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只說不教,就不配做主管】
做為主管,有其職責要達到的任務目標。因此,要求部屬去做、去達成,是基本的動作。
但是,我們會看到有些習慣「當官」的主管,只是「說」只是「要求」,但很少去「教導」部屬,如何做才會成功有效的做出來。
主管之所以為主管,就是「應該」他的能力比部屬強,經驗比部屬豐富。所以,主管在職責上不但要做為部屬的「弱項補位」,更是要運用自己的能力與經驗,想出有效的方法來「教導部屬」。這樣不但事情可以做成,部屬能力也會增強,一次次的提升部屬,自然就形成「強將手下無弱兵」;而主管的部門績效,也就會在「強將強兵」下領先群倫。
反之,主管只「說」只「要求」而「不教」,部屬只好「有樣學樣,没樣自己想」;最後陷入可能「學錯樣」或花很長時間摸索,而得不出好結果。不但任務達成有困難,能力也原地踏步。
而這樣的主管任務無法達成,績效也差,往往就東怪西怪:怪部屬無能、怪產品價格不對、怪功能單位管太多、怪制度不合理…。但就從來不怪自己、檢討自己;也從來不去想,在相同情況條件下─「別人能,我為什麼不能?」
所以,主管不能「只說不教」!不能只是便宜行事的「轉知上級指令」。這樣的主管不但無法因為不斷思考,而將既有的能力經驗善用與增長,反而會因不用而退化!
而部屬跟著「只說不教」的主管,一開始會很高興主管不干涉你,任你發揮;但久而久之績效不彰,事情做不出來、也學不到東西時,損失的還是自己。反之,會教導、會要求部屬的主管,逐步會看到「嚴師出高徒」,那就是所謂的「跟對主管」,一輩子受用無窮。
每個人,又是主管,也是部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都希望不要跟到那種「只說不教」的主管,那我們也不要成為「只說不教」的主管。
#連結閱讀:
1. 主管要養成「導引思考.宏觀闡述」的習慣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424754424388294
2. 主管要管大事與管小事,不能只管「中事」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706423439554723:0
3. 不管你的主管,是自私自利的主管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690762351120832:0
◎聯強國際為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兆元之亞太第一大資通訊通路集團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如您認同杜書伍的觀念專欄,歡迎交流及分享1️⃣按讚👏🏻👏🏻2️⃣分享👬👬3️⃣追蹤粉絲專頁--搶先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句老話說得好,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今日放眼所見,商業上無論是策略聯盟、跨界合作,甚至是共享經濟,都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而1994年,正好象徵了這股浪潮的起始點。 這一年,商場上原本敵我分明的競爭對手們紛紛開始攜手合作,衍變成既競爭又合作的全球新趨勢。例如在美國,蘋果電腦、IBM...
杜書伍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八卦
【改變,是一種經驗,是一種能力】
改變,是一種不舒服,甚而是一種痛苦。
通常尋求改變的原因,一是為了自我提升與超越;一是不改變將無法突破,終將面臨停滯甚至被淘汰。所以,改變的理由與效益,在理性層面上是很容易理解的。
然而,改變必須抛棄既有的、非常習慣、十分順手的做法或習性,重新接受新的做法,從頭學習與適應起。尤其學習需要耗費精力,一開始會相當不習慣與不舒服,甚至初期的品質效率必然不佳,令人心生氣餒,甚至自我懷疑改變的必要性。因此,人在感覺層面上是排拒改變的。
多數人便是因為心理層面的企求安逸、疏於自律、企圖心與危機感不足等因素,陷入「明知而不行」。他們會自我說服「改變是沒有必要的」,甚至積極尋找一些似是而非的反面理由,自我洗腦「改變是不對的」,而能心安理得的去對抗不改變的壓力。
其實改變是有方法、有技巧的;當用對方法與技巧,不順手、不舒服的轉換期就縮短,調整改變的速度便會加快。首先,就是認知的調整,先從認知上比較「前後的差異」及「差異的核心樞紐」;當人能從心理上認知差異的所在,並集中心力在調整核心樞紐;樞紐一鬆動,其他就容易變,改變就成功一半了。
其次,人在改變的過程中會用到許多方法與技巧,也逐漸在改變過程中調整心理認知與生理習慣。當人經常在做小改變,就會「習慣」改變過程的種種心理與生理調整,使得「經常的小改變」成為新的習慣。如此一來,不但做到與時俱進,並且因為練就經常在思考世界、產業、企業內……的些微改變,而能提前準備、提前改變,而永遠領先對手一步。
世界一直默默在變。所謂「趨勢」,就是從一點點的小變動中,察覺出與過往的「差異傾向」;洞悉趨勢與時俱進,就是以「小碎步」的改變,亦步亦趨的跟上世界變動的腳步,切莫累積到很大的落差,那時改變既艱難又痛苦。就像體態的維持要用「塑身法」、隨時修正身材;而不是太胖了才用劇烈的「減肥法」,不僅非常辛苦,而且是積重難返、事倍功半!
所以,改變不僅是一種經驗,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超效的能力,讓你永遠領先對手一步;同時,這就是在培養洞悉趨勢而具備遠見的能力,這也是領導者必備的核心能力。
你一輩子要面對非常非常多的改變,趕快培養改變的經驗與習慣,你的人生就愈變愈彩色;否則,你的人生會越來越灰暗。改變沒有那麼難!勇敢的面對改變,體驗改變!
#連結閱讀:
1.自卑與超越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551027248427677:0
2.觀念改變是突破現狀的關鍵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660762630787471:0
3.善用「意識」,適時改變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702630796600654:0
◎聯強國際為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兆元之亞太第一大資通訊通路集團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如您認同杜書伍的觀念專欄,歡迎交流及分享1️⃣按讚👏🏻👏🏻2️⃣分享👬👬3️⃣追蹤粉絲專頁--搶先看
杜書伍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八卦
【能力是從面對問題中淬鍊出來的】
問題的出現,必須啟動思考去想出解決的方法,並且實際的去執行,才能達到真正消除問題。這個過程中想出的解決方法、執行中發覺各種現象的變化、因而產生的因應做法等等,都是新的經驗。這就是能力的增長。
有些人面對問題就閃避,或者「便宜行事」應付了事,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敷衍、作假,更有找各種理由怪罪他人、甚至反批政策不佳的行徑。這些人自以為用上述招數便能應付問題,屢試不爽,久而久之便形成慣性。
雖然有時候上述做法能一時蒙混過關,但並不能夠讓問題消失;當問題持續的累積下去,總有一天會被問題壓垮。或者一再的逃避,終究會逃無可逃,而陷入死胡同。而且因為過往只是把時間、精力花在無用的閃躲與應付上,能力無所增長,最後見了棺材,掉淚為時已晚。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能力是淬鍊出來的,而困難、問題的出現,就是淬鍊能力的機會。因此,機會來了不但不應逃避,而且要好好把握;而人格特質積極正向的人,更會主動去爭取淬鍊的機會。
或許你有所不知,主管有時交付額外或具困難度的工作,就是在給機會試煉,也是認為你可以做到,否則他為什麼不交給其他人?
能力建立了,就在你身上,沒有人可以拿走,而好的能力會讓你受用一輩子!建立能力不是為主管、不是為公司,而是為你自己。不是主管欠你、公司欠你,反而應該感謝主管賦予這個能力淬鍊的機會,你應該珍惜才是!切莫認為主管在欺負、壓榨你!負面思考的人、不想提升的人、想要混日子的人,才會認為主管欺負他、壓榨他。
#連結閱讀:
1.給多少,做多少?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577571845773217:0
2.沒有紀律,就沒有積極度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539553806241688:0
3.善性循環,啟動主動學習機制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416921411838262
◎聯強國際為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兆元之亞太第一大資通訊通路集團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如您認同杜書伍的觀念專欄,歡迎交流及分享1️⃣按讚👏🏻👏🏻2️⃣分享👬👬3️⃣追蹤粉絲專頁--搶先看
杜書伍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評價
有句老話說得好,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今日放眼所見,商業上無論是策略聯盟、跨界合作,甚至是共享經濟,都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而1994年,正好象徵了這股浪潮的起始點。
這一年,商場上原本敵我分明的競爭對手們紛紛開始攜手合作,衍變成既競爭又合作的全球新趨勢。例如在美國,蘋果電腦、IBM與Motorola聯合起來製造比Pentium CPU晶片更便宜、速度更快、耗電更低、發熱更少的Power PC。而在台灣,神通集團的聯強國際則開始為競爭對手在通路鋪貨,新的競爭形式,提高了產業競爭力,也帶來更多新的挑戰。
站在競合浪潮最前端的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回想當時的佈局,他說:「因為全球化的關係,大家都會面臨到一個全球化的時間壓力,因為任何一個企業要佈局全球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那又要上中下游整合,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整個產業供應鏈的調整就會變成集團與集團之間雖然有水平競爭,但是垂直的部份就有可能合作了。」
競合的策略如何訂定?競合的年代,如何考驗企業經營者的智慧?競合策略和現在我們常常講的跨界合作,又有什麼異曲同工之處?這集節目,我們邀請聯強國際集團杜書伍總裁,與大家分享1994年全球企業的大趨勢。
主持人:涂豐恩
與談人: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杜書伍
#杜書伍 #競合 #企業 #市場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杜書伍 在 杜書伍- 求真百科 的八卦
杜書伍 出生於1952年,畢業於台灣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系。1976年加入神通集團,引進英特爾微處理器,推廣並促成台灣電子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被喻為「台灣資訊產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