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3Q日誌
【台中市沙轆盃籃球賽】
這半年工作行程非常繁忙,幾乎沒有完整的休息日,很多人擔心我的健康,怕我沒好好吃、怕我沒好好睡、怕我沒好好運動。前陣子,有一群愛好籃球運動的好朋友,悄悄訂製球衣約我一起組隊報名參賽,大家都知道我愛打壘球,其實我的籃球也打得不錯。雖然很久沒打球了,身手還是很過得去的!
【烏日服務處茶會】
雖然服務處早已營運好幾個月,直到疫情趨緩,終於可以在服務處辦開幕茶會,了卻心頭一件大事,今天是壓軸的烏日服務處茶會開幕,明天我們還會邀請滅火器來場不插電演唱會。
疫情延後了開幕儀式,團隊的在地服務可沒停過。前幾個月疫情緊繃時,某位好心的東勢大哥,看到疫情新聞,很心疼前線醫事人員的辛勞,希望能夠將他親手栽種的橘子,分享給前線醫事人員。知道東勢大哥的心意,我也很感動,我和團隊將愛心橘子,親手送到烏日林新醫院,將祝福的心意轉達給前線的醫事人員,感謝大家為了疫情的付出。
協助媒合愛心店家與地方團體,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之前我和團隊也參與了捐贈九德國小愛心傘的活動。此外,我也要特別謝謝烏日區飽格咖啡的善心,持續提供許多愛心餐點,與團隊合作,在成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媽媽親子樂樂屋-劉督導、華山基金會烏日愛心天使站-林社工等人多方協助之下,我們分別將愛心餐點提供給弱勢家庭、獨居長輩等需要協助的對象。
最近我的團隊也協助在地青年舉辦暑期水環境的推廣教育,也持續關心烏日社會住宅進度、前竹區段徵收進度,並爭取學田下水道工程、河川地退租幫助農民權益、光德國中人行道環境污染改善等,另外也爭取公車路線,與三榮路、溪南路一帶的交通改進。
有支持者很擔心,說大烏龍峰鹿五個地方都開服務處,資源這麼有限,是否會壓力太大?但,我覺得五個選區的民眾都一樣重要,不管是烏日,還是霧峰、沙鹿、大肚、龍井,我都想認真照顧,這是我對台中鄉親的心意。
很謝謝奕齊主席、前輩吳音寧,以及我在立院的好同事黃國書委員、友黨主委李天生議員、黃守達議員到場的祝賀。也謝謝在地烏日玉闕朝仁宮請來媽祖以及千里眼、順風耳為我們坐鎮,庇佑活動順利,以及在地仁德社區發展協會等團體帶來精彩的薩克斯風與國樂表演,還有獨立音樂歌手吳志寧令人感動的演唱。
這半年我常說我何德何能受到這麼多人的照顧,我真的無以回報,只能在政治路上傾盡全力!
【喜宴祝福】
忙完了茶會,我要去給支持者一個驚喜,是支持者的爸爸親邀。其實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行程能不能趕上,但明白大家的期待,我也很想前往給予祝福,最後終於能赴約,看到全場的騷動和歡呼,新人開心的笑臉,新人爸爸感動的表情,對於自己能帶給大家快樂,我也很高興。
【與佳龍部長聯手推動觀光】
佳龍部長今天特地來到霧峰,和我一起拍觀光短片。霧峰是個好地方,有農產有建築有人文,好吃好喝又好看。
我們先到了霧峰民生故事館用餐。霧峰民生故事館的前身是阿飛仙、林鵬飛醫師的診所。林鵬飛醫師出身臺北帝大醫專,為人親切視病猶親,不論是偏遠村落還是山區,只要有重症患者需要他,林醫師就會騎上腳踏車、摩托車出診,醫術精準到位,所以民眾都暱稱他是阿飛仙。
林醫師口碑漸漸廣傳,患者增加,診所空間開始不敷使用,1949年時診所遷至現今的中正路與峰谷路口,1954年林醫師買入現在民生診所所在地,1957年開始動工、1959年完工落成,直至1990年,林醫師行醫50年,才決定退休。
現在的民生故事館,保留了許多林醫師當初診所的文物和老照片,在此用餐除了可享用結合霧峰當地無毒、自然農法的美味食材外,也會舉辦農夫市集,成為極具教育意義的「農學食堂」。
民生故事館旁邊就是霧峰農會酒莊,也是我在台中拍攝第一支影片的地方。霧峰酒莊的前身是「萬豐舊穀倉」。霧峰農會使用埔里甘泉,以及霧峰在地的益全香米,研發釀造出拿到國際酒類評鑑的酒。
益全香米為什麼叫做益全呢?這就要說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那時有位郭益全博士自美學成回台,那時八零年代,香米在國際間價格很漂亮,一公噸可以喊價美金400~500元,農試所往這方面努力,以適應台灣天氣、病蟲害、天氣,培育出有茉莉香味、芋頭香味的台灣香米。可惜在台農71號的台灣香米問世的兩個月前,郭益全博士因為積勞成疾離世,為感念郭博士的付出,台農71號特地以益全命名,這也是台灣唯一以人名來命名的稻米品種,為以紀念郭博士的付出。
而霧峰酒莊,則取用霧峰種植的益全香米和埔里山泉,釀造出台灣的清酒傳奇。農會的黃景建總幹事親自向佳龍部長和我,介紹霧峰知最出名的初霧及各項酒類,除了大吟釀、吟釀、清酒、濁酒、燒灼,還有取用霧峰荔枝、蜂蜜特產製作的蜂蜜荔枝酒,每一隻酒種都是費盡心力的作品,不騙你,我推薦給每一位來訪的親友,每一位都買到喊說要剁手了。 #kám-án-ne? #3Q用力點頭
接著,佳龍部長帶著我參訪光復新村的青年創業聚落,這是他特別在意的地方,因為是他市長時期很努力推動的聚落,這裡每逢假日就是網美打卡的熱點,不管哪個角落,拍起來都很厲害。除了品嚐好喝的咖啡、點心之外,我還挑戰做手工藝,這個手工藝和環保、回收有關,但挑戰完後我覺得我還是專心從政就好。我也很關注霧峰光復新村的現況與發展,希望能持續讓這裡注入活水,讓青年人在這裡扎根成長。
到時影片出來你們就知道我去了哪些地方!敬請期待! #跟著3Q一起吃一起玩
【假訊息工作坊】
大家都知道,台灣基進黨和我,很在意假訊息在台灣的問題。
因特殊國際情勢與地位,我們台灣身處在假訊息、假消息的海嘯第一排,總是承受各種最新的攻擊手段。假消息利用媒體製造輿論,造成公眾恐慌,進而達到控制社會風向的目的。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調查,台灣民眾接受到的假消息多數源自中國,透過各種管道散佈,混淆民眾視聽,藉此分化社會並控制輿論,資訊戰儼然已成為新型態戰爭。今晚我們和台中好過日協會合作,舉辦《大外宣身世之謎-假消息從哪來?》,了解中國「假消息」如何滲透到台灣民間,期望散播知識的種子,分進合擊,正面迎戰假訊息!
#充實的一天 #天天都很充實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臺灣人年紀愈大愈不開心?小心 #憂鬱症 #退休症候群 找上門! 還在鬱卒嗎😭就讓 #快樂食物 來撥走你頭上的烏雲吧! 情緒失調能透過飲食調整嗎? 魚肉好處多多!不只預防心臟病還能緩解心情憂鬱? 在家也能自己做舒肥雞胸肉,口感好營養更加分! 播出時間:7/30(四)下午2點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林青穀新聞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愛在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來自古荷語的「Bruocsella」,有「沼澤之鄉」的意思,是比利時的首都,一座使用法語和荷語的雙語城市,大約二佰萬的人口,其中穆斯林約佔四分之一,常在國際新聞看到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就設立在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的建城史可上溯自公元六世紀,因此許多遺留的歷史建物,如布魯塞爾市政廳、拉肯皇家城堡、聖彌額爾聖古都勒主教座堂、布魯塞爾王宮等,融和巴洛克與洛可可建築風格的完美呈現,置身其間,彷彿穿越了時空,隨時會有一位身穿白麻布杉的少女,從古老的巷弄朝你走來,輕唱著「史卡布羅市集」(Scarborough Fair),在荷蘭芹與迷迭香的氣味中,一段纏綿悱惻的中古世紀之愛,在你面前悄然上演。
我是2017年4月用自駕旅遊的方式來到這座城市,春天的氣息,正在這座美麗城市的街頭巷尾,洋溢特有的芬芳,令人忍不住要大口呼吸,唯一遺憾的,是2015年11月發生在巴黎的恐怖攻擊,當時造成一百多人罹難,數百人受傷,而策動此次恐攻的疑犯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及多名從犯,就是在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區中被抓獲,當地人從此談恐色變,甚至有媒體認為莫倫貝克區已是恐怖主義在歐洲的「老巢」,是培養「聖戰士」的溫床,令布魯塞爾在世人的心中,留下一塊很大的陰影面積。
在當地一位余教授、張大哥的陪同下,我特地來到與市中心僅一條運河之隔的莫倫貝克區實地探訪。
位於布魯塞爾市中心以西的莫倫貝克區,80%以上的居住者是摩洛哥人,早年由於比利時政府鼓勵摩洛哥人過來開採礦產,集中在莫倫貝克區,給予許多優惠移民措施,發展至今,成為穆斯林的聚落。雖與市區僅隔一條運河,但這兒的街道就顯得陳舊髒亂,少有白人遊客出沒,尤其自巴黎恐攻之後,這區居民的失業率竟高達30%,很多商家都不願聘雇中東臉孔的穆斯林,以至於已經在比利時成為第二代、第三代移民的摩洛哥裔居民,始終仍難融入比利時的社會,某種社會剝奪感也越來越重。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量的伊斯蘭移民歷盡艱辛進入歐洲各國,成為永久居民,可是他們的第二、三代,竟有人在風華正茂的青春年華,離開原生家庭,加入方興未艾的蓋達激進組織,終生與恐怖殺戮為伍,問題的癥結,實難一語蔽之,其中糾結在宗教、文化、貧富、教育、社會階級、移民政策、難民收容、種族歧視等等千絲萬縷的原因之中,若真要究極到一個源頭,我想,那應該是缺乏一種民胞物與的愛吧!而使得人與人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從隔閡產生衝突,從衝突發生殺戮,從殺戮種下仇恨,然後不斷惡性循環,最終走向毁滅。
這樣的問題太沈重,和比利時的朋友們討論著,心情也不免沈重起來。
我們聚在一位摩洛哥裔比利時人開的小咖啡館中,老闆非常熱情,在我們聊天的中途,參與我們的交談,用法語向我們介紹他的臉書,他這家店的建築已被政府列為文化遺產,相當於台灣的二級古蹟吧!而他的咖啡廳最大的特色,除了咖啡好喝之外,他的屋頂掛滿各式各樣的杯子,使得他的小店聲名遠播。
我們一行人被這位老闆的熱情驅動,聊天的氛圍一下子又鬧騰起來,我非常好奇,為何常在布魯塞爾市區路樹枝幹上,看見一方方玲瓏小巧的木屋,裡面還擺放堅果穀物之類的食物。
張大哥為我釋疑,原來布魯塞爾的市民非常有愛心,擔心過冬的鳥禽無巢可居,無食可覓,便替牠們製作堅固的居巢,準備好過冬的食物,讓牠們像人們一樣,也能過個好年冬。也不知道是誰開始這樣的巧思與實作,許多市民自發性地仿效,竟成這座城市的「愛的運動」,如今已是布魯塞爾一道美麗的風景。
我為布魯塞爾市民們這樣的愛心感動著,如果在人與獸之間,都能具備如此悲天憫人的大愛,何況雖不同膚色卻同為人類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能坐在一起?不能走在一起?不能生活在一起?
讓我們的愛,從布魯塞爾再度出發,永遠在一起!
林青穀新聞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愛在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來自古荷語的「Bruocsella」,有「沼澤之鄉」的意思,是比利時的首都,一座使用法語和荷語的雙語城市,大約二佰萬的人口,其中穆斯林約佔四分之一,常在國際新聞看到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就設立在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的建城史可上溯自公元六世紀,因此許多遺留的歷史建物,如布魯塞爾市政廳、拉肯皇家城堡、聖彌額爾聖古都勒主教座堂、布魯塞爾王宮等,融和巴洛克與洛可可建築風格的完美呈現,置身其間,彷彿穿越了時空,隨時會有一位身穿白麻布杉的少女,從古老的巷弄朝你走來,輕唱著「史卡布羅市集」(Scarborough Fair),在荷蘭芹與迷迭香的氣味中,一段纏綿悱惻的中古世紀之愛,在你面前悄然上演。
我是2017年4月用自駕旅遊的方式來到這座城市,春天的氣息,正在這座美麗城市的街頭巷尾,洋溢特有的芬芳,令人忍不住要大口呼吸,唯一遺憾的,是2015年11月發生在巴黎的恐怖攻擊,當時造成一百多人罹難,數百人受傷,而策動此次恐攻的疑犯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及多名從犯,就是在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區中被抓獲,當地人從此談恐色變,甚至有媒體認為莫倫貝克區已是恐怖主義在歐洲的「老巢」,是培養「聖戰士」的溫床,令布魯塞爾在世人的心中,留下一塊很大的陰影面積。
在當地一位余教授、張大哥的陪同下,我特地來到與市中心僅一條運河之隔的莫倫貝克區實地探訪。
位於布魯塞爾市中心以西的莫倫貝克區,80%以上的居住者是摩洛哥人,早年由於比利時政府鼓勵摩洛哥人過來開採礦產,集中在莫倫貝克區,給予許多優惠移民措施,發展至今,成為穆斯林的聚落。雖與市區僅隔一條運河,但這兒的街道就顯得陳舊髒亂,少有白人遊客出沒,尤其自巴黎恐攻之後,這區居民的失業率竟高達30%,很多商家都不願聘雇中東臉孔的穆斯林,以至於已經在比利時成為第二代、第三代移民的摩洛哥裔居民,始終仍難融入比利時的社會,某種社會剝奪感也越來越重。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量的伊斯蘭移民歷盡艱辛進入歐洲各國,成為永久居民,可是他們的第二、三代,竟有人在風華正茂的青春年華,離開原生家庭,加入方興未艾的蓋達激進組織,終生與恐怖殺戮為伍,問題的癥結,實難一語蔽之,其中糾結在宗教、文化、貧富、教育、社會階級、移民政策、難民收容、種族歧視等等千絲萬縷的原因之中,若真要究極到一個源頭,我想,那應該是缺乏一種民胞物與的愛吧!而使得人與人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從隔閡產生衝突,從衝突發生殺戮,從殺戮種下仇恨,然後不斷惡性循環,最終走向毁滅。
這樣的問題太沈重,和比利時的朋友們討論著,心情也不免沈重起來。
我們聚在一位摩洛哥裔比利時人開的小咖啡館中,老闆非常熱情,在我們聊天的中途,參與我們的交談,用法語向我們介紹他的臉書,他這家店的建築已被政府列為文化遺產,相當於台灣的二級古蹟吧!而他的咖啡廳最大的特色,除了咖啡好喝之外,他的屋頂掛滿各式各樣的杯子,使得他的小店聲名遠播。
我們一行人被這位老闆的熱情驅動,聊天的氛圍一下子又鬧騰起來,我非常好奇,為何常在布魯塞爾市區路樹枝幹上,看見一方方玲瓏小巧的木屋,裡面還擺放堅果穀物之類的食物。
張大哥為我釋疑,原來布魯塞爾的市民非常有愛心,擔心過冬的鳥禽無巢可居,無食可覓,便替牠們製作堅固的居巢,準備好過冬的食物,讓牠們像人們一樣,也能過個好年冬。也不知道是誰開始這樣的巧思與實作,許多市民自發性地仿效,竟成這座城市的「愛的運動」,如今已是布魯塞爾一道美麗的風景。
我為布魯塞爾市民們這樣的愛心感動著,如果在人與獸之間,都能具備如此悲天憫人的大愛,何況雖不同膚色卻同為人類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能坐在一起?不能走在一起?不能生活在一起?
讓我們的愛,從布魯塞爾再度出發,永遠在一起!
林青穀新聞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臺灣人年紀愈大愈不開心?小心 #憂鬱症 #退休症候群 找上門!
還在鬱卒嗎😭就讓 #快樂食物 來撥走你頭上的烏雲吧!
情緒失調能透過飲食調整嗎?
魚肉好處多多!不只預防心臟病還能緩解心情憂鬱?
在家也能自己做舒肥雞胸肉,口感好營養更加分!
播出時間:7/30(四)下午2點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節目來賓★
🔸家醫科醫師 林青穀
🔸生理學教師 魏兆玟
🔸營養師 趙函穎
🔸健康主廚 陳之穎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三到週五下午2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林青穀新聞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古法燻臘肉飄香一甲子
過年必吃的臘肉
如果用純古法製作必須經過
11天的醃漬、風乾、煙燻,
台北有一家臘肉老店
老闆當過船員年過四十
才回鄉賣起家傳臘肉。
☞年節限定 家族手做鬆糕
在新北市永和這一家
有六十年歷史的鬆糕老店
有的饕客為了這一味
還專程從美國回來
過去也曾經發生
有外交部長說
沒吃到鬆糕
竟然不肯上飛機的狀況。
☞花生酥闢品牌發達路
台南有一家傳統的甜點老店,
業者堅持用好的食材
花生酥就用雲林生產的花生
受到了老客人的青睞
還吸引大品牌來下單
請他們做代工。
☞穀倉變身民宿 咖啡喝到飽
雲林古坑有一間獨特民宿
用農業時代儲糧用的穀倉
讓旅人來這徹底放鬆
民宿老闆復育咖啡樹
住房客人可以咖啡喝到飽
還有咖啡醬燻桶仔雞。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林青穀新聞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古法燻臘肉飄香一甲子
過年必吃的臘肉
如果用純古法製作必須經過
11天的醃漬、風乾、煙燻,
台北有一家臘肉老店
老闆當過船員年過四十
才回鄉賣起家傳臘肉。
☞年節限定 家族手做鬆糕
在新北市永和這一家
有六十年歷史的鬆糕老店
有的饕客為了這一味
還專程從美國回來
過去也曾經發生
有外交部長說
沒吃到鬆糕
竟然不肯上飛機的狀況。
☞花生酥闢品牌發達路
台南有一家傳統的甜點老店,
業者堅持用好的食材
花生酥就用雲林生產的花生
受到了老客人的青睞
還吸引大品牌來下單
請他們做代工。
☞穀倉變身民宿 咖啡喝到飽
雲林古坑有一間獨特民宿
用農業時代儲糧用的穀倉
讓旅人來這徹底放鬆
民宿老闆復育咖啡樹
住房客人可以咖啡喝到飽
還有咖啡醬燻桶仔雞。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