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的電腦象棋挑戰】
人工智慧進步的最佳驗證
國內第二屆電腦象棋程式實力
已讓當年的象棋高手驚歎
雖然尚未被打敗
但未來絕對不容小覷
#人腦與電腦的鬥智比拼 #大數據處理
#觀棋不語真君子 #起手無回大丈夫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88/03/29
圖說:第二屆全國電腦象棋大賽,二十九日上午在台北舉行決賽,現場一隅
來源:聯合報
攝影:游輝弘
歷史新聞節錄
【1988-03-30/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
女棋王餘悸猶存
「早知道電腦棋力那麼強,我就不會答應跟電腦下。」
【本報記者林英】國內女子象棋棋力最高的陳慧文三段,昨天在與電腦象棋冠軍對弈後,餘悸猶存的說,到最後雖然獲勝,但在中間落後時,她嚇了一身冷汗,緊張的手都發麻了。
從女棋王這一段話,將電腦棋力的驚進描繪得淋漓盡致,就可看出電腦象棋進步的速度,在國內發展人工智慧之際,電腦象棋似乎將比電腦圍棋的發展,更為快捷。
台大資訊系副教授許舜欽說,就電腦象棋的發展來看,達到專家水準的地步,確實很有可能,以電腦西洋棋的發展過程,於一九五○年到現在不到四十年,世界西洋棋冠軍已經點頭要和電腦西洋棋試一高下了,足見電腦西洋棋棋力之高。而電腦象棋的研究雖比西洋棋晚,卻可吸引電腦西洋棋程式設計的成果,避免重蹈覆轍,發展起來反而較快。
許舜欽舉今年電腦象棋冠軍與人腦之戰為例說,電腦能在中局領先,就是靠其精密準確的細算能力,將敵我雙方的子力分布全部換成分數,所以再處理複雜的攻防時,比人腦還要快速。如第一局之戰,電腦祇費時十幾分鐘,而人腦卻超過一個小時多了。
他認為,電腦如能在殘局方面再加強,並克服一些設計的盲點,將來勢必更有可為。
比較有趣的是電腦象棋冠軍虞希舜在主辦單位舉行猜電腦勝或人腦勝之時,投了人腦一票,他說,並非對他設計的程式沒有信心,而是電腦程式本身沒有辦法克服的一些盲點,在關鍵的時候,往往失去準頭,反勝為敗。這些盲點就需要象棋界人士的共同參與,電腦象棋程式才能大放異采。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