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挺下去,好嗎?
「生食都無夠,哪有通曝乾」,這句話是現在許多人的處境,火燒眉頭的防疫第一,但,對於朝不保夕的弱勢或邊緣人來說,或許等不到病毒,就被生活擊垮了,尤其是領日薪或底層生活者,下一餐都不知道在哪。
這陣子,在前線,防疫團隊日以繼夜的衝鋒陷陣,在後方,我動用各局處後援人力,在中央整體紓困方案未推出前,立即以縣款投入各種紓困方案,因為真正苦的人,是沒有聲音的,根本撐不到及時雨,哪怕是一天也好,就算是一個人也罷,我們使出渾身解數,先行馳援「艱苦人」。
這一役,士農工商的各行各業為了大局,犧牲個人的權益,大家勒緊褲帶度日,無論如何,日子得過下去,後援子彈必須盡快補給,屏東縣政府公布12項屏東紓困專案,不論補助、減免、免收、租金減徵、就業、職訓、物資發放…都在其中,相關紓困配套措施詳情都公布在縣府官網。
這些作為夠嗎?當然不夠,因此,這陣子我透過各種管道,將市井聲音上傳行政中央,力促紓困方案盡快上路,謝謝行政院 蘇貞昌 院長拍板定案4.0版的紓困方案,拜託立院務必在31日院會通過,這波及時雨最快6月4日後援可上路,先讓大家捱過這一關。
在這場戰役中,人人受創,我想,不管什麼樣的紓困版本,都無法盡如人意,尤其在整體紓困下,總有力量無法可及之處,縣府正接著滾動盤點,檢視政府的照顧網之外,是否漏掉了哪一些沒有聲音的人,迫切等待待援,我們會努力補上缺口,為受苦者先去除雪上的霜。
這樣做夠嗎?鐵定還是不夠的,這一仗,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在這裡,能不能讓我請託各位,讓我們伸出手,拉周邊的人一把,拉屏東一把,拉台灣一把。
到底,我們能做什麼?我想,我們能做的永遠比自己想得更多,我們挺台灣,台灣挺我們,一個口罩,一句鼓勵,一個微笑,一份餐點,一點同理,一個機會....,不管做什麼都好,只要是正能量,永遠不嫌多。
我深深相信著,牽了手的手,有了伴的路,轉機就會在不遠的前方,讓我們一起挺下去,好嗎?!
同時也有9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遊印度】 擁有5,000年歷史的印度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相傳濕婆神用頭髮平定了水災,形成了今天的恒河。印度有超過80%人口信奉印度教,一生人希望有一次機會親身到恒河淋浴,用河水洗脫罪孽。不論任何「種姓」(社會階層制度)的人,死後的遺願都是通過火葬把骨灰灑落恒河,避免輪迴。對於印度教徒...
日薪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八卦
南非貧富差距大!日薪僅190台幣 男:我很知足
#貓貓編:很敬佩他們生活的態度
影片授權:托哥Torres
#南非 #貧富差距 #知足常樂
日薪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八卦
營造大缺工!捧錢還請不到人蓋房 電焊工日薪飆破萬
#領口的荷葉編:給出高薪...還是找嘸人??
#營造 #缺工 #電焊工
日薪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遊印度】
擁有5,000年歷史的印度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相傳濕婆神用頭髮平定了水災,形成了今天的恒河。印度有超過80%人口信奉印度教,一生人希望有一次機會親身到恒河淋浴,用河水洗脫罪孽。不論任何「種姓」(社會階層制度)的人,死後的遺願都是通過火葬把骨灰灑落恒河,避免輪迴。對於印度教徒來說恒河是可以飲用的聖水,不論日常生活以及死亡都與恒河息息相關。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日薪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逛街市走至魚檔,不少人都怕魚水弄濕鞋,怕血水沾上衣衫,找贖回來濕漉漉的銀紙只想盡快用掉。
說到魚檔招聘員工嗎?作為厭惡性高的行業之一,即便出盡奇招,寫着日薪一千,又或月入三萬來作招徠,還是吸引不了人入行。「行家都說很難僱用到員工,開出一千二、 一千三一日,都請不到人,入行的人愈來愈少。所以現時多是家庭式,跟數位舊員工一起做,如果沒有了舊員工,就很麻煩了。」公興祥鮮魚老闆黎錦文說:「特別是我這種小魚檔,地方細小,夏天沒有冷氣,更難請人。」
作為八十後的黎錦文坦言,若不是子承父業,當初未必會入行:「我中三畢業,15歲跟着我父親在魚檔工作,一做便做了18年。若果不是家庭工作,真的未必入行,有得選擇這麼多行業,又怎會選這一行。」的確,工作環境濕漉漉,劏魚時的血水及腥氣不是人人能接受,流失率很高,當然亦嚇怕不少年輕人。「最困難是時間長,早上六時起床到魚市場,正常是自己生意就不能落場,關門後,約七時半左右收拾再吃飯,回到家子女都已睡覺,沒時間陪伴家人,家人常常會埋怨。」黎錦文說。
作為九十後、本職是飛機維修員的Ken,決定要接受挑戰,試試一日魚檔打工體驗。到底Ken是否應付得來,能否堅持工作一天,還是會半途而廢?去片看看吧!
採訪:劉明慧
攝影:王瑋彤、Peter
導演:何浩軒
公興祥鮮魚
地址:灣仔石水渠街20號金勝大廈地下
電話:5407 7789
營業時間:7am-7:30pm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日薪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一敲銅鑼,鼓鈸喧天,暮色沉沉的馬游塘村生猛了:金豬開陣,祝禱繚繞香燭,爐火熊熊蒸氣騰騰──村屋間空地搭竹棚張綵燈,筵開廿八席,熱辣辣葷素源源上桌來,觥籌交錯,賓主俱歡顏。
這是一場筵席包辦館「大來東南」主理的壽宴。食材爐灶、枱凳碗筷、侍應廚師統統到會來。從上世紀中葉起,大夥就像紅船戲班一樣鄉轉鄉,走過六七動盪、七八十年代經濟飛躍⋯⋯伙頭兵團今天髮稀了、背彎了,彈指間炒炸蒸燉,光芒依舊在。縱然行業日落江河,廉頗亦老矣,但這終究是他們的舞台,猶如大老倌踏出虎度門,必定傾力演出。
正月,是大來東南全年難得的忙碌時候,一個周日包辦了六七個筵席。人稱「倫叔」的老闆陳倫駐店調兵遣將:哪位師傅擅長哪些菜、走甚麼崗位、誰去煮日宴或晚宴甚至走兩場……他自詡為僱傭兵阿頭,「無僱傭兵,怎打成仗?我們有後生的,不是個個六十幾,八十幾也有,總之是耆英啦!耆英功夫夠,守門好,調味等等準確些。」倫叔八十歲了,依然精神矍鑠。
幾十年來他都行散工日薪制,有訂單就召集好兄弟埋班。這晚壽宴,他派出三個大師傅,四蒸兩炒六個爐頭,還有幫廚和雜工十三人。「我們包辦筵席,不可能跟酒樓一樣分工。」晚上十幾個樓面,日間已在油麻地店內劏魚剪蝦。
師傅也清晨六點多回店預備:需火候的燉湯、炸子雞上皮,以及每一個菜式的配搭得先做好。譬如「百寶鴨」,全鴨起骨,再釀入蓮子、銀杏、瑤柱、鹹蛋黃等超過八種材料,扣燜一小時,廿八席的鴨就花上好幾小時。筵席現場,師傅也「瓣瓣得」:砧板埋灶搬抬,隨時走位「執生」:上菜急起來也要掉下熱鑊去幫手排菜。「我們好似舊時打波,十上十落的陣形。」倫叔用荷蘭隊全能足球比喻。
包辦的承諾
藍田山上馬游塘村的壽宴,七點開席,午後雜工率先運來枱凳鋪設;師傅和食材工具在兩三點陸續抵達,起爐搭灶洗刷,肉食菜蔬調味料一一擺列開來。
五點多,鑼鼓響起,主家拜神;師傅開爐點火,首先熬煮糖水紅豆沙,而澆在大菜上的濃芡、炸油一一先推先熱待用;雜工披上白恤衫,變身侍應候命。準時七點,拜神金豬吃罷,冒着白煙好彩頭的「發財好市」啟動盛宴,主人賓客齊舉杯:「飲勝!」
大家酒酣耳熱之際,在爐邊起勁的師傅忽然停下來,翹首以待。原來主家要敬酒,樓面事前通報師傅歇一歇。「包辦筵席有一好處。酒樓一起菜就全部煮了出來。去到你府上就不是了:喂,師傅慢一點啦!遲幾個字再起菜啦!師傅就會停。」倫叔得意地說。
他強調,大夥臨時是主家的僕人,「也可以說是包辦的承諾,如果到時『我不喜歡做』,唔得!你幾大都做完那一晚。」像這天天氣不穩,主家搭的竹棚不能遮蓋廿八圍,要分頭二圍,大夥就分兩次煮食招呼,工時長了近一倍,酬金不變,也無怨言。
功夫,六十年前
這晚主家曾宏五兄弟為八十有一的母親擺壽。「我覺得在村搞到會很有氣氛。」曾宏說,原來四十多年前阿爺已跟東南結緣。跟冷餸翻熱的盆菜不同,筵席上每一道菜現煮現吃,那股熱辣辣給人驚喜連連:一條蒸魚上來,剛剛離骨,很嫩滑;熱炒燜煮,全是「小時候酒樓的味道」──沒複雜的化學調味,吃了不口渴。
賓主享用完鬆軟大壽包、濃甜紅豆沙,盡歡席散。師傅撤退,樓面收拾狼藉杯盤。時近午夜,大貨車盡吞爐具碗碟,消失於夜幕下;要不是賓主臉上的悅色酒氣,盛宴好像沒發生過。
倫叔說,筵席到會不是沒市場,飲食集團也設部門營辦,不過數獨立經營、既包辦「筵」(菜)又提供「席」(枱凳餐具)的筵席專家,九龍只怕剩下他這一家。而他,也入行超過半世紀了:1957年,十九歲的他由廣州來港做了一年錶行打雜,就投靠開包辦館的姑丈,從此走上包辦路。
「當時甚麼也不懂,何謂大雞三味?何謂四和菜三和菜?好烏龍。」知不足,學不倦。他晚上一有空就用舊報紙練字;看營業部怎樣寫菜單;入廚房偷師。後來他往外闖,包辦館、茶居,樓面廚房點心樣樣都做。「我們東南的事頭請人,席上揀菜薳,好挑剔,你不勤力不醒目他不睬你。」他先後入東南、大來兩間包辦館。兩店由甘日新和嚴志二人在1948年創立。1972年,兩位老闆退休打算結業,他於是和拍檔用盡十萬元積蓄頂手,把兩個字號合併成為「大來東南」。
筵有大小 無分階層
倫叔二十多歲就在包辦館當上大掌櫃。他回憶,行業在六七暴動前最興旺。大來經常到富貴人家的花園別墅做宴;主家一來喜歡包辦隨時候命,二來家宴私隱度高。那時,工廠在大時大節和廠慶也經常擺酒,「譬如唯一水壺廠、鄧芬記。有錢佬聚居的又一村、中半山、九龍塘,那時候很多……」倫叔不願提豪客名字叨光,只漏了嘴:「舊時總華探長是常客,現任不少高官警司也食過我們的餸菜。」
從前,包辦館街街也有,單是廟街已四五間,包括大來和東南。店本身也擺到三四圍,「那時無冷氣,太太們喜歡高髻頭,牛角扇吹到髻都歪了。」倫叔忍不住笑起來。六七年暴動後,有錢人紛紛離港暫避,兩店生意跌了八九成。及至七十年代,酒樓愈開愈多,「人家當然想嘆冷氣、更好的招呼和環境。」包辦筵席漸漸式微。
為了拓展生意,倫叔二十年前也做起盆菜來;沙士前甚至也做蛇宴。現在筵席和盆菜各佔一半。盆菜有幾百元一圍;筵席可達萬多元一席,但不多;千多元最平常。「貴婦狗生日請客仍然有;隱形富豪做生日、擺滿月,入伙一定要光顧我們啦!旺一下新屋。」他做得最多的是社團和大學千人宴。正月時,露宿者之家也訂了五席給附近油麻地、深水埗的街友。蒜香基圍蝦、菜膽百寶鴨、五柳炸石斑……他和師傅一視同仁用心炮製,佳餚趁熱派人連同摺枱碗筷用手推車送過去,服務周到無分階層。
老友一齊打天下
「我做了幾廿年,後生做到老了。」倫叔笑咪咪,總是腳踏白水鞋,手握一罐生力啤。接洽生意、買料、訂貨他一腳踢;廚房告急他就衝入廚房,樓面不行幫樓面。
「現在無人願意(接手)做這樣辛苦的事了。」大來東南到今天,打理人只剩他一個。人家退休坐公園,他很抗拒,有事做就開心,「回來認識多些朋友,老中青也認識一些,多好呀!同時跟社會不脫節。」
辦公枱上,毛筆墨盒放在手邊,他十年如一日為客人擬寫菜單。菜單值多少錢,他就買同等的貨給客人。「你不可以隨便一種貨給主人家,否則如何運作幾十年呀?蠔豉來說,客人需要大隻的金蠔或最大的沙井蠔,二百多元一斤,我需要買那些。小一點百多元甚至幾十元一斤,不同嘛!」
人隨行業走到日暮,倫叔一點不傷感。目睹同行一間間消失,唯獨大來東南撐了下來,他淡淡然說:「無人光顧,你就要結業。我們幸好有班老友記合作,圍威喂,打天下!」倫叔呷一口他形容為「生命之源」的啤酒,清涼、回甘。
舉重若輕 大師傅
謝龍師傅(67歲)
入行四十多年,去過上海、台灣做大廚。這日他中午和七十多歲的Man叔在上水煮了六圍,傍晚再來馬游塘村拍檔入行六十年的鄭成師傅炮製廿八席。一年之中,只年尾正月較忙,「如果靠包辦筵席搵食,真是無得食。」他在大來做散工三十多年,倫叔叫到,義不容辭。「當做義工舒筋活絡,是一種樂趣,大家老友傾吓偈開心點。」做廚師,謝師傅笑言:「客人讚好,證明自己煮得好。」
黃錫師傅(66歲)
曾在港島有名的包辦館歐燦記隨父做廚,二十多年前歐燦記結業,轉來大來。「上門到會好像酒樓,只是整個廚房搬過去,沒有搭棚的就在露天煮。」這天,他清晨六點多就返油麻地店鋪廚房張羅,蒸煮了七八成,現場來做兩三成。席散,其他師傅撤退了,他留下來搬搬抬抬,收拾物資上車,回店卸貨已過午夜。「做慣了, 沒甚麼問題。」錫師傅總是和顏悅色。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葉天榮
大來東南筵席
地址:油麻地廣東道844號永發樓地鋪
電話:2780 3145

日薪 在 日薪1000 - 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B5 其實不一定違法喔勞基法只有最低薪資: 月薪23100和時薪150 日薪是沒有定義的, 但只要是滿足月薪23100和時薪150的條件是可以的所以日薪1. ... <看更多>
日薪 在 目前有什麼工作日薪高 - Mobile01 的八卦
目前有什麼工作日薪高 · 1.自己做過粗工沒被抽15-1800 師傅看哪種(聽過或知道的):2千-3500(很少這價位了最頂了吧)。 · 2.砂石廠更換過濾網那次從早上6點到 ... ... <看更多>
日薪 在 日薪開1萬2還是招不到人?全台工地爆"缺工"潮連公共建設也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