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發,中午又昏睡太久,半夜寫的文章,歡迎分享,不用客氣!照片就是我們學校)
換個路出門,天空就開了
三月桃花李花開,我在上海中歐上「創新與創業」的課,這個課對老師而言,絕對是重大挑戰,因為在座的同學都是創業者,有不少人已經是上市公司老闆了,就算不是自己創業,也都是外商公司的高管,許多人都曾經赤手空拳打過江山。
相反的,教創業課的老師,雖然學歷傲人,也寫過許多個創業公司篳路藍縷的教案,但是,都没有創業經驗。
也就是說,這是書生面對梁山泊一窩子好漢。
上了四天的課,我覺得受益良多。第一個體會就是,創業維艱,就算你的模式成功了,消費者買單了,坐大了,也未必能夠撐幾年,若管理不周,或者失去了新鮮度,或者競爭者眾,在這個廝殺成河的紅海市場裡,隨時有新的鯊魚游進來,把你的賺錢事業搞成微利事業這個時代,迭代很快,我們要牢記,只要有個「創」字,創意或創新創業都一樣,富不過三代,甚至連傳到第二代都很難!
如果你没有用不完的錢,那麼,你如何創業?答案是「精益創業」,從MVP(Minimun Viable Product),從小量開始測試起,就算你找到天使投資人,也最好腳踏實地的做小規模的測試計劃,因為現代創業獲取用戶的成本,實在高昂,最大型的企業是大鯨魚,也很容易在你轟轟烈烈進入市場打響之後,獲取你辛苦獵取的果實。
我不是乖學生,不會讓學到的理論只活在它原來定義中,我的思緒常會像一條亂竄的魚,我在聽A時,常常會想到B。
我的"B"是:如果把每個人都當成一家公司,我們一出生,就註定要"創業",可以飛黃騰達,也可以只開一個小雜貨鋪,只要活著,就必須接時代的招。想做生意,不能不變。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害怕改變,也害怕未知,但是未知來敲門的速度,未來「一直來一直來」的效率,總是比我們想像中還快。
家庭關係中,凡人都明白,穩定是幸福,然而在生涯上的選擇,舒適圈卻是陷阱!在這個變化實在劇烈的時代裡,我喜歡主動迎向未知,我明白,如果我們的眼界夠寬,我們就不會被小石頭絆住,或者對一隻攔路瘋犬那麼的在意。
當我也曾經疑惑,要不要踏出新的一步,我的決策點很簡單,就是「如果損失承受得起,那就去」「如果很難,那就把它當成一個不那麼容易玩的遊戲」,如果你打過遊戲,你也會覺得太容易玩的,就容易厭倦。
想做一件新鮮事,為什麼不試試,萬一成功了呢?失敗也不可怕,至少試過,小量的嘗試,跨出小小一步,感覺一下,不要渴望打開一道藏在某處的隱形門,你就發現了一個絕對的新天新地。世界上没有任意門,有的只是讓你滴下汗水或淚水的荊棘小徑,就算你滴下汗水和淚水,那條路也可能通向死巷,但這種探索本身好迷人。
多數人在面對人生或投資的時候,希望的都是「一夜致富,一夜轉變」,好像瞬間不同翻天覆地才是真愛,不明白對待一個習於安逸的懶惰靈魂,並没有什麼太速成的方法,一開始改變一定像蝸牛緩步而行。懶惰的靈魂會一邊喊無聊一邊怕太累…只要我聽到「這不是很難嗎?我以後有空再說…」的類似說法,或渴望進行某個舉動,但問的都是「其實我想要打消我的新念頭」的問題的人,我看見的都是這樣的懶靈魂。
我練肌力已經有兩年了,是人生過半之後才開始練的,成果有限,但至少没有蝴蝶袖和太突出的小腹,拉行李不會再扭到腰…有幾位朋友發現「你身材好像變好囉」,要我介紹教練…這兩年來,我做過統計,有幾十位朋友問過我教練電話,上過幾次課逃走的有十分之一,打了電話没去的有十分之三,只是問了我很多問題….,連電話也没打的的佔十分之六。嗯,由此可見一斑,我們的內心的惡靈古堡是如何的堅固呀。
老實說,健身這件事,對我也不容易,但我會強迫自己,只要約了課,就不要黃牛,不要被惰性打敗!事實上,至少在前一年的時間,我想到要去健身房,感覺跟犯人要上刑場,没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回家之後,也常躺在床上哀哀叫(後來,我發現比哀哀叫更好的方法是:不如繼續哀嚎著做復健,才能夠縮短哀嚎的時間!)
到上海唸商學院,我的同學中甚至有中國「奧數冠軍」得主,雖然我曾經念過商學院,但是重讀會計和財務管理,對我也完全不容易,前幾次搭飛機重新去上學也曾經緊張到胃食道逆流…,唸到快畢業了,我竟非常喜歡上這種「搭飛機通勤上學」的日子,往前看,累得也很值得…
没有任何事件的開始,不是在驚喜中混雜著驚嚇,在期待中揉合著不舒服感的。前不久去上帆船課程也是。在寒流中開船,怎麼可能舒服?如果不是和自己約法三章「錢繳了一定得去」的話,我想,那種海上零度開船的感覺没有比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幸福。
我真的不喜歡去,我從小立志當林黛玉,我也不是運動好手型,可是我權衡輕重,如果不想讓我的背影變成中年歐巴桑,那麼我必須小小勉強一下自己!
我們需要的都不是「恐龍大滅絕」般的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從一個舉步維艱的步伐開始。
在面對新挑戰時,我們也可以採取MVP,更簡單的打個比方,就是換條路上班,或者是換條路回家,或者就當成晚餐換個不尋常的菜吃吃。一個太習慣於老方法,或者太久没有任何改變的人,雖然對日復一日的生活感覺到厭煩,但也同時會失去對人生的鬥志;不想學新把戲,又拒絕稱自己是老狗。
很矛盾,不是嗎?想要向前,卻熱愛自設柵欄,把力氣花在猶豫和跟自己角力上。就硬著頭皮把腳先踏出去一步,進行「最小量示範」吧。
「先不要想路會通往何方,路在腳下,我只是改變一下出門方式而已」,慢慢的適應改變,我總是發現,那些我以為是珠穆朗瑪峰的高山峻嶺,其實,只是生命中一個又一個的遠方的山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油畫創作展 曾卉馨專訪 ▲以黑色線條建構出的城市街景與魅力 曾卉馨跟其他孩子一樣,被許多才藝學習課程填滿小時候,而在眾多才藝中,只有一項是一直持續下來的,那就是畫畫。只要有繪畫工具,她到哪都能畫,彷彿這是註定的事──這輩子離不開畫筆。國小一年級得到全縣第一名,爸媽覺得她有天份,所...
梁家玉學歷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 沒包袱!我來做!】當選邊緣,就差你一票!
剛開始有選舉氣氛時,我的民調數字連 1% 都不到。高雄三民共選 8 席,藍綠兩大黨各提 4 席,要突破重圍真的很不容易,更何況是我這種既非政二代、也非富二代的人選。
不過很感動的是,一直以來的努力是有被看見的!不管是掃街還是在路口揮手,特地向我比讚、加油的人越來越多,而支持度也是穩定的上升勢,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終於到了當選邊緣。
上屆本區的第三勢力參選人梁益誌獲得近 8000 位選民支持,謝票時很多人告訴他:「早知道你會拿下近 8000 票,我就投給你了。」非常可惜。
這一次不要再後悔!距離當選就差一點點,請集中支持、幫忙拉票,讓三民區出現第①位制衡藍綠的第三勢力關鍵①席!
-
我是高雄市三民區市議員①號候選人,時代力量林于凱,從大學時期參與公共事務,現在 37 歲,公民年資 18 年,已是一個 2 歲女兒的爸爸。
我大學念的是中山的機電工程,曾創立動物保護社、建立校犬制度,因為從事動保運動,開啟了對於弱勢的關懷,啟蒙對環境保護與社會運動的視野,連研究所都轉而去念生科。
中山生科碩士畢業後,為了在國家公園工作,我 2010 年考了高考,成功考進玉山國家公園,開始在公部門工作,7 年公職生涯當中有 3 年在高雄市政府環保局。我認為,政府內部有一群很優秀的人,但是人事關說、繁雜評鑑、本位主義、專業外包等公務文化,卻使得這些公務同仁有如被捆綁而動彈不得。
我對於人才無法發揮的情形,感到非常失望。我將對公務體系的觀察集結成冊,出版《公門菜鳥飛》一書,獲得林全、張善政、黃國昌、李鴻源等政界人士跨黨派的推薦,也帶來不小的社會討論,獲頒 2017 年金鼎獎及國際書展大獎。
我感受到,體制內有一群公務員,對於政府改革的期待,於是我們一起籌組了「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公革力),倡議政府必須帶頭提升勞動環境、改善政府效能,讓公務員有表達真實意見的機會、讓有能力者能夠好好做事。
上班辦公,下班扮公(扮演公民),是我公務生涯的寫照。我對於台灣土地的連結,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
公務生涯中,我歷練過國家公園、農委會漁業署及高雄環保局,負責生態城市、農漁業轉型的相關工作。週末期間,林于凱則化身「魚凱」,用獨立記者的身份,足跡遍及山區部落、海邊漁村、從山脈到離島,寫下上百篇農漁產業、環境品質、城市公園濕地的相關報導。筆名魚凱,正是因為希望台灣的漁業能夠凱旋而歸。
高雄有得天獨厚的山海資源,除了傳統產業及工業區外,有位於中央山脈尾端的廣大農田地景,也有容易抵達的海濱,有多元的山地原住民及平埔族聚落,也有傳統的客家村。
我們的資通訊人才、海洋休閒產業、農業結合觀光,如果用心、有耐心的培力,不再將焦點只放在硬體建設,這些多元的元素,都是未來高雄的機會。有能力、勇於接受挑戰、能夠號召大家一起參與社會革新的年輕勢力,必須要站出來,協助台灣社會的進步。
未來,是我們現在應該投入去創造的。
生活即政治,我會從生活出發,找回大家對政治的信任。請高雄市民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證明,政治,可以不一樣,高雄,值得更好的選擇。
【 沒包袱!我來做!】
時代力量高雄三民唯①提名 林于凱
【經歷】
7 年公務員資歷(3 年於高雄市政府)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 發起人
立法委員 黃國昌 法案助理
農漁業獨立記者、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 理事
著作《公門菜鳥飛》獲 2017 年金鼎獎、國際書展大獎
【學歷】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士
三民國中
河濱國小
【政策主張與新聞動向】
http://j.mp/2J6PUcJ
【小額捐款】
戶名 | 107年高雄市議員擬參選人林于凱政治獻金專戶
帳號 | (700) 0041504-0622897
線上捐款 | npptw.org/4QxP0F
【志工招募】
npptw.org/kV2X7Y
【黃國昌助理 第①選擇】
時代力量高雄三民唯①提名 林于凱
于凱政見 | http://j.mp/2P4KVQc
小額募款 | http://bit.ly/2yPszro
志工招募 | http://j.mp/2JmUEva
梁家玉學歷 在 吳淡如每周一文 Facebook 八卦
換個方式出門,天空就開了!
https://www.facebook.com/goodtimewu/posts/10155485353937957
(有感而發,中午又昏睡太久,半夜寫的文章,歡迎分享,不用客氣!照片就是我們學校)
換個路出門,天空就開了
三月桃花李花開,我在上海中歐上「創新與創業」的課,這個課對老師而言,絕對是重大挑戰,因為在座的同學都是創業者,有不少人已經是上市公司老闆了,就算不是自己創業,也都是外商公司的高管,許多人都曾經赤手空拳打過江山。
相反的,教創業課的老師,雖然學歷傲人,也寫過許多個創業公司篳路藍縷的教案,但是,都没有創業經驗。
也就是說,這是書生面對梁山泊一窩子好漢。
上了四天的課,我覺得受益良多。第一個體會就是,創業維艱,就算你的模式成功了,消費者買單了,坐大了,也未必能夠撐幾年,若管理不周,或者失去了新鮮度,或者競爭者眾,在這個廝殺成河的紅海市場裡,隨時有新的鯊魚游進來,把你的賺錢事業搞成微利事業這個時代,迭代很快,我們要牢記,只要有個「創」字,創意或創新創業都一樣,富不過三代,甚至連傳到第二代都很難!
如果你没有用不完的錢,那麼,你如何創業?答案是「精益創業」,從MVP(Minimun Viable Product),從小量開始測試起,就算你找到天使投資人,也最好腳踏實地的做小規模的測試計劃,因為現代創業獲取用戶的成本,實在高昂,最大型的企業是大鯨魚,也很容易在你轟轟烈烈進入市場打響之後,獲取你辛苦獵取的果實。
我不是乖學生,不會讓學到的理論只活在它原來定義中,我的思緒常會像一條亂竄的魚,我在聽A時,常常會想到B。
我的"B"是:如果把每個人都當成一家公司,我們一出生,就註定要"創業",可以飛黃騰達,也可以只開一個小雜貨鋪,只要活著,就必須接時代的招。想做生意,不能不變。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害怕改變,也害怕未知,但是未知來敲門的速度,未來「一直來一直來」的效率,總是比我們想像中還快。
家庭關係中,凡人都明白,穩定是幸福,然而在生涯上的選擇,舒適圈卻是陷阱!在這個變化實在劇烈的時代裡,我喜歡主動迎向未知,我明白,如果我們的眼界夠寬,我們就不會被小石頭絆住,或者對一隻攔路瘋犬那麼的在意。
當我也曾經疑惑,要不要踏出新的一步,我的決策點很簡單,就是「如果損失承受得起,那就去」「如果很難,那就把它當成一個不那麼容易玩的遊戲」,如果你打過遊戲,你也會覺得太容易玩的,就容易厭倦。
想做一件新鮮事,為什麼不試試,萬一成功了呢?失敗也不可怕,至少試過,小量的嘗試,跨出小小一步,感覺一下,不要渴望打開一道藏在某處的隱形門,你就發現了一個絕對的新天新地。世界上没有任意門,有的只是讓你滴下汗水或淚水的荊棘小徑,就算你滴下汗水和淚水,那條路也可能通向死巷,但這種探索本身好迷人。
多數人在面對人生或投資的時候,希望的都是「一夜致富,一夜轉變」,好像瞬間不同翻天覆地才是真愛,不明白對待一個習於安逸的懶惰靈魂,並没有什麼太速成的方法,一開始改變一定像蝸牛緩步而行。懶惰的靈魂會一邊喊無聊一邊怕太累…只要我聽到「這不是很難嗎?我以後有空再說…」的類似說法,或渴望進行某個舉動,但問的都是「其實我想要打消我的新念頭」的問題的人,我看見的都是這樣的懶靈魂。
我練肌力已經有兩年了,是人生過半之後才開始練的,成果有限,但至少没有蝴蝶袖和太突出的小腹,拉行李不會再扭到腰…有幾位朋友發現「你身材好像變好囉」,要我介紹教練…這兩年來,我做過統計,有幾十位朋友問過我教練電話,上過幾次課逃走的有十分之一,打了電話没去的有十分之三,只是問了我很多問題….,連電話也没打的的佔十分之六。嗯,由此可見一斑,我們的內心的惡靈古堡是如何的堅固呀。
老實說,健身這件事,對我也不容易,但我會強迫自己,只要約了課,就不要黃牛,不要被惰性打敗!事實上,至少在前一年的時間,我想到要去健身房,感覺跟犯人要上刑場,没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回家之後,也常躺在床上哀哀叫(後來,我發現比哀哀叫更好的方法是:不如繼續哀嚎著做復健,才能夠縮短哀嚎的時間!)
到上海唸商學院,我的同學中甚至有中國「奧數冠軍」得主,雖然我曾經念過商學院,但是重讀會計和財務管理,對我也完全不容易,前幾次搭飛機重新去上學也曾經緊張到胃食道逆流…,唸到快畢業了,我竟非常喜歡上這種「搭飛機通勤上學」的日子,往前看,累得也很值得…
没有任何事件的開始,不是在驚喜中混雜著驚嚇,在期待中揉合著不舒服感的。前不久去上帆船課程也是。在寒流中開船,怎麼可能舒服?如果不是和自己約法三章「錢繳了一定得去」的話,我想,那種海上零度開船的感覺没有比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幸福。
我真的不喜歡去,我從小立志當林黛玉,我也不是運動好手型,可是我權衡輕重,如果不想讓我的背影變成中年歐巴桑,那麼我必須小小勉強一下自己!
我們需要的都不是「恐龍大滅絕」般的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從一個舉步維艱的步伐開始。
在面對新挑戰時,我們也可以採取MVP,更簡單的打個比方,就是換條路上班,或者是換條路回家,或者就當成晚餐換個不尋常的菜吃吃。一個太習慣於老方法,或者太久没有任何改變的人,雖然對日復一日的生活感覺到厭煩,但也同時會失去對人生的鬥志;不想學新把戲,又拒絕稱自己是老狗。
很矛盾,不是嗎?想要向前,卻熱愛自設柵欄,把力氣花在猶豫和跟自己角力上。就硬著頭皮把腳先踏出去一步,進行「最小量示範」吧。
「先不要想路會通往何方,路在腳下,我只是改變一下出門方式而已」,慢慢的適應改變,我總是發現,那些我以為是珠穆朗瑪峰的高山峻嶺,其實,只是生命中一個又一個的遠方的山丘!
梁家玉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油畫創作展 曾卉馨專訪
▲以黑色線條建構出的城市街景與魅力
曾卉馨跟其他孩子一樣,被許多才藝學習課程填滿小時候,而在眾多才藝中,只有一項是一直持續下來的,那就是畫畫。只要有繪畫工具,她到哪都能畫,彷彿這是註定的事──這輩子離不開畫筆。國小一年級得到全縣第一名,爸媽覺得她有天份,所以就繼續走在繪畫這條路上。「對於畫畫,是我最拿手的事,因為喜歡,所以會主動去做。」看她說著,繪畫的專情在她眼裡流轉。為了持續自己的喜好,她下定決心去台南科技大學念書,在念書的七年間是她最歡喜的日子,因為時時刻刻沉浸在繪畫當中。
▲寫生,拉近與城市的距離
假日,是她徜徉的時候。她總是約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到大台中的景點寫生,寫生對她來說,是種練習,是觀看,更是忙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和劑,能舒展身心,外面畫畫的氛圍更是一大享受。寫生地點不同,磨利了她對城市街景觀察的敏銳,街景的元素:路燈、橋梁、電線桿……等,在她作品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穿梭大大小小的城市
工作讓曾卉馨在城市與城市間移動,除了中部的工作,有時也會因公司人力調度而到北部支援,游走在各城市的機會,種下了觀察城市的種子。建築是以線條與幾何方塊構成,在曾卉馨作品當中,可以看見許多的黑色線條,黑線條是她很喜歡的一種繪畫方式,不同於傳統繪畫步驟,她最喜歡直接以黑色線條描繪那內心中所建構出的城市。黑線條儼然已經變成她的標誌,能自然的運用在畫面當中,觀看曾卉馨的作品時,觀者好似也游走在她所建構的城市。
▲不起眼的街角景色
城市街景是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而它對曾卉馨來說,卻是創作的主題。城市街景平凡,但是經由畫家之筆會產生多樣的面貌。她將城市街景元素結合,而呈現出來的不只是一幅畫,而是一種心情,以自己每天的心情敷彩城市街道的顏色,對於畫者和觀者而言,是別具意義的。畫者透過街景的顏色來讓觀者感受,宛如自己也曾以如此的心情,從其中的某一街道走過。
此次的展覽,以城市街景作為創作主軸。城市街景是我們每天所觀所見,彷彿呼吸一般,總是匆匆一瞥忘記它的存在感。你曾駐足觀察撫摸一石一瓦否?「大忠街」是曾卉馨落腳的地方,工作忙碌使她的情緒低盪,覺得眼中的街景如心情般灰暗無彩,便畫下眼中那些不同的街景,來轉換心情。畫圖創作就是如此,作品無非是創作者的心情跟生活世界的結合,而這是她作品產生的契機。半年後,第二張街景作品<閃閃發光我的心>產生,那時的心境反而跟「大忠街」那幅畫完全相反,是一愉悅心情的寫照,即便是灰色水泥建築,在她眼中,仍閃閃發光。
曾卉馨的繪畫作品主要是關於內心的連結,她純粹想營造出一種城市的氛圍,不需構圖、不需要照片當素材,創作方式是以黑色的線條直接下筆,再堆疊顏色。然後視畫面的需要再加入不同城市元素,在畫面中黑線條,有些如廟宇、纜車,或是橋,不一樣的樣貌也帶出了畫面中的故事性。
▲以畫筆繪出一輩子
再度拾起筆,繪畫將會是她一輩子的事情。進入社會後,忙碌的工作讓曾卉馨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畫畫,但仍舊沒忘了,畫圖一直是她的最愛。直到重拾畫筆開始畫油畫,從當中慢慢找回當初繪畫的手感,經過一段時間後,對於繪畫,開始有更多想法與創造力的出現。她從人生經歷中體會到「未來」是沒有辦法計劃的,捉摸不定的生活對她來說格外珍貴,這些體悟,都轉「畫」成了內心的秘密,藏在作品裡。沉浸在畫圖裡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曾卉馨,繪畫是她的精神支柱,更是自我內心世界的告白。
▲曾卉馨-以黑色線條勾勒出心中的城市街景,帶給觀者無限的想像。
(文:金車文藝中心)
曾卉馨學歷: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
個展:
2016 蘭蘭陽美術學會邀請展
2016 帝圖藝術線上創作個展
獲獎 :
2000 第55屆全省美展油畫入選
2014 第15屆南投玉山美術獎油畫類入選
2014 第七屆金車青年油畫獎優選
2015 第20屆大墩美展油畫類入選
2016 台灣國展油畫入選
創作⾃述:城市街景系列列
《我的城市,妳的街景。》此系列的創作,是以城市街景為創作主軸,城市街景是我們每天所見,對於時常所見景物,總是匆匆一瞥的忽略,或也曾想悠悠的停下腳步,好好的觀察,留心的將感受刻畫在心裡。
使用第二人稱,作為一種和創作者之間的對談模式,「妳」也是創作者自身的一種鏡射,藉由自己的情感經驗為媒介,不是單純的描繪城市街道的景色,表現出的是心情體驗的共鳴,試問自己與觀者,對於周遭景物,妳是忽略或是熟悉?引導觀者在欣賞作品時,提起曾經的感受與體驗,是否有過這樣的記憶經驗,熟悉的街道,會因妳的心情不同而景象也有所改變,心情愉悅時,灰暗水泥建築也看起閃閃發光,心情低落時,美麗街道也黯淡無采,讓觀者自省,以這樣的概念為出發點,作品雖是街景與城市的形象,但卻可從畫面中讀出另一種氛圍,有愉悅、有沈重、有平靜、有絢爛、有色彩、⋯⋯用創作者自己的體驗,呼應觀者的記憶感受,喚起曾經存在的情緒經驗,看見彼此間的魅力!
梁家玉學歷 在 雷頌德親自設計英國大宅獨立屋洋溢暖意太太梁家玉勁like 01娛樂 的八卦
雷頌德(Mark) 與太太 梁家玉 (Jade) 去年舉家移居,只為了陪伴子女讀書,真是廿四孝父母。而一向創作力十足的Mark 亦親自操刀設計其英國大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