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上作文課或美術課,常常會有一個共同的題目:「我的家」。
如果是幼稚園,或是小學一、二年紀,圖像的思考還很籠統,不容易有太深入細密的觀察,台灣的五零到六零年代,大概孩子畫中描寫的「家」大概就是斜屋頂,一個大門,四周有樹。
音樂課教的一首歌也與「家」有關:「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有野花-⋯⋯」。記得小學班上有一位同學描寫他家屋頂的瓦片,用到「整齊像魚鱗」,很受老師讚美,認為他有很細的觀察力,可惜這同學後來學理工,並沒有走寫作的路。
七零年代以後,我住的城市慢慢改變,童年作文和美術課的「家」都拆除,改建公寓。音樂課裡「前面有小河」「後面有山坡」的「家」更是天方夜譚。
短短三十年,都市建築從外觀到內在家的倫理都有巨大變化。今天的孩子要如何描寫或描畫「我的家」?在城市鬧區看到一戶老式宅院,斜屋頂,黑瓦,雨棚,院裡的大樹-⋯⋯讓我佇足沈思了一會兒。
在我記憶裡很難忘的「家」,彷彿推開門就可以聞嗅到母親晚飯煎赤鯮的香味。然而,我的記憶,對青年一代而言或許已無太大意義了吧?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知道8+9等於多少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義氣。為什麼義民爺現在演變成客家信仰? 到底誰可以當義民?難道義民就是好棒棒?不是義民就好壞壞嗎? 上一集『太前衛啦!讓你童年崩壞的客家音樂?!』http://bit.ly/2bb81xD - 談到客家的傳統信仰,就不能不提「義民信仰」。 欸?但難道其他族群...
有關童年的歌 在 林志穎 Jimmy Lin Facebook 八卦
最近拍攝的實境節目<婆婆和媽媽>,我們從春天、拍到了盛夏,轉眼已經來到尾聲,時間好快但卻彌足珍貴,關於這節目的點點滴滴,我除了是所謂的畫面中角色,也是觀眾,感謝這辛苦龐大的團隊、螢幕前觀眾的你們一起成長。 這個我最愛的家庭,把幸福直接攤在陽光下,6月7月的陽光很熱情很炙熱,就像媽媽窯烤般後的藝術品,經的起高溫考驗,很感謝,這三個月有你們見證我們林家人。
每次面對工作邀約時,我總是會想,在演藝圈工作了近30年,有什麼是得突破的,有什麼是你們看膩的,我這樣做好嗎? 會不會反而不適合了,腦袋中紮實我是一個人在反覆思考,而在擁有家庭、老婆、三個寶貝兒子後更甚,有什麼除了我自己原本可以做的,粉絲們也有共感的;你們也跟著我一同長大,紛紛有了屬於自己家庭,我除了在舞臺唱歌,做跟親子有關、做跟家庭有關的分享,那些都是我認真想跟大家分享的。 這些需要好好被記得的美好,透過影像被節目完整紀錄了下來,在殺青後的這幾天,我自己坐在客廳角落看著已經播出的畫面,反覆的思考,雖然因為疫情減少了許多工作機會,但也因為這次的拍攝,讓我跟若儀、媽媽好像有更多相處的機會 。
這次的拍攝,坦白說一開始真的非常忐忑,因為我得帶著身後這兩位重要的女人:媽媽林金花、老婆陳若儀同時出現,一位是被我隱藏在身後、一位是我從來沒有好好的介紹過,過往總是低調的她們,得顛覆過去,這是媽媽跟老婆第一次得用自己的身分站在鏡頭前;擔憂她們是否會緊張、甚至輿論壓力、那麼高密度的拍攝,她們身體是否可以撐得住? 但事實證明,事先我所擔心的全都發生了,但這兩位偉大的女人,宛如超能者展現了她們的毅力,即便身體不舒服了,還是努力拍攝下去撐下來了,即便有許多流言蜚語,她們卻能樂觀面對。 哈! 我們真的是一家人,把林家鐵人般的基因完全發揮。
對於媽媽的諸多情懷,這是個在心中深埋30幾年的結,在成長過程我學會獨立,媽媽也一直關心著我,但出道工作後母子相處時光真的變少了;這幾年看著媽媽含飴弄孫,她眼裡總是驕傲且滿足的,我知道媽媽此刻很開心、很幸福! 日子久了,大多時候我們會選擇往前看;這次節目我們逆向而行;去挖掘了那些所謂的記憶、甚至不敢特別提起的事件;在淡水老宅的門口,我們母子倆擁抱、真誠掏心;那刻媽媽一滴滴的淚水,把時空沒有距離,灌溉了我那個需要母愛的童年;那刻我們都完整了。
節目中,這次老婆陳若儀終於出道了! 不再是那被我隱藏的女人,帶著神祕面紗;她可以開心笑著、把她對於家庭的細心、生活上的品味,還有她那很容易哭、很容易笑的個性,都很透明化被大家瞭解;今年也是我們婚姻十週年,我們要持續幸福、陪伴孩子們成長。 這些我們都不會被遺忘,你常說的,看了我跟那麼多大明星演對手戲,何時會有我們的,今年2020年我們擁有了這一切,你就是我人生中那位最佳女主角。
去了高山、海洋,甚至把家裡每個角落都快拍遍了;團隊辛苦帶著我們拍攝,墾丁、宜蘭、臺北好多好多地方;謝謝電話那頭的好兄弟周杰倫、林俊杰、歐漢聲、任賢齊、霍建華、謝娜願意出聲跟我們一起留下記憶、還有即將 到來到來的二位飛行嘉賓(容我賣個關子)、還有好多好多朋友們的相助,沒有你們,就不會有這麼有意義;相信拍攝這3個月的時光,都會是我們記憶裡那懷念的日子;也都成為永恆,從這裡我們學會感謝過去、珍惜當下、期待未來;謝謝你們! 無論你是婆婆媽媽、公公爸爸、哥哥弟弟、姊姊妹妹,親情的愛是沒有終點的,愛與被愛從來沒有距離,我們繼續往那美好的幸福走下去。❤️
有關童年的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夜.語錄.人生拚圖》
* 雲可以如此無事,沒有目的來,沒有目的又走了。人為什麼擔負那麼多的計較?那麼多的渴求呢?—-陳文茜
* 在台灣,當一個母親,你快樂嗎?
首先,你不知道該給孩子多少愛,才叫適當。在過往嚴厲的教育體系、貧窮社會尋求脫貧的氛圍下,母親的愛是一個便當盒,爸爸的沒有雞腿,孩子有;過往母親的愛,是燈下一針一線縫製孩子的衣裳。
如今,沒有孩子稀罕媽媽做的「土」衣服,母親也沒有時間為孩子準備便當,孩子們更愛與同學去時髦的地方外食。
其次,你不知道該給孩子多少保護,才叫正確。以前的孩子,自己搭車上學,現在好像除了窮鄉僻壤、沒爹沒娘的孩子外,個個都需要接送。如果你讓自己的孩子成了下課時唯一站在門口找公車站牌的小孩,你應該是位被視為「巫婆」型的母親。
可是,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建議你,給孩子一個冒險的童年,「過分保護」養育出的孩子,將遲遲不能具備真正的探索意識,且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專家的建議和「巫婆」之間,當母親的你,於是左右為難。
如果我告訴你哈拿·羅新(Hanna Rosin)曾於《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發表一篇名為《被過分保護的孩子》的文章,你可能更加痛苦。她批評今日的父母太過度關注孩子的安全。
40 年前,我們自己走路上學,街道上玩耍,沒有幾個孩子遭遇失蹤綁架。如今到處是「直升機父母」,隨時空降準備幫助孩子,在他們遇到「危機」時伸手保護。於是,孩子們不能學習獨立,也不知如何尋找自己的創造力。
社會學家查爾斯·莫里(Charles Murray)給青春期的年輕人提了如何「出人頭地」的建議,第 20 條:「離開家,離開媽媽的干預與懷抱。」
如果你的孩子高中時就告訴你:「媽媽,我很愛你,但請讓我離開家,尋找自我。」你會祝福他,還是失聲痛哭?
我不只一次聽到母親們抱怨:「到了 30 歲還叛逆」「只懂得一味追求物質虛榮」。現代孩子們的時代,是一種流行價值,父母的身教習慣再好,也改變不了他們。
尤其精英學校的孩子們普遍自小受到溺愛,本來送孩子到這類學校是為了學習更好的知識,包括英語、數學、歷史等,結果他們和被寵溺的同學混在一起,早早養成有害的「特權意識」,或者好吃懶做、虛榮的惡習。
在台灣送孩子們進普通中小學,當母親的總怕他們長大後不如人,捨不得,於是省吃儉用供孩子念貴族學校,結果孩子卻流著一身奢氣回到家,「他」已成了一個你不認識的小孩。
最後,當一個台灣的母親最痛苦的是:過度競爭的測試,剝奪了孩子們在高中時期享受青春,結交朋友、探索自己創造力的時間,結果到了大學,別的國家同齡青年已在奮鬥,步步走上自己志趣相投的職業生涯時,他們還在晚熟地放縱自己,生活茫然,「玩」叛逆;僵硬的教育,更使得孩子們只有主義,沒有主張,只有本土,沒有國際,英文不如人,數學也比前輩落後……
當一個媽媽,有時你必須選擇默默地接受這一切,或者被迫成為教育公共政策的反抗者。
母愛,不再只是給予、付出等簡單的答案,它不是是非題,而是多重選擇題。
在今天的世上,多數經濟發達國家的父母均面臨如何正確教養孩子的困境。
在台灣,當母親,尤其難。
母親越來越難為,深深祝福天下的母親們。
—陳文茜《樹,不在了》
* 現代人相信「快樂」的前提之一是:「擁有愛情」。
但打從 2350 年前起,所有談論「快樂」的哲學,鮮少包含這一項,唯一勉強有點關聯的是性的滿足。
愛情可以成為文學、電影、詩歌、音樂,讓人歡喜讓人悲:但哲學家們普遍相信「朋友」「自由」「思想」「食物」比愛情重要。
朋友為什麼比情人重要?
朋友不會妨礙你的自由,她或他可以給予你思想的催化劑,在你挫折時朋友給你扶持:他沒有義務,隨時可以走開;你沒有權利,可以盡情要求。
平等及自由,使友誼往往比愛情長存。而且愛情的本質摻雜太多複雜的動物本能及利害計算,友誼相對單純。尤其友誼不太牽涉惱人的佔有、自尊心、嫉妒……這些人一進入愛情就必須吞飲相伴的發狂事物,並不存在於友誼。
有一份幸福的愛情,挺好;一個人的幸福,也好。但沒有朋友的人生,代表的是全然的孤獨,自我的局限,這樣的人不可能快樂。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在你認識死亡之前,請不要告訴我,你知道什麼叫「空虛」;在你體會不能呼吸之前,請不要告訴我,你明瞭生命光是呼吸就是件多麼美麗的事;在你理解心口即將停止跳動前,請不要告訴我,你已體悟何謂扎實的生命。
但你若認識黑色,才明瞭什麼叫彩色。
如果你問我:人最好的年華是什麼時候?青春?童年?或者中年?我的答案:都不是。人最好的年華是,當你體悟死亡的智慧時。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定位」是社會體制對人的壓抑,就像《1984》的老大哥,它不是政治議題中的壓迫,而是以無形的方式,壓制你在每一個生命細節裡不可以與眾不同、不可以活出精彩。—-陳文茜
* 定,同音釘,把你或妳釘在一個板子上,牢牢掌控,不得動彈。 位,就是框框,不准跨越,不得離開。 小時候做錯事了,被罰站,畫個圏,站中,不准隨意走出。 體制的定位,就是罰站你一輩子。 想想從「小乖乖」到「老乖乖」,人活著等於被罰站一輩子啊! —陳文茜
* 「不必對任何口號產生幻想,它的最終目標,一定走向:奪權。」—福柯
* 「人只有徹底超越所有的條條框框,才能獲得自由。⋯⋯不管那一派權力主張,都不過是意識型態,並且凝聚力量,起初好似正義,最終走向恐佈。」—福柯
* 我們一直在談論成功和失敗。
成功的有趣之處是:我們時常以為我們知道成功是什麼。我是一個對成功非常有興趣的人,我想要成功,總是想著「要怎樣才能更成功」:但當我漸漸長大,就越來越疑惑究竟什麼是「成功」的真正定義。
我對成功有一個重要的觀察:你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成功。
我們常聽到有關工作和休閒的平衡鬼話,實際上,你不可能全部擁有。
所有對成功的想像必須承認:他們同時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放棄了一些東西。
我想,智者能接受我的說法:這世上總是什麼是我們得不到的。
—Alan De Botten
—-圖片2013年,我55歲,眼鏡是Chris Chang 幫我找到的,頭飾:才女姚任祥製作。皮衣:趁911後2001年耶誕節前紐約LV大打折買的。照片:賴悅忠
有關童年的歌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你知道8+9等於多少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義氣。為什麼義民爺現在演變成客家信仰?
到底誰可以當義民?難道義民就是好棒棒?不是義民就好壞壞嗎?
上一集『太前衛啦!讓你童年崩壞的客家音樂?!』http://bit.ly/2bb81xD
-
談到客家的傳統信仰,就不能不提「義民信仰」。
欸?但難道其他族群的朋友就不能當「義民」嗎?
「義民」跟一般老百姓、以及跟政府之間,究竟有什麼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糾葛?
而在什麼樣神奇的時空背景下,才讓「義民」成為客家人共同認同的信仰呢?
這一集客客客棧,讓我們回到遙遠的清領時期...
『客客客棧』播放清單
http://bit.ly/hahahakka
-
更多臺灣吧的節目請看這邊!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臺灣吧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臺灣吧線上賣場 http://bit.ly/TaiwanBarShop
合作邀約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
改編歌曲:
桃花開 (客家民謠)
18摸 (客家小調)
採茶歌 (客家民謠)
參考資料:
蔡采秀,〈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成爲義民的歷史過程〉,《臺灣史研究》第十一卷第一期,頁1-41,2004。
孫連成,〈有關清代臺灣義民研究探析〉,《歷史教育》第16期,頁137-213,201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hSf0kiWIjA/hqdefault.jpg)
有關童年的歌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廈門中山路始建於1925年,位於廈門島西南部。中山路是廈門街市馬路“四縱七橫”中的“七橫”之一,自開街以來,一直是廈門的商業龍頭、經濟中心。中山路是廈門目前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擁有小走馬路、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聖堂等眾多人文古跡。中山路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條直通大海的商業街,成片的南洋騎樓建築、流光溢彩的LED夜景、琳琅滿目的各色閩台特色小吃和迴響在小巷街坊間的古老南音,構成其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中山路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涉台文物古跡1處,歷史遺址、古跡10餘處,還有南音等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6月,廈門中山路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稱號。
六大特色:
中山路保存下來的騎樓街道歷史文化遺址和閩南街市風情,見證了廈門城市歷史發展的過程,留存了城市寶貴的文化記憶。如今的中山路,經過近百年來的培育和打造,已經成為一條歷史積澱深厚、經營品類齊全、名店名品雲集、人流物流集中的歷史文化名街。
(一)文化優勢:廈門城牆,新街禮拜堂,江夏堂……中山路片區保留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孕育了眾多的廈門文化名人,堪稱廈門的文脈。這裡還有著名民族英雄陳化成、著名書法家歐陽楨、詩人虞愚、著名書法金石家呂世宜等名人的故居;著名的民盟早期領導人李公樸和作家郁達夫下榻過的天仙旅社;中國科學院前院長盧嘉錫的童年,也是在這裡度過的。中山路不但有豐富的文物古跡,而且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歌仔戲、中秋博餅等在中山路都有著悠久不斷的傳承。
(二)建築優勢:騎樓建築盡顯南洋風情,中山路主要由華僑投資興建,並由成片的騎樓組成,兩旁帶著濃郁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築映襯著中山路“南洋風情商業街”的雅號。位於中山路輪渡路口的華僑銀行,是當年廈門人與南洋華僑之間血脈緊緊相連的歷史見證。南洋風情的騎樓,加上了閩南傳統的綠琉璃門樓屋頂,騎樓的門柱上又加上富有中國特色的廻雲紋裝飾,為中山路騎樓添上了中國氣派和閩南色彩。中西合璧,開放包容,有人說這就是中山路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風貌。
(三)對台優勢:台商紛紛開店經營,位於海峽西岸的中山路,與臺灣僅一海之隔,聯繫甚密,淵源深厚,有“中國閩台風情第一街”之稱。福建、臺灣的各行業眾多品牌在這裡彙集;眾多的閩商、台商在此開店、經營,並經常舉辦與臺灣有關的臺灣特色商品展、鄭成功文化節風俗展演和歌仔戲、南音等具閩台特色的各項活動,是對台商貿、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之一。中山路上有古城東路“閩台特色食品街”。3月18日,位於古城東路的“老台南劍獅美食文化園”也正式對外開放,廈門市民能在此零距離感受台南獨特的地方文化。
(四)交通優勢:地處市中心交通便捷,中山路地處廈門城市中心,在早期,中山路更是廈門城市的代表,當時的廈門就是指中山路周圍。中山路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遙遙相對,緊鄰廈門城市快速幹道—環島路、成功大道,緊挨碼頭、長途汽車站,就是到到最遠的機場也不足30分鐘。
(五)環境優勢:商業街直通大海,中山路是一條直通大海的商業街。走在街上,便有陣陣海風吹來,讓人感覺愜意無比。閒暇之餘,你還可走到街盡頭的海邊,遙望“海上花園”鼓浪嶼,聽濤聲浪曲,觀千帆飛渡、萬舸迸發。全國首創,廣告採用統一板材和底框,以歐式的鐵藝雕花來突出騎樓的優美,實施LED夜景工程,使藝術照明與建築景觀融於一體……近年來中山路的兩次大規模改造,既有效地保持了原有商業街的建築風貌、歷史印跡,又進一步突出了廈門的本土文化、南洋文化和閩台文化,提升整體景觀的內涵與品位,使中山路成為廈門的一大遊覽勝地,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六)品牌優勢:老字型大小特產成“金字招牌”
中山路著力找准文化與商貿產業發展的契合點,不斷提升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業態,形成高、中、低端業態有機搭配,國際名品、老字型大小品牌主導的特色商業街區。在短短1200米的中山路上彙集了200多種國際一、二線知名品牌。眾多國內知名品牌,也是巧借中山路的人氣和影響力,在此設旗艦店,作為其品牌宣傳的排頭兵。中山路更是本土品牌的集散地,金鷺首飾、光華藥店、好清香大酒樓、黃則和花生湯、佳味再添小吃、葉氏麻糍、大同鴨肉粥等廈門老字型大小本土特產,成為中山路上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廈門大學由陳嘉庚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廈門市共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準大學,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全國31所副部級中管高校。同時也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並曾有「東南最高學府」之譽。廈門大學亦為第一間擁有海外分校的中國大學,該分校區位於馬來西亞雪蘭莪。
胡里山炮台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所屬的廈門島的東南端海濱,是一座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古炮台。炮台中存有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280毫米海岸炮,為世界現存最大的海岸炮。胡里山炮台於1996年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編入金氏世界紀錄,2009年被評為中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胡里炮王」是廈門市政府於1997年評定的廈門名景新二十景之一。胡里山自從明代時就設有炮臺,並派兵駐守。鴉片戰爭期間,廈門島被英軍攻陷,石壁炮臺被毀。現存胡裡山炮台是清朝洋務運動時期的產物,由當時福建水師提督彭楚漢及閩浙總督卞寶第題奏獲准建造。工期兩年八個月,完工時的閩浙總督為楊歧珍。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半城垣式,兼具歐洲和明清的建築風格,總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積1.3萬多平方米。炮臺分為戰坪、兵營和後山三個區,內有暗道、護牆、護城壕、彈藥庫、兵房、觀哨台、官廳等。台基由烏樟樹汁和紅糖、糯米、砂土、石灰等攪拌而成,十分堅固。胡裡山炮台選址海島東南端海岬突出部,三面環海,向東可支援距離約4500米的白石炮臺,攔阻敵艦於水道外。南面則和對岸(今漳州龍海)嶼仔尾炮臺隔海相對,交叉封鎖航道。向西則可協助距離約5000米的磐石炮臺,一同追擊廈門港內敵艦。向北也可支援島內陸軍陣營。胡裡山炮台裝備先進,直至民國時期仍在海岸戰爭中處於優勢。最近翻查廠家資料,原來中國先後曾進口十門巨炮,但現存只有胡里山這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WU5efUBm9M/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wVEkjp17-3pnCtKKlaMrR_08KHg)
有關童年的歌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評價
擁有青春的年輕人愛實踐理想、帶點倔強、率直地判別是非、追求突破和不向現實環境輕易低頭。Boyz Reborn原創歌曲《年少氣盛》表達青少年對青春、夢想的看法。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boyzreborn
Boyz Rebor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boyz_reborn/
Boyz Reborn on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hk/artist/boyz-reborn/id1040453639?l=zh
訂購Boyz Reborn CD: http://passionmusichk.org/%E4%B8%BB%E9%A0%81/boyz-reborn%E9%9F%B3%E6%A8%82%E7%94%A2%E5%93%81/
年少氣盛 (作曲/填詞/編曲:何振賢)
歌詞:
This song is dedicated to teenagers of Hong Kong...uh… Forever Young
#夢想他朝改變世界叫年青 若想打倒荒旦世態靠幹勁
是非歪曲批判以勇氣發聲 相信奸險黑心總不可勝正
Eh oh eh ho eh ho 誰叫我 年少氣盛#
Are you ready... Ready for our stories… ah
Verse 1
我仲係一個十幾歲既少年 講番童年 其實都係講緊幾年前 細個既夢想
而家諗點樣實現 我地年青人 唔係下下同你諗錢
有人話呢個世界樣樣都有個價錢 試問良心尊嚴夢想值幾多錢
幾多錢 我諗我地都唔會變 你話我天真 我話係良心既體現
有好多人批評年青人好衝動 無經過自己既分晰好容易被人煽動 我話What?
好多大人將是非搬弄 唔通我地要默守成規扮哂無動於衷… ah
年青 就係有d執著咁堅持 堅持 做自己認為 對既事
年青 就係有最純真既意志 追求 我所信既人生意義
年青 就係有一日你會碰釘 碰釘 好正常大家唔使太驚
年青 係乜等我話你聽 各位兄弟 俾d聲 REPEAT #
Verse 2
成年人對我地有好多既誤解 或者係世代發展轉變得太快
有唔同意見唔代表我地學壞 討論要平等理性唔係你講哂
年紀細唔代表我年少無知乜都唔識 至少我清楚明白乜野叫做普世價值
唔按主流既方式升學搵工終需乞食 我會以獨特的方法為香港 出一分力
「細路,做人呢家野你識條鐵咩,呢個世界好現實ga,你大個左就會明白」
然後我話青春是不甘於妥協 更未怕受現況威脅
青春是未怕苦澀 那懼路途遇上波折
青春是不安於建制 盼待有日突破專制 青春是熱血的身體
REPEAT #
Verse 3
Last Verse I wanna deliver in English
Hong Kong youngsters are not childish
We are the people the society should cherish
The unique way we talk is called Chi-glish
Hong Kong is an international city
We hope to show the world how cosmopolitan
we can be In this land we can be free,
freedom of speech, freedom of press are the keys.
Yo… I hope one day, all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could live happily, peacefully without inequality… uh… this is my dream cit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Jl-Zr6RK9c/hqdefault.jpg)
有關童年的歌 在 再見小時候關於長大的那些歌- 閒聊板 - Dcard 的八卦
人生總在經歷一些事之後被迫長大,那些回不去的童年讓人嚮往,想念當時單純的自己,想念沒有利益考量就能交心的朋友,想念為了愛滿身傷痕也不怕的勇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