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很簡單的信,一封為了陪伴女兒長大、想活下去的母親的信》
*以下這封信,我們沒有更改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字。
平實的文字,敍述的是一個平凡的病人,一個偉大的母親,一個卑微的請求。
在台灣,目前疫苗施打順序中,重大傷病癌症患者,排名第九類。
在其他民主人權國家,他們排在第二類,僅次於老人院及醫護。因為打疫苗的目的是防止重症及死亡。
在台灣今天第二類是中央和地方機關。雖然名義上是中央和地方防疫人員,但主計處,人事局等⋯⋯全包括:防疫第一線航站或是其他檢疫人員,只佔少數。這是全球民主國家沒有的現象。
希望各位閲讀之後,想一想:為什麼這位母親的願望,在台灣變得如此奢侈?
⋯⋯⋯⋯⋯⋯
敬愛的文茜姐姐您好,感謝您打開這封信,我是一個乳癌患者,正在治療中。
我寫這封信是想感謝您為重大傷病患發聲,支持讓癌症患者優先施打COVID-19 疫苗。
我在2020年7月份確診乳癌,當時我的女兒才八個月大,得知自己罹患乳癌之後幾乎崩潰,但是為了陪伴女兒長大,努力接受手術、化療、放療、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
在治療的過程中發現廣大的癌友真的非常辛苦,尤其是化療、放療時期,白血球免疫力下降,身心靈都倍感煎熬。就算完成療程之後,血液數值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恢復,免疫能力不如正常人。
癌症的治療與後續追蹤,都需要頻繁地進出醫院,我們很累、對於未來心中有很多不安,但是我們真的好想好想活下去,為了不讓愛我們的家人擔心。
目前醫院醫療量能降載,廣大癌友原先必須住院的治療改成在門診做化療,所有化療病患擠在一間化療室等待治療,有的一排隊就是半天、好幾小時,與人群聚且大家因為化療免疫力都很低,染疫風險非常大。
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今年三月修訂最新指引,強烈建議所有癌症患者要優先接種新冠疫苗。癌症患者為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李冠德醫師也說明,癌症患者一旦染疫,所有的治療都得停止,同時也得隔離,疾病若發展到肺炎,不只要投以對抗肺炎的藥物,同時也得對抗癌細胞,治療難度加劇,致死率將大幅提升。
世界各國也都將癌症患者列為優先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的族群。癌症患者免疫力下降,因為治療而頻繁進出醫院,染疫風險高,染疫後治療不易,致死風險也高。
看著目前的施打對象優先次序發現政府沒有照顧到染疫後有極大重症風險的癌症患者,覺得非常心寒。
您擁有令人欣賞的智慧與媒體聲量,希望您能多多幫忙發聲。
讓政府決策部門可以多多為努力求生存的癌友設想,讓我們能更有希望,免於恐懼。
我不知道這封信能夠起到什麼作用,但是為了女兒,我希望所有可以努力的事情,我都能勇敢去做!我要健康地陪伴女兒長大!
有看見衛福部將洗腎患者施打順序提前,但是廣大的癌症病患其實也在病痛與染疫風險中掙扎求生存。
我有寫信給衛福部、行政院、總統信箱、台北市政府信箱、新北市政府信箱、但大都遲遲沒有回音。其中台北市政府有轉給衛生局回應,而衛生局只貼了一個制式文章說現行施打優先次序是如何,就說這件事結案了,完全答非所問讓我很失望。
我知道現在大家都想打疫苗,各行業有公會可以為他們發聲,但是廣大的癌症病患只有自己,實在感到很無助。希望可以透過您的力量幫我們尋求政府的重視與善待,希望跟上世界各國的腳步,讓癌症患者優先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求情您可以幫助我們發聲與給決策者提供建議。
希望政府可以重視癌友的生命安危,給我們希望。
謝謝您一直以來為台灣做的貢獻,祝福您與家人都健康平安🙏🏻
謝謝
林⋯⋯敬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新泰醫院25週年暨喬遷誌慶」活動報導 致詞:傅輝東(佳醫集團總裁) 黃林玲玲(新北市議員) 蔣根煌(新北市議長) 李政勳(新莊區區長) 許朝程(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 郭明隆(新泰醫院院長) ~ 地區醫院倒閉潮中,逆勢成長的醫院~ ✅走過歷史...
李綜合門診時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武漢新冠肺炎抗疫前線鬥士,武昌醫院劉智明院長殉職
【2月18日10時58分,51歲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的的生命從此定格。武昌醫院的同事們至今都不能接受,這位身材健壯、爽朗熱情的院長,也被新冠病毒擊倒。
在武昌醫院成為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之前,病房裡就陸續住進了不少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人。劉智明意識到病毒的不簡單,曾經組織院內職能部門進行區域劃分,按照傳染病防治的要求收治類似病人。到了1月21號,武漢市政府將武昌醫院列為收治新冠肺炎的專責醫院之一,並在三天之內,要完成醫院設備及病患轉移。就在三天不眠不休的工作中,劉智明院長也倒下了。他住進了加護病房時,還不時用手機和同事聯繫工作事宜,並詢問同事的健康情況。他的妻子蔡利萍也是一名醫護人員,那段期間,她站在抗疫的前線,他的丈夫劉智明拒絕了她的探視及照顧,兩個人大多是用微信互相打氣。沒想到,劉智明沒撐過病毒的侵襲死亡,當載著劉智明遺體的靈車緩緩開離醫院時,蔡利萍追著車痛哭送別。】
{內文}
揮霍著淚水,至此,這是最難說出的再見。
2月18日上午10點58分,一個在新冠疫情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他是武漢武昌醫院院長 神經傳染科專家 劉智明。在這次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昌醫院是武漢市七家首批定點醫院之一,1 月21號,劉智明收到任務,要接收新冠肺炎病人,而醫院只有三天的時間來處理。
(武昌醫院黨委書記/王力霞)
他從不推諉,特別是在這樣的關鍵的時候,我們在三天的時間,要將院內的499個(非肺炎)的病人要(轉)出去,連夜我們還要把醫院按照院感的要求,進行區域的劃分,又要成立專班,僅就這三天之內,我們完成收治500個(新冠肺炎的病人)這樣的一個任務,他三天三夜都沒有休息
不眠不休的三天三夜,要將一所綜合性醫院,改造成傳染病專責醫院 難度極大,調配床位 醫療物資,每件是都需要劉智明協調。
(武漢醫院急診站長/張衛東)
我記得是在1月25號早上,劉院長一早上就給我打電話,他說張主任,為了保護我們的醫護人員,不能讓我們的醫務人員太疲勞了,打疲勞站很容易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感染)
但此時的劉智明,卻已被確診感染。同事再次走進他的辦公室,他的工作證和圍巾還掛在牆上,大家都不敢相信,51歲的劉院長已經離他們遠去,在icu病房裡,劉智明從院長變成了病患,但肩上的使命,一直沒有放下,他一一打電話詢問同事是否健康,不停的回覆微信,詢問病人收治的情況,醫院的防護做到位了沒有?
(武漢醫院急診站長/張衛東)
我當時就淚流出來,我說劉院長我說已經在住院了,您還在關心我們,我說我沒有什麼話,我說我就兩個內容,第一個我保證完成您交給我的任務,第二個您千萬千萬要保重身體早日的出院
在病逝的前一天,醫院為搶院他的性命,一度裝上了葉克膜。
(武漢協和醫療隊長/李太生)
他應該是1月19號開始起病的,病情不是特別重,也給予了及時的診斷,和及時的氧療,以及相應的一些治療,但是病情逐漸加重,2月13日病情突然加重,14號就轉入了我們協和醫院負責的同濟醫院中法新區的ICU重症病房接受插管
然而劉智明沒有挺過這一關,他是這場"戰疫"中,第一個染病離世的醫院院長。他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的護理長,夫妻兩人都站在最前線,當時接獲丈夫染病的消息時,她所屬的光谷院區,被列為第二批發熱病患的定點醫院,兩天的時間,醫護人員不眠不休的協助患者轉移,她根本無法去探視丈夫,其實這已是她自1月23號以來,連續工作快一個月的時間了。
(武昌醫院長劉智明妻子/蔡利萍)
你為什麼喜歡多啦A夢 (我一掏把病毒變走了)
一邊是和同事們忘我的工作,一邊是對丈夫的擔憂,後來,她曾去探望過劉智明的情況,但大多的時間,都是劉智明的主治醫生發來的訊息,"不好 他很不好,越來越不好",但由於劉智明拒絕了妻子的陪護,兩人後來就一直是用通信軟體相互打氣。只是,殘酷的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蔡利萍只能心碎的吶喊,送上最後一程。
(武昌醫院長劉智明摰友/劉家敏)
他的個子高 一米八 長的很秀氣 一方面工作很熱情 認真細緻 就是很積極很陽光 很有活力有朝氣的青年
(武昌醫院前院長/金捷)
醫院怎麼發展,有時候經把他的想法思路,跟我們有時候還經常聊一聊。最後一次看到他就是在他們醫院被定為定點醫院的頭一天,我們一起在市衛健委開會,見了他打了個招呼,第二天他打了個電話,說他們成了定點醫院,下一步要怎麼來做。初六七吧,我就聽他們說他病了,當時給他打電話就是一個關機狀態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近期的報導,李文亮生前所在的武漢市中心醫院有230名醫護人員被感染。急症科主任艾芬說,自己12月底已發現病毒有機會人傳人,多次警告上級要加強防護裝備,但不獲理會,後來更被約談批評造謠,醫院也要求不能公開討論疫情,不能留下任何紀錄,當時說「病毒無明顯人傳人」,令不少醫生護士都放下警惕,才會導致醫院內多宗感染。
(新聞旁白)
CNN跟一名醫護人員談過,她感覺她們是"手無寸鐵被送上戰場",她跟同事原本在治療病患,結果自己也成了患者之一
遺憾似乎一直持續而來,自2月以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已有 5 位教授因新冠肺炎去世。其中包括社會學院教授柯卉,中國工程院士段正澄,公衛教授劉筱嫻,器官移植研究所教授林正斌及生命科學院教授紅淩。另外,也傳出武漢第八醫院院長王萍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中國衛健委人事司副司長/段勇)
17號也就是本週一,退伍軍人事務部和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妥善作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的通知
比照上戰場的烈士從優撫卹,但大多數的故事無法一一被記錄,這群人,身處不同的領域,曾在社會留下印記,直到被新冠肺炎奪去生命,黯然消逝,在看不見敵人的戰場上,用血肉築成的鬥士,不平凡的人生,該永遠被尊崇。
李綜合門診時間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04b幫你問!
聽到記者問小男生不想帶粉紅口罩上學怎麼辦的問題,白眼翻到天靈蓋嗎?
Errrr....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記者朋友們,我知道你們也很辛苦,每天記者會也都問到不知道要問什麼了。
來,以下問題歡迎拿去問張P!盡量拿去用!
我認為這個記者會是一個最好的衛教的場域,期待你們丟球給張教授,讓全民可以對這個疾病有正確認知。而不是無盡的恐慌。這對我們準備進入疫情的下一階段,至為重要。
請問張教授:
1.請問得了新冠病毒痊癒後產生的抗體是有保護力的嗎?得了還會再感染嗎?會是永久的保護力嗎?如果無法完全排除再感染,是因為病毒可能突變的原因嗎?
2.Nature的德國研究顯示七天以後雖然PCR還測得到,9個案例的病毒都培養不出來。請問有可能PCR測到的是核酸而不是完整的活病毒嗎?我們可以說七天以上可能就已經沒有傳染力,未來可以讓病患早點解隔離回家嗎?請問國內案例可能做類似這樣病毒培養的研究嗎?
3.我們看到各國統計致死率差很多,醫療崩潰的國家可以到10%。但這很可能是因為這些國家分母太多輕症無症狀都沒有測到。比方說大量篩檢的韓國和德國分別是2.06%和2.36%。請問如果沒有或有醫療崩潰,張教授預估得到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分別大概是多少?美國Anthony Fauci醫師說的1%是合理的預估嗎?
4.坊間流傳得了新冠會肺纖維化,就算不死也會對肺功能有永久的傷害。請問教授目前全世界已經有43萬人出院康復,有看到多少比例的病患有留下這樣的後遺症嗎?如果還沒有數字,可以從當年SARS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大概的比例嗎?
5.請問目前大量做檢測的國家,如韓國德國美國,他們做的檢測都是PCR嗎?還是有哪些國家用的是快篩?
6.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日本七個都府縣進入緊急事態宣言。近日日本,特別是東京大阪等地的疫情嚴峻。日本沒有像歐美採取硬封城,而是讓一些設施停業,保持交通和民生必需的行業。李秉穎教授也曾提到重點式防疫,並不需要規定所有人足不出戶。請問指揮中心有沒有沙盤推演如果台灣也發生大規模社區感染,我們可能採取怎樣的措施?
7.進入社區大量傳播時最重要的是防止醫療崩潰。除了我們已經看到指揮中心有規劃呼吸器病床專責醫院等準備外,請問民眾就醫到時可能會採取怎樣的政策?我們會像英國一樣建議民眾輕症留在家病重才叫救護車,像日本一樣設置專線可能只檢查重症,還是會像韓國德國廣設得來速大量檢驗?我們要如何防止到時大量輕症湧入醫院癱瘓急診門診系統?
8.訪間有許多報導指出得了新冠病毒會攻擊全身各個系統,不只是肺部。比方說神經系統,腎臟,心臟,生殖系統,甚至如HIV一樣攻擊淋巴球的免疫系統。請問這些描述是正確的嗎?
9.請問新冠病毒會如同HIV,B型肝炎,C型肝炎,人類皰疹病毒一樣變成帶原狀態,帶原者會一直帶著病毒可以傳染給他人嗎?
10.請問綜合近來的證據,無症狀感染者估計占比是多少?有可能高到像日本鑽石公主號上將近50%嗎?這些人得到病毒後,可以自己產生抗體排掉病毒嗎?他們大概有多久可以傳染他人的時間?這些人要如何預防傳染給他人?
11.法國4月10日公布,有43例羥氯奎寧單獨或是合併使用阿奇黴素的患者發生心臟相關的副作用。有7例心跳停止(包括3例經過電擊有恢復,4例死亡),十多例心律不整或引起暈厥的症狀,。法國提醒使用羥氯奎寧等療法的風險,特別是心律不整相關。因此呼籲只能對住院患者進行羥氯奎寧治療,要對患者進行醫學的密切監控。在2020年4月11日上線的美國感染科醫學會治療指引中,建議目前不管是氯奎寧/羥氯奎寧的單方治療,還有合併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的合併治療,都只適合在臨床試驗嚴密監控之下進行。請問指揮中心的看法?有沒有需要修正治療指引?
12.何大一博士受訪提到,目前不確定對肺部的損害有多少是由病毒造成的?有多少是由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導致的?請問教授目前有沒有看到如同當年SARS一般在青壯年免疫力較好的人反而發生細胞激素風暴,因為免疫力太強而重症甚至死亡?美國是否有比較多這樣中壯年的案例?是否應該針對細胞激素風暴來治療?
你們看,明明還有這麼多可以問的....
慢慢問,不要一次拿出太多題問喔,這應該夠一週的份量了@@
好啦,你們要拿去問李秉穎黃立民老師我也不反對啦🤣
李綜合門診時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新泰醫院25週年暨喬遷誌慶」活動報導
致詞:傅輝東(佳醫集團總裁)
黃林玲玲(新北市議員)
蔣根煌(新北市議長)
李政勳(新莊區區長)
許朝程(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
郭明隆(新泰醫院院長)
~ 地區醫院倒閉潮中,逆勢成長的醫院~
✅走過歷史 迎接未來
新莊區新樹路,106年12月搬來了一家老牌的地區醫院 - 新泰綜合醫院。
新泰綜合醫院原來在新莊區新泰路上,自民國82年接手經營並於85年更名, 在地服務已長達 25 年。過去更是全台灣第一家地區醫院設立呼吸照護病房、新莊第一家乙級重症加護病房的地區醫院。在現今一片地區倒閉潮中,是難得逆勢成長的醫院之一。
面臨醫療法規與健保政策的轉變,醫院經營者決定改造並建設一家符合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醫院。因此在二年前選定新樹路的建物,經過強化結構、精心裝潢設計,終於在106年底落成並且順利進駐。
不同於以往舊院區,各科坐落在好多棟建物。位於下新莊新樹路的新院區,各醫療服務單元都能在這棟十層樓高的建物內同時為民眾服務。服務動線簡單清楚,民眾可以很容易地在同一棟建物中,獲得最即時與便捷的服務,在新院區新泰綜合醫院也運用了新的資訊系統,讓民眾可以方便、迅速的掌握門診看診資訊,也能在網路上追蹤門診進度,節省現場等待時間。
許多地區醫院面臨醫療分級制度無法落實,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林立等現象,在過去幾年中,紛紛倒閉或是改為診所。新泰綜合醫院的改變,為地區醫院帶來新的希望。下新莊的民眾得到多了一家優良的醫療院所,讓醫療需求提高可近性與方便性。
✅特色醫療 多元服務
新泰綜合醫院除了既有的服務科別之外,也增添了許多新的醫療設備及次專科醫療服務,滿足現代民眾的醫療需求。並且網羅了許多醫學中心的醫師,加入服務陣容。包括 健康管理中心、骨科關節鏡中心、眼科視網膜中心、復健中心、透析中心、呼吸照護病房、震波碎石等。這些專業醫療中心以更細緻的流程,更多元的服務內涵來協助當地民眾,解決醫療問題,促進健康維護。有鑑於高齡社會來臨,新泰綜合醫院也將於不久之後,設立護理之家,結合醫養的概念,為更多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輩提供完整銀髮全人的服務。
新泰綜合醫院 , 這個在地 25 年的老牌醫院 , 在今天重新開啟新的醫療里程碑,這個醫療陣容堅強的地區醫院, 在郭明隆院長的帶領下,會再扮演著地區醫院重要的照顧角色,為新一代的醫療服務,創造更多的榮耀。
✅深耕社區 品牌再造
4月26日適逢醫院喬遷與週年慶,新泰綜合醫院以健康新醫代的思維,開啟醫療服務時代的新格局。因應老齡人口的社會,增添許多高齡服務的醫療內涵,結合骨科、腎臟科、復健科、神經外科、眼科、心臟內科等醫師,提供高齡全人化的醫療服務,為社會再添一家整合高齡醫療服務的地區醫院。
活動當天,醫院結合新莊在地人文,有傳統車鼓陣、里民舞龍舞獅團、傳統扯鈴與現代科技的開幕儀式,堪稱傳統與現代的大融合。院方更是將新莊在地的文化透過院慶活動,把寓意平平安安的在地美食鹹光餅、誕生快樂的紅蛋、關懷弱勢的甜甜鑰匙圈等等包裝一起,成為代表平安、健康、新生、溫馨的福袋。
來到現場的每一位, 都能獲得這寓意深遠的健康福袋。
根據調查統計,近20年來,全台已有約200家地區醫院倒閉。維持一家地區醫院相當不容易,面對環境變遷、人口改變、以及醫護人力短缺,醫病關係緊張等外在環境,新泰綜合醫院能夠為社會民眾再次投資,改善就醫環境、增加設備、添增人力,實屬不簡單。地區醫院若能如同新泰綜合醫院一般獲得好的改造機會,對於高齡社會的台灣,將是一大福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KKbXUdjt88/hqdefault.jpg)
李綜合門診時間 在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李綜合醫院 的相關結果
請選擇預約掛號的院區. 預約注意事項, 掛號辦法. 網路掛號開放時間:早上07:00-晚上22:00 .初診請至現場掛號,無法受理預約掛號 .二十八天內之門診皆可預約掛號 ... <看更多>
李綜合門診時間 在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李綜合醫院 的相關結果
一、看診時間: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30/夜間18:30~21:30 (星期六上午、晚上正常看診、星期日上午外科門診服務) · 二、攜帶證件:健保病患看診請攜帶健保IC卡;及 ... ... <看更多>
李綜合門診時間 在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李綜合醫院 的相關結果
門診時間 >:請點擊左邊院區並點擊影像放大. 門診整合照護試辦計畫公告. 苑裡李綜合醫院參加健保署『醫院以病人為中心門診整合室辦計畫』開設一般內科整合門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