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我又開始重新看甄嬛傳,
不得不說這部戲事隔多年重頭來看,
有一種很新鮮的感覺。
尤其是在前段部分有一集,
甄嬛跟皇上第一次在御花園見面,
因為甄嬛一直病著沒有侍寢,
進宮後從沒見過雍正,
皇上便假裝自己是年輕的十七爺果郡王。
兩人約會了幾次,
終於有天甄嬛發現那個假裝是別人的果郡王,
其實就是皇上。
皇上想抱甄嬛,居然說了這句:
步行勞累,朕抱你回去。
甄嬛嚇到:
臣妾不敢。
皇上:
為什麼不敢?
甄嬛:
別人,會議論皇上的......
皇上:
朕心疼自己喜歡的女子,
別人愛怎麼議論就怎麼議論。
然後皇上就公主抱了甄嬛,
開始在紫禁城裡散步起來。
畫面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而且皇上抱回家以後,
第一句對甄嬛說的話,
居然是:……我手好痠。
甄嬛:
皇上是嫌臣妾重嗎?
皇上濃情蜜意地說:
妳倒不重,
是朕抱緊了怕妳痛,
抱鬆了怕妳摔著,
一雙手進退為難,
所以手才痠了.....
此時我按捺不住,
在家裡原地跳起,
大叫說:
皇上你再這樣詭異我真的要議論你!!!!
#我終於變成對著電視機大叫的中年人了
2.
就像看很多次慾望城市之後,
或許會忍不住檢討主角凱莉做人做事的方法一樣
我也漸漸從當初投射跟同理主角的心理拉出來,
開始檢討起甄嬛。
她明明一開始逃避皇上,
覺得後宮危險重重,只想平安度日,
後來又自己跑去勸誡早已看開的沈貴人,
說你要好好顧及自己的榮寵。
如果我是沈眉莊,
一定會問甄嬛你搞笑嗎你是撞到頭嗎,
前幾集你明明就躲在深宮裡裝病,
說啊呦我好怕不是嗎。
倒是華妃這一生沒有說過假話啊,
而且她絕對可以當開門見山法的作文老師,
不管是罵太監罵嬪妃罵三阿哥,
她都是一開口就破題。
有時候華妃覺得自己不對也會罵自己的,
像是她曾說:
本宮沒能扳倒你,
是本宮的疏忽,
怨不得旁人。
還有,
華妃說過一句,
"做衣如做人,一定要花團錦簇轟轟烈烈才好。"
我覺得這個女性好勵志喔。
#彼得說你看吧華妃要是跟我同期也會喜歡花襯衫
3.
說到這個,我好想用甄嬛體來寫一段---
這幾日,
關於各家廠商,
想要挑戰美化彼得的這些項目是越發多了,
不只是保養皮膚,
連髮型也要不落俗套。
彼得小主近來新得一款染髮霜,
說到這頭髮顏色,
原有好幾款可選,
但彼得小主性喜甜食,
選了一款時下出挑的,
叫做焦糖金棕,
他說我就是想要染成一個出水芙蓉的樣子。
看來這外星軍旗,
也不是個什麼省油的燈……
#這江南新貢的染髮霜昨兒才寄來
#我眼皮子淺
#樂得跟什麼似地,
4.
回想起來,
彼得頭髮開始有白髮是在一年前。
白頭髮這個事情很奇怪,
一開始只有一兩根,
但是過幾個月就會突然猝不及防集體冒出來。
我查文章,
有醫生說白頭髮通常從35歲開始長,
主要原因是:
抽菸喝酒,壓力過大,用腦過度,營養不良,
或是肥胖問題。
前面那四項原因,
根本就不符合小龐的怡然鬆散人生,
所以我覺得重點就是肥胖的關係,
白白胖胖的應該頭髮也會變白吧。
(看看安西教練就知道)
不過仔細一想,
彼得兩年前突然開始有打呼的毛病,
我去查研究報告也說可能是肥胖的問題。
到底中年不肥胖的人實在太少了,
任何身體的毛病,
只要怪到就是你肥這上頭,
還需要認真研究嗎,
簡直就是百發百中嘛。
#彼得妹妹想必是近日過得滋潤些
#這身子便是日益豐腴
#倒也不負恩澤
5.
事隔多年要準備自行染髮,
我一直用可怕的語氣跟彼得說,
二十幾歲年輕的時候,
我曾經DIY染髮忘記戴手套,
結果手指發黑了兩個禮拜都洗不掉,
指甲看起來也跟中了屍毒一樣,
買東西付錢的時候感覺店員都議論我。
“脖子後面也是黑的喔。”
我說得栩栩如生,
導致彼得一回到家準備染髮前,
就在客廳用之前搬家留下來的白報紙折啊折的,
作了一個無敵染髮頸圈。
彼得小主真的是美勞小精靈,
雖不是貴重之物,
樣子作工卻是極好的,
我說:
欸,你做出來的頸圈,
很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裡面的撲克牌皇后!
他立馬跑到鋼琴前面擺弄姿勢問:
那你看看我像不像維也納來的音樂家?
我看著彼得假裝自己是宮廷樂師,
看到那身白色上衣,
話題一轉:
…..帥哥我勸你真的不要穿白襯衫染髮。
彼得爽朗表示:
沒關係這件白襯衫真的好醜我想丟掉了。
我問他覺得白襯衫哪裡醜,
彼得支支吾吾一陣後才說:
.....這件白襯衫.....就是有點不夠花.....
#小主的心思奴婢方才懂了
6.
塗好染髮劑以後,
我覺得自製白報紙頸圈變得格外好笑,
又幫彼得拍了幾張照,
看照片才發現忘記幫他把耳朵罩起來。
我:
啊啊,你耳朵有沒有覺得辣?
外星小主搖搖頭好像覺得沒有事的樣子。
事後提醒一下大家,
如果要染髮,
還是要記得用耳罩跟塗凡士林在髮際比較安全。
總而言之彼得染完以後,
顏色雖然不高調但光澤度跟質感都蠻好,
頭皮跟耳朵也都好端端的沒有不適感,
而且白髮都如願遮蓋掉了,一根不留,
我自己都覺得本人手藝不輸外面髮廊。
我: 你好像有變年輕一點!!
我才評論一下,
彼得就高興地,
逼奴婢出門在週末的艷陽下陪他去路上拍幾張網美照!!!
最後,
謝謝L'Oreal Paris送我們染髮霜,
想免費染髮的各宮小主來喔
獲得禮物的方法放在第一則留言處,
可以移步去瞧瞧。
後記:
其實當天羅比看到我們拿著染髮霜躍躍欲試,
莫名地哇哇叫不願父王染髮。
我細細查問之下。
才發現他以為彼得染髮就會變成外國人。
羅比煩惱地表示:
這樣爸爸講話我就聽不懂了......
傻孩子啊外國人有那麼容易變嗎,
你皇阿瑪的英文是屬於連他自己也聽不懂的啊!!!
小叮嚀:
提醒大家,
因為每個人的髮色、髮質還有停留時間不同,
染出來的顏色會有些微不一樣喔,
使用染髮霜一定要在頭髮上停滿30分鐘,
才能完全過色,
如果髮質偏粗偏硬或白頭髮比較多的話,
可以再延長5-10分鐘,會更顯色。
我感覺彼得就是染劑等得不夠久就沖水了,
顏色有點內斂,娘娘別怪罪啊。
巴黎萊雅優媚霜: https://bit.ly/2U6LyZT
巴黎萊雅官網: https://bit.ly/3c84Q7g
#巴黎萊雅優媚霜 #全球NO1染髮品牌 #沙龍級染護 #巴黎萊雅
果郡王知道孩子是他的嗎ptt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八卦
自由的代價
韓裔美籍的評論家Wesley Yang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次他搭巴士到加拿大,經過邊界的時候要下車通關,他收東西的時候,加拿大的邊防人員上車,大聲地催促他快點。Wesley Yang火大,「你沒有權力趕我,對我大吼大叫」。邊防無奈地搖搖頭說,「你一定是美國人。」Yang自己也嚇了一跳,一輩子尋求他亞裔身份認同的意義,卻冷不防給一個加拿大人突襲,把他的「美國人」身份給彰顯出來。
這是美國人從小就有的教育,個人的權利通天,你要為自己爭取權利,天皇老子再大,都沒有你的自由大。對比亞洲,甚至是歐陸國家,美國這種個人和政府公權力的關係,是完全巔倒過來的。我們在威權時代長大的人,雖然爭取到了民主,了解了自己的人權,但一碰到權威,連邊防人員這種小官小吏,我們都還是戰戰競競,不管來了美國多久,一旦碰上了,都還是沒有像美國人這麼坦然。所以美國人是這樣的,公權力欺負你了,你不平則鳴,找小官小吏的上司,不行,再找民意代表,還不行,再找律師、找媒體,告死他,一直吵一直鬧,也要取回公道。因為你知道這是有法治的國家,在上位的那些官們,都是你一票一票地投出來的。沒有王侯的共和國裡,因為眾生平等,所以沒有人可以隨意侵害你的自由。
這不是說美國不會有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不然就不會有洛城暴動,還有現在的BLM抗爭。人性本自私,人心又有許多陰暗不堪的角落,誰知道哪個不幸的機緣,就會造成天塌下來的壞事。但是這種由民主共和國立國精神所長期教育出來的國民,大部份都敢直視權威的。而且因為人人都可能是承受權力的對象,也可能是施加權力的對象,因此權力的使用,多半得謹慎小心,得注意因果報應的。這也是我常在開會的時候,感到頭痛的原因。「怎麼每個人都有這麼多話好講?主席你不能盡快裁決嗎?決定的好壞,差別又不大,怎不趕快定板就好?」還真不行,沒有讓想講話的每一個人把意見表達清楚,還真不算完成這民主程序,你不尊重個人,就準備給轟死。
但這種「不自由,毋寧死」的高貴美國心靈,放在冠狀病毒肆虐的當下,就真的是讓一個個無辜的人,因為自由而喪命。
有時候你看著這些「愚民」,打死不願戴口罩,你不禁會想,為什麼這樣子不把性命、公共衛生、科學當一回事的人,也和你一人一票?而且不只這樣,不把瘟疫當一回事的人,不只是愚昧的升斗小民,還是掌握權力的大官們。我們州的教育局,說中小學開學,至少一半要親授,不能全網路上課,教育局還說,「不建議各學區規定戴口罩」。現在的疫情,比三月學校關門的時候,還嚴重,怎麼現在就可以這麼輕鬆地開學?那先前的防備,是在莊孝維嗎?加州的橘郡,也不遑多讓,郡教育局不建議開學要求戴口罩或是社交隔離。而美國現在許多大城強制出門戴口罩,但這些規定,讓不少州長打回,「地方政府沒有權力規定戴口罩」。剎時,你以為口罩是毒品了。
不,口罩是「進化論」,有些人不相信,還不准學校教的。
有很多的理由,科學上、哲理上,甚至是法理上,都很清楚強制戴罩的必要性及合法性,但現在的美國就是做不到,自由比命大呀。
我常想,台灣或是紐西蘭這種規格的防疫,在美國是做不到的。台紐是孤立的海島,邊界可以徹底關閉,可以對每一個入境人士強制隔離檢疫,但美國不成。芝加哥說要疫情嚴重的十幾個州的州民,造訪芝加哥要自主隔離二週。這種命令,通常是自己定來爽的,不但沒有那個能力執行,連誰從外面進到芝加哥,都是沒辦法追踨調查的,隔離,隔個屁。芝加哥不是一個孤島,美國本土四十八州,也都不是。所以美國根本不用想台紐式的防疫政策。
大國如美國,要參考的是中國和德國。中國不用講了,說封城就封城,人民的自由,不在政策考量範圍內,所以現下好像控制住了。但美國不可能做這種事,聯邦主義下的主權分享原則,決定了主要負責防疫的機關是州政府。而就算再左的州長,都不敢搞中國式的封城。那德國總可以參考了吧?也不行,不要忘記八十年前,德國的集體性,造成了什麼恐怖的結果。德國雖然是民主國家,但德國人對官府、對自由的看法,還是和美國人大相逕庭,德國人做得到的事情,有些事,就還真的只有他們做得到。
就像小孩子看到新奇的玩意兒,但大人說危險不要碰,美國人就一定要自己碰碰看,德國人就會乖乖地不要碰,而中國人,因為大人知道沒人管的時候,一定會碰,所以大人先把他手綁了起來。但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是非死即生,所以在自由與危險之間的取捨,長期來說,美國的方法才是對的,這也是二百多年的發展下來,美國變成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的原因。沒有任何的人為障礙,可以擋住億萬美國人想要自由的心靈,想要出人頭地、發揮己長、發財致富、貢獻人群的渴望。自由是創作發達、努力生產的燃料,奴隸是沒有能力和意願生產的,萬年的人類歷史早就告訴我們了。
你會說,開什麼玩笑,現在是講自由的時候嗎?就算是自由,也有限度的,古典自由主義也不主張這種無限制的自由,不是嗎?當不戴口罩的人在街上行走、在學校、辦公室高聲闊談的時候,他就可能散播病毒,這麼明顯的外部性,政府還不干預嗎?
是。但你怎麼知道口罩一定可以防疫?
科學家都告訴你戴口罩可以防疫了,證據都擺在那裡了,還有什麼好討論的?
也許大部份的科學家都同意口罩有用,但「共識」不是科學前進的理由,科學不是投票投出來的,不是你去算一算,支持相對論的物理學家比較多,所以相對論就是對的。科學的發現之所以成為真理,是因為懷疑的人,再沒有任何可以找出來的漏洞,所以才成為共同接受的理論。所以科學,要有人懷疑,還要有人不斷地反證。科學只有真理,沒有共識。因此,當川普總統不戴口罩的時候,科學家的工作,不是訴諸「民主」,不是仰賴「專家共識」,而是把證據丟在他的臉上,讓他吃下去。而川普現在也真的吃下去了,這些不信邪的州長,現在也一個個跪在證據面前,不是嗎?這樣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個人的決定,都是思考過而願意信服的。十四億的中國人戴口罩,戴上去很快,但了解口罩的道理的人有多少?
對比美國和中國的防疫的舉措,也許你很容易指出美國的愚蠢,但這個「愚蠢」才是把三億多的人真正當成人,而不是奴隸的正確作法,這個「不相信」的態度,才讓美國變成全世界科學最發達的地方。「爾愛其羊,我愛其禮」,你喜歡瘟疫很快壓下去,但我認為自由是有代價的,美國只是在付這個代價而已,沒什麼了不起,但中國只要還是這個制度,就永遠不會有劃時代的創作發明,也永遠當不了世界第一。
說雖如此,美國好些個笨蛋,有時候還真讓人難以忍受。
果郡王知道孩子是他的嗎ptt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八卦
好久沒寫贈書文。
最近看了很多書,好幾本都覺得很棒,一直想推薦給你們,只是忙著喝水尿尿洗內褲,都排不出時間。
但這兩本一定要插播一下的。
也順便謝謝親子天下的編輯贈書。
--
汝臺灣人,焉能不知臺灣事?
灣灣們,回家吧,但要記得我們家的門牌上面寫的是臺灣哦。
還有還有,回家的路上,記得要小心隔壁那個有暴力前科的鄰居。
--
【故事臺灣史:十個翻轉台灣的關鍵時刻】
📌各國搶著當海賊王的大航海時代。
你可能都聽過 #福爾摩沙。
傳說中,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台灣,忍不住讚歎『福爾摩沙(美麗的島)』。
去過台南的,應該聽過普羅民遮城(赤崁樓)?荷蘭人為甚麼要佔領台灣?
荷蘭人原本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受不了西班牙整天要他們『#蘭蘭回家吧』,所以獨立了。
而臺灣不小心就成為荷西之爭的海外戰場。
📌沒讀過史書也看過鹿鼎記吧?將漢文化帶入臺灣的海賊王:鄭氏王朝。
大家都有聽過吧?鄭成功aka延平郡王。爸爸是打籃球的叫鄭芝龍。媽媽叫作失敗,因為失敗為成功之母。(麻的又在亂講了❌)。
鄭氏王朝是第一個漢人政權,也把漢文化傳入了台灣。
📌你知道嗎?曾經臺灣有第一次 #自由選擇國籍 的機會呢!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
雖然馬關條約是個不平等條約,但裡面卻有一個相當人性化的條文。
第五條「#住民去就」的規定:1895年5月8日~1897年5月7日,這兩年內,#臺灣人民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留在臺灣。如果不想成為日本帝國的一份子,可以賣掉全部財產自由離開。
這是臺灣人民第一次可以自由選擇國籍,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日本政府還蠻開明的。
但,你知道嗎?據統計,當時只有6000人離開,佔當時人口的0.25%而已。離開的這些人,都是在中國有財產的
【故事臺灣史:22個改變台灣的關鍵人物】
📌 郭懷一 :臺灣第一個移工領袖。
郭懷一出生在十七世紀的中國東南沿海,當時兵荒馬亂,荷蘭人告訴他們『莫忘世上苦人多』,所以土地種子牛隻通通都貸款免還,所以他們就飄洋過海,來到臺灣,算是第一批的外籍移工吧。(最後郭懷一死在抗荷的行動中)
📌林爽文:天地會盟主
天地會總舵主不是陳近南,也不是武藤蘭,不要再被金伯伯騙了。
清朝時,官員壓榨百姓的案件層出不窮,所以來臺開墾的移民,往往會尋找相同祖籍的同伴成立村落或會社,團結以求自保,天地會就是這樣的一個組織。
林爽文是彰化的天地會首領,一場由他帶領的抗清風潮,引發了清帝國治台時期最大的民變,嚇到乾隆皇帝都流冷汗。
--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讀歷史。這兩本書透過一個個輕鬆的故事體,串起了從荷西時期,到清領時期,皇民化時期,到現在。
臺灣這座島上曾經發生了很多事,
希望我們能以史為鑒,看看臺灣人民是如何一步步的從失去到獲得又失去再獲得,對於這塊土地的發言權。
愛臺保臺,讓我們試著從歷史中找出答案。
明天博客來會員日有打折
購書連結:
故事臺灣史:22個改變臺灣的關鍵人物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871
故事臺灣史:10個翻轉臺灣的關鍵時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985
--
文末贈書活動
1.按讚粉專。
2.按讚並分享本文,並在分享的文章設定留言『愛臺保臺,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記得權限設定公開。
3.11/11 22:00會抽出三個讀者,獲得一套兩本【故事臺灣史】贈書。
這套蠻適合小學中年級以上的孩子閱讀,或是親子共讀。
分享我家的學習方式:我家小二和小四的孩子,她們自己挑一個喜歡感興趣的人物,讀完後然後把這個人物的故事講給我聽。
一個故事兌換swich一小時的遊戲時間,然後22個人物居然就被她們姊妹搶完了?!而且故事都講的挺完整,果然孩子的潛力不可低估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