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收穫多少
學懂如何享受籃球
打籃球應該是開心的事
Thanks Jumpshoot.
#bearliang
#provethemwrong
#ilovebasketball
#adidasbasketball
「然而,是時候重新相信自己了,現在的你早已超越了過去。」 看到梁民熊Bear今季在南青近兩場的表現,很是感動。「7年來每次摸黑射500球」、「三分王」、「怒轟40分」這些都是小編對Bear的印象,多年來十分欣賞這名只有5尺7吋高仍然在甲一戰場征戰的小巨人。
回到2013年Bear效力飛鷹的時候,當時的他每場入20分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結果他當屆以場均24.6分成為常規賽的得分王(第2位是他飛鷹的隊友呂楚威,場均17.3分),而每場平均有4個三分波進帳(甚至試過一場射入7個),帶領飛鷹以6勝1負成為2013年常規賽冠軍。以第一種子殺入季後賽,四強擊退當時擁有鄭錦興,劉子禮及張偉康的福建,可惜在決賽不敵南華屈居亞軍。
及後,他轉投南華尋求新挑戰。老實說,當年這轉會消息傳出時,網上有不少反對及批評的聲音。縱然如此,小編仍然尊重Bear的決定,球員的職業生涯有限,當你心裡有新目標去追逐時也無可厚非,而外界對Bear加阿庭這兩位得分好手所組成的後場組合相當期待。小編亦然,輕易相信1+1等於2的道理。但可能要適應新球隊或陣中有太多出色的球員,Bear的角色已不像飛鷹時般。但每次入到場,總特別留意他的表現。近兩年,他的場均得分不斷下滑,常規賽由2015的11分下降到2016的6.2分,而出場時間也大幅度下降。其實數據只作參考,但看到他已慢慢由正選變為後備,在場上打來患得患失好像失去了以往那時的自信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傳媒的目光也漸漸從他身上轉離。今季甚至轉到南青效力,心裡不禁問:「在南華真的打不上嗎?」 在今季銀牌第一場對母會飛鷹時,他整場上陣11分鐘只獲2分。球迷們也慨嘆:「有傷在身嗎?在南青也打不上嗎?」但想不到接著對南華及遊協的賽事表現反彈,兩場都攻入23分,發揮出色(縱然他仍不滿意自己的表現)。不僅在三分線上有斬獲,看到他勇於剷入籃底得分,甚至為隊友送上助攻,相信每一個梁民熊的支持者看到他這精彩的表現都已期待已久。盼望他下場對東方,甚至在較後的聯賽都能保持這出色的發揮。
於湘北對山王一役,三井初段在三分線上連珠爆發,甚至為赤木送上助攻。安田回憶著:「三井壽,過去在籃球場上,是一名戰績輝煌的勇將,現在他背負以往的盛名。」緊接著木暮的回應,安西教練也道出引言那句經典的對白,現在是他擺脫過去,恢復自信的時候!
身處在2017年的香港,其他人或坊間的價值觀可能只從你的成績,你的表現來衡量你。誠然,Bear已經站立在甲一這舞台十多年的時間,單單這份堅持已值得欣賞,而他更不需要向外界再證明自己有什麼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今天自己仍然站在籃球場上的原因,相信仍然有這能力,在場上拼盡每一分每一秒。
對於「現在的你早已超越了過去」這番話,其實我們不需被實際的數據或可見的成就來界定自己。最重要是你如何看自己?你是否已付出最大的努力?真的...真的不需要理會別人加諸於你身上無理的批評!
對於自己的生命,你現在的心態是否仍擁有昔日的passion 甚至已經是「現在的你早已超越了過去」嗎?
Bear加油 !香港籃球員加油!
#相信自己 #心態 #passion
Source: HKBA, Wiki, 東方, Apple Daily
Photo : HK01
梁盛子wiki 在 狄易達 Facebook 八卦
質素
Quality qualityTranslated
以史為哈哈鏡,不知所謂!
- 「規定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動議發言稿。
鄭松泰︰主席, 這個動議肯定會成為一眾同僚,爭相借題發揮,表達對政權忠誠的場所。
做自己人的奴隸好?
青年新政兩位議員在誓詞的「支那」論,激起抗日戰爭的華人家國情懷,不期然想起近年備受好評之抗戰英文史書《被遺忘的盟友》,作者是牛津大學教授,他認為抗日戰爭是塑造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重要元素[註一]。著作引述了當時一位親共愛國記者杜重遠,抗戰早期在太原目擊一樁遊街示眾批鬥漢奸事件,其細節與後來文化大革命並無二致。作者判定抗戰引發的國族情緒,為後來中共建政後連串的政治運動打下群眾基礎[註二] 。
當下香港激起的愛國主義狂潮,又會否走上同一舊路?
魯迅被毛澤東評為:「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民族英雄。」但在一九三六年,即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年、日本全面侵華前一年,在其《且介亭雜文附集》卻如此說:「用筆和舌,將淪為異族的奴隸之苦告訴大家,自然是不錯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著這樣的結論:『那麼,到底還不如我們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隸好。』」上述文字雖然略嫌歐化累贅,但在八十年後的今天回望,卻有如未卜先知!
愛國愛港?雞,全部都係雞。
中共建政後一年(一九五○)介入韓戰,把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擊退;六十年代研發核子武器及彈道飛彈;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排擠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取得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並以威逼利誘,逐漸使各國承認北京當局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權」;近年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早已解除「淪為異族奴隸之苦」的威脅。
然而,對不少香港年輕人的感受來說,中共收回香港的十九年半,令香港低下層及年輕一代生活困苦,不是民族解放,而只不過是「做自己人的奴隸」而已,「大家都是中國人」對他們來說,是「難聽過粗口」,這種逆反心態,久而久之日積月累,到他們當中有人得到代議士之位,年少氣盛之餘,陣營中又沒有老練但不失赤子之心的長輩點撥,結果就闖出大禍來。
當下這場民族主義之爭,看似大中國的一方佔盡上風。不過,同情北美殖民爭取獨立的英裔思想家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在一七七六年冬美國獨立戰爭的低潮期,寫了一篇名叫《美國危機》(The American Crisis)的政論小冊子,當中說:
「這是考驗人們靈魂的時刻,那些歲寒不經霜的士兵(summer soldier)和只能見陽光不能見陰霾的愛國者們(sunshine patriot),在這個危機中將會動搖退縮而不敢再為國效勞了,但是那些堅持下來的人們,現在理應得到人們的愛戴和感激。暴政就像地獄一樣不易被戰勝,然而我們慰藉自己:鬥爭愈是艱難,勝利就愈加榮光;獲得愈廉價的東西,我們也就愈輕視…… [註三]」
Summer soldier及sunshine patriot就是香港人平日所指的「勝利球迷」了!建制派對梁、游二人窮追不捨,有風駛盡艃,但假設將來戰爭爆發,中共發行戰爭債券,並以人大釋法變相立法,強制具一定資產的香港永久居民購買,試問在座有多少人會欣然解囊?至梁、游二人及其支持者,遇上逆境則陣腳大亂,甚至棄甲曳兵,他們也算不上是真正的香港愛國者。大家都是「勝利球迷」而已,用網上用語來總括︰「雞,全部都係雞。」不要分得那麼細!
學子需要怎麼樣的歷史教育?
特區政府最近發表的《初中中國歷史修訂課程第一次諮詢稿》,內容令人驚嚇:把傳統的治亂興衰部份壓縮,多談歷朝盛世,對衰落及改朝換代的混戰,只輕輕帶過[註四]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史為鏡,可知興替。」西方史學也有"Rise and Fall"的傳統敘事手法[註五],亦有鑑古知今的功用[註六] 。《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早前在其網台節目,直斥《諮詢稿》的扭曲史觀為「反華」[註七] ,本席要加以補充,特區政府「以史為哈哈鏡」的畸形史觀,根本是反人類文明、反常識,甚至連中國大陸的初中「歷史與社會」科課程綱要也不如[註八]!
華人修抗日戰史,集中於宣揚被侵略的悲情,對日本為何走上軍國主義之路,卻甚少着墨[註九] ,對自己重蹈敵人覆轍懵然不知。日本明治維新時的《教育敕語》,是在一八九○年頒布的教育文件,內文中有「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我臣民……億兆一心……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語句[註十] ,向學童灌輸對日皇絕對效忠的思想,有極權法西斯傾向。當下的誓詞事件,中共及其同路人自詡代表「全球華人」意志的態度,也有「億兆一心」的味道!
主席,世局紛擾,歷史科當然應成為中學獨立科目,如此年輕人才不會草率犯下政治錯誤;也曉得暴政必亡的鐵律,避免盲從政權、攀附權貴。但課綱該如何撰寫,則不是靠代議士有限的發言時間,夾帶自身政見,可清議得出一個所以然來。故此,本席謹此陳詞,對原動議及所有修訂動議全投棄權票!
#立法會大會發言
鄭松泰議員
二○一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
註釋
註一: 芮納‧米德(Rana Mitter)著,林添貴譯,《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台北:遠見天下文化,二○一四年六月)頁三十三、三十九及四十三。
註二: 同上書,頁一百八十七至九。事件引述杜重遠著,《還我河山:杜重遠文集》(上海:文匯出版社,一九九八年)頁二百六十。二。
註三: 翻譯節選自上海三聯出版社《美國危機》,柯嵐編譯。
原文為:These are the times that try men's souls.
The summer soldier and the sunshine patriot will, in this crisis, shrink from the service of their country; but he that stands it now, deserves the love and thanks of man and woman.
Tyranny, like hell, is not easily conquered; yet we have this consolation with us, that the harder the conflict, the more glorious the triumph.
What we obtain too cheap, we esteem too lightly: it is dearness only that gives everything its value.
Heaven knows how to put a proper price upon its goods; and it would be strange indeed if so celestial an article as freedom should not be highly rated.
Britain, with an army to enforce her tyranny, has declared that she has a right (not only to tax) but "to bind us in all cases whatsoever," and if being bound in that manner, is not slavery, then is there not such a thing as slavery upon earth. Even the expression is impious; for so unlimited a power can belong only to God.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The_Crisis_No._I)
註四: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2016-10-04/33062
註五:例如英國史家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的《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駐歐記者威廉‧夏勒(William L. Shirer)的《第三帝國興亡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註六:英國廣播公司的著名歷史紀錄片Nazis: A Warning From History,其中文譯名正是《納粹警世錄》。
註七:(2:43-3:4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dTRLbiyc5Q
註八:參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網站的《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教學設計(http://www.pep.com.cn/…/8s/jxal…/200510/t20051021_231144.htm),及《走進歷史》教學設計(http://www.pep.com.cn/…/7s/jxal…/200510/t20051021_231093.htm)。
註九:近來少有的例外,是郭岱君編者,《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台北:聯經出版公司,二○一五年十月)頁十七至六十六。
註十:全文為「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厥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爾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恭儉持己,博愛及眾,修學習業,以啟發智能,成就德器。進廣公益,開世務,常重國憲,遵國法,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不獨為朕之忠良臣民,亦足以顯彰爾祖先之遺風矣。」
斯道也,實我皇祖皇宗之遺訓,而子孫臣民,所宜俱遵守焉。通之古今不謬,施之中外不悖。朕與爾臣民,拳拳服膺,庶幾咸一其德。」(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總督府官定漢譯《教育敕語》https://zh.wikipedia.org/…/%E6%95%99%E8%82%B2%E6%95%95%E8%A…)
梁盛子wiki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八卦
【哲學「非」星期五】─ 「釣魚台是誰的 ?是台灣的 ?」
【※2012/09/10 (一)於「永樂座」(台大店) 】
當台灣的總統在2012/09/07從距離釣魚台列嶼140公里外的彭佳嶼上,「宣示」釣魚台是台灣的,這是不是就足以讓釣魚台「變成」台灣的?如果有人到釣魚台這個無人島,插上自己的國旗,這個動作,是否就足以讓其他國家承認,釣魚台是屬於某個國家所有?還只是有人去過那裏了?我們要思考的是,從「宣示性」意義到「實質」意義之間,距離究竟有多遠呢 ?
1972年,美國正式將釣魚台列嶼(日本稱之為尖閣列嶼)同琉球的管轄權歸予日本。然而,是否美日間的協議,就可以決定釣魚台是誰的?自1970年以來,釣魚台列嶼不僅是油田、漁業權、主權的爭執所在,也是各式民族主義者的競逐展演之地。各類「民間人士」,來到釣魚台列嶼登岸插國旗,隨即被日本政府驅逐,然後有「政府」出來宣示主權。這類「民間倡議戲碼」不斷地上演,似乎也說明「釣魚台事件」,從來沒有得到國家層次上的真正解決,或是它早就被解決了,卻沒人願意承認?
從國家主權角度,釣魚台列嶼的爭議,除了涉及到台、日之間主權問題,近年來又增加了中國因素。如果對中國而言,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釣魚台是台灣的一部分...。這樣的邏輯,是否能推導出釣魚台是中國的 結論?在台灣的主權仍不被國際間多數國家承認的情況下,釣魚台主權是否仍屬於台灣 ? 在這場釣魚台爭議中,我們在爭取哪個國家的主權?
「誰的」涉及到「所有權」,「所有權」則延伸到「主權」,更涉及到「相互承認」的法權問題。我們很高興邀請了羅福全博士,出席本次「哲學『非』星期五」,從管轄權變遷、國際法角度,為大家爬梳釣魚台列嶼的主權歸屬爭議,也邀請大家一起討論。
【時間】 2012年 09 月 10 日 (一) 19:30 – 21:30
【地點】 永樂座(台大店)
【地址】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4號2樓
【主持】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與談】 羅福全│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前駐日代表
【主辦】 青平台
【協力】【策劃行政】廖健苡【海報設計】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丁宇徵、張紹翰【摘要】陳易嶙、陳廷豪【攝影】林鼎盛、梁家瑜 【逐字稿】蕭景文
【參考資料】
羅福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7%A6%8F%E5%85%A8
保釣運動
http://zh.wikipedia.org/…/%E4%BF%9D%E9%87%A3%E9%81%8B%E5%8B…
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
http://zh.wikipedia.org/…/%E9%87%A3%E9%AD%9A%E5%8F%B0%E5%88…
馬英九登彭佳嶼宣示釣魚台主權
http://www.nownews.com/2012/09/08/301-2852530.htm
王景弘:〈避虛就實:保釣與保太平島〉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sep/9/today-p9.htm
【哲學星期五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關於 哲學『非』星期五 】
在「哲學星期五」將滿兩周年(八月的第二個星期五)之際,我們籌辦「哲學『非』星期五」的子活動,在「星期五以外」的時間,將更有彈性地,以不定期、不定點,和大家一起討論,跟我們貼近的議題。每周「哲學星期五」依舊每周照常舉行,歡迎大家前往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