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華民國104年的元旦,我要祝福國人同胞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過去這一年,我們的社會經歷了一些紛擾。雖然有各種不滿與對立,人民都已經用選票表達了意見,臺灣的民主日漸成熟,選後社會也很快恢復平靜。
去年食安風暴之後,我們痛定思痛,全面投入公權力,嚴查重罰。也透過修法,大幅提高罰則。此外,政府與民間合作建立「三級品管」制度,為食品安全把關。我深信,只要我們堅持除惡務盡、絕不手軟的決心,徹底掃除黑心食品,臺灣食品產業一定可以脫胎換骨,重振「美食王國」的聲譽。
展望新的一年,政府必須記取教訓,社會暫時的平靜,代表的不是問題的解決,而是人民對改革的期待。如果身為執政者不能反省檢討,化解不滿與對立,社會的平靜不會維持太久。
因此,新年開始,我想用和解的「和」與合作的「合」這兩個字,分三個層次,也就是「社會和解」、「朝野合作」與「兩岸和平」,來跟大家談談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第一:社會和解
去年三月的學生運動,確實為臺灣帶來了衝擊。在網路串連、青年發聲的主旋律之下,整個社會有了一股全新的脈動。或許有些人歡迎,有些人疑慮。但從長遠來看,如果我們的國家,擁有關心社會的年輕人,以及尊重民主法治、堅持理性對話、反對暴力專制的公民社會,臺灣一定生氣蓬勃,持續茁壯。
我們必須承認,年輕人懷有比較高的理想性與正義感,對不公不義的事,特別反感。如果政府說明不清或做法不當,很容易引發誤解與批評。
一年來臺灣經濟景氣穩健回溫,出口持續暢旺,經濟成長率是三年來最高的,整體失業率是七年來最低的。年輕人的失業率雖然也下降不少,但仍然偏高;薪資增加幅度也是四年來最高的,去年企業獲利情況良好,相當多企業計劃今年加薪。但不少年輕人即使找到工作,也買不起房子,甚至不敢生孩子。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面對的是一個經濟與薪資成長緩慢的年代,與上幾代的生活經驗全然不同。年輕人的焦慮與不安提醒我們,必須多傾聽人民的心聲,投入更多的資源,創造更多的機會,對於青年的理想性與正義感,政府也必須回應。
身為總統,我責無旁貸。首先,「和解」必須來自「理解」。對於青年世代及弱勢群體,我們要用與過去不同的方式來理解,我們要學會易地而處,用青年的眼光看世界,從弱勢的角度想未來。我們不應該忽視,這一個世代的年輕人,處在一個全球化、跨國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即便努力,仍然擔心未必有回報。
我強烈地希望政府官員,在處理青年、勞資、城鄉以及弱勢等問題的時候,要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設法理解對話的對象,熟悉對方的世界,多傾聽人民的心聲,融入政策,將社會對於政府的不滿視為警惕與督促的力量,這樣的施政才能避免一廂情願,讓人民無感。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雖然過去五年來,我國人民的所得分配不斷改善,使臺灣在亞洲新興國家中,表現相對比較好。但不可否認的,有錢人累積財富的能力遠遠超過一般民眾,這讓社會中不少人充滿了相對剝奪感。針對這種現象,政府必須推出更有效的財經與社會政策,以改善財富分配的不均。
最近,由先進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也在關心會員國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顯示這是世界性的問題,而消弭貧富不均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心,一起來為青年找到希望,讓弱勢獲得照顧。政府在租稅與福利政策上,必須儘快提出更有效的改革方案,讓人民有感。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加強溝通,回應民意。在資訊快速傳遞,互動性越來越強的時代,不能讓政府的思維落後於這個時代。行政部門如果不進行徹底的檢討與改變,根本不可能跟上以網路為平臺的公民對話及公共參與。未來在政府決策機制當中,會以「資訊更公開、決策更透明、介面更親民」的方式,接納各種多元意見,並進一步推動「開放政府資訊」(open data)的工作,確保政府的施政真正成為全民參與的過程,保持在符合民意的軌道上運作。以上這種「公開、透明與親民」的決策與溝通方式,我期待儘速讓人民看到成果。
第二:朝野合作
臺灣今天面臨許多內外挑戰,為了公共利益與全民福祉,朝野需要從對立走向合作。我們看到,臺灣的朝野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鴻溝,真的應該坐下來好好談談。各位鄉親:臺灣沒有分裂的本錢,所有的不滿應該到我為止,由我承擔。
長久以來朝野累積了太多的對立,不能有效合作,一直是我擔任總統到今天最大的遺憾。我深切體會,朝野不和,只會讓全民受苦,這絕對不符合人民期待。朝野融冰或許需要時間,但未來的一年多,臺灣有太多迫切的問題需要解決,時間不能再虛耗,臺灣不能再等待。
各位鄉親:只要有利於政局緩和,我願意促成朝野任何形式的對話與合作;只要有利於人民,我對於不限議題、各種型態的國是會議,都樂觀其成。
對於新選出的地方首長,我由衷祝賀,也期待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為了國家與地方長遠的福祉,應該捐棄成見,加強合作。「家和萬事興」,我們必須團結一致,才能面對嚴峻的國際政經情勢。
臺灣近年來面臨的是全球經貿自由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挑戰,各國搶簽雙邊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早已蔚為風氣,但我國卻一直落後,一直苦苦追趕。各位鄉親:「開放帶來興旺,閉鎖必然萎縮」,這,就是這個時代脈動的寫照!這不是口號,這就是現實。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都得面對,接受挑戰。這些工作,今天拖延,明天就會落後;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同時,我期盼朝野透過溝通化解歧見,讓臺灣在多變的國際政經情勢中,保有競爭優勢。各位鄉親:我們只有一個臺灣,讓我們一起為臺灣的經濟,全力以赴,共同打拚!
第三:兩岸和平
臺灣社會必須和解,兩岸和平也要鞏固。對我來說,推動兩岸關係,最重要的目的:第一,是和平;第二,也是和平;第三,還是和平。過去六年多來我們努力的成果,證明這樣一條追求和平的路線是正確的。
未來,我們仍將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秉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繼續推動兩岸的後續經貿協商,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以促進兩岸關係更進一步的和平發展。同時,兩岸和平發展帶來的和平紅利,尤其是在經貿方面的利益,應該由全民來分享,特別是占企業中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相信這是多數國人的共同期待。
過去一年,兩岸關係穩步向前。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先後在南京、臺北與北京會晤了三次,並互稱官銜。這是兩岸隔海分治65年以來的第一遭,我們的陸委會與大陸國台辦之間也建立了常態性溝通聯繫機制。這代表過去六年半以來,兩岸關係逐步制度化的具體成果。
這些年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除了直航的擴大、貿易投資的增加、文教互動的頻繁,與國際對抗的相對緩和之外,一個更令人欣慰的現象,就是兩岸年輕人之間越來越廣泛與深入的交流。除了臺灣早有不少學生到大陸求學,六年多來陸生來臺人數大幅成長,臺灣七成的大學都有陸生就讀。臺灣自由開放的校園與社會,提供了一個讓兩岸年輕人相互理解、彼此學習的有利環境,為中華民族下一個世代的和平奠定了基礎。
各位鄉親:兩岸的永續和平既然是兩岸人民乃至國際社會共同的盼望,那麼由兩岸年輕人在生命中比較早的階段開始交往互動,透過交流,減少誤解,建立友誼,是促進和平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我多年的主張,我們將持續推動。
絕不讓臺灣空轉
世界正在劇烈的變動,不會為臺灣停下腳步。各位鄉親:我一定繼續努力負起總統的責任:捍衛主權、提升國力、照顧弱勢,絕對不讓臺灣空轉!我衷心期盼,中華民國104年將是落實社會和解、朝野合作及兩岸和平的一年。
最後,祝我們的國家國運昌隆,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深水埗,一個跟「貧窮」長年掛勾的地區,是很多低下階層市民的「窩居」,所謂的「窩居」,指的是租金昂貴、質素極為惡劣的籠屋、板間房、天台屋及劏房等,據估計,這類人口約有20萬,20歲的鄧雯筠Connolly是其中之一。 由小公主變劏房少女 Connolly本來出生於小康之家,小時候住在三房一廳的公務...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林BIG咏 Facebook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柯文哲 Facebook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羅時豐D.L 不務正YA Youtube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Re: [問卦] 請問有低調有錢人的八卦嗎? - 精華區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的情報與評價,PTT、VOCUS、方格子 的評價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有錢人消費台北排世界第三貴! 低薪年輕人社會階級難流動仇富 ... 的評價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台灣有錢人聚集地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 ... 的評價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台灣有錢人聚集地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 ... 的評價
- 關於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台中人很有錢嗎? - Mobile01 的評價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林BIG咏 Facebook 八卦
他是我爸爸。我不是一位來自很富有的家庭,我不是有錢人的孩子,駕好車住好房。我的爸爸是一位商人,算是一位小老板,靠自己的努力及打拼才有今天成功的小事業。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看過我爸爸,因為我爸爸是一位比較屬於低調的人,所以我比較少把我們的合照放上網絡平台。我和爸爸相處的時間不多,隻能說少,或則更少。有時我們一天都說不到一句話,甚至一個星期連十句都不到吧。爸爸是非常疼我的,他不用口,他用的是行動,在背后默默為我付出的行動。
這專頁有37萬位關注者,相信在這裡的每一位,絕對沒一個人觀看我影片的次數是會超越我爸爸的。媽媽和姐姐告訴我說,即使爸爸在忙著文件工作時,都會把電話放在一旁不斷的重復又重復的播放我的影片。或許是我們彼此陪伴相處的時間太少,他可能透過這方式,使他感覺我們彼此很貼近。有時我要下樓喝杯水時,都會聽到爸爸在客廳播放著我的作品,他看到我下樓時就急忙的把影片關閉,或許是因為他很害羞,不想讓我知道他在背后默默支持我的拍攝。其實我和爸爸一樣都是很害羞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的爸爸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小小事業夢。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非常忙於事業,因為那時是他事業的開端,必須付出極大的精神時間去經營他的事業,所以就比較少和孩子們溝通。我不怪他,因為他所做的一切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我們,為了這個家,養大我們,照顧好老婆孩子,他隻是在盡一位做爸爸的責任。因為小時候很少和爸爸相處,所以直到現在也就不知道如何去和爸爸溝通。其實有好幾次,爸爸也非常的努力嘗試和我溝通,嘗試找話題,但我們之間的對話隻是他問我應罷了。
爸爸,對不起,我知道在這家其實你是最疼我的,但是我與你的相處也是最少的。反而姐姐跟爸爸的溝通就非常好,可能是前世情人的關系吧哈哈哈。其實有好幾次我也想好好跟爸爸一起聊天,我也在努力嘗試。很多事情我都隻是和媽媽分享,我拍攝的一切,感情的問題,生活圈的大小事都隻向媽媽分享,反而我與媽媽的相處就非常好,有什麼事就告訴媽媽。所以爸爸想要知道我的事情也是透過媽媽的口中聽來的,大家聽起來很心酸吧。爸爸給我的不多,但是卻很簡單。一間大家能擠在一起住的家,愛我的媽媽,很好的姐姐,提供我上學,撫養我長大,還有一台相機。我的相機,是媽媽和爸爸送給我的生日禮物。我用這台相機很努力的去拍攝,奮斗地去為我的拍攝夢想打拼。靠著自己的努力,賺到了一些錢,買了智能電話送給爸爸,也是爸爸人生中第一台智能手機。有一次他不小心把電話弄丟了,他很著急很擔心,他告訴媽媽說:“這是兒子送給我的禮物,為什麼我可以這麼粗心的弄丟”。我沒有怪爸爸,之后我又再去買了一台電話給爸爸,現在他也比較小心了。媽媽說爸爸非常保護他的電話,因為他說這是兒子送他的珍貴禮物。爸爸,謝謝你沒有在物質上寵壞我,因為我擁有的都是靠自己賺取買來的。我的所有拍攝器材,手機,電腦,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是靠自己賺來的錢買回來的,一分錢都沒花父母的。他們給我的就一台相機,剩下的都是靠自己打拼。
我很內疚,沒有好好盡到做一個孩子的責任,很少和爸爸說話,很少陪伴爸爸,爸爸請原諒我的不孝。有時為了拍攝,也犧牲掉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到處到不同的地方拍攝,也有其部分時間花在了電腦前剪接。爸爸以前也是為了事業,犧牲了與孩子們的陪伴。大家都為了自己的夢想,犧牲了一些身邊的人事物。但人往往不知道,犧牲掉的,其實比夢想還要重要。希望可以透過我的故事,告訴大家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尤其是家人。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可以多相處多溝通,可以一起喝茶聊天聊未來聊我的想法。其實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所以感性的寫了這篇文章。上帝,謝謝你透過爸爸媽媽把我帶來到這個世界上﹔上帝,謝謝你成就了我今天的一切。爸爸希望你不介意我這麼說,希望有一日我們都可以一起到教堂親近上帝。
爸爸,對不起,我愛你,生日快樂!!!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0818演說完整版正式上線
政治其實很簡單,只有三件事:對的事情做,不對的事情不要做,認真做。這樣就行了。
就像為什麼我特別注重財政紀律,因為第一、欠債是要還錢的,如果欠債可以不用還錢,大家都來借錢就好了。第二、欠債是要繳利息的。我上任時,台北市政府一年要繳29億元利息,還債520億之後,現在一年的利息下降至7億多,一年就可以省下21億。
所以各縣市政府在負債不斷攀高的情況下,還增加重陽敬老金的發放,甚至還有春節敬老金,這些因此增加的債務,將來要誰去還?
答案是我們的下一代,「這是債留子孫的行為」。
台灣再4年,大於65歲的人口會超過20%,面對一個快速高齡化的社會,台灣需要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老人照護系統,而不是發齊頭式的重陽敬老金,「政府不可以如此懶惰」。
不遵守財政紀律,甚至在負債升高的情況下,不斷加碼齊頭式的一次性禮金,台灣人應該要有勇氣,對這種事情說「這是不對的」。
堅持做對的事,就是進步價值,而鞏固這個價值,使其成為台灣政治的一部分,這是我們要繼續努力的。
#改變成真持續發生
#teamKP
【 8/18 阿北演講全記錄 】
首先感謝大家支持募資活動
我們在 12 個小時,其中還當機了 3 個鐘頭
獲得了 2,4000 筆的小額募款
募得了 4,100 萬元
這是台灣史上時間最短
募到最高金額的一場募資活動
這個,加上我拿房子去貸款的 2,000 萬
我想這個貸款的 2,000 萬用來付人事費
還有一些雜支
那這 4,000 萬用來做活動,還有宣傳品
我們會持續推動「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
4 年前我第一次選舉的時候
我當時就覺得很奇怪
為什麼年輕人都不願意出來投票
經過 2、3 年的思考,我知道原因在那裡
因為沒有他們認同的對象可以選
所以當然他們不想選
我們在 4 年前
透過一連串的社會運動,來讓年輕人相信
我們是有能力改變台灣的政治文化
例如:我們不插旗子、不掛布條
不用宣傳車、不買業配
甚至在選前的一個月,我們就停止了募款
也公佈了我們的競選帳目
在台灣的政壇上,沒有其他人可以這樣做
有很多人還在批評我們怎麼樣
但是,第一:他們都捨不得提早停止募款
因為他們都要撈到最後一秒
第二:他們竟然還敢拿假發票來汙衊我
可是這一些人,從來不敢跟民眾公佈他們的競選帳目
我當台北市長到這一天,我還是沒有設基金會
我一直在抵抗魔鬼的誘惑
台灣,在我們這個層級的政治人物
哪一個沒有基金會?
在這個地方,我要感謝大家
我會繼續努力,讓改變成真,持續發生
這 4 年來,每個禮拜一到禮拜五
我每天早上 6 點半起床
7 點 搭公車出發
7 點半 在台北市政府準時開會
4 年來 我市長直接列管的案子
超過 8,200 個案子
我們台北市團隊,在這 4 年下來我發現:越來越好了
我相信:我們整個台北市的團隊會越來越強大
可以令台北市民驕傲
我在 3 年半,減債 520 億
因為我堅持財政紀律、精實管理
不隨意追加預算
目前在台北市政府,只要是要追加預算的
一律要進市長室專案報告,後來就很少了
我當市長到現在,我們超過 2,000 萬以上的標案
不准用價格標,都要用最有利標
為什麼你知道嗎?
以前喔,首長不用負責任,都用最低的價格標
結果喔,我們台灣話說俗物無好貨
然後品質做不好,再來追加預算
我要求所有的局處長,你既然當首長
你必須負責任,給我全部用最有利標
要價格標還要市長同意
而且,我們在上網的時候,同時公佈
評審委員的名字,歡迎大家互相檢舉
而且我們還公佈底價
而且我們還要求
在評審的時候委員要出席超過 3 分之 2
而且外聘的委員也要超過 3 分之 2
更重要的,我們連府內、府外的委員都有定義
比方說:退休三年內不能算是府外
我問大家:以前所有的BOT案
都是晚上 CALL-IN 節目討論的節目
不管是大巨蛋、松菸、三創、美河市、雙子星
為什麼換了柯文哲當台北市長,我有 BOT 案啊?
在 2017 年我們台北市的招商 BOT
也是全台灣最高的,達到 299 億,接近 300 億
柯文哲當台北市長 我的 BOT 有那一個案子
上過晚上的 CALL-IN 節目?
因為很簡單:公開透明
我們沒有想要汙錢,就好辦了嘛?
其實喔,單單堅持財政紀律
對的事情做,不對的事情不要做,認真做
其實也沒有什麼祕訣,就這樣
我們 3 年半,竟然可以還債還 520 億
高房租、高房價,如果是台灣的年輕人
尤其是台北市的年輕人最痛恨的事情
請問,過去 20 年
不管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
有針對高房租高房價,做過什麼努力嗎?
沒有。
大規模興建公宅,還是從柯文哲開始的
也許我們沒有一下子蓋到目標的 20,000 戶
但是我相信到今年年底,已完工跟已開工的
還是會達到 12,000 戶,我們會繼續努力
作為政府,沒有辦法讓年輕人一下子買的起房子
最起碼,要讓他有租得起的房子
這是居住正義
第二,我蓋的公宅都比較漂亮,沒有話講
不管是松山區的健康公宅
或是文山區的興隆公宅,都非常的漂亮
因為:我們都非常的注意施工的品質
其實要跟大家講,只要內心不要想要汙錢貪汙
工程都能做到一定的水準
我們不僅要達到居住正義
我們在實現城市的美學
更重要的,我們利用在蓋公宅的時候
來提升整個台灣智慧建築產業的水準
所以我們的公宅喔,都有智慧電表、智慧水表
智慧瓦斯表、智慧電網、智慧那個保全系統
這個叫光點盤
我們利用在蓋公宅的時候
把台灣最強的資通訊產業,再往前推一步
更重要的,我們在蓋公宅的時候,我們的低樓層
會把托嬰、托幼、托老,甚至里長所需要的
居民活動中心都帶進去
也就是說每一棟公宅
它都是符合那個地區的社會福利設施
我們把它順便引進去
更重要的,以前的政府喔
都不能做為一個產業的推動者
我們今年年底,南港機廠
90 億的公宅要開建的時候
我們就把循環經濟,第一次帶進台灣
循環經濟的概念,就是它在蓋房子的時候
它已經想到 50 年後、70 年後,它要拆的時候
它的垃圾要最少
因為那些不管是隔間或是一些材料
都可以再 RE-USE 或是 RE-CYCLE
所以,永續經營喔,是我們一個政府的態度
過去我每次講:
「有任期的選舉制度,加上沒有歷史觀的政治人物
造成我們今天台灣的困境。」
我當台北市長
我想的都是:「我們要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台灣給下一代?」
我會如此地堅持下去
法國的巴黎有凱旋門
我們台灣的台北有北門
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劃
從我上任的當天晚上
先開始拆掉忠孝西路,那個沒有用的公車專用道
一個完工八年,躺在那裡竟然沒有人敢拆
我上任的第一個晚上就把它拆掉了
再來,我們花了 6 天
把那個困住北門的忠孝橋引道也把它拆掉了
國光客運搬走
三井倉庫移走
再把那個地方變成一個交六廣場
再做公車彎進去
再把整個北門廣場重建
路型重整
今天 北門是我們台灣的國門意象
這是我們台北市民的一個驕傲
以北門為中心
往上,圓環,當年那個蓋了也不能用的圓環
也被我把它拆掉
過去的政府常常蓋沒有用的東西
圓環拆掉了,現在變成一個公園
還給大同區的居民
388 公園:在 10 月會完工
大龍國宅跟大龍市場,明年 8 月會完工
明倫公宅正在興建
社子島 內政部也通過我們的都市計畫
我們可以按部就班開發下去
這是往北
往南,萬華雙子星已經啟用了
環南市場 在今年 5 月已經上樑了
明年 8 月會第一期完工
再來 花費 140 億的第一果菜市場跟魚市場
應該在明年也會開工
中繼市場在去年 12 月已經開工了
所以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
往北往南
過去,軸線翻轉只是一個口號
但是我把它實現了
政治 :就是堅持該做的事情
當時我開始路邊停車收費,也是一片大家在罵
我相信:今天如果在台北市再辦公投
路邊停車收費會過半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政治人物
對的事情,他應該勇敢地、堅持地做下去
因為有路邊停車收費
我們才能開始做鄰里交通改善計畫
其實路邊停車收費真正的目的是管理
而不是收那個停車費
我要跟各位年輕朋友講一句話:
2017 年,是 50 年來,台北市車禍死亡人數最少的一年
台北市有 456 里,到去年年底的時候
大概有⋯已經有 196 個里
有做那個鄰里交通改善計畫
在巷子裡面有畫那個綠色人行通道
另外一邊畫停車格,把整個路做一個整理
有做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的里
相對於以前,車禍傷亡人數降了 47%
這個就是我要跟大家講:
「政治,必須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
走在巷子裡面,有這個綠色人行通道
事實上對那些老弱婦孺,增加很多安全
以前因為車子亂停,他被迫走道路的中間
然後常常就被摩托車擦撞
有實施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的鄰里
相對於它還沒做之前,車禍傷亡人數降低47%
也間接地造成了 2017 年
50 年來,台北市車禍死亡人數最少的一年
過去的政治人物都認為要做什麼大建設
錯!人民的小問題,就是政府的大問題
政治,必須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
另外,也因為我們有路邊停車收費
所以我們才有足夠的錢
可以來進行那個 1280 元(定期票)
補貼那個公共運輸的費用
很多人在問說:這 1280 元的財源在哪裡?
來了,其實坦白跟大家講
我們是利用那個停車收費的錢過來補
這樣的話,可以讓整個公共運輸
它可以繼續往前走
因為公共運輸是需要補貼的
那些有錢買車子的人,他去路邊停車
交一點停車費,來補貼那些沒有錢買車的人
所以齁,政治其實就是
按部就班去給他推動
如果有人問我說,只有 30 秒
你要看一個機關的好壞,你要看哪裡?
答案是廁所。
但是如果你有 30 分鐘,你要去看一個城市的好壞
是哪裡?答案是市場。
其實市場是一個城市的縮影
過去的政府從來都不願意去碰市場
為什麼?因為太麻煩了。
環南市場,在今年 5 月已經上樑
它是在 2016 年的 11 月開工
環南市場裡面有 1,300 攤
外面還有 300 攤沒有執照
這個,我記得在開工那一天
市場處的主任秘書在掉眼淚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我進台北市政府當公務員
第一份公文,就是環南市場改建計畫
18 年後,它終於開工了
一個這麼重要的市場,竟然擺了 18 年
為什麼你知不知道?
還是那句話:因為過去的政治人物
如果認為他不能夠剪綵,他不太願意做
還有一點:
當他要跟 1,600 攤的攤販去協調的時候
他覺得太煩了,他不屑做這種事
我倒覺得是這樣:該做的就要去做
只要對人民有益的,對整個歷史有益的
我們就應該勇敢地去做
所以環南市場開工了,今年 5 月已經上樑
同樣的,大龍市場當年我一上任第一年就開工
南門市場中繼市場,前幾天也開工了
第一果菜市場及魚市場的中繼市場也開工了
然後大概明年主體市場會開工
然後再下來是這個東門跟北投市場
我們這些很困難的市場
都一個一個一個在處理掉
所以,只要是該做的。就應該認真地去做
還有一點,我為什麼非常強調財政紀律
我要跟大家講:
我剛上任時,我們台北市一年的利息要 29 億
後來我還了 520 億之後,債務從 1,468 億降到 948 億後
我們現在一年的利息,只要 7 億多
也就是說單單利息,就省了 21 億
我要跟大家講:
我為什麼對財政紀律這麼有意見
為什麼這麼重視
第一,欠債是需要還錢的
如果欠債可以不用還錢,那我們就來欠啊?
第二,欠債是要繳利息的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
在各縣市政府欠債的狀態下
他們還繼續增加重陽敬老金的發放
讓債務更加擴大
請問:這個增加的債務,將來要誰去還?
(觀眾回:我們)
所以這一些人,台灣話說「夭壽」
我反對齊頭式的社會福利政策
21 世紀資本論這本書
他厚厚的一本書,其實他只講一個概念:
用錢賺錢比用勞力賺錢快
所以貧富懸殊會越來越厲害
政府面對貧富懸殊越來越厲害,只有兩個手段
第一:所得累進稅
也就是說有錢人必須繳多一點的稅
第二:社會福利必須偏向弱勢
所以齊頭式發放重陽敬老金,這個是錯的
很多人在問我說:我們有沒有在發重陽敬老金
有啊!中低收入戶有發!
本來社會福利政策就是要偏向弱勢
而不是齊頭式發放
你給王永慶、徐旭東 1,500 幹什麼?
那一些要求齊頭式發放重陽敬老金的
這一些就是債留子孫的代表
再過四年,整個台灣大於 65 歲以上人口
會超過 20%
所以我們在這個短期的時間內
我們必須建構整個台北市完整的老人福利系統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發敬老卡
一個月 480 塊
讓那些長者可以免費使用這些交通工具
因為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如果他很健康的時候,我們鼓勵他走出去
再來,我們目前台北市有三百六十幾個老人共餐據點
其實吃飯不是目的
我雖然來吃飯一個給他補助 40 塊
其實真正的用意是,我們要讓老人變成一個互助的團體
他們彼此認識
坦白講,四年以後,
當台北市大於 65 歲以上人口超過 20%
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是老人的時候
不可能社會局去照顧每一個老人
所以變成要老人形成團體,老人去照顧老人
這才是比較好的政策
所以我們從給他發敬老卡
鼓勵他走出去,一個月 480 元
因為他們還有半價,所以應該是夠用
然後開放所有的場館,讓他們去使用
你想想看:
台北市動物園的猴子,被 1,000 個人看過
跟被 1,200 個人看過,成本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鼓勵長者多出去
能夠出去活動,去看看猴子
然後到不管是里長還是教會,有形成一個老人的團體
大家可以共餐,彼此認識
啊其實我們還有很多衛教啦
甚至我們還有那個 3C 教學車
教他們如何使用 Line
還有很多,體育局也有給他們做那個體適能的訓練⋯等等
再來,過去我們看十大死因
我們台灣十大死因:第一名是癌症
第二名是心臟病
第三名是肺炎
所以我們給台北市 65 歲以上的長者
可以打那個肺炎疫苗
坦白講:我們要建構的是一個可長可久的老人照護系統
目前我們台北市
我上任的時候,是有 19 個日間照顧中心
現在又再加 3 個,其實我的目標是蓋到 38 個
其實每一個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它就要負起整個社區的服務
不管是老人共餐據點
從它基地可以派出去
到不同的老人共餐據點去支持這些老人活動據點
坦白講:台北市需要的是一個可長可久的老人照護系統
而不是發 1,500 塊給他以後,跟他講說:莎呦娜啦 ByeBye
政府不可以如此的懶惰。
坦白講:重陽敬老金,一年要花七億多
如果是你賺的,你要拿出來發給大家
我會跟你說 Thank you
問題也不是啊?
那個重陽敬老金也是人民納稅錢啊⋯
所以今天只是一個問題:
「這些錢怎樣用,對整個社會的長遠制度是好的?」
所以,今天來很多年輕人
回去告訴你的阿公阿嬤:「柯文哲是對的」
這個 2014 年,我當時的選舉
到最後的時候,訴求「這一票聽孩子的話。」
我看,這次要說「這一票聽孫子的話。」
所以,要拜託各位
其實我們台北市還有那個修屋補八萬
其實跌倒,是老人很重要的死亡原因
因為他跌倒之後可能就骨折
骨折之後就很容易肺炎、褥瘡
所以我們一個修屋補八萬
就是說:如果你是比較窮的
我們有跟那個勵馨基金會合作
他幫你 check 看看,把整個家裡弄的比較安全
比較不會跌倒
另外,我們日間照顧中心,會一個一個蓋下去
台北市,需要的是一個可長可久完整的老人照護系統
而不是發 1,500 塊以後
1,500 塊給他,然後說:莎呦娜啦 ByeBye
這是不對的
更重要的:我們也不需要去討好人民
一再的加碼。
我覺得相對於其他縣市
在負債的狀態下,重陽敬老金一直加碼
我認為這個是沒有財政紀律,這是不對的
台灣必須要有勇氣,跟那個不對的事情說「這是不對的」
2017 年的夏季奇蹟是什麼?世大運。
世大運,台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台灣
坦白講,在過程當中
雖然我們都被人家看衰
但是我們還是很堅持,按部就班
我要跟大家講:世大運成功當然有很多故事
包括 3 個颱風 90 度轉彎
這個真的是天佑台灣
還有我們台灣的選手,竟然拿了 90 面獎牌
我都不曉得我們台灣是世界體育強國
但是我要跟大家講:
其實在成功的背後,是有很多人
可以說不辭辛苦,日夜趕工,才有這些成績
比方說:我們有 60 個場館
分佈在 5 個縣市
還有這個選手村、還有這個主營運中心、新聞中心
夯不啷噹加起來,至少 70 個
全部準時完工,全部通過國際大專體總的認證
而且更重要的:沒有追加預算。
各位不知道 2016 里約奧運的時候
到開幕那一天,還有很多場館還沒好
我們以前台灣的公共工程
時間到沒有蓋好,蓋好了驗收沒有過
不然就是要增加預算
當年郝龍斌,編那個世大運預算編 198 億
我 152 億完成的
而且,就照剛才講的:
我們場館全部如期完工,全部通過
那個來驗收的不是台灣政府,是國際大專體總
而且沒有追加預算
我們全部給它做完
我們有 12,000 名的選手村
吃飯吃了一個月沒有拉肚子
這表示食安要盯得很緊
我們有 500 輛的巴士,每天載這 12,000 名
到將近 70 個場館去,都沒有脫班
這表示說:我們非常認真地在做每一件事情
我們有 1,8000 名的志工
都可以分佈到不同的場館
每天都準時上工,然後都沒有凸槌
我要跟大家講:
2017 的世大運
他不僅是天佑台灣
他有全體台灣人的艱苦奮鬥,才會成功
其實,在今天這一刻這一秒
我內心的擔憂是什麼?
我們在過去這四年當中,我們改變成真
但是我們希望所有這一些
我們要繼續做下去
不僅是改變成真,而且持續發生
最後他會變成我們台灣政治的一部分
不會讓任何人來動搖他
台灣必須成為一個公平正義的國家
我們要繼續努力
所以,沒有你們的支持
我一個人,幾乎都做不到
過去四年,靠著大家的支持
我們改變成真
未來的四年,我們要讓改變繼續發生
謝謝大家
-\-\
#teamKP
#改變成真
#持續發生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深水埗,一個跟「貧窮」長年掛勾的地區,是很多低下階層市民的「窩居」,所謂的「窩居」,指的是租金昂貴、質素極為惡劣的籠屋、板間房、天台屋及劏房等,據估計,這類人口約有20萬,20歲的鄧雯筠Connolly是其中之一。
由小公主變劏房少女
Connolly本來出生於小康之家,小時候住在三房一廳的公務員宿舍,可惜父母在她8歲那年離婚,她當時選擇了跟媽媽生活,從此由小公主變成一個住劏房的女孩:「你問我依家會唔會後悔,我又唔會後悔,始終係我細個果陣嘅決定,而且我媽媽係愛我嘅。」
貧窮無阻追求藝術夢
有着媽媽的愛,雖然生活環境差了,但Connolly仍舊快樂地成長,亦可以跟從自己的興趣修讀藝術,今年剛好畢業的她,透過實習的畫廊Eastpro,認識了攝影師張榮麟,他過去一年拍攝了一輯以籠屋、劏房、棺材房、天台屋為主題的相片,除了舉行「The Forgotten」攝影展之外,亦出版了一本相冊,相冊的第一頁,就Connolly的插畫。
「我用咗斜視嘅角度去畫,左上角表達有錢人住嘅地方,中間有條斜路係路障嚟嘅,路障係代表窮人好難、或者永遠都無機會到達另一邊嘅世界,呢個係佢哋之間嘅洪溝。」成長於深水埗的Connolly,感受非常深。
輪候公屋6年未果
香港貧富懸殊差距之大,令Connolly有很深的體會,過着基層市民生活的她,和媽媽正輪候公屋,至今已有6年,但仍然未有任何消息。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申請宗數超過25萬宗,平均輪候時間仍然維持5.5年歷史高位:「依家多咗咁多新移民嚟同我哋爭公屋,講真一定會唔鍾意、唔開心,政府對土生土長嘅香港人,其實又有幾多福利呢?」
目前申請公屋,二人每月最高入息限額為18,690元,即將投入社會工作的Connolly,很擔心跟媽媽二人的收入會超出這限額,面對兩難的她,惟有選擇先做兼職:「好無奈,都麻木喇,其實已經唔會盼望幾時有公屋。」
批評明日大嶼:不切實際
為了令公屋輪候人士快點「上樓」,政府力推「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000公頃,聲稱約可提供15至26萬單位,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雖然Connolly很想快點「上樓」,但卻不支持這填海計劃,認為政府是捨易取難:「以我所知香港其實有好多棕地可以發展,但政府偏偏唔攞嚟起公屋,你用咁多時間、精力、金錢去起一個人工島,我可以好肯定講一句,你唔係為咗基層人士去起嘅。」
置業是一個夢
雖然短時間內,Connolly仍然以申請公屋為目標,但正值大好年華的她,對將來的生活仍然充滿盼望,更視置業為追求目標:「租屋始終係寄人籬下,當然係有自己嘅物業會較安心,呢個係一個目標、一個夢想、一個希望。」
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走進深水埗的劏房,看看一個少女如何在陋室中成長、掙扎求存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_zsnCkR-us/hqdefault.jpg)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英國model嫁港男|怕醜仔娶混血model儲錢買樓住百呎劏房 網民批死離婚 老婆:人們總覺得靚女應嫁有錢人
經過兩集的〈嫁着個港男〉,溫柔、體貼成為港男標籤。今集的主角Kieko在倫敦長大,是位英日混血兒。2019年來港工作時,在酒吧認識了做會計助理的港男李明彤(Kurt),去年9月搬到香港,2月簽紙結婚。去年Kieko回港要找地方隔離,搵樓時間緊迫,二人在銅鑼灣租住百呎劏房,儲錢為未來計劃,進入「港式生活」。
說起港男,Kieko望住Kurt就是心心眼:「香港男人喜歡提供照顧,會用不太陽剛的方法展現陽剛之氣,好關顧家人。」不太陽剛的陽剛之氣好抽象啊:「即使他加完班,回家好累,他都會照顧我。我試鏡回來幫忙落妝,洗澡後幫忙吹乾頭髮,下班回來又煮飯給我吃。他又自己從Ikea搬張床褥回來,或砌好個櫥櫃,我常被被他驚訝到。」好濕碎好平凡,但層層叠加,好冧啊。「可能跟我約會過的歐洲人吧,他們較懶,永遠沒人為我入廚的。」Kurt是個地道港男,斯斯文文高高瘦瘦的,常常怕羞笑。曾在澳洲讀書,習慣照顧自己,也照顧身邊人:「放工煮飯,見她食得開心,係種好滿足的感覺,又不覺得辛苦。」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3/AKBUOEQPJBCKPLOQBJV3L5QES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英國 #港男 #混血 #劏房 #混血兒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EN0azdRzHg/hqdefault.jpg)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羅時豐D.L 不務正YA Youtube 的評價
【!發💩圖強!實用系 🗽勵志名言】
1.為了生活,我必須輸不起!
2.社會在走,基本行情要有))檳榔多粒,至少要有21粒!
3.以前的我一直以為,認真讀書才會贏在起跑點...
🏰後來才發現...有錢人 都生在終點......
4.能者多勞That’s NO NO.
「領一樣的薪水,卻做的比較多?!」台灣=能者過勞😱
5.吃虧就是佔便宜→來人呀!給本宮掌成香腸嘴!💋
6.唯一認真🎤『(爸爸)媽媽說我們不務正YA/您不懂/我們沒有甚麼對物質的追求/但我們幸運找到生活中的熱情/這比上學去念書還要重要得多了』-Leo王〈羊肉〉
TOP 實用系精華🏆其實有時候,看勵志的名言是))為了寫作文.........
00:00 精華Teaser榨汁機🍹
02:03 饒舌界效果后「MC捐嗎」?!
08:58 ⚠畢業生勿入:含淚跳恰恰...
10:49 萬眾矚目☠口水大魔王☠
13:24 再見了~嶺東高中
14:51 從各個角度探索「屁眼の奧義」
17:11 台中市南屯區某校園:一大票閒人
17:51 「民歌經典」涼亭下的長輩清談~
24:07 下集預告📢突襲特輯全揭露!
#羅時豐 #不務正YA #台中
#南屯區 #嶺東高中 #嶺東科大
#哇系社會大學CEO #一生懸命
#騎上BWS #今天的我沒有極限!
🐄LOVE & PEACE🐄
本集影片於四月底,疫情緩和時期拍攝完成。
過程依照防疫守則,工作人員全程配戴口罩,
開錄前,牛團隊全體確實消毒且體溫正常。
-------------------大牛重要公告------------------------
記得【每週五,晚上21:00首播】準時更新!!
「按讚👍訂閱🔨分享給親朋好友~」讚!!!
記得開小鈴鐺🔔,哞~~
-------------------各平台資訊------------------------
【DL.不務正YA】頻道 ►https://reurl.cc/q8jrlq
【DL.不務正YA】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llivevil/
【羅時豐牛棚】FB粉絲團 ►https://reurl.cc/pDEd6b
【Instagram】 ►https://reurl.cc/D11Mg6
-------------------合作請洽------------------------
E-mail : livevil2019@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EyWm2VWR3I/hqdefault.jpg)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有錢人消費台北排世界第三貴! 低薪年輕人社會階級難流動仇富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瑞士寶盛銀行發佈全球財富及高端生活報告,台北在2021年間是全球 有錢人 生活和消費第三貴的城市,雖然這個報告是針對銀行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人, ... ... <看更多>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台灣有錢人聚集地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 ... 的八卦
台灣有錢人聚集地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懶人包,找台北有錢人ptt, ...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看更多>
有錢人常去的地方 在 Re: [問卦] 請問有低調有錢人的八卦嗎? - 精華區Gossiping 的八卦
這裡就不得不提我們家的故事
有個超低調的有錢人
我大伯
大伯是我父親的哥哥
而我父親則是當代的知識份子
從小被家裡栽培一路考上大學
相對大伯,不會唸書,身材又比較矮小
我爸就是會唸書,又高又帥(以前人標準),一路都是念明星學校
(當時的背景,家裡真的只能選條件好的孩子去培養,不是人人都有書念)
所以我阿公就選擇栽培我爸,一路讓他唸到國立大學
我大伯,則是學歷不詳,應該是國高中就出來做了
聽說是幫人家扛冷氣,就是所謂的冷氣學徒
之後
我爸畢業後,學歷和能力也反映在他的薪資上
一進去不久就升主管(當時管理人材很少,唸書人更少,畢業當主管的也沒什麼)
畢業後工作沒幾年,就買了台北市明星住宅區的房子(現價一棟2000萬)
取了我媽,也是一代知識份子,也是一路明星學校出來的才女,在金融業高就
(當時金融業可不簡單,進去的都金飯碗,不像現代還要防被騙去拉保險)
倆人可謂才子佳人,甚是登對
可說是前途光明呀
我也在那個時候蹦了出來
另一方面
我大伯則是在做水電,在鄉下開了水電行
我阿公阿罵也搬到台北住
此時簡直就是和家歡樂,快樂融融呀
這期間我已經很少見過我大伯了
因為我們家在當時,是別人眼中的高級台北人....(誤)
只有在寒暑假時,爸媽要上班,才會去住一陣子大伯家
印象中,他們家,又破又爛,又黑,廁所又髒
車子還只是爛爛的貨車一台
鄰居和孩子(堂哥,堂弟)也都不是唸書因仔,每次我回去
他們就會說,台北因仔回來了!~
但是好景不常,渡過了台灣經濟成長的黃金期
隨著物價狂漲,薪資開始跟不上物價
我爸要養一家子,居然開始出現了困難
因為領人薪水的,畢竟有限,有個limit在
但是我阿公阿罵就是覺得,他們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讀書人
應該是要過好日子,我媽也覺得她一路修身持家
不是要來當每天要加班的可憐上班族
阿公阿罵更是無時不酸一下
說兒子養那麼大了,連賺幾個錢都不會
之後我爸就捨棄了上班族
以房子當抵押,開了一間公司經營
但是隨著經濟景氣下滑,怎麼做就是搞不起來
台北房子也就一路被搞掉,我們家還是用租的
阿公阿罵也搬去跟大伯住
(起碼鄉下是透天厝)
另一方面,隨著長大
有時候過年過節還是會去拜訪大伯家
觀察力也跟小時候不同了
雖然還是一樣破舊的透天厝
一樣髒亂的樓梯間,破爛的貨車
但是,怎麼他們孩子都已經在當兵了(高職畢)
過幾年再去,又不同了
孩子當完兵居然已經結婚了
再下一年,居然我當叔叔了
堂哥的孩子已經兩歲,大伯和伯母已經是阿公阿罵
而我,高中才剛畢,要考大學....
後來,在大學裡有打工,有了更多的社會體驗
再去大伯家,感受又更不同了
車是多了幾台,但也不是什麼名車
就是Nissan和Toyota之類
是堂哥和堂弟的
堂哥的妻子,也不是什麼唸書人
但是長的漂亮,伯母很喜歡
而且他們也都沒有工作
每天的休閒就是開車出去找朋友打牌
還有請人到家裡吃飯喝茶(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都會有感觸,很多鄉下人生活就是這樣)
那到底一個家,要養那麼多代,到底收入在哪??!!?
修水電能賺那麼多錢??
再過一陣子,過年時刻
又去大伯家,這次堂哥堂嫂是開車過來大伯家吃飯的
(意思是,他們是從他們自己的房子,開車過來大伯的房子吃飯)
他們為什麼會有房子??
以上這些,我小時候從沒想過的問題
一個一個浮現在我腦中
後來,我私下才問我爸
我爸就很難以豈齒的說
"其實他們家很有錢...房子好幾棟"
修水電真的能賺那麼多嗎?
其實不光是修水電
根據了解,他的副業可多了:
水電行只是開基本的
還包括了包工程,買賣法拍屋
買學區附近小套房收房租
炒地皮等
而且這是從以前台灣經濟起飛期就開始做了
當時鄉下的房子一棟,土地根本沒多少
但是他就是眼光好
都可以買在學區,公設附近
後來大學廣設,到處都有學校,高鐵路線建設
也都涵蓋到他們家的房子,土地
而堂哥堂嫂的工作,其實就是開車去收房租,地租
房客有問題,就直接用他們家的水電行專業處理掉
完全做到肥水不落外人田
而且就算他們不租人
光擺在那,隨著這幾年,增值就不知道賺n倍了
但是他們也因為成長背景關係
家裡還是住的爛爛的,也不會有買名牌的習慣
講話也不會去注重說詞,對很多現在的業界情況也不瞭解
有個表哥從國外唸書回來,在科技業上班,講很多業界情形
他們完全無法參與討論,但是他們只覺得那個表哥賺很多
因為"科技新貴"這四個字,在以前真的很值錢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表哥"才"月入4萬而已
跟大伯家比,可能只是油錢而已吧
但是他們"吃",一定是吃的很好
每次去做客,真的都是山珍海味去形容
我平常連7-11便當都在吃的人,去他們家吃真的很幸運
(很多鄉下人都吃很好!)
他們還不敢相信我住台北還要吃7-11
(他們還存留著以前的印象)
後來,我爸公司也差不多要掛了
我們家也離婚,大家都分崩離析
而且他們是當代高知識份子,要承受多少他們那代給他們的壓力
所以他們表面,還是要維持著基本的門面
我爸西裝筆挺開好車,我大伯拖鞋汗衫開貨車
我媽套裝高跟鞋,我伯母....染紅半屏山頭,圓圓胖胖....
這真的是一個時代的標準對比呀
很感嘆
不過我大伯也漸漸觀察到,之後就很照顧我
不僅送我手機,去拜訪還不時給零用錢(一給就是5位數)
簡直是現代人半個月一個月的薪水
真的是讓我想表達些什麼,也說不出口
讓人感到欣慰又難過
後來我堂弟也結婚了,也生了孩子
我大伯也給了他房子車子,讓他加入他們田橋家族企業之一
負責部份的土地房子,(就是負責部份收房租,照顧房客)
從小跟我一起打籃球的他
很崇拜我會打球又會唸書,又住台北
科科 我才羨慕他吧~~
現在政府又搞個企業實習人才計,領個2萬2就偷笑了
更不用想房子車子老婆小孩
但是他們傳統觀念還是很重
我覺得這是他們給人低調的感覺之一
有時候講話還是會感覺,因為學歷不足的一些自信不足
有部分的人,則是有錢,就變囂張暴發戶
我大伯家就屬於另一種
而且還是對我爸這種唸書人
多少都有一些基本的尊重
我堂弟什麼都比我好,但還是會尊重我的學歷(和球技 XD)
還會說我將來上班,一定會賺很多
(該說他天真嗎....再怎樣上班也不會比他多)
其實鄉下
薪資雖然很低
但賺錢的方法很多
鄉下來都是自己做生意為主
小從雜貨店,大到田橋事業
像我大伯事業那麼大,有地有房有工程
根據瞭解
也是經過很多人,很多手法一起合作
地案工程部分,也要跟政府單位有交情
(EX:X電,台X,X油)
法律部分,也是有代書這種所謂唸書人經手
(鄉下很多代書連牌都沒有XD)
這些人脈,都是要在地方,一直經營
才有合作發展的機會
(怎麼經營,其實每天開車吃飯打牌就是一種人脈經營)
從公家機關,台電,台水
到當地鄉里長,條子,房仲土地業者
都要有交情
才可以搞 <田橋水電綜合產業>
舉個例子吧,比如說搞公設建案
當初高鐵台中的建案:台中站位置
要設到烏日去時,沒有消息的人,事前根本就不會知道
等到消息出來要時,烏日那邊的相關事宜,我大伯那幫人早就橋好了
或許,這就是田橋水電綜合產業的厲害吧....XD
反而是上班族,領死薪水的,薪資有一定limit
除非你是當初老闆那批合夥人,高幹之類
否則,就算你再怎麼優,到一定程度,就有極限了
其實我家也過過不錯生活,在台北有車有房
這大概就是上班族的理想生活了吧
要賺錢,要當有錢人
不要想從上班這回事來得到
還是要搞出創業,業外收入才是
不過他們也慢慢再進步吸收新知
他們最近出國玩,覺得國外生活比較好
聽說大伯有打算,要把堂哥堂弟的孩子
都送到國外去了,堂哥堂嫂就要陪去唸語言學校
所以現在也都會找我問一些國外學校的事
因為我對這些東西比較瞭解
(那可是我的夢想呀)
最後
我大伯家,其實對我有很大的啟示
我以前真的不知道,鄉下人
原來,是這樣子在這樣賺錢的~~
和我從小所吸收的知識,完全是另一回事
對我這個"台北俗"的因仔來說~~~
真的還蠻震撼的!!
所以
大家真的好好加油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5.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