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不動 風又奈何,你若不傷 歲月無恙~
願世界多ㄧ點美好🙏🙏🙏
《給逆境中的妳》陳文茜專欄
「謝謝你傷害了我,傷害本來就是人生常態,工作、愛情、親情、朋友。悄悄告訴你,那些因傷害帶來的痛苦,增加了每一個人的見識,讓我們成長。無形中它雕塑了我們的生命刻痕,當有一天我們可以微笑地看著這些刻痕且不覺得它痛時,我們已是不同的人了。」
2009年底,我在某種心境下,寫下了此段文字。它看似超脫,但其實只是做到了「解脫」,我並沒有從一場生活逆境中得到多大的智慧。
2010年底,一位朋友遭受所謂「不白之冤」;她是台北市的前副市長,在大選之前,同時遭受黨外及黨內高層的鬥爭;後者尤其令她寒心。在此之前,她領著一筆不大不小的公俸,每日睡眠不足五小時,兢兢業業地盡責她的工作。她從高位跌下來了,辭職,而黨內高層及輿論仍未放過她,繼續「追殺」。
她每日夜裡電話中向我哭訴,憤恨不平,足不出戶,關閉自己。於是我請她至我的山中書房,告訴她這裡有幾輩子都讀不完的書與聽不完的音樂,有一張安靜的書桌;我告訴她坐下來,就是寧靜,並勸她:割掉纏緣吧。但她仍無法安靜,心仍不平。
於是我帶著她拜見星雲大師。大師聽完她的泣訴,沒有根據其中事理,多做議論;他教導了我們一門寶貴的功課:「逆境哲學」。
星雲法師幼時家境貧困,母親忍痛含淚把他送進廟裡,盼住持收養這個孩子,讓他可以存活下來。有日住持賞星雲幾顆豆子,對於一生未嚐美味食物的星雲,那是何等的恩賜。孩子跪恩師父,師父告誡:「你雖因貧窮來此,師父盼你此生弘揚佛法。」星雲當場答應了師父。
在揚州的寺廟待了一段時間,師父把年幼的星雲帶至南京交付給一名大和尚,並告訴星雲:「這裡才是你習佛的好地方。」師父才剛走後,大和尚即開始考問星雲:「你為何來此地?」星雲答:「我師父叫我來的。」一陣籐條鞭打,大和尚怒斥:「一個習佛的人沒有自己的歸心,師父叫你來,你就來嗎?」接著大和尚又問了第二回:「你為何來此地?」星雲想了一會兒,改口答:「我自己想來這裡習佛。」大和尚籐鞭地更大力,罵:「出家人,豈可說謊!」大和尚再三問:「你為何來此地?」星雲想第一題答案不對第二題也錯,於是沉口氣回:「我師父叫我來,我自己也想習佛,因此來了此地。」籐鞭垂落數十下,打地星雲痛不欲生,滾落滿地,大和尚斥:「如此幼小,竟如此滑頭!」
當日夜裡滿身是傷的星雲,想不透疼愛他的師父為何把他帶到如地獄般的大和尚這兒;想起媽媽告別時的眼淚,自己也忍不住放聲大哭。
突然之間,大和尚推門進來,星雲嚇地跪地上。大和尚與下午初見面時表情截然不同,滿臉慈祥。帶著傷藥,一方面為星雲塗傷,接著告訴星雲:「孩子,你下午說的,沒有一句話是錯的。」「我教你的這門功課叫逆境。什麼是逆境,就是生命無常;你遇到了困苦、災難、不平、劫殺、死亡…那都是命運;不因為你做對了什麼,就可以逃開;不因為你做錯了什麼,才受到懲罰。」「接受逆境,才能克服命運,克服它帶給你的痛苦。」
星雲大師的教誨,我至今難忘。誰只要能不遲不早地理解逆境哲學,逐漸對生活的冷酷與不幸坦然接受,誰就是「得道之人」。此生他註定不會痛苦於太多事,也不會過度在意太多人。所以遇見逆境不是不幸,相反的它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非常必要的;一個人在逆境中的體悟,決定了這個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成長的過程總會跌跌撞撞,我們可以痛,可以悲傷,可以大哭;但別耽溺悲傷太久。冷靜時候,不妨想想,這道傷痕,能為我留下什麼?
人生一路上我們聽說了很多道理,却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只因我們太執著相信命運公平、也太執著自己得失;我們經常看到「生命無常」四字,却從未真正體會其中的深奧道理。
人那麽有情,那麽肯定,那麽慷慨,却又對命運那麽苛求。人的世界,最缺的是豁達;豁達地與命運相處。走過逆境,學習接受,不只是遺忘:就像走出了隧道,別懊惱或者悔恨。記得命運起伏由不得人,時光也不等人,時光很脆弱,它禁不起你來來回回的辜負。當妳遇見黑暗時,請坦然地一步又一步走出來,然後妳會看到光明。如果妳一直停留隧道之中,那麼逆境給妳的黑暗,便沒有休止符。但那不是命運對妳殘酷,而是妳選擇了殘酷;因為是妳,讓自己停留黑暗之中。
逆境有時是人生最曼妙的風景,面對它最好方法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對待逆境妳只能淡定以對;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便是你能坦然面對逆境的另一個名字。
一輩子沒有遇見逆境的人,換一種說法,可能不是幸運;「所謂人生勝利組」的人,當他愈到生命盡頭,他會活得愈危險。一個人一生都是順境,他如何接受死亡?接受消逝?接受無我?多半他只能在晚年時,恐懼地活著。
其實所謂幸與不幸多半只是別人眼光和自己心中感受的交會,最終定位了你所謂的幸福位置。那種座標,像是導航系統的GPS,位子不過是一個點,幸或不幸,純粹是當事人的自我定義。從卡夫卡的角度看:我們一生不過是清醒地穿過夢境,每個人只不過是歲月的一個幽靈。如果我們順利的度過逆境,我們可以把幽靈變得更具象、更堅實:它是「虛空」狀態的盔甲,妳走地過,逆境便是妳生命中的禮物。
如果進化史讓我們學到什麽教訓,那就是生命是不會被侷限的。走過逆境的妳,心已是夏天。比春天、秋天、冬天更內斂,更深刻,更洗練,更心存感激。即使孤獨,也不為寂涼所困。樂於讓陽光曝曬,滿足於炎熱的炙烤,學會了看這個世界,一天一天變美。
現在每天早晨,我都再一次提醒自己,生命短暫而美好,沒時間糾結,沒時間計較。每個人每天都可能遇上煩心的事情,但心若不動,風又奈何;妳若不傷,歲月無恙。
此時所謂快樂,絕非名利或身份;就是信手拈來:給蔬菜,一點點眷戀;給窗戶,一點點盼望;給當季的食材,一點點溫柔;給平凡的日子,一點點點綴;給不起眼的陽臺,一點點花樣年華。
生命前方,本來是無盡的衰老,我們筆直地跌落進去,走向死亡,別無選擇。早一點體悟逆境哲學的人,把一切看在眼裡,藏在心裡,將來還能回憶時,尋返當時的記憶,沒有遺憾。
妳以為腳踩的地獄,其實是天堂的倒影;而我唇角的皺紋,其實是智慧的積累。
畢竟人生最終的逆境叫死亡,誰也逃不過。
--圖片盧廣仲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
星雲 大師 路 要 自己 走 在 洪秀柱 Facebook 八卦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致詞】
劉主任、袁書記、各位貴賓、各位領導,兩岸的各位青年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看到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今年邁入了第三屆,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會在這麼嚴峻的氣氛中舉辦第三次的論壇。
首先我們要感謝主辦單位及各位領導,秉持著「寄希望於兩岸青年」的初衷,對論壇的持續舉辦鼎力支持,秀柱至表感謝、也非常感動!相信兩岸的天空無論天晴或陰霾,我們都會永遠向著遠方的目標,無畏風雨,堅定前進!
各位,秀柱來往大陸無數次,從未像這次這樣,對兩岸的未來充滿了憂心!我們歷經數十載,兩岸關係好不容易從敵對、融冰、和解到春暖花開,開啟了兩岸人民之間密切的往來與互動。
還記得不久前,雙方民眾都對和平交流充滿了美好的憧憬,不僅在大陸內部刮起了「台灣熱」,大陸年輕人更愛上台灣的音樂、文創與流行,而大陸朋友一波又一波的造訪,也帶動了台灣觀光的興盛,更讓台灣寶島的熱情、良善傳遍到大陸各個角落。
但原本活絡的交流,竟因一場學運而生變,更因台灣政黨的輪替而戛然中止,讓原本好好的兩岸關係布滿了尖銳芒刺,令人痛心!
更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在政治人物的挑撥下,不僅兩岸漸行漸遠,而一次次升高的衝突與對立,更造成人民之間互相誤解與仇視,尤其部分網友彼此謾罵、攻擊,仇中或仇台的言論甚囂塵上,讓我們深感憂心與難過。為什麼我們不能像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運動」——「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讓兩岸更為和諧呢?
我們知道,近年來台海之所以風雲變色,就是受到某些政客的惡意操弄,加上台灣教育實施「去中國化」,讓部分年輕的世代對中國的歷史、文化與情感日漸疏離、更對大陸產生誤解疑慮,甚至對「未來統一」心生恐懼。
因此,即便兩岸情勢險峻,台灣內部瀰漫著仇中、恨中的政治氣氛,但是,今天秀柱仍然來到大陸、再次站上這個講台,因為,我們必須讓大陸的同胞知道、讓台灣的人民知道、讓世界上其他國家知道,即使荊棘滿佈,仍然有人在兩岸和平的道路上奔走,仍然有人願意說出大部分台灣同胞追求和平的心聲!
因為,我們相信,只要兩岸在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的互信基礎上,堅守兩岸同屬一中、謀求國家未來的統一,兩岸同胞絕不會兵戎相見,終有一天,兩岸的同胞能夠攜手共築美好的家園。
尤其是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兩岸都有不少年輕人投入防疫抗疫的工作。疫情之初,當我看到大陸各地的年輕醫護不斷投入武漢,投入湖北,那種奮不顧身的精神,那種國族安危繫於我輩的情操,正是大陸能快速從疫情中脫身的重要關鍵。之後,大家又看到了復工復業的狀態,當其他國家都還在為疫情所苦的同時,大陸的經濟引擎已再次啟動,狂奔向前。
我們知道有不少台商,台青,在這次的疫情中,仍在大陸堅守自己的崗位,在這裡要向各位說聲:辛苦了!我們相信這次疫情過後,世界情勢將會重新洗牌,炎黃子孫將會重新站穩腳跟,在各個領域頭角崢嶸、揚眉吐氣。
各位朋友,過去兩屆青發論壇,都以「共享機遇」為主題,正說明了目前大陸正處於百年難得一遇的飛躍成長期,相較於世界其他地區的疲弱與停滯,大陸強勁的經濟動能,早已是全世界青年朋友競逐大陸市場的主要原因,身為同文同種的台灣青年朋友,自不該放棄這樣的機會,兩岸青年朋友攜手合作,必能創造出更大的能量。
令人遺憾的是,從過去的經驗中,我們發現台灣的部分媒體相當程度隱匿忽略了大陸的新聞,不然就是以敵視扭曲的狀態去呈現對大陸的報導,導致許多青年朋友對大陸的認知有所偏差。
但令我們欣慰的是,過去兩屆青發代表團的年輕朋友們,他們勇於跨出這一步,親自到大陸走走看看,對我們來說,這就像一顆顆的種子,我們的責任就是不斷地培養種子,即使這條道路不容易,但只要持續下去,相信終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各位朋友,我們不該再讓兩岸的交流築起高牆;不該背棄兩岸血緣系出一脈的事實;不該選擇以對抗代替和平的道路,將兩岸捲入一個不可知的境界;更不該讓國外勢力從中挑撥、操弄,使台海成為火藥庫,演變成如今兵凶戰危的局面。
各位,戰爭也許可以解決統一問題,但是我們絕不希望看到戰爭!因為,中華民族的內部戰爭只會增加彼此的仇恨,對民族概念下的國家統一會產生巨大的傷害,戰爭後只會得到一個貌合神離的統一;得到一個殘破需要重建的統一;得到一個倒退十幾二十年、再次被西方國家超越的統一!
所以,如何讓兩岸青年彼此尊重、互相理解、並能一起攜手共築兩岸美好家園,至為關鍵、非常重要!舉辦青年論壇的初衷,就是要為兩岸的青年朋友們搭起橋樑,為中華民族的年輕世代,消弭彼此的歧見,增進溝通與認識。
各位,兩岸經過七十多年的分治,縱然治理方式不同,但也都讓自己治理下的土地邁向現代化!各位在座的朋友,有的生長在台灣,是台灣人,有的生長在大陸,是大陸人,但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
各位,謀求國家未來的統一,都規範在兩岸各自的法令當中,這不但是我們的夢想,更是我們奮鬥的目標,所以,我們堅決反對台獨等分離的主張,因為那是一條走不通的路,相信大多數沉默的民眾,都會同意我們的看法。
各位青年朋友,你們的優勢,在於你們沒有上一代的恩怨情仇,因此,相信各位能更宏觀務實的看待兩岸問題,更宏觀務實的尋求解決之道!
各位朋友,中華民族即將站上這個世界的頂峰,這是先輩們不斷努力的結果,這份榮光和重任,就要交到各位的手上,國族的再次融合,是各位責無旁貸的天命。或許,未來兩岸走向和平統一的願景,將由這一代青年來實現!
因此,秀柱期許出席此次論壇的各位,立志做兩岸的「和平之子」,讓兩岸走向光明、開創榮景!我們相信,各位有能力,也有充分的智慧,能為中華民族的永續奠定更厚實的基礎,在華夏歷史長河中創建更光榮的盛世!
最後,祝所有與會的貴賓,青年朋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順利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星雲 大師 路 要 自己 走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八卦
我希望20歲時就知道的七件事
最近正是各大學的開學季,疫情後初次重返校園,相信大家都滿懷欣喜和對未來的憧憬。當我20歲的時候,也在大學裡享受著求知的樂趣,當然,也少不了年輕的困惑、迷茫。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人生經歷,有找到一生所愛的欣喜,也有做錯事的失落,還有銘記至今的感動。如果人生可以從頭再來,我希望自己在20歲時就知道這些。
一、“奇妙的錯位”,讓我找到人生熱愛
20歲時,我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文理學院。我當時不知道文理學院和工程學院的區別,我作為一個工程師卻在文理學院讀書。
但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錯位,讓我讀到了很多經典,學習到了許多在工程學院根本學不到的內容。這些人類智慧和文學知識豐富了我的讀寫能力,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實現了很多寫作和演講上的成就。
在那個年代,律師和醫生是大家最嚮往的職業。我本以為自己也會成為一名律師,所以最初學的是法律專業。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法律不太適合我。我經常上課睡著,而且成績也不好,對同學們都很喜歡的內容提不起興趣。
於是,20歲的我做了一個決定,轉去電腦專業,學習程式設計和人工智慧,最終找到了我一生所熱愛的事情。
作為一個年輕的工程師,電腦令我癡迷。我發現我十分擅長電腦科學,不用怎麼費勁就可以輕鬆拿到A。
電腦和人工智慧是很棒的學科,奠定了我職業發展的基礎。有一句名言說,“當你從事喜歡的工作時,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工作”,儒家有句話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這其中蘊含著大智慧:當你從事喜歡的事情,睡覺、吃飯、洗澡你都會不自覺地去思考這件事;同樣,你會越來越擅長,更加喜歡它,形成良性迴圈。
二、“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去做”
從哥大畢業後,我前往卡內基·梅隆大學學習語音辨識和人工智慧。
那時的AI研究形勢並不好,雖然我的導師瑞迪教授(Raj Reddy,圖靈獎得主、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系終身教授) 希望我採用“專家系統”,但我卻不是很認同。
我認為,機器學習應該讓電腦發揮長處,而不是跟著人的想法亦步亦趨。於是我鼓起勇氣,對瑞迪教授說“感謝您的指導,但我不想再繼續研究專家系統了,我希望用基於統計學的機器學習。”
我以為瑞迪教授會有些失望,沒想到他卻一點都沒有生氣。教授仔細聽我解釋完之後跟我說:
“開複,你對專家系統和統計的觀點,我是不認同的,但是我可以支持你用統計的方法做,因為我相信科學沒有絕對的對錯,我們都是平等的。而且,我更相信一個有激情的人是可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的。”
那一刻,我的感動無以倫比。這不僅僅是一種慷慨,也是對科研新人的尊重。不僅如此,他還給我提供了很多資源,包括資料、設備和資金,對我最後取得博士學位幫助很大。瑞迪教授既是我AI科學研究的導師,也是我人生道路的導師。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這句話我記了很久。在我進入企業界之後,每當同事們有不同意見時,我都會鼓勵他們勇敢嘗試自己的想法:當這個想法成功時,對他個人和對企業都會帶來益處;而當這種想法失敗時,這種被信任和支持的感覺也會讓他們越挫越勇。
三、創新不重要,實用性創新才重要
畢業一段時間之後,我選擇去蘋果公司工作,也把這種語音辨識技術應用到了蘋果的產品中。現在Siri研發小組的成員,就有很多是我當年的同事。再後來我去了SGI公司。這家公司現在已經聲名不顯,但在當時的矽谷,SGI是一家和谷歌齊名的公司。
在SGI,我做的產品叫“3D流覽器”。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其實這純粹是一群科學家的想法:在流覽器裡建一個3D世界,能夠導航,移動物體,和做非常酷炫的廣告。
我們當時已經做出了產品,並且運行得相當不錯了。我們盲目地相信,只要做出高科技的產品,就自然會有顧客和市場。然而事實是,沒人想購買和使用這個產品。
後來,SGI換了一個新的CEO,他為這個項目以及所耗費的公司資源感到失望。我告訴他,“這是世界上最好的VR技術,如果你不想留著,至少我們可以賣點錢。”
新CEO給了我一個期限,讓我尋找買家。我本以為能賣個好價錢,但最後還是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賣出去的。我感到十分內疚,自責當初就不應該組織這樣一個專案,看起來很酷,卻沒考慮實用性。
其實很多年輕人創業都會做出類似的決策,所以我非常建議大家再三考慮這些創新想法。創新不是最重要的,有實用性的創新才重要。
當你在設計一個技術、產品或創辦一家公司時,要想到你的投資者們正為此冒著巨大的風險。
四、如果想要,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
從SGI離開之後,我就回到了中國,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後來的微軟亞洲研究院),《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將其評為全球最熱門的電腦實驗室之一。當時研究院的主要成員,如今大都已成為中國知名科技企業的CTO或高管,像百度、阿裡巴巴等。
互聯網崛起之後,我對這個神秘的世界興趣日濃。當時最火的互聯網公司是谷歌,大家開玩笑說,如果你沒有得到谷歌的面試機會,就證明你不夠聰明。於是我給谷歌時任CEO埃裡克·施密特寫了封郵件,希望獲得面試機會。2005年,我正式加盟谷歌,擔任中國區總裁。
你們可能會問,你這麼資深還要自己寫信?他們不會直接聯繫到你,提供一個職位嗎?這就是我想告訴你們的另外一件事。其實當時谷歌和微軟正試圖達成人才競爭的約定,禁止主動挖對方牆腳。雖然這個約定沒有談成,但是當時要不是我的自薦,谷歌根本不會發現我,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工作機會。所以,如果你想要,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
五、跟隨自己的心,找到心底的熱愛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大批創業公司開始湧現,我意識到中國的創業時代已經來臨,就像當初蘋果、微軟等公司創立時一樣,北京很可能變成中國的矽谷。
我想起了史蒂夫·約伯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說的一句話,跟隨自己的心,找到心底的熱愛。我們的人生由無數的節點構成,當你跟隨自己的內心,多年之後回首過往,會發現每一個節點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互相聯繫的。
你無法準確的預測未來,但是要相信,只要傾聽內心的聲音,這些選擇都會對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000年左右,我給中國的大學生們寫了7封信,這也是追隨我的內心,幫助年輕人成長。我曾經為大約50萬名學生做過演講,出版了10本書,其中有5本都是寫給學生們的。
在微軟中國、SGI以及谷歌的工作,也讓我對科技瞭解頗多,所以我希望成為一名科技投資人,為初創科技公司提供幫助,創新工場的成立因此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這張圖是創新工場成立第一年的校招海報,上面寫著“加入你的公司”。我們的目標是讓年輕人以工程師的身份進入創新工場,通過技術創新得到資金支援,成為下一個成功公司的CEO。
這張海報中隨機挑出的八個人裡,有五個市值2億美元以上公司的CEO。所以我對於我們孵化創業公司的成績還是很驕傲的。
當AI時代來臨,創新工場投資了幾十家AI公司,其中包括五家獨角獸,我們還創建了AI工程院,並從中培育出了AI賦能與技術方案公司創新奇智。這些節點串起了我的經歷,也串起了中國過往10年的創業歷程。
六、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擁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
回首過往,我真的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一定程度上算是一個工作狂,我因此取得了一些成就,獲得了團隊的支持和外界的稱讚,我認為這樣的自己非常幸運。
上面這張圖片是2000年拍的,那時我剛做完一個手術,不能下床,於是讓團隊幫我做了這樣一個架子,我可以躺在床上繼續看電腦和工作。
這份熱情持續到六年前,直到我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四期。擴散的癌細胞取代了我的野心,我不得不接受生命可能只剩下幾個月的現實。朋友看我很痛苦,特地帶我去拜見星雲大師。
有一次,大師突然問我:“開復,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不同’!”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人生信仰:一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力越大,做出來的事情就越能夠發揮效應……
大師沉吟片刻後說:“改變世界這個想法太狂妄了,也許只是貪婪的藉口。什麼是‘最大化影響力’呢?一個人如果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你想想,那其實是在追求名利啊!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我無法反駁他,我的那些聽起來宏大的目標,其實只是貪婪和欲望的藉口。他送給我一句話,“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擁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
這句話讓我警醒,後來每當我覺得自己被欲望佔據時,都會想到這句話;每當我有想改變世界的想法時,我會讓自己思考,我這樣做究竟是不是為了追逐名利……
我學到這一課太晚了,之前的努力工作讓我錯失了很多與家人相處的機會:我的父親去世了,我甚至沒能來得及告訴他我愛他;我的母親得了失智症,認不出我了;我的孩子們已經長大,而我還不太瞭解她們……
我在化療期間讀了一本書,是Bronnie Ware所著的《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正如書裡所寫,在臨終之時,沒有人會因為沒有努力工作而後悔,絕大多數人最後悔的事情,都是未能花更多時間與所愛之人相處。
我從星雲大師和Bronnie Ware學到了很多。我開始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母親去世前,我搬回家陪她度過了最後的時光;當孩子需要我時,我會把她們放在第一位,工作第二;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比如說出去旅行……
七、毫無保留地愛你所愛之人
這段人生經歷改變了我的想法,人生的意義應該是給予他人無條件的愛。在AI時代,這種愛更加難能可貴。
AI在做重複性工作方面比我們有優勢,但將人類與AI區別開的,是愛與創造。不管科幻小說如何描述,AI終究是沒有感情的。AlphaGo不喜歡下棋,它贏了比賽不會覺得開心,輸掉比賽也不會難過,事實上,它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下棋。
AI承擔重複性的工作並不意味著人類沒有工作可做,需要人情味和愛的工作仍然只有人類才能從事,比如導遊、禮賓、護士、教師等。
長遠來看,我更願意相信30年之後,我們會覺得AI的出現是件幸事:它沒有搶走我們的工作,而是將人類從繁瑣的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構建出人類與AI共存的美好藍圖。
這就是我在過往的人生歲月中學到的七件事。當我在SGI公司的項目失敗時,我知道了創新不能忽略實用性;當我面臨死亡時,我學到了要毫無保留地愛你所愛之人。
One more thing -- 你看了這篇文章可能會發現我最重要的人生教訓不是來自成功,而是來自我的失敗。所以,請記住,你人生中的失敗,並不是對你做錯事的懲罰,而是一個學習人生課程的寶貴機會。
星雲 大師 路 要 自己 走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隔離 #卡謬
─────
瘟疫來襲,你被隔離了嗎?或者很宅又沒朋友(?)的你,其實已經「自我隔離」很久了呢?
你知道即使沒有瘟疫,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阿宅,其實也等於長期自我隔離嗎?
你知道世界文學史上眾多名著都是以「孤獨」為核心的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這是伊格言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你聽過英國間諜小說家勒卡雷(John le Carré)嗎?事實上,「間諜」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孤獨,最「隔離」的職業之一。
我們今天要讀的倒不是勒卡雷的小說,而是他的自傳《此生如鴿》(The Pigeon Tunnel:Stories from My Life)。
沒錯,勒卡雷自己就曾在冷戰時期的德國柏林當過間諜。
當間諜都在幹嘛?每天都跟007電影一樣飛簷走壁、殺來殺去嗎?當然不是;這是完全錯誤的印象。伊格言這樣寫:
勒卡雷當然是位大師,你不會懷疑這件事──如果你看得下他的小說的話。這其實是種恭維,因為正是他的博學、精密、旁徵博引、拒絕簡化,遂令我們得以一窺一個隱遁於煙硝之外的,間諜的真實世界。是的,你以為間諜成天都在殺人或被殺嗎?當然不。幹嘛殺人呢?殺人多麻煩,屍體難以收拾,要是在他國領土殺人,還得去「按捺」別人的治安機關和情報組織;稍一不慎,還可能引爆外交危機或戰爭。對,非不得已,間諜當然不殺人──他們的大宗日常工作,也就是在蒐集情報、傳遞情報而已。
有道理吧?說穿了,驚險、血腥能免則免;我們對情報工作的誤解,其實來多數自於電影的誇大戲劇化效果。
真正的「間諜日常」,其實非常寂寞,近乎自我隔離,因為那幾乎都是一個人的資訊蒐集作業──
沒錯,當然是「近乎一個人」,難不成你還能酒後對好友吐露心事說你正在當間諜,蒐集情報很辛苦嗎?
所以間諜當然是孤獨的──情報員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勒卡雷的回憶錄《此生如鴿》英文題名原為「鴿子隧道」(The Pigeon Tunnel)──鴿子隧道是什麼?
那是蒙地卡羅賭場的娛樂設施。還是個青少年的勒卡雷有一次被他不成材的父親帶去賭場開眼界;那裡養了一群鴿子,配置了隧道。
鴿子們依序由隧道飛出,此生唯一目的是讓賭累了想活動筋骨的紳士們舉槍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權充娛樂。伊格言如此述寫:
你覺得鴿子很可憐是嗎?是的,勒卡雷說,許多他尚未定名的小說檔案,在電腦裡都先叫做「鴿子隧道」。為什麼呢?讀者們可以自己想想看:若有一日,大自然或上帝心血來潮,突然決定以病毒對人類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你覺得人類像什麼?
這是作家勒卡雷的悲觀;也幾乎是所有他小說的共同主題──愛國的疲憊,間諜的虛無。
為國熱血奉獻的情報員,在過了大半輩子提心吊膽的生活之後,也總會有那麼一瞬間,懷疑起這一切是否值得吧?
問題是,人真能有選擇嗎?或者其實我們的一生,總像那些依序飛出隧道的鴿子一樣,徒勞且別無選擇呢?
講到這,伊格言說,我們也該來讀讀法國作家卡謬的名作《異鄉人》了。
對,此刻我們可能更容易聯想到他的另一本書《瘟疫》;但提到孤獨與隔離,最令人難以忘卻的卻是《異鄉人》。
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殺人犯莫梭的故事。
對,莫梭沒什麼朋友,無疑是個孤獨的人;但我們要問的是,在日常中,你難道沒有「不太清楚為什麼」而做了一件錯事的經驗嗎?
比如,被老闆訓話時,突然覺得自己站在這裡聽訓似乎有點可笑;於是你福至心靈,笑了那麼一下──其實並沒有強烈對上司不敬的意思,但你卻因此被開除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i_ZQ0zCvcI/hqdefault.jpg)
星雲 大師 路 要 自己 走 在 李佑群老師的CHANNEL YOU Youtube 的評價
#精彩YOUTV東京特輯第二章!
#李佑群老師X日本國寶級設計師山本寬齋的時尚元氣補給
#佑群老師和日本時尚圈重磅級大師好友們帶你品味私底下最愛最真實的東京模樣
#按讚留言分享有機會獲得總價值萬元以上的朵茉麗蔻及ANNASUI超級好禮
【My TOKYO東京特輯第二章:李佑群老師X日本國寶級設計師山本寬齋的時尚元氣補給】
# YOU TV vol.14~ My TOKYO Part.2 ~YouGunLee Lee X Kansai Yamamoto’s Fashion Energy Boost
記得點畫面右下角看HD!
YouTube 頻道:https://youtu.be/aT61c6HYSZ4
「李佑群老師個人時尚頻道」《# YOU TV》自開播以來,短短時間累積了超過六十萬瀏覽人次、一百萬以上的觸撃人數及上萬則留言,繼出訪米蘭、巴黎時裝週之後,本次帶大家回到佑群老師最熟悉的主場、亞洲時尚之都東京,並拜訪時尚圈重磅級好友們。
佑群老師與日本時尚圈的淵源眾所皆知,從學生時代與研究所時期的旅居東京,到後來擔任多本日本時裝雜誌海外版總編輯、造型總監的無數次來往東京,佑群老師一直希望能帶著大家一窺東京真正的時尚模樣,於是本次赴日拍攝的《# YOU TV》東京特輯「My TOKYO」,佑群老師將與多位日本時尚圈重磅級大師好友們,帶領各位一起走訪東京巷弄,私底下最愛去的時裝店、咖啡店、餐廳、書店等地,用品味與時尚的角度窺探東京魅力,各自解讀心中的「My TOKYO」,探尋「屬於自己的車京」,保證是一般旅遊書及節目上看不到的,真正深入當地品味人士的東京模樣。
#山本寛齋
此次為了迎接佑群老師的到來,時尚圈重磅級大師好友們一字排開熱烈歡迎,拜訪人物個個大有來頭,包括日本國寶級大師「山本寬齋」,他是史上第一位站上倫敦及巴黎時尚週舞台的亞洲設計師,更是已故歌手David Bowie經典造型的御用大師。
#祐真朋樹
還有佑群老師十多年的老友、日本當今首席天王造型師「祐真朋樹」,除了是木村拓哉、小田切讓、妻夫木聰、中田英壽、香取慎吾等天王指定合作對象,也曾同時身兼《Fashion News Men’s》、《POPEYE》時尚雜誌總編;
#三原康裕
當然也有日本當紅炸子雞,讓港星余文樂在IG上公開跪求限量球鞋,有潮鞋界川久保玲之稱的鬼才設計師「三原康裕」,他也是當代第一位入選倫敦時裝週、備受國際矚目的新銳設計師;
#土井地博
和佑群老師同年出生的老友、日本時尚界大人物「土井地博」,不但是最受歡迎傳奇選物店BEAMS的公關總監,亦堪稱時裝公關圈最帥的臉孔,連續10年獲選日本最具影響力之時尚意見領袖。
#有働幸司
佑群老師日本最文青的老友、年輕人崇拜的時裝品牌Factotum設計師「有働幸司」,去年還被《The Best Jeanist 》選為「全日本最會穿著牛仔褲的男人」,同時與人氣女星菜菜緒一起獲選各自成為男女代表。
#川島幸美
以及佑群老師最美的名媛設計師好友、人氣品牌AULA美女設計師「川島幸美」,她剛剛才與日劇女王石原聰美一同被日本媒體譽為「凍齡美女姊妹花」,私底下也是石原聰美的閨蜜及御用設計師。只能說佑群老師的東京好友各個臥虎藏龍
本次《# YOU TV》東京特輯「My TOKYO」與佑群老師一起演出的對象可謂大牌雲集,如此大陣仗的名單前所未有,讓大家見識到了佑群老師的人脈之廣,除了一同大聊時尚,更是走訪了不少東京各個角落的私藏景點,從青山、渋谷、代官山到中目黑,精彩內容全都收錄在東京特輯中!
#關於本篇章
本次東京特輯的第二章,便是佑群老師親自參與山本寬齋大師發起的「日本元氣計畫2019」(日本元気プロジェクト2019),與山本大師對談的精彩內容。
山本寬齋,真正的時裝大師,是日本第一個在巴黎開個人時裝SHOW的設計師。尤其已故天王歌手David Bowie,那舉世聞名的演唱會造型,迷人的Ziggy Stardust,一位雌雄同體的外星搖滾客,都是出自山本大師之手,比起三宅一生、川久保玲更早進入國際時尚殿堂,無怪乎Louis Vuitton 2018早春度假系列的靈感致敬對象,也是山本寛斎。更是佑群老師的時尚偶像。
當天活動現場眾星雲集,連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都共襄盛舉。繼去年與LV夢幻聯名,今年山本寬齋與日本抗老領導品牌朵茉麗蔻合作,推出元氣限量版華麗包裝,由山本寬齋親自操刀設計,融合繽紛色彩,提倡由內而外的美麗。佑群老師不僅到活動現場第一線體會了日本元氣的渲染力,還有幸與山本寬齋大師直接面對面對談,訪問了山本寬齋大師談起這次與朵茉麗蔻合作的機緣以及包裝設計背後的靈感與想法,當佑群老師將自己珍藏的David Bowie演唱會攝影集拿出來時,山本寬齋不禁與佑群老師聊起了當年工作的回憶,並為老師在書上親自簽名,難得的獨家內容只分享給佑群老師的粉絲!
#關於YOUTV
李佑群老師的個人時尚頻道《# YOU TV》的「YOU」來自老師英文名字「YouGun」,代表社群網路世代中,互動的你們(YOU)都是主角。由佑群老師擔任製作人、主持人、時尚及創意總監,創造了一系列高質感的創意影片,這次「My TOKYO」東京特輯由新鋭時尚攝影師Han @Han Studio 掌鏡,精彩內容將一波接著一波帶給粉絲,質感不輸任何時尚節目與旅遊書,絕對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同時,看本篇《# YOU TV》 還有機會得到總值超過萬元的時尚大禮!繼去年與LV聯名後,山本寬齋今年再與頂級彩妝品牌ANNA SUI夢幻聯名!我們要送你臺灣絕對買不到的的『山本寬齋 X ANNA SUI聯名緞面絲巾手帕』、有「毛巾界的愛馬仕」之稱,來自四國的朵茉麗蔻精品『今治毛巾袋+圍巾組』、及『ANNA SUI最新系列彩妝品』!獎品之豐富,還有不參加的理由嗎?💄
☑️【📢看「李佑群的東京時尚特輯第二章」參加萬元超級好禮抽獎 📢】活動參加辦法:
1. 請務必先進佑群老師粉絲團首頁👉 www.facebook.com/yougunlee 將粉絲團設定為「搶先看」(很重要,會確認唷!)
2. 接著,在本FB影片貼文按讚並留言「我已經搶先看了+任何話」。
3. 同時務必@ 兩個朋友「公開」「分享」出去!
這樣就有機會得到來自朵茉麗蔻及ANNA SUI的超級好禮(共9名):
a. 山本寬齋 X ANNA SUI限量聯名緞面絲巾手帕(1名)
b. ANNA SUI 即將上市的最新系列彩妝組(5名)
c. 朵茉麗蔻「毛巾界的愛馬仕」今治夏日毛巾袋+柔棉輕透圍巾組(3名)
獎品詳情請見品牌官網 https://www.facebook.com/annasuicosmeticstw/
(得獎者擇期在本粉絲團公布,贈品恕不退換,本粉絲團保留變更贈品內容之權利。)
#YOUTV #MyTOKYO
#Style #Fashion #Sense #LifeStyle #Video #FashionMedia #Travel #Trip #Tokyo #TokyoFashionStory #Stylist #FashionDirector #Produce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T61c6HYSZ4/hqdefault.jpg)
星雲 大師 路 要 自己 走 在 台南市議員林易瑩 Youtube 的評價
02:05
#品格教育可能是宗教入校破口?
今日市議員林易瑩針對國小校園晨光時間志工入校教導品格教育的課程內容提出疑慮,根據中央品格教育網內容指出,品格教育具體推動內容結合了三好校園、靜思語、彩虹品格教育、弟子規及讀經教育等,其中三好校園的前身為1998年星雲大師與時任國民黨副總統連戰共同推動的三好運動,其他項目亦帶有強烈宗教色彩,若循此教學內容所言,難保成為志工入校傳教的破口。
市議員林易瑩再三強調,此次質詢非針對特定宗教,而是教育基本法明確指出教育本應中立,不得為特定宗教宣傳,林易瑩更要求教育局應隨時掌握現況,以預防心態嚴謹審查所有志工團體入校使用的教材,保障學童的受教權。
06:25
#強制講習,勞權教育超前部署
對今年台南勞檢員正職員工比例在市政團隊和勞工局的努力下即將提升一事,我予以肯定,但台南勞權現狀仍有不少待改進的部分,從去年勞檢清冊,可知仍有許多雇主因不同原因被多次開罰。因此,我提議市長和勞工局在台南勞權教育部分超前部署,比照現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道安講習模式,訂定地方自治條例,強制台南雇主於違反勞基法等相關法規時除現有裁罰外必須另參與勞權講習,這樣的做法除使中小企業和新創產業雇主可獲得完整的勞基法基本認知,避免再犯外,更可讓知法犯法的大企業付出額外的時間成本,相較於目前動輒重罰兩萬的勞基法,更能對其達成警戒目的。
依照目前地方制度法,勞資關係及工商輔導本為地方自治事項,且台北和台中都對此有比中央更嚴格的自治條例,在已有前例的情形下,我要求市政府研議於地方自治法規中,在不變動現行勞基法罰則前提下,增加強制勞權教育的可能性。
11:05
#社會住宅,越蓋越多還越少?
興建社會住宅部分,台南市政府都發局於2019年11月22日「台南市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第二期計畫記者會」指出公辦都更部分將可提供210戶的社會住宅,但根據2020年5月20日報導,台南市公辦都更完成招商簽約可提供戶數為180戶。黃偉哲市長表示,會在今年內達成210戶的目標,並努力爭取更多的興建戶數。都發局長指出,180戶社會住宅僅是第一期的部分,將在暑假前後開始第二期招商,預期總戶數可以超過210戶,並在3年內完成興建。我再三強調社會住宅的滾動式檢討,總是越滾越少、越滾越慢,台南在社會住宅議題上本就發展較慢,請都發局加緊腳步,迎頭趕上其他城市,另外滾動式檢討應該是隨時現下狀況做策進,而不是當成果未達期許就將未來尚未發生的事物納入現下的政績。
社會住宅包租代管部分,由台南市政府提供資料中顯示,第二期包住代管計畫截至109年3月31日共媒合146件、達成率約12.1%,我能理解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業者在開發新房源及媒合房客勢必更加困難,但達成率不佳仍舊是現實狀況,都發局應審慎思考策進方法。都發局長表示,第二期包租代管媒合數量截至今日已有242件,會再繼續努力讓媒合數量提升。
過去我在業務部門報告及總質詢皆多次提起社會住宅相關議題,希望台南市政府可以將好的政策持續推廣、普及,落實居住正義,也感謝在基層共同努力的夥伴,期待未來可以看見更好的達成率。台南的社會住宅或許是剛開車、開慢車,但只要目標不變,終究可以抵達終點,大家一起努力。
17:35
#消防員勸募住警器也要算評核?
針對住警器預算,在108年消防局共編列100萬元以及中央補助暨地方自籌29萬6000元購置5115顆住警器;109年消防局無編列任何預算,中央補助暨地方自籌21萬6千元購置857顆住警器,消防局長指出,目前住警器裝設率已達百分之七十幾,裝設次序第一優先的部分也幾乎完成,由於在庫存還有民間捐贈的2萬6千顆住警器,因此尚不需要編列預算購置。
我非常感謝民間團體捐贈物資、協助市府推動市政所需,我也曾在疫情期間媒合民間力量捐贈C級防護衣予消防局,然而根據「台南市政府消防局109年度防火宣導執行計畫」,消防局將勸募住警器做為消防人員業務評核標準。民間團體的付出我深表感謝,但不該以要求或記功嘉獎的方式促使基層消防夥伴必須負擔勸募的業務。消防局長指出,該份評核表是在過去裝設率較低的時空背景下訂立,目前已經沒有需求,會在總質詢後迅速將該部分廢止。
此外針對住警器裝設部分,我認為消防局在裝設住警器過程中最常接觸的三大族群,過去多由其他局處如民政局、社會局等辦理相關業務及清冊製作,消防局相對不熟悉,民眾也較為陌生,消防員登門輔導裝設住警器被當成詐騙集團或因恐懼拒絕裝設者時有所聞。希望其他局處可以更主動協助消防局,訂立明確執行計畫、建立制度,避免因各區域消防同仁與當地里長或區公所熟識程度不一,造成裝設情況出現區域差異。
透過區公所社會課通報需求、里辦公處開放民眾申請回家自行裝設、里長里幹事陪同消防員到府安裝、社會局社工與消防員聯合到府併行訪視三大族群業務等方式,在不過度增加基層業務的前提下促進各局處的互助協力,形成良性循環,才讓台南市政府的市政推動更加順暢。
27:34
#公園違停怎麼辦?
目前台南公園綠地中常有駕駛或違停汽機車之情事發生,儘管公園管理上有負責巡查之人員,但無法24小時都在原地守候,因此常需要倚賴民眾通報或檢舉,來協助取締。
我接獲陳情,陳情人以清楚拍到機車及行為人的照片向工務局檢舉,但卻獲得工務局以「《臺南市公園綠地管理自治條例》內規定違停的罰則對象是行為人,而照片只拍到機車,難以認定機車持有者是否等同行為人。」為由拒絕開罰;但就去年的開罰記錄來看,只要檢舉人提供拍攝到機車的照片就可開罰,並未要求將行為人入鏡,這樣的結果,很明顯有標準不一的狀況,因此我要求工務局對此情形徹查檢討,讓檢舉成案的標準一致,同時也應檢討台南各公園周遭的停車空間,並加強對公園內違停和駕駛的取締,把公園還給使用公園運動、休憩的市民。
34:43
#T-bike站點怎麼架?
上述公園違停外,其實台南的人行道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汽車、機車、攤商違停嚴重,民眾無法安心行走在人行道上,常必須冒著危險走至車道外,造成諸多不便及意外險象環生。另外,人行道數量不足也是一項困擾台南很久的大問題,這兩個問題也間接導致T-bike站點的架設無法普及,因為公共自行車站點依規定須設站於公有土地,其中最為常見的公有土地便是人行道,自行車站體的設置要求最少要長度22米、寬度3.5米以上,若人行道長寬不足,便會影響到設站,同時,越少的人行道也就代表越沒有空間可供公共自行車設站,那我們的站數當然也就長不起來了。
我要求市府,末端運輸網路的規劃要盡快完成,行人的路權當然也不能忽視,透過人行道跟公共自行車站的建設以及違規取締,才是快速建置完善大眾運輸系統的捷徑。
38:41
#永康親子館咧?
永康的新生兒數量,近幾年都是台南市行政區裡數一數二多的,卻一直無法設立在地的親子館,在上次我的總質詢當中,市長也提到目前的方向之一,是針對現有閒置空間進行盤點,從中尋找適合的場地,而我在這次大會期間也督請財稅局盤點永康地區的低度利用空間,我們若有閒置的空間,就應該要有效率的運用。
在總質詢當中,我也質詢社會局長,目前永康設立親子館的規劃進度到哪裡了,局長提到在未來可能會朝向搭配社會住宅新建的空間,規劃設立親子館。我理解目前永康寸土寸金,在找尋適合設立親子館場地的方向上,不管是搭配新建社會住宅,還是閒置空間再利用,都希望市府可以加緊腳步找到適合的空間進行規劃,讓永康的小朋友能夠早日擁有自己的親子館。
40:11
#無障礙廁所空間有障礙!
永康探索公園內的無障礙廁所長久沒有維護,廁所內堆積雜物、欄杆鏽蝕嚴重,根本幾乎無法供身障者使用,且緊急按鈕離馬桶過遠,若如廁發生意外,身障者也難以觸碰求援,我認為這些缺失如果是台南各地區公園的常態,那是對身障者的需求極不尊重,因此要求工務局針對全台南所有無障礙廁所進行盤點,務必將失修的設備改善,讓身障者的生理需求也能受到保障。
41:30
#祥合公園景觀做半套!?
公七公園在今年二月風光地啟用,但近期有民眾和我反映,公園周遭的排水渠道環境仍然處於未完工狀態,今天在總質詢確認該區的負責單位為水利局,我希望市府盡快解決,應將公園裡進入排水渠道的入口圍籬設置齊全,以免有民眾或孩子誤入發生事故;接下來是登革熱好發的季節,未完成的疏濬工程導致水流阻塞易孳生蚊蟲,應盡速處理,莫讓渠道環境成為病媒蚊繁衍的溫床。水利局長則承諾,會責請相關廠商進行改善。
42:57
#公車站整修,公車停不停要說啦!
我接獲民眾陳情,近日永康區內因為有道路工程施作導致公車暫停靠站的狀況,民眾早起出門工作才發現公車不會經過,必須步行到下一站才可以搭乘,並且該路公車行經奇美及成大醫院是許多需要看診的長輩時常搭乘的路線,公車管理處卻沒有在站牌有任何標示告訴大家暫停停靠的預計時間,也沒有任何臨時停靠站的設置,造成許多民眾的生活受影響。
我一直希望台南能夠逐步培養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觀念,但倘若政府不將大眾運輸的品質提升,我們如何讓市民產生對大眾運輸的信賴感,我相信許多人都有因為公車誤點或班次過少造成時間安排延誤的經驗,這也是我一直提出要檢討的問題,希望交通局好好努力。
45:08
#工策會,若亂來不違法?
工策會長年爭議不斷,我已經在之前的會期中指出工策會的諸多疑問,但至今仍沒有改善的跡象。於是,我於今日質詢時提出幾個疑問,針對工策會成員是否為公務員及兼職是否違法一事,詢問南市府人事處、法制處及政風處,並得到三個局處回應,表明工策會並非市府法定機關,因此也不具有公務員身分,在該情況下若兼職經營其他生意,無違法問題。
這樣的狀況非常荒謬,工策會請領市府數千萬經費補助,其成員卻不像公務員受法規規範,若利用職務之便經營自己的事業也無法可罰、完全無法監督,這些結果的出現都係因於:目前台南沒有針對工策會的法源依據,對此我也一再要求市府,盡快完善工策會的相關法源,同時也要納入日落條款,讓工策會業務逐步回歸經發局。若經發局因為業務回歸而導致工作量增加無法負擔,也應該盡快研擬增加員額編制,以補齊空缺。請黃市長拿出道德勇氣,解決工策會長年爭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JTDXdLb9mA/hqdefault.jpg)
星雲 大師 路 要 自己 走 在 《人間音緣與我》路要自己走 - 人間福報 的相關結果
路要自己走 。 對不喜歡的人事要忍耐, 對不習慣的環境要適應。 每一個人的舞台, 有不同的風光,你要自己調適。 每一個人的挑戰, 有不同的困難,你要自己超越。 ... <看更多>
星雲 大師 路 要 自己 走 在 184 第四四課路要自己走 - 星雲大師全集 的相關結果
路要自己走 ,嘸通傷認命, 對無甲意的人甲事,咱著要忍耐, 對無慣習的環境,要設法排解。 每一個人的舞台,攏有無同款的色彩, 要黑要白,自己要想看覓, ... <看更多>
星雲 大師 路 要 自己 走 在 路要自己走-歌詞-如是我聞 - KKBOX 的相關結果
作詞:星雲大師 作曲:邱貴揚. 路要自己走毋通傷認命對無合意的人佮事咱著要忍耐對無順勢的環境要設法排解 每一個人的舞台攏有無仝款的色彩要烏要白自己要想看覓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