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為何變成護國神山?是怎麼從小弟一路走到大哥?
嗯,以前我會覺得這就是歷史巨流,人類無法逆轉,現在覺得這就路徑依存,大家順著習慣去做,就變成這樣。然後,如果我們現在順著另一套思路去走,幾十年後又會變成那樣,事後回來看,稱之歷史巨流誰都無法改變。
呃,基本上這叫做事後解釋,找理由大家都會。
我也在幹一樣的事情,所以不是在戳你。
以下很長,都是個人的事後解釋,不是預測也不是系統歸納,純粹天橋邊榕樹下阿伯碎念。
============
咳,我是覺得,台灣的矽盾會成真,跟那些李國鼎啥米碗糕的高瞻遠矚,一點關係都沒有,台灣被選上為電子代工基地,幾十年前在美國國務院開會時決定,我們只是被動接受這個政策結果。
但同樣要成為美國的技術轉移對象,優良的代工基地,從80年代開始,除了東亞以外,西非跟冷戰結束後的東歐,都曾經是候選,怎麼都弄不大起來?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就更別說,完全是依靠成本外部化做起來,用世界標準去看,中國的效率極差。
那台灣矽盾怎麼在今天突然成真?有人指出,台積電的製程精密,良率極高,讓成本壓低,競爭力超強。所以連美國都覺得,找台灣代工比較實際,自己做太誇張。
這我承認是對的。
前幾周,不是因為缺晶片,出現一堆中國超爆幹強,沒兩年就可以超英趕美的理論?這套宣傳為何越來越行不通?在台灣尤其相信的人越來越少?就,進入奈米的世界,我這個做過研究的,立刻就曉得難度跟成本不是線性提高,是指數倍增加,但宣傳還是線性,就我們有碰過的人來說,當然一聽就唬爛。而台灣現在碰過相關理工課程的人會很少嗎?
跟一般人解釋一下,非奈米的傳產要提高產能跟良率,類似提高2倍要1億,4倍要2億,要預估所需資源不會差太多。但奈米技術下,提高2倍要10億,4倍可能要100億。為何?很難跟業外人解釋,要多增加一點精密度,提高一些些良率,所要增加的設備,夭壽靠杯多的。
但我比較想知道,為何台灣才能產出爆肝工程師?在其他國家,相同勞動條件,早就抗議跟工會罷工,弄到要鎮暴部隊出動了,立院光是開勞權相關會議就開不完。
可我們台灣人,鍵盤抗議勞動條件差的人滿坑滿谷,竹科人拼命想選一個可以上台改法案,瞬間薪資跟勞動條件就改善的立委,但要大家罷工抗議來點硬的,沒半個響應。
我也不是沒見過在那邊哀嘆台灣人奴性重的左左,都不跟他一起站出去對抗強權,活該被奴役之類等等...
那怎麼會選出蔡英文?現在應該還是蔣家天下啊。
嘛
這也不是儒家教育造成的,不然韓國比我們更變態,也沒看三星把台GG踩在腳底下。要說是台灣人有受過日本人教育,但現在幾乎所有爆肝工程師主力,都是黨國年代教育訓練出的,日本成分只有老一輩有。
我為何認為是路徑依存?這就跟玩遊戲一樣,有些世界奇觀就是得要各種條件齊備,不是有錢就蓋得起來。科技樹走到這一條路,就會犧牲其他的,而且需要很多輔助系統協助主系統運作。
很多人都不知道,台GG相關的產業,一路峰峰相連到天邊,而為何會這樣?我認為也是一種路徑依存的結果。在發展史上任何一點歪了,都會讓矽盾變成紙糊的脆弱。
首先,我們的教育體制,大體上還是遵守著兩種人會出頭,記性好、耐力好。想要考到頂大,如果不是記性很好,就得要坐得住,可以磨練心性讀書不起來。即便多元教育、素養教育想要改變,但不管怎麼變,至少在這十年,我看不到這兩個基本要素會被剔除。
但記性好、天分高的人少,中等之資但有耐性去磨的人多,所以今天台灣頂大出去,會被台積電等看上的工程師,幾乎都受過多年磨練。也就是說,高強度的工作,需要的心性早就練好,被教育體制篩選過兩輪,進得去的多半都能接受。(頂多嘴巴不要,身體很老實)
雖然階級複製是事實,但台灣跟韓國又有決定性不同,我們的歷史中,高階級的台灣人,經歷日治到國民黨來台後的白色恐怖,土生土長的菁英被洗過幾輪,一出生就是高階級人很少。而這些高階級的又多半是黨國後代,養尊處優下根本沒多大能力。
而教育體制強調依照分數標準,以及各級學校的排序,成為一種另類的階級翻身途徑。即便聯考還是在加強複製,但教育體制內從上到下都是以平等的概念教學,至少在表面上如此,這讓頂大生畢業出去後,優越感並非建築在學歷標籤上。
意思是,不會因為你進了科技業,變成了科技新貴,你就會以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上流人。至少心態上,你還是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工程師,就算上級學歷低你一點,但他的經歷夠還是可以服你。這在韓國更加學歷競爭的社會,就會逆向淘汰中階人,在其他有階級傳統的國家,像是印度會出現管理災難。
說白了,就是台灣科技業雖然匯聚台灣最強的數理菁英,但這些菁英在心態上,平均來說多數人...
一. 不會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其他人都是下流人
二. 同時具有傳統定義上,在中低階級才有的工作韌性
但若只有這樣,還是不會有台積電這種公司出現。
台灣很妙,這種要投入舉國資源的產業,在其他國家往往變成特許,不是法規特許,而是制度上會有特權。像在中國,排廢水都沒在管你去死的,但在台灣即使是台積電,一樣被環保團體跟環保單位,圍毆到標準世界夭壽高。
然後這又遇到扁馬16年開始的中國大磁吸效應,大量台灣產業西進中國,造成本國傳產類的消費力低落。這直接的結果就是,唯一有賺錢優勢,還有機會進去的就科技業,其他傳產若非早就被老人卡位,新人找不到出頭路,就是發展到極致,很難有進一步揮灑空間。
結果,每一年畢業的理工菁英,發現自己只有這條路可以走,其他的就是低薪跟更糟的勞動環境。這促使即便相對世界其他國家,台灣工程師的勞動條件很糟,大家還是買單,只有嘴巴碎念。
如果2000年之後的台灣就業環境,就跟7、80年代電子加工狂飆時一樣,這些理工菁英待兩年都會出去創業,過著所謂財富自由跟快樂人生,誰想要爆肝。
各種路徑都有一個依存,教育上我們走著聯考複製階級的道路,但在民族整體上,國民黨來台造成日治時代的中高階級崩潰,重新洗牌一次,變成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資本積累,由此訓練出世界難得一見的工作心態,而經濟上又正好遇到中國磁吸,台灣消費力變弱,更不敢輕易離開有競爭力的產業。
那現在,狀況會改變嗎?看來有點難。
突破了一個關口後,現在台灣這些新一代的菁英,可能在歐美國家的產業考量下,變成逆向輸出代工模式,而這些人力素質,至少全世界我看不到有哪個國家,可以跟台灣一樣。成績跟學科可以練,心態養成可要10年為單位。
即使這樣,還是很難複製台灣模式,電子業有太多輔助系統,整廠搬過去,但沒有把整個新竹搬過去,或是把整個台灣搬過去,歐美想要複製本土台積電,成功率也不高。
嘛,所以說,我們能不能預測後面的結果?說真的不行,每一個環節有去了解一下,我都發現他環環相扣,扣到整個台灣身上。畢竟台灣不大,要找到自己公司的活路,往往是一家成功的公司,做的生意都不怎麼單一,橫跨多個領域,透過多年市場競爭留存下來。
這不是替代掉這家公司就好,這家小公司牽出去的蛛網可能是10多條,想在他國複製,等於要扶植好幾家小公司,而不是就這家。
我是不相信中國做得到,就不提欺騙造假是常態,成本外部化過頭,現在任何追上世界標準的改善,都會立刻降低利潤。光是那個心態,我就可以篤定中國人做不到。
為何?
台積電的人自己可以講,你會不會在廠裡,因為小事對上司不爽,就故意整條產線搞到停機?把上億的機器砸爛?這個可是被某些媒體推崇的狼性喔,為何你做不到?
為何你會變成一個,循序漸進、有耐心磨耗、遵守規範的工程師,而不是動不動就要打破現狀,懲罰削自己面子的敵人,亂衝亂闖的戰狼?
不是嘴巴說要做,是你真的做得到嗎?
別說台積電的啦,一般小公司的你,做得到嗎?
這不是奴性喔,不要平行移植歐美觀念,認為這就是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經濟學人 說台灣是目前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他們害怕,但大部分的台灣人不怎麼怕,為什麼啊~~~還有習近平主席為何忽然跑去廣西提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看來憂心忡忡是怎麼一回事? 今日又是玩命光頭 #郭正亮 來開講啦...
「晶片奈米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Facebook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Facebook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楊智捷 Gingera Facebook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Re: [請益] 晶片大小除速度外,功能有差嗎? -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科技字典1 分鐘】晶片的nm ( 納米) 製程是甚麼? 3nm , 5nm ... 的評價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半導體到底是什麼?晶片、晶圓又是蝦咪碗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台積電3奈米代工價突破2萬美元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問卦] 為什麼LK-99最後一步是抽真空?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晶片奈米意思 在 [工作][討論] 常溫超導美國國家實驗室證明理論可行 - PTT鄉民日記 的評價
晶片奈米意思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天,來談談校正回歸,用沒有「政黨」色彩的角度來談。
其實校正回歸不是一個動詞,而是兩個動詞,一個是校正、一個是回歸。所以談這個議題至少要從三個問題來切入:
數據要不要校正?校正完的數據要怎麼回歸?未來如何減少校正回歸的數字或頻率?
第一,數據要不要校正?
當然要。
學理工或統計的就知道,不論是測量或統計一定需要校正,校正是面對問題或誤差的方法,不校正的話誤差只會越來越大,這部分應該沒人有意見。
第二,校正完的數據要怎麼回歸?
這也是目前藍綠白不同陣營吵的最兇的一部分,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回歸到被校正的那一天」或「回歸在校正當天」。
「回歸到被校正的那一天」白話文就是「個人造業個人擔」,15號的統計誤差就回補在15號;16號的統計誤差就回補在16號,不要通通算在我22號頭上,這也是目前疾管署的作法。
這樣子作法的好處是更可以更看出整體趨勢。如圖一,回頭檢驗後其實發現全台病例數是逐漸緩步下降的。
至於「回歸在校正當天」的意思就是不管這個誤差是那一天造成的,但反正是22號校正的,所以就是把所有誤差加在22號。
這種做法是有國外案例支持的,2020年10月4日路透社就有報導,該日英國的案例因為通報積壓(backlog),所以校正回歸後案例跳躍式的增加到229,614例,如圖二。
從圖三的統計也可以看到,英國的案例在10月3日只有12,871例,而10月5日到11日也一直維持在一萬出頭例,顯然10月4日英國暴增到229,614例就是一口氣把所有「校正」數字「回歸」在同一天的結果。
也因此,其實不管是「回歸到被校正的那一天」,還是「回歸在校正當天」都是有理由的。
第三,未來如何減少校正回歸的數字或頻率?
其實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這涉及到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但目前沒有看到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指揮中心提出真正解方。
按照柯文哲的說明(圖四),整套PCR採檢的過程非常繁瑣,至少要經六個環節。涉及到醫院的有三部分(採檢、鍵入通報系統、檢體送實驗室),其餘三個環節分屬實驗室、疾管署、指揮中心。
也因此,要減少校正回歸的數字或頻率關鍵在優化整套體系。這絕對不是單純的把表格從20個減為8個就可以解決,其中涉及到採檢的量能、行政人員的量能、PCR的量能⋯等。
這六個環節我也不認為完全是中央的責任,因為以台北市為例,如果採檢醫院是聯合醫院體系的話,那就是歸台北市政府管。也因此,指揮中心如何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提供資源,並且落實在所有執行環節才是重點。
指揮中心一定要正視這個問題,如果做不到減少校正回歸的數字或頻率,請問指揮中心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還有什麼意義?反正數字根本不正確,最後還可能校正回歸,不是嗎?
這篇文章很長,但我希望不管是指揮中心或是地方政府都要聽進去,否則台灣的防疫真的會從驕傲變笑話。一個做得出3奈米晶片的國家,卻連每日的確診數字都報不準,請問這樣的防疫還好意思叫世界「看好了」嗎?
晶片奈米意思 在 楊智捷 Gingera Facebook 八卦
台積電法說會情報來囉!
開始之前先講今天發生的插曲,
在過音的時候,我媽突然打電話來,
質問:"你今天怎麼沒有播新聞?"
我:"因為有事情要忙啊" (還以為什麼事咧嚇死)
媽媽:"在忙,休假去玩喔?"
我:"我在過音台積電法說啦!"
媽媽:"喔~~~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好的,感謝觀眾的關心,
那再來簡單講一下我對法說的看法,
台積電第三季法說其實就是穩穩的,
但是市場先前的期望太高,
像是要大舉擴增資本支出190億,
第四季營收大增8%多少多少之類的,
那可能就是會有點失望了。
台積電對於地緣政治傾軋
看起來並不想從中獲利或避險
而是回歸科技長期需求
因此對於中芯的轉單
看來也沒有要擴大產能的態勢
台積電對於"機會財"一向
都是比較保守的
像是先前對虛擬貨幣的風潮
也就是穩穩的得知我幸
這也是它能穩健經營的特質之一
❤️新聞正式開始❤️
蘋果發表會:「我們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晶片,來自世界級晶片團隊-A14仿生處理器,史上最快的智慧手機晶片!」
全新iPhone 12系列手機,最重要的心臟,就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獨家代工的傑作,史上第一回,蘋果發表會隔天,10月15日台積電線上法說會,緊接著登場。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我們預期之後將會持續成長,因為產業強烈需要5奈米製程,包括5G智慧手機還有HPC等,都是5奈米的重要應用。」
台積電第三季業績,受到蘋果新機的強力拉貨勢不可擋,淨利1373.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季增率13.6%,優於財測預估,年增率更大增35.9%,EPS 5.30元。不過展望第四季,雖然營收可望再創新高,金額預估124~127億美元,季增率2.1%~4.6%,但卻低於市場預期,受到匯率影響,毛利率略降為51.5%-53.5%。
至於在全年成長率方面,台積電全年成長率上看30%,高於業界平均的20%。
總裁魏哲家:「在庫存方面,我們預期無晶圓廠IC設計客戶,將強力拉高庫存到高於季節水準,因為供應鏈必須要多備貨以備不時之需,並且積極準備5G手機的推出。」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示警,客戶的庫存高於歷史季節性水準,並且會延續一段時間,不過看好5G和HPC的大趨勢不變,明年或到2022年,需求會跟上,可以消化庫存。
而至於外界期待台積電可望再度上修今年資本支出,這回公司則是重申,維持在170億美金的水準,並不打算要再度擴大投資金額;另外也承諾投資人,持續穩定的現金股利。
總裁魏哲家:「由於5G手機的強勁需求,以及HPC相關應用暢旺,我們重申5奈米在台積電2020年營收占比將達8%。」
至於在先進製程方面,台積電承諾五奈米將會是,長期持續的大製程,四奈米和三奈米都維持原先的進度規劃,屆時推出的時候會是市場上最先進的技術。
只是外界關心在中芯遭到禁令影響後,台積電是否會因轉單而增建產能?台積電只說,還在評估影響中,倒是否認外傳的8吋晶圓可能漲價,魏哲家:「我們跟客戶一起合作,客戶都是我們的夥伴,短期供應短缺,我們當然不會,利用這個機會漲價。」
另外魏哲家也明白表示,從9月中後就沒有供貨華為,美國亞歷桑納州的建廠,不受到大選結果影響,只要原先承諾的條件還在就會繼續執行。
儘管台海情勢緊張,但台積電表示投資台灣的腳步不停歇,持續以台灣為重心。而或許是相關問題太過敏感,台積電這回面對法人提問,依然顯得小心翼翼。(記者楊智捷、顏連凱/台北採訪報導)
晶片奈米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經濟學人 說台灣是目前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他們害怕,但大部分的台灣人不怎麼怕,為什麼啊~~~還有習近平主席為何忽然跑去廣西提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看來憂心忡忡是怎麼一回事? 今日又是玩命光頭 #郭正亮 來開講啦
中央社的報導引述是這樣寫的:【「經濟學人」表示,另一項更重要的原因是,台灣是中國和美國的競賽場域。儘管美國並沒有立下捍衛台灣的條約,但中國的突擊將考驗美國軍力以及外交和政治決心。如果美國第七艦隊(Seventh Fleet)沒有趕到,中國將在一夕之間成為亞洲主宰,而美國在全世界的盟友將知道美國不值得信賴,所謂「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將會瓦解。】
所以這不只是利益問題,對 #中美 兩國還有面子問題,一邊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一邊是美國治世的繼續存在,扯到面子問題就麻煩啦!但我們台灣人果然是勇猛無前,管你國際專家怕得要死擔心得要死,我勇敢的台灣人紛紛出來呼籲不用擔心,真是強悍!
這次經濟學人的報導分成四篇,【2021_China’s growing military confidence puts Taiwan at risk】,【2021_How TSMC has mastered the geopolitics of chipmaking】,【2021_Nominal spending figures understate China’s military might】,【2021_Even doveish China-watchers in America are becoming hawkish】,讓玩命光頭郭正亮一篇一篇解析不准混過去,我們一起把他榨乾!
但是同時間對於 #台積電 的看法,美國和中方似乎又有所不同,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科技與國家安全專案資深研究員拉塞爾(Martijn Rasser)指出,由於中國大陸的半導體技術難以在短期內追上美國,其可能冒險進行武力犯台,以取得半導體生產重鎮台積電。】可是偏偏有人不這樣看,ETTODAY的報導指出:【台積電近日宣布將在南京廠擴充2萬片28奈米的月產能,引起大陸科技產業分析師項立剛批評,此舉將影響大陸晶片產業,許多自媒體、網友也跳出大喊反對。大陸科技媒體《芯智訊》反批項立剛「胡扯」。項立剛4月23日發文指出,台積電利用大陸提供的低政策、低成本優勢,在大陸擴產較低階的28奈米製程,之後在大陸低價銷售,將大陸的芯片製造商擠垮,呼籲有關單位徹查,防止其壟斷行為。】啊你到底是要還是不要講清楚啊!
根據法廣的報導:【習近平在廣西桂林全州縣才灣鎮紅軍湘江戰役紀念園參觀時表示,困難再大,“就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他認為,革命能成功的奧秘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這樣才能不斷取得“奇蹟般的勝利”。習近平強調,“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靠的是理想信念”。此番言說被認為可能透露習近平眼下陷入困境的心情,如同中國民間俗語說的:“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可是他的權力不是穩穩妥妥的,根本沒有可以擔心的地方嗎?怎麼還會刻意在媒體前示弱,讓新華社報導呢?到底是不是有甚麼我們沒看到的問題?
可是問題是對岸國內的金融整改正如火如荼哪!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除了叫停螞蟻金服的上市之外:【監管機構迫使螞蟻集團拿出一項「整改計劃」,通過分離包括保險和財富管理服務在內的不同實體來重組公司。它必須致力於提高透明度,改善會計和消費者保護實踐,此外還要限制它在新業務領域的擴張。看起來,政府對該公司的重拳出擊是為了限制其不斷增長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但是政府這樣做也嚇壞了投資者。突然之間,習近平主席鼓勵私營企業和創新的承諾似乎成了空話。】,然後還沒完,中國人民銀行的網站也跟著公布:人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已在29日聯合對部分從事金融業務的網路平台企業進行監管約談,包括騰訊、度小滿金融(原稱百度金融)、京東金融、字節跳動、美團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數科、360數科、新浪金融、蘇寧金融、國美金融、攜程金融等13家企業的實控人或代表參與約談。這麼徹底的約談和約束,到底代表甚麼意思?
還有,昨天我講這次 #民進黨 內鬥的事情,郭正亮一直傳LINE來笑我,不然你講講看這次民進黨內部打的腥風血雨,到底是不是因為鏡周刊講的這件事情嘛!根據鏡周刊的報導:【民進黨中常會4月21日修改黨內規章,將黨職選舉中黨員參選、投票的黨齡門檻由2年降為1年,又稱為「1年條款」。因應明年5月底黨職選舉登場,黨內傳出有特定派系已號召4、5千人入黨,讓人頭黨員及黑道入黨的疑雲再起。】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晶片奈米意思 在 【科技字典1 分鐘】晶片的nm ( 納米) 製程是甚麼? 3nm , 5nm ... 的八卦
3nm 晶片 技術預計明年開始投產,2022年下半年量產,功耗減少最多三成,性能再提高最多15%。 ... IBM宣布推出世界第一個2 奈米 製程 晶片 ,是真是假? ... <看更多>
晶片奈米意思 在 半導體到底是什麼?晶片、晶圓又是蝦咪碗糕? - YouTube 的八卦
0:00 人人都能看懂半導體0:30 想買台積電、聯電,你要懂 晶片 、晶圓! 1:01 晶片 的製作過程3:53 用 ... 從石頭到晶圓中砂3 奈米 製程鑽石碟"磨出來"的! ... <看更多>
晶片奈米意思 在 Re: [請益] 晶片大小除速度外,功能有差嗎? - 看板Stock 的八卦
※ 引述《nissan168 (pingGO)》之銘言:
: 請教一下,聯電在晶片製程上,並沒有一味地追求7奈米、5奈米、3奈米的製造。
: 而是專心在成熟的製成上。這是我看到新聞上說的。
: 請教一下,晶片越小,除了運算速度快之外,還有其他什麼功能上的好處嗎?
: 那些90奈米、65奈米、45奈米、32奈米的晶片,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同樣的事情?
: 在功能上,有沒有很大的差異?
: 聽說現在3奈米,已經到了物理極限了。有沒有什麼技術上很難克服的事情?
: 以上問題,希望懂晶片製造的專家,可以幫忙解惑一下?
: 別說谷歌了,我真的看不懂網路上寫的東西。
: 我只想知道,大晶片、小晶片,功能是不是一樣?
1.晶片小除了速度快外,也比較不耗電,也因為體積小
有助於穿戴式3c產品的發展,手機手錶都是,你可以把晶片塞到不同的地方
去做應用
2. 90,65,45,32奈米能做到一樣的事嗎?
No,這些數字代表線寬,越小表示運算速度越快(同樣的邏輯架構下)
3. 3奈米物理極限了嗎?
N16以下後都是FINFET架構,所以雖然說是3奈米,但其實是結構改變
已經不算是什麼物理極限了
線寬的追求,是需要扎實的技術堆疊,每一個世代,都是為下一個世代做準備
所以梁孟松說,半導體不存在彎道超車,我個人是認同的
每一個FAB就像是一個超大型的資料庫,不斷生產調整,這些大量的數據
就是真正的know how,公司的資產,但基本上是難以複製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71.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32419132.A.6A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