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 (拜會日本民主黨)
感謝幹事長暨前官房長官枝野幸男、代表代行蓮舫參議員、役員室長近藤洋介、國際局長藤田幸久、副幹事長菊田真紀子、國際副局長奧野總一郎及國際副局長牧山等多位參眾議員的歡迎和接待。
我們再次拜訪民主黨,見到在311福島核災時的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幹事長,讓人想到,當一個國家遇到困難時,最需要的就是一位勇敢、沈著、認真負責的政府官員。
民進黨與民主黨有很多內政方面的相同主張,政黨屬性在許多方面也十分相近,曾經同時在野、也同時執政過,過去有許多共同的經驗與交流。現在民主黨也展開了黨再生的工作,希望未來雙方在政策上能有更多的合作交流,尤其是雙方都非常關切的能源議題、弱勢產業,如農業議題等。相信兩黨未來不論在什麼位置,都能繼續合作、加強交流,繼續強化台日雙方的合作關係,對於東亞各國的良性合作以及區域的和平穩定,也能ㄧ起做出正面的貢獻。
( 拜訪日本民主黨新聞稿 http://iing.tw/posts/183 )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AUM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去福島旅行你不怕有福射嗎?」朋友都這樣問我。 「我連北韓都去了,你覺得我在乎嗎?」我笑說。 那當然是開玩笑,事實上剛收到福島縣的邀請時,我也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以往對於福島的印象大概只停留在311核災與平日會接觸到的各種可怕的報導。話雖如此,我還是常常到日本旅行的。明明東京站到福島縣只是一個多...
日本福島核災位置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八卦
「謝長廷媚日賣台 蔡英文 蘇貞昌束手無策」
謝長廷連日為福島核廢水排海爭議,連最基本擔任駐日代表要向日本要求嚴正道歉的態度也沒有,頻頻站在日本人立場,為日本辯解、護航,甚至引用台電資料,製作假訊息聲稱台灣也放過核汙水,種種行徑令人瞠目結舌。國民黨團今(26)上午開記者會細數謝長廷過去種種媚日賣台言行,要求外交部立刻召回,週四(29)上午到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接受質詢,絕不接受視訊質詢方式進行,謝長廷不要繼續留在日本丟人現眼、含血噴人。倘若謝長廷週四不到立院接受質詢,國民黨團將會有更大的行動,直到蔡英文撤換謝長廷為止。
總召費鴻泰表示,在台灣,若有一個人做出如謝長廷如此媚日賣台的言論,早就被千夫所指,被罵台奸走狗,謝長廷代表中華民國駐日大使,他近日媚日言論,真不知中華民國在日本還有國格嗎?謝長廷連番言論,已形同叛國分子,現在仍安坐在駐日代表位置上,任命他的蔡英文,此刻仍不作聲,難道是認同他的叛國、汙蔑中華民國的言論嗎?費鴻泰表示,周四(29)外交國防委員會將要求謝長廷做專案報告並備詢,國民黨團也絕不接受以視訊方式進行,如果外交部、或其派系立委以防疫為重為由,替謝長廷護航,費鴻泰提醒近期曾經有「外交泡泡」方式,讓帛琉總統惠恕仁、美國前國務次卿克拉奇等人入境前例,因此,嚴正敬告總統府、行政院、外交部倘若週四謝長廷不回台接受立院備詢,國民黨團保證有更大的動作,請執政黨拭目以待。費鴻泰再次呼籲蔡英文總統,「人必自辱,而辱之」,請重視中華民國的國格,當妳所指派的駐日代表在污辱中華民國時,妳還能涶面自乾嗎?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謝長廷頻頻站在日本人立場,為福島汙染核廢水說話,甚至不惜製造假訊息,汙指台電核電廠野放核汙水,痛批謝長廷身為台灣政府的官員,卻頻頻貶台、挺日,為日護航,謝長廷到底是哪國人?難道日本政府有付你錢嗎?鄭麗文再三痛批謝長廷,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為日本說話,站在日本那邊,打壓台灣,完全不像是一個中華民國駐外單位所應該的發言,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日本那邊有另外聘請謝長廷、付他錢嗎?
鄭麗文氣憤地指出,中華民國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麼樣一個含血噴人的駐日代表?到底是誰派去的?謝長廷「媚日賣台」成這個樣子,蔡英文竟然束手無策!為了派系分贓、為了派系平衡,難道作賤台灣也在所不惜嗎?還是蔡英文根本管不動謝長廷?鄭麗文嚴正呼籲蔡政府,趕快把謝長廷叫回來吧!
副書記長萬美玲表示,國人不解,為何我國駐日代表對於日本預計在2年後,没有將核污染廢水排入北太平洋的事表達嚴正的抗議?反而為日本做出許多辯解、開脫,這還是中華民國的駐日代表嗎?面對經濟部、原能會一再以專業的角度解釋福島汙染核廢水,與台電核電廠所排放的冷卻水不同,縱使謝長廷不具備核能相關專業知識,也應該聽清楚、看清楚了吧?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謝長廷如此媚日?難道相關單位沒有提供相關專業資訊讓謝代表明白?當謝曉星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台上長嘆一口氣時,正代表謝長廷的一意孤行、出賣中華民國尊嚴的行徑,讓人無法接受。謝長廷如此媚日行徑,難道不是蔡英文縱容所致嗎?還要讓謝長廷在國際上踐踏中華民國尊嚴多久?
教育文化委員召委林奕華表示,上週三(21)在教育文化委員會中,在質詢原能會主委謝曉星時指出,謝長廷在臉書釋放假消息,說台灣核電廠也排放過未經處理的燃料棒冷卻水於海中,14日其臉書再說,台電核爐心廢水也曾排入海內,謝曉星直接打臉謝長廷,台電排放的反應爐冷卻用水與日本接觸到爐心的爐水完全不同,日本福島電廠發生核災爐心熔毀,帶有放射性的爐水,其放射性強度遠超過台電正常運轉的核能電廠。而所謂的秘雕魚,是海水溫度升高所致,跟台電核電廠排出的冷卻水無關。
林奕華進一步指出,22日質詢內政部業務時,直接向警政署長陳家欽舉發謝長廷散布假消息,結果隔日,謝長廷偷偷更改臉書內遭舉發內容,謝長廷認證謝長廷散布假消息,林奕華痛斥外交部,包括鄰近的韓國、俄羅斯,聯合國都向日本提出嚴正抗議,我們呢?外交部、原能會連爭取加入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都沒有把握,謝長廷現在反骨幫日本,韓國已經向國際法庭提出訴訟,要求日本負起責任,那麼中華民國呢?
副書記長鄭正鈐表示,謝長廷媚日言論簡直罄竹難書,從2016年4月開始,謝長廷不贊成在沖之鳥礁派軍艦護漁,說是等於對美宣戰;同年11月聲稱福島蔬菜日本人敢吃,全賣光了;2017年8月說台灣設置慰安婦銅像是破壞台日關係;2018年7月針對日垣市更改釣魚台名稱,直說日本對釣魚台有事實管轄權;2020年9月,我漁民在釣魚台海域遭日軍艦衝撞,竟說真相有待調查;同年12月說台灣開放日本核食若比中國慢,會讓挺台日本政治人物沒面子;今年2月說要求日本人買鳳梨,多少是賣面子;4月稱台電也排氚廢水入海,挺日氚核汙染水台入海。如此媚日賣台的駐日代表,難道不用返國到立院說清楚講明白嗎?蔡英文還要包庇多久?
藍委陳以信表示,謝長廷必須要向日本表達嚴重的抗議,鄰近的韓國已經向國際海洋法庭提出訴訟,韓國、俄羅斯也提出必須參與核廢水排放檢測監督,「太平洋島國論壇」要求日本必須跟該論壇成員國進行協議,反觀我國立場只有「關切」,連一句抗議也說不出口。陳以信要求謝長廷必須繼續向日本表達我國嚴正抗議的立場,其次要求日本必須根據2014年台日簽訂的「核能安全管制備忘錄」進行核能安全協議。最後,謝長廷必須向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不能以防疫為由迴避國會監督,否則必須下台。
日本福島核災位置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歐洲能源政策發展系列報導:歐盟的誕生 從煤鋼.能源共同體開始
【車諾比與福島事件是歐洲能源政策分水嶺 法國研發更安全技術成為核電大國 德國則逐步提高再生能源並訂出廢核時間表 但高電價加上燒煤污染引發民怨 德國不足電力仍須向法國購買核電 為顧及選票打開煤礦火力發電 更成為反噬梅克爾的力量】
火是人類最早的能源,如果對火的馴服,讓人類從黑暗的史前時代走向文明,那麼在上個世紀經歷兩次大戰之後的歐洲,走向和平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一個免關稅互惠的煤鋼共同體。
「法國政府提議將德法兩國,所有的煤礦和鋼鐵產量,交由一個共同領導來管理,」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1957)。
一方面確保能源通路的共享,另一方面,監督彼此極度仰賴能源的軍火重工業。
「歐洲不是一蹴可幾的,我們有過戰爭,」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
這是未來歐盟的第一塊基石,5月9日被視為歐洲的生日,舒曼被稱為歐洲之父,
「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立刻正面回應法國政府的提議。」法國外交部長Robert Schuman(1957)。
這個六個國家成為歐盟的發起國,將近七十年之後,歐盟從6個國家變成了27國,商業競爭取代了軍火業的危險角力,多元化的能源開發,結束煤與鋼的時代,但是2017年的歐盟在能源議題上,仍然在通路共享的彼此依賴,和攸關各國主權的,能源獨立的拉扯與平衡之間擺盪。
這段既依賴又怕受傷害的能源之路 ,可以概括的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20年,歐洲在美蘇對立的冷戰中,全力復甦經濟和發展工業,煤鋼共同體的互惠模式,漸漸不敵成本低於煤礦的中東原油市場,沒想到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冷不防讓六國共同體,面臨原油供應被切斷的局面。
因此決定在1957年成立,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無上限地鼓勵研究和發展,非軍用的核能發電。
「這是一個偉大的夢想,原子能共同體正領導歐洲,走上一個新的方向。」紀錄片片段。
在法國,義大利,和西德境內,以5-3-1的比例,蓋了9座歐洲第一代的核能電廠。
「這是法國的驕傲,1956年9月28日法國成為西歐,第一個以核能發電的國家,」紀錄片片段。
執意在美蘇之間,走出第三條路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堅持法國必須為了主權擁有核武。
「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太平洋試爆原子彈成功。」紀錄片片段。
1962年阿爾及利亞發動獨立戰爭。
「阿爾及利亞的命運,由阿爾及利亞人民決定,」時為法國總統戴高樂。
失去殖民地石油的法國,立刻加碼蓋了9座核電廠,於1967年啟動使用,沒想到1973年爆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3年發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的價格狂飆到原來的4倍。」紀錄片片段。
「法國政府決定在1974到1975年,啟動13座核能電廠,」時為法國總理Pierre Messmer (1974)。
核電廠啟用後用電成本下降,經濟效益明顯,法國於是徹底放棄了,對其他再生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同一時間的西德,以戰敗國身份加入煤鋼共同體,受制的成分超過受惠,德國大量的煤礦 ,被60年代便宜的油價逼得走投無路,在原子能共同體的架構下,只能進行研究,禁止建造核電廠。
「蘇聯外貿部長最近,飛到西德主要的工業大城Essen市,簽下了一個10億美元的合約,」紀錄片片段。
1973年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讓對原油依賴高達96%的西德,決定轉向選擇從蘇聯的西伯利亞,進口天然氣,並且從1983年起,就著手開發北海的風能發電,另一方面,被柏林圍牆隔在鐵幕之後的東德,冷戰期間一直受惠於蘇聯低廉的油價,直到80年代初期,莫斯科老大哥,近乎崩潰的經濟,無法再包養華沙公約會員國的小老弟,沒有任何外匯存底,和核能先進技術的東德,只能重新回頭開採煤礦。
1986年的4月26日,位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因為人為疏失發生故障,反應爐爆炸,造成二十世紀最慘重的核災,輻射污染氣團升空後,受風向影響擴散到全歐洲,車諾比當頭棒喝地,炸碎了歐洲的核能願景,接壤的德國從此視核能為洪水猛獸,決定全力研發再生能源,蘇聯也在車諾比核災之後不到四年瓦解,西德於是以大筆金援,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尋求莫斯科對德國統一的支持。
「德國設下2020年,要達到少於1990年排碳量的40%,」新聞片段。
1990年已經完成統一的德國,在車諾比核災的夢靨中,進入新的能源發展階段,主動在2000年立法完成,對再生能源的比例和規劃,預計在2022年關閉17座核電廠,完成全面性廢核,包括水力,沼氣,地熱,風能,和太陽能的開發,更立法保障20年內,以高於市場的優惠價,收購民間生產的再生能源,果然讓再生能源的比例迅速攀升。
「德國訂下了要在2050年,讓再生能源達到80%的比例,而且可以滿足50%的用電量。」新聞片段。
再生能源在2013年已經超過了20%,但是再生能源屬於間歇性能源,讓必須保證電力供應的電力公司,仍然必須以核能,或採購天然氣來穩固基載電力,由於天然氣的國際價格持續走高,因此高比例的再生能源,沒有降低電力成本。
「德國的邏輯很簡單,就是大幅提高電費,而且提高的幅度主要在家庭用電電費,德國家庭所付的電費是法國家庭的兩倍,」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Lionel Fontagne。
德國於是成為歐洲家用電費最昂貴的國家,電費相當於每度超過台幣10元,加上各區地理位置不同和氣候變化,再生能源的產量不患寡而患不均,各地方政府,雖然鼓勵民間利用太陽能或風能,但是非常排斥電力輸送網絡,經過自己的家門口,造成有電力卻缺少線路的矛盾,讓全國電力供需不均的情況相當嚴重,使得梅克爾不願關閉德國剩下的8座核電廠,但是2011年發生的日本福島核災,再度掀起核電廠敏感的安全問題。
「雖然去年秋天我撤銷整體廢核計劃,希望延長現有核電廠的營運年限,但是現在面對各位,我必須要承認日本福島核災,徹底扭轉了我對核能發電的看法,」德國總理梅克爾(2011.6.9)。
梅克爾受到國內的政治壓力,出乎意料地,一舉宣布提前關閉最後8座核電廠,不足的電力則向法國購買核電,加速了再生能源,提前在2013衝破25%的電力組合比例,德國擁有大量的煤礦,高價位的天然氣,讓電力公司很自然的轉向,低成本的煤炭火力發電,於是決定全面廢核的德國,火力發電比例不但攀升,煤炭的外銷更在2013年,創下230億歐元歷史新高。
排碳指數不減反增了2%,推動再生能源成功,卻弔詭地造成更大的污染,削弱了德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和面臨工業萎縮的威脅,廢核評估需要2500億歐元的預算,全民埋單,梅克爾正自食其果的,面對高調廢核的民意回力鏢。
從1990到2010年之間,核能光譜另一端的法國,雖然在1996正式放棄軍用核武,法國把車諾比核災歸咎於蘇聯落後的技術,繼續全力研究第三代的核子反應爐,截至2010年,法國已經擁有58座核子反應爐,和19座核能發電廠,是依人口比例全世界最大的核能國家,是僅次於美國,第二大的核能發電總量,核能發電比例佔電力組合的77%,核能工業,是法國僅次於航空及汽車的第三大工業,核能發電每年為法國節省,200億歐元的天然氣採購,創造了140億歐元的產值,非工業用電電價每度為5.4台幣左右,排碳量為零,但是2011年福島核災,也讓法國人開始警覺。
全核能主張,也引起越來越多環保團體的反對聲浪,法國的綠色和平組織,甚至以再三突破防線,潛入核電廠抗議。
「我希望達到2025年的20%再生能源,我們的能源問題是過度依賴核能發電,75%核電比例實在是太重了,」法國總統馬克洪。
新任總統馬克洪決定在2025年,將核能發電降至50%,並且承諾在五年任期內,關閉法國所有的煤炭的火力發電廠,身為領導歐盟的龍頭火車,德法兩國面對核能南轅北轍的態度,也許能解釋為什麼一直要等到2009年,車諾比核災23年之後,歐盟理事會才提出,「3個20」的中程目標,在2020年,達到再生能源比例20% ,減碳20%,節源20%的指標,但是「3個20」的中程目標,在2011年的福島核災之後,被認為杯水車薪,不夠具有野心。
「能源執委提出一個,適用於全歐洲核電廠的壓力測試,避免類似福島核災在歐洲發生,」歐洲議會綠黨議員Michele Rivasi。
日本福島核災後,歐盟執委會終於提出,對擁有核能的14個會員國,一共68座核電廠134座反應爐,進行安全監督的建議,提出由直屬歐盟的核能專家團隊負責,這是歐盟企圖走向安全,和風險管理的核能新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裡,曾經主張百分之百全核能的法國,不但啟動了抗暖化的巴黎協議,也主動由全核走向半核。
「對於核電廠是不是遭受恐攻,由於關係到國家安全,法國不接受由歐盟來監督,」新聞片段。
因為歷史因素,極端排斥核能發電的德國,未來可能再向法國採購核電來降低污染,在兩個極端中間,還有比利時,義大利,瑞士,西班牙,以各自不同的步調和時間表走向廢核,但是2014年烏克蘭危機,又重新威脅到歐洲依賴俄羅斯天然氣能源補給的穩定與主權獨立,歐盟成立一甲子之後,終於重新以能源共同體,互惠互商的經驗模式,繼續在能源的獨立與依賴,不同的能源選項之間,匍匐前進。
日本福島核災位置 在 AUMAN Youtube 的評價
「去福島旅行你不怕有福射嗎?」朋友都這樣問我。
「我連北韓都去了,你覺得我在乎嗎?」我笑說。
那當然是開玩笑,事實上剛收到福島縣的邀請時,我也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以往對於福島的印象大概只停留在311核災與平日會接觸到的各種可怕的報導。話雖如此,我還是常常到日本旅行的。明明東京站到福島縣只是一個多小時JR,但為何我去東京的時候一點也沒想過這種問題?
福島縣很大,大概有十三個香港那麼大。地圖上福島第一核電廠位於右側海邊,而我們造訪的城市都是內陸位置。以我們逗留兩天的會津若松市為例,與福島核電廠相距120公里,而直接受影響區域其實只是福島第一核電廠的20公里範圍。換句話說,整趟行程都是遠離核災地區。
所以假如大家以為這次 #福島旅行團 會是北韓那種極具探險性的風格,那倒要讓大家失望了,因為完全不會踏足核災範圍(原本還在想會不會是考察團,因為不同NGO或縣政府都有偶爾舉辦媒體團)。
那這次 #福島旅行團 是幹嘛?不就是一貫的日本旅行嘛:雪景、滑雪、溫泉旅館…基本上冬遊日本該有的東西,這次都有,也連同以往沒體驗過的(例如行雪山、體驗傳統工藝「蒔繪」)也一同體驗了。總之看到美麗的雪景,拍下雪花紛飛慢動作的樣子,我就滿足了,I’m a simple man。
最後最後,真的別再問我關於福島的安全問題了。你仔細想想,我踏足的地方距離核電廠那麼遠,我真的再try-hard也不會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就算我跟大家說安全不安全,可想而知會是多麼片面。何況我能講的資訊都是從網上找得到,包括官方版本(福島的輻射劑量已與香港無異、食物安全有嚴格監控等等)、陰謀論版本(日本政府不可信、你能相信吃下去的東西沒感染嗎!!!),那諸君請自己上網查好了,放過我吧。
退一萬步想,第一,我也只是去五日四夜,我不是要到那邊生活。二,這不是一個考察團,福島縣由始至終就是安排了一個食玩買的杜如風團給我,就這麼簡單(食玩買KOL,剔)。所以從踏足成田機場開始,我就沒在想福射的問題了。更何況當你看到當地人還是在過著很正常的日子,我作為一個旅人,憑甚麼計較,憑甚麼到處尋求蛛絲馬跡?那不是在人家傷口上灑鹽嘛,這種事情我可不做呢。
「夢想成為一個真實的旅人」。
當一個真實的旅人,同理心是基本吧。*ヽ(◕ヮ◕ヽ)
▍▍▍▍▍▍▍▍▍▍▍▍▍
▏景點資訊:
➳ Daiwa Roynet Hotel郡山站前
https://www.daiwaroynet.jp/koriyamaekimae/
➳YELLOW FALL半日團
https://en.activityjapan.com/publish/plan/14434
➳裏磐梯Grandeco滑雪度假村
http://www.grandeco.com/
➳裏磐梯Grandeco東急酒店
https://www.japanican.com/hk/hotel/detail/2512015/
▍▍▍▍▍▍▍▍▍▍▍▍▍
Follow IG (@aumanyick)
緊貼更多旅遊動態✸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aumanyic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umanyick/
Instagram➲ AUMANYICK
Email Inquiry➲aumanyick@gmail.com
▍▍▍▍▍▍▍▍▍▍▍▍▍
日本福島核災位置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面對日本的重大天災,國際社會發揮了同舟共濟的精神,現在已經有十幾個國家派出搜救隊伍,而美軍更是出動了七艘軍艦。今天下午還傳來一段插曲,就是美軍三架直升機、跟機上的17名軍人、因為飛過福島核電廠附近的空域、遭到接觸到少量的輻射粒子、返航時還連帶汙染了雷根號航空母艦,還好接觸量非常輕微,經過緊急處理,已經安全去除了放射性物質。
美國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雷根號戰鬥群,十三號從西太平洋抵達日本投入救災。不過第七艦隊發言人戴維斯證實,其中搭載17名海軍的三架直升機,因為飛越福島核電廠附近一片有放射物的雲霧而接觸到微量的輻射物質。
戴維斯表示,機上十七人所接觸到的輻射值大約相當於執行飛行任務一個月,所吸收的太陽與其他自然界輻射物,返航後輻射物也接觸到雷根號航空母艦上,但是量非常輕微,不具危險性。目前17人都已經接受消除放射性污染的程序,成功去除了身上所有的輻射粒子。
目前美軍已經派出七艘軍艦抵達日本,雷根號就停靠在距離福島核電廠東北方160公里外的海域,輻射感染事件後,七艘軍艦都已經改變停靠位置,避開福島核電廠的下風處以免再受汙染。
除了美軍大動員之外,國際間的協助也是源源不絕。俄羅斯派出75人搜救隊,法國民間的救難團體也帶著最先進的設備前往協尋生還者。
13號晚間,來自紐西蘭的搜救隊伍已經抵達了東京成田機場。紐西蘭第二大城基督城2月22號發生強震,造成166人死亡,當時日本也立刻派出救難隊前往。如今日本有難,國際間也展現出八方相助的共患難之情。"
日本福島核災位置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日本核能事故持續,美中法等各國陸續撤僑,但是台灣到現在都沒派專機前往日本接回僑民,這讓在野黨立委相當不滿,批評馬政府作為慢半拍,18號立法院總質詢時,頻頻砲轟行政院長吳敦義。
吳敦義強調,政府已經啟動的是廣義的撤僑,充分利用增加航班的機制,呼籲僑民儘早離開日本。此外,吳敦義也表示,因為日本核災的教訓,政府將針對核電廠從核一到核四廠進行總體檢;並且在下週也就是3月24號起,針對核電廠週遭縣市,像是新北市、高屏等7縣市進行包括海嘯與核電災害的複合式大型演習。
不過吳敦義也強調,日本地震引發的海嘯超過10米高,導致福島核電廠發生問題,不過,專家評估過台灣核電廠的位置都在海平面12米到15米高的位置。雖然發生狀況的可能性很低,但是政府會做最壞狀況的評估、最好的準備。"
日本福島核災位置 在 福島核災- 日本311大地震海嘯來臨時珍貴畫面- YouTube 的八卦
Witness Disasters Worldwide: Fukushima2011年3月,日本遭受日本史上最強烈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