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智慧讓人佩服
#農業不該是悲情產業
每次見到農民心中都備感親切,因為我在花蓮也有一塊農地,每逢周末都會到那除草或弄弄果樹所以對於和土地親近的人,心中總是會產生熟悉的感覺。
台灣的農民讓人非常欽佩,到芬園鄉的古早雞休閒農場參觀,農場主在荔枝樹下養雞的做法,不僅把雞養得健康漂亮,大部分荔枝園今年因荔枝椿象的緣故而歉收,但這裡卻因雞群把害蟲吃光而豐收。
我原本以為這種林下經濟的飼養方式在比較山區的地方才能見到,但今天來到芬園著實讓我改觀,雖然國政顧問團的農業政策中原本也有寫入相關政策,但現在看到農場主的經驗,肯定需要再調整一下。
台灣的農業和農民的努力、智慧真的讓人驚喜和欽佩,可惜的是,民進黨過去3年來卻讓農業變成只會拿補助的悲情產業,農業不該是這樣,所以 韓國瑜和我明年若能當選,一定會輔導使用新科技等方式,鼓勵年輕人回鄉,一步一步翻轉農業,讓農業變成永續發展的產業,破除民進黨造成的「悲情產業」的狀況。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林下經濟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八卦
《原住民族農業政策 向前推進》
~高金素梅2021.04.21
原住民保留地農牧用地佔全台山坡地農業生產面積將近60%,原住民農民在台灣糧食生產上扮演重要角色,但長期以來農委會並未對此提出符合部落需求之農業政策。
上個月,我針對原住民族部落農業議題質詢農委會,請農委會一個月內提出「原住民族農業改善方案」。今天,陳駿季副主委率同農委會業務單位來訪,具體討論如何落實部落農業的輔導與改善方案,包含:農民輔導如何規劃落實、資源運用及產業鏈的結合。同時有關部落休閒農業與林下經濟項目的增加,也一併納入考量。
初步決議由農委會一個月內洽詢原鄉公所,盤點各鄉農地土壤、種植及使用狀況,後續再行檢討整合出各原鄉之輔導單位(農業改良場)與對口單位(鄉公所),同時調查原鄉農業資材需求與平地之差異,作為農業資材補助項目之修正依據,具體落實原鄉農業改善。
延伸閱讀:
《高金素梅 2021.03.22質詢農委會》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438466150552013
林下經濟 在 潘孟安 Facebook 八卦
全球第一杯綠能山當歸茶,在屏東最高大武部落!
#防災智慧微電網 #越深山越需要
每逢颱風大雨,我就會很掛心深山部落,路斷、橋斷甚至通訊斷,孤島效應隨時可能發生,尤其10年前的八八風災,經驗我們不敢忘記。
深山族人一樣是縣民,我們在大武部落啟用「防災智慧微電網」,建置5kW太陽能、20kWh儲能設備,智慧調控電力節電,最重要的是「讓基地台不斷電」,保持聯繫暢通,狀況隨時掌握!
幾天前進到部落,享用全球第一杯綠能山當歸茶,就是大武部落的驕傲,族人88災後推動林下經濟重建,出產大武森雞、森鮮菇、紅藜和山當歸等特產,近年更推動哈尤溪旅遊,都能和微電網應用結合。
我們全面盤點各原鄉易受災部落,年底前將優先完成10處,明年加速建置,讓部落族人面臨極端氣候,保住一道不滅的光與通訊。
在山谷中、斜坡上,聽長輩吟唱古謠,聽青年孩童嬉笑,再遠,都要走到,也要做到。
高畫質看這裡→https://youtu.be/pEVv772Oa5Q
- -
加我LINE→ https://goo.gl/DXyVTh
看我IG→ https://bit.ly/2NsLJN3
林下經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smC0zg7IMQ/hqdefault.jpg)
林下經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天氣乾旱,今年各種果樹花朵盛開,尤其是原住民部落的龍眼花開得更是茂密,台東縣卑南鄉利嘉部落,在台東林管處輔導成立的林下經濟養蜂班,12戶班員今年龍眼花蜜大豐收,採收量比往年超過三成。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97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zHtuaV0I9E/hqdefault.jpg)
林下經濟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早期因應台灣加入WTO,對於農業產業結構面多有調整。其中,為提升農地利用降低休廢耕面積,增加平原地區森林綠地,於91年至102年間推出平地造林政策,以造林獎勵金的方式鼓勵全民造林。
而今,平地造林林相均已完整,政策目的業已達成,但因造林樹種及相關法規的限制,使得造林地無法提升附加價值,未能有效創造農村產業升級等問題也相繼浮現。為此,立委蕭美琴今日(3)於經濟委員會中質詢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要求以提升農村產業發展之原則活化造林地,有限度開放平地造林地使用範圍。
平地造林早期因政策考量,開放造林的經濟樹種為烏心石、臺灣肖楠、樟樹、楓香、杜英、台灣櫸等,獎勵造林二十年期滿,目前均已林蔭蒼鬱。但林下空間卻因「平地造林直接給付及種苗配撥實施要點」規定,不得有規定樹種外的栽植及其他設施或農、雜作物。
蕭美琴表示,適合於林下從事的農業經濟類型多元,例如家禽畜牧養殖、林間蔬菜間作或者蕈菇類經濟作物等,均非常適合林蔭之下進行。就花蓮而言,特產山蘇即是一種非常適合於林下養殖的經濟作物,因此,礙於法規限制,未能有效作其他農業使用,對土地利用上十分可惜。
此外,林蔭景觀宜人舒適,對於整體農村產業升級也有相當助益。以花蓮瑞穗鄉富興村為例,村莊內因廣大鳳梨田成名,初級農產及加工均有穩定規模,農業發展蓬勃,村內民眾也引以為榮。而今,在農委會水保局的輔導下,造林人願釋出造林地,由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補助設置電動軌道車,使來往遊客得以低碳漫遊方式徜徉在林蔭間,飽覽農村鳳梨田景觀,對於農村產業加值有極大幫助。
因此,蕭美琴要求農委會考量林下的特有經濟模式,在不違反造林原則之下,適度開放林下空間使用,不但增加造林人經濟收入,農村內的造林地更可帶動休閒遊憩,提升農村產業升級。農委會主委曹啟鴻亦立即回應,將責成林務局重新檢討造林地之使用,以期能將土地達到最有效益利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2AS3Bhbjsw/hqdefault.jpg)
林下經濟 在 林下經濟,適地發展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的相關結果
在「確保森林原有樣貌及功. 能」、「正面列舉林下經濟品項」、「維. 持森林植被、不施用除蟲(草)藥劑及. 化學肥料之友善生產原則」3 大推行. 策略前提下,由農委會於同年 ... ... <看更多>
林下經濟 在 林下經濟正式起跑!申請不限農民,先開放椴木香菇及木耳 的相關結果
「林下經濟」正式於4月18號開放申請,私有林地與租地造林的林農,或有意從事林下經濟的任何民眾,若符合土地所有權人,或是承租林地者, ... ... <看更多>
林下經濟 在 林下經濟走出不一樣的路,以山林資源為本,靠山吃山也能永續 ... 的相關結果
林下經濟 顧名思義,是著重於森林副產物。各國因為自然環境與市場經濟的差異,發展出來的森林副產物也不太相同。在臺灣,林下經濟產物主要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