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家鄉是一本書,你會想寫下什麼樣的故事?」
幾年前一次的日本考察,發現了《d & design travel 》系列刊物,它用一地一冊的方式,來記載日本47個都道府縣的人、事、物,率先透過設計視角深入地方、發掘在地魅力,宣揚一種全新的旅遊方式與地方經營理念。
這套被日本譽為「#地方誌の教科書」的《 d & design travel 》,雖然看似是可以讓旅人輕鬆閱讀的觀光文化叢書,事實上其背後的用心與企圖非常遠大,承載的是全日本上下一心、官民合作、遍地開花的「地方創生」政策能量。
「日本能,台灣能不能?」作為大力推動台灣地方創生的立委,我除了在政策面向促成行政院成立跨部會的「#地方創生會報」機制,並明定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之外,我也不斷思索如何為我服務的區域~北投天母,提出具體的在地實踐作為。
今年的文博會,很開心看到因應這次「編輯地方」的主題,也出版了一套同樣在講述台灣地方特色元素的刊物《本地 The Place》。
這套書集合了四本刊物:桃園、台南、屏東、台東,深入淺出地譜寫屬於每一個地域的故事,非常好看,我愛不釋手。
而這套屬於台灣的地方誌,還獲得2019日本Good Design大獎,把台灣的精彩,讓世界都看見!
不論在日本或台灣,「#地方創生」都成為新時代新使命。而我最熱愛的天母北投,卻仍找不著那本屬於自己、#屬於在地的代表書籍。
於是,製作出版北投天母地方生活文化誌的想法油然而生,而且也化為具體行動。
思瑤邀集了最優質的團隊,與許多知名的撰稿人、作家、社會觀察家,走訪無數在地的景點、店家與職人,紀錄許多北投天母的歷史文化、物產生活、公民社會,努力催生一本專屬於天母北投的記憶,書寫一個屬於我們的故事。
《Real Local~在地北投天母》coming soon!
敬請期待!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本地 the place:台東」的推薦目錄:
本地 the place:台東 在 Suming 舒米恩 Facebook 八卦
【2019 臺灣文博會】04/24(三)~05/05(日)#盛大開幕
相信今天中午很多關心Suming的朋友是第一次知道,我們即將參與臺灣文博會《Culture On the Move》,與Plan b 第二計劃、草字頭共同策劃『臺東館』,除了Suming擔任策展人之外,米大的夥伴也一起加入這次的行動,為的就是在為期12天的展場裡面,直接把臺東搬到臺北來!
因此想邀請所有的朋友,4月24到5月5,與我們一同進入文博會的世界,一起體驗這場大型的動靜態實驗,不只臺東館,還有更多的在地文化,將在台北樹立全新想像!
#cultureonthemove #文化動動動 #誠實感受臺東館
2019 臺灣文博會|Culture On the Move 文化動動動
► 04/24 (三) ~05/05 (日) #連續12天 #動個不停
助理小恩
【#2019文博《Culture On the Move》觀展懶人包】#用力分享
2019 臺灣文博會《Culture On the Move》正式開幕啦!這麼多豐富的展演內容,是否讓你看得眼花撩亂呢?現在你只需要這一篇 #觀展懶人包,就能一手掌握所有活動資訊啦!還不快分享給你的逛展好夥伴!
⏩ #演變舞台 Stage On the move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展區攻略:http://bit.ly/2ZrWjXS
‼「演變舞台」進場辦法請務必詳閱:http://bit.ly/2VYKndX
今年主題概念館,主展區超過 40 個精彩節目、Talk Show,從爵士到嘻哈、從偶戲到馬戲,結合新媒體、傳統舞蹈、現代劇場...... 讓跨界演出碰撞的能量對接傳統與當代;神秘的表演後台將變成開放的展場,邀你感受「不分前後台,展場即是表演場」的魅力!
⏩ #編輯地方 Places On the move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展區攻略:http://bit.ly/2XxEWDc
精銳策展團隊收集桃園、台南、屏東、台東 4 地的生活風貌,設計 4 座各具特色的地方展覽館;同時將 4 地採集編輯成為最野最在地的風格刊物;臺灣的特色飲食、人文祭典轉化成澎湃又有趣的《山海廟集》。
工藝館則端出《茶 3.1415》,以茶為圓心,沿著七個篇章畫出臺灣的時代樣貌,提出未來茶的各種可能! 華山搖身一變最具臺灣味的展覽場域!
⏩ #博覽會 Fair On the move
花博公園爭艷館、松山文創園區
圖像授權(花博公園爭艷館)|集結 100 位創作新銳參展,邀集眾多本土、海外卡通動漫角色驚喜現身,不容錯過!
設計品牌(松山文創園區)|松菸的倉庫、工廠化身 7 大主題展館,包含日常生活的器具、工藝品與風格獨具的服裝配件,絕對要你目不暇給!
展區攻略
花博公園爭艷館:https://reurl.cc/yOme8
松山文創園區:https://reurl.cc/aXaND
⏩ #文化大學堂 School On the move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區攻略:http://bit.ly/2PnYRS1
各種靜態展、講座和工作坊輪番上陣,空總搖身一變成為探討臺灣文化多元樣貌的思辨大會場!
⏩ #NEXT鐵道博物館 Infrastructure On the move
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
展區攻略:http://bit.ly/2VeSvtS
透過空間裝置打開神秘的舊鐵道線足跡,要讓臺北機廠和百年鐵道文化的演變故事,激發每個人對未來城市的豐富想像!
⏭ 文博官網:https://creativexpo.tw/
⏭ 概念影片:http://bit.ly/2UJplUd
⏭ 下載 APP,觀展資訊一機掌握
iOS:https://apple.co/2GzXWv9
Android:http://bit.ly/2XvqpYG
#活動日期:04/24 (三) ~05/05 (日) #連續12天
#5大展區:花博公園爭艷館—華山1914文創園區—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松山文創園區—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
#2019臺灣文博會 #cultureonthemove #文化動動動
主辦單位|文化部
合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屏東縣政府、臺東縣政府、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協辦單位|臺北市政府
執行單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總顧問|詹偉雄
總體策展|衍序規劃設計 - BIAS Architects
演變舞台 主題館|衍序規劃設計 - BIAS Architects
編輯地方 臺南館| 蚯蚓文化
桃園館|格式 InFormat Design Curating
屏東館|究方社、 dosomething studio、 FabCraft Design Lab
臺東館|Plan b 第二計劃、Suming 舒米恩
工藝館|徐景亭 (GinaMummum Hsu)、PiliWu-Design
山海廟集|米力 、合方創意
本地 The Place|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
文化大學堂|草字頭
NEXT鐵道博物館|陳漢儒建築師事務所 - BIAS Architects
本地 the place:台東 在 米力 Facebook 八卦
今天終於累到昏迷過去
凌晨起耒看到格子寫的這篇文章
飽滿感動
我想這次文博會活動能令彼此本耒可能不相熟
都變成相互信任打氣的好朋友
除了策展人還有許多支持著的前輩們
明天繼續努力
一直一起走下去
文化動動動|晚安台灣
是半夜三點,文博會開幕前。
再熟悉不過的華山有些不一樣,今年負責的西二桃園館剛剛結束展覽夜場的拍攝,掩上了門,跟同事道晚安,明早七點,搶開幕前還有日場攝影作業跟最後的環境燈光設定,看著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離開後,決定回華山走一圈。
紅磚區裡,隔壁台東棟的茅草竹屋散發出強烈的氣味,是Frank召來的原住民建築師手搭而成,他的腦子我怎麼樣都想要解剖探究,作品向來直覺又奔放,生猛的Idea比翠玉白菜還值得放進故宮,是日常生活中的偶像,欸,居然還有釣蝦場,太in太in ,展館一角Plan b的夥伴們還在調整那100件採樣編號,散落大理石板的台東物件,滿臉的倦。
接著向前走向屏東館,一群夥伴們還在調整著屏東小朋友的手寫字投影,「序中說太亮了!」他們飛快的與螢幕上看不懂的畫面搏鬥,我則是在一旁被響著啪啦啪啦聲的雙曲風投影裝置感動到想哭,序中一向擅長說故事,他的思考基底裡常帶著我欣賞的那一份純純的真心,每次聽他說小花說屏東,我幾乎都沒有抵抗能力的甘願被催眠,而宗欣拍攝的舞者們姿態像是一把刀,溫柔砍進心房。
走進綠色的隧道,是Gina和霹靂,Gina是合作過好幾次的好鄰居,她和小胡拿出來的展在形式展現和編整邏輯上每次都讓我歡心佩服,細緻飽滿,洗鍊又發著光,絕對是台灣物件敘事的能手,強迫症本是設計師的天職,能表現的這麼立體讓人心醉,霹靂的才華洋溢,工業設計的背景卻能生出這麼到位的視覺,常常在他整合的案件中可以窺見一二,奇怪,最近他是不是又長高了?
紅紅文文的火紅網屏裡是智維,其實我跟他過往沒有太多交談的機會,但是那個台南在王董的曲弧鷹架上,辦桌談吃的聲線中,成功可樂果的口感上情感十足,看了我就想要訂高鐵,城市的氣味很快的超越地域性猛猛襲來,文文啊火其實來勢洶洶。
對面是今年的總策展真蓉,演變舞台這名稱就像是這場文化動動動的案件流程,轉過身才發現已經置身其中,做展覽有時候很簡單,你不說服自己是做不下去的,12天都有活動,前場變後場,後場變前場,這簡直就像是她在衝撞各種組織機關的預言,光在一邊看著她喬事,就默默決定送她「爐主」這個之後大家開始稱呼她的暱稱,他們這回幫各場館設定的標示視覺採用類錫箔的反光,很硬,但很亮!(開幕式絕對是我目前為止看過最精彩且饒富意義的場面,我哭了)
最後回到華山大草原準備搭車回家,再過幾天,會是米力的山海廟市集,她是我見過最溫暖善良的人(另一個是汪德範),效率奇高,完整度滿點,一身本領,從不賣弄,會用老派的向量軟體畫清楚到死的說明性3D,每回有事或沒事的訊息她,成為我很重要的精神食糧,在文博期間,她是吸引大家步出各展場的最佳理由!
然後是看見編輯地方專案紙本出現的那一剎那:「欸欸欸,沒了喔,這批紙被我整個盤下來,台灣沒了喔」取中悠悠的說著。「好險顯色很ok,過度吸墨沒有噢」他繼續興奮的分享,矮油,《本地 the Place》產出的這件事值得身為外圍的我們感到驕傲,驕傲有取中,驕傲有承漢,驕傲有忠宜,驕傲有辛苦奔波走訪四縣市的主編們!(楊孟珣、胡士恩、Wen-Ling Liu、黃銘彰 (Brian Huang)
這次真的很開心,謝謝大哥的早安台灣,那是銘刻在心頭的一種互挺精神,也想碎嘴記下這陣子夜裡的晚安台灣。
Photo by 林科呈
本地 the place:台東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