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說:「去替你最佩服的人工作。」
我想換句話說或考量到現實,折衷地說:「去向你最佩服的人學習。」
對於校長,就有這種感覺。校長的個人口才魅力(就是 PTT 有才鄉民活生生出現在眼前)、洞見、組織能力,最後付諸實現的行動力讓我深感佩服。
💦 自學可能要學到天荒地老
而 meta-analysis 課程又是讓人再次體現上述的感覺,化想法為事實,如何拆解成每一小步驟評估其可行性,這是每次看到校長最想要思考的課題。
看到 meta-analysis 似乎可以從搜 data 開始,以單兵作戰完成。單兵作戰是代表以上這些環節是需要自己完成,要上課也要有覺悟,不然就乾脆飛去香港 3 天 2 日遊(現在香港不能去了不然會被抓走)。
Google 一下新思惟,有 PTT 負評,但時間就是金錢,照校長那種強迫症的個性,應該是非常精華濃縮的課程,自己碰可能要學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 課後仍需不斷練習
#曾秉濤醫師 說寫論文是單兵作戰,#張凱閔醫師 說每天都會要求自己寫一句論文。
這都是回到自己,反求諸己,上再多課,認識再多會寫 paper 的人,都是別人的,最後都要回到自己,讓自己不斷的積累,才能面對日後快速變化的醫學領域。
手術最好的學習方式,是跟在大師旁當第一助手,手到、眼到、心到。但世上大師難尋,如果身旁有曾秉濤醫師或張凱閔醫師這些大師,就可以從最基本搜尋文獻、處理投稿、英修……以及後續獎勵金處理等,可惜只能從新思惟的課程偷學幾招,遺憾啊!
【下半年第一場,開放報名囉!】
🔹 活動內容|2019 / 8 / 11(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 立刻瞭解|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講者陣容|張凱閔醫師 / 曾秉濤醫師 / 蔡依橙醫師
曾秉濤醫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還是醫學生時,就聽說許多住院醫師學長姐與主治醫師們,曾上過新思惟的課程,無論是 #簡報、#研究 或是 #個人品牌 等課程,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因此這次決定在當 PGY 的時候提早做準備,希望從新思惟的課程中,學到對於未來職涯發展有助益的知識與技能。
⠀⠀
Meta-analysis 是近年研究相當熱門的文體,對於初學者也是一種相對好上手與獨立作業的論文寫作方式,除此之外,因為在醫院中常規性寫 meta-analysis 的主治醫師相對較少,所以我希望參加這個課程,可以增加自己未來寫 paper 的多元性。」(台北榮總 黃煜博 醫師)
-
⠀⠀
【✨ 好課清單 │ 新思惟近期課程】
⠀⠀
🔵 2021 / 3 / 14(日)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一天學會,快速做出視覺化、專業感的高品質醫學簡報!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5 / 9(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好評再加開,無資源者也能靠自己成功起步!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5 / 29(六)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掌握自己的話語權,讓更多人認識你,進而信任你!
☛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
「張凱閔醫師傳授的的研究規劃技巧,是藉由自身對 meta-analysis 的多篇寫作經驗,提供給我們這群新手一個大方向,而曾秉濤醫師教授的拆解論文架構,是關於寫傳統論文的四大段落,也提到敏感度分析的重要性,指導我們可以試著將不同的研究從統計分析中剔除,或許會因此找到改變與影響統計結果的關鍵文章。
⠀⠀
無論是論文老手或新手,都很適合參加新思惟的統合分析課程。這堂課由淺入深,將寫統合分析的各項技巧、需要注意的事項,都闡述得十分清楚明瞭!」
⠀⠀
【🚩 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以指定論文為例
✓ 拆解論文架構:照這樣做,最容易。
✓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Meta-analysis 重要數值
✓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減少卡關,邁向成功。
⠀⠀
☛ 無經費、無資源者的起步首選
⠀⠀
最新梯次|5 / 9(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瞭解課程|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曾秉濤醫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 為什麼有人看論文快,有人卻很慢?
為什麼有人能整理數十篇既有文獻與亞洲現況,制訂 guideline,有人卻連論文都看不完?
為什麼有人能整理數百篇文獻,一年發表 10 篇 meta-analysis,但有人卻連一個主題都讀不完?
⭐ 用對方法,發表不卡。
因為,論文是作品,得讀沒錯;但更重要的,是你帶著怎樣的「目的」去讀這些作品。
要晨會報告,讀的重點是,與科內臨床工作相關的細節,以及從文字中看出不同醫院的資源與文化不同。
要整理 guideline,論文閱讀重點是各篇的 indication、outcome 與普遍的適用性。要發表 meta-analysis,重點當然就是研究設計、評估量表與該文章的特殊意義。
甚至,同是實證,要做 EBM 競賽,與要發表 meta-analysis,所閱讀的重點,也有所不同。
缺乏這種「目的」感,看 paper 只好逐字逐句、鉅細靡遺的讀,自然速度就慢,而且連重點都抓不太到,更別說本來想完成的成果,品質不佳,甚至半途而廢。
這堂課,#曾秉濤醫師 將與你分享,如果帶著「我要發表 meta-analysis」的目的,論文該是怎麼找、怎麼瀏覽、怎麼篩選,以及最後挑出來的精華,又該如何精讀?
⭐ 曾秉濤醫師
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已發表超過 40 篇 meta-analysis 論文,並組成研究團隊。
📢 下半年最新梯次,開放報名!
🔸 活動內容|2019 / 8 / 11(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講者陣容|張凱閔醫師 / 曾秉濤醫師 / 蔡依橙醫師
曾秉濤醫師 在 曾秉濤(Ping-Tao Tseng, MD, PhD) - 統合分析工作坊 的八卦
曾秉濤醫師 為專業精神科醫師與統合分析專家,在診所執業期間持續精進研究,並發表上百篇SCI 論文,除了推動醫學進步外,也為自家診所的醫療服務, ... ... <看更多>
曾秉濤醫師 在 如何讓研究限制的缺點變成賣點?/ 曾秉濤| #統合分析工作坊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如何讓研究限制的缺點變成賣點?/ 曾秉濤 | #統合分析工作坊 #shorts. 266 ... (廣論)洛桑加參 醫師. 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媒體專區Dr.Lobsang Media Area ... ... <看更多>
曾秉濤醫師 在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精神科I 強迫症門診 的八卦
交通方式:https://www.prospect-clinic.com. tw/traffic.html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 #精專曾秉濤醫師 #台大醫師曾秉濤 #強迫症門診曾秉濤 #耳鳴 #耳鳴測定術 · 梁文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