國的官員都鍾情於中國文化、亦對香港歷史深感興趣,其中包括彭德(Kenneth Myer Arthur Barnett,1911-1987),他先後擔任助理輔政司、社會福利署長、市政局主席、新界民政署長、及戶口統計處長等職務。
彭德是漢學家,亦是業餘香港掌故專家。根據一九六一年七月六日《華僑日報》報道,他於此前一天出席香港電台節目談了香港名稱的由來,重點包括:
1、香港一名本是指今天位於壽臣山的香港村(香港圍)
2、香港島原名是裙帶路
3、裙帶路一名與「阿群帶路」傳說無關
當年講稿全文如下(有些地方似是英文硬譯,文法和語意不太通順,文字亦有誤植,如有這些情況,筆者會加括號註明,敬希垂注)。在此僅為史料援引,學界對香港島名稱由來,其實仍有不同觀點。
原題:彭德演講—舊香港,香港正名應叫作裙帶路(華僑日報)
你是否曾為「香港」這個名字覺得混淆不淸,因它有時是指整個殖民地,有時是指香港這個海島,有時只限於這海島北岸而言。
這是不必的,因為這海島已有一個很完整名字。
香港(從前一個有城牆的村),這村是附屬於葡萄牙人的,這名詞之發音即使荷蘭人或英國人亦會說得很正確,這「香港圍」的村落位於現在郊外花園深水灣壽臣山之北,這新深水灣道有一部份,是從黃泥涌山谷舊路到這舊村,這是已故周壽臣爵士出生的地方。
現在那城牆已消失‧但有些鄕村屋宇仍留在這原舊地方。
根據漁民的講述,香港海島正當的名稱是「裙帶路」,這是從香港仔起經過瑪麗醫院目前的地點,以至銅鑼灣的一條山路,蜿蜒像滿淸貴族婦的裙帶樣。
當我們在從海港望向山頂,仍見到這條路徑的一部份,從德忌笠公寓附近的舊山頂路以至大學堂對上的克頓道附近。
據巴斯脫出版的「國旗」刊物所說,裙帶路有另一釋義。描述本港以前的徴章裡的三個小人物,他說那個歡迎歐洲人的一個嚮導名字,是裙帶路,而這地方原以他的名爲名。(編者按:之後三句語焉不詳,從略,內容推斷是談阿群帶路傳說)
在粉嶺地區族居的客家人說帶路是「導遊」的意思,而那「導遊」是一個名叫 「亞裙(編者按:坊間也有稱阿群)」的女人名字。無論如何、漁民的說法較爲真確,即使任何一種說法,無可置疑裙帶路已是早期的,本港居民指香港的名稱。
現在長洲、大嶼山舊村落的居民,特別是客家人,仍稱香港海島爲「裙帶路」 。
我在一八四一年以後(編輯按:的文獻)已不復見香港官方有那些奇怪名稱的紀錄了。
如所周知香港名稱的意思,是指有香味的海港,這不是真正適合於整個海島或從前的「香港圍」。
香港地方名稱權威連素氏認為香港名稱只適用於銅鑼灣,當時該地方有間大廟但無村落。
事實上在外人未將「香港」稱此海島時,「香港」只是指壽臣山附近村落,香港仔海港則稱為石排灣。
我們很難找出正當的解釋理由,為甚麽放棄「裙帶路」之名稱,而用「香港」之名稱這座海島,因為香港僅是指這海島一部份地方而已。 至於這裙帶路會不會被人復用,而稱爲裙帶路電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