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今天為止,我替自己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青春時代順利逃到東京生活。
留學生時期呢,有位公子哥朋友臨時要來玩,他平常在台灣有司機有祕書打點各種事務,腦子裡大概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所以當對方第一次遇到飛機延遲抵達(已經沒有電車),深夜的成田空港計程車前人們大排長龍時,他就打了電話來(也沒想過深夜為何好意思打擾人😒)
「我等下把手機交給妳,我會拿給隊伍最前面的人,妳幫我用日文問對方是不是要去東京市區,如果是叫對方讓我共乘,車費我出」公子哥一副理所當然
「你為什麼不安分排隊?通常日本人不習慣和陌生人在同一空間,你叫我做這件事其實很失禮」
「我才不想浪費時間排隊,從成田到市區深夜車費不便宜,有人幫他們付錢還不好?而且我是誰?他們如果知道我的頭銜肯定覺得沾光」
雖然千百個不願,但為了讓對方死心,我還是照他話做了。如我預期,第一個日本人不願意、第二個和第三個也都不願意共乘。
「這些人腦筋怎麼那麼死板!我出錢他們還嫌棄,他們知不知道我誰啊」公子哥暴怒
「很抱歉,這裡是日本,你是誰你有錢都不關大家屁事」我很疲憊的掛掉電話,心想活該。
幾年後我進了傑尼斯事務所的網路事業部,有位電視圈認識的人來電「小羊,妳不是經過某某親自面試獲得入社資格嗎?可不可以幫我引薦,我有位電視台董事長朋友要去日本,妳幫我介紹給妳社長吧,也許可以合作什麼」
「不太方便耶!我只是一般社員,不想做逾矩的事」
「妳這樣很不給面子,我什麼地位?我都願意跟電視台董事長說妳是我好友,說妳一定會幫忙」
在我心裡呢,比起願不願意幫忙,只覺得雙方實力根本不在同一個層級上,癞蛤蟆休想吃天鵝肉,我才不願意介紹😒
大學畢業只不過在台灣工作兩年,認識的「大人」(社會上所謂的成功人士)全是這德性。所以搬到東京後我有鬆口氣,有終於來到可以靠「實力勝負」世界的感覺。比起華人喜歡貪圖(或被貪圖)關係喜歡靠權勢地位做事的習性,日本人在這方面真的清新許多。從比例上來說,華人花很多時間經營人,但日本人花很多時間做事。
又過了幾年,進入另一家大企業,每個月要去中國為貴婦們舉辦各種活動,是僅限花得起大錢有權有勢的VIP們參加的活動。
我第一次任務就是入座主桌幫頭頭翻譯,讓他跟那些貴婦可以多聊天構築商業關係。怎麼說進軍中國如果有了權貴幫助的確會省事許多,而中國市場對公司來說也真的重要,這是大家共識。
可是呢,頭頭從一開始到結束就像水土不服似的,左邊女明星主動來搭話,表示自己為了出席今日場合多努力入手名牌服裝,頭頭聽完點頭說「そうですか、お似合いですね」(是喔,這服裝很適合妳)接著女明星表示自己平常多愛本公司產品,頭頭也只是點頭表示「嬉しいですね」(我很開心妳喜歡)
不管對方丟什麼話題來到這邊都是句點。
「你要不要聊其他的,比如主動問她最近有什麼作品、近期有沒有要來日本玩,否則氣氛有點冷」我提醒頭頭
他看著我微微嘆了口氣小聲說「這場合真令人疲憊」
接著貴婦們在面前輪了一圈,那些人就像開屏孔雀似的,誰誰老公是什麼了不起的官僚、誰誰家產如何澎湃、誰誰上次來日本買了多高價的貨,話題差不多就這些……
其實平常在公司,頭頭聽到什麼有趣事情可是會眼睛一亮、在討論Business時也是攻勢型,但唯獨在那些華人貴婦晚宴裡我看他哈欠打了八百次。
日本同事們呢,即使到後來比較熟稔,同事們每次辦完活動也沒人把關係拿來說嘴,或趁勢在那種場合處心積慮建立自己的人脈,大家都是相當劃清界線的在公事公辦。
日本社會裡,信用(魅力)來自於認真態度、卓越技術、腦中knowhow,起碼我個人移居日本後所被灌輸的價值觀是「要靠實力追求成功」,換句話說你不會傻到以為成功人士(或世間所謂的有錢人)可以過上好日子。大部分時候,實業家成功之後還是依然忙碌,或者說更忙碌。
前幾天讀者朋友推薦我看「三十而已」,快轉的看了一些,發現劇情會讓我想起離開東京之前那個很想逃離的世界:人跟人之間關係太過緊密,發生了什麼得先想辦法找人幫忙解決,而不是針對事情本身。乍看之下有人脈就好辦事,但反面來說在人治社會裡,你得花很多時間經營人際關係,甚至為了攀權附貴不擇手段。
但終究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在哪裡!不信你想想國際舞台上日本企業和中國企業的信用差距,有日本貨誰要買中國貨?!
我只看幾集就棄劇的原因是這種凡事靠人的價值觀實在吞不下去,在聊三十而已之前,那些人真有想過要踏實成長嗎😒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蘇美神話中的冥界之神。 如長槍般的籠檻在她手上活用自如, 有時用來穿刺敵人,有時用來囚禁魂魄,有時用來召雷引電, 是位令人畏懼的冥界支配者。 自出生起便擔任管理冥界一職的女神, 直至最後都不識地表與自由為何物,便隨神代一同消逝而去。 這副姿態並非埃列什基伽勒的真身, 而是找了一個與她波長相近的人類靈...
暴 龍 習性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大家一起來反共復清啊!!!
#腳底板的字都給我ㄎ起來
昨天轉了〈今天,我被台湾彻底激怒了〉這篇文章,其實我是真的能感受到這位作者是真心的傷心。想了想,只嘲諷好像也不好,我想就以「為什麼台灣人排斥中國」為軸,列幾件我記得的事情吧。
1.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台灣「光復」之時,台灣的氣氛確實是雀躍能夠回到「祖國懷抱」的。當時滿街都是中華民國國旗,人們也急切地開始學「國語」。
2.一九四六年,台灣社會開始出現對「外省人」不滿的聲音。首先,是政府不斷把米糧等民生物資輸往中國,造成台灣物價飛漲,民間生活品質並未因戰爭結束而提升。
3.其次,由於「外省人」用人唯親的習性,在政府部門、公務系統大量安插自己的人馬,排斥學歷更好、能力更佳的台灣知識分子,複製了殖民統治結構,引起普遍的不滿。
4.而在日常生活層次,台灣人開始發現「外省人」缺乏教養、不文明的一面。他們識字率比台灣人更低,大多數人沒有見過水龍頭等現代設備,對他人的文化亦無尊重之心,時常發生穿皮鞋踩上榻榻米之類的生活摩擦。
5.接收台灣的「外省人」缺乏某些現代治理知識,因此造成檢疫等公共衛生機制失效。本來已在台灣絕跡的瘧疾等疾病再次大流行。
6.在接收台灣一年後,政府強制禁止了台灣人已經熟習的日語,要求全面改為「國語」。日本殖民政府花了42年的推廣,才強制台灣改變語言,國民政府只花了一年。大批知識分子如律師、作家等因為語言猝然改換,即使有更好的學歷、能力都難以謀職,整個世代的精英瞬間噤聲。
7.在上述種種混亂下,一九四七年爆發了「二二八事件」。這起政府人員公然槍殺民眾導致的全島抗暴行動,最終遭到了軍事鎮壓,在「三月清鄉」中誘殺、暗殺、逮捕、謀殺了大批知識分子、社會精英。
8.一九四九年五月,政府在台灣發布戒嚴令。號稱自己屬於民主自由陣營的中華民國,在台灣進行了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
9.一九四九年底,國民政府迫遷來台,帶來大批流亡移民,再次加重台灣的社會、經濟負擔。
10.一九五O年,國民政府重啟徵用公務員的「高普考」。由於「高普考」採取「省區定額錄取制」,並且會對眷村子弟等身分加分,因此在一九五O到一九九二這四十二年間,佔全人口數13%的外省人獲得了96%的公務員職位。而識字率更高、受過日本近代化教育、佔全人口數87%的台灣人僅有4%的職位。
11.在整個二十世紀下半葉,外省人在台灣獲得的資源比例始終超過其人口比例數倍,比如媒體圈、演藝圈、藝文圈,且在越高層、越重要的位置越顯著。時至今日,國民黨仍以外省人為政治主體。
12.一九五O年代,韓戰爆發。在美軍協防的態勢下,國民政府終於站穩腳跟,可以對內清算了——因此開啟了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時代。
13.在這段時間內,台灣人沒有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秘密逮捕、告密檢舉之風盛行。光是在大專院校,一年就會布建5000名線人。
14.「台灣」成為歧視、禁忌詞彙。外省人以流亡移民之姿推崇自身所剩無幾的文化資本,將聽台灣歌、看台灣戲曲(如布袋戲)貶為低俗文化。同時,若以「台灣」為名進行文化活動(甚至不是政治活動),便會被視為有叛亂意圖。
15.白色恐怖時代的各種慘案族繁不及備載,請自行搜尋「林義雄」跟「陳文成」。
16.同一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先是「大躍進」,餓死四千萬人。
17.數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有「文化大革命」,社會信任崩壞殆盡,文明蕩然無存。
18.一九八七年,解嚴了。但威權體制還要過四、五年才會徹底消散。
19.解嚴之後,「外省人」與台灣人之間的對立漸漸消散。理論上,台灣人也許可以開始不討厭中國了。但就在一九八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北京發生軍隊屠殺平民的慘劇。屠殺發生的當天晚上,台灣有一群人正準備隔海開電話連線晚會,為北京民眾加油打氣,隔天就看到屠殺新聞。(你應該慶幸那時候沒有直播)
20.一九九四年,「千島湖事件」發生。二十四名台灣旅客在浙江旅遊,遭遇搶劫,活活被燒死在船艙裡。事後,中國官方認為此事甚小,輕忽處理,甚至拒絕死者家屬檢視遺體和查看驗屍報告,引起喧然大波。此事嚴重衝擊兩岸關係,許多民眾意識到中國政府對待人命的態度與台灣有巨大鴻溝。根據當年的民意調查,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首次超過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
21.一九九六年,台灣首次舉辦總統選舉。就在選舉期間,中國使用武力威嚇,在基隆、高雄外海各射了一枚飛彈,甚至謠傳將進攻外島。台灣進入「槍彈合一」戒備狀態。
22.此後,「文攻武嚇」成為台灣民眾對中國人的主要印象。
23.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中國阻止各國派遣救援隊、捐輸物資金錢給台灣,要求一切救助必須經由中國轉手。
24.二OO三年,中國隱匿疫情爆發SARS,台灣受到波及。在台灣提出參加WHO的需求時,中國外交官沙祖康在鏡頭前說:「誰理你們,早給拒絕了。」
25.二OO八年,即使有「九二一大地震」的前例,台灣依然在中國「汶川大地震」之後,捐款88億台幣。其中20億是行政院官方捐助,那時候的總統,嗯,是民進黨的陳水扁。
26.同年十一月,代表中國的海協會長陳雲林訪台。所到之處,警察強力排除所有抗議、排除國旗,儼然巡視領地,引爆了「野草莓運動」。
27.二O一四年,馬英九政府急進推行「服貿」,欲加速中台經濟整合,爆發「三一八運動」。
28.二O一六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從這一年開始至今,中國多次派軍機、軍艦繞台,連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也不懈怠。中國網路大量出現「留島不留人」、「核平台灣」等言論。
29.二O一八年,習近平稱帝。
30.二O二O年,中國政府再次隱匿疫情。武漢肺炎爆發,因而波及台灣,SARS事件重演。
先列草草30件就好。送給所有可能也「被台灣徹底激怒」的中國朋友,就請你們稍微換位思考一下:若把上面所有「台灣」換成「中國」,把「中國」換成隨便一個國家,你們會怎麼想?在台灣人的歷史經驗裡,自稱中國人的人如此「戰功彪炳」,你希望我們怎麼看待「中國」?
所以,不要再問我們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了,這個問題請問你們自己。
暴 龍 習性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八卦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的作者是Wednesday Martin。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假如直接翻譯的話,會是”公園大道的靈長類動物”。中文書名“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是書中一個章節的主題,被拿來當書名。看起來似乎比較生動有趣,也似乎較能搭上柏金包的流行潮流。
這本書描述具有人類學專長的作者,搬進紐約市上東區的第一手觀察與適應過程。
書中文字,將一個現代文明世界的習俗與組成,以描寫原始人類部落的方式陳述。相當有趣。譬如在曼哈頓找尋房子,是女人的責任。她們會找尋房屋巫師(也就是房仲)的協助。這裡的居民將”大草原”也就是中央公園,視為聖地。兩旁的住屋,是具有最高價值的房地產。
作者先從她的住家找尋過程談起。她要進入的地區是”上東區”。以我們的流行語言講,就是天龍國中的天龍國。
從跟房仲往來開始,她開始感到無法落於人後的壓力。在第一個物件的大廳,作者被住戶誤認為是房仲的助理,而不是房仲的委託人。
她發現上東區房仲衣著華麗,畢竟她們代表著委託人。買方與賣方之間,甚至在心中暗自較勁,我的房仲穿衣、外表,是否比你的房仲更高貴、更高雅。
於是,作者開始學會穿上剪裁得宜的套裝,拿上高雅的包包,再開始她的看屋之行。
不是房仲會看人,你想買的公寓住戶也在打量你。
這就要提到Co-Op這種公寓型態。你買這種公寓,你不是取得地產或是房子所有權。你是取得一家公司的部分股份。這整棟公寓等於是被這家公司持有。
而且,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必需是由目前住戶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同意才可以。
規矩,完全由目前住戶訂。太有錢,太有名的人,他們也不見得喜歡隨之而來的騷擾與暴光。包括前美國總統都曾被拒絕過。
申請表要將個人身家狀況幾乎全盤供出。教育、資產、收入。將個人狀況做如此多的揭露,相當令人不快。更令人不悅的是,你成功入住後,其它鄰居都知道你有多少”斤兩”。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社區的自我篩選過程。一群住戶,可選出符合他們認為適合一起居住的人入住。
小孩可以跟那些小孩玩,也受到家長社交圈的影響。”高等級”的小孩,不會跟”低等級”的玩。
很不幸,剛進入上東區時,作者跟她的小孩,就是”低等級”。
連在等小孩放學時,那些自以為”高級”的媽媽,都不會跟作者打招呼。這個社交困境,一直要要某次聚會時,一位Alpha male,超高等級男性,跟作者交談起來,才被打破。這個現象跟靈長類動物圈的習性非常類似。
這位男性家族經營銀行事業,喜歡在外捻花惹草。
看著作者書中的描寫,你會發現,這些美國紐約最高級社區,最有錢的一群人的生活,其實頗不愉快。
他們在自己這個圈子中自定的規則中,忙碌不堪。
他們所謂的高人一等,與優越感,就來自於”看不起他人”的權力。我的小孩比你的小孩好。我的身材比你好。我的老公比你會賺錢。我的包比你好。比比比,比不完。
你自以為很強了,其實還是會有人比你有錢,比你漂亮,小孩比你的小孩聰明。
這種比較的世界,不快樂的人總是多數。因為大多人會被頂端踩在底下。
比較,很難滿足。
另外也可以看到,環境的影響力。就算作者事前已經知道上東區有其獨特的規則,她還是必需要融入。她必需把自己的行為準則,與上東區看齊。花費方面,當然更是如此。
也就是說,假如你要生活在自己想要的花費等級,或說你要存下大筆收入,生活環境與往來族群的選擇,非常重要。
假如你住在一個高消費地區,身邊鄰居都是買一個十萬的包眼睛不眨一下的人,你很難節約度日。
這本書除了有趣的觀察之外,也可以讓讀者看到,有錢卻仍不快樂的有錢人困境。
當你羨慕他們的財富時,他們卻可以羨慕著你,輕鬆打扮就可以逛街購物的自在。
這本書對於紐約頂尖財富社群的第一手觀察,讓讀者看到這些金錢堆砌出的金壁輝煌,也讓讀者看到他們身處的黃金牢籠。
(完整全文可見今天的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9/08/primates-of-park-avenue.html)
暴 龍 習性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評價
蘇美神話中的冥界之神。
如長槍般的籠檻在她手上活用自如,
有時用來穿刺敵人,有時用來囚禁魂魄,有時用來召雷引電,
是位令人畏懼的冥界支配者。
自出生起便擔任管理冥界一職的女神,
直至最後都不識地表與自由為何物,便隨神代一同消逝而去。
這副姿態並非埃列什基伽勒的真身,
而是找了一個與她波長相近的人類靈魂來附身所顯現出來的擬似從者狀態。
雖然她表示拿出冥界女神的樣子來監視人類是她的職責,但,
「……一大群人下來冥界我也傷腦筋……囚禁魂魄的籠檻製作起來也很費工夫的說……
不知道我能不能給他們一個舒適的環境……」這句話卻藏不住她照顧人的一面。
可說是冥界的(鮮紅)天使。
身高/體重:159cm・47kg
典出: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神話
地區:美索不達米亞
屬性:混沌・惡 性別:女性
「我對人類沒有興趣。活著的東西讓我不舒服。
不過,如果你真的很堅持,我可以答應以死亡為前提和你交往。」
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原典裡,
她掌管植物的成長與腐敗,差遣蛇與龍,
並能自由使喚冥界使者的迦爾拉靈。
『天之女主人』的伊斯塔和
『冥界女主人』的埃列什基伽勒是死對頭。
在神話學上,豐饒女神伊斯塔(伊南娜)被視為表現出人類生命的偉大地母,
而埃列什基伽勒則是被視為表現出人類死亡的恐懼地母。
神話中伊斯塔下冥界後,被埃列什基伽勒奪走了性命。
伊斯塔之後雖然得以復活,但伊斯塔下冥界的理由,還有
埃列什基伽勒氣到不惜痛下殺手的理由,皆隻字未提。
而本作對此則是解釋成
這是她們一體兩面的關係性所造成的。
伊斯塔和埃列什基伽勒。
這兩位女神猜測是同一存在,
或是從單一神祇分割出來的兩個神性。
『踏抱靈峰的冥府之鞴』
等級:A 種別:對山寶具
射程:10~999 最大網羅數:1000人
《Kur Kigal Irkalla》
與伊斯塔的寶具『震撼山脈的明星之薪』是同樣之物。
但有別於那從宏偉之天射向壯闊之地的攻擊,
冥界女主人的制裁,是一路從地底延綿竄出的。
透過地震、地殼變動來使埃比赫山崩塌的一記震地衝擊。
論威力雖不及伊斯塔的金星炮,但此寶具的奧妙之處就在『把地形改變成冥界』這點。
身處冥界即能擁有莫大權力的埃列什基伽勒,
屆時勢必能賦予強大的加持給所有與她並肩作戰的人。
○對魔力:D
使D級以下的魔術無効。
過去沉浸在冥界的陰氣裡讓她視死亡已如家常便飯,對魔力有了顯著的下降。
○秘密大王冠:A
經由從伊斯塔手上沒收來的寶物製作而成的女神之冠。
身為天與地,一體兩面的女神讓她把伊斯塔持有的各種權能納為己有,
但當中的效果卻轉暗(陰沉)了一些。
○魔力放出(檻):A+
埃列什基伽勒是一位勤勉認真,性格稍微陰暗的女神。
平時有空就會將魔力存在槍檻裡,等戰鬥時再取出使用。
○冥界的加持:EX
被拱上冥界之神的位子,支配冥界的埃列什基伽勒所擁有的權能。
統治冥界直至最後的她就形同冥界本身,同時也成了受冥界庇護的女王。
將給予全體我方支援,並使她的寶具性能產生變化。
被動內向的性格。
由於才智和榮譽心過高,使這位死與腐敗的女神過分投入於冥界主人的工作上,
導致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妒忌美麗,嘲笑醜陋,為了不讓想要的東西落入他人之手還會不惜痛下殺手。
……這些原本都是埃列什基伽勒習性,然而在與附身的少女融合後,
她變得能客觀認識那類欲求是「不好的」,是「該引以為恥的」,
使暴虐的習性沒入到了深層意識底下。
但由於她直腸子的性格,一生氣就會浮現出該面相,變回神話那恐怖又令人扶額的女神。
由於其行動理念來自埃列什基伽勒,故也可看出她比她附身的少女要來得冷靜並自虐。
說話方式雖和伊斯塔如出一轍,但不時就會用上上流千金般的用字遣詞。
當她忽然變得坦率或突然陷入慌亂時,句尾就會煞有其事地加上「なのだわ」,
但這是出於教養良好的她所表露的真實一面。
原本該被呵護養育成深閨千金的伊斯塔,因為嬌生慣養和她自由奔放的性格,
使她說話方式像個活潑的女性,反倒是在冥界從小正經八百值勤到大的埃列什基伽勒
用字遣詞才給人『深閨千金(沒見過世面)』的印象。
埃列什基伽勒自神話時代起就對自己顧人怨又見不得光的經歷感到忿恨及痛苦。
「我也想跟伊斯塔一樣自由活一次看看。我想遇見一個能接受我冥界主人的身分,
但不管我是不是冥界主人都願意看著我的對象」她甚至懷有如此少女般的心願。
「我不否認自己扮的是黑臉,但黑歸黑也是有造福人類啊,為什麼大家都怕我のだわ!」
正當心裡如此鬧脾氣時,她目睹了降臨到美索不達米亞世界的末日,
於是為了用自己的方式保護人類而加入三女神同盟,成為了烏魯克的敵人。
在那之後,因為種種原因沉落到了深淵底下,但又因為種種原因肯定了"現在的自己",
並為了修復人理而選擇了協助迦勒底的道路。
手持的槍是發熱神殿梅斯拉姆塔。
只限此靈基下可手握的一道,溫暖地底的光。

暴 龍 習性 在 Hosea Ho Youtube 的評價
演唱者:Hosea
作詞:Hosea
作曲:(Pro. Hip Hop Beats - Rap Instrumentals | Mixla)
攝影:Hosea/ Allen Wang
走在人生這條壯闊的康莊大道
不想再步入歧途不斷的放浪霸道
從出生到年老 再從爬行到奔跑
孝從別人開導 何時知道為了自由咆哮
吃盡了苦頭
嚥下了孤獨 拋棄了厭惡
還記得那年許下了祝福溫暖心裡收服
不住 你放的謾罵 暴露 橫掃在街上 速度
像人來人往般的倉促
時間提醒你的習性不該慶幸仔細聆聽收起
脾氣現在菁英準備復興看著星星盼望顯靈
看著我手起了刀落
就像是拋投
烙印的魔咒開始開拓散播像是網絡
我的世界不該如此散漫
這一次忘記那霉綠斑斕
重天日就拋棄之前泛濫
彷彿是還不是左右難擇由你判斷
我走遍城 市的大街小巷追尋夢地
說透了誠 實和跨越兩者並排有如漣漪
真的不便宜 寧可當機立斷 不削慣性照犯
面對窘境一律照辦
看透了真的面目顛覆我對你的想法
感受你氣息堅固貪圖不成正比兼差
先跳脫世俗框架 再畫個圓圈踩踏
飛躍到青天的頂端看誰踩在在誰的腳下
我說
日復一日 燃燒的翅 口舌的詞被發揮的
淋漓盡致 走起來 至此 沸騰的不死意志
有如昨夜刻畫在身上的龍鳳圖誌
你們在看 他們在笑 成績一般 不厭其煩
我用夢筆勾勒寫出一片青天
反覆碰壁就發生在你我之間
鬼影奮力抗爭在那重重迷煙
壓力從小陪伴使我不靠邊
放手一搏再去坦然擁抱
天 看世間的視線 像指尖的眷戀
看時間的反面 如深淵在面前浮現
不斷的義無反顧 不如言詞抒發感觸
沒看過攀天大樹 怎麼可能有此領悟
要記得我的聲音我的聲線
活的盡興不是金錢捉摸不定終究塵埃落定
有著不一樣思想 帶著不一般磁場
如果在這世上 能夠多一分力量
I’m the enemy you never ever wanna
defeat grab the title steal the seat
cause you gotta believe
有著不一樣思想 帶著不一般磁場
如果在這世上 能夠多一分力量
I’m the enemy you never ever wanna
defeat grab the title steal the seat
cuz I will rock this beat

暴 龍 習性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文:香港科學館)
展期: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地點: 香港科學館地下展覽廳
票價: $20/$14#/$10*
觀眾如同時參觀常設展覽廳,可以優惠價$40/$28#/$20*元購買套票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 :「巨龍傳奇」展覽
恐龍於二億年前開始出現,繼而雄霸地球。在地球的漫長歲月中,盤古大陸因地殼板塊運動而分裂,形成具有不同氣候和環境的大陸,恐龍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繁衍出形態各異的品種,並成為史上最強的動物一族。可惜由於氣候和環境的轉變,恐龍最終仍難逃滅絕的命運,在6,500萬年前完全絕跡於地球上。幸好,在古生物學家努力不懈下,已經找尋到不少恐龍及古生物化石,讓我們今天得以重塑牠們的生存點滴。恐龍化石遍佈各大洲,目前全世界已命名的恐龍多達一千多種。近年,中國在發掘和研究恐龍化石方面更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成為世界上出土恐龍化石最多的國家之一。
香港科學館曾多次舉辦恐龍展覽,每次均廣受市民歡迎,即將推出的「巨龍傳奇」展覽更是香港歷來規模最大的恐龍展。這次展覽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展覽將透過嶄新的演譯方法,介紹世界上最大的泰坦巨龍類和有關恐龍的最新科研成果。展覽廳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分為四大展區,各有不同的主題和特色。
多媒體劇場: 利用大型電腦動畫,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返回恐龍時代。
機械動樂園: 透過「為食恐龍」機械恐龍展**,讓觀眾全面認識恐龍的飲食習性。
化石發掘場: 展示恐龍的埋藏狀態,並讓觀眾了解發掘和修復工作的艱辛。
化石展示區: 展出來自十間博物館超過一百件珍貴化石標本和展品,配合運用
新科技設計的互動遊戲,介紹恐龍的最新發現。
要一次過欣賞長達30米、全亞洲最大的恐龍之一炳靈大夏巨龍,栩栩如生的鳥類祖先顧氏小盜龍,奇形怪趣的恐龍蛋,以及小朋友最喜愛的三角龍、暴龍和劍龍嗎?還有最新發現、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 -- 巨型汝陽龍的巨大椎骨化石?那就不要錯過「巨龍傳奇」展覽。參觀時別忘記下載特別為展覽設計的應用程式和携帶你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以獲得更多樂趣和資訊。
Throughout the extended history of the Earth, there comes a time when dinosaurs first appeared about 200 million years ago and become the ultimate rulers of the planet for 130 million years.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the ancient landmass Pangaea split into different continents as a result of plate tectonic movements. Dinosaurs evolved into a whole family of different speci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but they ultimately could not escape from extinction and all disappeared about 65 million years ago. 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paleontologists, today we can have a glimpse of how dinosaurs survived and reigned from the large number of fossils unearthed. Dinosaur fossils can be found on all continents and more than 1,000 species have been named. Today,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untries where most dinosaur species are discovered and many of them are unique.
The Hong Kong Science Museum had organised a number of dinosaur exhibitions and all were well received. The coming "Legends of the Giant Dinosaurs" exhibition would be the largest ever presented in Hong Kong. This exhibition is solely sponsored by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harities Trust. In this exhibition, new technologies and presentation methods will be used to introduce the largest Titanosaurus and the latest studies on dinosaurs. Occupying an area of 2,500 sq. metres, the exhibi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areas with different themes:
Multimedia Theatre: The large-scale computer animations in this area will bring visitors back to the age of dinosaurs.
Animatronic Dinosaur Zoo: The robotic dinosaurs and interactive exhibits featured in the "Dino Jaws" Exhibition** will allow visitors to learn about the eating behaviours of dinosaurs.
Fossil Excavation Site: Visitors will b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hard work of excavation and repairing of fossils through a reconstructed dinosaurs burial site.
Fossil Gallery: More than a hundred exotic fossils and exhibits from ten museums will be displayed in this area. Together with the interactive games developed with latest technologies, visitors can learn about the latest discoveries in dinosau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