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足球運動 讓多元民族搭起友誼的橋樑
足球是世界的共通「語言」,為了促進各民族與族群的交流,市府與中壢區青年志工服務協會籌劃了「105年桃園全國多元民族文化交流公益足球錦標賽」,讓來台灣居住、工作、求學的外國朋友參與,一起用運動搭起友誼的橋樑。
桃園是多元文化之都,也是台灣的「工業首都」,目前大約有9萬6,000位外籍移工朋友,也有大約5萬6,000人的新住民人口,外籍移工與新住民朋友們很多來自東南亞國家,我也曾經造訪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等國將近20次。我們與東南亞國家、文化並不陌生,這些朋友其實一直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
移工與新住民豐富了我們的社會內涵,讓台灣的多元文化更加完整。泰國(Thailand)、越南(Vietnam)、印尼(Indonesia)、菲律賓(Philippines),4國英文名稱開頭組合起來恰好是「TVIP」,可以說是「VIP for TAIWAN」,他們都是台灣的好朋友,桃園也很樂意成為他們的新故鄉。
同時也有3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Kokee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Kokee講系列影片http://bit.ly/2N9ylJD 訂閱 kokee講 http://bit.ly/2y5BiW8 ================================= 很多海外的人一定很好奇 為什麼馬來西亞的華人會說中文 在講述這個的時候,我先對上一個影片錯...
東南亞國家文化 在 吳建衡 Ed Wu Photography Facebook 八卦
這件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我知道在台灣的為人父母,一定有很多人無法認同,但我就當是講講我的觀點~
如果有對東南亞國家文化做相關的一些了解,其實會知道,他們家人跟家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
柬埔寨、印尼、泰國、菲律賓、越南...這些國家都是,他們雖然窮,可是當一整天辛苦的工作結束後,他們只要跟自己的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幾罐啤酒,還有一些當地最簡單的便宜料理,大家就可以度過炎熱、鬱悶的夜晚。
因此之前才會有印尼勞工確診,竟然還開直播告訴親友的新聞,就是因為他們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緊密,是我們台灣人所無法想像的。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所謂的外勞、移工,為了賺錢,人生地不熟,一次就要在別人的國家住(被歧視)好幾年。
其中,多數更是為了將錢寄回去養父母、養小孩、支付弟妹的學費。
而或許在這些國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比較親近,像是擁抱、誇張的親吻、主動的擁抱小孩這些習慣,也就直接帶來了台灣。
我講一個我在越南的親身看到的畫面。
有一次我在越南的觀光景點拍照,我正坐在旁邊椅子上休息,一位看起來是越南當地的藍領觀光客,可能看到身邊一個白人家庭的三歲小孩子可愛,就蹲下來,伸手跟三歲小男孩打招呼、或是逗弄...等等。
結果白人爸爸轉身,往下一看,這名越南人,竟然在逗弄自己的小孩,直接整個爆氣,一把抓起越南人的袖口,一整串批哩啪拉狂罵一串。
意思就是沒有他的允許,不準接觸他的小孩。(有可能是單純身體權益,也有可能是怕被抱走,我不知道)
然後越南人也就只能尷尬道歉,黯然離開。
我可以理解越南人的無奈。
在他的國家,隨手逗弄、跟小孩子打招呼,是多麼正常、友善的舉動,特別是他的父母就是腳邊不到一步的距離。
何況,這是他的國家。
再來,我講我自己的故事。
我在大學四年級那一年,我得到在美國迪士尼樂園暑期打工的機會,我被分配到的是水上樂園。
我在那邊的工作是每25分鐘,就輪一個遊樂設施,會有一個輪值表。
其中有一個遊樂設施,就是小孩子玩的小型大象造型溜滑梯滑水道,那時候有一個五歲的白人小男孩,因為自己滑不下去,反正我也不知道原因。
他就問我,可否推他一下,我也沒想那麼多,我就輕輕碰了一下他的背,就推了。
結果過了五分鐘,我不知道是他的哥哥還是誰,衝過來霹哩啪拉對我就是一陣爆罵,說如果我再碰他家人,他就對我提出性騷擾。
那時候我還整個莫名其妙,根本不懂他到底在講三小。
這就是文化差異。
我必須說,新聞中這位泰國女子,的確錯了,不應該在台灣做這件事情,因為這樣子的行為,不管他是哪國人,都不會被接受。 (如果是帥氣白人男子,我不確定)
從上次的台鐵席地而坐,再到這次的事情,我不斷得看到網友極端的偏見、歧視言論,我知道這是少數。
但我只想知道,為什麼大家去泰國、越南、菲律賓玩的時候,大家開心爭著與當地攤販、居民拍照、留下美好回憶、甚至爭先恐後po網打卡。
可是當他們遠渡重洋,來填補臺灣勞力缺口、並且帶來經濟效益的時候,大家卻又對他們避之惟恐不及的歧視與恐懼?
東南亞國家文化 在 陳凰鳳老師 Facebook 八卦
(文化部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推薦理由書內容)
被推薦人獲奬、專業才能、學術研究、參賽及有助我國利益等重要事蹟說明:
台灣越裔總會總會長暨NCTV新住民媒體社會企業創辦人-陳凰鳳,越南文本名─Trần Thị Hoàng Phượng─
陳凰鳳女士來臺20年致力於越南文化推廣,投身越南語文教育,為新住民發聲,並於2015年榮獲第50屆廣播金鐘獎之教育文化節目最佳主持人獎之肯定;在外籍配偶負面標籤下,努力適應在地,自我賦權,並成為一位讓人敬重的越南語教師,也為同一時期婚姻移民女性,立下典範;透過文化策展、講學、創作及演出等,讓兩國社會人民有更深的理解與互信,間接有利兩國關係的交流與發展,符合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認定標準第2條第4款在文化或藝術領域第1目、第3目、第5目及第6目情形。
詳細履歷:
1、越南京族人,祖籍順化,畢業於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法學院。2000年隨台灣籍夫婿移居回台,育有一兒一女,皆在越南出生。
2、來台後深刻體驗到台灣社會對東南亞國家文化的陌生與負面觀感,尤其對東南亞婦女的刻板印象令人嘆為觀止,所以義無反顧地改變人生目標而投入社會文化工作
3、2002年起志願服務於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台北市新移民會館擔任翻譯協助服務外籍姊妹,皆是無酬工作。
4、2003年入讀台灣實踐大學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班並榮獲得品學優良獎學金。
5、2004年獲台北市政府舉辦第一屆「外籍配偶心情故事徵文比賽」第一名。
6、2004年首開越南語教學之公民課程在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與社區大學。
7、2004年編輯創辦台灣第一份全越南文報刊「越來婦女通訊」透過伊甸基金會發送在台灣越南姊妹。
8、2005年獲選為全國大專優秀青年代表於總統府接受表揚。
9、2005年獲台北市政府評選為「臺北健康城市十大特色代表人物-友善類」表揚。
10、2005年起受聘於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及外語學院(2006年起),開啟越南語講學職涯。
11、2005年執教之「越南語言與文化」課程獲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評選頒發優良課程獎。
12、2005年受邀至中央研究院 演講「阮尪係台灣郎:台越婚姻特質與其在兩地的狀況之分析」,並獲聘為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越南研究顧問(有給職)至2011年。
13、2005年起受邀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編寫及錄製「輕鬆學越語」廣播單元。
14、2005年受邀擔任台北縣政府公用電視頻道-「日久他鄉變故鄉」電視節目主持人。
15、2005年受邀擔任台北市政府公用電視頻道-「越南姊妹一起來」電視節目主持人。
16、2005年受邀為國立空中大學編寫及主持視訊教學課程「越南語言與文化」,本片也在北京教育網上架而成為受眾最廣的越南語教學影片。
17、2006年出版第一本教材創作「基礎越南語」由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發行,之後繼續出版實體著作與線上教材至今已經超過20部。
18、2006年起受聘擔任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外調同仁-越南語密集班」課程講師。
19、2006年起受邀擔任移民署移民服務人員訓練「多元文化」課程講座。
20、2007年起受聘擔任內政部警政署警政人員「越南語訓練班」講座。
21、2007年起陸續受邀為公民營企業中華電信,台塑,國泰,富邦、中信、元大、群益、寶成、仁寶、南山 人壽等超過20家集團企業開設越南語文培訓課程至2013年因專任政大教職而由台灣越裔總會教師團接手至今。
22、2007年受邀擔任公共電視台-關懷新移民-活動宣傳代言人,並與金曲獎歌手王宏恩共同創作錄製了台灣第一首新住民母語歌曲「愛讓我知道」。
23、2008年獲前外交部長錢復先生推薦擔任全國第一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台北縣政府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唯一新住民代表委員,之後再獲台北市政府邀請也擔任台北市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
24、2008年獲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管理之族群和諧基金贊助與自籌百萬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製作越南語電視教學節目「越說越好」。
25、2009年獲越南政府指派為台灣20萬越僑之代表參加第一屆全球海外越南人世界組織成立大會於越南首都河內 。
26、2010年獲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班推徵錄取繼續深造(後於2013年轉學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班)
27、2010年起受聘擔任考試院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含司法、法務調查、國家安全局、海巡、移民行政等越南文考試命題兼閱卷委員。
28、2010年將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錄製「輕鬆學越語」的教材印製為學習小手冊透過台商協會免費分送越南地區台商人員。
29、2010年台灣女性影展為陳凰鳳製作「台灣母親/越南老師-Cô Phượng」主題紀錄片並繼續成為2011年移民/移工專題影展主題片。
30、2012年起歷任各屆移民/移工專題影展中競賽影片之評審委員。
31、2011年個人籌資開拍100集之「越說越好 每日一句」越南語生活教學節目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播送,為推廣越南語言與文化。
32、2012年分別邀請到當時馬英九總統及內政部長、移民署長等政府官員上電視共同錄製「越說越好 每日一句」節目,跟著陳凰鳳老師學越語說越語。
33、2013年個人籌資製作主持台灣第一部全由越南人演出的越南語電視節目「新住民學中文成語」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播送。
34、2013年號召同鄉姊妹與越南語班同學會創立了台灣新移民文化協會,組織了台灣新移民藝人的表演團體-台灣越藝之星。
35、2014年陳凰鳳與台灣越藝之星舉辦第一次越南歌舞公演在國立台灣圖書館湘雲庭展演廳隆重登台。
36、2014年個人籌資百萬元以台灣越藝之星名義贊助瀕臨經營困難的世新大學越南文四方報,越南文四方報因此推出時尚文化娛樂版使新住民有了休閒文化傳播空間。
37、2013年起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與中國、印尼、泰國等新住民姐妹共同製作主持「幸福聯合國」新住民節目。
38、2014年首次入圍第49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
39、2015年再次入圍並勇奪第50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最佳主持人獎。
40、2015年獲邀入駐新北市立圖書總館成為真人圖書館之館藏,因此經常為圖書館開辦講座。
41、2015年受邀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建故宮南院之文物內容負責東南亞語文(包含越南文、泰文、印尼文、菲律賓文)翻譯及錄製導覽語音。
42、2015年籌資製作由台灣越藝之星夥伴共同主持演出全由新住民母語傳達的電視綜藝節目「快樂新住民」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和宏觀電視國際頻道播送,達成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新住民的幸褔生活之理想。
43、2016年協辦全國新住民母語親子歌唱比賽,巡迴全台12場比賽,再將總決賽舞台搬至華視攝影棚結合「快樂新住民」電視節目錄製播出,邀請到蔡英文總統親臨舞台致詞與頒獎。
44、2016年越南國家中央電視台派採訪記者到台灣拍攝陳凰鳳製播新住民母語電視節目的紀錄專輯在越南全球國際頻道VTV4播出,為台灣宣傳。
45、2016年再次與原住民音樂人王宏恩合作創作第二首新住民母語歌曲「愛是我信仰」,由王宏恩、陳凰鳳與新住民藝人芳芳共同演唱,做為電視節目主題曲。
46、2016年受桃園市政府邀請製作及主演專為移民移工拍攝的「跟著台灣一起說」32集短片節目暨華語文學習小手冊。
47、2016年起受邀擔任行政院 新住民事務協調委員會委員(無給職)。
48、2016起受邀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約聘常任文物越南文翻譯,持續執行故宮文物之越文翻譯。
49、2016年獲得移民署推薦為新住民成就代表在國際移民節公開慶典中接受總統及內政部長公開表揚。
50、2016年組織新住民菁英教師團成立東南亞語言中心(包括:越南語、印尼語、泰語、緬甸語和柬埔寨語),持續為台灣企業新南向提供語言文化橋樑服務,並且結合各地的青年新創育成中心,善用文創空間設置東南亞語言講座,使東南亞語言教學成為小而美並且遍地開花。
51、2017年受越南國家文化出版社邀請率台灣越裔總會幹部團返鄉參加台越文化交流座談及接受媒體訪問,包括越南國家中央電視台及越南國會電視頻道。不僅返鄉為台灣爭光,還帶回越南國家出版社致贈給台灣中小學校、雙北市立圖書館及國立台灣圖書館的越文實體書2000本和電子書庫超過萬本電子書。
52、2017年獲華山 文創園區邀請擔任2017華文朗讀節共同策展人,首次將東南亞語文納入華文文化,率領東南亞語言中心講師舉辦一系列融合文學與美食的越南、印尼、泰國、緬甸4國之「聽說好味道」展演及講座。
53、2017年受教育部國教署邀請負責編審及主持錄製全國中小學母語教學使用之越南語教材,歷時2年完成12冊及48部教學影片的「全國越南語影音學習教材」。
54、2017年榮獲內政部頒發年度全國社會團體優良工作人員獎暨公益貢獻獎雙料肯定。
55、2017年獲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邀請,陳凰鳳與台灣越藝之星於耶誕節在中正紀念堂廣場舉行越南歌舞公演與台灣民眾共度歡樂佳節。2018年再獲邀於中正紀念堂展廳舉行了2場越南歌舞公演。
56、2017年獲民主進步黨邀請擔任中央黨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無給職)。
57、2018年起獲文化部邀請擔任文化部東南亞文化委員會委員。
58、2018年獲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 邀請擔任「越來越美好-越南文化特展」策展人。
59、2018年結合台灣越藝之星25位新住民姊妹突破身分限制共同創立了NCTV台灣新住民媒體社會企業。
60、2019年NCTV台灣新住民媒體社會企業創立僅一年即獲得新北市政府評選為年度社會企業卓越獎。
61、2019年接受中華民國國慶典禮籌備委員會邀請率領台灣越藝之星合唱團(含原籍東南亞6國30位團員)登上中華民國108年國慶大會典禮領唱國歌表演。
62、2019年受邀為國立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 ,歷史博物館譯作越南文遊客導覽簡介。
63、2020年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邀請擔任第33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越華譯文組命題和評審召集人。
64、2020年完成個人第20部越南語文教材書創作出版,為來台20年推動越南語言文化圓滿紀錄。
65、2020年受專訪之文章「陳凰鳳:越南女兒台灣母親」(親子天下雜誌)獲教育部評選成為國民中學國文教材課文之一(翰林出版社)。
66、2020年獲文化部特殊人才推薦而歸化中華民國國籍。
東南亞國家文化 在 Kokee講 Youtube 的評價
Kokee講系列影片http://bit.ly/2N9ylJD
訂閱 kokee講 http://bit.ly/2y5BiW8
=================================
很多海外的人一定很好奇
為什麼馬來西亞的華人會說中文
在講述這個的時候,我先對上一個影片錯誤的資訊做道歉
上一個影片我講錯了五件事情
• 馬來亞是1957年獨立,馬來西亞聯邦是1963年成立
• 馬來西亞的原住民是orang asli,馬來人是從印尼群島過來的
• 馬來西亞不是回教國,是回教世俗国
• merdeka是独立, negara是国家!
• Brunei never join Malaysia
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會講中文的3個原因
1. 馬來西亞擁有中文港澳台大陸以外,最多中文學校的國家
2. 馬來西亞華人在家都會說中文或地方方言
3. 馬來西亞華人,很少和其他宗族通婚
接下來會做更多馬來西亞相關的議題
希望大家會喜歡
快來訂閱我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kRrFXcRjyiBPUB3ICXegA
追蹤我的生活
►FB:https://www.facebook.com/KokeeTalk/
►IG:https://www.instagram.com/kokeelau/ 中国 台灣 香港 中國 分享 汉语 美食
#馬來西亞華人
#中文
#獨中文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VGmlFTWo6k/hqdefault.jpg)
東南亞國家文化 在 老王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泰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泰國的官方語言是泰語,用泰語字母並視為母語。泰國是世界上知名的佛教國家之一,大多數泰國人信奉佛教。憲法規定泰國君主必須是佛教徒。泰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少數民族,也分佈在泰國不同的地區,各民族都有其各自的部落。泰國北區有著長頸族部落的居住
隨著大家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行旅遊,而東南亞國家是我們最愛去的地方了,能出個國發發朋友圈而且消費還不高,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而在東南亞眾多國家裡,泰國的呼聲是最高的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慣,雖然你可能去過泰國,但你不一定知道泰國的一些奇葩事,今天就讓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吧。
0:35 你好
0:55 酒色可以但禁賭
1:13 租妻子
2:12 服兵役
2:29 泰國錢幣
2:43 互毆
3:00 警方的懲罰
3:15 酒駕
4:10 新年鬧事會去和拳擊手打比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3e2HI2z83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A10LsKQQr58gYQ6TUI-xirfInqw)
東南亞國家文化 在 老王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海盜或稱海賊,是海上的強盜。指在沿海或海上幹壞事和搶其他船隻財產的人,是一門相當古老的行業。海盜大部分被認定為壞人的行為,但也有部分的人認為海盜是維護國家主權的英雄,歷史上許多海盜船長亦跟當代政府有關聯。自從人類開始利用船隻運輸以來,海盜便應運而生。古時海盜多以沿岸居多,地中海,歐洲北海等地有許多歐洲海盜,宋朝後中國大陸南方與東南亞的海盜,日本與韓國海濱則有朝鮮海盜,特別是航海發達的16世紀後,只要是商業發達的沿海地帶都有海盜。在世界上有相當多的典籍記載海盜的行跡。也因此有許多古老的字專稱某一時期的海盜。現代著名的海盜民族是菲律賓摩洛人。在馬來西亞一帶的馬六甲海峽是海盜出沒最多的海域。海盜時常出現在文藝創作中,如金銀島,神鬼奇航,小飛俠,海賊王等。這些作品對海盜描述大多承襲自先前的創作,而非真實世界的海盜..在這類作品的大量的描寫下,形成了模仿海盜風格的次文化,如海盜風格的變裝派對
1:00 朗姆酒
2:38 眼罩
3:25 海盜旗
5:09 愛德華蒂奇的鬍子
5:46 佩戴耳環
6:38 寶藏
7:11 同性戀
8:02 耳環塗蠟
8:20 規矩與保險
9:20 那塊木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qrAbTZvpGs/hqdefault.jpg)
東南亞國家文化 在 街景看東南亞多元文化建築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