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被叫做「黃」種人呢?白人、黃人、紅人......到底是誰分的?如何分?
八旗文化gūsa 即將上市的新書《成為黃種人: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搶先披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VINE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y neck hurts. worth it! 脖子超痠,但是值得! ⬇️ Follow me on social medi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inemofficia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
「東亞人 白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VINEM Youtube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Re: [生活] 為什麼東亞地區的亞洲人偏好白皮膚的種族? 的評價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為什麽有些東亞人長得很歐美?不是混血兒體內卻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問卦] 為什麼歐洲每年都熱死一堆人?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問卦] 未來亞洲會不會大部分都是東南亞移工- Gossiping板 的評價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問卦] 未來亞洲會不會大部分都是東南亞移工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問卦] 未來亞洲會不會大部分都是東南亞移工 的評價
- 關於東亞人 白人 在 [新聞] 留美女學生罵司機「傻B印度人」 遭高中退學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東亞人 白人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八卦
📢「台獨聯盟 50 年系列活動」—《我不是你的黑鬼》談台獨聯盟拚搏 50 年的台灣人權路 。
追求人權、自由的路沒有盡頭,舉世皆然。而持續前進便是我們無可迴避的責任。
《#我不是你的黑鬼》這部人權電影,引用眾多廣告、電影、信件與紀錄影像,以觀看者的視角描述 60 年代黑人民權運動史,回憶三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麥格艾佛斯(Medgar Evers)、麥爾坎X(Malcolm X)和馬汀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相繼在5年內遭遇暗殺。
面對白人為主體的主流權力衝擊,如何處理難歷史積累的傷痛,又該如何推進社會的擁抱、和解,是仍因種族問題隱隱作痛的當代必須持續思考的。
台灣爭取民主及自主的過程中,#也曾經歷相同的歷史經驗。台獨運動作為 #反抗黨國外來政權的精神指引,長期支撐著無數台灣人在威權時代被剝奪語言、文化、政權的傷痛。台獨運動前輩們拚搏了逾半世紀,才換來了當今東亞人權燈塔的歲月靜好。
這些肩負著偉大的「小」人物們,他們曾在台灣歷史上扮演何種關鍵角色?而當今本土政權執政下的台灣,看似民主的體制,究竟還殘存多尚未真正實踐轉型正義精神的黨國餘毒?接下來的台獨運動又該進行那些重建工程?
💪歡迎各位高雄的朋友一同前來觀影、暢聊,也一同來分享、譜建新國家的未來。
📌【映後與談人】:
🔸 WUFI-Taiwan(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主席 |陳南天
🔸台灣基進黨主席 |陳奕齊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Bavaragh Dagalomai 謝若蘭
🔸台灣歷史研究學者|魏聰洲
活動日期:2021 年 1 月 23 日(周六)【09:30 進場觀影】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dV5Rzy
【報名成功者將於1/22前收到確認報名成功通知】
活動地點:高雄市電影館 3F 放映廳(132席)
東亞人 白人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八卦
【“中國制造2025”影響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整個西方發達經濟體】
大國關系,競爭+合作,向來如此!
最近,網上有些歐洲對中國背後捅刀的聲音,我們來逐條解讀一下。
第一條:中德制造業之爭
德國之聲報道:
面對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德國政界與經濟界危機感劇增。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在柏林公布德國《國家產業戰略2030》,鼓勵打造德國或歐洲龍頭企業,加大力度保護本國重要產業免受外國收購和競爭影響。
該戰略強調,德國制造業未來的對手,是中國與美國。而聯系到“德國產業2030”在電動汽車、數字化、人工智能方面與“中國制造2025”的高度重合,外媒普遍理解為:德國向中國發起高端產業爭奪戰。進而又延伸到中德、乃至中歐關系的撕裂。
產業是產業,政治是政治,雖然雙方能互相影響,但有時候事情還得分開來看。
中國進軍高端制造業,影響的不是德國或美國一家之市場,也而是整個歐美發達國家。原因很簡單:“中國制造2025”不是點對點的升級,而是集群式的突圍。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
同樣是發達國家,日韓人民生活水平遠遠比不上歐美白人?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法國人一周工作5天,一天工作6小時。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下午四點下班是常態。但日本人和韓國人很苦逼,每天工作10小時幾乎是常態。
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根據Expedia(全球最大在線旅遊公司)2016年調查,超過四分之一的日本公司要求員工每月加班80小時,而且是不帶加班費的。此外,有超過63%的日本受訪者對帶薪休假感到內疚。
放在中國或者其他歐美國家,絕對不會有日本人這種思想,帶薪休假是資本對勞動者的認可,是我們應當。
而日本人之所以內疚,主要是害怕因為帶薪休假的需求,會導致自己不被公司錄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開始步入“日本模式”。
在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年輕人加班長、不給加班費的事情稀松平常。龐大的勞動力流量,使資本家成為市場主宰:不加班就滾蛋,妳不想做其他人排著隊做。
現實就是這麽殘酷,若非富二代或者彩票中獎戶,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每到夜深人靜時都不禁會想到一個問題:平時看起來人五人六的模樣,薪水拿得也多,但生活質量真不如縣城的小青年,為什麽非要來大城市打拼?
但思考也是那麽一會,第二天醒來照樣像齒輪版瘋狂的轉動,生怕失業、一無所有。焦慮癥怎麽來的?就是這麽來的!
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會這樣?
產業問題!中日韓的產業重合以及歐美的產業壟斷。
中國大陸、韓國、日本、乃至中國臺灣省,在支撐經濟發展的支持性產業上(都是以電子制造業為主),有著高度的重合。
電子制造業技術性不算高(相對於中日韓而言),具有替代性的生產地很多,再加上中日韓16億人口的體量,生存壓力自然很大。
這就好比世界上有3塊田,16億東亞人全擠在一塊田裏吃飯,10億歐美人卻分散在兩塊田裏。
歐美那塊多出來的“田”,就是中日韓不曾具備的大而全的高端制造業!
如果把歐盟看成一個整體,它與美國的高端制造業非常全面:ICT、石油化服、高科技農業、生物制藥、大飛機、醫療器械、高端汽車、數控機床、特種鋼材。
除了歐美,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擁有如此大而全的高端制造業,即便是中國也僅是部分擁有。
所謂高端制造業,它有兩個高:技術含量高於利潤產值高。最簡單的例子,中國賣出一輛奇瑞賺的錢,能比德國賣一輛奔馳的錢多嗎?
造不出來就意味著壟斷,壟斷就意味著暴利。歐美人過得這麽舒服的主要原因,正是得益於發達的高科技產業。
而中國擁有14億人口,點對點的產業升級無法帶動國家新一輪經濟騰飛,只有產業的整體突圍,才能使我們達成兩個百年目標。所以,“中國制造2025”影響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整個西方發達經濟體。
再來說中德之爭。
事實上,中國進軍高端制造業,第一個遭受沖擊的國家不是美國,而是德國。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國最先從中低端跨入高端產業的行業,必然是新能源汽車。關於新能源汽車,指揮部一直強調兩個關鍵點:
①.汽車產業很重要,它是國家經濟的命脈:從上遊生產涉及到上萬個零部件供應,到下遊銷售、維修、保險金融,再到基礎設施建設,各行各業都能分一杯羹。
②.傳統汽車產業中國很弱,只能寄希望於新能源汽車在產業上實現彎道超車。
只要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強勢崛起,對德國的影響首當其沖。世界第一汽車大國是誰?德國!中國市場上哪個國家的品牌車最暢銷?還是德國!
別的不說,一條公路上跑過去10輛車,妳至少可以看到5輛德資品牌。
而中國公認的三大豪車品牌:奔馳、寶馬、奧迪,也全是德國的。尤其是大眾集團,低中高端車型在中國市場更是通吃。
基於德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龐大保有量,中國國產汽車崛起的過程,就是擠壓德國汽車市場的過程。
所有產業都是這樣,國產品牌的崛起就是不斷打敗他國品牌的過程,因為妳必須從他手裏搶回市場才能生存。
當年三星手機在中國獨占半壁江山,結果國產手機迅速崛起後,三星第一個涼涼。
從產業的角度來講,中德未來必有一戰。所以德國出臺《國家產業戰略2030》針對中國,是無可厚非的事,這是由市場競爭機制決定的,而不是國家關系。
第二條:歐洲議會通過外資審查法案
歐聯通訊社報道:
當地時間2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一項對外國投資進行安全審查的法案,藉以保護歐盟國家在關鍵的科技和基礎建設領域的利益。
外界普遍認為,該法案是歐盟第一個防止外資威脅國家安全的規定。在中國海外投資擴張的現狀下,歐洲外資審查法針對的是誰,顯然不言而喻。
還是那句老話,數據不會騙人——
*2016年,中國對歐投資高達8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00億。*2017年,中國對歐投資600億美元。*2018年,在歐洲各國對外資審查縮緊後,中國對歐投資下降到310億美元。
雖然對歐投資逐年下降,但中國始終占據歐洲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地位。其中,大半投資都用於收購歐洲高科技公司。
美國人說,是中國的投資促成外資審查法的通過。這一點,山姆大叔沒忽悠咱。
按照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的說辭,中國美的集團對德國智能機器人制造商庫卡的收購,是德國出臺“產業戰略2030”的重要推手。
可以肯定,歐洲國家已經達成共識:嚴審中國企業對歐洲高端制造商的投資。
在指揮部看來,歐洲議會出臺外資審查法,與其說是打壓中國企業的並購,倒不如說是為歐洲本土制造商爭取最後的時間!
【未來制造業的大勢,是大兵團、集團軍式的作戰】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的全球制造業競爭,必定是大兵團、集團軍式的作戰,廝殺將極其慘烈,力量分散的小公司只有兩天路:要麽破產、要麽被收購。
中韓的成功經驗,無不證明這一觀點。
三星為何能成為國際制造業的巨無霸?因為韓國傾國之力,把所有先進的產業都融入了三星集團,使之既擁有了供應鏈優勢、又擁有龐大的資金活力。
中國中車為何能後發制人,在十年間先後打敗西門子、阿爾斯通、龐巴迪,成為全球第一大軌道交通供應商?
因為中國敏銳的嗅覺,將南車北車合並為中國中車,使之能揮動舉國之力,來撬動全球軌道交通市場的格局。
明確了未來制造業發展方向,我們再回過頭看看歐洲這個外資審查法。
歐洲高端制造業雖然發達,但相較於中美模式有個致命的缺點:龍頭企業少,高端制造業力量太分散。力量分散就意味著資金底氣不足,容易被收購。
中國收購歐洲制造商的過程,其實就是壯大己方兵團實力,削弱歐洲兵團實力的過程。
2017年,中國化工集團斥資430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全球第一大農藥生產商和全球第三大種子技術公司),使之成為世界四大農業化學品和農藥巨頭之一。多年以來,中國的技術並購案已涉及豪華遊艇(山東濰柴收購法拉第)、航空復合材料(中航空業收購奧地利FACC)、醫療器械(威高集團收購)、高端液壓(濰柴收購德國林德液壓)等幾乎所有高端制造業領域。
隨著中資企業收購版圖的不斷擴張,中國兵團的技術優勢與市場規模會不斷擴大。相應的,歐洲兵團的“作戰能力”就會不斷下降。長此以往,歐洲勢必丟掉全球制造業市場。
若想保住制造業,歐洲必須要做到兩點:
①.嚴審外國企業投資,人為擡高他國資本對歐洲企業的收購。
②.快速打造歐洲的龍頭企業,比如西門子與阿爾斯通的合並,正是為應對制造業的大兵團作戰。雖然歐洲反壟斷機構已經做出否決,但兩者的合並是歷史所趨,遲早會達成目標,除非歐洲想放棄全球軌道交通市場。
總結一下:
長遠來看,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崛起,中歐產業由互補轉向為競爭不是大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但產業歸產業,在美國全球影響力嚴重衰退之際,歐洲在許多問題上仍需要中國的幫助。要知道,在歐盟沒有解體之前,最大的敵人仍然是美國!
不過,需要明確一點:體量相當的大國,很難形成全方位合作,雙方體量都很大而世界又很小,難免踩到對方的腳趾。
東亞人 白人 在 VINEM Youtube 的評價
My neck hurts. worth it!
脖子超痠,但是值得!
⬇️ Follow me on social medi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inemofficia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emofficial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vinemofficial
Songs used:
Wiwek & Skrillex - Killa (feat. Elliphant) [Slushii Remix]: https://youtu.be/89WSe2w7XlY
Martin Garrix & Bebe Rexha - In The Name Of Love: https://youtu.be/AeGfss2vsZg
Martin Garrix - Proxy (Original Mix): https://youtu.be/NWB6-PJw4Mk
Avicii vs Nicky Romero - I Could Be The One: https://youtu.be/bek1y2uiQGA
VINEM - Love You No More (feat.Dallas Waldo & Olga Chung) (IZZI Remix): Unreleased
英文冷笑話註解:
00:05 & 06:56 - “It’s a wrap” 代表一件事情已完成。 VINEM 說 “I’m not a rapper(我不是饒舌歌手)” ,只因為 “wrap” 與 “rap” 同音。
07:12 - “Ching Chong” 原為歧視東亞人種的詞。 2011 年時,白人女性 Alexandra Wallace 以 “Oh~ ching chong ting tong ling long” 表達亞洲人的刻板印象。(詳見: https://youtu.be/zQR01qltgo8 )。知名 YouTuber Jimmy Wong 在得知此事後,宣稱 “Ching Chong” 是亞洲人的暗語,意思其實是「我愛你」,並寫成歌曲,揶揄 Alexandra 。
07:23 - 片中 Mich 說 VINEM 創造了一個叫做 “VINEM-nese” 的語言。而 “VINEM-nese” 發音很像 “Vietnamese(越南語)” 。
08:15 - “Sorry” 是小賈斯汀 Justin Bieber 知名歌曲之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woXQxf225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bj0_SbqHKmXzu3xEDHfCvK5QEwQ)
東亞人 白人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荒野大鏢客2 #Red Dead Redemption 2 #西部牛仔
荒野大鏢客2裡面的故事是真的嗎?究竟狂野西部牛仔的歷史裡面是不是真的有范德林幫呢?Red Dead Redemption 2, HenHenTV奇異世界 42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最近開始玩荒野大鏢客2,或者叫荒野狂殺2 ,Red Dead Redemption 2。對於狂野西部的時代真的可以說是著迷了~究竟牛仔時代是怎樣的呢?那這牛仔精神如何變成可以代表美國人的精神呢?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影片,我頻道主要的影片主要就是一些稀奇古怪,靈異和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題材,當然也有一些我即興想到的主題,好像這次的主題,如果你也喜歡這些題材,歡迎你訂閱HenHenTV,也記得打開旁邊的小鈴鐺,還有在我的頻道的右下方有個FBlogo,點進去like HenHenTV的粉絲網頁,然後在following那裡按see first,那你就可以追踪我影片的最新動向了。
那你準備好進入牛仔世界嗎?
West Cowboy,西部牛仔,顧名思義,就一定是和牛有關,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過後,把西班牙的牛帶到美國大陸去,過後牛群大量的繁殖下,就產生了牛仔這個工作。西班牙人把歐洲飼養牛群的方法帶到了墨西哥去,過後又傳到德克薩斯州去。所謂的荒野那時並不是沒有人住的,在早期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其實已經有原住民住在那邊,所以說哥倫布並不是 ‘發現’,而是其實早已經有人住在這裡了,當哥倫布到了美洲大陸,以為自己去到印度,就稱這裡的原住民為印度人(indios)西班牙話,過後後人發現這個錯誤,才開始區別西印度人(就是印第安人)和東印度人(就是印度人)
印第安人,屬於東亞人種的美國支系,和東亞人有著共同的樣子,如果大家有看我亞特蘭提斯的影片,印第安人文明是亞特蘭提斯人創建的,所有在還沒有航海技術之前,原住民早已在這個美國大陸落地生根了。
的確,你如果看印第安人的長相,一點都不像是美國人,比較像是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例如沙巴的卡達山人,台灣的原住民,其實都長得有點像。。。大家覺得呢?
我們回到這裡,那時的美洲大陸有著三大文明,瑪雅文明,阿茲達卡文明和印加帝國文明,都在白人來到這個大陸的時候開始滅絕,原因是那時的文明還在做著人體獻祭的文化,對於歐洲人來說是極度野蠻的行為,因此他們大量的屠殺了原住民,並且他們也帶來了致命的病毒,天花。。。這個幾乎把整個美洲的文明滅絕,也就是可以理解為什麼那些文明突然間好像空白了一樣,只留下到至今也無法解釋的遺跡和傳說。那究竟誰才是野蠻民族??
那牛仔最早期開始時並不是白人,而是非洲籍黑人和拉丁美洲人,過後由於有人集聚的地方就會有城鎮,因此就開始有了牛仔的這個稱號,由於是當時還沒有火車鐵路開始之前,聯邦政府對於這片西部荒野也管不著那麼多,所有他們並不只是趕牛的Cowboy,而是用以暴制暴的方法去維持他們不成文的秩序,那時可以說是無法無天的時代。那你們在電影裡面看到的決鬥和賞金獵人是真的有嗎?決鬥我覺得是電影的橋段吧?如果兩個人為了爭女人而吵架,就要決鬥的話,如果兩個人一起開槍,一起死去。。。那就杯具了~
賞金獵人倒是有的,下一段我們會講到。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組織,這裡不得不提在那裡開始的黑幫,在Red dead redemption 2裡面講的道奇范德林幫是真實存在嗎?在歷史裡面雖然在西部沒有這個黑幫,也沒有道奇。范德林這個人,但是卻有Hole-in-the-wall 幫派,這個Hole in the wall幫派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幫派,而是幾個幫派在1880-1890暫時性不成文的聯盟,如果有什麼事需要暫避風頭,他們會躲到一個叫Hole in the wall pass的地方。
你可能會想他們黑幫之間會各懷鬼胎,爾虞我詐,但是事實上他們比你想像中更和平共處,他們之間也被嚴禁搶其他幫派搶回來的錢財,更和平的解決幫派內的紛爭。
如果在當代混亂時期,真的有所謂的匪徒名人,那一定非Butch Cassidy布屈。卡西迪莫屬。他是歷史以來最成功的打劫火車的劫匪,在一次的火車劫案當中可以搶6000美金,相等於現在的五十萬美金左右。在1894年時,他因為偷馬而坐牢,出獄後就組織了Wild Bunch,過後著名的匪徒Sundance kid也來加盟,他們倆加上其他幾人一起打劫銀行,火車和一些大公司。在每次搶了錢過後,他們就會各奔東西,等到下次想幹案的時候又再一次聚集起來。聽說他們並沒有在玻利維亞的槍擊案中被政府官員擊斃,反之他們過後去了內華達州。卡西迪在猶他州的藏身地點也因此出名了,取名為卡西迪拱,圖中的就是卡西迪拱,這真的是一個好的藏身處,如果有政府官員接近,卡西迪在高處就會看到。
在Red dead redemption 2的第二個預告片裡面有看到一間叫Dalton賣槍械的店,這個店應該是影射當年令警方頭疼的道爾頓帮Dalton Gang,道爾頓幫剛開始並不是匪幫,而是當地的治安官,他們五兄弟當中的老大費雷德在一起圍剿盜馬賊中壯烈犧牲了。他的兄弟們也開始繼承他哥哥的遺志當上了治安官,但是當時政府不注重治安官,更拖欠他們的薪水,他們逼不得已就落草為寇,開始自己尋找生存和正義之道,當時的政府更用上4萬美金的懲金來通緝他們,可見他們幹的好事真的很多。。。
鮑勃。道爾頓總想要製造新聞出來,於是就大放厥詞jue ci說要在光天化日之下連搶兩間銀行,但是這就是他們的致命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BhT3r7bY5s/hqdefault.jpg)
東亞人 白人 在 為什麽有些東亞人長得很歐美?不是混血兒體內卻 ...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東亞人 #歐美人#混血#人種#日本起源#融合歡迎來到瑞森老哥的趣味世界!訂閱瑞森老哥,讓科學不再冷冰冰!通俗的講解帶你進入知識的大門,讓你成為人群 ... ... <看更多>
東亞人 白人 在 [問卦] 為什麼歐洲每年都熱死一堆人? PTT推薦- Gossiping 的八卦
是因為白人比較容易融化還是他們為了北極熊所以不敢開冷氣? ... 看起來蠻屌的還可以跟北美對抗大家通商寬衣好像過得挺不錯的啊怎麼東亞人什麼都沒有. ... <看更多>
東亞人 白人 在 Re: [生活] 為什麼東亞地區的亞洲人偏好白皮膚的種族? 的八卦
※ 引述《Rrn (煙鎖重樓)》之銘言:
: ※ 引述《ytuair (ytuair)》之銘言:
: : 我原先想到喜歡白皮膚種族是因為審美觀不一樣..後來看到版種回應
: : 東亞的亞洲人喜歡白人..是因為電影演得很好看? 歷史的影響?
: : 到底是什麼? 說實在很多白人長得沒有我們好看
: : 在美國收入最高的種族其實是亞洲人..接下來是白人..接下來是美國所有種族平均值
: : 接下來是拉丁裔..和其他族裔..最後是非洲裔..各位可以上網查..這是官方統計資料
: :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東亞地區(因為我注意到包含韓國人日本人也是這樣)比較喜歡白人?
: 喜歡白皮膚其實從古代就有了
: 最早的詩經衛風形容美女:
: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
: 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 莊子〈逍遙遊〉
: <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 這些都是用白來稱讚女性的
: 跟電影應該沒什麼關聯
: 比較有可能是貴族不用勞動的象徵
: 不過中國北方應該也不容易曬黑才是
: 那為什麼還是尚白呢?
這篇讓我想起丹佐華盛頓主演的電影Malcom X其中一段戲
就是他在監獄裡開始大量閱讀,發現英文的字彙對"黑色"幾乎都是負面的形容
反之,形容"白色"都是偏正面的字義
令他感受到這是一種從文化層面上就開始的白色優於黑色的壓迫
(聽說在現實生活中Malcom X這個人真的有把整本英文字典背起來)
我剛剛查詢了一下Webster的網路辭典
搜尋white 和 black分別有如下的正面和負面形容
white
=> free from moral impurity: innocent
=> favorable, fortunate
=> passionate
原本還有形容一種"來自北歐的良好性格"的意含
black
=> dirty
=> sinister or evil: wicked
=> very sad, gloomy, or calamitous
=> marked by the occurence of disaster
=> characterized by hostility or angry discontent
雖然美感是很主觀的,因人而異
可是從小到大似乎確實有很多所謂的"主流"的美感標準在影響我們
舉幾個比較極端的範例來說
當甲和乙兩個男生走在台北街頭上,看到一個女生迎面走過來
當甲說:"哇,皮膚好白" =>偏正面
改成說:"哇,皮膚好黑" =>偏負面
當甲說:"哇,好瘦" => 偏正面
改成說:"哇,好胖" => 偏負面
當甲說:"哇,胸部好大" =>偏正面
改成說:"哇,胸部好小" =>偏負面
當甲說:"哇,腿好長" =>偏正面
改成說:"哇,腿好短" =>偏負面
當甲說:"哇,長的好像外國人" =>通常是指混血兒,而且是像高加索白人
主觀上將菲律賓人/泰國人排除在"外國人"之外
會覺得他們是"外勞"不是"外國人"
當然以上都是很主觀的偏見
如果綜合起來,似乎等於是一個
"皮膚白、瘦、胸部大、腿長"的人就是外在條件好
"皮膚黑、胖、胸部小、腿短"的人就是外在條件不好
我對膚色是否涉及美觀的最早印象之一就是看金庸的飛狐外傳
當胡斐第一次遇到袁紫衣,形容她"雖然有點黑",然而眉清目秀,又俏又麗
而且金庸小說中,一旦女生易容把臉塗黑,就是被人形容說很醜
臉洗乾淨後就是看到白皙的皮膚變回美女
那時候才小學,所以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把膚色黑當成負面
也很明顯就是國中開始很多人開始傳達日本人比較漂亮的言論
(我猜是因為大家開始看很多日本A片的關係..)
而當我問說為什麼覺得日本人比較漂亮 的時候,直覺的答案通常是
"比較白吧",甚至還有"一白遮三醜"的簡易答案
我在國外的一些討論區也有看到關於膚色的討論
經常有人提出白色會聯想到乾淨/純潔
黑色則是聯想到骯髒/不純潔
不過我覺得有些台灣人喜歡歐美"白人"的印象,可能跟物以稀為貴有影響吧
畢竟台灣的環境內歐美白人還不算多,就像是歐美很多地方亞洲人也不多
在歐美的校園就有很多的所謂"校花"是亞洲人,
而在台灣的校園如果有歐美白人就真的會很突出,
例如我的高中全校只有一名金髮碧眼的男生,要不受到矚目也很難
如果就身材方面討論,當今的"模特兒審美標準"下
"也就是五官端正、腿長、腰細、有胸、有屁股"
似乎歐美的白人很容易符合標準,尤其是如果還要加上"皮膚白皙"條款...
--
"The Force is strong in Desirewu. May the force be with him, always."
▁▁▁▁▁▁▁▁▁▁▁▁▁▁▁▁▁▁▁▁▁▁▁▁▁▁▁▁▂ ▃ ▁
████████████████████████████ ══||||██ ▋
▔▔▔▔▔▔▔▔▔▔▔▔▔▔▔▔▔▔▔▔▔▔▔▔▔▔▔▔▆ ▔
Made by Johnmik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59.87
※ 編輯: DonaldDuck 來自: 123.192.159.87 (06/08 10: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