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不是讓你覺得心煩意亂?躁動難忍?這時候你該做的,當然是看一部好電影、一部適合的電影,而我找不到比N家的《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更適合的電影。
《教宗的承繼》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174451
推理小說家勒卡雷的小說不好讀,因為角色多、場景多、劇情穿梭來去。能把勒卡雷小說拍得好的導演不多,費南多梅雷萊斯(Fernando Meirelles)是一位。他的《疑雲殺機》把勒卡雷少見的柔情,以一種曲折蜿蜒的方式拉伸出來,觀眾的心被這條細到看不見的韌線穿得孔孔洞洞,《疑雲殺機》原名叫「永恆的園丁」(The Constant Gardener),費南多真的在電影的兩小時內,將永恆的感覺詮釋出來了──原來永恆不是一種時間刻度,而是打死不退的堅持。
《教宗的承繼》一樣有費南多的綿裡針絕活,如果你不信天主教、你不懂教宗是幹嘛的、你也不關心梵蒂岡教廷裡的那些麻煩事,這些都不要緊。費南多一針針編織你該知道的脈絡,他可不需要旁白或字幕來為觀眾上課,因為每一個鏡頭都有戲,他的畫面自己會說話。而主演的 72 歲強納森普萊斯、與 82 歲的安東尼霍普金斯更是使出全力(他們還要學說拉丁文台詞)。演員與畫面如此精彩(還有別忘了劇本的功勞),保證你忘記選舉的紛擾。
而這部電影當然也是部選舉電影:來自阿根廷的喬治樞機主教,是教廷裡的改革派,他上廁所時會哼 ABBA 合唱團的《Dancing Queen》、佈道時會拿自己喜愛的足球隊開玩笑;來自德國的若瑟拉辛格樞機主教,是喬治的對立面,他是傳統派的領導,支持天主教嚴格批評墮胎、同性戀、避孕。而當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我們這個年代的朋友應該很熟悉這個名字)在電影開頭過世,梵諦岡需要招開秘密選舉以選出下一任教宗,而喬治與若瑟便成為這場選舉中的兩大主角。
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ZkYPxvtl_s
選舉只是開頭,正如台灣明天最重要的大事一般,後天太陽依舊會升起,而傳統與改革思維的衝突也不會停止:若瑟在選舉中勝過了無意競爭的喬治,成為了新任教宗。當若瑟當選後,喬治看著廣場上狂歡的人群,怨怨地說,「投票結果仍然守舊,遲遲不想改革,我當個單純的神父還比較有貢獻」。但是選舉結束後,成為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若瑟卻還得面對更多的挑戰,包括內部醜聞與時代的變化等等。天主教是否該與時俱進?或是忠實遵循千年來的規條?數年後,教宗本篤十六世卻選擇了 600 年來沒有教宗做過的選擇:辭職。這又是為什麼?
《教宗的承繼》帶我們走過擁有全球數億名教徒的宗教機關最核心,思考改革與傳統的真正意義,以及如何在這兩股力量合作又互相衝擊的態勢下,找到通往未來的道路。也許你與你媽媽支持的候選人並不一樣(我就是這樣),也許她認為改革就代表她不能抱孫、也許你覺得傳統會封死台灣發展的可能性,孰是孰非?《教宗的承繼》將為你試著演練這個千古難解問題的可能性。此時的台灣觀眾,從《教宗的承繼》當中獲得的共鳴,絕對超過地球上其他國家的觀眾。
第一張圖是《教宗的承繼》裡的若瑟(左) 與喬治(右)、第二張圖是真實的喬治(左)與教宗本篤十六世(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2的網紅鄭麗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鄭麗君指出,馮明珠院長今年八月以內閣閣員身分赴中國參訪,未依法向移民署申請,移民署已報請內政部裁罰,鄭麗君還說,長期以來故宮與中國交流的分寸掌握非常有問題,包括收受中國企業贊助款、文淵四庫全書被盜印等事件,現在連訪中都不申請了,實在離譜! 故宮出國經費,除了公務預算、基金預算之外,還有以贊助款支應的...
「梵蒂岡教宗名字」的推薦目錄:
梵蒂岡教宗名字 在 深度西班牙 Facebook 八卦
15個罕見恐懼症大全!! 因為太好笑了, 所以翻翻名稱給大家笑一下:
1. Hexakosioihexekontahexafobia: miedo al número 666
666數字恐懼症(西班牙文那麼長,光用看的我就累了XD)
2. Xantofobia: miedo al color Amarillo
黃色恐懼症
3. Turofobia: miedo al queso
起司恐懼症(加上第二項,這輩子都不能進麥當勞了)
4. Crematofobia o Crometofobia: miedo al dinero
金錢恐懼症:請勿弄錯,不喜歡碰人家碰過的鈔票或錢幣的那是另一種恐懼症,這種恐懼症的問題在於事關使用得金錢的時候會引發病患焦慮症頭
5. Somnifobia: miedo a dormir
睡眠恐懼症(私下懷疑每個小孩或多或少都有)
6. Coulrofobia: miedo a los payasos
小丑恐懼症(這個我有!)
7. Ombrofobia: miedo a la lluvia
下雨恐懼症(嚴重討厭下雨或弄濕自己)
8. Hipopotomonstrosesquipedaliofobia: miedo a las palabras largas
冗長單字恐懼症(發明這症頭名字的人是要病患看到就病發嗎?!)
9. Omfalofobia: miedo a los ombligos
肚臍恐懼症(看來這輩子只能穿著衣服洗澡惹!)
10. Hilofobia: temor a los árboles
樹木恐懼症(這樣只能住上海喔)
11. Triscaidecafobia: miedo al número 13
數字13恐懼症(沒關係,很多華人也有數字四的恐懼症)
12. Papafobia: miedo al Papa
教宗恐懼症(這恐怕不到梵蒂岡診斷不出來喔)
13. Uranofobia: miedo al cielo
天空恐懼症(不單指天空,似乎也包括對死後生活的過度擔心)
14. Pogonofobia: miedo a las barbas
鬍鬚恐懼症(1851年發現的,想當年病患應該無法出門吧)
15. Tripofobia: miedo a los agujeros
孔洞恐懼症(對大小洞孔無法克制的焦慮恐懼,這樣不能看海綿寶寶喔)
梵蒂岡教宗名字 在 Shih-Huai Liang 梁世懷 Facebook 八卦
Go to the Future - Wang Shun (Wang Shun 王舜)
我的好兄弟要出專輯了!
出國留學的前一年,我認識了一位熱愛芭蕾舞的男孩 - 王舜,當年就讀華岡藝校舞蹈科的他,每天不乏從陽明山跑到關渡找我們一起練舞,我也時常會從關渡跑去士林夜市找他,一起分享那一根曠世奇派就可以聊上兩個小時芭蕾舞的中二病青春期。表面上好像是他在跟我們學習,但其實我才是在他身上學習到最多的那一個。
多年後的今天,那對於藝術的執著以及追求,還是一直深深的影響著我,在我心目中,王舜就是「勇敢」與「熱血」的代名詞。
經過了十年的醞釀以及努力,王舜終於要發出首張個人專輯了,懇請大家支持一位用心做音樂的台灣音樂人!在這裡也與大家分享他專輯創作故事,那個我們一起共享的回憶。
專輯預售:https://goo.gl/xtHV1W
————————————————
Go to the Future 專輯創作故事
第一集 - 開始想念
描述我如何從一位芭蕾舞者
變成現在這音樂人的過程
在這之前
我還是個躺在家鄉的草皮上望著星空
對未來有無限想像的小孩
那時候我16歲
正值家長對小孩課業及未來擔憂的時期
而大人們無形的壓力
在這幾乎難以消化的心靈上
未來成為了當時內心的岔路口
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只知道
當下對舞蹈很感興趣
後來聽聞親戚推薦說有跳舞的學校
於是我高中考進了藝術學校的舞蹈系
但跟我想像的不同
並不是流行舞蹈
就這樣矇懞懂懂的開始了
而念舞蹈學系的初期
最討厭大概就是拉筋了
尤其是身段課
老師總要我們這幾位男生排成一排
把腳打開面對牆壁
然後出其不意的一腳
把我們踢進去
你可以聽見第一位慘叫
幾秒後又是第二位慘叫
我是第五位
就快輪到我了 ...
開始習慣這些痛苦後
一切啟發是在某次舞史課上
老師播放了男舞者的影片
是一些充滿技巧的獨舞段落
還記得那時候感到震憾的心情
用現在的話來說
就是一位吉他新手
看見大師在你面前掃弦
被那流暢又帥氣的動作吸引
後來發現自己對芭蕾舞著迷了
每當撥放起音樂
身體跟隨每個音符與節奏擺動
內心就會感到無限的富裕
幾乎每堂學科下課時間
這短短十分鐘
我都會一個人跑去舞蹈教室練習
那時心中有一個目標
就是在公演時我想跳海盜 !!
在第一年快結束時
學校多了新規定
若非上課時間
學生禁止私自進入或使用術科教室
我的熱情被澆了冷水
有好幾天都在煩惱
但最後找到解決方法
是趁著放學大家走的差不多時
把中庭舞台當做練習場地
因為它與舞蹈教室相同都是標準黑膠地墊
就這樣延續了本來理想的軌道
第二年開學前的暑假
暑期輔導還未開始
所以偶爾會去外面的舞蹈社上課
但在某次課堂上
遇見一位氣質非凡的女孩子
她每個動作優美又精準
幾乎是當下最出眾的焦點
我整個看傻了
讓我覺得自己的動作都像同手同腳
在她看見我愚鈍的動作後
露出天使般的笑容
大概就是唐伯虎點秋香裡那種 " 笑你是個白癡 "
總而言之
在那堂課結束後
我超孬的啊 !!
完全沒有勇氣去跟她搭話
只有變成暑假天天去舞蹈社報到
但卻再也沒見過她 ...
第二年開學了
在我心裡
幾乎只有芭蕾舞與那位不知道名字的女孩
看似複雜但又有點單純
偶爾下課時偷溜進沒人的舞蹈教室
放學後趁大家離開後在中庭練習
持續這樣一陣子後
很快就到了學長姊的公演
可能因為舞蹈這個環境不大
所以有相關演出時
幾乎同科系的人都會去看
我覺得這是我很有可能再次見到她的機會
身為學弟妹要負責驗票
但從進場直到演出散場
我都沒有看見她
有點失落
於是在劇場舞台關閉後
約了同學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東西
在過馬路時來往人潮擁擠
我在斑馬線的另一頭看見了她
她跟我對向行走並擦身而過
那瞬間我彷彿找回失去的片段
但我卻沒有勇氣跟她打招呼
她就像陌生人從我眼前走過去
後來仔細看在她身旁的女生
咦 ? 那不是我的學妹嗎 ?
第二年學期過了一半
這段時間
悄悄從學妹那邊打聽許多消息
得知她跟我同年
是別所高中的舞蹈班
可就算我知道得再多
卻一直都是處於
她根本不知道有我這號人物的情況
因為她沒有用手機也沒有在上網
聽說她每天都只有跳舞跟練習
非常規律
也沒有思考過戀愛這回事
因此我受不了這樣的情況
開始做了一些蠢事
例如他們高中的舞會
我不要臉的自己跑去參加
那時候流行的歌曲是 who that the dogs out
我的心跳幾乎跟著大鼓的頻率
不 !!
很有可能是倍數 ?
結果在台下找找找
還是沒看見她
忽然間音樂風格轉換
DJ : 告白時間 !!
我搶先他們學校所有人第一個衝上台
拿起麥克風說:
「 我叫王舜 ! 我喜歡的是中正高中舞蹈班 xxx ! 我喜歡你 ! 從半年前的暑假遇見妳之後,一直到現在。」
台下這時一片歡呼
DJ : 請女主角上台 !!
我興奮又緊張的等了一下子
台下變得安靜 ...
DJ : 啊 ? 原來她根本沒來啊 !?
第二年學期年尾
我還是沒跟那女生認識
但她身邊大多數人我都認識了 ?
特別是他們從小就一起在舞團跳舞長大的夥伴
幾乎都跟我同年
但在舞蹈界都已是頂尖了
因此有一段時間只要他們有空
我就會在放學時
從陽明山上搭公車下山
再轉捷運到他們所在學校的教室練習
因為他們學校常有外籍老師客席
所以總能在那得到最新舞蹈技巧與資訊
正因此
就算常獨自搭末班公車回陽明山宿舍
但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因為總是收獲滿滿
這是我對芭蕾舞充滿最多熱情的時期
也覺得自己好像因為追逐著某個人而努力
第二年學期末
學校的藝術交流團
要去義大利跟維也納演出歌舞
有甄選考試
我考上了 ...
出國那一天許多同學站在校門口
像我們交流團揮手道別
我想出征打仗的感覺吧
同學們從上車開始一路嬉鬧
再從候機室吵到飛機上
直到機上睡眠時間到
燈暗了
我依舊亮著眼睛
看著窗外聽著音樂
這一切都很美好
這兩個禮拜大大小小跑了許多演出場地
從維也納搭車到義大利
搭船到過威尼斯
也踏進梵蒂岡演出並與教宗合照
更被歐洲當地飾品小販狠敲了一筆
能有這些回憶
好像 ?
不管用什麼方式去努力
也許是那不知為誰的拼死練習
最後成果還是會回到你自己身上
第三年暑假
有了想出國當職業舞者的打算
也開始覺得學校會遷就團體的程度
而我想要的東西是更專一的芭蕾舞
不是武功、民族舞蹈
除了芭蕾課外
開始變得會翹課去外面上課
持續一陣子後
老師警告我操行已經不及格了
但那時的我 17 歲
認為這應該是個衝刺期
如果18 歲後想再出國
就得先面對兵役
害怕就是服役結束後
一切身體條件會過於生疏而失去
更意想不到的是家裡開始反對
要我將舞者當興趣就好
母親告訴我
原來是父親公司出了問題
頓時我好像又回到了一個叉路口
進退兩難
第三年學期初
到了公演的選角日
大家都在舞蹈教室等待公佈
我很興奮
覺得自己從第一年到第三年
這段時間裡做了很多準備
只是接下來在公佈名單時
所有舞者陣容全都沒有我
我連忙上樓去找主任
從主任的表情
我知道
自己被退學了 ...
於是
我轉過身走下樓
經過中庭的舞台時
想起曾經跟班上同學說過的夢想
" 我公演想跳海盜 就算公演不能跳 也要畢業之前在全校面前跳 "
腦海裡閃過這些記憶
當下把鞋子外套脫了站上舞台
發現自己
終究面對的是空盪盪
沒有觀眾也沒有音樂的空間
我把還沒練完成的海盜零碎的跳完
這一分鐘的獨舞
只有我的呼吸
這時三樓忽然傳來 " 加油 !! 別放棄 !! "
接著是一陣掌聲
原來是幾位同學知道我要離開了
雖然看見他們紅著眼匡
但我什麼也沒說
便走出校門口
第三年
離開學校後我開始打工並繼續跳舞
本來一起練舞的夥伴
包括那女孩全都出國了
分別去了舞團與學院
在離開前他們約了我到一間舞蹈教室去
說有位老師或許可以幫忙我
到那之後老師知道了我的狀況
也知道我熱愛芭蕾
便給我單獨的指導上課
第三年尾
在那教室待了一陣子後
老師看我常打工與教室兩邊跑
忽然間找我聊了一下
建議我換個方向試試
老師說希望我可以轉個彎
在我身上有更該發揮的特質
因為我個性自由不受拘束
不該堅持著一板一眼的古典流派
忽然間
覺得這句話涵意很深
也提醒了我現在還是站在同個叉路口上徘徊
該做選擇了
第三年末
我告別了老師
開始了長達一年自我放逐
平常就是打工
從咖啡廳、網咖到燒烤店
幾乎沒有再跳舞了
我開始重新思考我的未來
才發現自己沒辦法重複一樣毫無進步的工作
我需要挑戰
我需要創意
忽然想起自己很喜歡唱歌
雖然從小到大
都一直被笑五音不全
但剛開始對芭蕾舞也不是那麼擅長吧 ?
如果我付出與那時相同或更多的時間 ?
那結果又會是如何 ?
於是我辭去所有工作
借了一把吉他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看懂網路上的和弦學會四首歌
就這樣在地下道開始了我的音樂人生
這過程有很多很多
天再冷也要出去賣藝的街頭藝人時期
( 讓我學會了唱歌跟表演 )
再想睡也被導演逼著配樂的作曲時期
( 讓我學會了編曲跟混音 )
想念
不一定是悲傷
回頭看可能是青澀又甜蜜
畢竟這些青春沒有任何利益
因為這段回憶故事
我寫了一首歌曲 “ 開始想念 ”
試聽:https://goo.gl/Vbdd4n
而今年是音樂人生的第十年
我準備出專輯了
那個女孩最後也從英國回來了
她聽了我的歌曲
也看了我的演出
雖然我們彼此都知道已過了那個時期
但我的音樂故事會伴隨著身旁的人走下去
也許下一個是你
梵蒂岡教宗名字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評價
鄭麗君指出,馮明珠院長今年八月以內閣閣員身分赴中國參訪,未依法向移民署申請,移民署已報請內政部裁罰,鄭麗君還說,長期以來故宮與中國交流的分寸掌握非常有問題,包括收受中國企業贊助款、文淵四庫全書被盜印等事件,現在連訪中都不申請了,實在離譜!
故宮出國經費,除了公務預算、基金預算之外,還有以贊助款支應的方式,例如今年八月出訪中國就是用贊助款,事前不用寫出國計畫,出訪後也沒將出國報告上傳「公務出國報告資料網」,意圖規避監督。鄭麗君還舉例馮明珠今年六月率團赴義大利參訪,依照出國報告書,該次出訪目的有二:一、與佛羅倫斯聖十字教堂討論郎世寧新媒體展合約,二、參訪凡蒂岡典藏。本次行程共9天,扣除飛行交通時間3天,安排6/23-6/28六天行程,第一天「參訪梵蒂岡教宗庫藏與梵蒂岡博物館」,符合出國目的;第二天「參訪羅馬古蹟與我國梵諦岡大使館」,其中只花2小時停留在大使館,剩下時間全部都在觀光古蹟;第三天「參訪羅馬古蹟與我國義大利代表處及拜會國會與參眾議員」,沒有議員名單,馮院長也說不出副市長、議員的名字,這天只花兩小時拜會,然後繼續觀光古蹟;第四天「搭乘鐵路運輸」,從羅馬到佛羅倫斯其實只需1.5個小時,但馮院長居然花了一整天搭車,沒有任何公務行程,全團四人生活費高達台幣3萬6千元,鄭麗君諷刺根本是「假公務真觀光」!
鄭麗君表示,馮院長於今年二月到廈門參訪,準備與北京故宮在廈門鼓浪嶼設立「兩岸故宮數位化展廳」,在立法院上會期,馮表示「我們與廈門沒有進行任何文創合作…我是應北京故宮單院長之邀…其中之一是他希望兩岸故宮能夠在廈門設置數位博物館,但題目與內容都還未定…到目前為止並未進行任何實質合作,只是去看場地。」,可是出國報告中完全不是這回事,報告中包括「由廈門市政府鼓浪嶼率由投資集團投資落實」、「兩岸故宮數位博物館以文化教育推廣為首要任務,因此暫不售票」、「廈門方須藉由前述文創商品販售等方式,積極籌措營運基金,並回饋兩岸故宮產業團隊」,其中「採擴展目前本院已推動的數位營運模式及銷售文創商品,應能創造國內產業發展有利局勢及避免對本院產生過大的額外工作負擔」,將台灣文創商品利益拱手讓給廈門官方,鄭麗君認為根本是圖利,故宮文創商品銷售數字,上半年比較去年同期衰退五千萬元,怎會怕增加工作負擔,鄭麗君說這是把文創商品拱手給中國來做,出賣國家利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PziVYtU9cA/hqdefault.jpg)
梵蒂岡教宗名字 在 梵蒂岡教宗名字、教宗國、台灣教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教宗 (拉丁語:Papa;或譯教皇)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 ... ... <看更多>
梵蒂岡教宗名字 在 梵蒂岡是如何建國的,教宗,天主教教皇,羅馬主教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简单说教皇, 梵蒂冈 建国过程. ... 說教皇就不得不說天主教和 梵蒂岡 ,教皇是如何被選出的, 梵蒂岡 是如何建國的, 教宗 ,天主教教皇,羅馬主教,羅馬 ... ... <看更多>
梵蒂岡教宗名字 在 梵蒂岡教宗名字、教宗國、台灣教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教宗 (拉丁語:Papa;或譯教皇)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