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什麼樣的旅行?
(令人印象深刻的【蘇澳瓏山林冷溫泉度假飯店】美食之旅。限時特惠團購👉🏻https://rslhotels.ezhotel.com.tw/1/promotion/list/1)
年輕時我喜歡背著包包到處探險,走遍一間又一間羅馬的大教堂,訪過一個又一個巴黎市區的墓園⋯⋯(相信我!巴黎的墓園一點都不可怕!😂)
現在的我有兩個孩子,旅行不再追求個人眼界,而放在一家人共享的時光。所以除了能玩到什麼?對於吃跟住,也都考慮較多。
好吧,我承認,以上這段文情並茂其實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好吃。🤣
直接進入主題👉🏻前陣子去的「宜蘭蘇澳瓏山林」,除了整體環境及設施讓我們全家都很喜歡,關於吃,也滿足了我們一家挑剔的味蕾。
(蘇澳瓏山林遊記在這裡👉🏻 https://goo.gl/aKFhCD)
因為瓜爸是個懶得到處覓食的人(可能因為他找的多半都很雷😰),加上美寶是個不能餓、時間到就要吃的青少女,所以我們常選擇直接在下榻處用餐。這次在蘇澳瓏山林享用了二樓餐廳的經典晚餐及早餐,都讓我很滿意~
🍷晚餐是法式套餐形式:
🍽前菜:由四份精緻小點心組合而成,囊括了鮮蝦雞尾酒杯、烏魚子牛軋糖、虎皮壽司卷、酒釀小番茄等。好吃!
🍲湯:各式養生菇燉雞湯。非常好喝!選用雞腿肉,讓我們家難得雞湯碗裡是空的。
🍤接著上的兩樣「小菜」:奶油干貝佐玉米筍+焗烤龍蝦佐櫻花蝦,讓我一度以為是主餐。至此已經飽到不行。
🥩主菜:有菲力牛排、紐約客牛排等等選擇,我最愛我的櫻桃鴨胸!(來宜蘭一定要吃櫻桃鴨的不是嗎?)
🍮餐後甜點水果加飲料
值得一提的是3-10歲可點兒童餐,這個兒童餐分量簡直嚇死人😱!我都吃不完。而且超級美味。(到最後我們都一直在偷吃瓜瓜的兒童餐哈哈哈!)
不過,跟晚餐比起來,其實早餐更令我驚豔😱!(難怪我好友一直跟我說:瓏山林早餐超好吃!你們可不要傻傻的跑出去吃蘇澳小吃!)
早餐你說能有多厲害?我覺得是廚師的用心程度。一般飯店大多是buffet形式,沒什麼亮點。但蘇澳瓏山林早餐一樣是套餐,而且用了許多巧思~
像是瓜瓜的兒童餐(又是好大一份),主餐是鮮魚粥,裡面加了奶油、娃娃菜、鮮魚、油條,超級好吃!配菜還有小朋友愛的玉米片、葡萄乾、雞肉香腸、起司條、燒賣、水果⋯⋯我實在不相信哪個三歲小孩吃得完?🤣
至於我們大人的早餐,除了有一大籃各式麵包(很好吃),每個人都還有燒賣、生菜沙拉、炒蛋、水果、飲料,至於主餐可三或四選一,我們選了豚骨拉麵(美寶激讚👍🏻)、松阪豬肉粥(姐大推👍🏻)、特製雞腿堡(瓜爸讚嘆👍🏻),每樣真的都很好吃!美寶吃完意猶未盡,工作人員看在眼裡,說不夠可以再幫她加一些,但少女的羞恥心最後還是戰勝了對吃的欲望😂⋯⋯哈哈哈!
旅遊的形式本來就因人、時、地而異,我很喜歡這樣的舒服感覺:放鬆、悠閒、好吃。☺️
因為自己很喜歡,所以跟蘇澳瓏山林談了特惠團購👉🏻https://rslhotels.ezhotel.com.tw/1/promotion/list/1
他們很有誠意的把:
📌可入住時間拉長到《九月底》,橫跨整個暑假!
📌根據不同房型跟內容,與飯店原定價格相比約有65~73折優惠。
💎主要幾個特點:
📌房型免費升等:平日(日~五)可免費升等和式客房或西式客房雙湯池
📌暑假、週五不加價:7-8月暑假旺季期間、連同週五也都不再另外加價 (原需加價$1,100)
📌依入住組成專案內容彈性三選一:送小孩入住、吃午晚餐或享受SPA,依需求進行彈性選擇其一。
👇🏻彤主播建議👇🏻
暑假想帶小孩出遊又不想太累的,選這次專案很划算。尤其是以下第一二種組合都不需加價($8999還已經含一成服務費):
1️⃣兩夫妻+一個3-10歲小孩(因為可選擇贈送小孩免費入住)
2️⃣兩夫妻+一個3-10歲小孩+一個0-3歲小孩(理由跟上述相同)
3️⃣就算多一個要加價的小孩,也只要再加$2000,可享有加床+備品+早餐(我剛寫的那些)。
4️⃣當然情侶也很適合!可以選擇贈送輕食餐廳的午晚餐,雖然我沒吃到,但從晚餐吃到早餐,我對他們的餐點是很有信心的~
快看看你要的日期是否已被訂走👉🏻https://rslhotels.ezhotel.com.tw/1/promotion/list/1
#蘇澳瓏山林冷熱泉度假飯店
#蕭彤雯主播推薦專案優惠
#好玩又好吃
「旺味米香腸好吃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蕭彤雯 Facebook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細腿男 / 旅行.攝影.生活 Facebook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Re: [問題] 自製香腸的腸衣口感問題- 看板cook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超特別的『旺味米香腸』|獨特口感深得孩子的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糯米香腸好吃嗎-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糯米香腸好吃嗎-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旺味米香腸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糯米腸&香腸。好ㄗ- 美食板 的評價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閒聊] 寧夏夜市必吃的是? 的評價
- 關於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智媛| YouTube, Instagram, Facebook | 傳送門 的評價
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八卦
#新文章 #料理台灣專欄
一直忘記跟大家分享我在《料理.台灣》雜誌Ryori.Taiwan 的專欄。《料理台灣》是雙月刊,2020年的三四月、五六月、七八月這三期,我都在談 #在地,也因為二月時開始寫第一篇在地的連載文章,才起心動念做了Taster 美食加 的「在地進行式」專題。
半年的時間拖了很長,現在一次把三篇文章貼給大家看,會比較連貫,也希望大家會喜歡。
—
以下三篇原文刊載於《料理台灣》第50期、第51期、第52期
/回溯「在地」興起的推理過程/
日本和牛的沙朗肉片,捲起生蠔醬與酸黃瓜,上頭一撮黑光燦爛的小山,是魚子醬。儼然奢華感的經典符號,任何餐廳的任何料理,需要爭取客人多一點點的認同與滿足時,就會放上這一粒粒烏亮晶瑩的珍饈。
現時在台灣的餐廳吃飯,你嚐到的魚子醬有高概率產自台灣本土。
訝異嗎?吃貨早就見怪不怪。畢竟,台灣已有義式手工乳酪坊,用台灣牧場的優質生乳新鮮製作莫札瑞拉起司(Mozarella)或布拉塔起司(Burrata);台灣也有歐式風乾熟肉工坊,用台灣豬進行義式培根(Pancetta)、義式沙拉米香腸(Salami)、西班牙煙燻紅椒臘腸(Chorizo)等等加工。台灣是新興葡萄酒產區,台灣產葡萄酒近年來屢屢在國際競賽脫穎而出;台灣產可可製作的精品巧克力逐漸打開知名度,台灣的咖啡業界人才濟濟,更不用提台灣的茶,向來享譽世界。
米其林星級餐廳擁抱本土食材,台灣的蔬菜、水果、肉類、海鮮太好發揮了。攤開台灣幾間指標性西餐廳的菜單, 主菜不想出牛排要出什麼?台灣的品牌雞、品牌豬本來就好用,想獵奇一點,屏東乳鴿一度曝光率極高,胭脂鴨近來竄起,鵝有之、羊有之,甚至連鴕鳥都登場。過貓、山蘇不唯山產店愛用,皇宮菜、龍鬚菜被換上新風貌,以前看著稀奇的晚香玉筍、火龍果花,在季節允許時也能變身固定班底。主廚去崁仔頂挑魚買魚,台灣好的漁獲做成生魚片毫不遜色,日本料理店還用台灣產柴魚來做高湯呢。
如此洶湧翻騰的在地風潮,除了選用台灣產食材,還表現在文化認同上。皮蛋豆腐可以拿來拆解再重組,錦上添花一匙魚子醬(台灣產的,當然),就是星級餐廳的開胃菜;牛排主菜做膩了,結合上沙茶醬,就產生沙茶牛肉的趣味;麻辣鍋繁複沉鬱的辛香,也能被鎖進醬汁裡,優雅襯托鴨肉。台灣的飲食文化,成為主廚揮灑創作的靈感資料庫。
上述種種顯得理所當然,或有讀者閱讀至此,以為我在說廢話。其實我正在採取一種倒敘法。沒有錯,「在地」很夯,「在地」政治正確,大前提已經被建立起來了,而我們要問,它是怎麼被建立起來的?
回溯這個過程,有點像瞎子摸象。「在地」起一個頭,拉起來才知關鍵詞是一整串,慢食(slow food)、本土飲食主義者(locavore)、從產地到餐桌(from farm to table);牽涉的議題一個扣一個,糧食生產、環境保護、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分析的角度有如萬花筒,折射出農牧業、生態學、貿易、經濟學、社會學等等領域。
可不可以單純從「愛吃」出發?
尤其,當你明白,「吃在地」的一位代表性人物,美國的慢食教母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開設加州柏克萊傳奇餐廳「帕妮絲之家」(Chez Panisse)的緣由,只是因為她很喜歡在家做菜招待親朋好友……
/在地、反文化運動與美國慢食教母/
說起美國慢食教母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開設加州柏克萊傳奇餐廳「帕妮絲之家」(Chez Panisse)的故事,必須回到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盛行的美國。彼時的柏克萊校園充斥著搖滾樂、性解放與學生抗爭,大四生愛莉絲.華特斯與她的「言論自由運動」男友大衛.戈因斯(David Goines)住在一起。那是1966年。
華特斯與戈因斯的公寓成了某種知識份子沙龍。言論自由運動的老鳥們會聚集在這裡,享用華特斯精心烹調的蝸牛或巧克力慕絲,這類當時頗不尋常的法國食物。華特絲非常受不了她的革命同志老是啃白麵包與工業火腿做的三明治,「單單政治上的解放、性事上的解放是不夠的,你必須解放所有感官。」
華特斯對於食物滋味的追求,源自1965年的一趟法國行。1950年代起,美國餐桌已被冷凍食品霸佔,華特斯震驚於法國人是如何在乎食物,在乎地買、在乎地烹、在乎地上館子,她對食物的感官幡然覺醒。在一間布列塔尼的鄉村石屋裡,她親眼看到餐廳的男主人抓了一隻活跳跳的鱒魚,送到她面前,趕回廚房,不消多久,就與庭院裡現摘的蔬菜一起作為主菜正式登場。這簡直是一種天啓:當季在地食材在最新鮮的狀態下被調理,有多麽美味。
「帕妮絲之家」真正誕生,必須等到1971年。華特斯已經與戈因斯分手,改和另一位柏克萊校友湯姆.勒迪(Tom Luddy)同居,他們主持的晚餐派對更加盛大了。勒迪經營一藝術電影院,在藝文圈、電影圈人脈甚廣,華特斯因此認識了她的餐廳投資人、勒迪的好友與柏克萊的年輕教授保羅.阿朗托(Paul Aratow)。阿朗托為華特斯注入現金與信心,整修了一棟老屋,雇用了一位主廚,華特斯辭去蒙特梭利老師的工作,擔任外場經理。1971年8月28日,帕妮絲之家開門大吉,端上法式肉派、鴨肉與橄欖及沙拉、杏仁塔,三道菜的套餐售價三塊九毛五美元。
帕妮絲之家很快就大獲成功。文人雅士都來了,還有客人專程從舊金山出城來吃飯,前所未見。這種簡單直接、用心烹調、注重食材品質的料理,當時令人耳目一新,和東岸的高級法餐或家庭裡的電視餐完全不同。華特斯也很快就理解到,她不能用美國工業化農業生產出來的食材,滋味差太多了,她必須仰賴在地小農,唯有他們才在乎風味。
華特斯與帕妮絲之家觸發了80年代「加州料理」(California Cuisine)的興起以及「從產地到餐桌」的運動。在風味大旗的號召下,許多美國人意識到,原來自己可以吃得更好、過上更好的生活。60年代以降的反文化運動,至此也與傳統上美食(gourmet)的追求合流,個人消費選擇服膺於風味的統治。「好吃」也添上了更複雜的意涵,「在地」則是其一。(未完待續)
/美味是在地的終極目標?/
上一回說到,美國慢食教母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開設加州柏克萊傳奇餐廳「帕妮絲之家」(Chez Panisse),觸發了80年代「加州料理」(California Cuisine)的興起以及「從產地到餐桌」的運動。「在地」成為美國飲食文化的重要價值,四十年來躍為主流,強調在地當季食材並融入美國多元文化的「新美式料理」(New American Cuisine) 也堂堂誕生,開枝散葉。
閱讀這段歷史,我不免想到台灣飲食圈近幾年火紅的「台灣味」。二相對照,確有相似脈絡,尤其目前台灣味的論述是以西餐作為火車頭,江振誠主廚與「RAW」餐廳的聲量最大,與RAW性質相近的餐廳大多是以法式烹飪技法詮釋在地食材,這與帕妮絲之家的基本設定並無二致。這當然是簡化後的陳述,台灣過去幾年的在地風潮不能只歸咎於一人一事,物產、職人、工藝的互相串連都造就了台灣味的暢旺,吃在地、烹在地也不是新時代的發明,然而若要謂喚起問題意識、梳理身份認同,以西餐作為主軸的台灣味探討確實構成在地風潮的重要論述。
同樣作為多元文化融合的移民國家,如果說美國透過飲食發掘自我的過程走在台灣前面,其有關在地飲食運動的討論值得台灣借鏡。首先,帕妮絲之家的成功,代表二種價值觀的匯流:傳統美食家崇尚法餐的美學賞析,以及60年代以降反文化運動對於工業化食品的厭惡。足以統合二種平行觀點的堅強理由,正是美味。換言之,不論是偏好高級法餐的上流階級,或是左派理想的革命份子,都認同「運用在地當季食材用心烹調的料理比較好吃」。這就是主流形成的起點。再者,「好吃」的內涵也變得更複雜了,從此以後,選擇食物的價值判斷多了某些政治意味,當你站在超市貨架前,你會拾起恆春洋蔥、放下美國洋蔥;當你閱覽餐廳菜單時,你會注視彰化胭脂鴨、忽略澳洲牛小排。如此選擇的原因,除了味道,可能還有以下考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縮短食物哩程、支持在地小農、更營養更健康。
然而,對於吃貨(foodie)而言,支持在地的壓倒性理由仍然是味道:在地食材最新鮮、最有風味,因此具有美學上的巨大優勢。如果美味才是終極目標,小心,美味也會回過頭來推翻在地存在的意義。這樣的矛盾,在異國食材上最明顯,好比為了追求西西里菜的正統滋味,不得不使用產自當地的橄欖油與鹽漬酸豆;台灣的日本料理餐廳,仍然崇尚築地市場直送的魚鮮。台灣產的葡萄酒、魚子醬,如果最佳品質仍無法比擬國際水準,就會被自家人嗤之以鼻:不應該為用而用。
面對「美味」,環境保護、永續發展、身體健康未必不可拋。兼顧是理想,不能兼顧的時候呢?雖然沒有必要一刀二斷,複雜的價值判斷,我仍在內心辯論。
—
同場加映:
Taster 美食加 #在地進行式 專題:
https://taster.life/20200630-3/
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細腿男 / 旅行.攝影.生活 Facebook 八卦
話說,隨著疫情炸開而軟性閉關近一個月,今日終於禁不起誘惑首度吃外食,而我把人生中的第一盒防疫便當,獻給了 豊賀大酒家
雖然才認識頭家阿堯不久,但佩服他對料理的熱誠和活力旺盛,這次更是前瞻部署與 週末炸雞俱樂部 Weekend Chicken Club 杜甲 A-Ma 合作推出 豊賀外送 特色便當。
燉得入味濃厚且仍帶著點嚼勁的 #味噌牛五臟便當、#豊賀精選台味便當 的香腸切片和花辣茄汁鯖魚也好很吃,配菜無論是蛋捲、皮蛋、蝦捲、 玉米粒和炒豇豆每樣都很下飯。
#週末炸雞咖哩飯 也很不錯,即便回到家後飯菜難免有些冷掉,淋上南洋風的咖哩醬汁,味道還是很可以,白飯嚼來仍是香甜,配上加了醬油的 #古早味布丁 和加價購的 #台南鳳姐杏仁茶,讓吃了一整個月家食、大概只出門五次的邊緣人,浮誇地覺得今日應該是近期最美好的一天 😊
大家有推薦其他防疫便當嗎?歡迎好吃道相報 😋
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超特別的『旺味米香腸』|獨特口感深得孩子的心! - YouTube 的八卦

超特別的『 旺味米香腸 』|獨特口感深得孩子的心! ▷▷▷▷▷▷▷▷▷▷▷▷▷▷▷ 小嘎一直都超愛吃 香腸 對他來說這個 香腸 是沒有胃口時候的聖品所以 ... ... <看更多>
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糯米香腸好吃嗎-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 的八卦
找糯米香腸好吃嗎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花蓮市福建街205號, ... 桑妮晴初次在網路上看見熟悉又特別的『旺味米香腸』,聽說是來自嘉義祖傳的味道,恰好快 ... ... <看更多>
旺味米香腸好吃嗎 在 Re: [問題] 自製香腸的腸衣口感問題- 看板cook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引述《WSY1985 (陳百祥)》之銘言:
各位晚安各位好
小妹最近挑戰自製肉腸碰到一個瓶頸想請教大家
就是成品的皮的部份口感堅韌難化
往往內餡已經吞入
嘴裡還留一節如橡皮的腸衣
吞吐都不是
真怪尷尬的
腸衣是和肉攤買的
有買過鹽漬的(為保存)和冷凍的
填餡前都有洗淨和在冰箱風乾一晚
做了四次全軍覆沒皮肉難融
想知道該如何做出像外面市售的香腸
皮薄脆(待解決)肉多汁(已解決)
謝謝各位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42.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462291677.A.FAE.html
l大提到的傳統糯米腸,
是用直腸的部位,
使用時並不會特別洗掉組織~
所以會很明確的吃到"腸子"的口感,
但因為豬隻的個體不同,
以及製作時遇到腸子破裂等情形,
(會截破洞的前後打結分段)
不會有很固定的長度和形狀,
原文中提到的香腸衣,
用的是小腸的部位,
(多數四神湯裡加的那個~)
並已用粗鹽洗掉絨毛等組織,
只保留薄薄的腸衣!
這種腸衣灌起來的成品,
會有腸子本身天然的彎度!
人造可食用腸衣,
是以膠原蛋白或多糖纖維素等可食用成份製成,
灌製的成品~就會很均勻筆直。
部份人會質疑的"塑膠腸衣"
(不可食用的腸衣~現已少用塑膠製),
製作時會打印藍色或黑色線條等,
或明顯的"不可食用"的可辨識色澤,
有些成品在出廠時會剝除,
美式熱狗就是用這種腸衣製造的。
說了這麼多,
很抱歉無法明確的解釋原po的問題,
因為我灌香腸的經驗已是十年前……
而且腸衣通常不是我處理!!
但我依稀記得~
粗鹽漬的腸衣使用前除了要洗掉鹽分外,
接下來的處理似乎是泡水泡隔夜?!
總之我拿來灌的腸衣~
都是從一盆水裡撈起的濕軟腸衣!!
而非刻意風乾的,
所謂皮薄脆的口感,
在陰乾或日曬時,就會自然形成了!
原po可以試試~
然後若想要保險一點,
即將要使用前的腸衣,
可放一節水進去過一過~
潤一潤內部,
也確保整段腸都是暢通的!!
以上是我印象中的資訊,
有錯誤的話~還需要高手指正 (._.)a
剛google時,發現灌香腸體驗文其實不少
,有興趣或疑問,資訊應該還算好找。
圖片也都是剛剛臨時抓的,
有侵權再麻煩提醒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07.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462305909.A.DD7.html
※ 編輯: hish (36.231.107.86), 05/04/2016 04:25:08
補充一下~
簡單腸衣製造 (影片的前三分鐘)
https://youtu.be/0IuhySfzl6M
簡易的天然腸衣與人造腸衣辨識
https://goo.gl/HNs0Fk
※ 編輯: hish (36.231.107.86), 05/05/2016 18:17: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