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與重生
一場逆斷層型地震,發生在凌晨1點47分15.9秒,芮氏規模7.3,102秒驚恐,奪走兩千多條生命,那個漫長的黑夜,在台灣人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傷痕,那份疼痛與警示,至今仍清晰如昔。
1999那一年,我剛擔任立委,當年全國之力集結災區,所有單位投入救援,國人及慈善團體捐助物資、出錢出力,搶救現場、提供庇護,也展開漫長而艱辛的重建之路。
我們不會忘記每雙溫暖幫助台灣的手,土耳其是最早往台灣出發的國際救難隊,而美國、日本、新加坡是最快抵達的救援隊,接著聯合國、俄羅斯、香港、韓、德、英、澳…等國家陸續伸出援手,或派員救援、或慷慨捐助,台灣能在傷慟中重建,除了國人堅韌不屈外,國際的支持力量也提供極大的幫助。
要從浩劫中復原,是條漫長艱辛的路,除了災區重建、民眾安置、後續訴訟以及保存紀念外,也改變了我們對面災害應變的態度與策略。
台灣處於太平洋火環帶上,地震、颱風是共同的生活經驗,把防震防災列為教育的一環,各種演習也都每年實際操練;建置防災搜救部隊,提升緊急救難能量;檢討建築法規、更新地震帶資料、建立國家級警報網絡;重視精神輔導與心理諮商…等等措施,這些改善的作為,到現在都還在進行中,災害的樣態不斷變化,防災救難的機制永遠不夠完善,但要盡力去做,才能讓國家有安全、社會有韌性、災害有準備。
再回望歷史軌跡中的921,我看見人性的溫暖、堅韌與勇敢,淚水會乾、傷痕會癒,但不會被忘記,經歷傷痛後的重生,台灣會更安全、更強大、更溫暖。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廖小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一天,2018年6月18日,在我還在旅館準備出門,坐在床上的時候 突然一陣短暫急促的震動來襲,事後才知道是一規模強達6.1的淺層地震 我當時是沒感覺到任何的傷亡,就連當地大阪人也是豪不在乎 上班的上班,閒晃的閒晃 現在回頭看當時媒體的報導,似乎都誇大其辭了 除了少部分外牆磁磚的剝落,經歷過23年前...
日本防震建築 在 魏明谷 Facebook 八卦
訪日行程第二天,前往名古屋市公館拜會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聽取名古屋市住宅都市局有關公營住宅及名古屋車站周邊開發的簡報。
我們知道日本與台灣都是地震頻繁,日本人民尤其有強烈的防災意識,政府更不斷總結防震抗震經驗教訓,擬定政策。像名古屋對公宅、公共建物的耐震非常重視,對老舊住宅也有耐震診斷及改修補強計畫,新建案也採高耐震標準,日本的《建築基準法》規定,所有高層建築必須能夠抵禦7級以上的地震,其做法可做為參考。
另外,名古屋車站的開發,高53層的大樓除具交通運輸功能,也結合商業,旅宿等複合式功能,車站周邊的都市空間改善與民間開發案,均為當地注入新的發展能量,這些也是在推動彰化市鐵路高架時的學習案例。
日本防震建築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參訪大黑現代化物流中心,學習智慧化物流管理經驗
桃園市周邊有桃園國際機場及台北港,兼具海空運的「雙港優勢」,市內有將近1700家物流業,開發中的物流園區還有好幾處,桃園可說是是台灣的最大的物流產業基地。今天上午我率領市府團隊,到橫濱參訪大黑(Daiwa House)現代化物流中心,向日本的智慧化物流管理取經學習。
大黑現代化物流中心極具規模,年營業額可以達到3兆日幣(約9000億台幣),今天我們拜訪的基地為六層樓,可租賃面積約36000坪的建築,在空間運用、運送動線以及綠建築設計上,都獨具匠心,值得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建築採取節能綠建築設計,屋頂裝置太陽能板,設置儲電裝置,如此一來即能供應部分所需用電,建築的隔熱設計、換裝LED燈與智慧化節電管理,都讓環境負擔大大降低。此外,透過避震裝置吸收震波,讓建築物達到防震效果,甚至還有防海嘯設計,這些防災機能令人印象深刻,也能夠讓存放貨物的客戶更安心。
大黑物流的代表告訴我,即使是智慧化物流產業,仍然需要大量人力,他們發現,物流產業甚至比工廠還需要更多人力。桃園具備發展物流產業的極佳先天優勢,也已有深厚基礎。學習進步的物流管理技術,並與電子商務產業高度結合,讓桃園的物流產業能夠更進步,也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日本防震建築 在 廖小龐 Youtube 的評價
這一天,2018年6月18日,在我還在旅館準備出門,坐在床上的時候
突然一陣短暫急促的震動來襲,事後才知道是一規模強達6.1的淺層地震
我當時是沒感覺到任何的傷亡,就連當地大阪人也是豪不在乎
上班的上班,閒晃的閒晃
現在回頭看當時媒體的報導,似乎都誇大其辭了
除了少部分外牆磁磚的剝落,經歷過23年前的阪神地震的日本人
在建築物防震上應該是可以安心的
所以我也沒有受到任何的實質傷害,雖然交通受到極大影響
但還是想不浪費這一天的努力去走完預定好的行程
--
小龐的影片題材募集 http://goo.gl/MWsttV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unkMaid/
IG http://instagram.com/punkmaid
日本防震建築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日本大地震,也讓台灣提高警覺。有學者提醒,台灣至少有四十條活斷層,都可能發生危機,但是防災規範趕上世界腳步,但防災能力卻明顯比不上日本、必須要趕快加強。
921車籠埔斷層浮出地表,約50公里的長度,可以想見這場地震造成的受損範圍有多大。根據地質調查所的統計,目前在台灣的活斷層、大大小小至少四十條。這還不包括可能在外海的「海底盲斷層」,一旦大規模地震發生,活斷層的存在更可能加劇板塊錯動。
這對地震頻繁的台灣來說,其實早已有心理準備,學者說,台灣在建築物耐震度和相關規範都能趕上世界腳步,但防災能力卻不如日本,包括建築物的監工品質和防災演練,都要進一步加強。
學者認為,台灣經歷921大地震,防災觀念更成熟,但是不是能落實全民防災訓練,或能不能做到預先減災的能力,可能還有進步空間,例如地震防災訓練應該全民參與,而不只是特定的單位或地區;還有政府也該事先預測災難、評估災損,訂立政策執行,減少災害發生後損失的程度和範圍。"
日本防震建築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目前台灣已經有四座核電廠,其中有三座都位在新北市境內,儘管原能會強調四座核電廠都都蓋在海平面12公尺以上,能安全躲過10公尺海嘯的侵襲,也能承受規模6級的地震,不過,如果遇到像日本這次9.0的地震,原本的耐震強度恐怕不足以應付,地質專家也指出,四所核電廠都位在斷層帶附近,一旦發生意外,後果將不堪設想。
兩年前,恆春2000台灣核電現況核三廠因為變壓器起火,儘管沒有危害到核子反應爐,但不斷竄起的黑煙,仍讓附近民眾陷於可能有爆炸危機的恐慌。目前,台灣已經蓋了四座核電廠,核一、核二廠運作都超過三十年,這當中只要傳出斷電意外、系統故障,就有人喊出要停蓋核電廠。台灣四座核電廠,三座在台灣東北方,一座在南部,建築高度都超過海平面12到15公尺,耐震強度核一廠有0.37g,核二、核三和核四廠都是0.47g,原能會預估至少可以承受六級的地震。
但日本核電廠防震係數0.6g都無法抵擋九級地震,原能會表示將提出檢討,看是否有加強結構補強的必要。目前台灣仍以燃媒、燃油的火力發電為主要電力來源,佔總發電量七成以上,核能發電只佔兩成,這也讓環保團體質疑,核電廠是否有繼續商轉的必要?尤其一個新北市就有三座核電廠六個反應爐,密度過高。
也有地質專家憂心,台灣核一核二廠就位在台北盆地山腳斷層上,核三廠距離恆春斷層只有兩公里,而興建中的核四廠廠址五公里內也有六條所謂的「非活動斷層」,一旦發生強震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記者 王琪如 陳信隆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