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俄羅斯戰鬥民族 #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世界最深、最古老的湖泊,它已經在地球上存在超過2500萬年,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湖泊之一。古中國稱貝加爾湖為北海,著名的蘇武牧羊故事就發生在貝加爾湖一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6年將貝加爾湖登錄為世界遺產。
昨晚小麥哥好久不見的德國朋友,打了視訊電話來祝他生日快樂!這個德國朋友去年去了俄羅斯當交換學生一年,一個年輕女孩,學業完成後繼續在整個俄羅斯搭便車旅行,現在走到貝加爾湖旁邊的城市伊爾庫咨克,在那裡租了房間,和俄國人一起住下來。
貝加爾湖和台灣同樣時區,昨晚他們大口開喝伏特加,德國朋友邊打電話給小麥哥,當然連同在房間裡的我也跟著聊起來,互相敘述近況後,然後是一個健壯的俄羅斯男人加入聊天,他從鄉下來到伊爾庫咨克蓋房子,直說太太我好漂亮,邊講邊秀出他的大肌肉,還說好下次一定要找小麥哥開喝伏特加!
後來又是一個大媽,一聽到我們在台灣,馬上說:“阿!我女兒在疫情封關前都在台灣啊!”“她回來直說台灣人真是太溫暖太好了!”然後說起女兒現在住在靠近中國邊界的地方,那裡都在開打,大媽很擔心女兒的安危!接下來就開始說說他的爺爺、爸爸、兄弟,家裡十八代的故事都要說給我們聽~最後還感動到哭了!
全程用俄語聊天,幸好小麥哥還沒有忘記他的俄文,加上德國朋友的翻譯,竟然就聊了兩個小時多!
#這就是真正的俄羅斯人🤣🤣
#開口喝了伏特加就能交到真的俄羅斯朋友!
我一個人在貝加爾湖的時候,即使一句俄文都不會,還是讓同住民宿的俄羅斯朋友大方招待,一邊問我喜不喜歡普丁,一邊大聲唱起俄羅斯國歌!沒有柏油路、沒有自來水、沒有沖水馬桶(喔!四星大飯店裡有啦!)的地方,但待在這裡遙望遼闊如海的湖面,就是有令人感到寧靜自在的魔力...
這些照片是夏天的照片,從夏天到冬天,貝加爾湖都有不同的美和魔力,我真的期待再次回去的那天,好好再見那裡的俄羅斯朋友啊!
想跟我們一起去的當然也別忘了加入👉👉 (限) 波希の世界私遊
掌握最新消息喔~~😍😍😍
****************************************
📌按讚並設定「搶先看」→ 希遊記 Silvia the traveler
📌快看 BLOG → https://silviathetraveler.com
📌追蹤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ilviathetraveler/
📌訂閱 YOUTUBE 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c/mstravel
📌 (限) 波希の世界旅行團→ https://pse.is/EJNGS
📌 (限) 波希の波蘭旅行團→ https://pse.is/HHP8T
📌加入 希遊記旅行選物 → https://pse.is/silviashop
星 遊記 沖 出 地球 在 紗那醬 Chana Facebook 八卦
阿醬上次去沖繩拍攝的雜誌這個月出刊囉!😘
✨🎈CAMERA攝影誌52期🎈✨
封面攝影:駱志青
封面設計:沈詩婷
封面人物:江紗那
天氣冷冷快來把陽光阿醬帶回家取暖😆
CAMERA攝影誌52期上市囉~~~
封面攝影:駱志青
封面設計:沈詩婷
封面人物:江紗那
封面人物
沖繩的夏
江紗那
這次封面人物,前往日本沖繩去取景,每每特地飛到國外去拍攝,就很喜歡提醒讀者們,如何取景是相對重要的課題,另外,事前的功課,例如行程安排、車輛租借、住宿、拍攝的背景規劃、服裝跟風格……等等,都是攝影師行前重要的工作。
其實在國外拍攝,不外乎就是要留下當地具有特色的背景,讓人一眼即看出這些作品是在哪拍的?想傳達的視覺震撼有甚麼?利用當地的文字、符號、地名、特色當作是作品中的元素之一,善加保留後,把Model置放到適合的構圖位置,若能掌握特殊色塊或是幾何線條,亦能替影像加分,也就是保留了特殊的點、線、面構成,再加上燈光運用,一張吸引人的作品就會產生。
封面故事
與歐若拉的美麗邂逅~Fairbanks,Alaska
極光,Aurora,是大自然獻給人類的美麗景緻之一,以科學的角度而言,她是地球大氣層中的原子分子,受到來自太陽風中快速運動的電子和質子撞擊而發出的光。能夠有機會一睹極光的風采,相信是許多人期待已久的心願。在北半球可以看到極光的地方,主要有北歐的冰島、挪威、芬蘭、瑞典,北美洲的加拿大、阿拉斯加,以及俄羅斯等。其中最夯的冰島,最近幾年湧入大量的遊客,每年的觀光客人數高達兩百多萬人,已經達到當地人口的六倍以上,可想而知觀光品質一定會大受影響。因此筆者這次選擇比較小眾旅遊的阿拉斯加,著名的極光之城費爾班克斯(Fairbanks),去追逐心中嚮往已久的美麗極光,一圓小小的夢想。
人像創作發想與執行
在這一期攝影誌中,將要與大家分享我們的創作歷程來滿足讀者們的好奇心,讓大家了解最會攝?影像創作團是如何從零開始至作品拍攝完成,其中包含了器材的製作到服裝配件的搭配、燈位的架設與使用的花費等等。關於人像創作在這幾年所累積經驗下,創作不外乎就是將預期畫面藉由一群人的能力來共同拍攝實現,不同的創作規模會牽動創作過程需要籌備與張羅拍攝事項的繁複程度,從創意靈感浮現到彩妝模特造型、道具器材製作、佈光調控等,無論是誰發起的創意,勢必都將由『攝影師』、『造型師』、『模特兒』三方共同合作拍攝來達到預期畫面,接下來我將和大家分享近期的三場創作拍攝的實際執行情況與創作成果。
東京遊記
前些日子我和義大利的攝影師Davide 一起規劃在東京旅行一個禮拜,在旅行之前我就曾經問他一個問題,你對東京有什麼印象嗎?他說「在他的印象裡東京應該是一個到處都很乾淨的地方,然後一個是很大的城市,然後很多地方可以去購物」坦白說在我還沒去東京之前我的想法也是跟他一樣,我想這是很多人的最初的印象吧!
花蓮人像旅拍
花蓮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被大自然圍繞的人間仙境,中央山脈巧妙的分割了東西岸,也切分了不一樣的台灣風情。花蓮好山好水巧妙的呼應了兒歌: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樣的景致,從七星潭你能遠眺遠方的大山,從花東縱谷內你能環視被群山圍繞的感覺,體驗到田野風光與絕美海岸線的美妙旋律,這次筆者揹起相機踏進這美麗的地方與你們分享。
北京、長城攝影與燈法應用
北京是許多朝代的首都,有著許多的歷史遺跡,除了想去看看,也會想要在這裡拍攝一些人像作品。這個想法孕釀了許久,終於在今年秋天完成了願望。
隨楓而去
一片葉子透露了季節裡的冷暖更迭,從落葉的顏色和空氣中散播的溫度中,就能輕易知道秋天已經隨著風悄悄地席捲而來。
染了一身的藍與白
我的形與意愛琴海觀點
在攝影的世界裡,總有一些畫面在盡可能在自己的攝影生命裡,將它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哪裡的天、哪裡的文明、哪裡的海或是哪裡的人?想得越多,野心就越大!因為我也要有一張!當這些想法存在,我們就會一直存在著複製的慣性裡。攝影人有著獨特的眼睛去看世界,因為獨特,觀點也就不一樣了!還記得第一次到這麼令人嚮往的島-聖托里尼,很緊張!因為太美了,所以緊張到我不知所措,而忘了想!看到紀念品店裡的POSTCARD,去研究在哪拍的、時間點、拍攝角度!當然,不難,為有了先驅著的範例。不過一天下來,是一種跟隨、不用動腦筋的攝影過程,是美,但美的不是自己的。這一次去,用更慢的腳步去看這個熟悉的地方,因為熟悉所有瞭解,當了解之後,可以找出他的精神。景有了,你怎麼拍,而成為自己的呢?攝影之有趣,是因為他是自我的!有著自我的意識去看,容易擺脫框架吧!
星 遊記 沖 出 地球 在 阿翔 Linus Cheng Facebook 八卦
【#翔小說 我大便會穿越蟲洞!】
前言:
疫情至今大半年了,不能飛的日子不知還會持續多久,由一個旅遊blogger,變成健身、甜品blogger,自問兩方面都是剛起步而不是專家,不想假裝甚麼達人,只能止於「開心Share」。當然我可以繼續無限loop舊遊記、重寫以前的景點資訊,但又可以維持多久呢?寫了又不能去,對自己和讀者都是一種折磨。
任何事都需要一個契機,很久之前已經很想嘗試寫小說,現在似乎是一個轉型的好時機。花了一點時間構思這個故事,將自己的遊歷結合一點科幻、一點瘋狂、一點想像,用一個全新的方式跟讀者分享我眼中的世界。
最初的概念只是單元式的小故事,但一直寫一直寫就失控了,自己筆下的世界向未知的方向擴張,但創作就是這麼一回事,當作者賦予角色生命,故事發展就一不定是作者能完全掌控了。
當然,突然由寫真實遊記轉型寫虛構小說,無論作者或讀者都需要時間適應。這個故事算是試水溫,會不會寫下去、構思中的其他故事會不會連載,就看讀者的反應了。喜歡的話,花半秒Like、留言或Share,是對創作最大的支持。
準備好的話,請扣緊安全帶,因為我們將要穿越蟲洞,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1)為什麼要奪去我每天最享受的大便時間!
「蟲洞,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蟲洞是191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代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黑洞與白洞透過蟲洞連接,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間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存在的證據,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很難和黑洞相區別。」
一看就知道是維基百科抄出來的,這種奇形怪狀的物理理論,在我這種文科生眼中就是「如果你有四根鉛筆,我有七個蘋果,那麼屋頂上可以放幾個煎饼?答案:紫色,因為外星人不戴帽子。」──每一個字都看得懂,組合起來就變了火星文。
理論我看不懂,但在科幻穿越劇泛濫的年代,誰會不知道蟲洞是甚麼?《星際啟示錄》中人類穿越位於土星的蟲洞尋找新家園、《復仇者聯盟》中讓雷神來到地球的彩虹橋亦是蟲洞的一種。
簡單而言,就是連接空間的捷徑,省下不少交通時間和錢的隨意門。
如果現實中的蟲洞都像電影那麼帥就好了。
就算不是光芒萬丈的彩虹橋、至少也要像個連光也逃不掉的巨大黑洞!不然是穿過一道門進入別人的肛門也很有娛樂性!
為什麼!?
為什麼我穿越蟲洞要在大便的時候!
偏偏是大便的時候!
即使洗澡或打手槍都有機會讓另一半看到,就只有大便,即使房中只有最最最親密的人,都會把門關上。人生中最私密、最個人的時間,就是每天的大便!
我最享受的個人時間!
為什麼要奪去我每天最享受的大便時間!
這是我第一次穿越蟲洞的經過──
我的名字叫劉言,好啦不要笑了,每次介紹自己的名字都會被取笑,然後就會被取花名「Comment」,畢竟29年前老爸的精蟲進入老媽子宮的時候,「留言」還不是一個常用的詞、還沒有「Comment」的意思,所以我也不太介意被稱為Comment,比滿街都是的Peter和Johnny特別得多。
我是一個自由身演員,主要演舞台劇,但主角從來不是我,我演的都是一些既重要又不重要的配角,例如懸疑劇中被殺掉的第一人、愛情劇中暗戀女主角的兵、宮廷劇中替奸妃做走狗的公公等等,偶然也會接拍電影做臨時演員。那種你在街上遇見會覺得很眼熟,但說不出名字的面孔,就是我。
想紅嗎?想做主角嗎?一點都不想。這只是我的工作,讀書的時候跟朋友去玩玩,一做就十年。我清楚自己的位置,賺到錢就好。
由於是自由身,有工作時總是排得滿滿的,由早到晚都要排練、演出,如果是電影更經常要通宵拍攝,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
那是一套連續公演一星期的舞台劇演出的最後一天,我和一眾工作人員通宵慶功,所有人都醉得亂七八糟,已經忘了最後是誰把我抬上的士、我又是怎樣爬到床上。總之,我醒來的時候已是下午3點,身上還穿著昨晚的衣服,沾滿酒氣和嘔吐物的味道,噁心死了。我從床上掙扎爬起來,頭痛得要命。扶著牆壁走到廁所,雖然是一個人住,但還是習慣性地把門關上。我脫下褲子坐在馬桶上,有如滚滾長江東逝水般撒了一泡沒完沒了的尿,然後就蘊釀情緒──
開始大便。
醉酒過後的大便通常特別順暢,那種不太乾、不太濕、滑過肛門時剛剛好的軟硬度和質感,將宿醉和頭痛一併帶走,真是爽死了。
這是我每天最享受的時間。
一趟順暢的大便一般不用花太久,幸福的時間轉眼就來到尾聲,我輕輕用力,將最後一條屎推出去,那醉人的溫熱感滑出體外,忍不住輕輕呻吟了一聲。
「噗通」
屎掉進水裡。
突然,全身彷彿被電流擊中猛烈震盪,有一股強大的吸力由馬桶洞口拉扯著我⋯⋯
是沖廁的漩渦嗎?但我還未按沖廁啊!沖廁的感覺也不是這樣吧?
一切發生得太快,我還未來得及大叫,已被馬桶吸了進去!不是整個人塞進水裏,感覺比較像,突如其來的強大重力,將我整個人由屁眼開始扯碎,一直碎一直碎到指尖,再被吸進馬桶的旋渦裡⋯⋯
張開眼睛,滿額冷汗的我仍舊坐在馬桶上,頭有點暈、胃裡有東西在翻滾、有點想吐,我是宿醉到有幻覺了嗎?
等等,怎麼這裡那麼窄?
馬桶兩邊只有半尺空間,坐在馬桶上伸出手就可以碰到兩邊的牆,不,這不是牆,是木板!面前約兩尺外有一度簡陋的木門,還是上下不密封的。很熟悉的場景,卻絕不是我家裡的廁所⋯⋯
是廁格!是公廁的廁格!
我究竟是甚麼時候來了公廁?這是哪裡的公廁?我有醉得那麼厲害,完全斷了片嗎?
不!不可能,幾秒之前我絕對是在家裡的廁所中!屁眼還殘留著最後那條屎的溫熱感。
我站起來看看馬桶,那最後一條屎安然躺在水中,但就只有一條。
馬桶的外觀也跟家裡的完全不同,是黑色塑膠、好像用點力坐下去都會坐爆的那種軟膠廁板,廁板還有一邊螺絲鬆脫,我站起來一刻即歪向了一邊。
心跳很急,但我出奇地冷靜,該做的還是要做。幸好這殘破的廁格中還是有廁紙,我清潔過後沖了廁,就打開廁格的門。
一個很典型的公廁,面前就是鏡和洗手台,到處都濕濕的、但也不算太髒,只是彌漫著一陣屎味(可能是我自己製造的)和尿騷味,大概是屋邨商場廁所的感覺。三格廁格的旁邊有幾個小便斗──幸好這是男廁。
我沒有打自己、沒有問「我是不是在造夢?」,因為所有感官都太真實、太清楚,這絕對不是夢境。
我知道,這是穿越。
我是因為某種原因、被某種力量帶到這裡來。
近年穿越時空的劇集和電影太多了,《想見你》、《2月29》、還有Netflix的《Dark》,作為一個演員對這種劇情不會陌生。
鏡中的我仍然是我,仍然穿著那件有酒氣和嘔吐味的T恤和短褲。我是整個人穿越,而不是《想見你》那種意識穿越。
那,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在甚麼時代。
我輕按仍在猛烈跳動的心臟、深呼吸了一口屎味的空氣,冷靜下來才能好好解決問題。
我打開公厠的門到外面去。
這是一個空間頗寬闊的大廳,地上舖著土黃色的地氈,滿佈鞋印和污漬彷彿從來沒清潔過,靠牆的兩邊放著一個又一個大型玻璃箱,裡面有的是骨頭、有的是滿身長毛、既像人又像猴子的生物標本。
一看就知道──這裡是博物館。
博物館人不太多,我身處的大廳約有十多人,令我驚訝的是──他們全是黑人。
我究竟在哪裡?
我戰戰兢兢走向兩個年輕女遊人,她們正在跟一副猿人的骨骼合照。
「Hello,你好。」我用英文跟她們打招呼。
「啊!來得正好,可以幫我們拍照嗎?」她們露出雪白得發亮的牙齒,用帶口音的英文問我,同時熱情地遞上手機。
我還來不及問問題,她們已在那骨骼展品旁邊比了個V,準備好拍照姿勢。我拿起她的手機,屏幕上是其中一位女孩子的自拍照,還有日期和時間⋯⋯
2017/9/16 10:16am
我輕呼一口氣,雖然時間改變了,但至少還是同一天,我沒有穿越到莫名其妙的時代。
拍完照將手機還了給她們,她們熱情地道謝後就轉身繼續去看其他展品了。
我呆看著她們的背影,「我在哪裡?」這個蠢得要死的問題,到了唇邊還是問不出口。
看看玻璃箱裡的骨骼,是一個直立的人猿,但只有四、五歲小孩子的高度,旁邊有個牌寫著一個名字──「Lucy」。
Lucy⋯⋯?
好像突然想起了甚麼,心裡隨即毛毛的。
叫Lucy的猿人,我在維基百科中有看過。
不是吧⋯⋯?
我急步走向大廳的盡頭,轉了幾個彎,越跑越快、心跳再一次加速。拜託,這不是真的。
終於找到出口,門外有一條十幾級的階梯,我幾乎用仆的跑了下去。
我背對著博物館,深吸了一口氣,慢慢回頭看。
「National Museum of Ethiopia」
埃塞俄比亞國家博物館*
我在埃塞俄比亞!非洲的埃塞俄比亞!!!
(待續)
*翔小說世界
埃塞俄比亞國家博物館,位於埃塞俄比亞首都Addis Ababa,最著名的展品是一具南方古猿的骨骼化石「Lucy」。Lucy生活於320萬年前的非洲,腦容量和頭蓋骨均近似猿猴,卻能像人類般直立走路,被古人類學家認為是人類的遠古祖先。
**想我繼續寫故事的話,花半秒Like、留言或Share,是對創作最大的支持,謝謝!
*** *** *** *** *** *** ***
阿翔最新著作《我們都是在旅途上長大的》現已發售
簡介:https://shotravel.com/
(請注意此書不會在書局找到)
購買方法:
香港讀者:
https://forms.gle/fDbavx9KEo9r9qHy8
港九新界均有免運費自取點
海外讀者:
有意購書的海外讀者請留言或私信。
阿翔IG: linuscheng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