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股☆☆☆ 2020/04/15 晴
【昨天談到美股道瓊雖然大跌,但依舊守住五日均線,所謂反彈過程看撐不看壓,當然還是多方趨勢沒改變!果然晚上大漲五百多點!這就是我常講的,分析盤勢不能只看一兩天漲跌就看漲說漲、看跌說跌,您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才不會見異思遷。代表科技股的納斯達克指數這波始終比道瓊更強悍,主要來自很多科技股的大反彈包括TESLA與老王過去在很多節目提到受惠宅經濟與韓劇夯爆的Netflix!納斯達克用一個跳空封閉3月9日空方缺口,中繼缺口代表漲勢的延續還會有高點,也許可望挑戰下一個空方缺口壓力成功,直到缺口封閉才會出現較明顯反轉!
台股持續拉高百點結算,結算後是否出現轉折,就要看五日均線何時跌破?否則還是那句老話,不要預設反彈高點!這句話意思不是說您可放心大膽積極加碼,還是要注意到3月12日的超過2700億的長黑大量壓力,維持三成資金搶反彈即可。三成資金只要選對主流那獲利同樣很好看,就好像過去二周在Youtube節目多次強調看好的PCB類股,這二周不是又一檔接一檔飆漲嗎?例如今日又有燿華、柏承落後補漲亮燈!然而就像我昨晚直播提到的,操作主流族群絕對不是去追已經大漲的個股,而是要去找還沒漲的等待輪動。至於周一特別提醒大漲的防疫概念股不要再追,果然在台灣出現零案例之後,成台股大漲下的逆勢重災區全倒!】
***每日一股免費開放轉貼分享***
本周壹電視年代向錢看錄影時間: 一到五 21:00
本周我是金錢爆錄影時間: 一、三、四 19:30
2020/04/14 【老王不只三分鐘】 國安糖漿繼續喝,台股大漲不用怕?港股黃金再創波段新高!金控獲利大衰退,半導體三月營收卻超亮眼?https://youtu.be/wrzWM4Tdg-s
老王給你問 #16 當沖、隔日沖完整說明!短中期投資週期差別?!立東、陽明出現了?!https://youtu.be/I5MF2TxirrQ
2020.04.13 《我是金錢爆》普通錠精華 華南永昌衰運走不完? 避險走錯路.虧損擴更大? - 老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ZR5KlXCoAg
2020.04.14 年代向錢看 精彩片段》老王:中美貿易會死灰復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Bsxk2cRPk
-----------------------------------------------------------
※筆者為合格證券分析師,訂閱文章僅為心得分享與教學,非為任何投顧事業!不對指數或特定股票推薦或建議買賣點位。亦不會透過任何形式要約、招攬或誘使讀者!投資請務必獨立思考操作,任何損失概與本欄、筆者無責。※
柏承營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4月22日 Bloomberg新聞標題彙整
今日圖片: 照片一張,美國網友把智慧型手機大戰比喻成考試,S同學偶爾會"瞄"一下,隔壁聰明的A同學如何作答,坐在後面的N同學完全不會作答,被遠遠拋在後面,只能苦惱的抓頭,再答不出來,就要被當掉了。
三星和蘋果的專利大戰,現在已到關鍵時間點。
Bloomberg今天報導,蘋果提出三星必需為侵害蘋果專利,賠償二十一億九千萬美元,報導中指出,蘋果要求三星必需每出貨一隻手機,就分給蘋果四十美元。最新發展是,三星抗議,這個數字比三星應付的價錢高出五十七倍,三星只願以每隻手機三十五美分的價格跟蘋果分享利潤。
這個官司為何重要?因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去年規模高達3382億美元,Bloomberg報導,以營收估計,三星市佔率高達31%,蘋果市佔率為15%。之前雙方為爭奪市場,發動史無前例的全球專利大戰。
昨天,三星請來耶魯大學商學院教授Chevalier,對陪審團作證說"蘋果的賠償要求太過誇張",而且"污辱陪審團的智慧",彭博社認為,法庭攻防只是雙方拉高談判籌碼的過程,雙方最終會坐下來,對權利金進行和解談判。現在已到關鍵時刻,接下來談判的結果會影響雙方市佔率的消長。
以下是今天的新聞標題
日內瓦四方會談決議跡近解體 美俄互相指責 拜登會唔基輔領導者挽救危局
歐洲央行行長本周可能決定 是否要採行刺激政策 帶歐洲走出低通膨和區域緊張的陰影
和英國通膨率連動的債券 漲幅幾乎超過新興市場的同型產品 證明英國物價正加速上漲
三星表示 要為侵害蘋果專利付出21億美元權利金的要求 這個金額高得太離譜
俄羅斯零售商OAO Magnit 是全世界最賺錢的零售公司 第一季獲利下滑 因為必需靠降價才能爭取客戶
西德州原油從七周高點下滑
杜拜將發售十五年期伊斯蘭債券 錢將用來還債
土耳其里拉兌美元連續第三天下滑 因為該國經濟部長表示 土國通膨率到年底時將跌至6% 外界因此猜測利率有可能降低
美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 創下2011年以來新高 因市場預期美國會在債務到期前調高利率
亞洲股市連續第二天下滑 製造業領跌
美國指數期貨在S&P連漲5天之後 呈現持平局面
英鎊兌歐元價格漲至七周高點 英國公債價格下滑
中國移動獲利下滑 因為對iphone的補貼 侵蝕該公司獲利
歐股上漲 製藥股領漲 俄股下跌 並可能侵蝕鎳價漲勢 澳幣上漲
越南今年第三季將開始出售銀行呆帳 以刺激經濟成長
UBS和JP Morgan將建議投資人不要買進德意志銀行投份 因該行削減成本 重建資本的速度相當緩慢
日本可能在下一個財政年度 將企業稅率下調2%到3%
希臘總理表示 該國債券殖利率將會下降 希臘也不打算再向外借更多的錢
柏林巨型購物中心即將開幕 彰顯該地的零售業需求旺盛
日本德意志銀行行員在司法調查中坦承 他曾受上級指示行賄基金經理人 讓對方購買他們的投資產品
柏承營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德國能源政策系列報導:記者李怡慧、彭智宏德國採訪
【德國2000年推出《再生能源法》 四家國營電廠民營化除獲利外更負擔企業社會責任 配合京都議定書節能減碳目標 立法要求民營電廠發展再生能源並保證20年收購民間綠色能源 務實結合智慧電網“穩定基礎電力” 當綠能電力不足時仍有核電.煤電與天然氣電力適時補上】
在德國,身處在各地的綠電發電設備中,你會開始體會德國人正經歷的,"分散式地方發電",逐漸取代"集中大電廠發電"的趨勢。
像是在德國中部,這個古老又富裕,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城鎮的邦堡Bamburg,當地最大的體能娛樂中心Bambados,它的電和熱能,由隸屬市政府的能源公司,自己來發電供應
Bamburg在20平方公里大的,集水區種楊樹,將木材高溫,燃燒,產生發電效率達80%的電和暖氣。
Bamburg蓋一個發電廠,花了100萬歐元,靠著發電廠賣電和地方稅收,這整棟斥資500萬歐元,能智慧節能的體能中心,要等20年才能回本。
「因為能源轉型,是德國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們也想自己發電,想貢獻一份心力,(Bamburg民眾知道 節能一投資下去),(要二十年才能回本嗎),(當地民眾沒有人反對嗎),沒有,沒有人反對被動屋這樣的做法,」邦堡公用事業發言人吉爾斯柏。
這就是德國人所謂的"電力市場革命",未來的電力供應,將走向分散,不再倚賴大型的傳統電力公司,而是,自己用的電自己發。
德國境內,目前有超過150萬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就是去集中化,分散發電最好的例子。
尤其售電市場開放,分散發電,帶來的好處是電價透明。
「接著,它會問"選擇綠電"嗎,我們勾"是的",然後按OK,開始計算,」德國工程師Alexander Brujic。
德國人可以利用電費比價的網站,在目前1151家售電業者,所提供近15000種的電力方案中,選擇你想用的電力組合。
「目前(選擇綠電)的話,最便宜方案是437.32歐元/年,」德國工程師Alexander Brujic。
綠電比較貴嗎,比較一下,綠電最便宜方案是,437.32歐元/年(約台幣15,690元),一個月電費約1300元(台幣),而Alex家一年用電1700度,等於一度電約9.22元。
如果選擇一般電力(含核煤電)的話,最便宜方案為419.75歐元/年(約台幣15,060元),等於一度電約8.85元。
兩者一年價差是17.57歐元(約台幣630元),綠電和一般電力的價差,正逐漸縮小。
我們不禁想問一個問題,德國大型能源集團,是如何面對轉型,分割,結果最後,大電力公司也走上綠能供應商之路的呢。
過去,德國是由四大集團,壟斷電力供應長達數十年,其中包括,E.ON、RWE、Vattenfall和EnBW,他們的前身,和台灣的台電一樣,屬於政府經營的公用事業,核電和火力發電加起來,超過八成。
然而,隨著歐盟開放電力市場,德國的電力公司,在1998年開始走向自由化,發電,賣電,輸電權力,都開放民營,且彼此獨立。
大型能源集團和公營的電業公司,也逐步分拆,整併,上市,並且放棄原來的輸電業務。
再加上,1998年上台的綠黨和社民黨政府,於2000年推出了<再生能源法>EEG,德國立法強迫民營電廠,以20年高於市場的價格,保證收購綠電。
這和1999年"台灣電業自由化",政府把好處給了民營電廠,責任由台電來承擔完全不同,也和民營電廠至今,仍大多為煤炭發電的結果,完全不同。
在"有利可圖"以及"負擔責任"之下,德國等於以政策,鼓勵更多民間業者,投資再生能源,使得德國目前就有超過一千家的,發電或供電業者。
然而相較之下,也轉型為民營的德國四大集團,營收和市場佔有率,卻逐年大幅下滑。
以E.ON為例,2014年,虧損達31.6億歐元(NTD1264億),2015年,虧損更增一倍,約62億歐元(NTD2500億)。
<經濟學人>當時分析,德國大型能源集團的虧損在於,過度仰賴核電和煤能,無視民間反核聲浪越來越大,仍繼續遊說公眾,核電和火力發電的重要。
結果,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德國反核民意成為不可逆的浪潮,梅克爾政府決定2022年前,關閉所有17座核電廠,並先迫使8座運轉年限尚未屆滿的核電廠,先行關閉,造成傳統電力公司大失血。
不耐虧損之下,德國最大能源集團E.ON,2014年12月突然宣布,"放棄過去經營模式","將核電火力等傳統業務分割出去","轉型為綠電和電網系統整合的服務"。
「再生能源是一個趨勢,一個目前還不明顯,但將迅速發展的趨勢,這場"再生能源革命",不只攸關能源發電,更與科技創新相連,我們體認到再生能源,將讓消費者變成發電者,」E.ON執行長約翰泰森。
E.ON總裁這番話,英國金融時報當時形容,為"為能源業投下核彈"。
「然後是RWE也轉型,成立了綠電部門Innogy,不過,RWE本身有多座褐煤火力發電廠,仍在運轉當中,對它們來說轉型很困難,公司內部仍有爭議,」德國綠黨科學政策研究員葛利波斯佩。
E.ON和RWE,開始轉向發電成本比其他綠電都高的"離岸風電",海上作業的難度和風險,卻成了大型能源集團的專業強項。
短短兩年,以離岸風電的累積裝置容量而言,德國的E.ON,RWE,Vattenfall,成為全球排名第二,三,四位,僅次於丹麥的丹能集團。
這些歐洲大型電力公司,正積極要在2020年前,將離岸風電的成本,降到每度電(新台幣)4元以下,盼能成為取代核電的新藍海。
德國的能源轉型,不是一蹴可幾。
而是緩步走了二十年,才逐步發展為,傳統電力公司慢慢轉向為,"研發綠電 以系統導向的電網服務",而"民間發電業者",則是專攻"自行發電儲能"。
傳統電力公司和綠電互補,在燃煤火力尚未結束前,先改變經營心態,亦即,如何逐步放棄,大電廠,基載和集中化的概念。
於是,我們懂了嗎,德國能源轉型,不只是電力公司民營化的過程,更是"思維和心態的調整之戰"。
柏承營收 在 每月營收- 台股- 柏承(6141) - 玩股網 的相關結果
年度/月份 當月營收 上月比較% 去年同月營收 去年同月增減% 當月累計營收 去年累計營收
2022/03 278,910 ‑20.14 343,205 ‑18.73 1,183,612 1,258,251
2022/02 349,275 47.97 365,133 ‑4.34 904,702 915,047
2022/01 236,038 ‑26.09 224,712 5.04 555,427 549,914 ... <看更多>
柏承營收 在 (6141) 柏承- 月營收狀況趨勢圖- 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的相關結果
(6141) 柏承單月營收狀況趨勢圖,合併與非合併營收及累計營收數字,月增率,年增率等資料統計. ... <看更多>
柏承營收 在 柏承(6141.TW) 營收表 - 奇摩股市 的相關結果
柏承 (6141.TW),Yahoo奇摩股市提供財務營收資訊,包含月營收、去年同月營收、月增率、去年同月增減、累積營收、季營收、年營收等資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