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曲獎在「多元」這件事情上,表現出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只是曲風的多元,更讓豐富的語言文化充滿的整個典禮。
但或許正因為是這樣的多元,才讓人更唏噓。
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國家,這座島上乘載了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語言文化。然而這些美好的文化,在不斷的競合、碰撞與交流的過程中,卻逐漸面臨了各自的生存威脅,較弱勢的語言正在逐漸死亡。
拿下「最佳客語歌手」與「最佳客語專輯獎」的米莎說,聽過《戇仔船》的人,沒有要退貨的。而她的師父是以傳承台語歌曲為志業的謝銘祐老師。兩個傳承母語音樂的人,在音樂上相知相惜,並面向共同的未來。
客家出身的羅時豐認為,專輯與歌手應該要分語言,否則這些好作品無法被看見;但致力於客家歌曲創作的林生祥說,音樂不該分語言,因為我們都是因為音樂本身而聚在這裡的。
音樂的獎項到底要不要分語言,坦白說沒有一個答案,因為如果只用一個比賽的格局來看,這些在洪流中掙扎的語言的,終究在許多主客觀因素上會被吞噬與犧牲。但我認為,如果站在創作者的立場,能用自己的語言傳達想說的話,這是幸福的。
阿爆的外婆想要保存排灣古調,並盼在她離世之後,阿爆能在自己的婚禮上演唱這些歌曲,因此阿爆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和長輩們共同製作了《東排三聲代》。
在製作完這張專輯後,用自己母語唱歌的想法深植在阿爆的心中,不過語言的傳承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都面臨了類似的問題。即便是自己的母語,但由於長時間的荒廢,而無法流利的使用,因此仰賴母親手把手的教學,甚至幫忙填詞。
有趣的是,這個作品網路上發表後,引起不少的回響,讓阿爆與母親深刻感受到,母語配上流行的音樂風格,的確可以打破世代與文化的隔閡,吸引許多年輕人。
最終《vavayan. 女人》在2016年問世,並拿下了的28屆金曲獎的「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得獎之後,阿爆沒有停下腳步,更加努力的學習與蒐集,將這些年的成長與邂逅,化作音樂,並把《kinakaian母親的舌頭》帶到了我們的眼前。並一舉囊括了「年度專輯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專輯中的《Thank You 感謝》則成為了今年的「年度歌曲」。
年度專輯,象徵了那一年音樂的一個面向,而今年透過這個獎項訴說的是:音樂是可以打破語言藩籬的。
「謝謝願意了解,不單是原住民還有少數人的生活,不用強迫自己熱愛,至少了解與接觸,在音樂裡面對話,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誤解。」阿爆的感言,說的恰如其分。
在台南安平長大的謝銘祐老師,曾以故鄉為題,用音樂記錄下了台南這座城市。即便已經拿了兩座金曲歌王,他目前也持續耕耘,希望能讓台語歌持續的傳唱下去。
今晚,他的作品《路》拿下了「最佳作詞人獎」、「最佳單曲製作人獎」。
得獎的時刻,他正在台南用自己的母語唱著自己的歌,沒有出席,但我始終記得在28屆金曲獎,他拿下那一屆的最佳台語男歌手獎時,全程以台語發表的感言,是一個母語音樂製作人的感傷,卻也是溫柔的提醒。
「現在台灣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要說講台語,聽台語都可能有些問題。我希望,如果家裡是台語環境的人,在家中盡量和你的晚輩講台語。1930年代,台語歌是台灣唯一的流行音樂。我希望我能繼續寫下去,但是你們也要聽的懂。謝謝大家!」
不論你的母語是什麼,國語、台語、客家話、原住民族語或是其它各式語言,都不要忘了,說自己的語言不是什麼丟臉的事,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故事,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無關日劇但很重要
#用自己的母語唱自己的歌
同時也有1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恭喜! 第25屆流行音樂金曲獎 ★最佳年度歌曲獎:山丘《山丘》/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李宗盛 ★演唱類-最佳作詞人:李宗盛/山丘《山丘》 ★最佳專輯包裝獎:聶永真/山丘(精裝版)/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最新國語流行歌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用鉛筆寫日劇 Facebook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林智堅 Facebook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陳勢安 Andrew Tan Youtube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Julia Wu Youtube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2022流行歌曲【無廣告】2022最新歌曲2021好听的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2023流行歌曲【無廣告】2023最新歌曲2022好听的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2022流行歌曲【無廣告】2022最新歌曲2021好听的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2023流行歌曲【無廣告】2023最新歌曲2023好听的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2023流行歌曲【無廣告】2023最新歌曲2023好听的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稱霸YouTube史上最強華語歌 K歌必練排行榜(持續更新中) 的評價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國語流行歌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現在的華語流行歌怎麼了!? - Mobile01 的評價
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林智堅 Facebook 八卦
晚上在波光市集視察的行程剛結束,忙到一個段落之後,拿起手機看到群組裡面訊息很多,想說發生什麼事了?才發現是年輕的幕僚激動地在群組裡分享,今年的金曲獎最佳新人是「?te」!
一時之間還摸不著頭緒,畢竟我的音樂還在張學友跟五月天的年代。看著同仁的分享,「?te」唸作「壞特」,擅長用慵懶嗓音歌唱,也常在創作中融入各種語言,除了台語、客語、英文,偶爾也會加入義大利語、法文。最重要的是,這位多才多藝,同時擁有音樂家和醫師身份的金曲最佳新人,還是我們新竹市香山人。
除了要恭喜同鄉的「壞特」得獎,今年的金曲獎也很不一樣,除了因為疫情的關係,延後2個月得以舉辦,現場沒有觀眾,全面以線上直播的模式呈現。今年的金曲獎,也將「最佳國語」的獎項改為「最佳華語」獎項,這是29年來的第一次。
「國語」並不只「華語」,客語、原住民語、台語都是「國語」。金曲獎一直以來都是華語流行音樂的指標,甚至是亞洲音樂圈的盛事。這樣的改變,不只代表著台灣的進步,也是讓世界看到在這座島嶼上生活的不同族群,讓世界知道每一個在這裡生活的人,都可以平等地代表台灣,平等地唱出自己的歌。
回家之後,太太跟孩子們也剛好正在看金曲獎頒獎典禮。我坐在他們身邊,在螢幕前一起看精彩的表演。聽著不同族群語言的歌曲,但音樂帶來的感動沒有不一樣。
感謝將音樂帶到這個世界的音樂人,感謝持續用自己的語言創作的音樂人,謝謝大家持續唱出自己的歌,用音樂帶來療癒的能量、帶來進步、帶來希望。
#晚點再來聽看看年輕人的歌
#金曲32
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八卦
文明的力量 1949-2019
9月2日「花園裡有一顆雞蛋」的短文發表後,除了人民日報、央視等等眾多國家級媒體強烈反應之外,數萬的大陸讀者翻牆過來閱讀、怒罵,我才發現,雖然海峽隔絕,臉書禁止,這個「個人小客廳」裡所寫的字,大陸讀者其實是可以看見的。兩萬多條留言,90%來自翻牆的讀者,語言粗暴者不少。
沒有關係,粗暴往往是因為不了解,而不了解往往是製造出來的——牆的目的,就是使人看不見,使人無知,使人粗暴。
十月一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七十年前,飽受戰爭和天災蹂躪的中國宣告重新出發。這一天,幾億人將臉龐轉向清晨的陽光,夢想一個休養生息、民安樂利的未來。
在習先生升任總書記提出「中國夢」這個願景口號之前兩年,2010年8月1日,我在北京大學演講,主題就是「中國夢」。
那是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和中國大陸讀者面對面的溝通。當天,到我踏上講台前十分鐘,主辦方南方週末和我自己都還不知道會不會被現場通知:演講取消。甚至在極其緊張、恐懼的氛圍裡,踏上了講台,演講開始了,我也都準備隨時突然斷了電。
那是十年前了。此後不曾再有那樣溝通的機會。
演講後來整理出逐字稿,在廣州南方週末和台北聯合報同步發表。南週版本有一點點刪減,已經極其不易。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週年這個特殊的日子,我把這篇講稿找出來,讓願意思考的讀者在這樣一個意義深沈的日子裡,做一點深沉安靜的、獨立的思考。
讀了講稿你也許還是憤怒的,或者更憤怒,沒關係,憤怒之餘,沈靜片刻,想一想很多事情的「為什麼」,那麼你的初心,就越過牆了。
——————————————————
文明的力量
—從鄉愁到美麗島
編按
二○一○年八月一日,龍應台應邀於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發表演說,現場擠進滿座一千八百名聽眾。
主辦方一直擔心演講會被臨時取消,但結果順利舉行;演講內容談及「美麗島事件」等敏感議題卻未遭官方封殺,深具意義。
在「中國夢」裡長大
第一次接到電話,希望我談談「中國夢」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一千枚飛彈對準我家,我哪裡還有中國夢啊?」
可是沉靜下來思索,一九五二年生在台灣的我,還有我前後幾代人,還真的是在「中國夢」裡長大的,我的第一個中國夢是什麼呢?
我們上幼稚園時,就已經穿著軍人的制服、帶著木製的步槍去殺「共匪」了,口裡唱著歌。當年所有的孩子都會唱的那首歌,叫做〈反攻大陸去〉:(播放歌曲)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
大陸是我們的國土
大陸是我們的疆域
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疆域
不能讓共匪盡著盤據
不能讓俄寇盡著欺侮
我們要反攻回去 我們要反攻回去⋯⋯
這不是一種「中國夢」嗎?這個夢其實持續了滿久,它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圖騰,也被人們真誠地相信。
倉皇的五○年代進入六○年代,「中國夢」持續地深化。余光中那首〈鄉愁四韻〉傳頌一時:(播放歌曲)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一九四九年,近兩百萬人突然之間被殘酷的內戰連根拔起,丟到了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甚至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的海島上。在戰火中離鄉背井,顛沛流離到了島上的人,思鄉之情刻骨銘心,也是無比真誠的。那份對中華故土的魂牽夢縈,不是「中國夢」嗎?
我們都是名為「弘毅」的孩子
我的父母那代人在一種「悲憤」的情結中掙扎著,我這代人在他們鄉愁的國家想像中成長。但是支撐著這個巨大的國家想像下面,有一個基座,墊著你、支撐著你,那個基座就是價值的基座。
它的核心是什麼?台灣所有的小學,你一進校門當頭就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進入教室,簡樸的教室裡面,牆壁上也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萬的「格言」裡找出那個最基本的價值的基座,大概就是這四個字。
小的時候台灣跟大陸一樣,四周都是標語,只是內容跟大陸的標語不一樣。最常見到的就是小學裡對孩子的解釋:
禮,規規矩矩的態度。
義,正正當當的行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別。
恥,切切實實的覺悟。
上了初中,會讀文言文了,另一番解釋就來了: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管子.牧民篇》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 —顧炎武
「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這些價值在我們小小的心靈有極深的烙印。
二○○六年,上百萬的「紅衫軍」包圍總統府要求陳水扁下台,台北的夜空飄著大氣球,一個一個氣球上面分別寫著大字:「禮」「義」「廉」「恥」。我到廣場上去,抬頭乍見這四個字,感覺好像是全台灣的人到這廣場上來開小學同學會了。看著那四個字,每個人心領神會,心中清晰知道,這個社會在乎的是什麼。
除了價值基座,還有一個基本的「態度」。我們年紀非常小,可是被教導得志氣非常大,小小年紀就已經被灌輸要把自己看成「士」,十歲的孩子都覺得自己將來就是那個「士」。「士」,是幹什麼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篇》
我初中一年級的國文老師叫林弘毅,數學老師叫陳弘毅。同時期大陸很多孩子可能叫「愛國」、「衛東」,我們有很多孩子叫「弘毅」。我們都是要「弘毅」的。
對自己要期許為「士」,對國家,態度就是「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這是蔣介石的名言,我們要背誦。十一、二歲的孩子背誦這樣的句子,用今天的眼光看,挺可怕的,就是要你為國家去死。
然而在「國家」之上,還有一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
對那麼小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期待,氣魄大得有點嚇人。饒有深意的是,雖然說以國家至上,但是事實上張載所說的是,在「國家」之上還有「天地」,還有「生民」,它其實又修正了國家至上的秩序,因為「天地」跟「生民」比國家還大。
十四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讀到《國語》,《國語》是兩千多年前的經典了,其中一篇讓我心裡很震動: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國語.周語上》
最後一句,簡單幾個字,卻雷霆萬鈞,給十四歲的我,深深的震撼。
就是這個價值系統,形成一個強固的基座,撐起一個「中華大夢」。
低頭看見腳下的泥土
這個中國夢在七○年代出現了質變。
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台灣人突然之間覺得自己變成了孤兒。可是,最壞的還沒到,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正式斷交,這個「中」指的是當時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台美斷交,中美建交。長期被視為「保護傘」的美國撤了,給台灣人非常大的震撼,覺得風雨飄搖,這個島是不是快沉了。在一種被整個世界拋棄了而強敵當前的恐懼之下,救亡圖存的情感反而更強烈,也就在這個背景下,原來那個中國夢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被強化了,因為危機感帶來更深更強的、要求團結凝聚的民族情感;大陸人很熟悉的〈龍的傳人〉,是在那樣悲憤傷感的背景下寫成的。這首歌人人傳唱,但是一九八三年,創作者「投匪」了,歌,在台灣就被禁掉了,反而在大陸傳唱起來,情境一變,歌的意涵又有了轉換。
你們是否知道余光中〈鄉愁〉詩裡所說的「海棠紅」是什麼意思?
我們從小長大,那個「中國夢」的形狀,也就是中華民國的地圖,包含外蒙古,正是海棠葉的形狀。習慣這樣的圖騰,開始看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前面好幾年,我都還有種奇怪的錯覺,以為,哎呀,這中國地圖是不是畫錯了?
七○年代整個國際情勢改變,台灣的「中國夢」開始有分歧。對於一部分人而言,那個「海棠」中國夢還虔誠地持續著,可是對於另外一部分人就不一樣了。
夢,跟著身邊眼前的現實,是會變化的。一九四九年被連根拔起丟到海島上的一些人,我的父母輩,這時已經在台灣生活了三十年,孩子也生在台灣了—這海島曾是自己的「異鄉」卻是孩子的「故鄉」了,隨著時間推移,無形之中對腳下所踩的土地產生了具體而實在的情感。所以,你們熟悉余光中寫的那首〈鄉愁〉,卻可能不會知道他在一九七二年的時候創作了另外一首詩,詩歌禮讚的,是台灣南部屏東海邊一個小鎮,叫枋寮:
車過枋寮
雨落在屏東的甘蔗田裡
甜甜的甘蔗甜甜的雨
肥肥的甘蔗肥肥的田
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裡
從此地到山麓
一大幅平原舉起
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
長途車駛過青青的平原
檢閱牧神青青的儀隊
想牧神,多毛又多鬚
在哪一株甘蔗下午睡
余先生這首詩,有「中國夢」轉換的象徵意義。但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還有一首我稱之為「里程碑」的歌,叫〈美麗島〉。
一位淡江大學的年輕人,李雙澤,跟很多台灣年輕人一樣,七○年代發現台灣不能代表中國,而且逐漸被國際推到邊緣,在危機感和孤獨感中,年輕人開始質問自己:為什麼我們從小被教要愛長江、愛黃河、歌頌長城的偉大—那都是我眼睛沒見過,腳板沒踩過的土地,而我住在淡水河邊,怎麼就從來不唱淡水河,怎麼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村子裡頭小山小河的名字?台灣也不是沒有大江大海呀?
青年人開始推動「唱我們的歌」,開始自己寫歌。那個「中國夢」顯得那麼虛無飄渺,是不是該看看腳下踩的泥土是什麼樣?他寫了〈美麗島〉,改編自一首詩,一下子就流行起來,大家都喜歡唱。
〈美麗島〉真的是代表了從中國夢慢慢地轉型到「站在這片泥土上看見什麼、想什麼」的「台灣夢」里程碑:(播放歌曲)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蓽路藍縷 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
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
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蓽路藍縷 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一九七五年,我二十三歲,到美國去讀書,每天泡在圖書館裡,從早上八點到半夜踩著雪光回到家,除了功課之外就有機會去讀一些中國近代史的書,第一次讀到國共內戰的部分,第一次知道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對共產黨員的殺戮,才知道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那麼多都是被黨和國家機器所操縱的謊言,這是一個很大的震撼。十年之後寫了《野火集》,去「腐蝕」那個謊言。
一九七九年,我個人的「中國夢」也起了質變。在中國夢籠罩的台灣,我們是講「祖籍」的。也就是說,任何人問,龍應台你是哪裡人,我理所當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
這麼一路做「湖南人」做了幾十年,到一九七九年,中國大陸開放了,我終於在紐約生平第一次見到了一個真正的「共匪」站在我面前,這個樸實人剛剛從湖南出來,
一口濃重的湖南腔。有人衝著他問「你是哪裡人」,他就說「我是湖南人」,問話者接著就回頭問我「你是哪裡人」—我就愣住了。
我不會說湖南話,沒有去過湖南,對湖南一無所知,老鄉站在面前,我登時就說不出話來了。這一輩子的那個「中國夢」突然就把我懵在那兒了,這是一九七九年一個非常大的震撼—原來啊,我是台灣人。
一起作夢,一起上課
從海棠葉的大中國夢慢慢過渡到台灣人腳踩著泥土的小小台灣夢,人民在七○年代末八○年代初開始問「我是誰」。八○年代後,台灣兩千多萬人走向了轉型,自我感覺就是越來越小,什麼事情都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做。所以,台灣人就一塊兒從大夢慢慢轉到小夢的路上來了,開始一起上八○年代的民主大課。這個民主課程上得有夠辛苦。
〈美麗島〉這首歌,在一九七九變成黨外異議人士的雜誌名字,集結反對勢力。
當年十二月十日,政府對反對者的大逮捕行動開始,接著是大審判。面臨巨大的挑戰,國民黨決定審判公開,這是審判庭上的一張照片。(播映照片)
你們認得其中任何一個人嗎?第二排露出一排白牙笑得瀟灑的,是施明德,他被判處無期徒刑。施明德右手邊的女子是陳菊,今天的高雄市長,左手邊是呂秀蓮,卸任的副總統。
我想用這張圖片來表達八○年代台灣人慢慢地腳踩泥土重建夢想和希望的過程。
如果把過去的發展切出一個三十年的時間切片來看,剛好看到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圖裡有三種人,第一種是叛亂犯,包括施明德、呂秀蓮、陳菊等等;第二種是英雄,在那個恐怖的時代,敢為這些政治犯辯護的律師,包括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等等;第三類是掌權者,當時的總統是蔣經國,新聞局長是宋楚瑜。
從這些名字你就看出,在三十年的切片裡,政治犯上台變成了掌權者,掌權者下台變成了反對者,而當時得盡掌聲以及人們殷殷期待的,以道德作為註冊商標的那些英雄們變成了什麼?其中一部分人變成了道德徹底破產的貪汙嫌疑犯。
這個轉變夠不夠大?親眼目睹這樣一個切膚痛苦的過程,你或許對台灣民主的所謂「亂」會有新的理解。
它所有的「亂」,在我個人眼中看來,都是民主的必修課;它所有的「跌倒」都是必須的實踐,因為只有真正跌倒了,你才真正地知道,要怎麼再站起來,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考試。所以,容許我這樣說:台灣民主的「亂」,不是亂,它是必上的課。
表面上台灣被撕裂得很嚴重,但不要被這個表面騙了。回到基座上的價值觀來看,從前的中國夢慢慢被拋棄了,逐漸發展為台灣的小夢,然後一起上非常艱辛、痛苦的民主課,然而台灣不管是藍是綠,其實有一個非常結實的共識,比如說:
國家是會說謊的,
掌權者是會腐敗的,
反對者會墮落,
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
資本也可能產生一樣的壓迫。
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這是大多數台灣人的共識。你所看到的爭議、吵架,立法院撕頭髮丟茶杯打架,其實都是站在這個基礎上的。這個基礎,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建立起來的。
誰在乎「血濃於水」?
回到今天中國夢的主題,可能有很多台灣人會跳起來說:中國不是我的夢,我的夢裡沒有中國。
但是,你如果問龍應台有沒有中國夢,我會先問你,那個中國夢的「中國」指的是什麼?
如果指的是「國家」或「政府」,「國家」「政府」在我心目中不過就是個管理組織,對不起,我對「國家」沒有夢,「政府」是會說謊的。但如果你說的「中國」指的是這塊土地上的人,這個社會,我怎麼會沒有夢呢?別說這片美麗的土地是我摯愛的父親、母親永遠的故鄉,這個地方的好跟壞,對於台灣有那麼大的影響,這個地方的福與禍,會牽動整個人類社區的未來,我怎會沒有中國夢呢?
我們就從「大國崛起」這個詞說起吧。我很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來崛起的。
如何衡量文明?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難。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做到什麼地步,它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麼程度,它怎樣對待所謂的盲流民工底層人民。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的尺度。
一個國家文明到哪裡,我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外來移民,怎麼對待它的少數族群。我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如何對待它的少數——這當然也包含十三億人如何對待兩千三百萬人!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
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分子,這,才是我在乎的。
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
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我的父親十五歲那年,用一根扁擔、兩個竹簍走到湖南衡山的火車站前買蔬菜,準備挑回山上。剛巧國民黨在招憲兵學生隊,這個少年當下就做了決定:他放下扁擔就跟著軍隊走了。
我的父親在一九一九年出生,二○○四年,我捧著父親的骨灰回到了湖南衡山龍家院的山溝溝,鄉親點起一路的鞭炮迎接這個離家七十年、顛沛流離一生的遊子回鄉。
在家祭時,我聽到一個長輩用最古老的楚國鄉音唱出淒切的輓歌。一直忍者眼淚的我,那時再也忍不住了。
楚國鄉音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父親一輩子是怎麼被迫脫離了他自己的文化,過著不由自主的放逐的一生。一直到捧著他的骨灰回到那片土地,我才深切地感覺到這個七十年之後以骨灰回來的少年經歷了怎樣的中國近代史。而我在浙江新安江畔長大的母親,是如何地一生懷念那條清澈見魚的江水。
因為開闊包容,所以柔韌長遠
所以,請相信我,我對中國的希望是真誠的。但是請不要跟我談「大國崛起」,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我深深盼望見到的,是一個敢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的中國。
這樣的中國,因為自信,所以開闊,因為開闊,所以包容,因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韌、更長遠。當它文明的力量柔韌長遠的時候,它對整個人類的和平都會有關鍵的貢獻。
一九八五年我寫《野火集》,一九八六年一月,《野火集》在風聲鶴唳中出版。
一九八六年八月,離開台灣前夕,做了一場臨別演講,是「野火」時期唯一的一次。演講在害怕隨時「斷電」的氣氛中進行。今天,二○一○年八月一日,在北京大學,我想朗讀一九八六年那篇演講的最後一段,與大陸的讀者分享:
「在臨別的今天晚上,你或許要問我對台灣有什麼樣的夢想?
有。
今天晚上站在這裡說話,我心裡懷著深深的恐懼,恐懼今晚的言詞帶來什麼後果,我的夢想是,希望中國人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個晚上站在任何一個地方說出心裡想說的話,而心中沒有任何恐懼。我們這一代人所做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將來會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那是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一日的台灣。
—————————————————
簡體:http://www.infzm.com/content/48505
繁體:http://blog.sina.com.tw/alexchuit/article.php?pbgid=99354&entryid=594875&
全文收在《傾聽》,印刻出版。
圖:湖南——父親的故鄉,LYT攝
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評價
恭喜! 第25屆流行音樂金曲獎
★最佳年度歌曲獎:山丘《山丘》/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李宗盛
★演唱類-最佳作詞人:李宗盛/山丘《山丘》
★最佳專輯包裝獎:聶永真/山丘(精裝版)/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一首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在午夜聽的歌...
十年一首李宗盛
李宗盛2013最新單曲「山丘 」
KKBOX http://goo.gl/i5LOrw
Omusic http://goo.gl/o9YQug
myMusic http://goo.gl/0U7FhX
Lee Guitars
https://www.facebook.com/leeguitars
2010年一首演唱會現場錄音的 "給自己的歌",
唱成我們午夜夢迴每個人自己心裡的歌。
匆匆三年,只聽一首"給自己的歌"!匆匆十年,
李宗盛十年來唯一一首錄音室作品---
一首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在午夜聽的歌...
----------------------------------------------------------------------------------
李宗盛
Jonathan LEE
既然青春留不住 演唱會
【2014/7/4 溫哥華 Vancouver】
Queen Elizabeth Theatre / 伊利莎白女王劇院
http://vancouver.ca/parks-recreation-culture/queen-elizabeth-theatre.aspx
650 Hamilton Street, Vancouver, BC
售票網:www.ticketmaster.com
售票時間Tickets On Sale:Friday, May 23rd @ 10:00 AM (PST) (溫哥華時間)
Show Time: 7:30 PM
中文咨詢E-mail:info@acsea.ca
【2014/7/6 洛杉磯 Los Angeles】
Dolby Theatre / 杜比劇院 (原:柯達劇院)
http://www.dolbytheatre.com/
6801 Hollywood Blvd, Hollywood, CA 90028, United States
售票網:www.ticketmaster.com
售票時間Tickets On Sale:Thursday, May 22nd @ 10 AM (PST)
票務洽詢專線:(626)821-0788、(626)821-1033
【2014/7/11 San Jose 聖荷西】
San Jose State Event Center
http://www.union.sjsu.edu/ec/
290 South 7th Street , San José, CA 95192
售票網Online Ticket : www.BayAreaTicket.com
票務洽詢專線info:(650)522-0045、(415)781-8330
----------------------------------------------------------------------------------
山丘
詞曲:李宗盛
想說卻還沒說的 還很多
攢着是因為想寫成歌
讓人輕輕地唱著 淡淡地記著
就算終於忘了 也值了
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僥倖匯成河 然後我倆各自一端
望著大河彎彎 終於敢放膽
嘻皮笑臉 面對 人生的難
也許我們從未成熟
還沒能曉得 就快要老了
盡管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
因為不安而頻頻回首
無知地索求 羞恥于求救
不知疲倦地翻越 每一個山丘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丟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
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
在什麼時候
我沒有刻意隱藏 也無意讓你感傷
多少次我們無醉不歡
咒罵人生太短 唏噓相見恨晚
讓女人把妝哭花了 也不管
遺憾我們從未成熟
還沒能曉得 就已經老了
盡力卻仍不明白
身邊的年輕人
給自己隨邊找個理由
向情愛的挑逗 命運的左右
不自量力地還手 直至死方休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丟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了溫柔
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
在什麼時候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向情愛的挑逗 命運的左右
不自量力地還手 直至死方休
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
在什麼時候
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陳勢安 Andrew Tan Youtube 的評價
⚡️#陳勢安 全新國語專輯《#壞掉的我們》⚡️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
*數位線上聽:https://AndrewTan.lnk.to/B-PSAY
*實體專輯線上購買:https://warner.link/buyitnow
▶ 你曾那麼愛我 鈴聲下載資訊:
中華電信用戶: 手機直撥760→按1→輸入116123
遠傳電信用戶: 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783452
--
◼︎ 關於歌曲
「最殘忍莫過於,我聽說我們分手」
以愛為名的傷,不容易看見,也不容易復原
繼「俱傷、嘿親愛的、不要廢話了」再度與韓裔製作人都智文合作,
以富有韓式發音的咬字唱腔持續開發陳勢安嗓音新的可能,
收放之間盡顯不著痕跡的細微改變,
打磨流行抒情新的氣味,
也透露勢安對於音樂持續旺盛的渴,
直到結尾仍期待破壞習慣、尋找可能。
◼︎ 關於MV
本次MV陳勢安挑戰極簡劇場形式的獨角戲,一鏡到底演出,更是他第一次嘗試光腳出現在銀光幕前。在MV中,為呼應舞台劇抽象形式,燈光變換豐富,藍、紅、橘、白、綠等五種顏色的光隨著情緒轉換,戲劇化地呈現主角心情的轉折變化。
而在MV正式開拍前,勢安也非常用功的跟導演研究走位、肢體和情緒變化,求好心切的他更頻頻在現場跟導演討論更換走位和燈光變化的形式,相當用心與敬業!正式開拍時,他更展現精湛演技崩潰大哭,一次成功!
◼︎ 你曾那麼愛我
詞:葛大為
曲:都智文@眾匠音樂
你懂事地避開 共同朋友
也沒有什麼話對我說
是你選擇的結果
沒必要手足無措
好幾次我心軟 概括承受
但那不是你要的溫柔
對不起我又闖禍
想念怎能說出口
你曾說過 那麼那麼 愛我
就不該在離開後 又回頭
戀人求之不得 也不過
爽快分手
你曾說過 那麼那麼 愛我
我才誤會能恨你 不會痛
欺騙自己
又能騙多久
你曾說過 那麼那麼 愛我
就不該用流眼淚 當脅迫
最殘忍莫過於 我聽說
我們分手
你曾說過 那麼那麼 愛我
我才相信那個人 勝過我
愛已至此
我欣然接受
製作人:都智文
編曲:都智文
和聲編寫:都智文
和聲:都智文
Drum:江尚謙
吉他:倪方来
Bass:陳紀烽
錄音師:葉育軒 YuHsuan Yeh
錄音室: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強力錄音室
混音師:林正忠
混音室: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
■ 更多陳勢安相關消息:
陳勢安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ndrewt0604
陳勢安官方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ndrewt0604
陳勢安官方微博:http://weibo.com/andrewt0604
華納音樂官網:http://www.warnermusic.com.tw
華納音樂 (華語部)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Julia Wu Youtube 的評價
加入我的私人通訊群組
Join my private message group: http://bit.ly/2skoNaf
Soundscape:https://www.soundscape.net/a/1661
金曲歌王齊秦八零年代名作,歷經王傑、鳳飛飛、辛曉琪與張惠妹等群星各自演繹,還能擁有怎樣的全新風貌?
〈原來的我〉收錄於齊秦 1985 年第二張專輯《狼》,是其中唯一一首非原創歌曲,重唱日本搖滾團體「恰克與飛鳥」(Chage & Aska) 成員飛鳥涼譜曲的〈この恋おいらのかわまわり〉,另由呂承明填詞。爾後該曲成為齊秦代表作之一,吸引歷代群星各自演繹,不但王傑曾正式發行自己的版本,鳳飛飛、辛曉琪與張惠妹也在舞台演出致敬。
一萬兩千多個日子過去了,臺灣新生代 R&B 小天后 Julia Wu 吳卓源,繼翻玩膾炙人口的林曉培〈心動〉、林憶蓮〈為你我受冷風吹〉後,首度挑戰詮釋國語男歌手作品。經製作人 terrytyelee 巧手改編,Julia 用帶點慵懶卻極富情感的嗓音,道盡日文曲名「這場戀情我撲了個空」的心酸滋味,新潮節拍則跳脫原本淒美悠揚的氛圍,流露一股看透一切的灑脫,意外吻合舊版歌詞「勇敢地面對寂寞,再一次開始生活」的成長意境,展現女性視角的柔情堅韌。
★ Julia Wu 吳卓源 - 藝人簡介
華裔澳籍女歌手 Julia Wu 吳卓源 2017 年發行首張個人全英文 EP《H.E.N.R.Y》,以全新美式 PB R&B 曲風為歌壇注入一股全新氣息,有著女版方大同的她 8 歲隨雙親移居澳大利亞,擁有 10 年以上古典鋼琴經歷,2012 年以每年 20,000 美金的高額獎學金條件進入美國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伯克利音樂學院攻讀表演專業,主修鋼琴,音樂創作實力不容小覷;2013 年起陸續錄製《小時代》電影原聲帶主題曲、參加澳大利亞 X-FACTOR 選秀比賽、韓國最大影視娛樂公司 CJ E&M《Miss Korea Season 2》真人秀女主角及 KKTV 原創電速劇《重新。沒來過》插曲演唱;2016 年受邀擔任 Vanness 吳建豪《#MWHYB音樂不羈》海外粉絲見面會巡迴指定伴唱。
★ Julia Wu 吳卓源 KKBOX:http://kkbox.fm/Cp0GNB
★ Julia Wu 吳卓源 Official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uliaWuMusic/
★ Julia Wu 吳卓源 Official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juliawu94
——————————————————————————————————————————
原來的我
Woo woo 原來的我 曾經愛過 再一次寂寞
Woo woo 原來的我 曾經愛過
給我一個空間 沒有人走過 感覺到自己被冷落
給我一段時間 沒有人曾經愛過 再一次體會寂寞
曾經愛過卻要分手 為了相愛不能相守 到底為什麼
早知如此何必開始 歡笑以後代價就是冷漠
既然說過深深愛我 為何又要離我遠走 海誓山盟拋在腦後
早知如此何必開始 我還是原來的我
——————————————————————————————————————————
演唱:Julia Wu 吳卓源
導演/攝影/剪輯/後製:Kaley Emerson 孫凱盛
製作/編曲/錄音/混音:terrytyelee 梁永泰
妝髮:平平
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2023流行歌曲【無廣告】2023最新歌曲2022好听的 ... - YouTube 的八卦
2023 流行歌曲 【無廣告】2023 最新 歌曲2022好听的 流行歌曲 ❤️華語流行串燒精選抒情歌曲❤️ Top Chinese Songs 2023@KKBOX-欢迎 ... ... <看更多>
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2022流行歌曲【無廣告】2022最新歌曲2021好听的 ... - YouTube 的八卦
2022 流行歌曲 【無廣告】2022 最新 歌曲2021好听的 流行歌曲 ❤️華語流行串燒精選抒情歌曲❤️ Top Chinese Songs 2022@KKBOX-欢迎订阅2❖Like, Comment, ... ... <看更多>
最新國語流行歌曲 在 2022流行歌曲【無廣告】2022最新歌曲2021好听的 ... - YouTube 的八卦
2022 流行歌曲 【無廣告】2022 最新 歌曲2021好听的 流行歌曲 ❤️華語流行串燒精選抒情歌曲❤️ Top Chinese Songs 2022@KKBOX-欢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