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繁華似錦的花都巴黎
走過西風蕭瑟的隆河畔
在聖雷米的星空下
在奧維的麥田中
我,來到你面前,訴說這位藝術家不為人知的心事
本週《#遇見一幅畫》,我們聊聊,不一樣的梵谷
感謝 #趨勢教育基金會TRENDFD
#喜歡請多多分享
梵谷 基金會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好萊塢「萬夫莫敵」傳奇巨星殞落
【好萊塢一代傳奇巨星寇克道格拉斯日前辭世,享年一百零三歲。他不只是一位長壽且多產演員、性格小生而已,更重要的是,在演藝生涯中,對於眼前的不公不義,他充分展現了自己的道德勇氣。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在五零年代,無懼白色恐怖,和政府對做,只問藝術不問背景,大膽起用了黑名單上的編劇,最後因此導致好萊塢的黑名單陋習瓦解。許多評論都說,寇克道格拉斯堪稱一位在好萊塢黃金年代中,活出黃金歲月的典範。】
{內文}
(史蒂芬史匹柏\美國導演)
黑暗有自己的生命。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曾在「玉女奇男(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裡如此說道。這是有史以來探討「電影」的最好電影之一。今晚我們要歡慶和表彰寇克道格拉斯。因為他幾乎做過電影這行裡所有的工作。他是導演、製作人,在過程中還曾協助打破好萊塢黑名單,當然最令人難忘且持續最久的工作,就是演員。無論是銀幕上的硬漢角色,或是面對最近遭逢的中風,他都能以優雅和勇氣,一一克服。勇氣一直是寇克道格拉斯個人和職業的標誌。
1996年,知名導演、製作人、演員寇克道格拉斯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儘管自1946年初次登上大螢幕以來,寇克道格拉斯就參與過為數眾多的代表性作品,但這卻是他第一次抱回小金人,而且還是最高殊榮。那年他八十歲,不過兩周前,才剛經歷了一場輕微中風。
(寇克道格拉斯\已故美國演員\1996.4)
謝謝,謝謝,我看到我的四個兒子,他們為我這個老頭子感到驕傲。我自己也感到很驕傲。為五十年來一直身為好萊塢一份子感到驕傲。這個獎要跟我內人分享,我愛你。
寇克道格拉斯出生於紐約州北部一個貧困的白俄羅斯裔猶太移民家庭,父母親都不識字。他身型壯碩、長相俊俏,顴骨高聳,下巴上還有獨特的酒窩,讓他一出道就受到矚目。在演藝生涯中,他勇於挑戰各類型角色,戲路寬廣多變化,包括豪邁不羈的西部牛仔、打死不退的拳擊手、風流倜儻的負心漢、以及1956年上映,讓他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梵谷傳(Lust for Life)中的憂鬱畫家梵谷,幾乎每部都是叫好又叫座。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莫過於他自己擔任製片和男主角、於1960年上映的「萬夫莫敵(Spartacus)」。這是部描述古羅馬時期的史詩鉅作。寇克道格拉斯在片中飾演一名不堪被欺凌虐待的奴隸,勇敢站出來率領其他奴隸,共同反抗羅馬帝國暴政。寇克道格拉斯曾說,如果梵谷是他最喜歡的角色,那麼「萬夫莫敵」就是他最喜愛的電影。藉由成功詮釋硬漢角色,讓寇克道格拉斯從此奠定了義勇先鋒、和美國式英雄主義的形象。藉由多產,勇於表達想法,熱心公益慈善活動,讓他在好萊塢那段「黃金年代」中,活出一段黃金歲月,站穩頂級巨星的地位。
(寇克道格拉斯\已故美國演員\(1985)
你得常常想到,還有些事情必須要盡全力去做,還有些事情還沒做,還有些事依舊讓自己喜歡去做,人就是該這麼活著。
寇克道格拉斯常說自己很難搞。與他共事過的人則認為,這個男人內心很強大,自我要求嚴格,不只在劇中彰顯道德勇氣,日常生活中也堅持著自己對正義的信念和承諾,是個不折不扣的人道主義者,但也充滿幽默感。路透社在專文中提到,二戰後的一九五零年代,美國興起麥卡錫主義,好萊塢演藝圈內風聲鶴唳,有些演員、導演與編劇因為和共產主義活動有所牽扯而遭到封殺,有些人則為了求生存而謊話連篇。寇克道格拉斯無懼白色恐怖,大膽起用黑名單上的作家為他的新作「萬夫莫敵」編劇,還堅持把名單放在片頭。這起事件的影響非常深遠。多年後回憶起來,他說,比起拍片得到的成就,這件事讓他更感到驕傲。
(寇克道格拉斯\已故美國演員)
當時我受到來自片廠的強烈抵制,但最後我說,除非允許我放他的名字,否則我就不出片。最後證明天並未因此而塌下來。在那之後, 我很驕傲地說,黑名單被打破了,片廠開始放那些曾遭不公平對待的人的名字。
寇克道格拉斯總共演出過八十多部電影,製作三十多部,導過兩部。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男演員第十七名,直到逝世前都相當活躍。2015年,寇克道格拉斯夫婦捐出名下八千萬美元財產,成立道格拉斯慈善基金會,協助安置街頭流浪婦女、振興洛杉磯公立學校、改善當地社區醫療品質。同年,九十九歲生日那天,他又捐出一千五百萬美元給電影電視基金會,用作安置娛樂界罹患阿茲海默症從業人員的費用。當地時間二月五日,他的長子、奧斯卡影帝麥克道格拉斯對外宣布父親與世長辭,享年一百零三歲。好萊塢紛紛發起哀悼,為這位娛樂藝術界的傳奇人物和典範,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tqKAzc6fac
梵谷 基金會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的夢想驛站:奧斯卡系列》
【等待沉澱27年 大師級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催生"沈默" 好萊塢不願投資 史柯西斯為完成信仰的探討為"沈默"電影預算四處奔走 台灣完成影片 他如"電影傳教士" 成立基金會修復保存全球經典電影 包括楊德昌導演的電影 「沈默」影片完成大師不在乎鎂光燈紅毯 首映獻給梵蒂岡教宗及神父 各大影展包括奧斯卡因保守宗教團體因素刻意忽略 時代雜誌特別以封面向大師導演及攝影師致敬】
這一次奧斯卡金像獎馬丁史柯西斯的影片《沈默》,只提名了攝影獎項,其他的大獎他都缺席了,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從坎城影展到奧斯卡金像獎到金球獎都如此。事實上他年輕的時候曾經是一位想要當神父、最虔誠的信仰者。《沈默》的首映特別選擇了在梵蒂岡。我們在歐洲的特約撰述委員王雅倫特別寫下了這篇專題,向大師致敬。
1989年,馬丁史柯西斯剛剛從「基督最後的誘惑」,在全世界引發的激烈抗議風暴裡出來。
坐上了從東京出發的子彈列車,要去客串日本大師黑澤明,邀請他演出的畫家「 梵谷」,一個為了作畫燃燒自己的苦行僧。
他在時速270公里的快車上打開「沈默」,他馬上知道,這是「基督最後的誘惑」裡沒有處理的部分,但是他還不知道,他必須再等待沈澱27年,來完成這部電影。
在「基督最後的誘惑」裡,被釘在十字架上,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的耶穌,恍惚之際有位天使告訴他,他可以選擇是個凡人,走下十字架,像普通人一樣娶妻生子。其實這是魔鬼撒旦化身的誘惑,他從痛苦中醒來,回到十字架上,完成救贖世人的使命。這部電影處理的是外在的誘惑,有血有肉的愛恨嗔癡。
而「沈默」企圖表達的是信仰的內涵,透過尋找一位在十七世紀的日本,被迫放棄信仰還俗求生的耶穌會教士,兩位年輕的葡萄牙神父親眼目睹信徒遭受凌遲折磨致死,無語問蒼天,上帝何在的孤獨、無助、懷疑。
四百年後,這個世界一樣存在著以宗教為名濫殺無辜,或是對異教徒的迫害,信仰,仍然是一個尖銳敏感的議題。
很難想像全球票房回收高達一億七千萬美金的「華爾街之狼」導演,居然籌不到資金來拍「沈默」,這不是好萊塢願意投資的電影,他只好在2013年親自到坎城影展預售版權,爭取到將近一半的資金,自己擔任製片編劇,主角演員僅拿基本的工會薪資。
馬丁史柯西斯說,我的藝術總監Dante Ferretti還有一小批工作人員,在不同的時間,一直在世界各地尋找最適合拍攝這部片子的地點,但是這部片子就是無法開拍,在無以數計、遍佈各國的勘景後,我們來到了台灣,並確定就是此地。
他說,這裡是非常與眾不同的。台灣的地形、海灘、礁岩、石洞、群山,有時超過一萬呎高,真的令人歎為觀止,這樣的繁茂、飽滿,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
「我們在山上碰到的雲霧,那激發了我許多靈感,有時候海面上也會升起濃霧,所以我開始運用這些元素,開始在霧裡拍攝,而這些台灣特有的地域景觀,也成為劇中重要的一個角色。」
選擇台灣,雖然是要避開福島的核災,但是真正的原因是台灣偏低的工資,可以在四千六百萬美金的預算內完成拍攝。
馬丁史柯西斯說,「這個計劃在我心中反芻已超過三十年,如果沒有台灣各界工作人員的協助和支持,及台灣這麼豐富的自然資產的話,我們是無法完成這部作品的,所以這部電影與台灣緊緊相連。」
2015年秋天,他才結束台灣6個月的拍攝,應該是進入剪接後製的忙碌。他不但親自出席了法國國家電影資料館為他所做的回顧展,並且接受在里昂市,由坎城影展主席Thierry Fremaux兼任的盧米埃經典修復影展的貴賓。一般解讀是在為2016年的坎城影展鋪路,但是「沈默」並沒有被選入坎城影展和任何其他影展,很難想像這位拿過金棕櫚獎和奧斯卡金像獎的大師,他的新作居然被所有的影展,以沈默回應。
為了拍這部電影,史柯西斯何嘗不是一位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傳教士。他千里迢迢的來到台灣,他的夢想在東岸原始的山水間得到呼應,他選擇用35釐米的底片拍攝,為的就是要捕捉大自然所有可遇不可求,只能等待、不能複製的元素。
攝影師Rodrigo Prieto的鏡頭,是唯一奧斯卡入圍的項目,從 Argo近乎紀錄片的寫實,經過「華爾街之狼」裡,吸食大麻之後的天旋地轉,到山嵐霧氣、月黑風高的自然節奏,運鏡捕捉自然光影的呼吸吐納,來襯托殉教信徒受酷刑的殘忍。史柯西斯不僅是拍攝大城市邊緣人物的大師,「沈默」裡他第一次讓大自然如同史詩般浩蕩,同時呈現恐懼與美的張力,像一幅幅令人既震撼又著迷的宗教油畫。
傳教士曾經是他小時候的志願,其實他從來沒有放棄,只是他選擇了電影院替代教堂。
他像是電影的傳教士,為了搶救35釐米的經典電影,在1990年在美國成立了The Film Foundation,至今已經完成數位修復七百多部電影,然後再透過影展、美術館或教學管道重新上映,讓年輕一代有機會看到經典作品。
2007年他更把修復計畫擴展到非英語電影。
至今已經修復了28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作品,包括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修復之後在2009年坎城影展放映。
史柯西斯把「沈默」的首映獻給梵蒂岡的400名神父,沒有媒體、不對外開放,他不在乎沒有影展紅毯和鎂光燈,最遠的距離,不是獎座和票房紀錄,而是他花了27年,赤裸裸地、堅持地,走向他自己。
奧斯卡還沒有揭曉,但是這星期的時代雜誌,已經選定以他和入圍的攝影師為封面,來彌補這位大師沒有入圍的遺憾。
我們同樣的以這段影片,向這位電影大師致敬。
梵谷 基金會 在 梵谷在巨城伊甸身障朋友帶你走進藝術|新聞|伊甸基金會 的八卦
伊甸「 梵谷 與花的對話」身心障礙藝術創作展即日起至1月18日在新竹巨城百貨二樓廊道展出,與台灣ASML艾斯摩爾企業志工一同共創「在阿爾的房間」尤其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