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一夜到今夜-美麗島事件40年】
12月的高雄,冬季在不久前猝然隨著北風來到,在略帶寒意的美麗島大道上,行人並不多,車輛呼嘯而過,駕駛與騎士很少人會注意到,路旁三角窗的傢俱店,40年前曾是美麗島雜誌社的社址,40年前的12月10日,在這裡,發生了改變台灣民主進程的一件大事。
諷刺的是,今夜這裡高掛著中國國民黨候選人的看板,寫著「藍天新高雄」。但其實,藍天在高雄一點也不新,40年前,除了藍以外,台灣別無其餘顏色。
#美麗島事件發生前的大時代
1970年代的台灣,中國國民黨的獨裁統治看似難以動搖,卻同時面臨內外交迫的挑戰,獨裁強人蔣介石的性命已經走到盡頭,由兒子蔣經國實際上掌握權力,美國內部長期研議「兩個中國」方案,逐漸接近與中國破冰的務實外交,那時,台灣或許還有機會放棄「中(華民)國」的名稱,留在聯合國,甚至尼克森、佐藤榮作政府都曾私下傳訊給蔣政府,提供「台灣被獨立」,完全與中國分離的選項,然而,蔣政府毫不理會。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案,將「中華民國」驅逐出聯合國,蔣政府的固執,讓台灣成為國際孤兒,也掀起斷交潮。在蔣介石政權面臨存亡危機之際,對內的壓迫逐漸上升,政治氣氛較1960年代更緊張,甚至連原本能夠播放的布袋戲、台語節目也逐漸被查禁、限縮。
另一方面,蔣經國為維繫中國國民黨生存,除了繼續內政上的經濟投資,也從1972年起開始啟用台灣本地官員,包含徐慶鐘、林金生、連震東、李登輝等人。同一時間,代表中國黨法統的國民大會、立法院萬年立委已經逐漸老、死,不得不開放增額補選。看似鬆動的有限民主,帶來爭取自由與全面民主的台灣人民一絲希望,一個鬆散的「黨外」陣營,開始透過體制內選舉制度對抗中國黨,如省議會的郭雨新、林義雄、張俊宏等黨外議員,問政專業犀利,儼然成為近半個世紀前的「政治明星」。
#勇敢挑戰中國國民黨獨裁巨人的弱小黨外
當然,他們面對的是不公平的競爭,1970年代的黨外人士,除了面對官方媒體攻擊、選舉賄選、作票等一般伎倆外,更要面臨特務跟監,家人與自己的生命威脅,隨時有被羅織入罪的可能。1977年,中國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舞弊,導致民眾包圍中壢分局,警員放催淚瓦斯、開槍射殺兩名民眾,引發民眾與警方激烈衝突,稱為中壢事件。
此次地方選舉中,雖然中國國民黨有多起選舉不公事件,但仍無法阻止黨外人士取得大幅躍進,當選4席縣市長、21席省議員、6席台北市議員、146席縣市議員,雖離多數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已讓中國國民黨做票氣焰被迫收斂。中壢事件的秋後算帳,比起之後的美麗島事件算是相當輕微,但卻讓中國黨意識到了群眾運動的威脅,而準備更精準的一舉收網打盡。
受到1977年的斬獲鼓舞,在1978年增額立委與國大選舉,黨外參選人暴增,在黃信介、施明德、林義雄、張俊宏、許信良等黨外人士帶領下,1978年成立「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這樣的聯盟,不論是中國黨或黨外,都意識到是個「沒有黨名的黨」。然而,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和「正統中國」建交,蔣經國下令中止選舉,並煽動「愛國情緒」,反美反中共同時也打壓黨外聲勢,黨外人士則共同在「黨外人士國是聲明」主張:「#台灣命運由1700萬人民來決定」,這已經踩到了蔣經國的底線。
#走向攤牌的1979年
在1979年農曆年前六天,黨外人士預定在高雄聚會,但調查局人員卻突然逮捕余登發父子,宣稱他們勾結匪諜要推翻政府。許信良奔赴橋頭參與抗議政府製造冤案的示威遊行,卻被中國國民黨以「擅離桃園縣長職守」之名彈劾,並拔掉縣長一職。在這樣的打壓動作下,黨外人士決定延續選舉期間的「助選團」,轉型為常設組織,相當於「準政黨」。
政黨當然得宣傳,在那個沒有網路、電視被壟斷的時代,黨外人士與學界共同籌辦了《美麗島》雜誌,8月16日創刊就轟動全台,一再加印,可賣出7萬本,到了第四期更高達14萬本,各地分社紛紛成立,甚至美國也成立聯絡處,讓美麗島雜誌成為不同派別共存的「反國民黨」陣線。
當然,中國國民黨全力反撲,在《美麗島》雜誌創刊酒會上,就有恐嚇電話要放炸彈,有極右份子(現在統派前身)抗議。11月時,美麗島高雄、南投、屏東服務處陸續被不明幫派份子攻擊砸店;每次公開活動,則出動軍警包圍,甚至有機槍嚴陣以待。在中國國民黨利用黑白手段攻擊黨外勢力下,局勢逐漸緊張,最後攤牌一觸即發。
#未暴先鎮的中國國民黨陷阱
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社預定在高雄扶輪公園(中央公園)舉行「世界人權日」演講。然而前一天,兩位服務處義工出外宣傳活動,卻在鼓山分局附近被警察拖走圍毆,消息傳開,引發群情激憤。而警總高雄區戒嚴司令部則宣布,冬令宵禁演習提前開始,自十日起禁止所有示威遊行,並從北部調派憲兵、保安大隊、配製長槍的「忠勇大隊」、配合鎮暴車輛進駐高雄,準備鎮壓。
「未暴先鎮」,中國國民黨這局已經佈好!
12月10日傍晚六點,黃信介抵達高雄火車站,南警部司令常持琇來談判,答應「可以演講,不可遊行」。
但當黃信介來到中山路上的《美麗島》服務處時,發現演講會場已被封鎖,常的承諾只是謊言,但群眾越聚集越多,已經按耐不住。於是施明德、姚嘉文計畫,隊伍緩緩前進數十公尺,在民生、中山路口大圓環演講完後就地解散,但此時憲警已經封鎖道路,將群眾團團圍住,並把扶輪公園演講場地外的群眾切斷。
在黨外人士宣講同時,大型鎮暴瓦斯車突然登場,施放催淚煙,逐步逼近圓環,群眾中,有埋伏的特殊「暴徒」開始喊衝喊打,黨外人士引導群眾回到服務處宣布解散,但群眾情緒高昂,到十點之後,民眾與警方開始激烈衝突,石頭棍棒齊飛,直到半夜才停戰。至11日凌晨1點20分,鎮暴部隊才撤離現場,留下凌亂的街頭。
#勿忘台灣民主是血與汗爭取而來
這一晚,是228以來,情緒激昂的台灣群眾正面挑戰國家的最激烈嘗試,然而,佈局已久的國民黨政府,收網的時刻也隨之而來。這一夜,史稱美麗島事件,但只是之後美麗島大審,與風起雲湧的民主化時代的序曲。台灣的巨變,即將展開。
四十年後,我們已經擁有當年前輩們無法想像的民主制度,台灣的自由程度位居亞洲前茅,與紐澳、西歐、北歐並肩。然而與之同時,我們看到的是,那個鎮壓人民的中國政黨捲土重來,向過去的敵人,卻有著同樣獨裁專政基因的中國靠攏。而催淚煙、棍棒和白色恐怖,再次在一海之隔的香港出現,沒能記住歷史的教訓,歷史就會不斷的重複上演。
高雄人不能遺忘,台灣人不能遺忘的是,權利從來不會從天上自己落下,今日不站出來守護自由,有一天,獨裁者的催淚彈與子彈,會再劃過街頭。
林榮森彈劾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從那一夜到今夜-美麗島事件40年】
12月的高雄,冬季在不久前猝然隨著北風來到,在略帶寒意的美麗島大道上,行人並不多,車輛呼嘯而過,駕駛與騎士很少人會注意到,路旁三角窗的傢俱店,40年前曾是美麗島雜誌社的社址,40年前的12月10日,在這裡,發生了改變台灣民主進程的一件大事。
諷刺的是,今夜這裡高掛著中國國民黨候選人的看板,寫著「藍天新高雄」。但其實,藍天在高雄一點也不新,40年前,除了藍以外,台灣別無其餘顏色。
#美麗島事件發生前的大時代
1970年代的台灣,中國國民黨的獨裁統治看似難以動搖,卻同時面臨內外交迫的挑戰,獨裁強人蔣介石的性命已經走到盡頭,由兒子蔣經國實際上掌握權力,美國內部長期研議「兩個中國」方案,逐漸接近與中國破冰的務實外交,那時,台灣或許還有機會放棄「中(華民)國」的名稱,留在聯合國,甚至尼克森、佐藤榮作政府都曾私下傳訊給蔣政府,提供「台灣被獨立」,完全與中國分離的選項,然而,蔣政府毫不理會。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案,將「中華民國」驅逐出聯合國,蔣政府的固執,讓台灣成為國際孤兒,也掀起斷交潮。在蔣介石政權面臨存亡危機之際,對內的壓迫逐漸上升,政治氣氛較1960年代更緊張,甚至連原本能夠播放的布袋戲、台語節目也逐漸被查禁、限縮。
另一方面,蔣經國為維繫中國國民黨生存,除了繼續內政上的經濟投資,也從1972年起開始啟用台灣本地官員,包含徐慶鐘、林金生、連震東、李登輝等人。同一時間,代表中國黨法統的國民大會、立法院萬年立委已經逐漸老、死,不得不開放增額補選。看似鬆動的有限民主,帶來爭取自由與全面民主的台灣人民一絲希望,一個鬆散的「黨外」陣營,開始透過體制內選舉制度對抗中國黨,如省議會的郭雨新、林義雄、張俊宏等黨外議員,問政專業犀利,儼然成為近半個世紀前的「政治明星」。
#勇敢挑戰中國國民黨獨裁巨人的弱小黨外
當然,他們面對的是不公平的競爭,1970年代的黨外人士,除了面對官方媒體攻擊、選舉賄選、作票等一般伎倆外,更要面臨特務跟監,家人與自己的生命威脅,隨時有被羅織入罪的可能。1977年,中國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舞弊,導致民眾包圍中壢分局,警員放催淚瓦斯、開槍射殺兩名民眾,引發民眾與警方激烈衝突,稱為中壢事件。
此次地方選舉中,雖然中國國民黨有多起選舉不公事件,但仍無法阻止黨外人士取得大幅躍進,當選4席縣市長、21席省議員、6席台北市議員、146席縣市議員,雖離多數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已讓中國國民黨做票氣焰被迫收斂。中壢事件的秋後算帳,比起之後的美麗島事件算是相當輕微,但卻讓中國黨意識到了群眾運動的威脅,而準備更精準的一舉收網打盡。
受到1977年的斬獲鼓舞,在1978年增額立委與國大選舉,黨外參選人暴增,在黃信介、施明德、林義雄、張俊宏、許信良等黨外人士帶領下,1978年成立「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這樣的聯盟,不論是中國黨或黨外,都意識到是個「沒有黨名的黨」。然而,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和「正統中國」建交,蔣經國下令中止選舉,並煽動「愛國情緒」,反美反中共同時也打壓黨外聲勢,黨外人士則共同在「黨外人士國是聲明」主張:「#台灣命運由1700萬人民來決定」,這已經踩到了蔣經國的底線。
#走向攤牌的1979年
在1979年農曆年前六天,黨外人士預定在高雄聚會,但調查局人員卻突然逮捕余登發父子,宣稱他們勾結匪諜要推翻政府。許信良奔赴橋頭參與抗議政府製造冤案的示威遊行,卻被中國國民黨以「擅離桃園縣長職守」之名彈劾,並拔掉縣長一職。在這樣的打壓動作下,黨外人士決定延續選舉期間的「助選團」,轉型為常設組織,相當於「準政黨」。
政黨當然得宣傳,在那個沒有網路、電視被壟斷的時代,黨外人士與學界共同籌辦了《美麗島》雜誌,8月16日創刊就轟動全台,一再加印,可賣出7萬本,到了第四期更高達14萬本,各地分社紛紛成立,甚至美國也成立聯絡處,讓美麗島雜誌成為不同派別共存的「反國民黨」陣線。
當然,中國國民黨全力反撲,在《美麗島》雜誌創刊酒會上,就有恐嚇電話要放炸彈,有極右份子(現在統派前身)抗議。11月時,美麗島高雄、南投、屏東服務處陸續被不明幫派份子攻擊砸店;每次公開活動,則出動軍警包圍,甚至有機槍嚴陣以待。在中國國民黨利用黑白手段攻擊黨外勢力下,局勢逐漸緊張,最後攤牌一觸即發。
#未暴先鎮的中國國民黨陷阱
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社預定在高雄扶輪公園(中央公園)舉行「世界人權日」演講。然而前一天,兩位服務處義工出外宣傳活動,卻在鼓山分局附近被警察拖走圍毆,消息傳開,引發群情激憤。而警總高雄區戒嚴司令部則宣布,冬令宵禁演習提前開始,自十日起禁止所有示威遊行,並從北部調派憲兵、保安大隊、配製長槍的「忠勇大隊」、配合鎮暴車輛進駐高雄,準備鎮壓。
「未暴先鎮」,中國國民黨這局已經佈好!
12月10日傍晚六點,黃信介抵達高雄火車站,南警部司令常持琇來談判,答應「可以演講,不可遊行」。
但當黃信介來到中山路上的《美麗島》服務處時,發現演講會場已被封鎖,常的承諾只是謊言,但群眾越聚集越多,已經按耐不住。於是施明德、姚嘉文計畫,隊伍緩緩前進數十公尺,在民生、中山路口大圓環演講完後就地解散,但此時憲警已經封鎖道路,將群眾團團圍住,並把扶輪公園演講場地外的群眾切斷。
在黨外人士宣講同時,大型鎮暴瓦斯車突然登場,施放催淚煙,逐步逼近圓環,群眾中,有埋伏的特殊「暴徒」開始喊衝喊打,黨外人士引導群眾回到服務處宣布解散,但群眾情緒高昂,到十點之後,民眾與警方開始激烈衝突,石頭棍棒齊飛,直到半夜才停戰。至11日凌晨1點20分,鎮暴部隊才撤離現場,留下凌亂的街頭。
#勿忘台灣民主是血與汗爭取而來
這一晚,是228以來,情緒激昂的台灣群眾正面挑戰國家的最激烈嘗試,然而,佈局已久的國民黨政府,收網的時刻也隨之而來。這一夜,史稱美麗島事件,但只是之後美麗島大審,與風起雲湧的民主化時代的序曲。台灣的巨變,即將展開。
四十年後,我們已經擁有當年前輩們無法想像的民主制度,台灣的自由程度位居亞洲前茅,與紐澳、西歐、北歐並肩。然而與之同時,我們看到的是,那個鎮壓人民的中國政黨捲土重來,向過去的敵人,卻有著同樣獨裁專政基因的中國靠攏。而催淚煙、棍棒和白色恐怖,再次在一海之隔的香港出現,沒能記住歷史的教訓,歷史就會不斷的重複上演。
高雄人不能遺忘,台灣人不能遺忘的是,權利從來不會從天上自己落下,今日不站出來守護自由,有一天,獨裁者的催淚彈與子彈,會再劃過街頭。
林榮森彈劾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1113紐約時報
* 【最高法院傾向讓川普結束DACA計劃】
最高法院12日首度聽審決定全美約70萬「夢想生」命運的DACA行政令,該計劃保障這些年輕移民免遭驅逐出境。四名自由派大法官表示,川普政府未提供充足理由,但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站在川普政府一邊,表示類似的法案已被聯邦上訴法院駁回,暗示他認為川普政府的理論是有根據的。
https://www.nytimes.com/…/11/12/us/supreme-court-dreamers.h…
* 【川普考慮解雇國家情報總監察長】
據四位熟悉討論的人士說,川普總統已經討論了解雇國家情報總監察長Michael Atkinson ,原因是阿特金森在斷定可信度後,在國會閉門報告中作證川普與烏克蘭互動關係。
https://www.nytimes.com/…/trump-michael-atkinson-inspector-…
* 【川普重申對中國的關稅威脅並吹噓美國經濟“繁榮” 】
川普重申對華關稅威脅,在週二的演講中表示,其政策促進了美國的增長,並稱如果北京不同意美國的貿易條款,“將大幅提高這些關稅”。從本次演講來看,中美貿易談判沒有即將取得突破的跡象。
https://www.nytimes.com/…/12/busin…/trump-trade-economy.html
* 【接觸還是遏制?九位中國專家談美國對華政策】
九位中國政策專家討論了美中關係面臨的主要挑戰。與中國和平接觸的政策正走向終結,面對“中國優勢”,美國該如何重新定義兩國關係?
https://cn.nytimes.com/…/2019…/us-china-relationship-future/
* 【川普彈劾調查首次公開聽證會啟動,共和黨積極“備戰” 】
預計政府官員將詳細說明川普及其盟友是如何向烏克蘭施壓的。但共和黨的防禦戰略可以簡單歸結為:沒錯,總統這樣做了,但他的出發點是無辜的。
https://www.nytimes.com/…/impeachment-strategy-republicans.…
* 【美國前總統卡特接受降腦壓手術】
95歲高齡的吉米•卡特近幾個月來曾數次跌倒。據他所在的非營利組織說,手術沒有併發症,卡特將留院觀察。
https://www.nytimes.com/…/po…/jimmy-carter-hospitalized.html
* 【香港抗議者與員警發生激烈衝突】
香港抗議者連續第三天與警方對峙。出於對一名年輕示威者遭員警槍擊的憤怒,抗議者繼續封鎖道路,迫使列車延誤,並在濃重催淚瓦斯煙霧下向警戒線投擲燃燒瓶,大學校園成為最新陣地。林鄭月娥表示,不斷升級的動亂可能“令香港踏上不歸路”。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則評論,“支持警隊果斷平息暴亂”。
https://www.nytimes.com/…/…/hong-kong-protests-shooting.html
* 【被學生舉報的中國大學教授後來怎麼了】
被學生舉報的中國大學教授後來怎麼了?近幾年,中國數十位大學教師因為在課堂發表所謂不當言論被學生舉報,進而被停職、調崗甚至開除。廈門大學尤盛東教授的經歷,提供了中共在大專院校推行洗腦教育的一手資料。
https://cn.nytimes.com/c…/20191113/china-informer-professor/
* 【“我擔任總統”:玻利維亞議員宣佈自己為領袖】
在該國失去領導者的情況下,參議員JeanineAñezChavez說她正在掌權。但被罷免的總統Evo Morales發誓要繼續戰鬥。
https://www.nytimes.com/…/a…/evo-morales-mexico-bolivia.html
* 【北極暴跌:從92度的感覺到一天內的冰凍】
北極圈寒流南下衝擊美國,多地氣溫驟降。中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受影響,預計週三白天和夜間氣溫將達到歷史最低水準。
https://www.nytimes.com/…/12/us/weather-cold-temperatures.h…
* 【日產在努力解決過去的管理問題時利潤大幅下滑】
日產汽車財報出爐:受海外增長放緩和內部管理醜聞的打擊,該公司上季度淨利潤同比銳減54.8%,收入下降6.6%。對於這家已經步履維艱的汽車製造商來說,這一消息堪稱雪上加霜。
https://www.nytimes.com/…/…/12/business/nissan-earnings.html
* 【孟加拉火車對撞釀16死】
孟加拉東部兩列火車相撞,造成至少1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該國鐵路局發言人表示,事發時間為淩晨3點左右,列車長沒有注意到停車信號,撞進了另一列火車的車廂。
https://www.nytimes.com/…/…/asia/bangladesh-train-crash.html
林榮森彈劾 在 107 07 16 監察院彈劾南投縣政府社會及勞動處處長林俊梧 的八卦
107 07 16 監察院 彈劾 南投縣政府社會及勞動處處長林俊梧、前處長 林榮森 、前副處長賴瓊美、科長王基祥、辦事員劉佳萍、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少年保護官沐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