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友朱惠良當年是台大歷史系才女,習書畫,唱崑曲,畢業後來進了故宮博物院,之後考上公費留學在美國Princeton 大學讀藝術史博士:她是北宋書畫研究的佼佼者。
生性開朗,豁達。本來在故宮待得好好的,突然被趙少康徵召從政,之後她看破台灣政治,再回故宮,已屆退休年齡。人們説如果當初不從政,惠良可以當院長,不會重回故宮,反而成為同班同學的手下。她本人可一點也不在意,退休後,把頭髪染成金色,經常敷臉,四處遊玩,愈活愈愜意啊!
這一生她從來不和同輩或男或女競爭,認識她的人皆稱她乃:女中豪傑。
故宮博物院退休後,她展開歡樂生涯。今年69歲,她為自己的69歲(等於習俗中的70大壽)安排了日本之旅,接著再從神戶登船,搭乘和平號郵輪,渡大洋洲近兩個月。
這過程中,剛好是武漢新冠狀病毒開始蔓延的期間。
今天她抵達了日本橫濱:當然巧遇因大量感染而停泊的鑽石公主號,而且受到日本嚴格檢疫檢查。
朱惠良看什麼都恬恬淡淡,她當然知道新冠狀病毒,當然已經被通知日本鑽石號郵輪感染的慘劇。
該來就來,她也不多想,吹著海風,「俺」不是李商隱,俺老來活著是來享樂的,那有什麼相見時難別亦難。
她反而更昨夜星辰昨夜風,郵輪西畔桂腳Y,心有靈犀早已通。
快到橫濱時,她兩腳一併,享受快靠行港口前的最後曙光。
惠良知道我已經得了Sun Poison怪病,沿途經常透過Line發日記,好似我和她結伴同遊。
揀幾篇分享。
* 昨天是六十八歲最後一天,充實愉快!😊
上午去百萬遍知恩寺的手作市集,看到一位大叔的畫作,畫了一隻微笑回首的貓咪,旁邊寫著「誕生日プレゼント」(生日禮物),開心地買下,告訴他明天是我生日,請他在畫上寫我的名字、生日日期和他自己的簽名「藏馬」,馬字是他手繪的一方印文;之後又買了一件族徽(丸に篠笹)別針犒賞自己。
下午新朋友香蕉和老朋友廖さん帶我去宇治參觀興聖寺禪堂,再去千利休茶屋飲茶,最後去源氏の湯好好的泡了一個小時的草藥湯,真是名符其實的暖壽,幸福地送走我到這世界第六十八年的最後一天,明天開始就是69歲啦!😊🌹🎂🌹😄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68199833274686/?d=n
* 20191216 無垢素食慶生
中午在京都河原町松原新朋友香蕉姐姐的台灣素食店「無垢」慶生,店裡牆上可愛的猴哥可是日本著名藝術家 Maya Maxx的親筆畫作哦!😊
香蕉姐調製的雲南百菇素食火鍋美味可口,好吃極了!
餐後邀店裡其它三位客人一起吃生日蛋糕,意外發現外國女子的父親曾在台灣傳教,而年輕日本客人則於去年第一次去台灣,打算明年再訪台灣,真是有緣啊!
下午去看《十三代目市川團十郎白猿襲名紀念-市川海老藏展》,六十九歲第一天,開心😃❤👍️🌹!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69787023115967/?d=n
* 20191205
醍醐靈寶黃葉飄🍁,國寶唐門在三寶🇯🇵!
天氣晴朗,決定騎腳踏車觀賞典藏醍醐寺珍貴文物的靈寶館與豐臣秀吉設計的名庭三寶院。
醍醐寺靈寶館總計藏有75522件國寶、425件重要文化財以及30萬件尚未被指定的文物。每年春、秋兩季展出部分收藏,今秋展品極為精采,只是不能拍照,所幸在禮品店買到一本早期圖錄,可以好好瞭解醍醐寺的歷史與珍藏文物。
三寶院的國寶唐門是豐臣秀吉修建的傑作,庭院則是秀吉為舉辦「醍醐花見」特別設計的名庭,春季櫻花盛開時,可以到上醍醐,一路賞櫻到三寶院。🌸
*京都醍醐寺:寺寶—文物
https://www.daigoji.or.jp/cultural_asset/index_c.html)
*京都醍醐寺三寶院國寶:唐門
https://www.daigoji.or.jp/special_news/news_100718.html
* 一個多月四國關西賞楓行程即將結束,明天由神戶登和平輪,展開57天的大洋洲之旅,在Ocean’s Dream和平輪上打坐、瑜珈、寫經、寫作、讀書、打球、打拳、跳舞、聽演講、學日文、 學西班牙文...,應該沒時間用網路,海上閉關兩個月後再見,大家保重!
和老爸老媽一起,預祝 2019聖誕、2020新年,心想事成,健康愉快!❤️
* 20191222 傍晚6時整和平輪自神戶港出航,邁向大洋洲!😊🌹🙏🍀
總計船客1000人,年紀最長的是92歲的日本大叔,他才從阿根廷騎馬玩耍返日,他應邀致詞,中氣十足!👍
6時整和平輪緩緩駛離神戶港,迎接57天的海上旅程!🚢👌
* 20191224 聖誕夜-登船第三天,開始認真上課啦!
7:20~7:50 早晨的健康騷莎
8:00~8:30 乒乓球俱樂部 -經驗級
8:30~9:00 自助早餐
9:00~9:50 瑜珈
10:10~11:00 演講—夢想與浪漫的世界遺產1 -廈門和世界遺產的故事
11:20~12:00 西班牙文課
12:00~13:00 自助午餐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86520148109321/?d=n
* 20191224 首度海上聖誕夜🎅🎄🎉
海上聖誕節從聖誕夜下午的盛大聖誕派對開始,船長介紹了和平輪所有工作部門負責人後,樂隊伴奏勁歌熱舞,High 翻全場!
即將和我同闖澳洲七天(2020/1/9~1/15)的小夥伴生日正好是聖誕夜,船方特地做了生日蛋糕,於晚餐時送上,配上草莓聖誕老人公公,大夥開心慶生,最後與和平輪主廚、行政總監和節目主持人合影紀念,渡過難忘的第一次海上聖誕夜!😊🎉🎈🎁🎊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90700111024658/?d=n
* 20191229 登宿霧島
因為颱風關係,前兩天海浪很大,輪船非常顛簸,很多人都暈船,聽說醫務室擠得滿滿的。
昨天聽了兩堂介紹宿霧以及菲律賓世界遺產的課。今天靠近菲律賓群島,海面漸漸平靜,上午上了韓文課和一堂有意思的自主企劃手工藝課-利用包裝帶來編織各種昆蟲,老師是台灣來的林大哥,我跟著做了一隻藍翅小知了,頗為滿意!😊
今天天氣晴朗,傍晚終於看到日落,在頂層甲板上,吹著海風,看著西下的夕陽,和過往的船隻揮手致意,大家都很興奮!
菲律賓的海關人員直接上船為所有船客辦理入境手續,之後再替大家做美金兑換披索服務,晚上8點多終於登岸進入宿霧市區,雖然百貨公司已經快打烊,但還是各有斬獲,犒賞自己一個白巧克力冰淇淋後,開心地回到碼頭已近10點,趕緊上網把美景分享給大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98137833614219/?d=n
* Bye Bye 2️⃣0️⃣1️⃣9️⃣,準備轉乘2️⃣0️⃣2️⃣0️⃣列車啦!😊
本列車🚂不能携帶
消極~悲痛~煩腦~憂傷~茫然~無助~疾病...等危險品。
😊歡迎帶上❤️感恩😊微笑😄快樂💪健康和👌吉祥。!
🚂列車站點~分别是
😀高興站😃快樂站
😄幸福站😁和諧站
準時到達🍀萬事如意站
惠良衷心祝福您和家人
心想事成😊,
健康快樂👍!
快樂迎接平安🙏喜樂🌹的2️⃣0️⃣2️⃣0️⃣!
* 20191231~20200101
🌹新年快樂🎉!
2019年最後一天,大家學著做2020彩色眼鏡,戴在頭上準備晚上跨年,11:45 pm跨年派對開始,精彩的太鼓與佛朗明哥表演後進入倒數,2020第一天的第一秒,船友們相互擁抱,互道恭喜,接著男女老少隨著音樂唱跳熱舞,轟轟烈烈完成歡樂跨年。
2020 年1月1號早上日本式新年慶祝儀式後,俺也開始嶄新的作息表,寫心經、做瑜珈、打太極拳...,在宿霧買的馬克杯是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
晚上新春晚餐是典型的日本餐盒,和新認識的朋友們開心渡過2020年的第一天!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07975779297091/?d=n
* 宿霧浮潛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01523456608990/?d=n
* 20200107 海上學習課程
和平號在每到一個港口之前,會請專家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與世界遺產。
除了官方課程外,船友也可以申請自主企劃節目,把自己的知識才藝分享給大家,文的武的都有,真是臥虎藏龍。例如塑膠帶手工藝,俺又學做了隻蜻蜓;這禮拜開始晨間6:00~7:00學八段錦與楊氏十六式太極拳;10:00學水彩畫,老師對學生的畫作一一講評,第一次依樣畫胡蘆塗的水彩畫,還算差強人意;另一位日本大叔的吉它彈唱拉丁爵士Bossa Nova,讓人驚豔!
空檔時間,穿著峇里島買的蠟染褲在甲板上吹著海風曬太陽,看著藍天白雲,人間一樂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20531321374870/?d=n
* 20200109 珀斯藍森林(Lancelin)滑沙😊
由伯斯向北沿西澳海邊,一路上看到近日大火被燒焦的樹林,林木中有很多澳洲獨有樹種「草樹」,因樹木燒燬提供養分,草樹已長出新葉,過些日子,就長成一個綠色大圓球,待長長的花芽由中央抽出花苞就開花了。
Lancelin鎮的海邊是滑砂勝地,風砂奇大,爬到砂丘頂端,再坐上滑板,一滑而下,俺第一次滑砂,只敢坐著滑,一次成功,還有高手像在海上冲浪🏄一般的姿勢,胆子夠大!😊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21787187915950/?d=n
* 20200206 準備救援物資送拉包爾
和平輪在2017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除了推動永續發展、環保減塑、促進世界和平...等成績外,另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日本各界徵集所得的捐贈物資運送到需要的開發中國家。
103回大洋洲之行中申請救援物資的國家是2/5造訪的索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以及將於明天抵達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
現在我們正在船上的8樓協助和平事務局將各種救援物資分裝入環保袋,明天由參加岸上觀光團的船友們分別帶去學校與部落,進行捐贈與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79629795465022/?d=n
* 20200206 如夢似幻的霍尼亞拉晚霞🌹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81239321970736/?d=n
* 20200207 喜見海豚群🐬
今晨六時許已抵達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早餐時船友告知大群海豚經過船邊,衝到甲板上,看到隱隱約約露出背鰭的海豚,正追隨著一艘船向前游去,看到的人都發出驚喜讚嘆的呼聲!😊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81257898635545/?d=n
* 20200215 第56天返回橫濱
56個日昇日落,57天的和平號大洋洲之旅即將結束,連著三天的歡送派對,大夥都精心妝扮,佳餚、美酒加上熱舞,嗨翻天!
今天上午7點抵橫濱,遠遠望見鑽石公主號停泊在另一個碼頭;10點辦好入境手續後,大部分船友將搭巴士往東京成田機場,去神戶的船友可以在橫濱待到中午12點,再上船航向神戶。
下船入境時,走道旁噴次亞鹽酸水霧殺菌,每人發一個口罩防護。為充分利用這兩個鐘頭,俺打算去逛逛「帆船日本丸橫濱港博物館」和紅磚倉庫,然後返船。
日本丸在冬季時並沒有張帆,只剩桅桿孤零零地立著;紅倉庫則熱鬧極了,正好是2020紅倉庫草莓節最後幾天,吃完鮮草莓慕斯就要上船啦!😊
明晚回到家,休整數日,再慢慢分享旅途中所見所聞。
和平號的用心安排,讓俺玩了好多有意思的所在,認識好多新朋友,學到好多新東西,期待明年再相聚!👍🌹😊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98612153566786/?d=n
快樂郵輪人!
人生如此好友,夫復何言!我永遠的朋友!
永遠的偶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羅里昂 x LE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序回到九月份,那時候的Claire和Irin正準備要挑戰人生中的第一次武嶺,於是我們就決定騎乘陽明山作為備戰。這次選擇從行義路接東昇路上陽明山花鐘,最後加碼小油坑。兩位女紙最終都完成挑戰了! 騎行裝備: 單 車|TCR ADVANCED 1-KOM 2020 輪 組|Giant PR-2 外 胎...
昇 陽 車褲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終於來到山下,現代文明聞起來沒有炭火的味道。
從11月中到昨天,我一共在山上待了16天。先是8天天天豔陽高照的南二段縱走,和7位好友度過了人生排名前幾的快樂山行,竭力地在每一個舒服的草地打滾、在空無一人的山屋裡大聲歡笑,觥籌交錯。而緊接著未來大人物發表會後的,是一趟超乎我預期的,如夢似幻的山行。
—— 布農丹社傳統領域守衛行動
「我們現在是吃同一鍋飯的家人了。」有著大大眼睛的阿布思是這支13人隊伍裡唯一的女生,當我們在海拔2650公尺的倫太文前鞍營地晚餐時,這樣說道。不知她當時是對誰說,這句話在這隊伍裡也不止一次從不同人口中說出來,但就是她的那一句,在那淒風苦雨寒冷的第三晚,深刻印在我的心中。
這八天以來,我有幸受台灣山林史權威鄭安睎教授邀請,加入了由 馬詠恩領軍,花蓮馬遠布農族丹社群(Takivatan)青年組成的尋根隊伍,沿著清代闢建的關門古道,跟著老人家們的腳步,一步一步往族群的根邁進。我們的任務是搭建工寮,透過一次次的尋根行動,讓路更加清晰、停宿點更加完整,讓Takivatan的族人們都能有機會沿著這條路走進古老的記憶中。
但老天並沒有給這樣一支懷抱憧憬的隊伍好臉色,花蓮的中級山太過嚴酷冷峻,從第一天下車開始就凌虐著我們——低溫、大雨、泥濘,以及往後整整一週完全沒有停過,下雨般的樹冠層滴水。這一切讓所有人都吃足了苦頭,鞋襪衣褲盡濕,每天的藍白帆布下總是掛滿了待烘烤的衣物,把塑膠繩壓得又低又彎。抹得到處都是的泥巴,讓所有人的裝備都綴上了天然的塗鴉。
雖然身為隊伍中唯一穿著登山鞋加綁腿的歐式登山風格(其他全員雨鞋),只有我八天以來腳都是乾的(我現役鞋是Hanwag Alaska+OR鱷魚綁腿),但代價是穿鞋子多人家十分鐘,而且外觀全是泥巴,反倒有點羨慕大家能自由地穿脫鞋子進進出出。一直到今天,我身上被兇狠的光復林道螞蝗吸食的傷口,還在隱隱發癢。
但唯有最艱苦的環境,才會凝聚最緊密的情感。這一起共患難的13位青年們,馬詠恩、蔡昇達、強哥、虹元哥、志豪、俊傑、大頭、阿布思、阿頓、雲揚、理博、Ian、我,在這條不可思議的道路上,用傳承自布農族老人家的方式、語言、歌唱與價值觀,度過了與山林融為一體的八天。
這八天,也深深震撼著我的心,原來這就是Bunun,原來「我們仍走在這條路上」,才是傳統領域精神的核心。當我們抵達中央山脈主脊腳下的馬太鞍溪營地(Tongqolan)與鄭老師帶領的西段隊伍會師時,一聲槍響拉開序幕,詠恩帶頭領唱的《Macilumah(負重歸鄉)》,也清晰了我的布農族,或者說原住民族視野。
「文化是活在人身上,透過土地傳承的。」
那渾厚嘹亮的歌聲,悠遠的迴盪在馬太鞍溪巨大的紅檜與台灣杉之間,和寄宿在巨木年輪裡,百年前走過的老人家們的嗓音共鳴,譜出了我聽過最美的旋律。網路上有許多Macilumah的YouTube,但都無法真正傳達那源於山林的感動。
只有當原住民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有尊嚴的生活、實踐時,那些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貴文化資產,才能發光發熱。他們可以到國家音樂廳獻唱,但在那之前,仍須有親身與土地合奏的記憶,才能重現十分之一的震撼,而不流於找不到靈魂的描摹。
---
那天搭完Tongqolan的工寮,象徵著關門古道東線已經完成三座尋根小屋,我們在工寮與神木的跟前留下這張照片。我們知道這行動會一直下去,直到有一天,Takivatan(丹社群)的族人們都能用自己的雙腳,去看一看屬於自己家族的老屋、獵場,繼續用這片土地傳承屬於Bunun的文化。
這一趟下山,我又重溫了一次久違的不捨感,因為跟部落上山是回家,回到那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平常的「上山玩累了回家洗澡睡覺」完全不同。雖然和「舒適」完全扯不上邊,但聞著炭火的味道、聽著族語的精妙與老人家的智慧,讓我深刻的感受到,這就是屬於台灣、屬於原住民族,源於土地的「登山」,不,「在山上生活」。我們透過這種團體生活、細膩的分工、共享、高歌、大笑,成為了靈魂交織的家人,成為一族。
---
在台灣,如果喜歡山,卻沒有跟部落一起上山過,那真是太可惜了。唯有在山上交心,以雙腳跋涉,你才有機會感受台灣山林最珍貴的內在美——那傳奇博物學家鹿野忠雄癡迷不已的文化寶藏。
我想繼續跟著馬遠的家人們上山,向他們學習屬於Bunun的點點滴滴。也希望有機會,能逐漸的和其他族的朋友們,回到自己的老家,聽聽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與驕傲。
爬山嗎...
讓我們打開心眼,感受山,感受屬於台灣的自然吧!
Kamisama, Uninang!
#布農丹社傳統領域守衛行動
#感謝鄭安睎老師
#感謝馬遠部落族人們的大力支持
昇 陽 車褲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懷鄉文集《靠岸》 第十章 第七艦隊行李工
天剛拂曉,東方海面那顆碩大的太陽才剛剛金光燦爛地昇起,不一會兒,又被層層的烏雲遮蔽,約莫零下的氣溫,天空飄下的雨絲挾著寒氣,像針一樣刺人皮骨,從海上颳來的強風,在山谷水澗吼吼呼嘯著,一片淒風苦雨的情景,彷彿末日來臨的前刻。此時,整個大陳島正陷入騷動,家家戶戶都在翻箱倒櫃,整理早已綑好的家當,其間夾雜著呼爺喚兒的吆喝、哭天搶地的哀嚎,全付武裝的士兵,一列列、一隊隊走過街道,載運物資的軍車,不斷來回穿梭,港口塞滿了各型的艦艇,天空佈滿巡弋的美軍軍機,遠處的海面,美軍的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重重佈列在大陳海域,唯獨連日不斷對大陳島砲擊轟炸的解放軍炮兵、航空兵,突然消聲匿跡了。
這一天,1955年2月8日,大陳島撤退,國民政府執行「金剛計劃」的第一天。
依據「金剛計劃」實施內容,美軍第七艦隊負責海、空、陸掩護、掃雷、警衛、軍民載運撤離,載運路線則有上大陳四個灘頭、下大陳三個灘頭。「大陳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將住民以村為單位編隊,隊設隊旗、人佩名條,以利識別,每人發給五日份糧食,少數不願離開大陳島故居的,則各發一個月糧食,死活各依天命。
雨勢愈來愈大,寒風刺骨,道路泥濘難行,大陳鄉民個個背負三、四十公斤的行李,㩦老扶幼,湧向海岸灘頭,踩過臨時搭起的浮板,登上一艘艘登陸艇,再頂著海上五、六級的大浪,被接駁到飄揚著星條旗的美國第七艦隊的軍艦上,直到此刻,所有的鄉民這才回首世居超過一個甲子的島嶼,心頭湧起告別家鄉的哀傷和離愁,也有很多人認為不用多久,就會再隨國軍收復故居,僅僅收捨簡單的細軟離鄉,卻不想這一別,竟是一生,一萬八千名的大陳鄉民,從此飄流到了台灣,落地生根,成家立業,台灣,雖是老一代的異鄉,卻成為下一代的家鄉。
自從一江山在除夕夜被中共解放軍攻陷之後,整個過年的年節裡,大陳島不斷承受來自解放軍無情的空襲和砲擊,軍民傷亡時有所聞,尤其原本是大陳島北方鋼鐵屏障的一江山,現在反過來變成一把直指要害的利刃,島上軍民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大家心知肚明,大陳島淪陷只是時間的問題,國民政府是撤是守?決定全島軍民是生是死的命運。
一江山在中共解放軍陸、海、空聯合攻擊下,血流成河、屍橫遍海的情景,大陳鄉民歷歷在目,繼而想到解放軍一旦揮兵攻打大陳島,家園成為焦土,親人屍骨無存,怎不令人膽顫心驚?而國民政府又不斷宣傳共產黨在中國大陸恐怖統治的手段,更令鄉民惶惶不可終日,難有一夜安寢。所幸國民政府最後做出全島撤離的決定,軍民莫不額手稱慶,心中一塊大石終於放下。
根據「大陳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的撤離計劃,居民以村為單位,編成一個大隊,每大隊有三個中隊,每中隊有三個分隊,當時祖父羅啓明是大陳島建國村五鄰鄰長,接獲里長通知,要到關帝廟開編隊會議,里長依照上頭指示,要求各鄰鄰長詳細統計各鄰人數、鄉民基本資料,再由里長彙報上去,以利公署製發疏散證,分配撤離登艇的梯隊。
但當時祖父因痔瘡去給軍醫所的醫官開完刀後,術後嚴重感染,已在床上躺了一個月,連走路都要人攙扶,根本沒辦法赴會,於是就由身為長子,時年十七歲的父親代表出席。
父親記得第一次通知開會大約在傍晚六、七點鐘,吃完晚飯,父親步行出門,必須越過一個山頭才到關帝廟,一路寒風襲人,加上連日大雨,山路盡是碎冰泥濘,又濕又滑,苦不堪言。會議上的大人七嘴八舌,討論的內容十分瑣細,他一個少年,根本插不上嘴。這會議一直開到三更半夜才結束,父親只得獨自摸黑回家。回程行經山頭的墳場,一座座墓碑像鬼魅似的蟄伏在黑暗中,又像一張張慘澹的鬼臉,瞪視著父親,細雨依舊綿綿不絕地下著,冷冽的風像鬼哭一樣地嗚咽,嚇得父親寒毛直豎,只得加快腳步,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跨進家門的腿,還兀自發抖著。
這樣的會議一連開了好幾天,每次都開到半夜三更,以致於父親都得頂著淒風苦雨,穿越墳場返家,他極不願意參加開會,卻又沒辦法不去,直到村里相關資料終於彙整呈報上去了,所有鄉民才開始著手整理㩦行的家當,等待撤離的命令下達。
臨撤退前二天,還有個小插曲,公署突然發佈了一個命令,超過18歲的青年要立刻從軍,並且鎮守在大陳島,不能跟著去台灣。父親當時才17歲,但硬是被軍隊徵兵單位判定為18歲,要求他立刻去指定處所報到,準備發槍入伍,家人們為此都嚇壞了,父親若真被留在大陳島,和解放軍決一死戰,一江山的殷鑑不遠,那跟送死有何差別?所幸沒過多久命令又改,全島軍民全數撤退。
父親雖然不用從軍,但在撤退當天一大清早,還是被軍隊徵召,編入後勤單位的行李工,協助部隊打包公文器材,搬運軍需物資。
「當時我的心裡非常氣憤,你祖父臥病在床,不良於行,撤退時,還是讓人用擔架扛上軍艦的。家裡的成年人只剩下你祖母、你大姑姑和我三個人,我的四個弟弟、二個妹妹年紀都很小,別說搬行李了,你小叔叔、小姑姑那時候還得讓人抱著的,家裡一團亂,我卻被部隊徵召當行李工,心裡真的氣得要命。」父親說。
父親惱怒部隊的人太沒同情心,完全漠視羅家的處境,竟把家裡唯一壯丁的他抓走,他一直擔心家裡的行李沒人打理,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溜回家幫忙,其間溜了二次,又被部隊派人抓回去二次,所幸管理的軍官,同情父親的境況,並未處分父親,而藉這二次回家的機會,父親總算幫忙搬了好些家當上船。
從一大清早替部隊搬運大大小小裝箱打包的軍品物資,每一箱輕則二、三十公斤,重則五、六十公斤的物品,都是由人頂著寒風冷雨,踩過泥濘濕路,肩扛上船,但一整天下來,部隊卻只在早上發給每人一包乾糧果腹。
所謂的乾糧,就是軍隊配發,一包八片的營養餅乾加四顆薑糖,兩片餅乾夾一顆薑糖配著吃。可是父親扛了一整天的軍品物資,這一丁點的餅乾,沒有三兩下就吃光光了,饑腸轆轆,體力付出又大,到了下午,整個人頭昏眼花,覺得像要暈倒了。
直到晚上,父親總算把部隊交付的搬運工作做完,急忙衝回到家裡,家中早已空無一人,但還留下二大袋的行李,想是祖父母猜測父親做完工作還會回家一趟,因此騰不出人手搬走的行李,就留待父親回家,再帶上撤離的船艦。
此時山下的港口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遠處海面的軍艦也是全艦燈火,照得海面一片明亮,天空灰霾的雲層裡,來回巡弋的美軍戰機,不時傳來轟隆的聲響
。父親形隻影單地坐在家門門檻上,望著這間從出生到長大的祖厝發呆,家裡窗明几淨,桌椅整齊陳列,想是家人在離去前,曾經打掃整理過了,大家畢竟都還相信政府的話,不久的未來,國軍就會反攻大陸,收復失土,家人鄉親就能跟著國軍重返大陳的家園,只是這個不久的未來,究竟是多久呢?是一個月?三個月?還是一年?三年?
父親走回屋內,懷著落寞的心情,扛起二大袋的行李獨自步行到海邊的灘頭,順從岸口憲兵的指揮,搭上一艘登陸艇,再登上第七艦隊的軍艦,在父親印象中,那是一艘三層樓層的船艦,艦名叫什麼已不記得了,只記得龐大的艦橋結構宛如城堡般雄偉,艦首的巨砲昂揚指向天際,彷彿連月亮都可以轟得下來。父親站在甲板俯瞰海面,一切盡收眼底,相較於父親過去搭過的舢板船、雙桅帆船、機帆船,乃至於登陸艇,這是他搭過最先進的一艘船,也是他看過最壯觀的一艘船。
偌大的船艙裡擠滿了士兵、軍眷、百姓,卻沒有父親認識的人,沈悶的空氣,混雜濃洌的汗臭味、鹹重的海水味、嗆鼻的油料味、雨天的霉濕味、衣褲上的爛泥味,但一日的奔波勞頓,此刻終於可以稍事歇息的父親,對於空氣中的異味與吵雜喧嘩的人聲,已經漠然不覺。當心情沈靜下來,腦袋有了思考的餘裕,父親開始覺得忐忑不安,他不知道祖父母及他的姊姊、弟妹們是否平安登船了?身體虛弱又行動不便的祖父現在狀況如何?雖然知道艦隊航向的目的地是台灣的基隆港,但對於那個陌生的地方一無所悉的父親,也不確定上岸後,是否可以順利找到家人?父親不禁又在心裡埋怨強行徵召他搬運行李的部隊,害父親與家人失散,萬一再也找不到家人,該怎麼辦?至於到了台灣怎麼維持一家的生計,亦令父親感到憂心忡忡。當無數的問號湧上心頭時,父親更覺徬惶,不知何去何從?
除了憂心著未來,父親也開始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這座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島嶼,真的還有機會回來嗎?
軍艦終於鳴笛啓航了,一股濃濃的鄉愁,重重籠罩父親的心頭。
航行到午夜十二點時,艦方通告開伙,伙房端出一鍋又一鍋噴香的米飯,自從共軍透過空襲、砲擊截斷台灣對大陳島的運補後,早已多日不知米味的父親,思家想親的念頭才被這飯香打斷,早已饑腸轆轆的他,已經十幾個小時沒吃任何東西,似乎很多人也和父親一樣餓得發昏,所有人圍著鍋子爭先恐後地搶飯吃。
其實艦方準備的米飯份量充足,絕對足夠所有人飽餐一頓,但大家唯恐餓著肚子,爭先搶食,但當時海象不佳,六至七級的巨浪,令船艦顛簸得厲害,很多船客飽食後,根本經不起一路顛晃的航程,陸續有人開始暈船嘔吐,把吃下的飯全吐了出來,還有人連胃液膽汁都嘔出來。所幸父親似乎對暈船免疫,他大口大口吞了二大碗的米飯,這才恢復體力,隨後他回到被分配的艙房,一排排掛著雙層吊鋪的床位,精疲力盡的父親,爬上自己的吊鋪,不一會兒就沉沉睡去。
不可測的未來蟄伏在黑夜的海上,雄壯的軍艦乘風破浪,循著既定的航線,載著這群被迫離鄉背井的人們,航向看似光明的未來,而他們此刻的夢正彼此依偎著,等待一夜夢醒,迎接他們的,將是新的曙光。
昇 陽 車褲 在 羅里昂 x LEON Youtube 的評價
時序回到九月份,那時候的Claire和Irin正準備要挑戰人生中的第一次武嶺,於是我們就決定騎乘陽明山作為備戰。這次選擇從行義路接東昇路上陽明山花鐘,最後加碼小油坑。兩位女紙最終都完成挑戰了!
騎行裝備:
單 車|TCR ADVANCED 1-KOM 2020
輪 組|Giant PR-2
外 胎|Goodyear Eagle F1 Super Sport
安全帽KPLUS NOVA
小 帽|KPLUS
車 衣|Specialized
車 褲|ALE
風 鏡|POC Aspire
器 材|GoPro Hero 7
耳 機|AfterShokz AEROPEX AS800
#陽明山花鐘 #單車日記

昇 陽 車褲 在 羅里昂 x LEON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從新民路接東昇路上陽明山花鐘,由於前日才騎一日北苗,大家還沒恢復過來,所以當機立斷取消東方寺的行程(我就廢),直接去吃吃喝喝爽一波啦!BTW,我知道每個景點如何到達,但我就是記不住路名,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困擾的?
騎行裝備:
單 車|TCR ADVANCED 1-KOM 2020
輪 組|DT Swiss PR 1400 Dicut OXiC
外 胎|Goodyear Eagle F1 Super Sport
安全帽|KPLUS NOVA冰川藍
小 帽|KPLUS
車 衣|MIS Sport
車 褲|Mysenlan
卡 鞋|LAKE CX176
襪 子|Montt
風 鏡|APOC Aspire
器 材|GoPro Hero 9/Insta 360 ONE R
#高強肚行程 #陽明山景點 #我就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