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8日)我在府內接見由日本核子物理學權威、也曾擔任日本文部大臣、科技廳長官與東京大學校長的有馬朗人先生,以及他所率領的「臺日交換核能資訊訪問團」,交換對核能政策的看法;團內也有七位日本現任眾議員,其中細田博之眾議員,是現任自民黨副幹事長及黨內「電力安定供給推進議員聯盟」會長,組織目標是大力推動日本核電廠重新啟動,其餘眾議員也隸屬於該組織,大部分皆來自於有核電廠的選區(如擁有日本多達14座核電機組的福井縣,有日本發電量最大的柏崎刈羽核電廠的新潟縣)。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當時日本民主黨政府立即停止所有54座核電機組運轉,施行「零核電」政策。然而三年後,就在今年4月11日,日本安倍內閣通過「能源基本計畫」,取消「零核電」目標,同時將核電定位為「重要基載電源」,並在確保核能安全的前提下,重新啟動核電廠運作。三年前日本所受核災之重,遠遠超過1979年的美國(三哩島事件)與1986年的蘇聯(車諾比事件),但為甚麼日本會再啟動核電廠,作180度的轉變?因此,面對同樣陷於核能爭議的臺灣社會,我特別請教訪問團三個問題:日本政府改變核能政策的原因?如何確保核能安全?以及日本人民對於重啟核電的反應?
東大前校長有馬朗人說:臺、日兩國都極度缺乏天然資源,但生產再生能源既耗時又昂貴,只能作為長期發展的目標;而核能是人類智慧結晶,而且是具備高度潛力的能源,因此,同時擴充再生能源及活用核能發電作為基載電源,是目前日本新能源政策的方針。細田眾議員也說,雖然目前日本全數的核能機組已暫停運轉,但安倍內閣體認日本經濟發展仍需要核能發電支應,未來將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測通過後才能運轉,而最快今年秋季,日本至少會讓一座核電廠恢復運轉。
關於日本人民對政府重啟核電的反應,細田眾議員也特別表示:日本社會反核意見一定會有,但政府仍會努力邀請核能專家及大學教授,用專業來說服反核群眾,因為核能對日本的發展其實是相當重要。而另一位核能專家田中治邦表示,在參訪完核四廠後發現「核四廠採取的種種安全措施事實上比日本還要徹底。」且日本核電停擺後,每年所追加的液化天然氣購買費用達到3至4兆日圓(約臺幣8800億至1兆1千億元)左右,希望臺灣不用重蹈日本覆轍。(按:去年日本貿易逆差是11.4兆日圓(約臺幣3.3兆),是歷史新高,三年來電價亦上漲20%左右)
回到臺灣,「非核家園」的目標明定在我國「環境基本法」第23條,政府必須逐步實現。政府在遵守「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的原則下,已宣布「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核四二號機全部停工」。同時,行政院將儘速召開全國能源會議,邀請各界共同討論能源政策的方向以及核四的未來,一起為下一代做出一個負責任的決定!
核四封存原因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昨天(28日)我在府內接見由日本核子物理學權威、也曾擔任日本文部大臣、科技廳長官與東京大學校長的有馬朗人先生,以及他所率領的「臺日交換核能資訊訪問團」,交換對核能政策的看法;團內也有七位日本現任眾議員,其中細田博之眾議員,是現任自民黨副幹事長及黨內「電力安定供給推進議員聯盟」會長,組織目標是大力推動日本核電廠重新啟動,其餘眾議員也隸屬於該組織,大部分皆來自於有核電廠的選區(如擁有日本多達14座核電機組的福井縣,有日本發電量最大的柏崎刈羽核電廠的新潟縣)。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當時日本民主黨政府立即停止所有54座核電機組運轉,施行「零核電」政策。然而三年後,就在今年4月11日,日本安倍內閣通過「能源基本計畫」,取消「零核電」目標,同時將核電定位為「重要基載電源」,並在確保核能安全的前提下,重新啟動核電廠運作。三年前日本所受核災之重,遠遠超過1979年的美國(三哩島事件)與1986年的蘇聯(車諾比事件),但為甚麼日本會再啟動核電廠,作180度的轉變?因此,面對同樣陷於核能爭議的臺灣社會,我特別請教訪問團三個問題:日本政府改變核能政策的原因?如何確保核能安全?以及日本人民對於重啟核電的反應?
東大前校長有馬朗人說:臺、日兩國都極度缺乏天然資源,但生產再生能源既耗時又昂貴,只能作為長期發展的目標;而核能是人類智慧結晶,而且是具備高度潛力的能源,因此,同時擴充再生能源及活用核能發電作為基載電源,是目前日本新能源政策的方針。細田眾議員也說,雖然目前日本全數的核能機組已暫停運轉,但安倍內閣體認日本經濟發展仍需要核能發電支應,未來將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測通過後才能運轉,而最快今年秋季,日本至少會讓一座核電廠恢復運轉。
關於日本人民對政府重啟核電的反應,細田眾議員也特別表示:日本社會反核意見一定會有,但政府仍會努力邀請核能專家及大學教授,用專業來說服反核群眾,因為核能對日本的發展其實是相當重要。而另一位核能專家田中治邦表示,在參訪完核四廠後發現「核四廠採取的種種安全措施事實上比日本還要徹底。」且日本核電停擺後,每年所追加的液化天然氣購買費用達到3至4兆日圓(約臺幣8800億至1兆1千億元)左右,希望臺灣不用重蹈日本覆轍。(按:去年日本貿易逆差是11.4兆日圓(約臺幣3.3兆),是歷史新高,三年來電價亦上漲20%左右)
回到臺灣,「非核家園」的目標明定在我國「環境基本法」第23條,政府必須逐步實現。政府在遵守「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的原則下,已宣布「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核四二號機全部停工」。同時,行政院將儘速召開全國能源會議,邀請各界共同討論能源政策的方向以及核四的未來,一起為下一代做出一個負責任的決定!
核四封存原因 在 江啟臣 Facebook 八卦
國民黨尊重公投的決定!那民進黨呢?
國民黨執政時期「 #封存核四 」,是為了在未來有需要時,給下一代保留選擇權,這樣的立場,至今仍沒有改變。
2006 年間,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副院長是蔡英文,主導行政院編列核四興建預算 448 億送交立法院,蔡英文還親自向台電要求核四「如質、如期」完工,先蓋核四、再停核四、再追加預算,現在卻不敢面對民意,不願意相信人民意志, #才應該說明自己立場轉變的原因。
民進黨最近頻頻釋放假消息,亂指核四要遷址台中,還 #硬栽馬英九前總統支持,用來混淆視聽,模糊焦點,遷廠設廠的職權在中央,民進黨作為執政黨,還要反問在野黨, #混亂的邏輯, #更顯執政的無能。
目前,人民團體自主推動的核四公投已經成案,更是協助民進黨落實,尊重公民對於核能政策的承諾。
國民黨身為曾經的決策者,以及目前的 #在野政黨,會尊重八月二十八日公民的意志,交由人民決定核四的去留,也期待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不但要正視人民的決定,更應該因應各項可能,提出穩健的能源政策,而不是問題丟回給在野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