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技術是個快速推陳出新的領域。
有些開發人員把這視為 #危機,因為每幾年就得重新學一波新技術,還得跟體力、時間都比自己豐沛的年輕人競爭,這一行充滿危機。
有些開發人員則把這視為 #轉機,每幾年就會推出的新技術,讓你即使先前失去了先機,好位置/甜頭已經先被別人佔走了,你也不用擔心,因為下一波就有可能重新洗牌,拼的是我們持續學習、應用的能力,而不是那種一早卡在戲棚下的老前輩,一輩子只能在他後面,只因為資歷。
大家做出的選擇也會因此不同。
有些人「避免」未來得持續學習以跟年輕人競爭,所以目標就是「儘早脫離寫程式的角色」,這在台灣非常常見,尤其是偏傳統產業或專案公司,讓一堆人想儘快的從 PG, SD, SA,PM 這條路線前進。(對了,去外商軟體公司,說自己是SA的經歷,人家會以為你在講 system architect ),或是組員、組長、主任、副理、經理的職涯規劃,反正能盡快不以寫程式相關的工作為目標前進。
#這沒那麼難_我以前也寫過好幾年程式
另外也有些人則是一開始就希望挑個鐵飯碗,一輩子都不太可能改變,年輕人也不想進來這領域,老人也不想離開,老闆也因此不敢炒你的微妙關係、角色、領域投資。藉以避免被時代的新技術、年輕人給取代。
#凍結需求
而有些人則是正視軟體開發的領域,技術推陳出新是件常態,要怎麼把這樣的變化從劣勢轉換成優勢,他們選擇讓自己具備「因應變化」的能力,選擇「落實最基本的內功、核心肌群」,讓每一次新技術的推新,他能學得比別人都快,不管這個別人是老人還是新人。
他們從一開始就認同技術就是會不斷迭代推新,要能擁抱變化就是讓自己具備「適應力」,當別人跟不上新技術的變化與腳步時,他能在每半年新技術、每兩年新朝代都站穩陣腳。
因為他們深知,不管技術怎麼推新,需求、問題都是不變的,而最核心的部分也不變。所以他們核心基本功扎實的情況下,學什麼都快。「因為他們總是以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為目標,去看各個新技術不一樣的地方,去了解適用、不適用的場景」
#有九陽神功的內力學什麼都快
他們踩雷的速度比別人快,被炸傷的程度卻比別人小,這就是他們屹立不搖的核心優勢。
以上三種方式,基本來說沒有誰對誰錯,就是挑個適合自己的,要付出的成本時間,以及要面對的風險,能獲得的報酬自然也都不同。
#認識自己 #接受自己
對我來說,第三類人就是把敏捷精神落實到自身職涯的,他們讓自己能擁抱變化,甚至以變化為武器來從競爭中勝出。
#adaptive
你呢?是哪一種?喜歡當哪一種?還是第四種或第五種呢。
Search
有九陽神功的內力學什麼都快 在 [討論] 乾坤大挪移是強還是弱阿- 看板C_Chat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