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謝「一展」一通電話就答應來飾演父親年輕時!🙏🏻 那”漂丿魂”恰到好處!讓在充滿女人的孤味𥚃,還多了賞心悅目的男人這一味!帥慘了❤️
分享今日威視新聞稿:(你們不要一直想文章很長,然後不知不覺就会看的完了!相信我🤣) 楊一展
楊一展《孤味》神複製龍劭華「漂丿魂」 本尊滿意讚:「跟我年輕有像!」
全台掀「孤味旋風」林心如、許瑋甯激讚、陳庭妮哭到耳鳴:「洗滌心靈的一部電影。」
入圍本屆金馬獎六項大獎,由資深剪接大師廖慶松與徐若瑄合力監製,新銳導演許承傑執導,集結「全民阿嬤」陳淑芳、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丁寧等金獎陣容的電影《孤味》於上週五(11/6)在台上映,今日公布最新「伯昌篇」花絮,飾演片中「缺席的父親」的楊一展,正是監製徐若瑄一通電話就敲定演出!而看完電影網友也對這次選角給予肯定,並讚賞楊一展傳神地複製了龍劭華「漂丿男子漢」的瀟灑形象,就連本尊都滿意說道:「沒想到一展演得跟我年輕時還真像!」此外,電影的超強口碑陸續在全台刮起「孤味旋風」,不僅官方粉絲團人數攀升,網路上還開始出現許多逗趣的孤味二創海報,引來網友瘋傳!不僅如此,許多演藝圈名人們看完電影後也都大方給予好評,陳庭妮表示自己在戲院「哭到耳鳴」,許光漢則是感動直呼:「看完心裡非常多的感觸!」
《孤味》伯昌篇花絮:https://youtu.be/laC9I2zm2ZU /《孤味》
名人推薦:https://youtu.be/EbQ4b2gV3nM
《孤味》今日公布最新「伯昌篇」花絮,由金鐘視帝龍劭華及楊一展共同飾演片中「缺席的父親」一角,兩人一致的高挑身材與瀟灑外型,讓看完電影的網友都驚嘆:「神選角」!然而,最初曾因龍劭華瀟灑不羈的形象太令人印象深刻,讓楊一展直呼壓力好大:「要演出龍哥那種渾然天成的風流倜儻模樣,真的好難喔!」最後在他努力揣摩下,成功複製出龍劭華「漂丿男子漢」的瀟灑模樣,讓本尊看完後都驚嘆:「沒想到一展跟我年輕時還蠻像的,很高興是他來演我!」此外,楊一展這次在《孤味》中幾乎全程閩南語發音,讓台語不輪轉的他數度崩潰,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場戲的某一句台詞他整整背了五天:「真的不蓋你,那幾天我一睜眼,從吃早餐時就開始背,一直到拍攝當天都還是NG,真的好難!」幸好苦練後最終獲得導演許承傑大讚:「一展的學習力很強,整部片最後是他的台南腔台語講得最道地!」
《孤味》自上映後口碑好評持續延燒,不僅官方粉絲團人數持續攀升,就連國防部與許多企業小編,也紛紛在官方臉書二創孤味海報,引發網友熱烈分享。除了社群上引發熱潮,演藝圈名人們也掀起一陣「孤味旋風」,眾星們紛紛力推,林心如看完電影感性表示:「每個人都需要找到一個可以救贖自己的地方!」許瑋甯也誠摯推薦:「有非常多的觸動內心的故事!」陳庭妮更是激動大讚:「在戲院裡哭到耳鳴!很舒壓、洗滌心靈的一部電影。」就連許光漢都感動直呼:「看完心裡非常多的感觸!」不僅男女神們力推,許多演藝圈名人如導演李中、李芸嬋、傅天余;音樂製作人陳子鴻;瀚草影視總經理湯昇榮;作家劉軒、謝金魚;演員張書偉、黃鐙輝、黃河、唐振剛、黃尚禾、林意箴、林辰唏、唐治平、楊孟霖、晏柔中、林涵、樓心潼、方大緯、石康均;歌手閻奕格等人都現身戲院支持並大力推薦,讓主創團隊們備受鼓勵!
11月6日 雙雙對對,相揪作伙
林秀英(陳淑芳 飾)是台南赫赫有名的餐廳老闆,在丈夫(龍劭華 飾)無聲無息地離家後,便靠著賣蝦捲,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成人,不僅把蝦捲從路邊攤賣到開餐廳,三個女兒更是成就非凡,大女兒阿青(謝盈萱 飾)是國際舞者,二女兒阿瑜(徐若瑄 飾)在台北當整形醫生,小女兒佳佳(孫可芳 飾)則接手自己的餐廳事業。眼看就要苦盡甘來,秀英卻在70大壽當天接到丈夫離世的噩耗,在替這位有名無實的丈夫籌辦喪禮的同時,竟意外迎來了另一位陪伴丈夫度過晚年的女人,令她不得不再次面對內心埋藏已久的怨懟……《孤味》將於2020年11月6日全台戲院上映,更多電影資訊歡迎上官方粉絲團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guomiethefilm
《孤味》伯昌篇花絮:https://youtu.be/laC9I2zm2ZU /《孤味》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Jack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58年歷史嘅亞視,經歷一個又一個風浪,行政會議今日(4月1日)下午舉行特別會議後,已決定向亞視「釘牌」,喺呢個被指為「亞視末路」階段,依家又係時候來個大回顧。全盛時期嘅亞視,真係巨星如雲,收視仲六四開添,但一班亞視的靈魂人物就不能忘記,要數亞視的10位Icon人物,陳啟泰、朱慧珊及劉錫賢等忠臣必然...
林 辰 唏 得 獎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我很抱歉 ◎#Begonia
—— 一隻母豬的反省
生為女人
我很抱歉
我欠男人兵役以及
陰道的使用權利
還敢將孝道外包給外勞
我濫用權力與身體導致
被請客,被接送,被升遷,被讓座
薪水太多,義務太少
越界太多,溫柔太少
順遂又優渥,如一隻
肥滿圓潤的豬
順遂優渥如一隻豬,我是
少豬化的元兇
國安危機的禍首
我母豬一族法力高強
母總理召喚水災
母總統吸引颱風
地球的未來掌握在我們
分岔的蹄膀中
根據母豬教不斷增生的
至高無上的定義
觀世音不垂憐我,是母豬
林默娘終身不嫁,是母豬
處女懷胎的聖母瑪麗亞更是
母豬中的母豬
胖丁一定是母豬(無藥可救公主病)
胖可丁當然也是(別再假裝監獄兔)
技安妹就不用說了
全宇宙只剩下靜香不是母豬
(什麼?你說她也是?)
他們不接受我生而為人
連肋骨都不配
家畜和海產才是我
應得的歸宿
如果能選擇
我寧可成為八軒的母豬
支持人道屠宰的主人
照顧我在北海道山坡
泥巴裡打滾的一生
想要一窩列隊吃奶的豬仔
只需精子和配種員
也好過侍奉自以為是的
雄性人類
也曾想過當一枚
藍海裡安睡的鮑魚
食海草,賞魚群
偶爾勸阻嚮往地面的人魚:
「無論雙腳是開或合
地上的人都會批評
正妹的有效期限太短
幸福是打不開的魚尾」
與其生為女人
抱歉我不願當人
註1:卡通《神奇寶貝》(Pokémon,又譯寶可夢)中的一種神奇寶貝,擅長唱歌,但歌聲有令人入睡的效果。發現眾人皆睡著後牠會生氣地在每個人臉上塗鴉。
註2:漫畫《銀之匙》的主角,以高中生的年紀創立人道養豬場。
註3:感謝Coolcate給予作品建議
--
◎作者簡介
偶爾背棄小說散文的叛逃者,詩是初心也是愧心。喜歡的詩人有辛波絲卡、夏宇、李賀、李商隱。曾獲文學獎若干,碩士班就讀中。女人迷專欄作家。
--
美術設計:陳奕辰
攝影來源:陳奕辰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一、
近日的母豬教事件引發了許多正反的網路論戰,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匿名的朋友Begonia寫了一首讓人讀了感到無比悲傷的作品。
這份悲傷來自於哪裡呢?來自一個生理女性不得不用匿名,發表一篇文章把自己帶入她所希望關懷的少數,她嘗試挺身面對那些沒有極限的惡意,並且只能承認自己拿這些惡意一點辦法都沒有。她沒有辦法與這些人溝通,這些人也不願意同理她。
覺得我的指控很沒有道理嗎?親愛的母豬教徒們,當你們口口聲聲說「母豬就是出去用餐要男人付費佔男人便宜的那種女人,而不是指所有女性」的同時,知道一個生理女性如她為什麼難過嗎?
母跟豬恰好可以讓我們劃出座標系的X軸與Y軸,當我們在討論時提到了一個「母」的,她對應的恰恰好是「公」;「豬」對應的或許是那「不豬的」吧。我來說說我的想法,在我跟她討論的過程裡,她也認為男女生出去用餐應該是各付各的,她也有不少女性朋友的觀念是類似的,因為我們的教養告訴我們:不要隨便佔別人的便宜。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只要我開心,我可以請客。我請客是因為我心甘情願,我想要我們兩個都開心的享受當下。」而不是「人家是女生你請客是理所當然」,但同樣也不是「我都請客了你卻不願意跟我上床」。
或許我們都可以同意有一種行為是「豬」的、糟糕的。但母豬教令人不滿的地方就在於只談論這個座標系中剛好交集在「母」的、「豬」的部分。若我們反感的部分在於行為,為什麼要用性別來綁架論述呢?而且,我們不應該忽視兩個脈絡:
二、
脈絡一,父權。當我們的社會不斷鼓勵男人就應該要是陽剛的高富帥的健美的,同時暗示的了陰柔的矮醜窮的肥胖的男性的相對弱勢、女性做為被保護者應該要柔順,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在家像主婦,出門像貴婦,床上像蕩婦。幾乎就是男性的附屬品而存在,甚至更膚淺的人就以外貌作為攀比的標準。至於陽剛的女性?PTT混那麼久才終於看到一個4X貓被鄉民捧(這代表對男同志族群變得友善嗎?不知道,但至少代表接受度高一點了),一個氣質特質更男性化的女生大概只會被一堆自稱打T高手的鄉民羞辱。父權的遊戲規則真正得利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本身條件就很良好的男性,對他們來說女性是用來征服的;一種是本身條件就良好而且很聰明的女性,他們會利用「被征服」來為自己獲取更多的資本。
那麼,我最想問的問題來了。母豬教徒們,為什麼我們要照著父權的規則走,一邊是藉由瞧不起與傷害弱勢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社經地位,一邊是自己都已經矮醜窮宅肥了,卻還要男生女生都服從這樣的規則,為高牆添磚?你有從中獲得什麼好處嗎?
網路上的符號固然有著嘲笑與自嘲,但如果你也討厭別人對你以外貌協會跟金錢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你應該拒絕這種標準。你同樣應該要知道,若你是高富帥,用這樣的標準去對待別人,既是對另外一個生命投放惡意;而當另一個更高更富更帥的人,用同樣的規則搶了一個更好的妞,你能做什麼?攤攤手,說這就是社會現實?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來改變這個社會。我們同樣可以欣賞美女,讓美女欣賞帥哥。但評價一個人的方式不應該再是「這女生又不正」,「這男生好宅」。對美好的欣賞可以很簡單,這樣的簡單,很多時候卻暗藏著窄化,以及對不能通過這標準的,那些活生生的人的淘汰。什麼時候我們才會想通,女人不僅僅可以是男人性慾望的投射工具,更可以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是男性最好的夥伴與朋友?馬英九都會說「把人當人看」,可是今天的很多鄉民連「把人當人看」都做不到。如果我們可以脫離外表化、膚淺化評估一個人的方式,那麼那些只靠外表跟外在條件的人,能選擇的對象就會少很多。台灣的漂亮女生不少,但你想要認識父權環境下越來越多被培養出只要喊著「人家是女生」就能從男生身上佔便宜的公主,還是長得漂亮的女生並不覺得高富帥才是唯一擇偶條件,她願意欣賞男生的內在,同時也讓自己變成好相處的人(因為這樣才能被更好的男生給好好對待)?人跟人是互相的,這個答案並沒有那麼難猜吧。
而我們需要為此付出的代價甚至並不太多,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更真誠更真實的人,可以去追求差不多的對象。當這個時候,那些只有外在條件好的勝利組男男女女要嘛學著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要嘛被迫接受自己的市場萎縮到凱子只能找拜金女,拜金女只能找凱子的程度。
網路上的負面言論還有引起我們壞習慣的行為已經夠多了,推行一點正面的態度,對這個世界的弱勢與他者懷抱更多的同理與善意,最後受益的仍舊是自己而不是那些條件特別好的人,還會讓社會整體變得更好。
另外,上面提到了一種「濫用被征服」來在男生身上佔便宜的女生。這些女生確實很多是聰明卻不願意對他人公平的,但如果我們回頭來思考一個人,你會發現一個看似最糟糕的女生,背後也會有她為什麼變得這麼糟糕的原因。好比是來自社會與家庭的教養或期待,讓她的行為成為了一種慣性。
如果一個女生從小被教導:女生比較適合持家,帶小孩,不適合出去工作,那是男人的事。並且她家族也都這麼做,而她也不幸沒有遇到帶她走出慣性思維的老師或朋友,那她在挑選男友時很可能就會傾向找經濟能力好的,因為那和安全感有關。
舉例來說,有很多女生很拜金,這件事本來就是他們素行不良或品行不好,但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媽媽教導他們以後要嫁到有錢人的家。在以前的環境中,女性的處境常常是一旦結婚就應該要離開自己的工作,因為以前也沒有育嬰留職停薪假,所以懷孕後失去工作了,就只能伸手拿錢養小孩。很多媽媽以這種方式教養小孩,是因為覺得我們上一代就是這樣子,所以要讓小孩子未來有保障的方式,就是教她要找一個有錢人嫁掉。
有了育嬰假,而且能留職停薪的今天,時代早就不一樣了,但這些媽媽的想法卻沒有隨著時代改變。所以就會衍生出這樣的社會問題。當我們對拜金女的行為反感的同時,只是批評拜金不是最理想的方式,重新去思考行為與觀念,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至於男生──上一代告訴你男人要賺錢養家,不可哭不可低頭,但這一代又多了「溫柔體貼」這樣的要求,讓根本不知道怎麼溫柔體貼、怎麼處理情緒的男人們感到很挫折,因為他們的父輩也沒有這種能力無法教給他們,而且父輩這樣一輩子不也活得好好的?可是時代在改變,我們也應該思考怎麼拒絕這個社會不合理的要求。作為一個標準,所謂的不合理要求不會只從單一女生身上提出,也讓很多的男性因為自己的性別,而必須面臨不知向何處求援的困境。
當這個社會的年輕人已經慢慢可以以「只要不傷害他人,選擇愛什麼樣的人是一個人應該享有的自由」的態度思考同志婚姻的可能,為什麼同樣的邏輯不能類推到CCR等議題上去呢?兩個人相愛又招誰惹誰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三、
脈絡二:混亂的母豬定義
我還是要重申,我完全無法接受再漂亮的女生要在跟我吃飯的時候要求我請客。我認為這樣的行為被批判是有道理的。但這個行為跟性別無關(為什麼男生想賴你一套霸王餐你就不會憤慨成這樣呢?因為你不想上他嗎?),不該一概而論。同時,我認為部分人以「我就是批評這樣的女生為母豬」在這個母豬定義越來越混亂的情況下是站不住腳的。
作為一個鄉民,打臉被打臉,或在別人打來打去時搞圍觀幾乎都是本能的行為了。但我這邊想說的並不是一種想打臉誰或者誰活該被打臉的觀念。讓我們看看這一個所謂的「母豬」定義:https://www.facebook.com/Serena719/media_set?set=a.10206798388940068.1073741843.1286034229&type=3&pnref=story 你會發現身為一個女性,不管你有著什麼樣的作為,穿得少一點,甚至是性騷擾的被害者。只要人家看你不順眼,你就是母豬。這裡面,有沒有什麼定義是你覺得不太對的?是你平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會對自己認識的生理女性說的?如果有,那為什麼藏匿在網路的匿名性後面,你就覺得這樣的行為沒有任何道德責任要負擔呢?更何況,網路生活早已是當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從一度希望使用者採取實名制的臉書,再到網路的「公眾論壇」,每天的使用者都很多,而散佈仇恨言論的行為也不會因為你是在匿名或非匿名的場域被看到,就可以爭取到道德的正當性。
同場加映一下蘇美,雖然不是特別想提他的事情。但他這樣的文字不是歧視,到底什麼才是歧視?https://www.facebook.com/kookisky/posts/1587317021294475?pnref=story
同樣以「母」配合「豬」來看,硬要把「豬」的不道德行為,跟「母」這個性別特質綁架在一起作為論述與網路謾罵的起點,這樣的行為難道不是一種性別歧視嗎?此其一。這所謂「豬」的不道德行為包括但不限於:骨架大、在圖書館自己的水壺被加入精液、跟高學歷交往、跟低學歷交往、被性侵、洗澡被偷拍......如果你對其中任何一點皺了眉頭,如果你認同你不會在現實生活以其中任何一點來稱呼你的朋友中有過這樣遭遇的人。那麼,你為什麼還要「母豬母豬」的到處跟風呢?
只要這些被擴大解釋稱呼為母豬的人中有一個人因為你的言論受傷了,不管他是不是玻璃心,那都是你的錯,不是他的。
在台灣的社會有一個常見的現象:一個男性跟一百個女性上床常被視為跟同儕炫耀的資本;一名女性跟一百個男性接吻就被視為母豬跟破麻。是的,你可能會說只有「做某些行為」的人才是母豬,但問題不僅僅是這個「某些行為」已經被過度延伸到台女所有的作為或不作為,都要承擔被稱呼為母豬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這個社會的男性眼光正在透過「辯證女性的哪些行為是/不是母豬」來形塑一種新時代的,舊形式的三從四德觀。如果我們要討論一種新的道德形式與判準並非不可以,但為什麼現在是母豬教為主的男性在要求女性呢?這個要別人的行為符合自己道德想像的批判方式真的合理嗎?
聽過渣男嗎?我聽過許多男性自稱本魯本宅,相信卻沒有太多人喜歡自己被叫做渣男。想一想,如果這個已經沒有辦法,倫理上也不應該「討論女性哪些行為是母豬」的性別戰爭打到最後面變成激進女權主義者跑來擴大定義與反對渣男,她們都來告訴你「我罵的不是你,是渣男」,但同時她們既自認自己的行為是「提醒你不要變成一個渣男」,她們的「渣男」定義卻又不斷的移動,以至於每個人在自己意識到之前身上都至少被插了兩三支箭──母豬教徒們,這會是你們所想見到的嗎?如果你覺得光是不斷的提醒你「某一種人很差,而且你們性別的人特別會這樣」就讓你的生活空間覺得冒犯,那你就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去冒犯別人。
四、
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為什麼我們要「政治正確」而不應該使用仇恨性言論?這裡不是在專門討論性別問題,而是我個人的經驗。反對政治不正確不是因為想要討戰,而是因為要讓對方知道這樣的言行會傷害到別人。幾年前我同樣是一個非常反對CCR,不討厭廢死團體但是認為人魔就是該死的人唷。你要跟我討論,我說不出太多原因,或許在PTT上混過太久,太習慣你打臉來我打臉去的方式,太習慣隨著鄉民而鼓動。而鄉民的正義是什麼?把不義的打到趴,這就是正義啦。這種依靠仇恨來獲得更多認同跟力量自覺的方式,我曾經很著迷很著迷。因為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廢除死刑(為什麼要給人魔機會)而跟朋友大吵,吵到最後面一點結論都沒有直到我有一天看到了羅毓嘉在談及一位友人的文章。(http://www.storm.mg/lifestyle/101294)
我不要求人人都支持廢死的原諒與「給他機會」精神,但當我們看到羅毓嘉所寫這樣的事件,出於基本的人性,期待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處境同理、關懷,在極度險惡的生活中提供一點點善意真的有那麼困難嗎?愛與原諒做不到,那麼不當惡意的推手與共犯,真的很難嗎?
自認為「認真就輸了」還是會傷害到人;「只批評特定行為」的論述早就在一片「母豬母豬,夜裡哭哭」聲中失去了被理性討論的空間。當我們把很多事情推託於「美女攀附有錢人/帥哥,醜女宅男活該單身,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現實」的同時,這樣的「現實」既讓你認分的失去好好認識更多更好的人的可能,另外也壓迫了其他人想不認分的可能。「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若一個長得不好看的好人跟一個漂亮的壞女人在一起,這一套「社會的現實」邏輯就是這個好人永遠要矮這個女人一截。這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嗎?我們的社會能不能不成為這種行為與關係的培養皿?
女性主義的本質,性別平等的本質不是要讓每個女生都變得很正才能被男人寵愛與擁有。而是要讓這些不正的女生也能擁有自己的空間跟自由,在更多事情上擁有平等的待遇。漂亮的女生再也不用擔心被性騷擾(很多人充滿善意:你穿得那麼辣,要「小心」,可是穿得辣的女生不是不能摸,只是不見得願意給你摸。聽過一句話嗎?「我可以騷,你不能擾」。為什麼我們要的是女生管好自己的穿著來避免被騷擾,而不是男生管好自己的手跟老二來不去騷擾人?),高富帥也可以不再需要靠「養母豬」的方式,冒著人沒得到,卻花了一筆錢的風險去追求女性。很多男生如果學不會把對待女生的方式從A片性思維的觀看與意淫者的角度中拔離開,好好的把女生當成一個「人」來尊重,一旦引起女生集體仇男,那麼這場不尊重適性與性別正義的戰爭,終究輸掉的是大部分的異性戀男性。
我知道這樣一篇思緒凌亂的文章注定被母豬教徒嘲笑,畢竟要讓習慣於用恨來尋找生活感覺的人把自己的思維慣性轉向愛,那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把車煞住的力量,而是要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了。
以一個異性戀(還是骨子裡很大男人的)男性的身分來寫作這篇文章,無非是想跟讀者們說,你們不應該以偏見對別人製造傷害,如果真的被傷害了也不是你們的錯。只有相信互相尊重,還有互相尊重能夠帶來的信任,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好。
五、
我知道在生態越發嗜血的網路談「愛」而非仇恨很容易讓我看起來像是一個傻逼。當然我無意像人渣文本釣魚一樣,說你們批評母豬都是找不到炮打啦,不過還是來點你們可能不知道自己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的小分析。
一來是你們繼續母豬教下去,以後可能會讓很多女性在交男朋友之前先把Google你的PTT帳號作為交往前的基本門檻哦。二來,思維慣性通常都是以恨、嘲諷、不認真的方式進行的你,就算僥倖遇到一個不知道母豬教或不計較你曾是母豬教的好女孩──你覺得你這樣逃避親密,逃避真正的情感交流的人,真的有辦法、有資格有能力好好的「愛」她嗎?把她當人看的那種。
如果你做不到,那這段關係註定不會長久。
用你們比較熟悉的話來翻譯,你不相信愛,拒絕把女人當人看卻又有著在女人身上投注慾望的需求。那麼天下有多少犯賤的女人會笨到自願去讓你幹?如果你根本不計較性生活還好,一旦你真的計較,那到時候你要為了獲得性去討好女人,還是消耗你的外部資本(例如:錢),這樣的關係,是正常人與人互動的,基礎的人際關係嗎?
六、
最後,回到這首詩。這首詩以淺白的語言和一個女性第一人稱視角,讓我們看到在取消「母豬」作為一種被強行貼上的(負面而且性別歧視意味濃厚)符號的努力上是多麼徒勞無功。正因為從無法自行選擇的性別和標籤上被不斷的否定,讓女性甚至放棄擔任(男性想像中的)人了。在詩中,這樣的放棄是一種自居邊緣的手段,但考慮到與之相關的複雜性別議題,透過邊緣的放棄反而為她爭取到了更多加分的同情票。當來自於男性的惡意,讓母豬的延伸空間越來越大,甚至讓詩中的女性產生了本能的恐慌。母豬教徒們,你們逼到一個恐慌至極的女性選擇對號入座道歉,並否定自己(國籍或性別)的方式跟中國人逼子瑜道歉有87%像。而這不單單是單一女性對於生活的絕望,這份男性帶來的壓抑,同樣也是在女性間會傳遞的一種情感。
你希望將來的世界,是一個女性看見男性就要提心吊膽的世界,還是一個更友善平等,讓女性願意放下戒心好好認識男性的世界?哪一個對自稱魯肥宅的你比較有利?
七、
最後,推薦苗博雅此文: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7478554.A.574.html
並感謝友人 R Shu 與 CT Lin 兩位女性朋友給此文的修改意見。
八、
最後的最後,我原本推薦友人將此作投稿《衛生紙》詩刊。無奈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衛生紙》已於2016/10/27宣告停刊。
https://www.facebook.com/169234266466751/photos/a.169253569798154.39496.169234266466751/1280745011982332/?type=3&theater
聞者莫不唏噓,希望我們的讀者,能跟我們一起歡送衛生紙詩刊。謝謝他陪伴我們長大的這些年。沒有衛生紙,沒有黑眼睛,就沒有今天廣為人知的葉青、蔡仁偉等新生代詩人。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10/20161027.html
林 辰 唏 得 獎 在 Facebook 八卦
花香飄到法國了!很開心《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入圍法國里爾 SERIES MANIA影集競賽單元,竟然可以跟HBO、Netflix、BBC、TVN製作的影集列在同一份入圍名單當中,真的覺得好榮幸!!
很開心遇到這麼棒的團隊!讓我們從讀本開始就可以加入很多新的想法一起激盪新的可能!
期待可以快點跟你們分享這部影片❤️
『由導演鄧依涵執導、林辰唏及程予希主演的迷你劇集作品《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Fragrance of First Flower)入圍展會國際影集競賽「短形式」單元(Short Forms Competition),成為臺灣首度入圍的作品,與其他國際作品共同角逐此獎項。』
- 文策院官網 https://taicca.tw/article/5615a18a
『針對入選作品,SERIES MANIA的藝術總監Frédéric Lavigne毫不吝嗇稱讚「鄧依涵導演在坦率和謹慎之間找到了適當的平衡,將愛情的可能性戲劇化,無論是故事還是人物塑造,都兼具含蓄且感性。此劇的成就更得益於兩位女主角林辰唏及程予希的細膩演繹,將這兩位女性多年來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衝突與掙扎,表露無遺」。』- 蘋果新聞
法國里爾 SERIES MANIA完整入圍名單
https://seriesmania.com/en/2021-program/
---- 感謝新聞報導❤️
【Yahoo奇摩新聞】台劇史上第一次!林辰唏女同志影集入圍歐洲最大劇集競賽
https://t.ly/sRxU
【華視】台劇首入圍歐洲最大劇集競賽 將與9國作品競爭獎項
https://news.cts.com.tw/cts/international/202107/202107012048034.html
【噓!星聞】台灣之光!林辰唏、程予希主演同志影集入圍歐洲最大劇集競賽
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1/5572220
【自由時報】進軍國際!林辰唏女同志影集 入圍歐洲最大劇集競賽
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589214
【蘋果新聞】恭喜!林辰唏女同劇集進攻巴黎 台劇唯一入選SERIES MANIA
https://tw.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20210701/N4PUKVPOEBD3RBYBUBMTKAP4TQ/
【青年日報】《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入圍歐洲最大劇集競賽
https://bit.ly/3hooGA8
【娛樂星聞】台劇史上第1次!程予希「女同志劇」入圍歐洲最大劇集競賽
https://star.setn.com/news/961686
【芋傳媒】台灣同志影集走進國際 入圍歐洲最大劇集競賽
https://taronews.tw/2021/07/01/757682/
【ETtoday星光雲】史上第一!林辰唏女同志台劇 入圍歐洲最大劇集競賽
https://star.ettoday.net/news/2020646
【噓!星聞】林辰唏帶「花香」攻進歐洲 台劇史上第一次
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1/5572254?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8-news
【中央通訊社】台灣同志影集走進國際 入圍歐洲最大劇集競賽
https://www.cna.com.tw/news/amov/202107010381.aspx
林 辰 唏 得 獎 在 Jackz Youtube 的評價
有58年歷史嘅亞視,經歷一個又一個風浪,行政會議今日(4月1日)下午舉行特別會議後,已決定向亞視「釘牌」,喺呢個被指為「亞視末路」階段,依家又係時候來個大回顧。全盛時期嘅亞視,真係巨星如雲,收視仲六四開添,但一班亞視的靈魂人物就不能忘記,要數亞視的10位Icon人物,陳啟泰、朱慧珊及劉錫賢等忠臣必然榜上有名。
陳啟泰
曾在亞視效力多年,一直是亞視首席藝員,在亞視大型綜藝節目擔任司儀工作,如台慶、亞姐頒獎禮等,01年他憑主持遊戲節目《百萬富翁》打響名堂,之後簽約到內地發展。
朱慧珊
85年亞姐出身,獲和平小姐獎,在亞視初期拍攝劇集,之後主力做司儀工作,現時與亞視是部頭合約,在亞視艱難時刻,與公司共度時艱,出席多個亞視活動力撐公司。
劉錫賢
人稱肥仔賢,88年加入亞視,效力至今約27年,今年8月才約滿。肥仔賢由主力拍劇,到後期沒有劇集製作,而轉往主持工作,他曾說:「亞視養大咗我,冇佢冇我今日。」
林建明
參加由亞視前身「麗的」電視在73年主辦的「沙灘小姐」選舉,奪得冠軍,之後加入麗的電視,76年轉投無綫後,89年重返亞視,代表作有節目《今日睇真D》等。
夏春秋
57年加入亞視前身的「麗的」電視,在亞視工作長達40多年,至2000年離開,他演過多齣戲劇、綜藝及婦女節目,最深入民心是為六合彩攪珠節目主持長達17年,有財神稱號。
萬綺雯
奪89年亞姐競選亞軍,之後簽約成為亞視藝員及拍劇,代表作是劇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憑馬小玲一角人氣急升及成為亞視一姐,11年她與亞視結束22年賓主關係。
林韋辰
能演、能唱、能主持,是位全方位藝人。曾主持之節目包括《今日睇真D》及《真相大追蹤》等。於劇集《97變色龍》、《再見豔陽天》、《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及《南海十三郎》內有出色表現,令事業更上一層樓。
蔡國威
暱稱威仔,於1993年參加由亞洲電視舉辦的未來偶像爭霸戰歌唱比賽並於1995年亞洲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現為亞洲電視合約男藝員,亞視力捧的主持人。
仲有呢3位特別嘉賓:陳興昌,亞洲小姐,金魚。
今時今日亞視的收視雖然多數都徘徊0至1點之間,大眾都未必可叫出旗下藝員的名字,不過要知道,亞視都曾出過很多具代表性的藝員,當中不少仍然在支持香港的影視行業。
元老級:鮑起靜、夏春秋(冬叔)、劉志榮、董驃,鮑姐對亞視忠心耿耿,效力多年都沒有過檔友台。賽馬日,即使不是馬迷,都有不少人特意轉台看董驃同熊良錫唱雙簧。冬叔主持六合彩攪珠近20年,是很多人眼中的財神;至於劉志榮則是亞視鎮台之寶,《變色龍》、《大地恩情》和《浮生六劫》的男主角,惜年前已病故。
80年代:張國榮、蔡楓華,哥哥參加麗的舉辦「亞洲業餘歌手大賽」入行,拍攝多部劇集包括《鱷魚淚》、《浣花洗劍錄》、《甜甜廿四味》等,至於蔡楓華則拍攝過《青春三重奏》及《IQ成熟時》等。
90年代:歐錦棠、杜汶澤、姜皓文、張家輝,他們在亞視擁有不少代表作,之後在影視圈發展,都有不俗的表現,在很多電影都找到他們的身影。
其他:黃麗梅、劉錫賢、黎燕珊、朱慧珊、江美儀、陳啟泰、黃秋生、田蕊妮、萬綺雯、尹天照、利智、宮雪花、方太(方任麗莎)、黃毓民、陳煒、江美儀、袁文傑……版位有限,如有遺漏,請多多包涵。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和影后分別為張家輝及鮑起靜,同樣由亞視出身的人奪得,既是一時佳話,也令人唏噓亞視再出不了這些人才。
打低亞視精神,迎難而上,堅持不放棄?
References:
靈魂人物:亞視10大Icon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27/19091212
【亞視末路】重溫亞視50件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ews/realtime/20150401/53591882
亞視代表藝員 你數到幾多個?
http://www.post852.com/%E4%BA%9E%E8%A6%96%E4%BB%A3%E8%A1%A8%E8%97%9D%E5%93%A1%E3%80%80%E4%BD%A0%E6%95%B8%E5%88%B0%E5%B9%BE%E5%A4%9A%E5%80%8B%EF%BC%9F/
Help us caption & translate this video!
http://amara.org/v/W8mn/
林 辰 唏 得 獎 在 Meimeiwawa Multimedia 妹妹娃娃多媒體 Youtube 的評價
璃絲是個懷抱野心的演藝圈新人,為了爬到一線明星的位置,她開始把性、權威與金錢當武器,換取各種獎項、戲劇與表演的機會。
漸漸的,璃絲從一個天真單純的女孩,變得糜爛又暴躁,她的粉絲越來越多,朋友卻越來越少,原本以為「犧牲會有回報」的鐵律逐漸失效,她有辦法掙脫潛規則的迴圈嗎?
妹妹娃娃多媒體新電影飾演Lara梁心頤,路斯明,以及林辰唏 【明日之星】10/18首映會,10/19上映。
官網:www.tomorrows.star.com.tw
特別感謝:https://www.home-boutique.com
Lssse is a newcomer to the industry; full of wild creativity and potential. In order to attain high standing in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she uses sexuality, authority and money as weapons in exchange for various achievements and opportunities.
Slowly, Lssse goes from an innocent and pure girl to one who is gorgeous yet violent. As her fans increase, the adverse is happening to her friends. Although she initially felt that 'sacrifice will bring reward', she's slowly realising that's not how the world works. Does she have the means to leave behind the restrictions of this industry and truly become Tomorrow's Star?
Meimeiwawa Multimedia new movie 'Tomorrow's Star' starring Lara Veronin, Johnny Lu & Mathilde Lin in theatres 19th October.
→ 11/11 Lara梁心頤【千面獸】演唱會
https://skyking.kktix.cc/events/2932c0e6
Subscribe to Our Channels for More Videos
每週創作新影片,請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meiwamedia/
https://www.youtube.com/user/meimeiwawa/
Official Website: www.meimeiwawa.com
Like us on Facebook 請按讚~!
妹妹娃娃Meimeiwawa (生活粉絲頁Lifestyle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eimeiwawaofficial
妹妹娃娃多媒體 Meimeiwawa Multimedia (製作粉絲頁Productio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eiwamed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eiwadiaries/
Lara梁心頤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ellolaraliang
Lara梁心頤 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lianglara
Esther梁妍熙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sther.veronin/
Esther梁妍熙 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u/liangesther
Twitter
http://twitter.com/meiwadiaries
妹妹娃娃多媒體 Weibo微博
http://weibo.com/meiwamedia
妹妹娃娃Dailymotion(生活平台)
http://www.dailymotion.com/meimeiwawa
妹妹娃娃多媒體Dailymotion(製作平台)
http://www.dailymotion.com/meiwamedia
林 辰 唏 得 獎 在 金鐘/林辰唏拿下迷你女主! 《花香》奪下2大獎 的相關結果
第57屆電視金鐘獎,戲劇類22日在國父紀念館登場,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由林辰唏拿下。她和程予希分別以《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拿下女主跟女配, ... ... <看更多>
林 辰 唏 得 獎 在 林辰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林辰唏 (英語:ZaiZai Lin,1990年5月22日—),暱稱仔仔或林仔仔,台灣女 ... 《罪美麗》入圍第48屆電視金鐘獎最佳女主角。2021年出演百合劇《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 ... <看更多>
林 辰 唏 得 獎 在 睽違9年入圍金鐘迷你劇封后林辰唏把獎獻給酷兒盼撕掉標籤 的相關結果
第57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出爐,由睽違9年入圍的林辰唏獲獎,她要把獎獻給世界上所有酷兒,祝福大家能拿掉標籤、喜悅做自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