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因應急性壓力:
•獲得充足的休息與睡眠。
•每天都撥出時間讓自己獨處。
•盡量找機會出去走動,讓大自然幫自己充電。
•生活作息盡量保持規律,發生突發事件時才更能從容面對。
•做一些自己可以掌控的事。
•找個不會隨便批判的好友吐露心事。
•別犧牲自己,接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工作量。
•別落入受害者的心理陷阱。
•維持適度的社交活動,不要孤立自己。
•認識一些能同理你,並為你加油打氣的過來人。
•對自己好一點,不要自責,接納情緒的起伏波動。
•生活中發生值得開心的事情時,記得好好享受一下。
取自《自體的療癒》
……………………………………………………………..
各位朋友,晚安:
功利社會的價值觀與生活型態,本來就不是為了健康人生而設定。所以我們如果要維持均衡的身心,得要先跟社會保持距離。
版面上有些朋友定期會透過大自然療癒自己,在獨處時思考如何面對難解的關係議題。有人懂得給自己喊暫停,知道不是一直往前衝,人生才能過得去。
做多、賺多、花多,這是大眾流行的顯學,但最後留給身心的就是疲憊與疾病。接納、同理、放鬆……,滿足自己的需要,最主要要靠我們自己對自己用心。
對自己用了心,把自己放在心上,就比較不會因為跟對方斷了連結而抓狂。進一步來說,也就不會陷入拼命想靠近,卻在無意中孤立了自己的窘境。
祝願您,能自給自足,這能在面對關係的時候,有更多的寬容!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789991287683820/
……………………………………………………………..
處理急性壓力
【文/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魯道夫・譚茲(Rudolph E. Tanzi)】
人生在世,有些事就是發生得出乎意料,壓力也隨之而來,這就是所謂的急性壓力(acute stress)。被解雇就是個好例子,而且失業的痛苦大家應該都經歷過;事實上,這也是數百萬人最深的恐懼之一。然而,面對這類危機時,我們有時候會用自毀的方式來應對。好比說,有一定比例的人會開始退縮,轉移注意力,以為時間能治癒傷口。精神醫學研究顯示,一般人遭遇突發性壓力時,最常見的反應居然是:看更多電視(現代人可能是玩更多電玩),在較年長的藍領失業者身上更是普遍(尤其是永久性失業者)。由於這種行為往往伴隨著其他現象,如鴉片成癮的比例提高(尤其年過五十的白種男性),自殺增加率更是高得驚人,可見轉移注意力顯然不是處理急性壓力的妥善辦法。
那各位呢?在遭遇突發性壓力時,譬如和另一半鬧分手,被醫生診斷出罹患重症,這時適度的退縮和轉移注意力不是壞事,也是人之常情。儘管時間無法完全治癒傷口,但至少可以平復混亂的情緒。吃一些不健康但美味的垃圾食物來撫平情緒也無所謂,但不能持續太久;更何況,我們最後總要找到一個積極正面又有療癒力的方法來因應急性壓力,否則那些永不痊癒的傷口、不好的記憶、低落的自尊心或其他身心傷害,豈不是要糾纏我們一輩子?
懷孕生子其實就為妥善的療癒之道提供了一個絕佳範例。研究發現,母親在分娩完後,腦內的多巴胺和催產素分泌量會明顯增加;恰好,這兩種化學物質都與心情愉悅甚至欣快感(euphoria)有關。而就像人生所有的第一次,當我們對某件事的首次體驗是愉悅的或有獎賞可得,就會想再次體驗它。二○○八年,貝勒大學的連恩.史特拉森(Lane Strathern)等人在《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發表了一項研究指出,新手媽媽在看到寶寶時如果心情愉悅,腦部的一些區域會變得比較活躍,而這些區域居然和使用古柯鹼所刺激的區域相同;當然,這種快感是自然的。更有趣的是,只要母親對寶寶的感受是自信且安全的,當看到寶寶的臉孔時,無論臉上的表情是快樂還是悲傷,她們內心都會感到愉悅(可從母親腦內的酬賞信號得知)。相反地,新生兒的誕生如果讓母親覺得壓力過大,她們在聽到孩子哭泣時,腦內變得較活躍之處反而是那些和痛苦或厭惡有關的區域。不僅如此,母親感受到的壓力,也會明顯影響她與孩子的互動,以及孩子日後的腦部發展。
而且,新生兒誕生所帶來的壓力並不會自動消失。有大約一年多的時間,父母兩人都會覺得生活步調大亂,急性壓力的許多典型徵兆也會快速出現,例如疲憊不堪、脾氣暴躁、睡眠品質不佳、感覺快要失控等。壓力專家指出,當生活中無法預期的變數增加,或感覺自己快失控時,急性壓力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會雪上加霜。失業會造成急性壓力,一般人應該不會感到意外,畢竟原本穩定的收入突然中斷,而一份好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也會憑空消失,甚至對未來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家中有新生兒誕生其實也一樣,畢竟嬰幼兒健不健康,有許多難以預料的變數,做父母的也不知道寶寶何時會突然需要大人近身照顧。
儘管如此,面對新生兒的報到,有些父母就是比其他父母更能應對。他們是怎麼辦到的?我們來看看幾個不錯的例子。
▍如何因應急性壓力:育兒篇
請記得,以下提到的因應措施,幾乎人人都辦得到。
•獲得充足的休息與睡眠。
•每天都撥出時間讓自己獨處。
•盡量找機會出去走動,讓大自然幫自己充電。
•能動就多動,生活不要完全被孩子綁住。
•與另一半或家人分工合作,在感覺快撐不住之前就發出求救信號。
•生活作息盡量保持規律,發生突發事件時才更能從容面對。
•做一些自己可以掌控的事。
•找個不會隨便批判的好友吐露心事。
•別犧牲自己,接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工作量。
•別落入受害者的心理陷阱。
•維持適度的社交活動,不要孤立自己。
•認識一些能同理你,並為你加油打氣的過來人。
•對自己好一點,不要自責,接納情緒的起伏波動。
•生活中發生值得開心的事情時,記得好好享受一下。
喜獲麟兒畢竟是喜事一樁,就算壓力再大,做父母的多半能甘之如飴,但離婚或失業就不同了。還好,只要能靜下心來,找出適當的辦法加以因應,就比較能順利度過難關。但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高度的自我覺察、有意識地去行動,畢竟我們與生俱來的壓力反應無法幫我們做到這一點。
因此,各位在面對可能引發急性壓力的危機時,不妨依照下列步驟做做看:
1. 寫日誌,把自己脫離危機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
2. 將剛剛介紹過的因應策略列進去,每種策略都分配一頁來記錄。
3. 發揮靈感,想想這些因應策略有什麼相對應的辦法能立即派上用場。
4. 針對有效的因應策略,定期追蹤並記錄。
上面的因應策略其實都不複雜,而且多半一目了然,但急性壓力的干擾實在太大了,即使平時很能自我覺察的人也可能自亂陣腳,做出明知對自己不利的行為,譬如封閉自我、把自己當成無辜的受害者、壓抑某些情緒而變得更焦慮或更惶恐等。
前面曾提到,有獲得心理支持的人比較不容易罹患狹心症(見第二章「看不見的療癒」)。情緒穩不穩定和心臟健不健康息息相關,是無庸置疑的事實。處理急性壓力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急性壓力會威脅到身心靈各層面的健康。所幸,對大多數人而言,會引發急性壓力的狀況通常是暫時性的,而且並不常見(但願如此)。
.
以上文字取自
自體的療癒:後疫情時代的新健康提案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612
一中心∣https://bit.ly/32mL9HB
一中心出版 1 Center LTD.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閱部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博客來書籍介紹: https://bit.ly/2LRl0en 本次閱說書介紹的是《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近年來常有這類型的企業管理工具書,從KPI到OKR再到這兩年的OGSM,時代在進步,效率的提升也相對重要許多。在這本書裡作者分享了管理團隊的方法:「一頁計畫書...
有趣自我介紹範例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八卦
{{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03
[一. 木吉他伴奏應該要練起來的曲目]
之所以會從『Blackbird』與『If』來切入『木吉他伴奏應該要練起來的曲目』,除了『用兩根指頭彈名曲』的噱頭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吉他這種具備琴頸的長形樂器,『橫向』移動的運動模式是非常重要但許多學習者在起始點很容易忽略的;一旦因為熟記了『盒框式』和絃的握把方式,操作和絃的手型與肌肉用力的慣性,會很容易將手勢定型在某個特定的把位,對於後來進階所需要的突破原有的盒框而進行橫向移動時,以手肘為支點來協調連動手腕與手指的施力過程,會感到非常力不從心,最常見的就是更換把位時,和絃常常按壓得不夠確實而造成的惱人雜音,更多時候是直接按錯把位…
這並非是對於音樂的理解力不夠,而是彈奏樂器時的物理性失誤。
我一直覺得『練習』樂器一定會有要下苦功的部份,通常~那都很容易讓人消磨喪志,所以,如果可以用正確物理運動的角度來分析『操作』樂器的部份,好像比較容易得到更有效率的進展。
另外,這兩首曲目的吉他編曲,聲響都非常開闊,對於耳朵去習慣這樣的聲響寬度,從而建立起的音樂美感判斷,會幫助我們在探索一個新的和絃行進或一段新的音樂詮釋時,自發性地去自我校正所彈奏出來的音色觸弦與情感,這對於建立起自己的音樂風格,應該是極其重要的。
在理解了橫向操作的原則之後,我們又應該反過來開始探討一下『盒框式』和絃的深奧之處;而這次的曲目~我想,應該是『盒框式』和絃應用得最無可取代的範例了吧!
曲目1-3 Kansas-Dust in the Win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2DeNdF0KPA
你應該很難相信這首在1977年出版、充滿了詩人式迷離情感的木吉他名曲,是來自於一個被Wiki定義為『Progressive Roc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gressive_rock) 的超厲害的實驗性搖滾樂團---雖然這種反差的特徵,在70、80年代的搖滾樂團專輯根本是一種慣例---的作品,而這首傑作的由來,本來就是該團吉他、鍵盤手Kerry Livgren的一個自我練習、手指預熱的小樂段,這也解釋了為何它會是『盒框式』和絃應用的極致。
值得注意的是:
1. 最為人稱道的前奏Riff完全集中在C調的第一把位,兩個主要的關係大小調和絃加上了延伸用音交錯組合,非常有效率地鍛鍊了左手四根手指的獨立性與運動協調性;在這裡要講究的是:C族群和絃更換到Am族群和絃(反之亦然)時,一定要將左手的指頭都離開指板,用最小的懸空間距調整好下一個和絃的指型,然後迅速地垂直按壓下去~這個細微的肌肉運動,很可能會影響你未來的整個吉他生涯---你可以花二十年來驗證看看喔。
2. 同樣非常簡潔的A、B曲式中,再次地運用了根音上下行的模組;特別在短短的B段,出現了一個變化半音的F#根音,讓和絃色彩變化為D/F#,其後接上了G、進行到Am,再下行到Am/G,形成一個F#->G->A->G->F#~~~往返的低音線條,對我而言,這與『Blackbird』、『If』的很多運用,有著相近的思考。
3. 在間奏的部份,我覺得應該是這三首曲子中最為考驗聽力的樂段,因為它同時具備了空弦持續、雙弦音程極為接近的只有吉他類樂器才有的特殊演奏聲響,以及同時有著類似『If』的寬廣音程、指型卻又有著極小音程變化所帶來的和絃顏色的變化(還記得我們在『If』裡說過的很有效率的和絃應用嗎?);所以,如果能逼迫自己抓出這個樂段所使用的和絃與把位,不單是耳朵的聽力會有顯著的進步,同時,應該會很讚嘆原來吉他是這麼神妙的樂器。
4. 繼『If』我們很認真講究了無名指的觸弦之後,這首『Dust in the wind』在右手使用了標準的『三指法』,以拇指、食指與中指,在範圍很靠近的三條弦上,做快速的八分加十六分音符往復式撥動;而這首曲目的要領,是要將這三隻指頭的撥弦力度盡量控制在相當平均的範圍,而只讓最高音的旋律變化稍稍加強一點,我認為,在這兩首曲目的練習過程裡,應該很能訓練到機械式指撥的輕重緩急相關的力道控制。
5. 以錄音製作的角度來說,曲中,用了兩把吉他彈奏相同的指法,分別放在相對的左邊與右邊,拉開了整個音樂場景的寬度;但~如果你也試著錄下兩把吉他,擺放在差不多的位置,應該會發現怎麼樣也做不出原曲的聲響效果。我到了近年、經過實驗才發現,原來這首曲子的方式是左邊彈了木吉他,而右邊是一把共鳴與收音都很棒的電吉他Clean tone,才有這種細緻的差別所創造的頻率的寬度。
以上。
另外有兩個心得想分享一下:
因為這種『實驗性搖滾卻有著詩人的內在』的戲劇性,我很冒昧地在網路上搜尋了我覺得能做到『信、達、雅』的中文歌詞翻譯連結張貼;因為我覺得在『流行音樂市場』中,真要能達到『經典』的地位,其中的詞、曲、編、製與演唱等等元素,實在缺一不可;而這首在嬉皮風潮高峰1967年之後十年的內省文字,用一種憂鬱的眼神看著他們其實什麼也改變不了的社會,我覺得就搖滾樂與社會文化的連結來說,有著一種紀實的味道。
http://www.music-cool.tw/2013/04/kansas-dust-in-wind.html
我在高中後期非常喜歡這個樂團,他們曲風的多變、節奏的設計與配器的特殊,讓這個來自美國中西部的團體有著很高的音樂辨識度;有趣的是,『Dust in the wind』雖然在民謠吉他音樂的領域有著極高的地位,但~還不是我個人覺得這個樂團的最佳作品。如果我只能在他們眾多作品中推薦一首來表述我對他們的喜愛,我會說:『Chasing Shadow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R5BVbcXBPw
在這一首作品之後的三、四十年間,我沒有再聽過有任何一首作品,可以讓鋼琴與吉他的伴奏功能,能如此地高度融合;更不用說,這首曲子的旋律真是優美極了!而同樣有著醒世意涵的歌詞,其中歌者在破題所表述的身份(也許是一種隱喻),剛好與我想介紹的下一首曲子,有著相互貫連的巧合,如果加上一點兒不負責任的想像,我覺得這一首與下一首可以建構起來的故事,真是感人至深!
當然,這就留到下一次再說了。
因為這一首歌詞像是詩一般的、只可意會的語境,我想再貼一個音質略差、但附有歌詞的YouTube連結,讓我們在練琴的疲憊之後,可以稍解我們性靈層面的飢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eW6IZJbi0
那麼,我們繼續指板上的探險吧!
有趣自我介紹範例 在 正港奇片 Facebook 八卦
網路教學短片徵求文案腳本
我們想製作教學短片在YouTube上更新,
短片長度為每支3-4分鐘,
在此徵求文案專員撰寫節目腳本
【短片內容】
這是教學類型的節目,主持人開頭會介紹本期主題,
文案專員配合主題寫出3分鐘的主持人講稿,
若有專業知識講解部分由其他人負責補充
【文案風格】
文案要非常有趣,可以是惡搞、搞笑、白爛、無厘頭,
雖然是教學節目,但真正的目的是娛樂
【備註】
因為節目可能製作成多國語言版本,
所以避免有時事梗、諧音梗
【範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UNGKjoIic
【酬勞】
每支短片(約3分鐘)酬勞1200元,每個月月底匯款該月酬勞
【其他說明】
節目主持人可能是動畫角色或真人,
文案內容可以是虛構經歷、假議題、偽知識等
如果效果不錯,期望長久合作,
有機會吸引到廠商做廣告行銷
【聯絡方式】
如果您有興趣合作,請來信信箱並附上以下資料
hguuy1234@gmail.com
1.自我介紹(含學經歷)
2.作品集
(各種形式的搞笑作品皆可,例如文案、企劃、腳本、劇本、漫畫、圖文等)
3.請試寫一小段台詞(試寫3-4句話即可,如果超過也沒關係)
(試寫恕不提供酬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UNGKjoIic
請參考以上影片,如果您是惠惠姊姊,您在早餐店會經歷什麼事情呢?
有趣自我介紹範例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評價
▶️《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博客來書籍介紹: https://bit.ly/2LRl0en
本次閱說書介紹的是《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近年來常有這類型的企業管理工具書,從KPI到OKR再到這兩年的OGSM,時代在進步,效率的提升也相對重要許多。在這本書裡作者分享了管理團隊的方法:「一頁計畫書」,同時也說明她如何將這套「理論」實踐在自我管理上。
在影片中也有我實際使用這本書的內容,考取到了室內設計師的證照參考範例,分享給Book們~
#OGSM #好書分享 #提升效率
刀刀的解憂信箱✉️: [email protected]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
:::::::👊上一集!:::::::
《成為Podcaster的第一步!! 你該買什麼麥克風? 》
https://youtu.be/uEZA_xcXggY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學習的知識▊https://goo.gl/hnGHH1
心理學的知識▊https://goo.gl/PsWGn9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我們關注「人生x學習」,並樂於分享知識、傳遞價值,
希望讓生活更聰明、生命更精彩!
閱部客靈魂人物: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有趣的學習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特別感謝以下成為會員的朋友►►https://goo.gl/pZfqoW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
https://goo.gl/8W3K2S
Youtube
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wYJoZU
B站
https://goo.gl/MaZ6iw
微博
https://goo.gl/ehj6gh
知乎
https://goo.gl/Gy3B2q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有趣自我介紹範例 在 自我介紹不尷尬!3觀念加3技巧,初次見面就有好感| 艾爾文 的八卦
想在第一次見面就留下好感嗎?或是能大方認識到新朋友, 融入到新環境?今天我們來聊從小到大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情:# 自我介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