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期待的禮物,是看見學生擦乾淚水】
#大家一起或許就可以比較勇敢
在台大教授 #曾雪峰 眼中,台大學生多半不會處理失敗,他自己以前也不會,直到走過死亡經歷後,有很深刻體會,因而特別花時間陪伴學生。
只要學生願意敲門,不論感情不順利、精神崩潰、被網路霸凌、或家中經濟巨變⋯⋯他都願意聆聽,用自己半癱重生的經驗,陪著學生一起寫這份人生最難的作業↙️
https://cplink.co/ZWkP8ZjG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張韶涵Angela Zh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們都曾在情緒裡下墜,在是非裡爭吵,看見人群的喧鬧,聽到內心世界的荒涼。一生都不斷在找尋那一條線,卻也仍航行在飄渺間。 你被什麼打敗過? 又被什麼拯救過? 懷疑了什麼? 又重新相信過什麼? 是否還在繼續尋找著人生熱愛? 抬頭仰望,是什麼在牽引著我們向前走? 《引路的風箏》 作曲Com...
曾雪峰 在 翻轉教育 Flip‧Education Facebook 八卦
【走過死亡的經驗,讓他更懂傾聽與陪伴】
曾雪峰教授是台灣大學創校以來,第一位獲得教育部「#全國友善校園傑出輔導獎」的老師!
能讓台大生們不論感情不順利、精神崩潰、被網路霸凌、或家中經濟巨變都願意第一時間向他傾訴,原來曾雪峰是運用他曾經走過死亡的生命經驗來陪伴……↘️ https://cplink.co/uRaCnT34
「好老師」的條件不只有愛心,而是……
>> cplink.co/42xKc21z
曾雪峰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八卦
【我最愛的電影之二:「3 Idiots」】
昨天半夜三點才睡,我拉我大兒子一起看我最愛的電影之一「三個傻瓜」。這是一部影響我很深的電影。
看影多年,我個人最愛的三個電影,除了「刺激1995」外,就是「三個傻瓜」還有高倉健的「鐵道員」。這三部電影,不管我之前已經看了多少次,每次看都會熱淚盈眶。昨天深夜在兒子身邊,在電影的好幾幕,黑暗中我又偷偷流了不少淚。
我第一次看這電影,要謝謝我的好同事,也是台大非常讓我尊敬的優良導師曾雪峰 Snow H. Tseng 教授。在十年前,某次他邀請我參加他與導生的活動,他放了這電影的 DVD 給導生看。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電影,非常震撼。因為電影中許多對於分數主義、形式主義的批判,正是在我當老師後常思考的問題。
尤其是當我在密西根大學擔任 EECS 講師時,我看到美國一流大學教工程,非常在乎運用工程知識解決實際世界問題的素養。而當我回到台灣,發現在大學卻是以考試、知識為主。學生考了很多試,分數也很高,但對於如何運用工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卻是少有想法,也少有熱情。到後來當我接觸更多領域時,我發現這樣的情形不是只有工程領域,許多的領域都有。(題外話,很高興看到臺大好幾個工程科系,包括我們電機系,在這十年陸陸續續針對大一課程做了許多革新,讓大一學生對工程之用更有感。)
我們只叫學生學知識,但很少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學這個。我們也很少讓他們實際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當學生不知道為何而學,也不知道學了如何運用,到最後他自然就變成一個只會應付考試的人。甚至,有的人對這樣的學習失望、挫折到連考試,都已經不在乎,懶得去應付了。
這樣的問題,在人口爆炸、高度競爭的印度,更是嚴重。在分數主義、形式主義的壓力下,印度學生自殺率非常之高。我很佩服阿米爾汗、「三個傻瓜」,用電影的形式,巧妙的用許多有趣但發人深省的橋段,讓看電影的學生、老師、家長,重新思考:
有意義的學習是什麼?
親子關係是怎麼回事?
什麼才是真正的友情?
如何面對競爭與焦慮?
文憑證書有什麼重要?
還有自十年前看過這電影,就一直在我腦海中的這句話:
“Pursu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follow.” ~ Rancho from “The 3 Idiots”
「追求卓越,成功自然會伴隨而來。」
曾經,陳良基部長在當年我還是菜鳥教授的時候,也跟我說過類似的話:「心中沒有升等,追求卓越,升等自然會發生。」
我們很多人都很會算計,很在乎成功跟外在的光環。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在算著怎麼樣才能最快成功,總是擔心著怎麼樣可能會招致失敗。在這算計跟焦慮的過程中,我們變得綁手綁腳:成功反而離我們更遠了,更別說要成就真正的卓越了。
但如果你拋開這一切算計與顧忌,只是專心地一心一意去做著你心中真正偉大、真正有熱情、真正覺得帥氣的事。你就有機會真的做得很帥,而且,成功自然就會伴隨而來。這些年結交的好幾位朋友,都是這樣的人。每個都很帥,但不光是因為長相,而是因為每個人都燃燒熱情實現自己心中的卓越。所以,每個人都好帥!也自然地,成功伴隨著他們的卓越而來。
十年前看「三個傻瓜」,另一個打中我的,是片尾的那所學校。五年前會創辦「無界塾」做實驗教育,實踐心中真正理想的教育,我想在十年前看到Rancho 那所很酷的孩子們的學校時, 應該在我腦海裡就埋下了日後辦學的種子。至於後來跟 DFC 許芯瑋 Kate Hsu 合作,才發現 DFC 就是由影片中這所學校在真實世界中的原型 Riverside 小學的校長 Kiran 所創辦。這一切的緣分,更讓我驚嘆!
———————
昨晚,看到電影中一幕,Rancho 跟 Raju 說:「我們的心太容易害怕,你得哄騙它;不管天大問題,告訴你的心:All is well 一切都好。你就會有勇氣面對問題。」
十年前是教書的我被打中,現在則是創業的我,又被這句話打中了。最近每當有困難困境在煩心的時候,我就會放 All is well 這首歌。哄騙一下自己的心,然後就有勇氣再走下去了。
很開心,過了十年,我終於能讓我兒子也看了這部影響我很多的電影。如果你是學生,或是老師,或是爸媽,很推薦你有空的時候再看一次這電影。你會發現每次看,都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思考跟體悟!
#看一看 #想一想
有意義的學習是什麼?
親子關係是怎麼回事?
什麼才是真正的友情?
如何面對競爭與焦慮?
文憑證書有什麼重要?
(歡迎分享)
曾雪峰 在 張韶涵Angela Zhang Youtube 的評價
人們都曾在情緒裡下墜,在是非裡爭吵,看見人群的喧鬧,聽到內心世界的荒涼。一生都不斷在找尋那一條線,卻也仍航行在飄渺間。
你被什麼打敗過?
又被什麼拯救過?
懷疑了什麼?
又重新相信過什麼?
是否還在繼續尋找著人生熱愛?
抬頭仰望,是什麼在牽引著我們向前走?
《引路的風箏》
作曲Composed by:劉胡軼,李大可
作詞 Lyrics by:王海濤
製作人 Produced by:張韶涵 楊鈞堯
編曲 Music Arranged by:劉胡軼
電吉他 E.Guitar by:Derrick Sepnio
弦樂監製 Strings Directed by:劉胡軼
弦樂 Strings by: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吟唱 Chant by:丁爽
和聲編寫&和聲Backing Vocal Arranged and Performed by:田曉梅Brandy Tien
主唱錄音Vocal Recorded by:陳志翔 @ Lights Up 錄音室
弦樂錄音 Strings Recorded by:江松松 @北京唱片廠錄音棚
音樂編輯 Music Edited by:倪涵文
混音處理 Mixed by:Richard Furch@The mixHaus Studios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ed by: 楊鈞堯
母帶後期處理混音師 Post production and mix by: Richard Furch@The mixHaus Studios
OP:十一音樂(ElevenZ Music)、Warner/Chappell Music Publishing Agency (Beijing) Ltd.、王海濤
SP:十一音樂(ElevenZ Music)、Warner/Chappell Music Publishing Agency (Beijing) Ltd.、王海濤
A1
黑暗有一百種兇狠的方式來籠罩我
沒有什麼原因 只丟給我壞結果
光影此起彼落的在窗口望著我
有一陣風 它輕輕的 找到了角落
Darkness has haunted me in a hundred fierce ways
For no reasons it leaves me with only something lame
Light and shadows fall on me and look at me through the window frame
A breath of wind softly comes and finds a corner to stay
A2
它仿佛在遠處溫柔的微笑著擁抱我
任眼淚這一刻瘋狂的緩緩的淹沒我
它說引路的風箏就在天上飛著
會給受傷又沉默的人 點燃希望的最暖焰火
It seems to smile tenderly and hug me from so far away
Let the tears flood over me in a crazy and slow pace
It says the kite flies high in the sky and leads the way
For those hurt and silent, it lights up the hopeful flame
B1
我像是跳回到勇敢的十七歲
在風裡追著它多無畏 不再怕黑暗中
問迷失的自己 我是誰
It‘s like jumping back to my seventeen when I was brave
Hunting for it in the winds without fear
No longer being afraid of the darkness
While asking myself who I can be
C1
朝著它 奔跑的我 讓扭曲的可笑的殘破的離開我
絕望過 沮喪過 像靈魂陷入了沼澤
所幸它看見了我 讓隱形的那條線帶我穿過遠空
讓我看見這命運中 引路的風
I'm running for it, taking the ridicule away from me
I've been sad, been desperate, like my soul trapped in a swamp
With luck it found me, guiding me through the sky with an invisible string
I then see it, part of the destiny
The leading wind
MB
B2
我像是跳回到勇敢的十七歲
在風裡追著它多無畏 不再怕黑暗中
問迷失的自己 我是誰
It’s like jumping back to my seventeen when I was brave
Hunting for it in the winds without fear
No longer being afraid of the darkness
While asking myself who I can be
C2
朝著它 奔跑的我 讓扭曲的可笑的殘破的離開我
絕望過 沮喪過 像靈魂陷入了沼澤
所幸它看見了我 讓隱形的那條線帶我穿過遠空
讓我看見這命運中
I'm running for it, taking the ridicule away from me
I've been sad, been desperate, like my soul trapped in a swamp
With luck it found me, guiding me through the sky with invisible string
I then see it, part of the destiny
C3
只要它 牽引著我 在明暗的旅程中常常的回望我
絕望過 沮喪過 它領著我找到灑脫
所幸我找回自我 讓隱形的那條線帶我穿過遠空
讓我看見這命運中
引路的風
I just want it to hold and guide me along the winding journey
I've been sad, been desperate, and turned out to be carefree
With luck I found myself, letting it guide me through the sky with an invisible string
I then see it, part of the destiny
The leading wind
出品公司:心喜文化Hangzhou Joy Culture Co. Ltd
出品人Publisher:袁濤Rock Yuan
監製Chief Executive Producer:王凱Wang Kai
A&R音樂統籌A&R Coordinator:楊鈞堯
製作統籌Production Coordinator:馮帆
宣傳行銷 Promotion Executive:張亮/趙耀/陳茜/田媛/郭曉婷/魏雪峰/沈東焱
企劃Creative Planning:張韶涵/蘇茂林/王雪凡
版權事務Copyright Management:鞏耀臣/朱雲靜
文案Copywriter:王雪凡
封面攝影Single Cover Photographer:張悅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方序中
音樂行銷Music Marketing:謝伊華/卞雪瑛/何思思/楊婧翊
數位收聽:https://orcd.co/return
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gela.Chang...
Youtube官方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AngelaCh...
Google+追蹤:https://plus.google.com/+AngelaChang0119

曾雪峰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默克爾
#習近平
#美國大招

曾雪峰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20200211 黃偉民易經講堂
失控了!
中共闖了大禍,武漢肺炎失控了。
共產黨這個政權是不怕死人的,大躍進死四千萬人,文革死幾百萬人,唐山大地震一夜死六十萬人,他們的眉頭都不曾皺一下;但今次,從他們的身體語言看到,他們害怕了。
直轄市、一線城市,一個一個的封城,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
那個什麼至高無上的人大會議,三月還敢開嗎?
全世界如臨大敵,但香港,仍然中門大開,假封關,假檢疫,虛應其事。
香港人搶口罩,搶食糧,搶廁紙,人心惶惶,終於明白到,過去大半年,我們抗爭什麼?
真普選為什麼重要?
不是虛無飄渺的民主自由,一個不是香港人選出來的林鄭政府,如何面對天災人禍?如何保境安民?
林鄭的政府,只是配合北京權貴的政策和方便,鄙視香港人的身家性命。
她鄙厭記者,因點為記者報道真相;她憎恨律師,因為他們忠於人人平等的法律;她厭惡前線醫護,因為他們的真話示警。
她要香港和大陸看齊,懲罰社會公義,對付社會良心。
特首受薪,天職是保護香港,但林鄭為香港做了什麼?
她去信國際領事館,投訴各國對港封關;不合理、無根據。
她崇拜的習近平和中共政權,連面對事實的勇氣都沒有。
武漢肺炎就是武漢肺災。
是天災還是人禍,也是武漢肺炎。不面對禍源,解決不了今次災難。病毒無眼,不會見高就拜,見低就踩,所以,中國大陸人人自危。
北京不喜歡人叫今次的瘟疫做「武漢肺炎」,因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病就是病,在武漢出現的非典型肺炎就是武漢肺炎,像其他病症一樣:伊波拉病毒、德國麻疹、日本腦炎……
這本來就是面對真相的態度,但心中有鬼,自然那裡都是鬼影幢幢。
正名,有崇高的政治意義。
《論語》子路篇章第三章:
子路曰:
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孔子周遊列國,在衛國停留的時間最長。
有一天,子路和孔子討論為政的大原則問題。
子路問,假如衛君有意搵老師來主政,第一件事你會做什麼呀!
孔子答他說:
第一件事是要正名。
子路聽了,嚇了一跳!
吓,唔係卦?有是哉!意思是,正名?有咁重要咩?人家說你迂腐,真是無講錯,正不正名,有無咁重要呀!
孔子說正名,是端正名份。不單是一個名字,指的是確定了思想邏輯,價值取向。
一個政權,追求的是什麼?是霸道政治還是王道政治?
是強凌弱,眾暴寡,有權有勢就大晒;還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少有所長,大家可以安居樂業?
孔子意思是為政,先把文化思想,價值追求搞清楚。
子路的反應是,文化思想,價值追求這些東西,抽象空洞,有乜好搞呢?
所以孔子罵他:
你這個傢伙真是粗野無知,唔識就唔識,唔好扮識,蓋闕如也。
他說,為政的重心,名不正則言不順,價值目標不清楚,沒有清晰的信念,理論上便講不通。
講不通的政策,連自己都不信,又怎會成功?
沒有文化信念的政權,無法建立社會的核心價值。
沒有核心價值的社會,無法成立一套大家信服的法律和規矩。
沒有一套公平公正的法律和社會禮法,老百姓就無所適從,好似手腳都唔知放在那裡好。
所以,政治領袖的重點,始終是思想領導,文化領導。
信念定了,價值追求定了,行政上才能行得通,人民才能跟隨。
這樣施政,不是空叫口號,邏輯上要站得住腳。
無所苟而已矣,不能隨便說一些,無法實行,什麼「為人民服務」,「階級鬥爭」,「敵我矛盾」之類的政治口號。
這就是中國政治哲學的大原則。
林鄭政府已經無法施政,因為全個政府的目標,都不是為了香港人的福祉。
她將香港推到《周易》第十二卦天地否卦的處境。
政府和市民各走極端,社會閉塞不通,互不溝通。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
整個政府,都是匪人——只是外表是人形物體,但都不是人。
他們打擊社會的正義力量,有良知,說真話,為香港好的人,都備受打壓。
目前香港正處於否卦第二爻和第三爻的位置。
否卦六二:
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包承,包容承受。
政府沒有盡到保護市民的責任。承受那種缺乏政府保障的局面,申訴無門,只能逆來順受,自求多福。
天災,人禍,施政目標不在港人,社會氣氛急速惡化,世道人心都變了。
這種時勢,小人得利,因為這些匪人,無底線,無原則,不分是非,為生存,為利益,乜都肯制。
所以,在世道不佳時,只有小人吉,張牙無爪;堅持原則的君子,就過得很辛苦,英雄落難,失業、官非,樣樣來臨。
所以爻辭說:小人吉,大人否。
但最後結論是亨的。
因為在這樣的時局,堅持理念,不肯同流合污,雖然否於一時,但做人,守住了原則尊嚴,在一生的高度來看,便是亨。
在否的時代,全是匪人,失意才是最大的亨通。
這便是古人說的:身雖否,道卻亨。
世道沉淪,小人得利,社會變成兩個對立的集團。
小人們見到大人們不識時務,唔懂轉膊,死牛一面頸,不知變通而失意,當然幸災樂禍;大人們又睇唔起那班無原則,無底線,隨波逐流的小人,所以又嚴厲批評。
兩大陣營,各自指摘,爭訟便起。
所以,否卦六二爻變,變成了天水訟卦,社會下滑,小人群大人群自然壁壘分明,互相批評,社會爭訟不斷。
《小象傳》說:
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大人否得來也亨,因為不亂群也。
大人們和小人們,涇渭分明,無法合流,所以,即使否,也亨通。這是生命價值的大亨通。
否卦六三:
包羞。
否卦六三爻,是泰否兩卦的谷底,整個社會沉淪到深淵,不止經濟民生的惡劣,最可怕是人性的沉淪,全部都是匪人,社會已成人間煉獄。
人人喪盡廉恥,囤積口罩、物資,高價販賣。官員執法不公,大陸客騙入境,騙醫護,騙醫院。
社會上完全沒有保障弱勢的力量,包羞,無論多壞多可恥的事都被包容。
《文言傳》說: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社會倫理的敗壞,並非突然變壞的。是逐漸,慢慢的,大家一步一步的接受。漸漸更糟的,像臣弒君,子弒父,咁誇張,都見怪不怪了。
這是統治集團,立壞榜樣,社會已見怪不怪的包容。
中央領導家族貪污一萬億,各級官員貪污弄權便理所當然;新聞記者、維權律師、真話醫生,被捕入獄至死亡,社會大眾接受,誰叫他們多事講真話,慢慢全國人都講大話。病了,對著醫生,在醫院,說病歷,講地址,都說謊。
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不早辨也。
在否卦第二爻,社會部份人仍有是非之心,所以仍分為小人集團和大人集團在對壘。
當社會跌落否卦第三爻,君子大人都噤聲了,社會一片黑暗,所以羞恥邪惡,統統都被社會包庇,再沒有正面力量和它抗衡了。
因為否卦六三爻變,為天山遯卦,大家放棄了,能跑的,都走了,移民隱居天涯了。
否卦是閉塞不通,政府和百姓不通,最可怕的不通,是資訊不通。
資訊不透明,六三,這個時候,不知道,否,會過的,去到第六爻,就是「傾否」,將整個否的時代推翻,走入天火同人卦,面向世界大同的光明時代。
六三的包羞時期是谷底,歷史上任何黑暗時代都不會長久,推翻了,便是明天的同人大有兩卦,即「同樣是人,大家都有」的大同世界。
一個階段的結束,同時地,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坤兩卦開始,以既濟未濟兩卦作結。
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濟,第六十四卦火水未濟。
乾為天,指的是宇宙天體的一切規律。
是形而上的自然法則。
坤為地,指按這個自然規律形成的具體人間。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天地既成,人間的一切,就跟自然規律在運轉。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去到第六十三卦既濟,是解決了。
濟,是渡河;既濟,是已經渡了河。解決了。
兩個卦都用狐狸渡河作譬喻,渡了河,即事情搞定了。
一個階段結束,就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
所以,既濟之後是未濟。
古人心意,是完成一個階段,也展開了另一個新階段。生生不息,永不休止。
既濟,是開始了之後的結束。
未濟,是結束了之後的新開始。
我們結束了求學的階段,亦開始了踏進社會的階段。這時才體會到學校裡面的困難,原來是這麼的溫柔。
我們結束了單身的身份,便開始了共同生活的婚姻。愛情是浪漫的,婚姻卻是柴米油鹽。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後卻多了一倍親戚朋友。女孩子總是幻想,出嫁後,便有張長期飯票;誰知持家後,才是萬事皆憂。
沒有永遠的終結,因為終結正帶來開始。
終結和開始,其實是一體兩面。
中山先生推翻滿清,結束千年帝制;隨即軍閥割據,群雄並起。
北伐成功,中原一統,但中共又開始立足上海。
日寇侵華,逼使國共合作;內鬥稍歇,但又板蕩中原。
日本投降,國民未享半日和平,內戰又起。
中共建政,結束百年動盪;但更大的人禍,亦正式展開。
沒有了亡國的危機,但開始了飢餓和人性的泯滅。
鄧小平七八年挽狂瀾於既倒,毅然反共,一百八十度轉向資本主義,結束了飢餓貧困;但中國人的醜陋卑劣,即湧現世間。
解決了內地的吃飯問題,卻又招來了全球的排華巨浪。
一事既濟,開展了另一事的未濟。
明末才子李漁說,千古興亡,都只不過重覆台上的一場戲,劇情重覆,不外乎,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非洲第一高峰的雪山上,冰封了一隻野豹的屍體。
這現象違反常識。
動物的足跡,跟著食物走。
冰峰上,只有寒冰,野豹上來追尋什麼?
這引起了美國文豪海明威的興趣,來到非洲,寫下了他半自傳式的名著────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荷李活後來將它拍成電影,香港譯作《雪山盟》,由格力哥利柏和蘇珊希活主演。
香港人,經歷了這半年的流血抗爭,這次武漢肺炎,大概體會到雪峰上那隻野豹的追求,嚮往野豹的足跡。
與其活得長,不如活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