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家書] 金庸絕對是我的人生導師之一,他對人性的洞悉,越是長大,越是嘆服。而且他也是國際關係方便的啟蒙者,一直想寫一本「金庸與國際關係」,探討以下這類題材,也只能留待未來的緣份了。RIP。
//金庸筆下最有活力的角色《鹿鼎記》韋小寶,其實就是一位大外交家,長期遊走各大勢力之間,靠的不但是個人的機靈,更是維持勢力平衡的敏銳觸覺。此所以他在康熙可能剿滅天地會時出手破壞,在康熙幾乎被暗殺時也奮不顧身相救,甚至對俄羅斯也留有一線,因為他深知道要是世上沒有矛盾,也就沒有他的生存價值。
以手腕和能力而言,最有韋小寶風範的大外交家有兩位,其一是新加坡的李光耀。新加坡一直宣傳是被「踢出」馬來西亞聯邦, 「被迫」獨立,李光耀更在電視直播痛哭,但近年研究發現,其實他早已部署獨立,哭別只是為免刺激馬來西亞,其實心中在暗笑,這種事,韋小寶幹過不少。而正如韋小寶在每個勢力內部都有結拜兄弟一類支持,李光耀也很刻意結交不同陣營的貴人,在美英兩岸之間遊走之餘,更有意料之外的強援以色列。當時李光耀留意到以色列軍隊在中東戰爭戰績輝煌,就邀請以色列軍人喬裝成墨西哥人,秘密培訓新加坡軍隊,並以台灣為訓練基地,而瞞過對以色列敵意甚深的眾多伊斯蘭鄰國,和韋小寶借助明朝公主、神龍教高手等保護在清軍的自己,如出一轍。李光耀一手促成兩岸汪辜會談,韋小寶也成為中俄兩國共同信任的中間人,這些不但是難以複製的社會資本,更是獨一無二的軟實力。//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當一個年輕的唐朝女子離開長安,逶迤走過崇山峻岭,到達聖城拉薩之時,便註定了她背後的那條路從此繁榮,從此商賈雲集,從此,要承擔起一段歷史。這條路,就是唐蕃古道,那位盛裝的唐朝女子,就是文成公主。唐番古道東段最早叫羌中道、青海道。位於河西走廊的南面,是當時通向西域的一條重要輔道。每當河西...
明朝公主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BookSelection:本月評論] 淺談金庸小說的國際關係
今年香港書展以武俠小說為主題,媒體邀請訪問,談金庸的國際關係觀 (詳見另文)。金庸先生以武俠小說成為一代宗師,其實宗師求學時,是就讀於重慶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的同行前輩。金庸的武俠小說以中國為背景,觸及不同朝代的外族政權,甚至有扶風、朝鮮、西域、天竺、西洋俠士出現,這些情節自然觸及國際關係,不需再作介紹。值得思考的,反而是國際關係的概念如何融入金庸武俠世界,一切可以從武林大會開始談起。
武林大會與國際會議
例如《笑傲江湖》,五嶽劍派舉行併派大會,雖說「五嶽劍派,同氣連枝」,但為了盟主一位,各派爭權奪利,而整個競逐過程其實並非在大會進行,而是長期作戰的邊談邊打。嵩山派左冷禪為爭奪盟主之位,不惜暗殺、陷害、收買各派高手,以消磨對方實力,但最終還是為他人作嫁,便宜了華山派岳不群。
這種介乎談判和決戰之間的格局,教人想起三十年戰爭(1618-1648 年)後的和會,以及最終簽訂的《威斯特里法條約》,條約確立了現代主權國家的世界觀,是國際關係極其重要的里程碑。戰事可追溯至宗教改革,將歐洲分為天主教和新教兩大陣營,而三十年戰爭也分為兩派,一派是哈斯堡集團,由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含奧地利)等組成,另一派是反哈斯堡集團,有法國、瑞典、丹麥等成員,最終以哈斯堡集團戰敗落幕。而這兩大集團,就頗有「傳統霸權」華山派和「新興霸權」嵩山派的影子。其實歐洲的天主教力量原來較為強大,正如華山派分裂前以風清揚的「獨孤九劍」笑傲江湖,但各國、各派外交都是現實主義主導,原屬天主教陣營的法國為了打擊神聖羅馬帝國,最終加入新教陣營作戰;而原屬新教陣營的丹麥為了抗衡強鄰瑞典,戰爭後期卻倒戈相向。嵩山派拉攏各派內部的「非主流派」,正是同一外交倫理的顯現。
《天龍八部》的各國互動
當不同派系有了明顯國家背景,金庸小說的國際關係元素,就更加明顯,《天龍八部》是當中代表作。當時是北宋年間,但金庸並不以宋為正統,對同時存在的遼國、西夏、大理、崛起中的女真族(即後來的金國)、乃至希望恢復燕國的慕容氏,都賦予平起平坐的重視。這些國家之間的瓜葛,不但塑造了主角之間的基本關係,也刻劃了複雜的身分認同問題。例如喬峰是遼國人,在宋國長大,又分別與遼國國主耶律洪基、後來成為大理國王的段譽,以及西夏駙馬虛竹結拜為兄弟,而與要復興燕國的慕容復齊名,這種武功以外的實力,其實反映了當時各國的最大公約數,也是維持相對和平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曾瑞龍教授的遺作《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正是分析北宋國際關係的著作,足以作為《天龍八部》的參考。他以大戰略架構分析了當時每一場戰事,發現兩國交戰其實勝負參半,並非教科書形容的宋軍「屢戰屢敗」,而且除了楊家將和岳飛,宋國還有不少獨當一面的戰將。
最終宋國偏安,其實是外交失利。這觀點在《天龍八部》反而顯現得更充分:宋國趕走了原來可以為自己服務的喬峰,對西夏、大理、西域群豪也不大重視,境內高手都得不到重用,才走到各國服務。
國際政壇韋小寶:李光耀與梅特涅
這類外交操作不一定要以派系為單位,也可以在個人身上體現。金庸筆下最有活力的角色《鹿鼎記》韋小寶,其實就是一位大外交家,長期遊走各大勢力之間,靠的不但是個人的機靈,更是維持勢力平衡的敏銳觸覺。此所以他在康熙可能剿滅天地會時出手破壞,在康熙幾乎被暗殺時也奮不顧身相救,甚至對俄羅斯也留有一線,因為他深知道要是世上沒有矛盾,也就沒有他的生存價值。
以手腕和能力而言,最有韋小寶風範的大外交家有兩位,其一是新加坡的李光耀。新加坡一直宣傳是被「踢出」馬來西亞聯邦, 「被迫」獨立,李光耀更在電視直播痛哭,但近年研究發現,其實他早已部署獨立,哭別只是為免刺激馬來西亞,其實心中在暗笑,這種事,韋小寶幹過不少。而正如韋小寶在每個勢力內部都有結拜兄弟一類支持,李光耀也很刻意結交不同陣營的貴人,在美英兩岸之間遊走之餘,更有意料之外的強援以色列。當時李光耀留意到以色列軍隊在中東戰爭戰績輝煌,就邀請以色列軍人喬裝成墨西哥人,秘密培訓新加坡軍隊,並以台灣為訓練基地,而瞞過對以色列敵意甚深的眾多伊斯蘭鄰國,和韋小寶借助明朝公主、神龍教高手等保護在清軍的自己,如出一轍。李光耀一手促成兩岸汪辜會談,韋小寶也成為中俄兩國共同信任的中間人,這些不但是難以複製的社會資本,更是獨一無二的軟實力。
其實在李光耀之前百多年,歐洲也出現一位韋小寶色彩甚濃的一流外交家:奧地利的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他是拿破崙戰爭後,維也納和會的設計師,遊走於各國之間,利用個人手腕,促成各國達成協議,重建歐洲保守主義的秩序。其實奧地利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已遜從前神聖羅馬帝國時代,但憑藉梅特涅的外交手腕,令奧地利在戰後獲得不少利益。「梅特涅式平衡外交」(Metternichian Balance ofPower)被視為新加坡立國哲學,指導思想為「雙重鑲嵌」策略,即令世界和地區列強的利益嵌入新加坡本土,而新加坡的生存空間亦嵌入各國外交考量之中,以避免外交上的一面倒。李光耀在回憶錄中,對帶領新加坡遊走於美國、中國和英國等勢力之間,並能適時作出正確決定,明顯十分自豪。我們常以為香港就是韋小寶,其實假如今天的香港人、香港領袖還有韋小寶功力的十分一,就應該額手稱慶了。
沈旭暉 《明報》副刊 2016年7月26日
(鳴謝《信報》)
#金庸 #武俠小說 #外交家
延伸閱讀:理論普及化又一嘗試:《哈利波特》的國際關係
http://bit.ly/1TSl5pm
明朝公主 在 Facebook 八卦
【#Patreon國際書介📖】而正如韋小寶在每個勢力內部都有結拜兄弟一類支持,李光耀也很刻意結交不同陣營的貴人,在美英兩岸之間遊走之餘,更有意料之外的強援以色列。當時李光耀留意到以色列軍隊在中東戰爭戰績輝煌,就邀請以色列軍人喬裝成墨西哥人,秘密培訓新加坡軍隊,並以台灣為訓練基地,而瞞過對以色列敵意甚深的眾多伊斯蘭鄰國,和韋小寶借助明朝公主、神龍教高手等保護在清軍的自己,如出一轍。李光耀一手促成兩岸汪辜會談,韋小寶也成為中俄兩國共同信任的中間人,這些不但是難以複製的社會資本,更是獨一無二的軟實力。可惜......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075054
▶️莊嘉穎:新加坡學者對香港人身份認同的未來勸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5X-sWiazo
明朝公主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一千三百多年前,當一個年輕的唐朝女子離開長安,逶迤走過崇山峻岭,到達聖城拉薩之時,便註定了她背後的那條路從此繁榮,從此商賈雲集,從此,要承擔起一段歷史。這條路,就是唐蕃古道,那位盛裝的唐朝女子,就是文成公主。唐番古道東段最早叫羌中道、青海道。位於河西走廊的南面,是當時通向西域的一條重要輔道。每當河西走廊因為戰亂等原因不能通行的時候,在羌中道上往來的人就多起來。除了商旅和使者,還有求經的僧侶。早在唐朝的玄奘法師之前,就有許多佛教高僧在青海道的溝溝坎坎里,一步一步邁向虔誠化境。
麗江古城(或稱麗江古鎮),位於中國雲南省麗江市的舊城區,1997年12月4日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於2007年獲頒發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麗江古鎮始建於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當時麗江木氏先祖將統治中心由白沙遷至現獅子山。西元1253年,蒙古軍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1254年,蒙古設三賧管民官。1277年,改麗江路通安州。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歸順明朝,改設麗江軍民府,賜阿甲阿得木姓,封世襲知府。明末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鎮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鎮已有名。麗江古鎮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箱」(大研即大硯,因古城周圍群山環繞,流水縈迴,外型有如一方大硯)。清朝時改稱「大研里」,在清咸豐年間(西元1860年左右),古城大部分建築都毀於兵燹戰禍。民國以後改稱「大研鎮」。麗江古鎮,因為集中體現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1986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eDPRU2NSx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P91AuigVn5pb5e4OQVg1Td3ILqw)
明朝公主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由Efun遊戲平台代理的手機遊戲《魅子2》,日前展開不刪檔封測。《魅子2》中集結各朝各代的知名武將,玩家無需再憑想像,立即打造夢幻陣容組合,而士兵們的策略安排、使用養成,陣容調度,更是贏得戰役的重要關鍵。
當然,最棒的遊戲特色就是妹子系統大進化,
;從黃帝時代到明朝,無論是英雌女將或是各朝公主名流女子,
也供你調動派遣,玩家更有機會與她們深交熟識後,發展出超友誼的關係唷。簡單說就是有超多美人在《魅子2》等你啦!官方現在也提供各位參加測試的玩家『美人天下』禮包,要擁有更多的資源保護你的”美人”,各位玩家千萬別錯過囉。
(C)efun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美女愛玩Game節目: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tF_vHNbmch7miQgRA-pKZl0au2oGvrO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Br2BR3MGf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KgIRCnOef5faS7At6I8TCJl5f-Q)
明朝公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蒙古帝國三部曲:《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女兒們》《征服者與眾神》」新書介紹
專訪企劃:林進韋
本書特色:
在全球化的世界,你不能不讀史上第一個跨洲帝國──蒙古帝國的故事
成吉思汗開創第一個橫跨太平洋至地中海的全球性帝國,他的後世繼承其理念,透過貿易自由、減免稅賦、宗教共存、法治政府,改寫全球秩序,影響了近代世界的形成。
《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
從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寫下「暴躁易怒……良田因他而盡成荒野」的《中國孤兒》為始,原先藉成吉思汗諷刺法國君主的戲劇,反倒成了世人對成吉思汗及蒙古帝國負面印象的開端,「一心要將帝國的宏偉都城,變成遼闊的荒漠」、「不知宗教、道德、禮貌為何物,以打家劫舍為業。」此後相關戲劇、文學未曾斷絕。十九世紀的科學家更將蒙古人塑造為智力遲緩、殘暴的人種。二十世紀初,蘇聯封鎖了成吉思汗的出生之地為「大禁忌」,流放並殺害成吉思汗的後裔,從此,蒙古歷史幾乎淹沒於一片荒野之中。
數十年後,蘇聯解體,蒙古重獲自由,不僅「大禁忌」重新開放,就連佚失數百年的《蒙古祕史》也終於破譯。人類學家魏澤福,為了一探部落民族的在世界商業史上的地位,走訪絲路、沿著馬可‧波羅的航道航行,並深入蒙古「大禁忌」,探查成吉思汗的出生與死亡之地。他對照《蒙古祕史》與志費尼等西方編年史家的記述,以驚人的說故事本領,將成吉思汗與其後代的事蹟,轉化為一個個彪炳戰功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締造並經營這個世界上最遼闊的古國。
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談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崛起與稱霸過程,他從出生到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的這段期間,形塑其一生與性格的外在因素。第二部則描述蒙古人征伐波斯、歐洲等地,將故事切入世界史的舞台。第三部檢視和平年代與蒙古帝國的經營之道,尤其著重成吉思汗如何打造世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降低負稅、創立史上第一個國際郵遞系統、容納多元宗教、奠定法律等現代化的治理方式,證明近代世界的基礎架構,幾乎由蒙古帝國之手完成。
《成吉思汗的女兒們》
十三世紀時,不知名者刪除了《蒙古祕史》裡成吉思汗論功行賞女兒的片段,僅留下「女子每行,賞賜咱」(給本族的女子們恩賞吧)語意前後模糊的文字,就連成吉思汗共有幾位女兒、她們各自的名字,都未被史冊詳加記載。儘管編年史家拉希德丁寫道,「關於這些女兒,傳說頗多。」然而現今傳說幾乎已全數佚失。在掌權女性的權力移轉間、以及男性後嗣的爭名奪利中,成吉思汗女兒們的事蹟,逐步被蒙古編年史家與學者刪去。
繼暢銷書《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後,獲獎無數的人類學家魏澤福,為了找尋被歷史掩蓋的皇室女性真相,他挖掘中國朝廷的外交報告、寫給梵蒂岡的信件、穆斯林史、亞美尼亞王室編年史、馬可‧波羅等商人的回憶錄,以及道教與儒家寺廟的碑文,拼湊出蒙古皇后們的故事。她們或見於喬叟的詩和普契尼的《杜蘭朵公主》,或見於波斯手抄稿繪圖和藏族喇嘛廟的唐卡,在被世人遺忘許久之後,魏澤福以其文史考證及生花妙筆,證實了世界卻未曾忘卻她們。
全書共分為三部,第一部主要描述成吉思汗建國後,如何利用自己的婚姻,女兒與部屬、異族的聯姻,藉此擴張並穩固蒙古帝國。第二部則由窩闊台繼位寫起,將視野推及兩百年來蒙古帝國的興衰,以及諸位掌權的皇后們如何為己位子籌謀權力。第三部則著重於復興蒙古帝國的皇后「賢者」滿都海。在她的努力下,蒙古帝國維持了三十多年與明朝共存榮的局面,直到她死後的十七世紀,才被滿清所滅。
魏澤福這本為蒙古皇族女性翻案的非虛構大作,書寫範圍超越《蒙古祕史》,補足了正史中缺乏的女性歷史。正如其所言,本書是為了重新拼湊《祕史》裡遭刪除的那幾頁、為了讓受人冷落的章節重見天日、為了看到過去七百年來人類無緣一見的片段,付出綿薄心力,「這些蒙古王后仍在某處,八百年來只等我們再看她們一眼。」
《征服者與眾神:成吉思汗如何為蒙古帝國開創盛世》
十三世紀,成吉思汗攻克每個已知的世界角落、開創橫跨太平洋到地中海的空前帝國,他勇於在馬背上打下大片江山,但下馬治理天下卻成為他的棘手難題:究竟如何讓龐大帝國內形形色色的子民,生活在同一個團結社會中?
藉由打造自由貿易國度,成吉思汗開創了全球性帝國前所未有的榮景;然而,各宗教信奉者的衝突一觸即發,危及帝國的分裂。「只要任由人為了信仰殺人或被殺,沒有哪個帝國能長治久安」,為了延續盛世,他打破過往以教立國的藩籬,將世俗法律凌駕於宗教律法之上,解決帝國裡日益緊迫的政教對立。
人類學者魏澤福在爬梳成吉思汗歷史時,意外發現史學大家吉朋認為成吉思汗與美國的宗教自由精神深有淵源,引起了他的好奇:為什麼十八世紀起草「獨立宣言」的建國先賢傑佛遜等人,會深受成吉思汗十三世紀宗教寬容觀的影響?看似不相關的兩者,如何產生連結?為了撥開歷史的迷霧,他花了超過十二年的時間深入研究《蒙古祕史》文本、啟蒙學者的論著和彼時流行於北美殖民地的成吉思汗傳記,在解開謎題的過程中遂發現——成吉思汗給予現代世界的「宗教自由」,於焉現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3wa5pgWux8/hqdefault.jpg)
明朝公主 在 明朝公主 的八卦
Including results for:明朝公主. Search only for#明朝公主 · 38 videos. Go to channel · 【FULL】永乐英雄儿女| 大型古装群像剧明朝公主刘涛爱上穷小子保剑锋!上演求爱 ... ... <看更多>
明朝公主 在 [閒聊] 可憐的明朝公主(&駙馬) - 看板gallan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前邊有人說清朝公主受制於嬷嬷,不能隨意和駙馬會面
明朝的公主也不遑多讓,慘烈程度或許更甚於此
有個經典的案例,就是萬曆皇帝的愛女壽寧公主
壽寧公主的生母是鄭貴妃,是萬曆最寵愛的妃子
母親有此寵幸,做女兒的當然也非常得到父親喜愛
壽寧公主下嫁冉興讓,冉的出身為何,並不清楚
明朝擇駙馬,對象不一定是朝臣,有錢富家子弟也可能是人選
萬曆帝之妹永寧公主,嫁給京城富家子弟梁邦瑞,不過那是梁家賄賂太監得來的結果
其實梁邦瑞是個重病人士,大婚當天還鼻血不止,被太監說是「掛紅吉兆」
結果婚後沒多久這梁駙馬就一命嗚呼,永寧公主竟終身不識閨房之事
是太監索賄誤公主一生之案例
回到壽寧公主與冉興讓這邊,這一對原本婚後情投意合,倒也相處得不錯
依照慣例,公主身邊都有個老宮女管事,稱「管家婆」
同時依規定,公主與駙馬平日不得同居,必須要透過「管家婆」這關卡才行
也就是說駙馬想和公主一會,要賄賂管家婆才行
一天公主召冉駙馬來相會,原本應先報備她的管家婆,一位名喚梁盈女的歐巴桑
但碰巧那晚梁盈女和她對食的太監趙進朝喝酒喝得可痛快了
公主來不及和她報備,就直接讓冉駙馬進房來跟她談情說愛、成其好事
沒想到梁盈女回來,發現駙馬沒透過她就跑去找公主,相當生氣
乘著自己還有幾分酒意,硬是闖進去把駙馬拉起來轟出去
本來公主還好言相勸,但竟也被梁盈女用粗言穢語罵了一頓
壽寧公主本是堂堂皇帝之女,怎能受下人這般辱罵,感到很是羞憤
覺得被這種歐巴桑汙辱,還不如死掉算了
第二天一早就跑回皇宮,想要跟她母親鄭貴妃訴苦
哪知道梁盈女跑得比她更快,早就惡人先告狀,還變本加厲說公主壞話
(想來八成是說公主不守婦道,淫穢到不等管家來就急著找駙馬這樣那樣)
結果鄭貴妃一聽到公主來就暴怒,覺得女兒敗壞門風,不准公主見她。
另一方面,冉興讓當然也一肚子氣,寫了奏摺打算要上朝參那管家婆一本
不過梁盈女大概早就料到他有這一手,就先讓她老相好趙進朝帶人守在皇宮
趙進朝一共帶來幾十個太監,就在宮裡圍毆冉興讓,打到他「衣冠破壞,血肉狼藉」
冉興讓不敵這一大群太監,狼狽逃跑,出宮時發現他的馬也早就被趕走了
只好淒慘的披頭散髮,徒步走回家
回家後越想越氣,又準備執筆再寫奏章,此時卻來了一道聖旨
裡頭皇上非常生氣,把他斥責了一頓,並沒收他的蟒袍玉帶
還下令他去國學裡反省三個月,不准再上奏此事
結果公主見不到鄭貴妃,只好孤孤單單的回家去
本來和她很恩愛的駙馬,被迫與她分離數月
梁盈女沒受到處份,只是另外更換差事而已
圍毆駙馬的幾十個太監,完全無罪
這則故事見於《萬曆野獲編》,不過《明史》並非完全沒提到這事
〈陳伯友傳〉中,提到陳伯友曾議論「奄豎辱駙馬冉興讓,宜置之法」
顯然駙馬被太監圍毆,皇帝卻不管,是有人詬病的
又〈楊鶴傳〉中,有這段記載:
四十年擢御史,上疏請東宮講學.且言:「頃者,愛女被躪於宮奴,館甥受撻於朝市,叩
閽不聞,上書不達,壅蔽極矣.」時壽寧主婿冉興讓為掌家宮人梁盈女、內官彭進朝等毆
辱,公主三奏不達,興讓掛冠長安門去,故鶴言及之.
其實這段講得還算保守的
「三奏不達」實是貴妃聽信讒言,不想見女兒
「掛冠長安門去」實是「衣冠破壞,血肉狼藉,狂走出長安門」,簡直可說慘烈逃跑
冉興讓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娶公主
崇禎末年(1644),京城陷落,死於賊兵之手
假設他二十歲當上駙馬,遇害時已是六十五歲老頭
至於壽寧公主,只留下了好事被破壞的記載,至於後來如何,就不見記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226.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