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
【若心中只有“權力”往往行動會製造危機 而心中若有“愛”則能化解危機 上週教宗訪問緬甸與孟加拉 在緬甸會見軍方.翁山蘇姬與袈裟領導者 不提“羅興雅人”保住對方尊嚴而強調人道與寬容價值 在孟加拉會見羅興雅族穆斯林 祈求他們“寬恕與原諒世人的冷漠” 因教宗認為所有人都可能是上帝的子民 衝突的根源都是基於宗教本位主義 從教宗身上世人學習到無比智慧與慈悲】
11月27號周一,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展開緬甸和孟加拉的六天訪程。
紐約時報形容,"他一腳 踏入了暴風眼"。
這是方濟各的第21次出訪,英國金融時報說,恐怕也是政治上,最複雜而危險的一次出訪。
「我是羅興雅人,我是羅興雅人,我是穆斯林,我是穆斯林,真主至大,真主至大,願你平安。」
因為分布在緬甸若開邦的<羅興雅人>,三個月前,才成千上萬因軍方鎮壓,被迫離開家園,聯合國以"種族清洗"譴責,方濟各也曾譴責,"是對我們羅興雅兄弟的迫害"。
也因此,英國BBC直接提出一個問題,"教宗訪緬甸 真有助於解決羅興雅危機嗎"。
首先,教宗方濟各才抵緬甸,數小時後,出乎意外的,緬甸的軍方座車,先駛進了教宗下塌處。
車內,被認為就是血洗羅興雅人,被稱將挑戰2020年緬甸總統大位的,「鐵血司令」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
兩人20分鐘內談了什麼,緬甸官方沒有披露,敏昂萊隨後在FB中發文,「緬甸完全沒有宗教歧視」,「族群間也無歧視」。
隔一天,11月28號,教宗與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會面。
方濟各一雙眼睛,沉穩而銳利的環顧四方,一旁的翁山蘇姬,前一天才被英國牛津市議會褫奪,1997年授予「榮譽市民」頭銜(Freedom of the City of Oxford),卻顯得心浮氣躁。
但在被認為最重要的公開演講中,肩負眾多期待的教宗方濟各,全場未提「羅興雅人」(Rohingya)這個字,儘管,他確實在翁山蘇姬和緬甸軍方面前,提到了「需尊重各個種族和身分」。
「緬甸的未來,是和平之路,一個建立在尊重尊嚴,尊重族群每一個人權的和平,也必須是尊重種族和認同的和平,」天主教教宗方濟各。
而在第一大城仰光的露天彌撒中,緬甸,90%人口篤信佛教,天主教徒僅70萬人,占總人口不到1.4%的國度,現場湧進了15萬人,許多人無關信仰,單為教宗而來。
這天,教宗談「寬恕與同情」,因為「報復之道 非耶穌之道」。
最後,在會見緬甸極具爭議性的,曾暗示過"殺羅興雅人無罪"的佛教國師<古西亞多>時,方濟各當著眾人的面說,「和平與兄弟共處 是前進的唯一道路」。
「我們必須放下各樣的誤解,學習寬容,無偏見,無仇恨,」天主教教宗方濟各。
最終,方濟各以他最擅長的溫柔堅定,選擇未提「羅興雅」一詞。
「(究竟是「錯誤」還是是「好的建議」),(當教宗不提「羅興雅」一詞),(但教宗的確多次呼籲關切人民的艱苦),我認為教宗非常謹慎的穿針引線,做了正確的決定(未提「羅興雅」一詞),(重要的是)教宗強調「寬容」,緬甸恐怕是世上宗教和種族,最多元的國家之一,人民被高壓的軍政權控制長達50年 ,彼此無法交流溝通,因此教宗強調的「寬容」對緬甸至關重要,」CNN主持人阿曼波vs前美國駐緬甸首席代表克拉波。
<紐約時報>也支持美國外交人士的看法,認為教宗必須權衡三大關鍵要素,也就是,緬甸境內的天主教徒安危,他自己的道德權威,以及緬甸民主化發展等三個面向中,試圖取得平衡。
但英國學界,亦有失望之聲。
「教宗見了,也和敏昂萊將軍會談了,他是暴力驅逐羅興雅人的主力,教宗也會見了翁山蘇姬,教宗的行動,等同合理化了他們,為一個屠殺政權背書,我認為,任何與緬甸的對話現階段上,已經太遲了,我認為國際社會需要的是,制裁緬甸,對軍方限制簽證核發,並且抵制翁山蘇姬這樣的政客,」倫敦大學法學教授葛林。
或者,教宗方濟各很清楚,他無法,也非為解決問題而來。
他很清楚自己是誰,一位敬畏上帝的僕人,讓權貴現形,讓弱小者被高舉。
2015年,他在美國共和黨揚言,"教宗談氣候和槍枝管制"就杯葛的敵意中,他以溫柔和智慧面對。
「我深刻認為,全球暖化,不該是一個,留待未來世代,來解決的問題,」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015) 。
也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天主教教宗。
「實際上,我們都是異客,」天主教教宗方濟各。
「眾所皆知,軍火交易的唯一目的,就是金錢,浸泡在鮮血中的金錢,而且往往是無辜者的鮮血,沉默以對,是可恥,而且有罪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
<紐約時報>評論 "這場演說","讓權貴者如今看來 如此軟弱",讓當時的眾議院議長博納,更不只一次的激動掉淚。
2016年,教宗方濟各主動遞出橄欖枝,終結了源自西元1054年的,東西教會大分裂,讓天主教廷與俄羅斯東正教會的千年裂痕,在關鍵時刻正式融冰。
「在神學論上,他們仍有歧見,然而,由於情勢危急(IS恐怖主義),大批基督徒正遭迫害,使得他們能一起攜手,這對世界是至關重要的一幕,」梵諦岡記者愛本蕾荷姆。
和歷任教宗不同的是,方濟各,寧願關注掙扎在生命邊緣的人,而非論斷人們的性生活。
「重要的是,我們要分辨同性戀和同性戀運動,這樣的運動是不好的,但若有人是同性戀者,但如果他願意尋求神,我是誰,豈可論斷他呢,」天主教教宗方濟各。
最動人的,或許還有這一幕,來自墨西哥的5歲小女孩蘇菲,看著教宗車隊來了,鑽出護欄,卻被安全人員驅趕。
這時教宗看見了,特地向她和安全人員頻頻招手,光頭大叔將蘇菲,抱向教宗,方濟忍不住抱著她,親吻額頭,蘇菲伸出手,將黃布條和信件高高舉起,信裡,是蘇菲寫給教宗的心聲。
「我想告訴您,我的心情很悲傷,我希望您能夠和總統,國會談一談(移民政策),因為每一天我都在害怕,害怕爸媽會被帶走,」墨西哥裔女孩蘇菲(聲音來源) 。
即使是一位小女孩,方濟各,都在乎。
於是,當翁山蘇姬前腳抵達北京,讓中國拉攏因羅興雅危機,而在外交遭疏遠的緬甸時,我們或許不會太驚訝,教宗後腳踏入了孟加拉,而且,說出了"羅興雅人"的關鍵字。
「我們不撇棄你們,今天與主同在的,都稱為"羅興雅人",」天主教教宗方濟各。
教宗說,他"為世人的冷漠 為迫害與傷害你們的人","請求你們的原諒"。
那恐怕是,能超越歷史,存留到永恆的,智慧和影響力。
完整節目內容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去汶萊玩一定要小心!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
梵 諦 岡 歷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綿延6世紀紡織家族 白宮梵諦岡指定絲絨 從一幅畫追溯家族歷史 紡織機運轉數世紀】
在威尼斯,我們意外遇見達文西。
Luigi Bevilacqua總裁魯道夫.貝維拉奎說,「當絲線運來的時候,我們會把它整理捲裝在這些線軸上,透過這個捲線機,這個機器是達文西發明的 。」
它是活生生的骨董,筋骨運轉玲瓏的硬漢。貝維拉奎說,這是從16到17世紀以來,始終未曾懈怠做功的機器。運河環繞的水鄉,計算時間的單位,不是幾十年 一兩百年,而是動輒四五百、六七百年起跳。這間威尼斯碩果僅存的絲絨工廠,身世可從這幅曼蘇埃蒂的畫作追索源起。階梯上的標示牌揭記著1499年5月,意味著綿延長達六世紀的紡織家族。
魯道夫.貝維拉奎說,「拿破崙關閉威尼斯紡織學校,我的高祖父 Luigi 1875年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他眼光看得很遠,收購威尼斯紡織學校的紡織機,創立這間以他的名字為名的紡織廠,從那個時候,延續到我們現在。」
從白宮、克里姆林宮、義大利和阿根廷總統府到梵蒂岡,都是他們手工編織絲絨的客戶。面料風格自拜占庭、哥德、巴洛克、新古典到裝飾藝術,多達3500個式樣。
絲絨用途從建築物的室內裝潢逐漸延展到幫襯人體,成為高級訂製服展現頂級奢華的代言者。
魯道夫.貝維拉奎說,「我們有過 Dolce&Gabbana、Gucci、Prada、Bottega Veneta 和Valentino等客戶。還有值得一提的是,一位中國設計師殷亦晴(Yiqing Yin)。」
20台兩三百年的紡織機、七位女性技師,把遠從中國運來義大利蠶嘴裡吐出的絲線,以每天大約十公分的速度,根據像是密碼一般,不同位置孔洞的片板,經緯交錯地編織出立體而且層次繁複的花紋圖騰。
魯道夫.貝維拉奎說,「我覺得我們的企業保存維持了傳統,又一直願意保持開放的態度,隨時做好準備不停地去變化、研發。比如我們做了一件全世界從未做過的事情,最近你們可以在織布機上看到丹寧布,手工織成的絨丹寧布。這個圖案是我們Bevilacqua公司的商標。這個是兩隻威尼斯金獅,嘗試不一樣的底色 銀底、金色、銅銀底等等。這個則是世界最複雜的紡織機,有一千六百個線軸,這東西真的是驚為天人,世界上沒有其它地方有這樣的紡織機的。」
機器大量生產的絲絨布,一公尺大概六百歐元。這裡手工製作的絨布,一公尺要價三千塊歐元以上(約十萬台幣),兩者不論視覺或觸覺,都有微妙的不同,但這差別之處,貝維拉奎說,「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只為那無法言說的光影變幻之感,或者撫觸時只能用心體會的幽微,使各處的貴族富賈為之銷魂。威尼斯曾有多達六千家編織廠,現在這是大運河邊上的最後一家,也是旅館之外,唯一被特許掛上商店招牌的公司。
原本正職是律師的貝維拉奎,因為93年有人想奪走家族企業,憑藉專業救回公司,接下總裁職位,開始對紡織業燃起熱情。把工廠移到內陸去,其實更符合資本市場的理性算計,但他感性地想留住不斷消亡的傳統,依傍在蕩漾的流光與滿是歲月屐痕的老屋,每天聽著師傅與紡織機具,不輟地推拉敲踩聲響,持續和諧對位,交纏出一捲又一捲,來自威尼斯的花樣詩篇。
梵 諦 岡 歷史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拉斐爾之夜】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Raphael or Sanzio,1483-1520)出生於義大利東北小鎮烏爾比諾(Urbino),父親也是畫家,小拉斐爾在幼時便已流露出絕佳藝術才能。1508年,拉斐爾來到羅馬,接受教宗委託,開始了梵諦岡宮殿內的一系列壁畫製作,這時候他才25歲,而米開朗基羅正開始奮鬥西斯汀禮拜堂天頂畫。
雖是少年得志,但拉斐爾謙虛向學和與人為善的特質,讓他與當代許多傑出藝術家建立深厚情誼,也從前輩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那學習到不少大師技法,例如文藝復興藝術四大技法中,拉斐爾所發展出的『統合法』(Unione)就是結合達文西『暈塗法』(Sfumato)和米開朗基羅『換色法』(Cangiante) 加以調整轉化而成。
因為技法上開創出承先啟後新局面,也是宗教畫明亮光彩之需求使然→如此才能適切讚詠神聖主題,或者又因性情溫和文雅之故,拉斐爾筆下總是色彩盈潤飽滿,比暈塗法更鮮亮飽和,在明暗陰影過度上又比換色法來得形色統一而不至於突兀破碎;畫面也完全體現和諧安寧且優雅的特質。
拉斐爾和學徒們從1508年到1520年間都在梵諦岡繪製濕壁畫(fresco),在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燒後去世,壁畫交由徒弟們接力於1524年完成。拉斐爾創作的梵諦岡濕壁畫中,《雅典學派》(The School of Athens,1509-1910)名氣最為響亮,被譽為是畫家生平代表作,也是文藝復興時期高度藝術成就之代表。但還有另一幅壁畫讓我深感興趣。
========================
《解救聖彼得》(Liberation of St Peter,1514)位於梵諦岡教宗宮(Pontifical Palace)二樓伊里奧多羅室(Room of Heliodorus),這個房間原是教宗私人會客室,室內訴說聖經故事的四幅壁畫便源自拉斐爾手筆。
這應該是西方藝術史上,至少就現存畫作中,第一幅採用大膽明快手法,以及強烈明暗對比效果表現夜景的作品,也是第一幅使用光線創作並強調人物神性,即中圖天使神光的畫作。
對力求朦朧暈塗效果的達文西來說,雖是不間斷地研究著光的反射和擴散結構,但他卻始終避免強烈明暗干擾畫面,並利用數十層透明色罩染和研磨得極為細膩的顏料,加上高度耐心,將光線織入背景裡,營造出如夕照般的朦朧擴散光照效果與柔和視覺美感。而且他老人家熱愛研究與發明各類事物,畫畫也只是他的眾多才能之一。
至於原本就以雕刻為志業的米開朗基羅,相較於光影,更專注於人體造型和動態展現,因此在西斯汀禮拜堂天頂畫中,則是採用『換色法』(Cangiante)讓色差和純色表現出陰影,創造出光亮四射,色彩鮮亮的創世紀畫面。
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添加陰影製造出光線效果雖已常見,但夜景畫卻仍少有人投入,多半是拿來使用在基督降生這類主題;何況濕壁畫因為本身施作方式與材質受限,極難製造出反差對比的光影效果。
但生來就是畫家並且只專心畫畫的拉斐爾做到了,《解救聖彼得》這般規模宏偉(寬達6.6公尺)的夜景畫不僅空前,甚至絕後。
========================
《解救聖彼得》描述耶穌大弟子,被羅馬教會認定是第一任教宗的聖彼得在基督教尚未合法化前,被希律王迫害入獄,即將處刑的前一晚,天使現身劫獄,拯救他落跑的故事。(西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後基督教才合法)
拉斐爾採用〝異時同圖法〞,以三個壁面畫出同一事件的三個時段不同場景。按照時間發展順序是中圖→右圖→左圖。
中圖:聖彼得無奈地蜷曲身子窩在牢裡,想說我明明頭上都有光圈了怎麼還被關?突然一陣光亮,天使從天降臨,兩旁士兵這時候被天使賞了一頓好覺(或是被打暈了)。
右圖:閃閃發光的天使牽著聖彼得微涼的小手(?)悠哉地經過睡得天翻地覆,可能正夢見牛排和雞腿正呼喚他的士兵身旁。
左圖:終於有士兵驚醒,忙著跟同伴說犯人已經越獄成功,快點速速抓人,要不然接下來就是我們自己悲劇了…此處拉斐爾以激動不安的士兵動態表現慌亂緊張的氣氛。
========================
這幅濕壁畫可算是用來裝飾門頭上方的飾板畫,左右場景皆安排階梯,中央高盤如現代攝影網格(grid)效果般的牢獄。如此構圖不僅創新大膽,所創造的效果也相當驚人,可見拉斐爾構圖能力之高超。
夜景呈現另外讓《解救聖彼得》更增添特色。夜景需要光亮去對照暗夜,這兒光源來自好幾個地方:
中圖天使散發強光,發散給眾人。
右圖天使繼續發光,照映在聖彼得和士兵身上,盔甲發出反光。
左圖士兵手中火把和灑落而下的月光都映照在盔甲上。另外若親至現場,尚可感受壁畫下方窗戶流淌進來的室外光。
拉斐爾同時使用來自月亮的自然光和天使的幻想光營造出夜色效果(night effect),並且藉由光影充滿戲劇性的對比強化故事發展的氣氛。這對於同時期或之前仍停留在靜謐安詳氛圍的夜景畫風格可說是開創新局面。
========================
藝術的演進從來難以脫離歷史自成脈絡,每一種繪畫型態和風格都是經過優秀藝術家們不斷學習、思考、研究、創新而來。如同莫札特,拉斐爾也是英年早逝,然而他的不凡成就,不僅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後續卡拉瓦喬、林布蘭和維梅爾等人,也讓我們透過他的天賦才能見識藝術家如何完美詮釋故事。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梵 諦 岡 歷史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去汶萊玩一定要小心!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5 汶萊與它的伊斯蘭文化
01:48 過去伊斯蘭刑事法典的進展
02:24 伊斯蘭刑事法典的內容
03:49 為什麼汶萊要推出嚴刑峻罰?
04:35 我們的觀點
06:10 提問Time
06:26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鯉鼬
|腳本:鯉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夯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汶萊政府網站公告:https://bit.ly/2PspcyC
→汶萊實施新反LGBT法:將以石刑處決同性戀者,國際社會遣責侵犯人權:https://bbc.in/2XGAvpJ
→「同性戀死刑法」上路:汶萊為何啟動超級嚴刑峻法?:https://bit.ly/2GBzdWb
→一路向南》汶萊:東南亞小而富裕的神祕國家,無法永遠依靠石油資源:https://bit.ly/2V0RkPu
→維基百科:汶萊: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B6%E8%8E%B1
→中華民國外交部:汶萊和平之國:https://bit.ly/2KYUe2t
→維基百科:汶萊蘇丹列表:https://bit.ly/2vkD8Bl
→維基百科:汶萊歷史:https://bit.ly/2GGx2BZ
→汶萊蘇丹哈山納包奇亞-和平之國的守護者?:https://bit.ly/2IFsSMJ
→維基百科:哈山納·包奇亞:https://bit.ly/2XHQLqE
→維基百科:蘇丹 (稱謂):https://bit.ly/2GvdYoU
→同性戀「石刑死令」上路 汶萊為何端嚴刑峻法?- 李四端的雲端世界:https://bit.ly/2XGAUIL
→汶萊伊斯蘭刑法適用外國遊客 大陸使館發布提醒:https://bit.ly/2Zug557
→汶萊同志石刑法上路 人權團體要求梵諦岡聲明同志無罪:https://bit.ly/2GGxwbh
→汶萊新刑罰下月上路,通姦、同性戀者可被判石刑處死:https://bit.ly/2J2Dvc7
→汶萊「石刑」砸同性戀!外交部警告:外國人也適用:https://bit.ly/2vi4BDV
→汶萊將石刑處死同性戀與通姦犯 聯合國轟不人道:https://bit.ly/2GEr6Ju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2dGoQYu9W4/hqdefault.jpg)
梵 諦 岡 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聖神修院Holy Spirit Seminary是香港一座富歷史的神學院,位於香港黃竹坑惠福道6號,原址屬創辦於1931年的華南總修院South China Regional Seminary / Regional Seminary of South China。該院於香港日治時期曾一度停辦,復辦後又因大陸政權更迭,華南地區沒有修士前來而停辦。羅馬教廷傳信部於1964年將華南總修院移交予香港教區管理。同年,原址位於薄扶林太古樓、一塊由巴黎外方傳教會所捐獻的土地的聖神修院遷入華南總修院原址發展。華南總修院三十四年間共有230位畢業生成功晉鐸,第一批晉鐸的神父有馮息堯、劉榮耀和葉蔭雲(於1934年晉鐸)。眾畢業生當中出了一位樞機(前香港教區胡振中樞機)、一位總主教(前古晉教區總主教鍾萬庭總主教)、十五位教區主教或輔理主教。具有主教職務而未曾有主教職份(如監牧、教區長或教區署理)的畢業生則有七人。有不少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之前晉鐸的中國神父後來回到中國大陸服務,有一些在1949年之後才來修讀的修生也有不少在學成後返回國內。到了1950年代,不少學成後的修生不能返回中國大陸,故留在香港,一部份的神父名義上仍屬原有的教區,工作上則借予香港教區,而他們的生活費則由原本的修會負責。到了1970年,香港教區主教徐誠斌主教宣布歡迎所有居於香港的華南總修院畢業生全部改屬香港教區聖職班,華南總修院畢業生外借予香港教區的情形才告結束。華南總修院的畢業生除了外借予香港教區一途外,亦可選擇轉往其他教區,不過不同於一般的例子,華南總修院的畢業生若要轉往其他教區,除了要有本人、舊教區及新教區的同意外,亦要有教廷傳信部的同意。現時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為一般教友提供神學學士學位課程、哲學學士學位課程及宗教學學士學位課程,課程收費每年為港幣9000元,或以每學分400港元計算。在碩士課程方面,聖神修院亦為所有天主教司鐸、終身執事、修女、會士、修士和教友提供神學碩士學位課程,但申請者必須先擁有「榮譽」(Cum Laude)神學學士學位;而不符合此條件者,將由校長成立之入學委員會決定是否接受其申請。每學分收費為港幣450元,不設旁聽。準備晉鐸,而無意立即繼續神學碩士課程之教區修士和修會修士亦可以考慮報讀牧職年課程。攻讀神學碩士課程的修士須在兩年內,以部份時間形式修讀必修科中之主要科。為了回應教區目前及日後的需要,此課程除了開放予修士外亦開放予牧民小組成員、修女、牧民工作者、傳道員及終身執事等人士。全科生最快可用一年可完成牧職年課程,課程完成後會獲授學院頒授畢業証書。修院在2009年時有修生十五名,但屬天主教香港教區的只有十一名。2010年時有十六位來自香港、澳門、墨西哥和越南的修生。聖神修院現時除了是香港訓練天主教神職人員及供教友靜瞻修鍊的重要地方外,也為教友提供圖書館、靜舍租用等服務以及開放教區文物館予已預約人士。亦有每月一次,名為「聆風樂禱」的讀經及供一般人士參加之祈禱活動。教區文物室設於聖神修院圖書館三樓,於2006年7月9日由湯漢輔理主教主持開幕祝福禮及開放日,並於同年10月正式開放。教區文物室共有兩個展覽室,第一個用作介紹香港的教區歷史,第二個則介紹第二次梵諦岡會議之前所用的彌撒用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bSxaSsGMC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