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時事的四個行動指南
最近社會動蕩不安,充斥著許多亂象,許多我們感到詫異的事,正發生著。這種現況難免讓人感到無力,以及很多的焦慮、煩躁。想邀請正困在這種情緒的夥伴,跟著我們嘗試下面的幾個步驟:
1⃣️ 「有自覺地」關心,以及,休息
面對持續更新的社會時事動態,我們很關心,但也需要試著拿捏關心的界線。因此,在每次接收資訊時,我們都是「有自覺地」選擇關心。同時,在每次留時間讓身心休息時,我們也都是「有自覺地」暫時不接觸這些訊息。讓自己保有最佳的精神狀態,可以把時間均衡地分配給各個項目。
#有意識的接收與更新資訊
#有意識的休息與沈澱
2⃣️ 接納焦慮:大聲叫,焦慮是海波浪
焦慮是指我們在面對未知的未來時,一種預期性的擔憂。
每個人在焦慮情緒中的樣子都不太一樣,有人的不舒服集中在身體(坐立不安、失眠、呼吸急促/困難、心跳加速、流汗、口乾舌燥、肌肉繃緊/痠痛),有人的不舒服存在於思考的狀態(難以專注、記性變差、思想負面)、有人的不舒服呈現在行為上(手忙腳亂、辦事能力下降、逃避、拖延);也有人的焦慮會引發其他情緒(擔憂、緊張、心煩意亂、焦躁不安、容易受驚等)。
無論如何,面對這樣「未知」,有焦慮感受是很合理的。只要保留足夠的時間照顧自己,睡飽、吃好、適度運動,搭配對大腦有益的活動,好比打坐、正念、瑜珈、散步,又或者是獨處看看書,都能有效地消化這種焦慮情緒。不過,若焦慮情緒已經超過自己的負荷,就建議找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一起來協助你面對,會更有效。
#焦慮像是海波浪
#無風不起浪
#給每一波海浪一點時間
#它會慢慢退去
#讓你焦慮的身體放鬆下來 ➡️ https://bit.ly/2q3kKOE
3⃣️ 轉化焦慮的意義:那是你真心在意的事
焦慮的背後,多半是出於「在意」。因為在意,所以我們小心翼翼,深怕某些珍惜的東西不見了。請告訴焦慮的自己,焦慮存在真正的用意,並不是純粹要讓我們「不舒服」。不舒服只是焦慮的一種「手段」,想想焦慮真正想提醒我們的,其實是我們心中真正在意的價值觀。
#民主 #自由 #人權
#你也和我們一樣在意且珍惜這些價值觀嗎
#我們很珍惜所以很在意
4⃣️ 把意義變成行動:社群連結力量大
焦慮不是一個可以透過「思考」被處理的情緒,因此不妨做些什麼吧!好比,找找幾位關心同樣議題的朋友,一起出來吃吃飯,聊聊彼此的擔心。透過社群連結,你的焦慮會因為找到盟友而變得比較聽話。如果行有餘力的話,大家也可以聚在一起想想看,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小小的行動。也許是多邀請一位朋友,一定要記得回家投票;也許是傳訊息給一位同樣在擔心相關議題的朋友,關心他的狀態⋯⋯無論如何,行動將會是焦慮最好的特效藥——就算這個行動有多小,都一樣有幫助。
#不要用思考處理焦慮
#用行動來馴化焦慮
#就算只是跨出小小的一步也很棒
#守護台灣民主相關資源懶人包 ➡️ https://bit.ly/3509dy5
*圖/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文/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 心理師想跟你說
*歡迎自由轉載,惟須保留全文,並標記文章出處連結(https://bit.ly/33Z7PM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有意識的休息與沈澱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是週五,咱們輕鬆一點!我來跟你分享一個,我讀到的小故事。
有一個小孩喔,叫小明,他15歲。他要赴他人生當中的第一個約會,他感覺到非常的不安、心裡覺得很緊張。不知道到時候,在喜歡的女孩子面前,該說什麼?
他的爸爸呢,就看出了他的心事,用過來人的經驗,跟他說:「孩子啊,要討女孩子歡心,其實很簡單,和女孩子聊天,講來講去都離不開三個話題,那就是食物,家庭跟哲學!」。
小明喔,把他爸爸的話,牢牢的記在心裡「食物、家庭、哲學」。於是呢,和心儀的女孩碰面之後,一起到一家咖啡店,兩個人面對面的坐著,隔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雙方都沒有開口說話,有點尷尬。
小明這時候,感覺到越來越緊張,想說這樣子下去也不是辦法,突然想起爸爸的忠告,就是「食物、家庭跟哲學」。
於是呢,終於鼓起勇氣,開口問坐在對面的女生說:「你喜歡吃提拉米蘇嗎?」
女孩子冷冷的說:「我一向不喜歡吃甜食!」
接著呢,又是一段好長的沈默,過了一會兒之後,小明再次鼓起勇氣,又開始繼續問第二個話題,叫做:「那請問你有沒有哥哥?」
女孩搖搖頭說:「沒有!」
這個時後,四周的空氣都已經結凍了一樣。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小明決定使出最後一張王牌。
他想了一想,決定問女孩一個充滿哲學性的問題,於是再度開口問女孩說:「那如果你有哥哥的話,你覺得他會喜歡吃提拉米蘇嗎?」
好,這個故事跟你講到這邊。這個小明喔還真的完成了,他老爸的忠告,叫做「食物、家庭跟哲學」。但是結果會怎麼樣?我想你已經瞭然於心了喔。
我常常說「活的人不能用死的方法來對待」。在我這麼多年,在人際跟溝通的教學裡面,我真的遇到好多人,他想要來「要答案」的。那往往對這樣的朋友而言,我可能都會讓他們失望。
因為在我的教室裡,我通常不給你「答案」,但是我會給你「思考的方法」跟「思考方向」。因為人是活的,隨著任何的主、客觀因素,包含自己的、包含對方的、包含環境的,任何一個微小的因素的改變,都會造成溝通互動的那個流動、方向,會有極大的不同。
那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溝通要怎麼套公式呢?而回到人生,人生更難套公式不是嗎?有多少時候,你回想過去,當年那種鐵板釘釘,覺得毫無懸念的事情;結果在你的歲月、在你的人生前進的過程當中,它不僅被一一的推翻,甚至你會感受到,生命真正的成長跟成熟,來自於你先「願意承認」自己過去的相信,是錯的。
所以囉,又到了禮拜五,接下禮拜六、禮拜天,你可以好好的休息、可以好好的沈澱。但是我很鼓勵你,透過這休息跟沈澱的過程當中,好好的想想,你生命當中那些不可動搖、不可被質疑的成功方程式,是不是拿出來檢視一下。
或許你要的答案,或者是你真的想去的地方,距離你並不遙遠;但是一切要先從有意識的跳脫出,自己原本的框架。否則啊,你就會跟小明一樣,當談到「食物、家庭跟哲學」的時候,卻說出了讓所有女孩,都會翻白眼的話。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也能夠帶給你一些歡樂的心情,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就同內容裡面講的,活的人不能用死的方法來對待。我們在面對,跟他人的互動跟合作,我們能不能真正的,去還原到眼前這個人的真實,並且透過有效的引導,達成必要的共識?
如果你在這方面想要前進的話,那麼我很鼓勵你,好好的把握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我很期待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