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抗議,是百分百的「世代革命」。
泰國下一代普遍受教育,英語和世界觀廣闊,只要看看近年泰國電影展示的創意和邏輯,曼谷餐廳商場的品味設計,許多環節,直追日本,就知道這一代的泰國人,不可能再接受東亞式的君主統治。
自從蒲眉王四年前逝世,王儲繼位成為拉瑪十世,這兩代泰王的品格修養,相差太大,對此泰國人民心知肚明。
泰國雖仿效英日,實行君主立憲制,但泰國本身的遠東農業文化基因太深厚,泰國皇室的某些權力和法律無法與時俱進。譬如私下妄議泰國皇室人員,包括其寵物,都可被判最高入獄35年。
上一代的蒲眉王愛民如子,即使時生政變,定海神針,沒有大問題。現在這一個不行了。
中國人一直信奉的「明君專制」,到了21世紀的泰國,證實無法再生效。但是下一步,到底是改革君主制、保留君主立憲制;還是廢除整個君主立憲成立共和,卻是非常重大的問題,泰國下一代要吸收其他國家被惡性病毒入侵的先例,必須非常慎重。
然而這是下一步的事。這段泰國年輕人用英文致父母的訊息,香港年輕人面對同樣的所謂家庭撕裂,應該覺得很熟悉。
東方的父母面對抗爭的子女,都有同樣的怪責。但是泰國下一代的邏輯思維強更為清晰。希望泰國的父母展現出比他們一些鄰國或鄰近城市的同代人展現出更高的智商,與文明世界接軌,而不是向野蠻和愚昧的層次墮落。
Good Luck Thailand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
日本廢除皇室 在 Facebook 八卦
100啦❣️感謝大家~
(✪‿✪)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 Q&A
Q100:二戰過後的新國家都是依民族獨立建立的現代民族國家,沒有一個是依你說的"依國際法法理程序建國"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印度都是民族獨立建國的,聯合國大會第1514號決議是保障你有民族獨立的權力,並沒有一個所謂"依國際法法理程序建國"的東西,人不能無知,無知就容易被騙。
A100:
事實上,新加坡在1826年為「海峽殖民地」的一部分;1867年時「海峽殖民地」由倫敦殖民總署管轄,成為「皇室殖民地」中的海峽殖民地的一部分;1942年日本侵佔中斷英治時期,二戰末期日本投降,1945年「盟佔時期」由英屬馬來西亞軍隊「代管」,新加坡領土主權仍屬英國;後來1946年英國廢除海峽殖民地的編制,新加坡編入由「英國政府」殖民部管轄的皇室殖民地。
1957年3月人民組成代表團,成功與「領土主權擁有國」英國達成協議:英國政府同意讓新加坡作為一個自治領,在「大英國協」之內實行自治,和給予新加坡更多權力等。1958.5.28雙方在倫敦正式簽字。1959年完成民選的立法會,同年6月3日,新加坡宣布實行內部自治。
//1959年是英國主動「授予」新加坡完整的自治權限,不是新加坡自行選擇成為英國的自治邦,領土主權仍屬於英國。//
1961.4.18 英國的殖民地政策委員會 (Colonial Policy Committee) 召開會議,會上決定將馬來亞、新加坡與北婆羅洲三邦(砂撈越、汶萊、沙巴)聯合組建成「大馬來西亞」。
1962年9月自治領總理李光耀在「英國」支持下舉辦了全民諮詢性公投:「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議案」,選項中沒有拒絕合併,只有三種選擇,即A部分自治,B完全合併,C參照東馬待遇,讓人民表達意見,最終投票結果71%選擇A高度自治合併選項:「與馬來西亞合併,且新加坡獲得勞工、教育和其他議定事項的自主權,同時新加坡公民自動成為馬來西亞公民。」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Malaysia_Act_1963
英國政府後來在 1963 年通過過馬來西亞法案,讓新加坡脫離並併入馬來亞聯邦。換句話說,1963年新加坡從英國完全獨立的瞬間又以「自治州」的形式,立刻加入新成立的「馬來西亞聯邦」,1963.9.16設立新加坡州,領土主權屬於馬來西亞。
諮詢性公投的結果既然是要成為馬來亞聯邦的一部份,那也是自決的結果,行使自決權的結果本來就不一定是建國;新加坡從英國獨立變成一個國家,馬上加入馬來亞聯邦。
//自治區、自治領、自治邦,都是某個國家內部具有高度自治權限的地方,但領土主權仍舊屬於該國。//
新加坡後來建國,其實並不是自己主動從馬來西亞獨立,而是在被馬來西亞聯邦逐出後,由新加坡人在「因此失去主權歸屬對象」的新加坡上面建立國家。
(感謝黃聖峰協助釐清💪🏻)
👉🏻這份是馬來西亞政府跟新加坡政府簽的協議,讓新加坡自馬來西亞獨立,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Agreement_relating_to_the_separation_of_Singapore_from_Malaysia_as_an_independent_and_sovereign_state
在前言裡出現這一句:so recognised by the Government of Malaysia;這就意味著原領土主權擁有國(馬來西亞)的政府代表該國同意並承認新加坡獨立;在第四條裡面有提到馬來西亞政府放棄對新加坡的主權及管轄權:”providing for the relinquishment of sovereignty and jurisdic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Malaysia in respect of Singapore.”
👉🏻新加坡被「強迫分家」之後,李光耀哭哭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1ND3U_9HgQ
影片中稱新加坡州政府為「The Singapore state government 」;state翻譯為「州」,例如:美國聯邦裡的州,馬來西亞聯邦裡的州,其自治州指讓渡部分主權給母國,因此失去主權國家地位。
換句話說,當馬來西亞在1965.8.8將新加坡逐出馬來西亞聯邦時,新加坡這塊土地成為「沒有主權歸屬對象」的主權歸屬未定之地,而新加坡人則在隔天的8月9日行使自決權建國獨立。
若要對比的話,台灣現在的法理地位相當於新加坡在1965年8月8日被馬來西亞聯邦決議逐出(這使新加坡不再是馬來西亞聯邦這個國家的領土),到新加坡人在1965年8月9日宣布獨立建國之間的狀態:土地領土主權不屬於任何國家,其上住民具有自決權可以決定腳下土地的未來。
這些過程依循的也是國際法法理的程序。
仔細思考一下,二戰後去殖民化其實有兩個階段:
1. 殖民母國、主權國,放棄殖民地主權。
2. 第二階段領土上人民要決定自己的方向,看要建國,還是併入另一個獨立國家。所以台澎主權未定其實白話來說就是台澎人民什麼時候要來自決?
台澎人民第一階段是《舊金山和約》已經定案的殖民母國日本放棄對台一切權利,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
但台澎人民根本沒意識到有第二階段。
釐清現狀是台澎地位未定,那台灣人要改變現況的方式,是真的針對台澎地位的問題在處理嗎?之前台灣人說要從中華民國中獨立出來,但這主張基礎就不對了。
-
國際法不是一本聖經或是一套法律。他是世界各國運作、外交、戰爭過後產生的慣例,是與時俱進地構築來的,平常看到的都是國際政治運作,所以會讓人誤以為政治超越國際法,事實上是所有的政治實體都存在在國際法框架之中。
國際法是可以被具象化成國與國的條例,也可以是兩國衝突時產生的後果與處理方案,再透過過往歷史產生的影響來思考國際觀。
依國際法法理來建國,建立主權國家法人格,在國際上被承認是主權國家,正式進入國際組織中;有的情況是從主權擁有國中獨立出來而建國;與各國交流都是看得到的政治操作,更多的還有一般人們看不到的政治權力鬥爭,各國都是以維護自己國家利益為出發點,但都離不開國際框架,離不開地球村運作的模式。
講國際法不重要、國際間就是比拳頭大的流氓邏輯的人,也一樣拿出國際哪個國家以什麼依據來主張、也一樣拿出歷史上出現過的意向聲明、各國元首會議說了什麼、也一樣提到國際上哪個政治學者某個理論等等,怎麼就看不到國際上有所謂的國際法程序可以行使住民自決權而建國?是什麼讓你感到害怕?是因為從小到大你的價值觀就是大中華史觀的關係嗎?
真的,人不能無知,無知就容易被騙。
第100個問與答就留給你。
但願台澎人能從夢中夢中夢中清醒,與我同行:)
(關鍵字搜尋🔍國際法法理建國,敬請期待明天的問與答)
延伸閱讀❣️
👉🏻台澎人做著夢中夢中夢: https://reurl.cc/8yqAdj
👉🏻法理建國派的目標:https://reurl.cc/ZQynqW
👉🏻[英語繁中字]台灣在國際上不被承認的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聖峰演講影片Youtube :
https://youtu.be/-a_qHXh_URM
👉🏻聖峰演講實錄Podcast:
https://anchor.fm/rotpnetwork-shin-hong-ng/episodes/2019-03-29-ep8kln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5qZjQ
👉🏻 《台澎法理建國指南》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FXTxYOtkqrwEyV11w0kQyKujxEZsU8N/view?usp=sharing
日本廢除皇室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晚清帝國的錢都去哪兒了?(二)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清末財政收入,從鴉片戰爭時的4000萬到同治年間的6000萬,再到甲午時的8000萬,1903年時達到2億,直至清朝滅亡已達3億。這麼快速的財政增長,與新稅源的開闢密切相關,其中尤以海關稅為主。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進出口貿易迅速發展,與之相伴的是海關稅的與日俱增。自1861年海關總稅務司開始統計海關稅以來,尚不足1000萬兩,至1910年已翻了四倍。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傳奇人物——英國人赫德,他自1861年代理總稅務司職務後,掌管中國海關近半個世紀,並以清廉的作風、高效的行政效率推動著中國海關的不斷發展。他本人也深入地涉足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成為這個落後腐朽帝國中的一道奇異風景。但歸根結柢,關稅仍為列強把持,很多時候要作為抵押以支付對外國銀行的借款,清政府只能得到少數,故稱關餘。
另一個就是新興的釐金,在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後,嚐到了甜頭的地方督撫也不願放過這個收入頗豐的聚寶盆,此後釐金徵收數額節節增長,在1911年的預算案中,收入已達4418萬兩,佔收入總額的14.6%,釐金成為支撐清政府財政收入的一項重要稅種,直至1931年才廢除。
至1903年,關稅釐金佔收入總額已過半,達50.9%,傳統的大項田賦則降至33.8%。農業稅的下降與工商稅的迅速增長反映了晚清以來社會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結構的變動。
同時在財政支出上也有了許多新的變化,前期財政支出主要是軍費、官俸、皇室費用、工程費用等固定幾項,短期增加了許多新的支出科目,包括債務費、教育費、農商費、交通和郵政費、司法費、外交費、洋務費、對外賠款等現代財政預算中的支出項目,體現出晚清的近代化趨勢。
6 落後的金融體制
歷史書告訴我們,清朝覆滅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苛捐雜稅太多,以致民不聊生。誠然,清末財政的確內外交困,收入難以敷出,但要說民窮力竭倒也為時尚早。
晚清的稅負水平,較之同時期的西方國家來說其實並不算高,然而實際卻是財政拮据,人民也怨聲載道。直至甲午戰爭,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比重僅為1.9%。1908年對財政進行清理整頓後才增至4.35%,在20世紀之前的大部分時間內,這個數字都低於2%。而從平均稅負比重上看,至清朝滅亡,多在5%至7%這個範圍上波動。以日本為例,日本同時期的中央財政收入佔國民收入比重最低也是24.4%,最高可達到42.2%,與清政府形成鮮明對比。日本之所以能夠承受比中國更高的稅率,首先是因為日本的人均國民收入比中國更高,即便稅率更高也不會過於影響生活。其次是日本的稅賦更顯公平,根據財力不同繳稅,相當於今日的財產稅,而中國無此規定,故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甲午戰爭
其結果就是甲午戰爭的失敗,在甲午戰爭中,日本採取各種手段籌集軍費,軍費支出達1億兩,而經濟規模為日本近十倍的清帝國卻只能靠借外債勉力維持,實際軍費支出不過五、六千萬兩。如此懸殊的動員差距再一次證明了沒有建立近代經濟體制的落後農業國是永遠無法動員起全部力量與強敵作殊死一戰的,其結果終究只能是失敗。
相對於日本而言,當時的中國稅負水平不算重,但考慮到當時的勞動生產率,這個程度卻也絲毫不算輕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腐敗,官員欺上瞞下,隨意加派,大肆魚肉百姓。其次是由於人口迅猛增加,而耕地增長緩慢,導致人均耕地減少,人均產值明顯低於生產總值的增長和物價增長速度,無形中增大賦稅壓力。再者是清朝統治階級無力控制基層,地主豪紳把持一方,佔有絕大多數土地,大量收入為中間階級所盤剝,無地和破產農民迅速增長,成為社會一大不安定因素。最後就是統計不清,中央對地方的少報瞞報沒有有效應對措施。腐朽龐大的清帝國對腳下發生的事情茫然無措,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基礎被侵蝕、蛀空、分崩離析。
7 最後的努力
清王朝也不是沒有做過努力,預備立憲時,清廷學習近代西方國家的金融體制,將戶部改為度支部,並將財政部併入,中央設清理財政處,各省設清理財政局以統計中央及地方財政,但效果並不理想。1905年8月模仿西方國家中央銀行建立戶部銀行,屬於官商合辦,是我國最早的中央銀行,1908年,改為大清銀行,有發行紙幣、經管國庫等權項。
1910年設立資政院掌握議決國家財政預算大權。1911年1月擬定《預算冊式及例言》,規定預算以整年為計,先列歲入,再列歲出,各分「經常」「臨時」兩項,下設門、類、款、項、子目。11月公佈的《重大信條19條》中。明確了預算案的應用。在新編製的預算案中,明確提出「必以收支為恆」的預算原則,並進一步要求「當和全國為一統系」和「暫分國家歲入、地方歲入」的要求,試圖劃分權責明確的中央和地方稅,建立現代財政預算體系。雖然未待實施,清王朝即轟然倒塌,但也初步開創和奠定了中國近代之後的預算框架體系。
8 結語
自始至終,清政府都沒有動員起全部力量,徵用到足夠的錢款。其根源在於封建體制的落後與僵化,已不適於現代國家的發展,在這樣的封建體制內也不可能作出實質的改革。面對著傳統的高度集權的財政管理體制處於瓦解之中,同時新的財政管理體制又未能形成所造成的窘境,清朝統治者沒有意識到的是,近代金融體制的建立離不開人民的信心,對於已被人民拋棄的清帝國來說,任何努力都是徒勞的。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武昌一聲炮響,臃腫的清王朝霎時間土崩瓦解,只留給後人無限唏噓。
(二之二,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日本廢除皇室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評價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節目開始、打招呼閒聊
7:58 主題開始、菲利浦親王是誰?聊歐洲皇室制度
28:05 英國王室、日本天皇制度哪個比較容易廢除?
32:13 東亞歷史上的霸主!漢、唐、元、清
47:04 中東歷史上的霸權!波斯、阿拉伯、土耳其
52:27 15世紀地理大發現後帝國主義的出現、英國新帝國主義的誕生
1:02:14 英國衰弱、美國崛起、蘇聯瓦解美國一超多強
1:12:53 【SoundClub:小亮】中國地緣政治的概念、中國沒有要稱霸世界?
1:22:33 歷史哥回應&補充、人類爭霸是歷史的常態
1:35:31【SoundClub:龍哥】沒有國家一開始就想稱霸?一切出自利益衝突
1:39:40【回覆超級留言】評論呂前副總統提出的中華聯邦制
1:49:38 【總結與觀點分享】未來發展核心會是印太地區?
1:57:12 澄清唬新聞、邦仔小彩蛋、短片宣傳、回覆超級留言
☆【SoundClub】邀請碼HBR1;@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短片頻到【歷史哥轉角】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_1vuIMKIhNtX7waI2wBs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SoundClub
#歷史討論
#時事議題
#伊莉莎白女王 #菲利浦親王 #美中爭霸 #英國 #西班牙 #葡萄牙 #荷蘭 #帝國主義 #工業革命 #王室 #美國 #台灣 #中華 #中華邦聯 #呂秀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y9XQioZXMY/hqdefault.jpg)