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ngers: Endgame 观后感
Part 1。
内有剧透,请您自行斟酌。
主题:让英雄们拥有不同的哀伤面貌
1。每一部 Marvel 电影都有它的主题。这一部 Endgame 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英雄要如何承接失去至亲的哀伤?move on or hold on?
当英雄们失去其心爱的人,而且根本就无法好好地和他们说再见,Marvel 编导让不同的英雄拥有不同的哀伤面貌,让每个 Avenger 的哀伤步伐都不一样,呈现了许多不同的哀伤面貌。
我打从心底钦佩此编导对哀伤理论的学术背景。我常说电影比心理辅导更懂得人性、更能疗愈伤痛。佩服佩服。
2。有些英雄看似很积极,内在却知道自己将会永远走不出哀痛。
像美国队长 Steve 在心理谘商自助团体对大家说:“You gotta move on. You gotta move on. The world is in our hands. It’s left to us guys. We have to do something. Otherwise, Thanos should have killed all of us.”
这一番话看似很积极,也很懂得找出活下来的意义。这是主流的社会想法。也是我们社会鼓吹的。“生命要让你活着,一定有其 life purpose。”
实际上,私底下的 Steve 坦诚地告诉黑寡妇 Natasha:“I keep telling everyone they should move on. Some people move on. But not us.”
虽然我知道哀伤不能做比较,然而我还是比较欣赏对自己坦诚一些的 Steve。请还哀伤一个原貌,不要给哀伤披上糖衣来做包装。
我们无需美化哀伤、我们也无需为哀伤寻找崇高的存在意义,我们或许只需还哀伤一个原貌就好了。
3。整班 Avengers 失去了一半出生入死的好伙伴,来不及善别、也没有善终,怎么叫活下来的伙伴们好好善生呢?
有些人的哀伤是集体经历的。这群英雄经历的是集体创伤、集体失落。
这也为何你看到影片里 Ant Man, Lang 在旧金山桥底找寻纪念碑里头或许会出现自己女儿的名字。
集体失落就需要集体疗伤。所以我们需要社区创作来做集体悼念、集体仪式、集体活动、集体分享等等等。
实际上,社会所拥有的集体创伤及集体失落是需要一代到两代的人去经历的,而逐渐成为另一种无法回到过去的文化及步伐。(如:911、513等等)
4。说回 美国队长 Steve 给社会一个美丽的reframe:we got to move on。对我而言,那是假的希望。
当 Natasha 在日本找到 Hawkeye 的时候,告诉他很有可能让所有的人复活,Hawkeye 对她说:“Don‘t give me hope.”
这一句话很撞击我。
有些英雄不再需要希望来面对哀伤。失去就是失去。不要再告诉他可以再次拥有美好。因为万一这希望是假的,他又要重新调整自己多一次。
Hawkeye 失去的是自己挚爱的太太及孩子们。他用报复的方式来干掉当初每一个协助 Thanos 的人们。
有些人需要正义感来“淡化”自己的哀伤。有些受害者需要用恨来“平衡”自己的难过。
这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这位英雄觉得自己的家属是枉死的。他更加需要恨来强大他对正义的信念。
5。有些英雄因大量的失落而失去了斗志。
Iron Man (Tony Stark) and 雷神 Thor 就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Iron Man 是众多英雄里头最具有人性的脆弱。以往的影片,我们看得出他曾拥有 panic Attack and manic depression。他神经质追求完美的性格让他从一个平凡人变成一名英雄。他是最靠近我们凡人的英雄。
他的哀伤里头有对美国队长的生气。对于一个事事想要掌控完美的人,他的哀伤是最容易转换成为生气来表达他内心庞大的失落。他怪美国队长没有和他站在同一阵线,没有相同的理念,导致大家需要面对如此庞大的失落。
所以当你看到你身边的人失去他很重要的人,他一直在生气。请你想起 Iron Man。他们是用发脾气来表达内心的失落。他们的人生有太多的成功。他们把失落诠释为人生中的失败。他们事事想要预测、想要掌控,他们看似很有能力,可是死亡与失落的到来,将会狠狠击垮他们对人生完美的信念。
所以有那么一段日子,他不再联系其他队友。他花很多心力继续再建造另一个他可以预测、可以掌控的美满家庭。他不想要连接这些队友,因为多一次的连接,就是多一次的伤痛。
6。Thor 不仅仅失去了斗志,他还慢性自杀。或许慢性自杀这个字眼用的太重了一些。
雷神 Thor 本来就是我们的男神。六块腹肌加上人鱼线,让男女粉丝都为之尖叫。如今,失落让他只剩下一团肉。
他比 Iron Man 受到的打击更大。他是神,他不是人。如果连神都无法扭转乾坤,他的挫败感何其大啊。越大的挫败导致越大的哀伤。
所以,他因哀伤而开始酗酒、颓废、打 game、把自己躲在一个小空间生活。(这对我而言,就是刚才所说的慢性自杀了。)
这么多个面对哀伤的英雄们,我个人觉得雷神是最需要接受心理谘商。因为哀伤不只影响了他的饮食起居,也打击了他做“神”的价值感。
其他的我们都不用太担心,因为他们依然为自己的生命而规划着。唯独男神 Thor 他放弃自己、他连Hulk 说 thanos 这个字眼他都哭着叫Hulk不要再念这个人的名字。
足以可见,他用逃避的方式来面对他内心那满到不行的哀伤。
还好,他有一群朋友的陪伴。最终还是回到奋斗的状况。他是有福气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上,很多人早就经历社会给予的二度伤害,身旁的人不谅解他、谩骂他、让他更加无法抬起头做人。
7。众多英雄里,我最欣赏的是黑寡妇 Natasha 承接哀伤的能力。她坚韧、她不离不弃、她connect 所有人、她继续管理一切事物、开会、关心社会大小事,可是她不会忘记持续哭泣、流眼泪。
她拥有的是其他英雄们没有的特质:Resilience(韧性)。这是面对哀伤最需要的内在特质。
韧性是很难解释的。有些人说女性的母爱里头是有很多韧性的,而且男性因为没有经历怀孕的过程,所以不太明白那种冒着生命危险还能把一个婴孩生下来的坚韧。这一点我很同意。
或许我用比较俗气的说法,代表韧性的佼佼者就是打不死的蟑螂、踩不死的野草、吹不倒的柳叶。这些看似卑微的草根人物常经历失败、却拥有无法被消灭的坚韧。
一个家庭经历失落,你会发现往往最快站回起来的就是这些经常经历失败且还活着的人物。
反而大树、大厦、或“大人物”,一旦被“攻击”,立即倒下。他们是强大可是不坚韧。
8。写了这么多,觉得足够了。本来我想要写是电影的第二个部分:回到过去。有时间,我会继续写。没想到我只写到电影第一部分而已:有关哀伤。
夜了,就写到这里了。
我很谢谢编导愿意花影片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描述每个英雄的哀伤旅程。这对我而言,看得很过瘾。
且让英雄们拥有不同的哀伤面貌,碰触其内心的脆弱。能经历这份哀伤,才知道自己在乎的不仅仅是自己能活着,而是大家可以一同活着,再打死 Thanos 多一次。
这是一部赞到不行的电影。
以量 谢谢大家
文章这么长你都愿意读到这里。
真的很佩服大家。也谢谢大家。祝福大家。
01/05/2019
#明早要是我有时间
#我还会继续写的是回到过去
#当未来的你看见过去的人事物
#过去现在未来
#时间是人类最好的游戏机制
#再说了
(Part 2 也写好了。你可以在我的 fanpage 自行寻找。)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Al Rocc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早前我们就预告了将会为你们带来 KIKS 独家出品的 Al Rocco 专访内容,今天,正片终于来袭! 整整一下午时间,我们与 Al Rocco 在其 RED 8 STUDIO 工作室中面对面聊了很多,并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整个过程。其中不仅有 Al Rocco 在音乐领域上的畅谈,也跟我们尽情分享了...
时间是人类最好的游戏机制 在 Al Rocco Youtube 的評價
早前我们就预告了将会为你们带来 KIKS 独家出品的 Al Rocco 专访内容,今天,正片终于来袭!
整整一下午时间,我们与 Al Rocco 在其 RED 8 STUDIO 工作室中面对面聊了很多,并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整个过程。其中不仅有 Al Rocco 在音乐领域上的畅谈,也跟我们尽情分享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接下来就通过视频的形式来对 Al Rocco 这个反复强调自己 “中国人” 身份的 Hot Rapper 进行一番更加深入的了解吧 ...
KIKS:很多人应该是从《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中知道你的,对于你的淘汰,大家纷纷在社交网络上为你道不平,而你对于这件事怎么看?
Al Rocco:我认为中国有嘻哈只是一个电视节目,是娱乐产业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个节目非常专注于制造一些戏剧性的东西,而且大部分的电视节目都是这样的。所以这只是一个电视节目,但很显然对于中国嘻哈的推广与传播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我觉得这是中国有嘻哈唯一做的好的地方。
KIKS:中国的嘻哈文化正在崛起,你觉得中国的嘻哈文化有哪些其极具特色的地方或者与国外嘻哈文化明显的差异性?
Al Rocco:中国的嘻哈还是处在年轻稚嫩的阶段,也许是因为语言的关系,所以它与英文有截然不同的地方。英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 flow,但中文不一样,但是中国的嘻哈一定会发展到另一个高度。就像韩国的嘻哈,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因为韩文说唱速度非常快。中国的嘻哈现在还很年轻,但是它一定会成长和进步。
KIKS:在未来,是否会带来更多不同风格或者突破性的作品?这里是否能透露一下?
Al Rocco:不同的风格吗?当然,在说唱中会有很多不同种的风格。比如,Auto Tone风格,Old School风格,Migos风格,Drake风格等等。作为一个艺人,不同的风格都要去尝试并适应。对我而言,我喜欢挑战不同的音乐风格。是的,我接下来会有许多歌曲会发行。
KIKS:除了音乐,大家肯定更想了解一下你的生活方面,所以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比较专注的兴趣爱好?
Al Rocco:我到现在都一直致力于做音乐。如果我不在做音乐那就在吃饭,如果我不在吃饭那就在睡觉。如果都不在做这些事,那我肯定在巡演或是呆在录音室。当然还有家庭,我的女朋友,我的狗狗 Beggie 对我来说也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KIKS:众所周知,例如 Kanye West、A$ASP Rocky 这类当红Rapper都被青少年们奉为Fashion Icon,而你对于穿搭方面有哪些独到的见解或者所喜爱的风格,抑或是哪些品牌在你的 Shopping List中 ?
Al Rocco:我喜欢 Gold,任何好看的东西我都愿意穿,我都觉得是时尚,它不用必须是 Gucci,LV或者 Supreme。如果我看到它后很喜欢那么我就就会买,但是这些品牌必须要有好的质量。
KIKS:Sneaker 文化应该是 Hip-Hop 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你有收集球鞋的习惯吗?还是仅仅对把球鞋当作一般的搭配单品?什么类型的或者品牌的球鞋是你最钟意的?
Al Rocco:我不是一个特别疯狂的球鞋收集者,但我喜欢 Nike,我比较喜欢 old school 风格的东西,比如 Air Force 1,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双,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是经典款。最近我非常喜欢 Air Max,全白色的 YEEZY 也非常酷,不是很知名的品牌也可以。
KIKS:从小就辗转于世界各地,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 Hip-Hop 音乐的?游历的经历对于你在音乐这条路上有着怎样的影响?
Al Rocco:我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居住过,从每个地方都能获取一些东西,我也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每个地方的文化。我曾经在香港居住,在伦敦也待了10年,在洛杉矶待了3年,现在在上海也待了快5、6年了,所以每个地方的文化都影响着我的音乐,因为在我的歌词中我喜欢描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来等等。所以我很国际化,这些经历都是我的财富。
KIKS:在中国,大家都把读书这件事看的很重,那你当初选择走这条路的时候,是否也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
Al Rocco:那是绝对的。我从小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长大,显然许多中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从事类似于医生这些稳定并有着高收入的工作。我是个叛逆的人,我认为音乐是我表达自己想法的一个平台,并且这是我唯一想做的事情。我在这条路上经历了很多并一直走到现在。
KIKS:再来谈谈你的超模女友 Naomi,她身上的时尚标签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l Rocco:我在时尚方面 80% 的衣服都是她帮我挑选的。不仅在时尚方面,还有我的生活和音乐。每次我写一首歌都会问她是否喜欢并寻求一些意见,她还会教我放一些中文歌词,有一些中文我不会写,她也会帮我写出来,所以她对我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
INTERVIEW 访问
KIKS_CN X RED8红八
ORIGINAL SOURCE
WECHAT微信 @KIKS鞋报
*本来访问之前想讲中文的 但是觉得还是做自己最好 为什么我要用英文 因为我要给全世界讲英文的人都知道 我们中国人有多?*
@ALROCCO
► http://www.alrocco.com
► http://www.instagram.com/alrocco
► http://www.weibo.com/alrocco
► http://www.facebook.com/alrocco
► http://www.twitter.com/alrocco_
@KIKSCN
► http://www.instagram.com/kiks_cn
► http://www.weibo.com/newsize
► http://www.kiks.com/cn
@RED8红八
► http://weibo.com/u/1078983605
► http://instgram.com/red8record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OsUzPPBHeo/hqdefault.jpg)
时间是人类最好的游戏机制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評價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谈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死刑那一期结尾留了一个扣,引起了一些讨论,就是这张复活卡给谁的问题!有很多人认为我会给刘云安,但其实我最终的选择是李士源。理由呢也很简单!那一对儿狗男女固然可恨,但还是不应该对孩子下手。我觉得他这个行为除了愤恨和冲动,多少夹杂着一点逃脱制裁的侥幸心理。我只能说我很理解他,但这并不代表我能接受杀孩子的事儿…另一折我觉得刘云安本身自己也有一些性格缺陷,就是他在很多事情上没有节制,对爱情没有对杀戮也没有,因为讲了四个人,只有他是有完整故事的,我整理、讲述他的故事就自然对这个人产生了一些感情。正因为这样的感情反而让我觉得,他现在的结局就是最好的归宿!复活又能怎样呢?他放不下这件事的…他的后半生会非常痛苦。选择李士源更多是对这一家三个女人,母亲、老婆、女儿的不忍心。有很多人说,那车里死的那三个人呢?他们也有家人啊!是,李士源伏法偿命了呀,咱这复活卡并不是刀下留人,他得挨这一刀。我们更多的是对这一家人的同情,尤其是小女儿,爸爸拜拜!而且李士源的事件也确实有意外的成分。我相信如果有机会他会接受教训,只是没有如果…但是寺姐的选择让我狠狠的惊讶了一把,她选择复活李广均。我说你是疯了吗?寺姐说是的,我要把李广均复活之后一刀一刀的割肉凌迟处死。然后再在群里发帖征集大家的复活卡,把他反反复复的弄死再复活,让他周而复始的感受临近死亡的恐惧与刀刀见血的痛苦。我默默的伸出另一只手,稳住那剧烈晃动的茶杯。太吓人了…好,闲白儿扯完入正题。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乩童…它正好跟我们之前讲那一期鬼魅狐黄上身的案例是相反的。雅婷被上身是无意识被动的,而这个乩童是有意识主动请“它们”进到自己的身体里,西方人称为灵媒。我们古代民间称这种宗教活动为:扶乩或者扶鸾、请仙、降笔等等…有一种专用“扶案”一个木制的沙盘,上面放一个双手握持的手柄,有的是丁字型、有的是V字型,都是手柄顶端有一根向下的支点,这巫师就连说带唱、念念有词、偶尔抽搐,用这个支点在沙盘上写字、画图,然后根据图文给问卜者解释其中的含义,当然也有直接对话的。大号一点双人版本的,两个人面对面各持手柄两端,中间一根绳吊在房梁上,整个扶架悬空,让中间的支点半插在沙盘里!咱事先声明,我们不讲迷信,咱只讲这文化现象。没必要上纲上线,因为只有你听过完整版才知道那才叫怪力乱神!其实大家一看这表现形式就能大概识别,它起源于人类最最古老的萨满巫!从东晋开始成规模的传入中原汉地,至今经历了1600年的融合演变。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巫师总想强行的把它归类为“占卜”的一种。虽然它也在预测,但你总会觉得有些牵强…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推演体系…你像奇门遁甲、生辰八字、梅花易数、六十四卦,都是从周易这个体系里面延伸出来。西洋文化中也有纸牌、数字、星座、宫位等等,也都是具备了完整的推演理论。我曾经跟一个塔罗牌占卜师聊天,我说每一个民族仿佛都在用自己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去摸索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因为掌握了规律,就能预测未来,只是东西方的路径不太一样而已。她给我举了个例子让我茅塞顿开,她说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特别像苹果和安卓,你没法说谁更好。只有亲身体验后才能感受到哪一个让自己更上手。但是无论你选择哪一个系统,你要得到的那个“答案”都是通过规律演算出来的。说到底都是大数据,你品你细品!比方说生辰八字,比方说星座!
可这扶乩不一样啊,你是请来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东西,问人家一件事!这怎么能叫占卜呢?这叫通灵…是设法跟那个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建立某种联系,与之沟通。所以这跟碟仙、笔仙、米仙才应该归为一类!怎么能跟占卜混为一谈呢?说到底就是这帮从业的“巫师”,千年来就一直想把“扶乩”这件事给扶正喽,它总想让这些民间的信众认为他请下来对话的这一位是正神!所以它也有意识的去扒着道教,因为道教本身有着非常强大的吸纳性,在很长一段时期也确实用各种方法做到了,比方说:一个年轻的巫师上山修道了,拜了个师父。那几年之后他下山自己弄个扶乩道场!你说这算谁的?然后有原本没碰过这方面的师兄弟,相互一学再往下传两三代徒弟!它就变得很难剥离…但确实道教科仪经典“太上天坛玉格”有明文:一切上真天仙神将,不附生人之体,若辄附人语者,决是邪魔外道不正之鬼。意思就是你他妈别来这套,正神是不会来给你干这事儿的!侵犯活人的肉身,人语对话。无论说什么,都是邪魔歪道。那自然在整个道教中会产生极大的分歧,那些名门正派就很不愿意与之为伍,可是无奈道教的系统从汉末到晚清本来就纷繁庞杂,扶乩又分散在很多小门派的分支中,这怎么划清界限呢?即无法阻止又不能彻底清除,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就是普通百姓认为它是,名门正派说我们不是,扶乩的人穿着道袍说我们就是…所以对于民间而言,界限非常模糊!
更让这些名门正派生气的是:这些乩童上身,他谁的流量都敢蹭…嗯啊上来了,他就真敢说自己是真武大帝。当然每个地区侧重都不太一样,像台湾比较多请三太子、关二爷、济公,香港比较多请吕祖、黄大仙,东南亚像我们在泰国的时候就经常看到那种九皇大帝、斗姆元君、九天玄女!我在普吉住的那个小区大门口的斜对面,就有一家小小的扶乩道场,经常晚上各种吹吹打打升坛作法。但是因为一直有小小壮在身边,所以不太愿意接近那种场合。而且不光道教,佛教也在面临这样的问题。到晚清、北洋、民国这50-60年,扶乩迎来了真正的鼎盛时期,上到各路军阀大小战事下到民间百姓家长里短,甚至有专门讲扶乩的报纸。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法师”也曾经对于民国的扶乩乱象发表过一篇言论,大概的意思啊。说扶乩这东西一看就是灵鬼作用,扬言自己是某佛、某菩萨、某仙,绝大多数都是假借其名。就算非常偶然的机缘遇见“真仙”,那也是千百次也不得其一,更何况佛、菩萨呢?概率小、骗子多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它们竟然弘扬佛法…以正法之名行鬼道,一旦民众信其言而误事,内心会认为自己被佛法所误。之前有一款被禁的游戏叫做“还愿”,里面提到了一位“慈姑观音”这原型就是扶乩中一个分支的别称叫“卜紫姑”中的紫姑神!民间把她供奉为厕所女神,古代的时候叫“坑三姑”!大多数人都只知道一个笼统的故事,说紫姑在一个大户人家做妾,被原配夫人虐待致死!但其实紫姑说的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刘邦驾崩、吕后掌权,将戚夫人四肢斩断、割去耳鼻、毒哑喉咙,用马桶养了几天之后倒入粪坑还在前后蠕动,最后溺毙于屎尿之中。传说经常在后宫茅房显灵,就有宫女前去祭拜又不敢声张祭拜的是谁,就说是厕神!传入民间在逐渐演变成“紫姑神”。
那我个人到底信不信呢?看怎么说!我见过神准的,就是他咔咔说出几件事,这几件事只有你自己知道!然后他跟你说接下来的事!我这个人是不喜欢问卜算命,所以我去接触更多是为了了解这个“文化”。 如果以我的个性站在一个问卜者的角度来判断,首先他只要跟我说自己上来的是什么正神、佛、菩萨,咱就结束,不谈了!要么扶乩之人在跟我表演,要么是他上来的这个东西借正神之名欺骗我。第二,出马仙、保家仙我相信有真的,我亲眼见过,没法不信!而且它能明确的告诉你,自己是狐黄白柳灰中哪门哪派什么堂口,或者是谁家的祖先。你就会觉得双方的对话至少是可以坦诚的。哪怕它不愿意告诉你自己是谁,也比一上来就“关云长”这个强吧!说实话我真想替二爷一巴掌呼过去…而且整个萨满文化万物有灵,我觉得也是有根基的。但问题是这个群体里,滥竽充数的骗子也很多!真正有能力的百中一二吧,然后品行良善的再砍一半…这个要你跟他沟通的时候再去判断了!第三,无论以什么理由,如果需要我付出钱财的数目,会让我内心产生疼痛感,都不行!我觉得越是有真本事的,越不以钱财为目的!这跟我平时吃饭、逛街、看电影的消费可不是一个概念。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OR7rGD3-g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